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神圣罗马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昨天晚上,我收到了驻柏林公使传来的消息,普鲁士政府也退缩了。
我们原本准备利用德意志地区邦国的力量牵制奥地利人,现在已经无法继续下去了。
如果我们不采取强力手段,德意志地区的统一将不可避免。奥地利人正在进行政治攻势,估计大部分德意志邦国都会迫于民意,加入奥地利主到的神罗帝国中。”
托马斯鄙视马克西米利安二世的行为,大家都很赞同。一个国王做到这个份儿上,确实需要实力。
如果巴伐利亚王国稍微给力一点儿,那怕是只抵抗奥地利军队十天半个月,甚至是一路打败仗,大家都可以接受。
这是实力上的差距,没有人会抨击他们无能。可以说只要他们抵抗了,德意志邦国联军就能够组织起来。
现在大家都退缩了,不光是震慑于奥地利的军事实力,更多的还是巴伐利亚民众的做法,让大家心里没底,不敢违背民意。
乔治-汉密尔顿-戈登想了想说:“看来要和俄国人联手了,光凭我们和法国人的力量,已经无法让奥地利放手。
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太强大了,想必俄国人也不愿意看到这个怪物出现,外交部和俄国人进行沟通。为了表达诚意,我们可以暂停在克里米亚半岛攻势。”
“首相,这个时候暂停进攻,我们到手的优势,就等于被白白放弃了。只要俄国人不肯放弃君士坦丁堡,这场战争就无法结束。
除非我们想在印度河流域,和俄国人打一场印度保卫战,否则我们也不能够退缩。”陆军大臣斯坦利提醒道
退缩是不可能的,谁敢在这个问题上让步,就等着被钉在卖国贼的柱子上,被民众唾弃一辈子吧!
乔治-汉密尔顿-戈登冷笑着说:“这点儿损失,还在我们的承受范围之内。就算是没法和俄国人在近东问题上妥协,但是在阻止德意志统一的问题上,我们立场还是一致的。
只要我们三国保持一致,奥地利人就不得不让步。一旦俄国人向奥地利施压了,他们的盟友关系还能够继续维系下去么?
俄奥一旦发生了决裂,后面的战争就好打了。现在先忽悠住俄国人,让他们打断德意志的统一之路。”
论起外交手段,约翰牛可是不怂的。就算是要和俄国人联手干预德意志统一战争,他们也不忘先给俄国人挖个大坑再说。





神圣罗马帝国 第一百零二章、各有算计
圣彼得堡
沙皇政府为难了,奥地利扩张的速度太快了,必须要想办法遏制一下。
可俄奥同盟又不能破裂,奥地利是沙皇政府在欧洲大陆上唯一有分量的盟友,绝对不能够失去。
现在奥地利并没有超出条约范围进行扩张,他们连干涉的借口都找不到。
这和信誉没有关系,只要是利益合适,沙皇政府也不在乎卖队友。
很明显,现在的利益还不足以让沙皇卖队友。就算是英法放弃奥斯曼帝国,沙皇政府也不可能撕毁俄奥盟约。
原因非常的简单,近东战争打醒了沙皇政府,让他们明白了自己并没有预想中的那么强大。既然不够强大,那就需要盟友了。
纵观全世界,有资格做俄罗斯盟友的国家屈指可数,数来数去还是奥地利这个传统盟友靠谱。
西班牙内部不稳,伊莎贝尔二世还忙着内斗,无力插手欧洲大陆的事务。这样的盟友,送过来尼古拉一世也不会要。
英法这两个家伙是有实力,不过大家正在开战呢?明晃晃的敌人,不容置疑,怎么可能成为盟友呢?
