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史上第一密探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沉默的糕点
最后,她塞给了云中鹤一大叠银票。
“儿啊,现在确实有一些非常穷困潦倒的大才子,还有一些甚至是中过进士,但是因为犯了天大的案子,所以被罢黜了功名,你去找他们做枪手吧!”
“比如这个沈一石,就是一个真正才华横溢的人,他可是中过探花郎的,但是写了不该写的东西,犯了太上皇的忌讳,所以被剥夺了所有的功名,现在落魄得很。你去找他代笔,应该还有一战之力。”
云中鹤当然拒绝了。
然后,他开始了疯狂的码字生涯。
一月初六,他进入梦境之内。
十六号达芬奇再一次上身,然后去x精神病院的超级电脑,找出了《红楼梦》的文档。
死记硬背下来。
然后强行唤醒自己,开始疯狂地码字。
用毛笔太慢了,就用鹅毛笔写。
一天码字十五个小时,一开始每天只有两万字,最后直接飙升到三万字。
仅仅八天时间,他就把《红楼梦》第一册的二十万字写出来了。
哦不。
是抄出来了。
还剩下十六天时间,需要将这本书刻板,并且印刷出来。
时间紧,任务重。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尤其需要大量的雕工。
这个时候就别玩什么活字印刷了,老老实实刻板吧。
至少需要几百名雕工,每个人负责一页的内容。
这绝对不是一个小书局能够完成的,所以云中鹤盯上了江州城最大的天一书局。
……………………………………
这个天一书局非常牛逼吗?
对,超级牛逼!
整个沧浪行省,甚至周围几个行省,所有的教材都是它印刷并且发行的。
从启蒙教材,一直到进士才用得上的典籍,全部出自于天一书局。
每年要卖上百万本书,所以能不牛逼吗。
而且天一书局逼格还很高,从来不会去印刷什么话本。
他印出来的书,无一不是千古典籍,圣人之书。
而且这天一书局的负责人,也全部都是退休在家的高官,不是六部主官,就是内阁要员。
你要是从侍郎退下来的,你都不好意思成为天一书局的山长。
为何是山长?
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书局,还是一个书院。
而这一任天一书局的山长,正是前太子少傅,前礼部尚书,祝兰天!
他今年已经七十五岁了,早就什么都看透了。虽然他也是属于文官派系,但是和林相是死敌。
当年他就是被林相从礼部尚书赶下来的。
敖鸣的大靠山,也是他的老师,正是内阁排名第三的林相。
另外,这位祝兰天是真正的诗词大家,文学大家,水准虽然不如大夏帝国的那个李太阿,但是也到了大师级水准。
否则,也轮不到他来执掌天一书院的山长。
………………………………
此时,这位前太子少傅祝兰天山长,正在灯下读书。
他生活是非常简朴的,而且不是做戏。
他年轻的时候也追逐过繁华,年纪大了之后,很多欲望就淡了,真正返璞归真了。
他这一生最爱的就是看书,无书不读。
这一辈子他究竟看了多少书?简直不计其数。
所以他的鉴赏水平极高,或者说在江州城已经是顶级水准了。
年轻的时候,他还经常作诗,经常写书。但是年纪大了之后,反而不写诗,不写书了。
按照他的说法就是,写不出好的,就索性懒得献丑了。
少年强说愁还说得过去,年纪大了,还要硬憋出文章,就太不应该了。
对于敖玉和敖鸣的赌约,还有两个人的《石头记》和《玉城记》,这位祝兰天山长当然也知晓。
但是,他完全不关注,不在乎。
“老爷,怒浪侯公子敖玉求见。”
祝兰天山长顿时皱眉,道:“他想要做什么?”
下人道:“他说,想要让我们天一书局帮忙他刻板印书,就是他的那本《石头记》。”
做梦!
我们天一书局,从来都不做话本,我们只做圣贤之书,千古典籍。
他敖玉把我们天一书局当成了什么?青楼吗?有钱就上吗?
