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
这次会战俄军主力一分二,费兹罗伊·萨默塞率领四个步兵师、两个炮兵团、和一个骑兵团,共计七万三千余人向索非亚地区发起进攻。
战场上面千变万化,部队调动频繁,后勤体系就跟不上了。和上一次会战不同,当时就在多瑙河流域,很容易进行补给,就算是搞错了也很快就可以调整。
现在不一样了,战线向前推进了两百公里,后勤物资运送过来都要好几天,没有电报只能靠传令兵通知,军需处接到的消息往往就滞后了。
这个时候机械的俄国官僚体系就发挥作用了,运送后勤物资的军官,必须要把物资运送到指定地点。
那怕是原来的部队不在了,他们也要把物资给移交了。普雷斯顿上校这种炮兵收到步兵物资的事情,也不是个例。
费兹罗伊·萨默塞是一名好将军,这种事情他必须要管,不解决后勤问题怎么打仗呢?
“命令后勤部将前线部队的物资供应量增加到一个月,今后的物资补给不在固定地点,必须要交到所在部队手中。
师级一下部队不在单独运输,全部送到师部统一发放物资,炮兵团和骑兵团由总部直发。”
一名中年军官提醒道:“参谋长阁下,这么做不和规矩,恐怕会……”
费兹罗伊·萨默塞摇了摇头说:“不要担心,这个问题我会和国内解释的。现在先派人联系一下缅什可夫司令官,相信他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
改变了后勤补给模式,俄军的后勤补给混乱总算是勉强解决了。当然前面运送丢了的物资,肯定是找不回来了,全部都算战损搞定。
索非亚战役打响了,俄军距离索非亚就剩下三十公里了,双方已经开始交火。
索菲亚联军指挥部,蒙特斯问道:“敌人的兵力侦查清楚了没有?”
“司令官阁下,已经搞清楚了。俄军共出动了4个步兵师、2个炮兵团、1个骑兵团,共计7.3万人。
除此之外,还有大约2万人的保加利亚游击队。不过他们似乎和俄国人发生了分歧,并没有一起行动。”
回话的是一名奥斯曼军官,侦查敌情的事情,自然是由他们低头蛇来做了。要是派英军士兵出去,语言不通迷了路都不知道怎么回来。
蒙特斯淡定的说:“明天晚上我们的援兵就会抵达,命令部队不要急着和敌人交战,留下少量部队牵制一下敌人的行军速度。
除了几个重要的据点必须坚守外,剩下的都撤回来,等援军抵达过后再和敌人决战。”
不淡定也不行,蒙特斯算是英军中少有的“老将”了,曾经指挥过一个营的部队,镇压过数百人殖民地叛乱。
没有办法,谁让最近十几年里大英帝国国泰民安呢?没有大的战争,英国陆军除了镇压爱尔兰暴民外,就只能去欺负一下殖民地土著了。
最大规模的战斗,也停留在团级大战。蒙特斯这样上过战场的高层将领可不多见,因此他一跃成为了英国远征军的指挥官。
没有经验可以学嘛,现在蒙特斯就做的很好,完全按照兵法上的要求,就算是占不到便宜,也吃不了大亏。
……
傍晚
一座营地里,士兵们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仰望星空。
一名热那亚的口音的男子问道:“阿图罗,你说国内派我们跑到巴尔干半岛上来和俄国人打仗,图的是什么啊?”
阿图罗不在意的说:“那帮老爷们不是说了么,这次打俄国人是为了报仇,据说上一次奥撒战争中俄国人支持了奥地利,现在他们还是盟友。
阿昂佐,你问这些干什么?我们都是为了混口饭吃,如果国内能够找到工作,谁会跑到这里来受罪啊!”
“没有,就是随便问问。我总感觉这里面有问题,无缘无故让我们跑到巴尔干半岛上来打俄国人,怎么看都不正常。
就算是要报仇,那也是贵族老爷们和资本家需要报仇,我们这些穷棒子也没有损失,干嘛要过来呢?”阿昂佐摇了摇头说
疑惑归疑惑,他们没有受过教育,想不到那么多。都是为了混口饭吃,才参军入伍的。
“我说你们在聊什么,快点儿去领明天的食物,错过了时间就自己解决。”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两人停止了谈话,以最快的速度跑过去排队领取给养。
领取了食物过后,阿昂佐的脸色就难看了起来,报怨道:“该死的英国佬,难道他们就这么喜欢吃咸牛肉和硬饼干么?
