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卒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高月
刘丰见他服软,愿意把黄金移回左藏库,他心中舒服了一点,便问道:“大将军还有什么建议?”
“我觉得朝廷应该力保京城,我建议把河南府各县的物资粮食全部移到京城来,这样,市场上的物资就不那么匮乏了。”
刘丰半晌才苦笑道:“这一招天子去年秋天就用过了,现在再用一遍,我不知道会有多大的效果?”
猛卒 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连续施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刘丰回到相国府,他下马车走进大门,却见杨密正和一名官员在说着什么?
刘丰又看了看那名官员,依稀有点眼熟,略略想了片刻,他记起来了,是长驻长安的一名官商,叫做乔四郎。
这时,杨密看见了刘丰,连忙带着乔四郎上前见礼,“启禀相国,乔四郎刚到,带回来一万五千贯老钱。”
刘丰叹了口气,“我现在手上的钱够多了,我要的是粮食,你要是带回来一万五千石粮食,我就立刻升你为户部侍郎。”
乔四郎歉然道:“晋军封锁了商道,任何物资都运不进来!”
“这个我知道,现在只能从他们官方手中购买,但一点消息都没有了。”
杨密连忙道:“相国,我已经得到消息了,晋军答应卖两万石粮食给我们,但有附加条件!”
长安朝廷在洛阳设立了一个联络处,就是由杨密负责和他们联系。
刘丰精神一振,连忙问道:“什么附加条件?”
“他们的附加条件就是两万石粮食换五百万斤生石灰。”
“什么意思,我不用给他们黄金吗?”
“不是,粮食贸易归粮食贸易,生石灰归生石灰,粮价按三百文一斗算,我们要支付六千两黄金,对方支付我们一万贯钱买五百万斤生石灰。”
“三百文一斗?”
刘丰眼睛猛地瞪大了,“你搞错了吧!粮食不是三十文一斗吗?”
杨密摇摇头,“他们说难民太多,他们自己的粮食也不足,所以涨价了。”
刘丰就像咬破了猪苦胆一样,嘴里苦不堪言,之前郭宋答应以三十文一斗的价格无限量供应给他们粮食,他们才没有考虑实行军屯,现在播种季节已经过去了,粮食就涨价了,而是涨十倍,还限制了数量。
刘丰恨得直咬牙,长安粗粮价格三十文一斗,卖给他们三百文,涨了十倍,换算新钱就是三千文一斗,比现在市价两千文一斗还要贵一千文,也就意味市场价还要上涨,简直就是推波助澜,他真的不想买,但不买又不行,没有点粮食储备,军队要大乱的。
杨密又继续道:“对方要收到两百万斤生石灰才会提供粮食给我们。”
刘丰十分无奈,问道:“那需要多少时间?”
“卑职刚才就是在问乔四郎,他说他正好租来十几艘大货船,就是要运生石灰去长安贩卖,如果时间很急,他就直接把生石灰运到濮阳,也就几天时间。”
刘丰点点头,还真是巧,他当即对杨密道:“这件事你负责安排,要尽快,两万石粮食就作为军粮吧!那帮混蛋打仗不行,吃饭却很能干,一天要吃一斤米,两万石粮食只够他们吃二十天。”
..........
刘丰回到自己官房,他刚坐下便有人禀报,“向大将军来了!”
向大将军就是刘丰的姐夫向飞,在刘家发迹之前,他就是个小军官,刘家发迹后,他也跟随着飞黄腾达,被封为千牛卫大将军、九门都督,手握三万九门军。
在仇敬忠造反结束后,朱泚的三十万大军已缩减到十二万,只剩下五万虎贲卫、三万豹韬卫、三万千牛卫和一万宫廷卫。
三万千牛卫军队就是刘丰最后的底气,由向飞掌握。
刘丰起身迎了出来,只见向飞阴沉着脸走来,刘丰心中有些打鼓,肖万鼎向他施压,他不在乎,但如果姐夫向飞向自己施压,他就有点承受不起了。
刘丰干笑两声,说了句极没有营养的笑话,“姐夫,怎么绷着脸?谁欠了你钱不肯还?”
向飞年约五十岁,相貌长得很粗鲁,天生一个大鼻子,整张脸就像雕像一样,棱角粗犷,实际上他人也很粗鲁,家里原本是猪贩子,和屠夫刘家关系密切,所以他才会娶了刘丰的大姐。
向飞走进刘丰书房大刺刺坐下,一挥手道:“口有点渴了,先端碗酒来了!”
