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史上第一密探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沉默的糕点
买了书之后,这群书生便一脸嫌弃,两根手指头夹起书页,稍稍翻开,而且眼睛也距离得远远的,仿佛离得近一些就会中毒一般。
那一脸的鄙夷,那一脸的嫌弃。
“我想要看看,究竟烂到何等程度,恶俗到何等程度?”
结果,看着看着!
他稍稍有些呆了,不由得把书拿得近了一些。
他有点懵,甚至抬起头来看看左右。
因为这个书生的鉴赏水平还不够高,一下子还很难明确判断。
但是光看着前几页,好像不烂啊,隐隐还觉得挺好的感觉。
很快,他和隔壁的秀才直接就对上了眼睛了,交换内心的诧异。
而就在此时,旁边有一个无赖直接破口大骂。
“靠什么烂书啊?鬼看得懂啊?写得什么玩意啊?”这个无赖就是冲着超级艳俗,超级低俗来的,我这他妈都翻了几十页了,哪里来的低俗?
我都准备回家脱下裤子了,你就给我看这个?
但是在场几个秀才,静静无声,直接回家。
回家细细看,因为实在有些弄不准。
..................
江州城人杰地灵,名士众多,普通秀才们的鉴赏水平不高,但有的是鉴赏水平高的。
他们看完了《石头记》前面几十页后,整个人立刻陷入了沉默。
尤其是第一个发声的大佬,提学御史**正大人。
说真的,他之所以第一个发声,不是因为被收买了,也不是他想要巴结**。
而是他这个人性子耿直,尤其喜爱看话本,真正是见猎心喜啊,而且敖鸣确实是写得好。
他看完之后拍案叫绝,所以才第一个发声说,看了敖鸣的《玉城记》之后,三年之内都不想看话本了。
他之所以买《石头记》来看,也是想要看看究竟能烂到什么地步的。
结果,看完几十页后,他彻底无言。
他后悔了!
今天真的不该第一个发声夸奖《玉城记》的。
但是他并没有开口说话,而是继续往下读,一直读,一直读。
整整读了四个多小时,终于第一遍粗略地看完了《石头记》的第一册。
此时,都快要天黑了!
但是他依旧没有点灯,只是静静地坐在哪里。
夫人过来问道:“怎么了?老爷?”
提学御史大人犹豫了好一会儿,然后走了出去。
果不其然,学政衙门外已经站了几百个书生了,全部都是秀才以上,还有一些举人。
这些人也都用最快的速度看完了《石头记》内心觉得很好,但是又不敢贸然开口出声。
今天关于《玉城记》的评价,提学御史**正大人是第一个发声夸奖的。
所以,大家都拥到学政衙门面前,再一次等待**正大人的公开表态!
其实,此时整个江州府已经有很多人,都第一遍快速看完了《石头记》,然后全部都陷入了沉默。
所有鉴赏水平高的人,都能看出,两本作品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上的。
哪怕是秀才以上学问的人,也大致能够看得出来《石头记》的艺术水准,超过了《玉城记》。
但是却依旧没有人主动第一个发声。
因为这种发声就代表着站队!
敖玉的背后是怒浪侯,此人虽然是骠骑大将军,但是为人孤僻,不结党营私。你巴结他没有什么好处,你得罪了他,也未必有什么坏处。
但是敖鸣身后站着的可是魏国公府,还有**,盘根错节,是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
你敢说敖玉的《石头记》更好,那就是站在这个权力集团的对立面。
所以整个江州,陷入了诡异的寂静。
所有人都等着第一个人出声。
........................
提学御史**正大人,望着学政衙门之外的几百名书生。
“诸位学子,我知道你们在等待什么,我也知道你们想说什么。”
提学御史**正大人缓缓道:“今天早上,我算是第一个发声的高级官员,我夸奖敖鸣的《玉城记》说看完之后,三年之内都不想再看话本,这句话是真心的。”
“一直到现在,我都坚持认为,《玉城记》第五册的水平极高,哪怕放在几十年内放眼整个江州,这都是出类拔萃的作品。”
“玉城记,好,很好,非常好!”