连面包都不给提供一块,这日子简直就不是人过的。他们这是在故意虐待我们,这些给养恐怕还比不上奥斯曼人!”
这次战争,撒丁军队的开销都是英国人负担的,后勤补给自然也是英国人搞定的。
故意虐待还谈不上,英军士兵的给养和他们也一样。都是统一标准,每人每天2磅重的咸牛肉和三块硬饼干,然后就没有了。(1磅等于0.4536千克)
不要说蔬菜水果,就算是黑面包都没有一块。英国人这么做并不是为了节省成本,如果从成本上考虑,牛肉的价格并不低,换成黑面包的话还要廉价的多。
造成这一惨剧的原因是——官僚体系。英国军需处的官僚们认为咸牛肉干便于运输,然后屁股一拍脑袋就成为了这次战争中英军的补给。
表面上来看,天天都有牛肉吃,这种伙食也不错。如果换成牛肉干,还是天天吃,感受就不是那么美妙了,第一个要考验的就是牙齿受不受得了。
不光是牛肉硬,发放的饼干更硬,这可能是最早的压缩饼干了。如果不放在水中泡泡,你要是能够咬的动,那就是铁齿铜牙。
这种食物,对追求美味的意大利人来说,简直就是灾难性的。
那怕撒丁王国再穷,他们的军队也从来不省伙食费,食物档次要比英国人高的多。
“阿昂佐不要抱怨了,要是让奥斯曼人知道了,他们不介意和你换,你真的愿意和他们换么?”阿图罗笑呵呵的说
幸福是对比出来的,英国人提供的食物最多难吃,至少不用担心饿肚子。
这些牛肉干还能进行二次加工,如果有条件,可以弄些蔬菜过来放在一起煮煮,连盐都不用放。
奥斯曼军队的补给,才是真正的烂的,还有被要求自带一定干粮上战场的。能够领到什么样的食物全靠运气,吃的到七八分饱就算是好时节。
因为日常吃空饷的关系,奥斯曼官僚们还有按规定打折的好习惯,如果某一支部队没有缺额,那惨了准备全军饿肚子吧。
阿昂佐摇了摇头说:“算我没说,不过英国佬的后勤官真的应该枪毙,我敢打赌被他们孽待死的士兵,绝对比死在战场上的多。”
阿图罗笑着说:“这个就不知道了,没准英国人的胃和我们不一样,他们能够受得了。
不说这些了,我们记得白天的时候,你还拔了几颗蔬菜,我这里还有两颗土豆,明天和牛肉干混一起炖了,凑合着吃吧!”
两人相视一笑,就算是后勤补给标准低,意大利人也可以发挥他们的天赋,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的改善伙食。
从这方面来说,撒丁军队也是有贡献的。他们的到来直接提高了英军的生活质量,降低了英军士兵的坏血症患者数量。
和他们同行的英军士兵,很快就学会了这些优秀经验,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推广了开来。以往的时候他们出去都是单纯的抢劫财货,实在是太浪费了。
现在大家学精了,地里的庄稼、山坡上的牛羊,都可以变成战利品。甚至很多士兵还学会了腌制食品,利用一切条件储存食物。
这么一来的直接后遗症就是行军速度大大下降,军纪变得更加涣散。有撒丁军队这帮老油条在,随便军官怎么命令,他们都是该干嘛干嘛。
法不责众,面对一帮站在统一立场的大头兵,军官们也不敢把他们怎么样。
顺便也带坏了英国人,大家发现了团结的力量。只要他们万众一心,军官们就不敢动他们了。
最后抵达索非亚的时间,比蒙特斯预计的整整晚了两天。在这个时间如生命的战场上,两天时间足以改变的事情。
最直接的就是俄军已经压上来了,周边的据点因为兵力不足,蒙特斯不敢分出太多的军队驻守,现在已经沦陷殆尽。
援军的延迟抵达,联军已经丧失了最佳战机,想要趁俄军立足未稳发起反攻,现在已经晚了。
蒙特斯愤怒的咆哮道:“你们这群饭桶,这么点儿路程居然延迟了两天时间,你们是路上在郊游么?知不知道什么是军法?”