刘丰连忙让侍女去端一大碗水酒,向飞端起酒碗咕嘟咕嘟喝光,把碗扔给侍女,重重打个酒嗝,又放了两个响屁,这才对刘丰道:“姐夫找你有两件事!”
“姐夫请说,我一定替你办妥!”
“我要换点金子,有没有?”
刘丰也知道姐夫的家底,如果人要换黄金,可不是只换一点点,他小心翼翼问道:“姐夫要换多少?”
向飞伸出三个指头,“三百万贯钱,换十五万两黄金!”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饶是刘丰有心理准备,还是被惊呆了,不是因为向飞能拿出三百万贯钱,他知道姐夫有钱,洛阳的四大家族,刘、肖、向、王,哪家拿不出几百万贯钱?
让刘丰吃惊的是姐夫的心黑,竟然要按照官价换黄金,官方比价是一两银子换两贯新钱,一两黄金换二十贯新钱,但这个比价连官府自己都不用了,只有在与长安买粮食和盐时才使用,姐夫竟然要按照官价换黄金,怎么可能?
心中不愿意归不愿意,刘丰还不敢一口回绝,他只得委婉道:“现在真没有那么多黄金,要不我私人拿一万两黄金和姐夫换?”
向飞冷笑一声道:“你别以为我是傻子,刚刚肖皇后代天子下旨,把内库的二十万两黄金移到左藏库,你敢说你没有黄金?”
“我的大哥,那个黄金是用来买粮食和盐的,我们正准备向长安购买十五万石粮食,这就要五万两黄金,还要买三万两黄金的盐,不是小弟不愿意,兑换给了你,军队就没有军粮了。”
向飞俨如粗刷子一般的眉毛竖了起来,“我就不懂了,你们这些人是当官当傻了吗?竟然向敌国买粮食,为什么不自己种粮,河南府十几个县,几十万石小麦还种不出来?”
“肯定也会自己种一点,但姐夫你也知道,种粮要时间,况且现在一半耕地都抛荒了,最后能有多少粮食?”
刘丰说的是实话,河南府一半的土地都抛荒了原因并不是没有农民,洛阳城和下面各县城的百姓跑了一半,而乡村里的农民基本上没有跑,被抛荒的土地也主要是农民们自己的土地。
这是一个很怪的现象,说通了也很简单,河南府一直是土地兼并重灾区,分布着大大小小上百个庄园,庄园主人基本上都是皇亲国戚和朝中权贵,光朱泚自己的皇庄就有十几座,他们土地是免税的,而农民的土地则征重税,今年的税收尤其重,以前每年收获粮食的一半要被征税,而今年是收获粮食的八成要被征税走。
朱泚制定的农税法是根据收成多少来征税,粮食丰收税就多一点,粮食欠收税就少一点,这个出发点还不错,不会竭泽而渔。
由于今年收税太狠,收获粮食的八成要被征走,农民们索性都抛荒不种了,没有了收成,自然就不用交税了。
农民们却有办法应付,他们纷纷跑去租种庄园里的农田,因为是免税,他们只要交五成的租子,剩下粮食都是自己的了。
等洛阳朝廷发现这个问题时,冬小麦已经来不及了,播种的时间已经过了,没有办法,他们只能向长安购买粮食,郭宋也一口答应卖粮给他们,而且是按照三十文一斗的价格,无限量供应。
这样一来,朱泚又放弃了让军队春耕种豆子补充粮食的想法,可等到种什么都来不及时,长安开始涨价限粮,刘丰才知道他们上了当。
“你的意思是说,一两黄金都不打算兑换给我?”向飞的脸色变得更加阴沉。
刘丰不敢得罪他,只得无奈道:“黄金要买粮食和盐,我若动了,就会被肖万鼎抓住把柄,要不然姐夫就兑换铜钱吧!我手中还有不少老钱。”
“铜钱。。。。。也可以!”
向飞看得出刘丰真的不敢动黄金,事实上他也没指望能兑到黄金,黄金只不过是他用来讨价还价的手段,他要的是价格,新老铜钱一比十的价格,他接受不了。
向飞装得很勉强的样子,答应了,“那就用一比二的价格!”
刘丰吓了一大跳,这个价格他自己都拿不到,怎么可能给向飞?
