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神圣罗马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本土不好弄,海外殖民地却没有限制。像弗朗茨这种分封过五位数贵族的人,以权谋私给自己儿子弄一块封地,也不是什么大事。
哈布斯堡王朝本身就有这种传统,只不过到了近代,分封在本土的大公们,大部分都只是挂名虚衔。
陆军大臣叶夫根尼:“这种概率不高。如果只是爱子心切,还有近东地区可以选,尽管土地不够肥沃,但是地理位置优越。
我倒是觉得弗朗茨大帝在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殖民地总督位高权重,往往一任都是十几年。这样的位置放别人上去不放心,干脆换成自己人。
考虑到接下来神罗和不列颠的争霸,一旦获得胜利,神圣罗马帝国的殖民地还会进一步扩张。提前未雨绸缪,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弗朗茨大帝的这项计划成功,对帝国来说,这显然不是一件好事。
神圣罗马帝国实在是太过强大了,再让他们壮大下去,纵使我们实现黄俄罗斯计划、拿下印度,也仅仅只能够和他们并驾齐驱。”
……
各种猜测都有道理,让优柔寡断的尼古拉二世越发迷惑了。不过归根结底,都有一个共同的结论,那就是这样下去对俄罗斯帝国非常不利。
既然对自己不利,那么没得说,必须要想办法破坏掉。
至于“实现黄俄罗斯计划,拿下印度”,暂时就当作一个梦好了。饶是尼古拉二世的胃口很好,也不认为自家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两大计划。
当然,梦还是要有的。要是连梦都不做,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怀揣着梦想,尼古拉二世皱着眉头问道:“怎么阻止?殖民地总督人事任命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政,我们根本就没有任何理由反对。”
干涉他国内政,从来都是大忌。即便是俄奥是盟友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沙皇政府仍然没有插手的余地。
真要是上去瞎比比,不仅不能起到作用,反而会恶化两国关系。
谢尔盖·维特首相:“自然不能直接干涉,不过我们可以在别的地方给他们制造麻烦。
陛下,法兰西已经彻底糜烂了。想要从法国人手中拿到战争赔款,注定是遥遥无期。
到了现在这一步,继续驻军法兰西对帝国已经没有意义,我们应该撤军了。”
显然,事情不是“撤军”那么简单。要给神圣罗马帝国制造麻烦,自然不能留下一个稳定的法兰西。
事实上,法兰西也从来没有稳定过。现在只要稍稍加点儿料,就可以将法兰西变成一个泥潭。
搞破坏,俄军是专业的。只要放开了约束,保管让法兰西立即狼烟四起。
外交大臣米哈伊罗维奇反对道:“首相,现在还不是撤军的时候。尽管法兰西已经没有了价值,但是别忘了国际影响。
作为反法同盟中的一员,我们要是无缘无故的撤军,肯定会引发各国对帝国的不满。
除非有一个令各方都能接受的理由,要不然我们匆忙撤军,又故意在法兰西制造问题。
我们在外交上苦心经营数十年的成果,也会被一朝丧尽,再想要恢复就难了。”
政治从来都是复杂的,单纯从某一个方向看问题,显然是不可取的。
尽管沙皇政府的“外交成果”并不显著,但是有总比没有的好。从零到一的难度,要远比从一到二大。
沙皇政府现在这个时候放手,对反法同盟来说,就是一种背叛。
叛徒永远都是最可恶的,不光在欧洲世界混不下去,就连俄奥同盟也会跟着出问题。
“借口”好找,但是一个能令各方接受的“借口”,就不是那么容易找了。
既然参与到了国际社会中,难么不可避免的要受国际社会规则的约束,纵使俄罗斯帝国也不能例外。
扫视了一眼众人,见无人反驳,尼古拉二世暗自叹了一口气。
外交,一直以来都是沙皇政府的短板。历代沙皇都想要改变这一格局,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最后均以失败告终。