“但是......”
提学御史**正大人道:“我看完了《石头记》之后,怎么形容呢?”
“我不知道该如何说啊,我需要组织一下语言。”
“我看到的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个史诗级的画卷,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完全真实的世界。”
“《玉城记》看得我拍案叫绝,酣畅淋漓,但是我看的时候,我内心清楚地知道,这是一个故事。”
“而看完《石头记》之后我知道,这是一段人生。不,这是无数段的人生。这是一个王朝的花卷,这是无数生命的跳跃。”
“它冲击着我的灵魂,它炙烤着我每一根汗毛。有些时候,我看得浑身冰凉,有些时候,我看得冷汗频频。”
“所以,你要问我《玉城记》和《石头记》哪一本更好?”
“那我只能说,这......不是一个级别的东西,就不要放在一起比较了。”
提学御史**正举起《石头记》,大声道:“这是经典,这是能流传百年的经典。”
这话一说完,顿时下面掌声雷动。
因为**正大人说出了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话,甚至说出了他们没有想到的话。
提学御史张大人,作为沧浪行省的学官领袖,果然没有让他们失望,他坚持了自己的操守。
说完之后,**正大人拱了拱手,便回到了衙门之内。
而他的住所,也就在衙门的后院。
回到住处之后,他依旧没有点灯,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这是怎么了?”妻子问道。
**正道:“老伴,准备一下,我们要离开江州了。”
老妻子一愕道:“不至于吧?”
**正道:“怎么不至于?我算是第一站队,第一个表态的人,**是绝对不允许我再呆在这个位置上的。”
老妻子道:“那他不会害你吧?”
**正道:“那不至于,也到不了贬官的地步,但是挪到一个偏僻的位置,担任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是一定的。”
接着,**正又道:“当然了,也不一定。**此人太厉害,当年祝兰天大人是怎么被他赶出朝堂的,真是历历在目啊。但我总的来说是两袖清风,他能够赶走我,但总不能废了我吧,他这个内阁第三宰相,也不能这么跋扈霸道吧。”
老妻子道:“那你刚才为什么要出去啊?你明明可以躲起来,不发声的。”
**正道:“因为所有人都等着我第一个发声啊?如果我不发声的话,甚至我不第一个发声的话,那我这一身傲骨就完了,所有人都会认为我攀附权贵,骨头软,膝盖软,那个时候我才是真真完了,这一辈子经营的名声也完了。”
“我们读书人,这一辈子讲究的不就是一个名声吗?那些勋贵,那些豪门贵族可以任性,我们不可以的。”
**正大人的老妻不由得抹去了泪水道:“哎!我真的挺喜欢江州的,怎么就要离开呢?不至于的吧!”
但是说归说,她还是去收拾东西了。
而提学御史**正,已经开始写辞呈了。因为主动请辞的话,还有一些机会。
..............................
果然!
提学御史**正大人第一个发声后!
整个江州的舆论彻底就炸了。
所有的大人物,所有的名士,纷纷出声。
而且完全是争先恐后,前所未有的密集发声。
让他们第一个出声,他们不会,因为会得罪**。
但是**正第一个发声之后,他们就要在最快时间内发声。
因为这个时候不发声的话,那就身败名裂了,你的傲骨呢?你的眼光呢?
而且到时候**就算责怪,也法不责众啊,只能去弄**正一人了啊。
他第一个发声。
而第二个发声的,起码有一百人。
而且这些名流发出来的声音,也几乎完全是一致的。
这不是话本,这不是故事,而是人生!
这是一个虚拟的王朝,这是一个虚拟的历史,但是每一个人都仿佛能够在书中找到自己。
而一旦找到了自己,就如同照镜子一样,汗毛炸起。
原来你也在这里?原来我也在书中?我竟然是这样的自己?