敖鸣的《玉城记》,祝兰天山长是看过的,也很欣赏,因为确实写的很好。
对于敖玉这个人。
祝兰天是非常非常不喜欢的,倒不是他的万人斩大业,也不是什么天下第一废物的外号。
而且不喜欢他的炒作手段,太低级,太浮夸了。
对于敖玉这个人,他也有所耳闻,再看到他的炒作手段,他越发断定了,这敖玉肯定没有什么才华,写不出什么好东西,更加比不过敖鸣的《玉城记》。
敖鸣的《玉城记》,我们的天一书局都不会发行,更何况是你敖玉的《石头记》?
简直狂妄,荒谬!
无知者无惧!
你的《石头记》哪怕写的跟敖鸣的《玉城记》一样好,我们也不会帮你印书。
更何况注定是一本大烂书?我们帮你印书的话,招牌就彻底烂了,就成为老夫终身的耻辱了。
我们只印圣贤之书,只印千古名书。
如果印了你敖玉的烂书,岂不是砸了自己的招牌?我如何对得起天一书局的历代前辈?
“让他走。”祝兰天山长直接了当道。
但是来不及了,云中鹤已经闯进来了。
七十五岁的祝兰天山长大怒,道:“放肆,太放肆了,有辱诗文,把他赶出去,把他赶出去。”
云中鹤赶紧道:“祝兰天山长,您先看过我的书稿在说。”
“不看。”祝兰天山长道:“我不想脏了自己的眼睛,赶出去,赶出去。就算是太阳西出,我们天一书局也不会为你印书的。”
云中鹤道:“祝兰天山长,您看三页,就看三页。我保证我写的书是千古奇文,千年不遇的经典。如果看完几页之后,不能震撼到您的话,我就跪着爬出去。”
说罢,云中鹤双手将《石头记》的书稿双手奉上。
祝兰天山长接过去之后,打算随便翻三页,然后就将敖玉这个无赖赶走。
人如其文,他是绝对不相信敖玉这样的无赖能够写出什么好书来。
更何况是什么千古奇文,千年不遇的经典?也不怕大风闪了舌头,太无知了,太狂妄了,太可笑了。
你知道什么是千古奇文吗?
连我祝兰天都写不出这样的文章来,更何况是你敖玉这个不学无术的无赖之徒?
接着,祝兰天山长开始阅读。
说阅读三页,他就一定会阅读三页。
然后,刚刚看完一页!
这位祝兰天山长就彻底惊呆了,整个身体都被震住了。
………………………………
注:今天依旧更新一万五,诸位恩公有月票给我不?糕点眼泪汪汪地看着诸位大人,赏给我吧!





史上第一密探 第150章:太惊艳了!火爆全城啊!
讲一句真话啊。
小说既不是诗词,也不是策论,很难在第一页就显得非常惊艳。
不像诗词,第一句可能便可以回音绕耳,策论第一段就可以振聋发聩。
一本小说通常至少要阅读几千上万字,才可能被里面的剧情所吸引,如果想要震撼的话,可能需要更多的字数。
那这位祝兰天山长为何能够被震撼了呢?因为里面的文字,这是极度考验文学造诣的。
而这《红楼梦》里面的句子,何等之优秀,何等之惊艳。
随便摘抄一句,都能够成为金句的,更别说里面无处不在的诗词。
比如: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又比如: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没有刻意卖弄文字,反而大多用通俗易懂的句子,但是对世情,对人性之洞察,简直深刻入骨。
这种级别的文章,鉴赏水平越高的人,越容易迷醉。而祝兰天毫无疑问就是这种顶级鉴赏水平的人。
这里面的好些话,刚刚印入眼帘,就仿佛瞬间要钻入心中一般。
写得太好了。
太好了。
太好了……
他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所以真的就只能用三个太好了。
接下来,他就站在地上,一页一页继续翻读下去。
完全不知疲倦,陶醉其中。