再看就剩下普鲁士王国这个准列强了,抛开双方之前的矛盾先不提,和普鲁士王国结盟俄国人明显是要吃亏的。
需要帮助的时候,普鲁士人无能为力;反过来,他们还必须要时常支持普鲁士。
找盟友是因为共同利益,无法做到各取所需,结盟就无从谈起,这也是北欧三宫廷体系崩溃的原因。
外交大臣卡尔-渥赛尔忧心忡忡的说:“陛下,德意志地区统一的呼声很高,巴伐利亚的民族主义还不是最狂热的,他们都用实际行动支持了奥地利发起的统一战争。
别的邦国估计也好不了多少,除了普鲁士王国外,其他邦国都有可能被奥地利人用政治手段诱降。
现在普鲁士人也被吓倒了,不敢出兵干预这场战争。原本我们预想中的德意志统一战争,现在变成了一场奥地利的武装游行。
如果我们不干预的话,英法怕是没有能力阻止奥地利接下来的行动。”
盟友也需要提防啊,奥地利发展的太快,对俄国人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
财政大臣阿瑞斯坦利罗德反对道:“这场德意志统一战争,我们不能够直接干预。俄奥密约,已经划定了两国的势力范围,在奥地利超越事先约定的界线前,我们不能够违约。
俄罗斯帝国的敌人是英法奥斯曼,如果冒然干预这场战争,只会白白便宜我们的敌人。没有奥地利的支持,这次近东战争我们马上就打不下去了。
奥地利的威胁只是可能存在,这还是建立在他们统一德意志地区的基础上。现在他们统一德意志地区的几率依旧很小,至少普鲁士王国还没有屈服。
况且,这种威胁也不只是针对我们,现在最应该担心是法国人,奥地利统一了德意志地区,对他们的威胁才是最大。”
地缘政治,决定了各国的战略威胁。英伦三岛与欧洲大陆隔绝,英国人的威胁只能是来自海上;德意志地区统一后,首当其冲的就是法国人,其次才是俄罗斯。
“不,阿瑞斯坦利罗德先生你误会了。干涉这次战争和遵守盟约,并不互相矛盾,只要我们支持奥地利人拿到事先约定的地盘,就不算是违背盟约。
这件事情,可以让英法来做这个恶人,我们没有必要直接和奥地利发生冲突。”卡尔-渥赛尔解释道
阿瑞斯坦利罗德不确定的问:“你是说拆分德意志地区,彻底断掉德意志地区的统一路?”
卡尔-渥赛尔肯定的回答:“没错,事实已经证明民族主义觉醒后,德意志地区如果不被拆分,早晚都会发生统一。
现在阻止还来得及,如果再晚一点儿,普鲁士王国也被民意所左右,我们就是想要阻止他们统一都难!”
“你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尼古拉一世感兴趣的问
卡尔-渥赛尔分析道:“陛下,这份计划还需要英法出力,并且不能够由我们提出来,这会影响俄奥关系。
按照目前的情况,奥地利人拿到南德意志地区问题不大,如果英法愿意阻止,可以让他们去做这个恶人。
普鲁士可以在北德意志地区获得一定的扩张,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公国划给丹麦人,西部地区的邦国可以和比利时、荷兰合并。
当然西德意志邦国那不管我们的事,让英国人自己头疼好了。无论是是给普鲁士,还是给比利时、荷兰这两个小弟,又或者是独立都无关紧要。
只要这些经济发达区域不被奥地利吞并,他们的实力就不会暴涨。德意志分裂过后,奥地利的扩张之路就被堵死了,到时候他们就只能去争夺海外殖民地。
这势必要和英法发生冲突,拥有共同的敌人后,未来我们同奥地利的关系,还有望更进一步。”
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确实最佳的选择,只要德意志地区完全分裂了,欧洲大陆上就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威胁到俄罗斯帝国的安全。
至少目前情况,还看不出那一个国家,有实力威胁到俄罗斯。那怕是最受沙皇政府忌惮的法国人,现在也没有拿破仑时代那么可怕了。
……
巴黎
局势变化太快,拿破仑三世坐上观虎斗的计划还没有来得及开始,就已经夭折了。
德意志地区的邦国全部当起了驼鸟,仿佛是巴伐利亚政府真的罪大恶极,奥地利推翻他们的统治是众望所归。
好吧,从巴伐利亚传来的情报,拿破仑三世不得不承认奥地利这次确实是众望所归。
这意味着奥地利吞并巴伐利亚会很容易,从头到尾就是一场武装游行,双方的伤亡加起来不超过三位数。有良好的民众基础,未来统治起来根本就不存在问题。
拿破仑三世咒骂道:“从德意志地区传来的消息,大家都知道了。
局势已经完全超出了控制,如果我们再不采取行动的话,或许要不了多久,奥地利就可以重建那个该死的神罗帝国了。
如果你们不想看着那个困扰了法兰西几百年的怪物复生,那么现在就想办法掐死他们吧!”