撒丁军队少将曼图亚一本正经的撒谎道:“司令官阁下,我们在路上遭到了游击队的偷袭,还给我们造成了数十人的伤亡,为了剿灭游击队才拖延了时间。”
大家都不是傻子,为了逃避军法众人纷纷表示,就是遇到了游击队袭击,伤员就是证明。
“游击队这么猖獗,你们这么多部队,他们也敢偷袭?”蒙特斯疑惑的问
曼图亚灵机一动说道:“司令官阁下,游击队非常的狡猾,他们不和我们正面决战,只是在暗地里偷袭。
他们在路上挖陷阱、夜晚的时候放冷箭,非常的难缠,并且人数还不少。为了不让这些人切断我军的后路,我们才将他们剿灭的。”
他可不是乱说的,真的有士兵掉进陷阱里,只不过是去山里寻找猎物的时候,不小心掉下去的。放冷箭也是存在的,同样是在山里遇到奥斯曼猎人才中箭的。
这种撒谎面不改色的高级人才,蒙特斯还是第一次遇到,英国军官们还是比较老实的,和意大利军官完全是两个概念。
曼图亚也不是第一次干了,当初跟着巴多里奥元帅混的时候,他们就集体欺骗过国内,现在糊弄一下没有多少经验的蒙特斯自然没有压力了。
蒙特斯冷喝一声:“哼!”
然后劈头盖脸的骂道:“就算是如此,你们也不该延迟这么长时间。难道你们就不会留下小股部队围剿游击队,带着主力赶过来么?
知不知道,由于你们的拖延给我军带来了多大的损失,还错过了最佳的反攻机会!”
不过这个时候他没有提军法,众人都不由的松了一口气。曼图亚也没有继续辩解,挨骂怕什么,又不会少块肉。
奥撒战争失败过后,撒丁王国能够保住将军头衔的将领可不多,而曼图亚能够成为其中之一,不是因为他能打,实际上他的军事能力非常有限。
他最大的能耐还是能言善辩、察言观色,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别人,又在第一时间站到了国王一边获得了信任,才有了这次东山再起的机会。
神圣罗马帝国 第七十九章、俄奥贸易
盛夏的维也纳,依旧凉爽。
美泉宫
梅特涅说道:“陛下,俄国人向我们提出了购买武器生产线的要求,从手枪到火炮几乎是无所不包。”
弗朗茨知道奥地利抢了俄国军火集团的利益,这帮人肯定会有所动作,却没有想到他们的办法居然是购买武器生产线。
想想也对,这个年代机械设备技术最强的是英国人,奥地利和法国紧随其后,比利时和普鲁士工业体系不完善再次之。
俄国人自己生产出来的机械设备,维护成本高不说,设备性能还差,只能说是勉强能用,生产效率也没有办法和同行比,购买国外的生产线也是被逼出来的。
英法正在和俄国人开战,就算是能够从英法买的到生产线,他们也不敢使用。武器生产设备还是非常敏感的,不是民用物资,走私也就走私了。
如果从普鲁士、比利时购买,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这么一来,前线那些远征军装备的奥械武器,未来的维护他们就做不成了。
以沙皇政府的财力,不要指望他们能够将价值几千万卢布的武器装备丢弃,这些设备每年的维护也是上百万卢布的生意。
资本家不会和钱过不去,为了利益最大化,购买奥地利的武器生产线也很正常。
弗朗茨无所谓的说:“卖给他们好了。就算是同样的设备,在俄国人手中生产出来的武器装备,质量都要下降一个档次。”
这不是他鄙视俄国人,而是事实。因为政府贪污腐败的关系,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资本家们肯定会偷工减料。
据弗朗茨所知,俄国人本土采购的破烂货武器装备,比国际市场上的价格还高。造不如买,就是这么来的。
从奥地利进口的武器装备,国内预算要比实际进口价格,增加了20%~50%。这个具体比例,就要看经手官员们的节操和能力了。
梅特涅提醒道:“陛下,是不是要限制一下?要是俄国人拿到了全套生产线,未来对我们也是一个麻烦。”
尽管这个年代没有技术封锁的说法,可是在军工领域,也不是什么武器装备都能够买到的,更何况还是武器生产线呢?