当然了,这是因为他鉴赏水平高,文字素养高,其实换成普通人,未必会有这么喜欢的。
其实红楼梦对大众通俗的读者,并不是那么友好的。
所以你问后世的许多人,哪怕是硕士,博士学历。你问他看过《西游记》和《三国演义》吗大部分人都会说看过,而且还不止一遍。
但你问他看过《红楼梦》吗?或许很多人就会摇头说,看过几次,没有看完。
就是我知道它很牛逼,但实在是看不下去。就如同《百年孤独》这种书,我知道逼格超级高,但是很多人其实也很难读下去的。
而《红楼梦》对于祝兰天这样的大家,真的是仙草级别的,就是那种读过之后,三个月不知道肉味的那种。
此翁看书极快。
并不是说看书越快,就越不认真。他看得很快,这是因为第一遍,接下来毫无疑问他还会阅读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
但就算这样,也整整用了两三个时辰,他才将这《石头记》的第一册看完了。
中途,仆人给他搬来了椅子。
他却不坐,直接说这样的书,坐着读实在太不恭敬了,要站着读。
于是,这一站就站了差不多五个小时。
………………………………
第一遍看完之后,祝兰天才坐下来,闭上眼睛静静地回味。
太美了,太妙了,太好了。
没有想到啊,他七十五岁了,有生之年还能读到这样书。
如此一来,这几年光阴也没有虚度了。
坐下来回味了好久之后,他又开始来回踱步。
足足好一会儿,他才看到了敖玉(云中鹤),顿时惊了一下。
呀?!怎么还有一个人站在这里啊?
你,你是谁啊?
哦,这是敖玉,这是这本书的作者。
其实,祝兰天真的想要问一句,这本书是你自己写的吗?
但终究没有问出口,因为这一问出来,就等于是质疑对方的人品了。
况且敖玉这个人,写这本书其实是合适的。
因为他常年的生活都非常荒唐,都在被人嘲笑,出身于豪门,却时时刻刻被死亡威胁,随时都可能丧命,也能感受到世态炎凉。
但是真的让人难以置信啊,这等优秀的话本,竟然出自一个二十岁纨绔之手。
他真的没有撒谎,这本书真的是千古奇文啊。
不能直接问,这本书是不是你写的。但是又要确定这一点?怎么办呢?
顿时,祝兰天道:“敖玉公子,跟我上楼。”
云中鹤跟着老大人一起上了楼阁,此时已经是天黑时分,不远处就有一条江。
江州指所以称之为江州,这是因为由一条江,取名为兰江。
这兰江虽然不如天江这么长,也没有那么宽,但是也延绵万里。
而且天江是宽阔浩瀚,但相对平稳。
这兰江则变化多端了,在西边的时候,波涛汹涌,又急又险,称之为怒江。而到了东边,这江水又变得清澈,大多数时候平缓如镜,所以称之为兰江。
祝兰天所住的楼阁,正好在兰江不远处,能够看到大江东去。
此时夕阳西下,夜幕还没有降临,但江面上还有许多船只已经灯火通明。
在波光盈盈中,江水静静地东流而去。
这一幕显得繁华而又孤寂!
祝兰天道:“敖玉公子,看到这条兰江东去,你可有诗兴啊?不需要多,一句便可。”
云中鹤知道,这是祝兰天大人再考验他的文才了,看他是否能够真的写出《石头记》这样的千古奇文。
万一爆出他是抄袭,或者是找枪手代写,那祝兰天也要身败名裂了。
云中鹤道:“以大江东去,作诗是吗?”
“对。”祝兰天道:“一句便可。”
云中鹤酝酿片刻,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我……我日!
祝兰天大人头皮一麻。
你这才华,你这文思,确实如同尿崩啊。
要不要这么离奇啊?随便一出口,便是百年佳句?
每每听到这些佳句,祝兰天大人有更加敏锐的生理反应。那就是头皮发麻,毛骨悚然。
这是听完这些佳句之后的第一生理反应,然后才是精神共鸣。
片刻后,祝兰天大人道:“这一句诗太悲了,能不能豪迈一点的?”