相对而言,亚历山大三世做得算是最成功得一位。遗留下来的外交战略,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年少轻狂的尼古拉二世,自然不甘心在父亲的阴影之下,时刻都想要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
然而,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此前,俄军在法兰西的暴行,就引来了骂声一片,幸好反法同盟的人更多,才撑住了场子。
现在要是自绝于反法同盟,估摸着俄罗斯帝国也不需要在国际社会混了。声誉败坏也就罢了,关键是国际贸易也没得做了。





神圣罗马帝国 第八十章、送上门的借口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
愚者错失机会,智者善于抓住机会,成功者善于创造机会,机会只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既然想要从法兰西撤军,沙皇政府自然不会被一个“借口”给拖住。
想要在不引起反法同盟的反弹背景下撤军,唯一战争一条路。只有俄罗斯帝国和第三国开战了,沙皇政府才有足够的理由撤军,并且不被各国指责。
打开地图就知道,俄罗斯帝国的邻居已经不多了,欧洲都是硬骨头,南亚的英国人也不好惹,好欺负的也就东边了。
不等沙皇政府找机会制造战争借口,就有人将把柄送上门来了。一封“万国宣战书”漂洋过海传入欧洲,不等欧洲各国做出反应,沙皇政府率先宣布应战。
不服不行,见过作死的就没见过这么作死的。
幸好这只是一场闹剧,战书只是内部流传,没有递交到各国公使手中,尚不构成真正的战书,要不然……
法理不法理的不重要,反正俄国人要的只是一个借题发挥的借口,远东帝国又恰好自己送货上门。
究竟要不要打,具体该怎么打,打到那一步,估计沙皇政府内部都还没有搞清楚。
后面的事情都不用说也知道,反正远东帝国这次是要倒霉了。俄国人带了头,英国人自然也不会闲着,日本人就别说了。
蝴蝶效应,折腾没了意大利、德国、奥凶三国,美国又被一分为二,最后会凑出几国联军来,这个问题估计只能问上帝了。
……
新任外交大臣列奥·弗兰克尔:“陛下,昨天下午沙皇政府对远东帝国宣战了,同时也向我们发来了邀请函……”
不待外交大臣把话说完,弗朗茨就打断道:“直接拒绝他们。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没准哪天我们就和英国人打起来了。
帝国没有实力和英国人在远东地区争锋,这个时候分散注意力进入远东帝国,不是智者所为。
密切关注沙皇政府接下来的动向,如果他们要从法兰西撤军的话,务必要拖住他们两个月? 为组建维和部队争取时间。”
理由有些牵强,不过神罗的战略核心确实不在东亚地区。这种人口稠密的地区,也不是神罗的扩张目标。
相比之下? 法兰西的重要性就高得多了。不管现在的法兰西如何破败? 但是鉴于法国人的辉煌历史? 维也纳政府上下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陛下,沙皇政府已经宣布撤军计划了。俄国人以战争需要为借口,决定从法兰西抽调22万部队。
该计划实施过后? 驻法俄军总人数? 将从目前的27万人下降到5万人。
外交照会文书我们已经收到了,联军指挥部那边估计马上也要收到了,现在就等具体落实了。
当然? 如果我们要求暂缓两个月撤军? 沙皇政府应该会给这个面子。”
外交大臣列奥·弗兰克尔略微有些尴尬的提醒道。
战争为沙皇政府提供了撤军借口。没有一次性把不部队撤光? 估摸着是沙皇政府还想在反法同盟中混? 不准备把事情做绝。
既然不想把事情做绝? 维也纳政府要求俄军暂缓两个月撤离? 自然不是问题。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二十多万部队。想要把这么多人员和武器装备从法兰西撤回俄罗斯帝国,要是没有神罗的配合,一年半载沙皇政府都别想搞定。
对神圣罗马帝国来说,俄军没有全部撤离? 显然是一件好事。
见不得光的脏活累活? 总是要有人干的。只要把钱给足了? 俄军官兵就不怕背锅。
有了这支专业背锅队? 对维护神圣罗马帝国的国际形象,那可是非常有帮助的。
弗朗茨可不认为走了俄军,法国人就会欢迎神罗军队入驻了。尽管神罗军队的军纪可能更好一些? 但是两国间的几百年世仇,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化解的。