而且......
所有名士大佬的夸奖中,几乎不谈《玉城记》,因为所有人也都认为,这两部作品根本不是一个水准,不是一个级别的。
早上,关于《玉城记》的夸奖和鉴赏,几千人,几万人同时出声。
仿佛是一个阿猫阿狗,只要识字,别管你是青楼的姑娘,还是路边的算命先生,都能进行评论和夸奖。
而关于《石头记》?
只有几百个人发声,只有几百个人敢评价。
举人以下,全部闭嘴,你丫就不够资格鉴赏。
举人水准的,也要小心翼翼说话,免得丢人。
进士以上,才有了评论和鉴赏的资格。
剩下的人,你们全部跪在地上读书就够了,这等千古奇文,不是你们这些闲杂人等能够评论的,看得懂就不错了。
至于两本书谁高谁低?
虽然没有人说出口,但是早就已经有答案了。
敖鸣的《玉城记》被云中鹤的《石头记》秒杀成为了渣渣。
甚至连渣渣都不剩!
因为没有一个大佬将两本书相提并论。
或者说得更加刻薄一些,《玉城记》连给《石头记》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怒浪侯爵府的敖玉,真正的一书成神!
这些大佬发声之后,立刻沉寂,回到家中观望。
但是无数书生,无数闲杂人等可不必站队,甚至都没有站队的资格,但他们有看热闹的资格,而且看热闹不嫌事大。
于是,几百人上千人,再一次涌向了魏国公府。
这群人太坏了啊!
他们就想要看看,魏国公是什么反应?敖鸣是什么反应?段莺莺又是什么反应?
还有一大批人拥到月旦评的院子面前。
因为明天就是四月初一,月旦评的结果就要出来了,这才是决定两本书胜负的最关键性指标。
....................................
注:今天依旧更新一万五,向恩公们拜求月票,拜求支持了!大家能给我吗?
糕点给大家鞠躬叩首了,感恩涕零!





史上第一密探 第152章:云中鹤太毒!让你身败名裂!
《石头记》出来之后,完全是高端知识分子的狂欢。
那些纨绔子弟,贩夫走卒是相当失望啊。
说好的低俗呢?说好的艳俗呢?说好的大毒草呢?
你这是坑人啊。
说好的《宝玉和一百个美女的故事》呢?
我他娘已经翻遍了整本书了,加起来就不到三五段那方面剧情的描写,而且一点都不过瘾。
骗人的,都是骗人的。
退钱,退钱!
不过很快他们就得到了巨大的满足。
另外一本书上了,《宝玉和一百个美女的故事》。
这本书一看封面,就知道是超级大毒草啊,太艳丽,太低俗了,太逼真了,太好了。
一翻开里面,更加了不得了啊。
整本书二百多页,竟然有一半是图画。
每一副都那么勾人惹火,每一幅都那么栩栩如生。
而且这剧情也了不得啊,太牛逼了啊。
《石头记》是在剧情里面找肉。
而这本《宝玉和一百个美女的故事》完全是肉里面找剧情啊。
历史上的《玉p团》小说其实不长的,但是对于云中鹤来说,水……不对,是扩充到十几万字,简直不要太轻松啊。
怎么增加那么多字数呢?