云中鹤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祝兰天大人再一次头皮发麻,太牛逼,太惊艳了。
然后,他又道:“这一句太豪迈了,能不能不那么悲,也不那么豪迈的。”
云中鹤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祝兰天大人猛地一拍栏杆道:“这句好,这句好。”
这一句诗词,完全说到了他心中去了。
敖玉这三句都是绝佳的,甚至每一句都能让人毛骨悚然。
但是第一句太伤春悲秋,儿女情长了,祝兰天大人不太喜欢。
而第二句,写得超级好,但是太豪迈了,有点显得年轻气盛。祝兰天大人年纪大了,已经没有这些气概了,甚至他都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什么真正的大英雄了。
任何英雄,都经不住时间的摧残。一直要到盖棺定论的那一天,才能确定一个人的是非功过。
而这第三句,完全说到他的心中去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祝兰天已经七十五岁了,有过辉煌,十几年前斗争失败了,被人从朝堂上赶了出来。
所以某种程度上,他的内心既是豪迈的,又是悲观的。
他觉得就算再强大的人,也抵不过岁月和历史。
沧海桑田,唯有岁月永恒。
“这首诗后面还有吗?”祝兰天大人道。
云中鹤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听完这段词之后,,祝兰天不由得望向天边的落日,浑身颤抖,老泪纵横。
这首词,真真写到他心中去了。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他是一个朝堂斗争的失败者,最终执掌了天一书局,了此残生。
虽然还有名誉,但已经远离朝堂中枢十几年了。真的不甘心啊,不甘心啊。
但不甘心,又能如何呢?
而敖玉这首词,就是最好的劝慰了。
人要学会自己和自己和解啊,要学会放下。你耿耿于怀,痛不欲生,你的敌人只会痛快,甚至他们都已经淡忘你了。
祝兰天擦去泪水,颤抖道:“没有想到,你小小年纪,竟然是老夫的知己,谢谢你的这首词!”
老大人擦去了眼角的泪水,缓缓道:“从今以后,老夫就站在你这边了。”
祝兰天大人的声音很平淡,但是却充满了力量。
“敖鸣和你争夺怒浪侯之位,我在边上,如同隔岸观火,清清楚楚。”祝兰天道:“就算有千万种理由,他们用的手段都太脏了,我们的朝堂不应该这样的。这就是夺人家业,如果你没有出息也就罢了,偏偏你才华横溢。长此以往,劣币驱逐良币,后果不堪设想。”
云中鹤躬身拜下道:“多谢老师。”
祝兰天叹息道:“是我要谢谢你,你最后的那一首词,能够排解掉我十几年的忧郁了。”
真的能够排解吗?其实是不能排解的。
这首词是明朝大才子杨慎大人发配充军的时候所作的。
杨慎大人何许人也?这是真正的天之骄子啊,哪怕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能排名前列的天之骄子。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父亲是内阁首辅杨廷和,大权独掌,嘉靖皇帝都是他立起来的。在很长时间他都能把皇帝都按在地上摩擦的超级大佬,而杨慎自己又是状元及第,天下闻名。
然而这样的天之骄子并没有过几年的好日子,嘉靖皇帝通过大礼案之后击败了杨廷和。
之后杨慎便倒霉了,激怒了皇帝被廷杖,之后被流放到滇南几十年。
那么这位杨慎大人真的排解了忧郁吗?不见得的。
所以祝兰天的大人也排解不了,顶多只是聊以慰藉。
祝兰天道:“敖玉,月旦评已经算是纯洁的了,但也不是绝对的纯洁,也是会被权力感染。你要面对的不是敖鸣一个人,而是一个强大的权力集团。但是你放心,月旦评毕竟是被清流掌控,关键时刻我会说话的。”