不用想弗朗茨也知道,到时候“陈芝麻,烂谷子”的破事,又会被人翻出来。
就算是法国人无心计较,英国人也会帮他们唤醒沉睡的仇恨,挑起矛盾冲突。
历史已经证明了,仇恨这玩意儿光靠怀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用刺刀更靠谱。
弗朗茨不敢奢望,能在法兰西收服人心。只要能够稳住局势,让法国人不在接下来的霸权争夺中,跳出来给自己添麻烦就行了。
……
伦敦
远东风云再起,对英国政府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收到这个喜讯之后,罗伯特·塞西尔首相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
不容易啊,除了登上首相宝座的第一天,其余时间他都没有这么高兴过。
没有办法,国际局势对不列颠实在是太不友好了。望着海峡对岸的欧陆联盟,罗伯特·塞西尔除了叹息,还是只有叹息。
费尽了心思算计,那也只是增加了神罗整合欧洲大陆的时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不得不承认地缘政治的强大,作为划时代的欧陆霸主,神罗只要不是众叛亲离,欧洲各国就必须要靠过去。
这已经不是利益不利益的问题,而是更核心的生存问题。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中,小国是没有选择权的,只能依附强者。
当然,这些墙头草只是小麻烦,跟着摇旗啦喊还凑合,能够发挥的实际价值仍然非常有限。
真正令不列颠忧心的还是俄奥同盟,不搞定这个王牌组合,未来不列颠就要在海上和神罗拼,在陆地上和俄奥联军拼。
海上罗伯特·塞西尔首相不怂,皇家海军单挑不惧怕任何人;陆地上就悲剧了,那是真心伤不起。
现在终于出现了一丢丢转机,甭管俄国人因为什么原因东进,都减轻了不列颠在印度地区的压力。
为了保卫印度,这些英国政府可没有少花功夫。不仅下血本训练殖民军,就连没落的波斯都得到不列颠的资助。
不奢求波斯人能够干啥,只要波斯帝国能够坚持的时间更长一些,不让神罗军队一路推到印度就行了。
国家战略从来都不是轻易定下的,既然沙皇政府选择在这个时候揍远东帝国,那么俄国人的东进战略基本上就算板上钉钉了。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在东边重创俄国人,摆脱多线作战的难题,进而破灭俄奥同盟,最终将俄国人拉到自己一边。
计划有些复杂,实施起来也有些困难,并且成功率还低了那么一丢丢。
不过有计划,总比没有计划的好。到了现在这一步,不列颠想要延续霸权,也唯有拉拢俄国人这条路了。
全盛时期的俄罗斯帝国,显然是拉不动的。人家正望着印度流口水,罗伯特·塞西尔也不敢与毛熊谋皮。
在这种背景下,削弱一下俄国人,让沙皇政府产生危机意识,那就非常有必要了。
差不多就是原时空的套路。日俄战争前英俄矛盾尖锐,德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战后德俄关系迅速恶化,反而是英俄矛盾趋于缓和。
尽管有法兰西居中调节,其根本原因还是沙皇政府感受到了德国人的威胁。要不然光贷款,还不足以令沙皇政府就范。
毕竟,欠债不还又不是什么新鲜事。老祖宗都做得,尼古拉二世凭什么做不来?
眼下就更不用说了,从历代沙皇都想摆脱对维也纳的依赖就可以看出来,俄国人那是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压力。
两国关系能够维系下来,一方面有俄奥同盟让他们安心,两国在利益上实现了深度捆绑,一时半会儿解不开;另一方面则是印度近在眼前,贪婪战胜了恐惧。
一旦遭到了社会毒打,发现自己没有夺取印度的实力,现实战胜了贪婪,沙皇政府就应该感到恐惧了。
恐惧的结果,自然是要找人抱团了。至于彻底依附神罗,那完全是扯淡。
依附那是小国玩儿的把戏,大国就算是能够放下身段投奔过去,人家也不敢信啊?
如果不列颠完蛋,那么俄罗斯帝国同神圣罗马帝国的关系,就是世界老二和世界老大之间的关系。
世界老二依附世界老大,怎么看都怎么不和谐。
自古以来老二都是倍受打压的对象,从来都没有过例外,沙皇政府凭什么相信维也纳政府会手下留情?