弗朗茨摇了摇头说:“没有关系,现在技术变革日新月异。这些设备在十年之内还算不错,要是十几年过后,恐怕又要被淘汰了。
既然俄国人愿意买,就成全他们好了。最好把他们变成长期客户,用军火贸易获得的利润来推进我们的军工产业技术升级。”
俄罗斯的确值得忌惮,但是俄罗斯的工业技术真没有必要太过在乎,在腐朽的沙皇政府统治下,他们的工业想要大发展都不可能。
梅特涅继续说道:“陛下,俄国人还提出了贷款申请。
根据商业贸易来看,1852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我们同俄国人的贸易额增长了近两倍。
双方的贸易总额高达2.92亿盾,其中我们进口总额8800万盾,出口总额2.04亿盾,贸易顺差1.16亿盾。
这部分贸易顺差,主要是军火和战略物资出口,光这两项的出口额就高达8300万盾。
剩下的才是民用物资贸易,因为战争的关系,英法商品大幅度退出了俄国市场,给我们创造了机会。
我们提供给俄国人的贷款,他们已经用的差不多了。前期购买的战略物资,这次会战过后基本上也就消耗殆尽。
如果不能取得大胜,沙皇政府明年的军费开销,恐怕还会持续增长。”
弗朗茨盘算了起来,这个年代大家都喜欢和俄国人做生意,因为他们不用纸币,直接用金银付款。(纸卢布被弃用了,国际贸易只用金卢布和银卢布结算)
俄奥两国间的贸易,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量的金银流入了奥地利国库,然后变成了纸币流入市场。
从货币的角度上来说,这部分金银的流入,弗朗茨让中央银行加印纸币的风险,已经被市场消化掉了。(纸币和金银不是1:1发行的,根据经济情况设置杠杆)
弗朗茨想了想说:“和俄国人慢慢谈不要着急,告诉他们,我们的财力也不富裕,没有能力给他们提供巨额贷款。
尽量压低贷款数额,拖延贷款时间,让俄国人拿出更多的金银来付款,在贷款利息上不要提太多要求,附加条件也可以放弃。
我们还可以帮他们发行一部分债卷,必须是政府债券,最好有抵押品,战争债券估计卖不动,这个利率让俄国人自己定,能销售出去就行。”
如果说近东战争爆发前,两国还处在平等地位,可是随着战争的爆发,奥地利的主动权越来越大。
现在因为战争的关系,大量的金银流入,造成了奥地利国内经济的畸形繁荣,这繁荣的背后还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如果现在奥地利向俄国提供太多的贷款,要么抽调国内市场上的资金,要么继续增发货币。
前者不利于奥地利经济发展,后者容易造成通货膨胀。这是经济体量造成的,以奥地利的经济总量就这么大,加印部分货币市场可以消化,一旦过了量,那就消化不了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让俄国的金银流入,国库的储备金增加了,市场扩大了,再加印货币就不存在通货膨胀。
梅特涅提醒道:“陛下,或许我们可以要求俄国人支付货款的时候,拿出一部分金银来,就可以降低我们的风险。”
弗朗茨摇了摇头说:“暂时还不需要,我们的风险还在可控范围内。不要急着去提醒俄国人,现在他们金银流入我国的速度,可是非常的快。
我们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靠的可不只是这场战争。
梅特涅先生,你可能没有注意到,最近半年内英法资本疯狂涌入奥地利,投资总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倍多。实际上奥地利的市场上,已经不缺金银了。
按照以往的惯例,俄土战争都会持续很长时间,这些资本家都指望靠这次战争发家致富,纷纷在奥地利投资建厂。
因为信息不畅通的关系,他们都不知道最近增加了多少同行,更没有考虑到俄国人物资对物资的需求量,也不是无限的。
市场已经疯了,卡尔那家伙都快要吓坏了,生怕经济危机爆发,已经制定了好几套应急预案。
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来看,一旦战争结束,奥地利经济马上就会面临转型难的问题。
前期入场的资本家们还好,他们获得了利润,可以支撑他们转型。后期进来的资本家就惨了,他们还没赚到钱,就要面临转型,破产潮是少不了的。