“当然这一场比试,你不必太过于担心,基本上是赢了。”祝兰天大人道:“因为你这本《石头记》和敖鸣的《玉城记》完全是高下立判,只要是秀才以上的水准,便能知道二者水准天差地别。越是高层,就越是清楚这一点。谁要敢说《玉城记》更好,那基本上就身败名裂了,没有人敢冒这样的风险的。”
祝兰天大人的鉴赏水平极高。
《玉城记》前面四册他全部都看了,也非常喜欢,觉得称得上是鸿篇巨著。
真的写得很好,算是近十几年来,江州最优秀的话本了。
但是书这种东西,就怕比较。
人比人,气死人;货比货,货要扔。
都不需要十万字,仅仅一万字,就能够看出敖玉这本《石头记》比《玉城记》更加优秀。
看了三万字,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了。
看到十万字,就已经完全不用进行比较了,因为差距太大了。
把两本书放在一起比较,简直是对《石头记》的侮辱,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东西。
单单看着《玉城记》是极好的。
但是和《石头记》放在一起的话,真的就显得充满了匠气。
所以只要水平足够,眼睛没有瞎,都能得到一致性判断,《石头记》远胜《玉城记》。
“敖玉,所以接下来你要把重心放在乡试上,这才是最关键的。”祝兰天道:“你算是聪明的,虽然口口声声说要夺得头名解元,但是在宣战檄文上,却仅仅只是说要夺前三。因为头名解元,偶然性实在是太大了,不仅仅要看水平,还要看时运。”
接着,祝兰天道:“敖玉,你的策论水平如何?”
科举考试虽然分了好几个部分,但策论的分量最大。想要夺得头名,甚至是前三的话,策论一定要极度优秀。
云中鹤道:“没有问题。”
祝兰天道:“和你的诗文水平比起来呢?”
云中鹤道:“不相上下。”
祝兰天道:“那之前为何没有表现出来?”
云中鹤道:“之前没有机会表现啊,而且世人只看我天天荒唐,没有看到我孝顺父母,没有看到我也喜欢读书,就知道去喜欢去低级勾栏完成万人斩。”
祝兰天道:“那行,如此一来我就可以全力去奔走了。”
奔走什么?
当然是秋闱科考的主考官和几位副考官了。
至少不能全部是敌人的人,万一主考官是敌方的人,现在想办法制造事端把他弄下去还来得及。
几位考官不见得要偏向敖玉,但起码不能打压他。
而这就是祝兰天大人的长处了,一直以来,科考也算是清流官员的主场了。他虽然斗争失败被人赶出了朝堂,但也毕竟担任过几年的礼部尚书,门生故旧还是有很多的。
林相虽然权力大,却也不能一手遮天。
云中鹤道:“老师,我来拜见您,其实不是为了在天一书阁出书。”
“我知道。”祝兰天道:“你的书不能在天一书阁出,你那样会受人权柄,未来我为你说话的时候,会很不方便。”
云中鹤道:“所以这本书,我打算自己印刷,一切秘密进行。一直到上市的那一天,才正式揭晓《石头记》的真正内容。甚至我会真的找书商,印刷另外一本书,掩人耳目。”
《石头记》秒杀敖鸣的《玉城记》没有任何悬念。
几乎一面世,就是绝对的秒杀,而且是一边倒的秒杀。
所以保密就尤其重要的,一直到发行的那一天,都不能让人看到《石头记》的真正内容。
“老师,我想要向您借工坊,需要几百名雕工,几百名印工,在全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秘密工作。”云中鹤道:“一直到书正式发行的那一天,他们才能恢复自由,才能离开工坊。”
祝兰天想了一会儿,点头道:“没有问题,但是这需要你家派出最信任的武士,封锁工坊。”
云中鹤道:“没有问题。”
祝兰天道:“事不宜迟,立刻可以动手了。”
云中鹤躬身拜下道:“多谢老师。”
祝兰天沉默片刻,道:“我这也不是完全为了你,也为了我自己。我败给了姓林的,但是我的学生就可以击败他的学生,甚至未来击败他。”
1...101102103104105...3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