内政大臣佩西尼提议道:“陛下,现在的情况,我们必须要做好武装干涉的准备。考虑到现在德意志地区的情况,这些邦国也不会成为我们的盟友。
奥地利的实力不弱,为了保险起见,最好能够和英俄联手行动。现在最重要的是协调外交关系,确保列强立场一致。”
佩西尼是拿破仑三世的谋主,包括复辟计划,都是他一手制定的。在治理国家上,他或许不擅长,但是玩起权术来绝对是高手。
明明就是在劝说拿破仑三世,不要冒然干涉这场战争,到了他口中说出来,就变成了外交需要。
还隐晦的提醒拿破仑三世,现在法国主力还在近东战场上,国内的兵力空虚,这点儿部队要是派出去,那就是给敌人贡献战绩。
没有办法,拿破仑时代的全民皆兵已经是过去式。现在的法兰西帝国在动员速度上,还赶不上普鲁士。
手中没有足够的军队,冒然跳出来武力干涉,那不是闹笑话么?
拿破仑三世关心的问道:“我们要多长时间,才拥有足够的兵力干涉这场战争?”
陆军大臣阿尔诺想了想说:“陛下,因为近东战争的关系,现在我们的常备军已经超过了八十万,大量的预备役都被征招了。
克里米亚半岛上二十八万,君士坦丁堡二十万,海外殖民地上十五点四万,国内仅有不到十七万部队。
现在每个月我们能够动员十五万青年入伍,这些新兵至少要为期三个月的训练,才能够投入到战场上。
如果要单独干涉这场战争的话,至少需要半年时间,我们才有足够的兵力。”
拿破仑三世彻底绝了单干的念头。这都是七月王朝干的好事,在路易-菲利普时期,法国的常备军通常也就二十多万,全民皆兵的制度也荒废了。
拿破仑三世上位后,军队都扩编到了八十万,哪里还有那么多预备役可以直接征招。
适龄的青年法兰西现在是不缺,可这些人不是拿起武器就能够上战场,还必须要进行一定的训练。
三个月的基础训练,实际上已经是炮灰中的炮灰,战斗力低的可怜。这种不靠谱的军队,拿破仑三世都不敢带着上战场。
并不是说法国人的动员能力就真的差,这个年代大家都差不多,在弗朗茨改革军制前,奥地利的动员能力也和法国人差不多。
在这个年代,能够迅速动员八十万军队出来的国家,欧洲也就俄法奥三国。当然,能够凑齐人数的国家还有不少,可是战斗力就没有办法保障了。
见一叶而知秋,根据法国的情况,拿破仑三世迅速得出了结论,这次武力干涉怕是难以进行下去了。
除非奥地利人真的要统一德意志,把大家惹急了眼。英法俄三国把交战的部队抽回来,不然现在大家手中都没有足够的军队。
他的判断没有错,英国人第一时间放弃武力干涉计划,就是因为英国陆军拿不出一支规模足够大的部队。
……
各国都在准备的时候,弗朗茨也没有闲着,外交部忙碌了起来,在整个欧洲大陆开起了公关。
就连和哈布斯堡王朝世仇的瑞士都没有放过,仇恨那都是过去式了。自从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宣布永久中立过后,两国的关系就正常化了。
当然,这里不是奥地利公关的重点,只是例行公事,向瑞士政府表明态度。
除非瑞士肯放弃中立立场,否则这场战争他们就不可能参与,实际上是没有能力参与。
这个年代的瑞士,还不是后世那个发达国家,作为一个山地国家,在完成工业化前自然少不了穷。
除了忽悠德意志地区的邦国外,最大的公关对象实际上是法国人。俄国人不能算,这是提前就搞定了的,现在只是继续保持沟通。
不是弗朗茨不想做英国人的工作,问题是约翰牛太精明了,奥地利又没有利益能够收买他们。
反倒是法国人,大家有共同语言,可以付出一定代价进行收买。自己身上割肉,弗朗茨怕疼,那就只能慷他人之慨了。
……




神圣罗马帝国 一百零三章、干涉
1853年7月1日,费利克斯首相再次造访巴登大公国,和摄政的弗里德里希亲王进行了历史性的会晤。
费利克斯首相继续忽悠道:“殿下,德意志统一是全体德意志民众共同的心愿,螳臂挡车的巴伐利亚政府已经被民众抛弃了。
历史赋予了我们使命,要在这个时候实现国家统一。作为德意志地区的贵族,我们有责任履行这个义务。”
面对大忽悠的费利克斯首相,弗里德里希亲王是万分头疼,现在“统一”在巴登公国属于政治正确,有了巴伐利亚政府的前车之鉴,他可不敢在这个问题上犯错误。
费利克斯在忽悠的同时,还伴随着奥地利的武力威胁。
巴伐利亚王国已经摆平了,奥地利军队就不由自主的往巴登大公国的边界上移了移,也不是太多才十来万人。
这个数字,已经让弗里德里希亲王睡不好觉了。在他看来,不需要十万奥地利军队,就算是一万奥地利军队那都是严重的威胁。
好在,奥地利人知道先礼后兵,这才有回旋的余地。就算是要被合并,那也必须要卖个好价钱吧?