很简单,就按照邵逸夫先生的名言去做:加颜色。
古代的肉文是很含蓄的,而云中鹤是经过众多大神洗礼的人,什么阿里,江山,什么风月龙战,不要太牛逼啊。
所以这本书一出来,对于贩夫走卒来说,真的直接就炸了,甚至对于许多书生来说,也炸了。
太……太大毒草了,太刺激了,太好看了。
但是……我……我好喜欢啊。
如痴如醉,从未读过如此奇书啊。
所以不仅低端人士纷纷去买这本书,甚至很多高端知识分子也买回家看,然后也彻底惊呆了。
我……我日啊。
这也太他么的艳俗了啊。
不过,这本小说的毕竟是出自于中国古代著名的戏剧小说家李渔先生,并不是真正的大烂书,实际上他勉强也能称之为一本名著的。
这本小说讲的可不仅仅是因果报应,这只是最表面的。
而实际上,实际上这本书是反道学主义,呼吁人正确面对男女之事,论思想性还是非常先进的。
至少也是非常离奇的,论文学和批判性,它当然远远不如另外一本奇书《金x梅》。
但是它也有自己非常新颖,甚至是深刻的主题。
当然了,抛开这些所谓的深刻思想不谈,在广大底层识字阶层中,这本书最牛逼,比《石头记》和《玉城记》都牛逼。
敖玉公子果然没有骗我们啊,太牛逼了啊!
但是对于高端知识分子来说,情绪和观感就非常复杂了。
实在无法想象啊,这两本书竟然是出自一个人之手啊。
一本是百年不遇的经典,能够登堂入室,简直是人生和王朝的画卷。
而另外一本书,简直恶俗得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百分之八十的内容,都是那方面的。
而且剧情方面,也实在是太离奇荒诞了。
但不管如何,云中鹤这两本书把最高阶层和最低阶层,全部一网打尽了。
所有人都本能地喊出一句:敖玉牛逼。
…………………………………………
魏国公府内,死一般的寂静!
这局面转化得太快了啊。
白天的时候,还洋溢在前所未有的胜利氛围之中,万人吹捧,简直飘飘欲仙。
而到了晚上,直接被打入了尘埃。
尽管几乎所有的大人物,几乎都没有把《玉城记》和《石头记》进行直接比较。
但是他们言语中的意思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了。
两本书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上的,《石头记》要优秀得太多太多了,《玉城记》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此时,两本书都摆在面前,甚至那本大毒草《宝玉和一百个美女的故事》也放在桌子上。
魏国公,段莺莺,敖鸣,敖亭,敖氏三伯爵,林相派来的十几个大儒,太守尉迟端等等,所有人都在。
他们也都看过《石头记》了。
这群人的鉴赏水平也非常高,当然也能够判断的出来,《石头记》的艺术性远超《玉城记》,甚至远远不止一个级别。
如果是差不多水平,哪怕只是高出一些,在场的所有人都能掌控舆论,颠倒黑白。
把《石头记》批倒,让《玉城记》获胜。
但是《石头记》实在是太优秀了,超过得太多太多了。
所以江州城有资格发声的人,都全部要发声。
这就如同足球场上的比赛,你可以吹黑哨,但也要两支差别得不是很大的球队。
如果让中国男足和巴西男足踢球,你就算是黑哨吹到断气,中国男足也赢不了啊。
尤其段莺莺,脸色尤其之难看。
《玉城记》已经是近几十年来最优秀的话本了,而且还经过了十几个大儒的润色,单纯从这本书来说,文字造诣已经到了极致了。
但谁曾想到,敖玉竟然拿出了一本《石头记》。
这完全是全方面的碾压,甚至有点降维打击的架势了。
当然了,这个世界没有降维打击这个词。
“敖玉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废物,绝对绝对写不出《石头记》这样的千古奇文,绝对是写不出来的。”老祖宗敖亭斩钉截铁道。
“《石头记》这本书是天一书局的工坊印刷出来的。”敖景道。
此人是敖心的兄长,也被册封为伯爵。
众人顿时朝着敖景望去,你不早说?不早发现?