就凭两国的传统友谊么?
政治家不是理想家,在做出选择的时候,思维天然都会往坏处跑。所以才有老二和老三抱团取暖,共同对抗世界老大的故事。
坦率的说,罗伯特·塞西尔对英俄抱团取暖,同样抱有深深的怀疑。
毕竟,英俄矛盾同样尖锐,就算是迫于神罗的压力暂时走到了一起,也很难真正的亲密合作。
可现实是残酷的,少了法兰西这个金牌打手,不列颠在欧洲大陆上的布局就缺了一块,在战略上已经陷入了全面被动。
不管英俄联手是否靠谱,英国政府都没得选择。两国抱团共同分担压力,总比自己一家单干的好。
现在看到了曙光,自然需要庆祝了。不过现在正处于上班时间,为了不让竞争对手抓住把柄,罗伯特·塞西尔只能暂时压抑住那个骚动的心。
“国际局势终于出现了变化,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出手,俄国人就自己跳进来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该如何削他们了。
俄罗斯帝国实力虽然强大,但是他们能够投入远东的力量,却是非常有限。
莫说是现在西伯利亚铁路未通车,就算是已经通了车,这条问题铁路,也支撑不了多少军队作战。
现在的问题是远东帝国虽有一定的实力,但是他们的政府太腐朽了,根本就没有和俄国人一战的勇气。
想要在远东地区重创俄国人,光靠他们一家明显不够,我们必须要更多的棋子,日本人也不能继续闲着了。”
事实再一次证明,天上不会无缘无故的掉馅儿饼,就算是真掉了下来,那通常也是带毒的。
维也纳政府援建的中亚铁路,存在质量问题;英国人暗中支持的西伯利亚铁路,同样没少挖坑。
或许平常使用问题不大,一旦货运量增加,马上就会让沙皇政府明白,铁路也是有脾气的。
这是必然的结果。要是不设置点儿陷阱,在后勤上拖一拖后腿,真让俄国人的计划成功了,那英国政府不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要知道远东地区,可是不列颠的势力范围。舍己为人的事情,约翰牛可干不出来。
外交大臣卡梅伦:“首相,现在动手还是太早了一点儿。西伯利亚铁路没有通车,俄国人的力量根本就投射不过去。
仅仅只是远东地区那点儿杂兵,纵使是全军覆没,也伤不到俄国人的元气。
没准见东进难度太大,俄国人又缩了回去,重新捡起南下战略,那就麻烦了。
为了更好的诱敌,短期内我们最好让沙皇政府先体验一把胜利的感觉。恰好远东帝国现在又……”
正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要舍自家的孩子,估计大部分人都会不愿意;要是换了别人的孩子,那就没这种压力了。
政治上敌友总在一瞬间,刚刚还在说要扶持远东帝国和俄国人pk,转瞬间又果断的决定牺牲远东帝国的利益诱敌深入。
看得出来,卡梅伦已经深喑英国外交的精髓。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展现出了不列颠外交大臣应有的专业素养。
财政大臣帕威尔:“爵士说得不错,俄国人现在能够投入到远东地区的力,量确实是太少了,根本就没有份量。
俄国人的东进战略,不仅意味着维也纳的祸水南引计划破产,同时还威胁到了神罗的陆地霸主地位。
维也纳政府不可能看着俄国人完成黄俄罗斯计划,眼下最不希望沙皇政府成功的就是他们,我们现在根本就不用着急。
不管俄奥同盟是否依旧牢不可破,俄国人的东进战略一旦有成功的迹象,维也纳政府势必要出手打压。
成功了第一步,再想要迈出第二步,俄国人就会发现全世界都是他们的敌人,尤其是这里面还有他们最亲密的盟友。
到时候俄奥同盟就算能够勉强维系,那也是名存实亡,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不过光俄国人还不够,要对付神圣罗马帝国,帝国还需要更多的盟友。”
提起“盟友”二字,罗伯特·塞西尔首相就是一阵头疼。没有办法,他接手的就是经济繁荣、外交一塌糊涂的烂摊子。
尽管他的前任,在不列颠所有的首相中都算得上能力杰出,但是因为错估了法兰西的实力,就将不列颠带到了悬崖边上。
补救,那完全是想多了。从欧陆联盟建立开始,不列颠的施展外交手段的余地就不大了。
努力了这么多年,不列颠都没有一个真正的盟友。日本不能算,那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弟,还没有资格成为不列颠的盟友。
眼下除了俄罗斯帝国外,罗伯特·塞西尔都不知道该拉谁,又能够拉谁?