弗里德里希亲王提出了心中的疑问:“首相阁下,作为一名德意志地区的贵族,我也愿意为德意志地区统一贡献一份力量,现在的问题是欧洲各国不愿意看到德意志统一。
英法俄三国都表明了态度,一旦德意志地区统一,他们就会出兵干预,普鲁士人又和他们勾三搭四。
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个问题,我们冒然开起统一进程,很有可能演变成为一场规模庞大的战争。”
贵族不仅仅只是特权,同样还代表着责任,这才是欧洲贵族受尊重的原因。
弗里德里希亲王无法直接拒绝德意志统一,干脆将统一的难题摆在眼前,顺便还黑了一波普鲁士人。
如果奥地利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么统一就无从谈起,大不了让奥地利吃掉巴伐利亚,就算完事了。
死道友不死贫道,弗里德里希亲王没有替巴伐利亚政府抱不平的意思,奥地利人已经注意吃相了,公开承诺两国王室进行置换国土。
尽管具体地点未公开,对巴伐利亚王室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作为被民众们抛弃的王室,继续留在巴伐利亚也无法坐稳王位,还不如换个地方保住基业。
费利克斯首相信心十足的说:“这个问题,殿下可以放心。如果不能解决外交上的问题,我们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提起统一。
现在的世界局势,想必殿下也非常的清楚,英法俄三国在近东地区鏖战,现在他们就算是想要干涉,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只要大家达成了一致,德意志地区统一就不是问题。现在的麻烦是普鲁士王国,他们一直都野心勃勃,想要兼并整个德意志地区。
我们会尽量争取,如果普鲁士政府反对,并且和列强相勾结的话,那么这次我们就先统一南德意志地区好了。
这是奥地利的底线,任何人敢阻碍,那么就战争上见吧!”
弗里德里希亲王算是听明白了,前面的那些都是套路,最后一句才是奥地利的真实目的。
仔细盘算了一下,他发现貌似奥地利的计划成功率非常的高,巴伐利亚王国完蛋了,南部德意志地区再也没有抵抗他们力量。
如果是德意志地区统一,英法俄三国肯定是不能够容忍。要是换成了南北德意志分治,结果就不一样了。
奥地利是做大了,可是这种做大刚好踩到大家的底线上,还威胁不到大家的生存。
对英国人来说,不用担心欧陆平衡失控,实力壮大后的奥地利也就是和法国人并驾齐驱,最多也就强出一线,还比不上俄国人。
反正奥地利被俄普法三国包围着,到了这一步,就再也无法扩张下去了,就算是强了点儿也在承受范围之内。
俄国人就更不用提了,俄奥同盟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只要不是统一整个德意志地区,让俄国人感受到了威胁,其余的他们都可以接受。
弗里德里希亲王猜测俄奥早就达成了一致,不然奥地利人还不敢在这个时候采取行动。
单独的一个法国,貌似吓不倒奥地利,打就打谁怕谁啊?只要不是拿破仑再生,统一南德意志地区的奥地利完全不怂。
弗里德里希亲王不由自主的在内心默认了民众是支持统一的,在这种观点下,计算奥地利的军事实力的时候,还加上南德意志地区几个邦国的力量。
这样计算也没有错,当法国人打过来了,他们想不打都不行。外敌入侵,还有人敢喊中立不成?