他连忙摇头,“外面市场价格可是一比十,我最多给姐夫便宜一点,一比七。”
“一比五!低于这个价格我就不换了,你自己看着办!”
刘丰着实还要倚重向飞,他只得咬牙道:“好吧!但我最多只能换给你二十万贯老钱。”
向飞眯眼笑道:“那我们就一言为定,晚上我把钱送来。”
“姐夫还有别的事吗?”
“还有一事就是公事,士兵们纷纷向我反映,他们俸禄是拿到了,而物价涨得太凶,他们的俸禄根本买不到什么东西,连逛妓院的价格都涨了,逛两三次就没有了,军心动摇可是大问题,这件事你要重视,必须尽快解决。”
如果说肖万鼎的要求刘丰还可以置之脑后,但向飞的要求,刘丰就不得不重视了。
但他也很苦恼,市场上就是物资匮乏,他就算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刘丰长长叹口气,“姐夫,不是我不想解决,现在的问题是我用河南府一地来养十二万大军,还有那么多百姓也要养活,哪有那么多物资,更要命是现在新钱泛滥,市场上物价能不涨吗?”
向飞冷冷道:“你说的这些和我无关,我只要军队稳定,否则军队发生暴乱,我们大家都要倒霉!”
猛卒 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新罗使者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向飞走了,刘丰立刻把杨密找来,他已经束手无策,只能指望杨密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物价问题?
“我知道现在物资匮乏,河南府一地养不活那么多军队,这些都我知道,但无论如何你要给我想想办法,必须稳定住军心,一旦军队暴动,大家小命都没了。”
杨密迟疑半晌道:“恐怕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刘丰急问道。
“给军队加俸,每月两贯钱涨到每月五贯钱,先保证军队稳定,别人就顾不上了。”
刘丰不是傻子,他知道这样一来,就等于是把更多的钱推向市场,市场上的钱更加泛滥,物价更加高涨,但如果不这样,又能怎么办呢?
他脑海里灵光一闪,连忙道:“不如给军队发老钱当俸禄,让他们自己去兑换,一贯钱就相当于十贯钱,这不就变相涨俸了吗?”
杨密无语了,发敌人的钱当军队俸禄,这种蠢事也只有刘丰想得到了。
“相国,你发一贯钱给士兵当俸禄,假如晋王承诺,他们若投降,就发两贯钱给他们,你说士兵们还会安心卖命吗?”
刘丰呆了一下,半晌苦笑道:“你说得对,我考虑得简单了,其实就算我想发老钱也不现实,我根本没这么多钱。”
“不会吧!相国不是从几大柜坊那里借了一百万贯吗?”
“你不知道吗?我之前已经兑换了六十万贯钱,还剩下四十万贯,刚才我姐夫过来,又硬逼着我给他兑换了二十万贯老钱,还是用一比五的低价格,他晚上会把钱运过来,算下来,我手上只剩下二十万贯老钱了。”
“但是在仓库里,我好像看到的新钱也不多。”
“你以为呢?都花得差不多了,士兵的俸禄补了一年,两百四十万贯,官员和杂吏近两年的欠俸,一百万贯,给天子修葺皇宫围墙,用掉八十万贯,还有拖欠的皇宫和朝廷的各种赊帐,我一放俸,那些商家一窝蜂地找我要钱,又还了一百多万贯,你说我还能剩下多少?”
杨密很无奈道:“相国,我现在才知道市场上物价为什么飙涨了,都是这些钱堆出来的!”
“我当然知道,但我也没有办法!”
负手走了几步,刘丰终于下定决心,“就按照你说的办法,给士兵涨俸,从每月两贯钱涨到五贯钱!”
........
洛阳疯狂上涨的物价使越来越多的百姓不堪承受,纷纷举家离开京城逃亡,一个多月来,已经有数十万百姓离开了洛阳。
难民们最初是因为恐慌疫病而逃亡,但洛阳的疫病并没有爆发,更多的人是难以承受高税赋、高物价,底层百姓已被压榨到极点,根本就买不起粮食,连牲畜吃的黑豆都买不起,他们只能选择弃家逃亡。
从洛阳向西的官道上源源不断都是逃亡的百姓,和一个多月前相比,现在向西逃亡比较轻松了,一方面是新安县的豹韬军不再阻拦,任由难民从大营旁边过去。
另外两国朝廷之间达成的购粮协议中有一个附加条款,朱泚朝廷将允许对方在沿途赈济并阻止疫病患者,双方条约规定很清楚,赈济人员不是军队,而是新安县的官员和医师。
在官道旁边搭建了五座大帐,差不多相隔十里一座,有官员在这里负责赈粥、施药,并给难以行动的老人和孩童提供大车帮助。
第一座大帐前人群集聚,每人端着一碗热腾腾的白粥和一个大馒头,一边吹着热气小口吮粥,一边大口啃着馒头。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闪了!闪了!”