这个时候,帮俄国人消化一部分债券,给火热的市场降一下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既然知道经济危机,奥地利政府为什么还不制止呢?答案非常的现实,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为了加快国内的发展速度。
如果这种经济热潮持续下去,只需要两三年过后,奥地利的经济总量就可以超越法国。就算是泡沫破灭,这些资本同样会给奥地利留下大量的家底。
钱投进来容易,想要抽出去就难了。一旦变成了厂房、机械设备这些不动产,想要变现可不容易。
这些被套牢的资本家,要么继续为奥地利的发展做贡献,要么割肉走人,历史上美国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
只要在这次战争中获得了足够的好处,增加了市场容量,就可以把经济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到时候弗朗茨不介意让政府干涉市场,强制让经济着陆。
这么干会坑死多少资本家,这就和弗朗茨没有关系了,他又不是圣母。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
在近东战争吸引外界目光的时候,俄奥两国悄然无声的达成了一笔巨额交易,没有激起半点儿波澜。
军火贸易是非常暴利的,尤其是卖武器生产线、和转让生产技术的时候,还要加上产品附加值,就更加暴利了。
巨额的利润,令奥地利政府上下都非常的满意。
这还不是一次性生意,如果两国的关系一直持续友好下去,以资本家们的节操,他们很可能把后续的升级业务一起打包给奥地利。
“造不如买”的根本原因,就是研发、制造成本太高。为什么后世那么多企业热衷于进口,难道他们不知道自主研发的好处么?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研发投入,收获和付出往往都是不成正比的,不但要消耗大量时间、金钱,还充满了不确定性。
对热衷于赚钱的资本家来说,在这方面巨额投入,真的不能利益最大化。要是运气不好,在收获的前夜就倒下了。
武器研发更是如此,还需要配套的工业体系。俄国人在这些方面落后了,企业自主研发的风险就更大了。
如果某一家军工企业做研发,不等他们搞出成果来,人家进口的生产线都投产了。
沙皇政府会怎么选择?给军队装备技术成熟的先进装备,还是等他们研发性能不确定、不知道什么能出成果的装备?
奥地利放开了所有的武器出口限制,任俄国人自由挑选生产线,沙皇政府自然是非常的高兴,这种机会可不多见。
要知道欧洲各国为了限制俄国人,在军工领域出口以成品为主,对于生产线出口都是非常谨慎的。
如果只是购买成品,一旦发生战争被封锁,后果就严重了,沙皇政府才扶持国内军工企业的。
购买生产线就没有这种担心了,这年头俄国军工企业大半的设备都是进口货,他们不介意继续进口下去,只要能够保障军火供应就行。
未来的事情,大家考虑不了那么远。理论上只要总体工业技术上去了,军工技术自然也就上去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历史上俄国军工技术的大发展,都是建立在与西方世界关系恶化的时期,双方对抗的越厉害,他们的技术进步也就越快。
现在是战争年代,更没有人考虑那么多了,就算有人看到了可能存在的危机,也无法反对。
从发展的角度上来说,有奥地利的现成设备可以拆卸学习,他们的技术进步速度还会更快,再不济也可以山寨出来。
……
神圣罗马帝国 第八十章、黑山人的奋斗
黑山
自从近东战争爆发,这个弹丸小国就沸腾了,第一时间就完全了全国动员,并且还是男女老幼齐上阵。
黑山民众是骄傲的,他们是巴尔干半岛唯一一个没有向奥斯曼人屈服的民族,数百年来他们都冲在反抗奥斯曼帝国的第一线。
这是一个全民皆兵的国度,不需要政府强制要求,民众就自发的拿起了武器,回归了建制。
斯库台就在眼前,这已经不知道是黑山人多少次打到这里了,这是和以往不一样,这次他们的胜算非常大。
在不久前,他们和奥地利在波黑地区顺利会师了,制约他们的武器弹药问题被解决了,黑山军队的战斗力大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