弗里德里希亲王想了想说:“首相阁下,原则上我是同意德意志地区统一的,巴登公国不会国家统一的阻碍,但是具体细节上,我们还要需要进行商议。”
利益争夺不容后退,现在弗里德里希亲王自然要为巴登公国争取利益,或者说是为自己争取利益。
费利克斯露出了喜色,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他知道巴登公国搞定了,具体条件还怕谈么?
要知道世界上有一部法律叫《宪法》,中央政府完全可以通过法律限制地方政府的权利。
在新政府中,奥地利可是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这几个小邦国拿什么抗衡?
费利克斯大气的忽悠道:“没有问题,考虑到德意志地区各个邦国都自成体系,原则上我们是主张邦国自治的。
除了大家要遵守共同的《宪法》外,中央政府通常是不会干涉地方政府施政的。”
这些都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暂时。
弗里德里希亲王满意了,不满意也不行,费利克斯首相的态度太坚决,动则就是武力威胁,让他无法说出拒绝的话。
至于把奥地利人的计划泄露出去,弗里德里希亲王还没有那么傻,这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就算是英法知道了,最终也改变不了巴登公国被统一的结果,现在能把巴登公国卖给好价钱,才是最优的选择。
要是翻了脸,可以参考一下巴伐利亚王室的待遇。置换国土听上去不错,实际上他们亏大发了,几代人的经营成果全没了,要重新开始。
万一奥地利政府不要脸,过上个十年八年又搞出了幺蛾子,找个借口把他们的王位拿下来怎么办?
在新国土上,他们可没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废了王室也就废了,连风波都折腾不起来。
经过了长达一个星期的谈判,1853年7月9日,费利克斯首相代表奥地利和弗里德里希亲王代表的巴登公国,共同签署了《德意志统一宣言》。
简单的来说,就是从现在开始巴登公国和奥地利就算是同一个国家了,尽管这个新生的水货神罗帝国还没有挂牌成立。
在此之前,萨克森王国已经签约了。奥地利政府威逼利诱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国内的民众又跟着瞎起哄,他们想不妥协都难啊!
德意志地区的民族主义已经被引爆了,阻碍国家统一的巴伐利亚政府被奥地利干掉了,萨克森公国、巴登公国又和奥地利达成了一致。
看上去德意志地区统一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当费利克斯首相抵达符腾堡的时候,迎接的人群已经挤爆了街道,最后不得不在城外一座庄园内进行谈判。
当奥地利发出战争宣言的时候,所有人都以为战争不可避免,结果巴伐利亚人的做法,成功的将战争变成了武装游行,和平统一的曙光再次出现。
谈判还没开起,符腾堡政府就已经压力山大。在此之前,已经有很多人公开表示,如果统一战争爆发,他们是不会帮助政府作战的。
为了不让巴伐利亚政府旧事重演,符腾堡王国自然是屈服了,只要奥地利能够搞定国际压力,那么大家就是一家人了。
1853年7月11日,尚未成立的水货神罗帝国已经出现了:奥地利、巴伐利亚、巴登、萨克森、符腾堡五个邦国了。
南德意志地区,基本上已经实现了统一,费利克斯在在前往黑森-达姆施塔特的路上,法兰克福自由市已经宣布加入神罗帝国了。
这个时候,准备干涉的英法俄等国已经达成了协议。7月6日英法俄三国联合发表了声明,宣布近东地区停战一个月。
次日,包括英、法、俄三国在内欧洲十二国发表了联合照会,要求奥地利停止德意志统一的行动。
没有任何威胁的语言,就这一份儿照会,奥地利就不得不停止统一的步伐,好在这个时候弗朗茨的目标已经完成了。
刚刚出现统一曙光的德意志地区,立即陷入了一片哀嚎,很多人无奈的发现统一还是遥遥无期。
普鲁士王国这次也出现在了干涉国家之中,弗朗茨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好意外的。为了利益背上些许骂名,又算得了什么?
反正现在他们的名声都被搞臭了,破罐子破摔,腓特烈-威廉四世不介意再被人多骂几句。
1...7980818283...5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