车夫大喊,众人纷纷闪开,一辆宽大的牛车出现了,上面挤坐着二十几个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孩童,牛车速度很慢,但比较舒适,省去了跋涉之苦,他们的家人则跟在马车两边,一起向西而去,有些老人是独自先行,他们将在隔离营等待后到的亲人,路程并不算太远,过新安县就到了。
隔离营占地数百亩,由近千座大帐组成,事实上,隔离营已经没有必要存在了,迄今为止,没有发现一例疫病,只是从谨慎上考虑,难民们还是需要在隔离营呆上两天,然后去难民,然后再有序前往关中。
安置、运送,这一套程序越来越熟练,一切都变得有条不紊。
朝廷启动了数万辆牛车和骡车,在洛阳和潼关之前穿梭,源源不断地将一批批难民送往关中,分配到京兆府各县。
潼关也是进入关中后的难民中转站,过了潼关后,难民们将转道上船,乘船前往京城,大车在这里调头,返回新安县。
潼关以西人喊马嘶,人潮汹涌,渭河岸边数十艘大船一字排开,一群群百姓被士兵护卫着上了大船,不断有大船离开岸边,驶入渭河,向长安方向驶去。
在其中一艘稍小的船上,站在一名三十余岁男子,头戴高帽,穿着白色襕衫,好奇地望着岸上汹涌的人流。
此人正是新罗特使朴泽恩,官任新罗户部侍郎,他是从河北过来,从蒲津关进入关中,然后也是坐船前往长安,恰好遇见了一批上万人的难民潮。
“特使,要开船了,还是回船舱吧!”
说话的是青州长史王儒林,他作为陪同官员,一路陪同新罗使者前往长安。
朴泽恩也曾作为留学生在扬州读了五年书,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
他指着岸上黑压压的人群问道:“王使君,这是发生了什么事?”
“都是洛阳的百姓,据说洛阳出现了疫情,他们都逃往长安。”
“他们不会把疫病带去长安?”朴泽恩担忧地问道。
“他们应该没有疫病,有疫病路上就发作了,我们的军队一般都会先建一座隔离营,他们住上几天,确保没有疫病才会让他们来长安,考虑得很周全,不会有问题的。”
朴泽恩微微叹息道:“这么多人,真是好啊!新罗已经很久没有看见这么多人了。”
他有点担忧地对王儒林道:“能不能安排见一见大唐的皇帝陛下,晋王殿下我总觉得还差一点。”
朴恩泽已经是第三次提这个要求了,前两次王儒林没有理睬他,眼看要到长安了,他还在纠结这件事,王儒林忽然意识到必须要说清楚,否则朴恩泽将会严重失礼,自己也会被牵连。
“我来告诉你吧!晋王殿下就是真正的天子,我们名义上的皇帝还是一个很小的孩童,没有人把他放在心上。”
停一下,王儒林又道:“你如果不把晋王殿下放在眼里,你这次出使,将一无所获!”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朴恩泽一直没有把晋王殿下放在心上,现在他才意识到自己险些犯下大错,他连忙道:“请再给我好好说一说晋王殿下!”
.........
三天后,新罗使者朴恩泽的坐船抵达了长安,船只穿过曲江池,缓缓向城内驶去,朴恩泽一路张望,不断被长安的宏伟博大震惊,他虽然在扬州呆过五年,但扬州除了商业发达,但在建筑方面,还是远远无法和长安的宏伟壮观相比。
船只在东市码头缓缓停下,码头一角被军队隔开,户部尚书张谦逸带着鸿胪寺的一班官员已经等候在这里了,对方是新罗国使,又是户部侍郎,所以由相国兼户部尚书张谦逸来迎接最合适,既没有怠慢对方,也没有高看对方。
船只靠岸,王儒林陪同朴恩泽走下船,鸿胪寺少卿刘臻先迎上去,抱拳道:“在下是鸿胪寺少卿刘臻,欢迎朴特使来长安。”
朴恩泽从密州到长安足足走了半个月,亲眼见识到了大国疆域的广博,他不敢失礼,连忙行礼,“在下新罗使者朴恩泽,感谢刘少卿来码头迎接。”
刘臻呵呵一笑,“我给朴使者介绍一下,这位便是我们相国兼户部尚书,张相国!”