“外交部有什么建议么?”
这种复杂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人士的好,尽管看外交大臣那张苦瓜脸,就不像是……
外交大臣卡梅伦无奈的回答道:“欧洲各国是指望不上了,他们能够保持中立,那都是上帝保佑的结果,我们的目标只能放在美洲。
美洲的独立国家很多,但是有实力的却没有几个,能够被我们拉拢的就更少了。
最具有拉拢价值的自然是美利坚合众国,其次是联盟国,遗憾的是这两家是死对头。
要是把这两家都拉过来,估计我们什么都不用干,就专门调节他们之间的关系了。
二选一的话,另一家很有可能被敌人拉过去。以维也纳政府的外交能力,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不会低于百分之九十。
除了一对冤家之外,剩下的墨西哥、哥伦比亚、阿根廷、智利等国,也是外交部公关的目标。
只不过这些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实力不足。在政治上壮壮声势还行,指望他们做多大贡献根本就不可能。
最多分散一下敌人的精力,威胁他们在美洲的殖民地,对大局的帮助有限。”
合众国和联盟国的对立,不列颠也是居功甚伟。从英法奥西联合干涉开始,就为今天的两国对立埋下了隐患。
论起挖坑不列颠是专业的,当年一起联手的法兰西、奥地利、西班牙也不是等闲之辈。
美国南北分裂之时,作为仲裁者的四国不约而同的在边界线划定上埋雷。
政治手段尚且稚嫩合众国和联盟国领导人,明显没有遇到这种玩法,下面的具体负责人就更懵逼了,全程让四国代表团参与。
最终得结果就是,本就仇恨满满的南北政府,因为边界的问题,战后关系变得更加恶化。
若不是之前的战争打得太过惨烈,两国的民族凝聚力又不强,内部矛盾还有一大堆,没准又来第二次pk了。
事实上,要不是欧洲列强爆发内部矛盾,放松了对两国关系的挑拨,南北政府没准已经打起来了。




神圣罗马帝国 第八十一章、坎贝尔改革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
国际局势暗流涌动,弗朗茨却窝在家中怡儿弄孙,仿佛是毫无所觉。
不知道显然是不可能的,英国人想要拉拢的国家那么多,总会有几个二五仔。
在国际政治中,一条道走到黑的始终都是少数,蛇鼠两端才是正常操作。
不列颠和神罗的争锋又不是一边倒,在局势未明朗前,大部分国家都不会把自己捆死在一家身上。
神罗可以靠陆权优势,挟裹欧陆各国上船;英国人同样仗着海权优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拉盟友。
阻止是不可能的,墙头草只会随风倒,也只能随风倒,这是小国的生存之道。
维也纳政府不是不能出手,主要问题在于力量投放有限,在海外竞争不过英国人。
英国人在海外经营了几百年,神罗迈入大航海时代还不到四十年,在海外的影响力远远落后于英国人。
何况,小弟也不是好收的。海外各国也不是铁板一块,邻国之间拥有深仇大恨的同样不在少数,拉拢了这家势必就要得罪那家。
拉人上船容易,麻烦的是在拉人的同时,还被牵扯到了区域矛盾纷争之中。
过度介入区域矛盾,除了能够拉仇恨之外,对神罗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别扯什么盟友感激的问题。在国际政治中,只有拿到手的利益是实实在在的,“感激”是最不值钱的。
在这种背景下,与其主动出击、自讨苦吃,还不如先看英国人表演,跟着后发制人就行了。
谁要是跟着英国人混,那就资助他们的仇人,反正神罗不会缺盟友。
平静的日子,总是一晃而过。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神罗和不列颠之间的矛盾冲突,也越发尖锐了起来。
1...460461462463464...5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