敖景道:“大家都知道,敖玉是天下第一废物。而且他在另外一个书商那里已经在印另外一本书了,所有人都认为,《石头记》就是那本大毒草。”
确实如此,轻敌的不是敖景一人,所有人都轻敌了。
“这本书应该是祝兰天写的。”段莺莺道:“祝兰天一代大儒,又被蹉跎了十几年,待在天一书局中博览万书,只有他这个级别的人才能写出来《石头记》这样的巨著。敖玉这个废物,绝对不可能写出。”
这是所有人的一致判断。
因为《石头记》这本书的水准实在是太高了,根本不可能是敖玉这等人能够写得出来的。
“而且关于《石头记》,全城所有的名士中,只有祝兰天没有公开发声。这恰恰也更加证明了,这本书就是祝兰天所写的。”
太守尉迟端道:“那如何?难道要公开抨击,公开揭露敖玉抄袭吗?”
众人陷入了沉默。
如果敖玉是找其他枪手,比如沈一石这样的大才子。
那么完全可以揭露出来,反正出更高的价格收买他的枪手,让枪手揭露,足够让敖玉身败名裂了。
当然了,敖玉本来就没有什么名声,早就臭名昭著了。
但是现在根据大家的判断,《石头记》这本书应该是祝兰天大人写出来的。
那么毫无疑问,他是和敖玉站在一起的,而且这个人是不可收买的。
因为他对林相的仇恨太深了。
林相当年夺走了他的礼部尚书之位,断送了他的前途,甚至将他赶出了朝堂。
这样的深仇大恨,已经根本不可能讲和了。
“不好公开指责敖玉抄袭,因为这出来的仅仅只是第一册,如果你指责他抄袭,那就需要找出原作者,而且最直截了当的办法就是找出第二册。”太守尉迟端道:“你们都看过第一册了,你们能够写出同等水平的第二册吗?如果可以的话,可以直接颠倒黑白,说敖玉抄袭,并且说这本书是敖鸣所做。”
这是一个法子啊。
在场十几个大儒,穷尽智力,根据《石头记》第一册的内容,续写第二册。
只要能够写得一样好,甚至写得更好,那么就可以拍死敖玉了。
不但指责他抄袭,甚至可以判他偷敖玉的书稿。
偷窃书稿,占为己有,可比抄袭的罪名严重多了。
敖亭道:“诸位大人,你们能够写出一样水准的《石头记》第二册吗?甚至能写的更好吗?如果可以的话,我现在就可以布局,把敖玉偷窃敖鸣书稿办成铁案,让他彻底身败名裂。”
这是最毒的手段,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这样一来不但拍死了敖玉,而且还能把敖鸣的名声再上升一个台阶。
到那个时候,《石头记》这本百年不遇,千年不遇的巨著,就属于敖鸣的人。
光这一本书,就能够让他流芳百世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林相派来的十几名大儒。
这些人面面相觑,然后摇了摇头。
这些人且不管人品如何,但是水平是绝对有的,能不能写出《石头记》这样的书?他们心中是完全有数的。
有些书是工匠的作品,只要花时间和精力,怎么都能写得出来。
但有些书是大师之作,根本不是能够憋得出来的。
“这本书真的称得上是千古奇文,表面上看只是一个王朝缩影,只是几个大家族的兴衰史,但是里面却暗藏玄机,埋下了很多悬念,只有作者心中清楚,读书之人除非看到最后,才能明白。甚至看到最后也未必能够明白。”其中一名大儒道。
段莺莺道:“这本书真……那么厉害吗?”
那个大儒道:“今天江州所有名士都发生,夸奖了这本书。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人的赞誉都算不得什么。因为……这本书还没有得到真正该有的评价。未来对他的赞誉,会越来越高,最后直接捧到不可思议的高度。”
…………………………………………
月旦评的院子之内,灯火通明,通宵达旦。
十三个月旦评的名士静静坐在那里。
距离天亮,仅仅只有几个时辰了,应该怎么办。
就如同祝兰天大人所说的那样,任何一个组织,想要不被利益所渗透侵袭,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月旦评组织中的十三个名士中,毫无疑问是有淡泊名利,超凡脱俗的。
但是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出淤泥而不染,肯定会有人被利益收买。
1...103104105106107...3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