朴恩泽路上听王儒林说起过,大唐朝廷有七位相国,除了左右相外,其他都是副相国,各自负责一块,这位张尚书就是负责户部。
他连忙上前行礼,“晚辈朴恩泽,参见张相国!”
他的姿态放得很低,十分谦卑,让张谦逸立刻对他生出了几分好感。
猛卒 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东市名店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次日上午,郭宋在丹凤门举行仪式,欢迎来自新罗的国使,丹凤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城门,它实际上也是一组独立的建筑群,有内外城门,有瓮城,瓮城内还有大量建筑。
很多官衙都有对外的功能,有的官衙在外面独立建立了一座涉外衙门,但大部分官衙都是在丹凤门瓮城内设立一个对外窗口,交接文书之类。
所以丹凤门的外宫门并不设防,普通百姓也能进入,更不会搜身检查之类,但内宫门却戒备森严,必须凭通行牌才能入内。
郭宋举行的欢迎仪式,就是内宫门处,后面是笔直的御道,两侧便是广阔的丹凤门广场。
仪式很简洁,但又不失隆重,郭宋接受了新罗摄政王金彦升的亲笔信,仪式结束后,朴恩泽被请到凤栖阁,双方举行正式会谈,由右相潘辽代表郭宋和朴恩泽进行会谈。
今天郭宋难得清闲,他坐一辆轻便马车来到了东市,他喜欢逛市场,尤其喜欢逛两市和西安门外大街,市场的喧嚣热闹让他感觉很接地气,他毕竟出身底层,时间久了,他也受不了宫廷的压抑感,就想出去走走。
但朝臣和护卫们都反对他随意出去闲逛,反对他微服私访,最后大家达成了妥协,郭宋可以出去闲逛,但不能随意抛头露面,只能坐在马车内。
就算这样,臣僚们也不放心,在潘辽的安排下,匠作监设计了一种轻便马车,上下车很方便,车身很窄,里面只能面对面各坐一人,而且不占道路,这种马车很适合女性或者老人,市场上大量推出,一时风靡长安,很快,太原、成都以及关中各县大街上也出现了这种单马拉拽的轻便马车。
这种马车尤其受大户人家女眷欢迎,她们不太方便出门,有了这种专门为逛街而设计的马车后,大户人家的女人们都可以随意出门了,再带两个骑马的随从护卫便可。
郭宋乘坐的,就是这种黑顶轻便马车,东市和西市内随处可见,没有人会关注它,这种思路就像要藏匿一颗沙子,最好的办法是把它扔到沙滩上去,郭宋乘坐这种马车,一点都不显眼了。
轻便马车驶过了布行,经过独孤家的棉布大铺,有侍卫去打听,片刻回来禀报道:“启禀殿下,独孤东主这几天都在新丰县。”
郭宋点点头,新丰县是这些年刚刚兴起的棉麻纺织中心,那边有二十余家千人以上的工场,从业人员达数万人,大部分是年轻女子,尤其安西培育出可以用来纺织的长绒棉后,利用棉花进行纺纱织布便在长安大规模兴起,独孤家在太原有一家麻纺工场,在新丰县有两家棉纺工场。
这段时间,洛阳难民大规模逃来长安,便成为各家工场招工扩厂的良机,独孤长秋呆在新丰县就能理解了。
马车没有停留,直接转头向东市中部而去,东市中部是奢侈品集中地,珠宝行就在这里。
马车在聚宝阁前缓缓停下,聚宝阁是长安三大珠宝铺之一,它最初是几个皇族投资的铺子,连代宗皇帝在里面也有很大的份子,由皇商大管事李安负责打理,后来郭宋在铲除鱼朝恩中居功至伟,代宗李豫便把这个铺子赏赐给了郭宋,由郭宋和张雷共同持有。
郭宋在河西渐渐被天子李适猜忌后,他便把长安的商铺都转给了张雷和独孤家族,聚宝阁便成了张雷和李安的产业。
目前李安已经从聚宝阁退出了,张雷因为产业太多,便放弃了珠宝行业,聚宝阁又重新回到郭宋手中,经过了两三年的沉寂,半个月前,聚宝阁又重新开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