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史上第一密探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沉默的糕点
这一耽误,又是三年。
到了二十四岁的时候,也就是上一科乡试。所有人都认为,此人和敖鸣一定会有一番龙虎斗,解元一定会是两个人中的一个。
没有想到,科考之前三个月,他的父亲又过世了。
于是,又耽误了三年了。
一个十几岁就能夺解元的天才啊,硬生生被耽误到了二十七岁了。
他的眼睛都红了啊,这次科考绝对是要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
尽管每一次乡试他都没有上场,但是他也算是都参加了,因为每一次乡试的考卷,他都做了。
而且完全按照乡试的规矩来的,在家中盖了一个小考棚,呆在里面几天几夜答卷。
他不仅做完了沧浪行省的考卷,而且把整个南周帝国所有行省乡试的考卷都做完了。
事后,有人把他的考卷给了当年的考官进行批改。
于是,他得到了一个评价,这是一个天煞孤星啊。
如果这些成绩都能有效的话,他起码要夺十次解元啊。
要夺十次解元?多么吓人啊。
所以他这个天煞孤星的外号就传出来了,而且不仅仅这一个外号,还有科举杀神,江州科场大魔头等等外号。
今年他二十七岁了,正处于状态最好的时候。
所以整个沧浪行省的人都坚定觉得,他这次必夺解元了。
剩下所有人都只能夺第二名了。
任何想要夺头名的人,都会成为这位科举魔头苏芒的笔下亡魂。
所以,情况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这次参加乡试的高手如云,而且还从外省考区转来了五个科考天才。
所以,云中鹤夺取前三名的难度,完全是地狱级的。
…………………………
随着八月十三的日子越来越近。
江州城的气氛也越来凝重了,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这一日的到来。
一开始,还有人开了赌局。
敖玉夺取乡试前三名,赔率1:5。
也就是说,你买一两银子敖玉赢,如果敖玉真的夺了前三名,那你就能得五两银子。
这样的赔率还是没有买,于是赌局将赔率不断提高,一路到了1:10。
1:20。
但还是几乎没有人买,于是只能撤盘了。
因为从怒浪侯府传来的消息太吓银了,距离考试那么近了,敖玉还在背诵《中庸》呢。
就你这样的水准,要是能中举,那完全是见鬼了。
就算世界毁灭,其他考生全部死绝了,就算只有你敖玉一个人参加科举乡试,你也中不了举啊,更别说前三名了!
所以敖玉输定了,敖鸣赢定了。
从今以后,怒浪侯爵位就属于敖鸣了,敖玉这个废物注定要失去了一切了。
………………
时间如水,岁月如梭,不能装逼的日子飞快而过。
几个月时间过去了。
决定云中鹤命运,决定敖鸣命运,决定段莺莺命运,决定月旦评组织命运的大日子到来了。
沧浪行省的秋闱乡试,正式开始了。
……………………
注:第一更送上,拜求支持,拜求月票呀!真的很急需呢,千万拜托了。





史上第一密探 第157章:云中鹤破纪录!井中月分娩!
这个世界的科举考试和中国古代大致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
唐朝的科举大致分为明经科和进士科,但是还细分了很多科,比如明算,明法等等,颇有专业色彩。
尤其明经科,简直是地狱级难度,不但要死记硬背,把所有要考的书籍全部背下来,还要写时务策,还有经义解读之类。
宋朝的科举考试,差不多算是自由度最高的,死记硬背的内容几乎都不考了,甚至连诗赋也取消了,只有时政问答,再从四书五经中挑出一句话,写一篇文章即可。
而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则是自由度最低的了。要求考生写文章的时候严格按照要求来。对文章的字数、句子长短,每一句的声调等等都有严格要求,八股文的说法也由此而来。
而云中鹤此时处于这个世界的科举考试,依旧是采取大夏帝国几百年前的制度。
算是唐朝时期明经科和进士科的结合,但又没有那么细分。
第一天靠帖文和经义,成绩占比在百分之三十左右。
什么是帖文和经义呢?
就是死记硬背,所谓的帖文就是填空题。
随便摘取四书五经的随便一段话,摘掉几个字,让你填写上去。
又或者写出一段话,问你出自那本书的那一部分。
看上去好像很简单是吗?
但是四书五经总共加上去,整整几十万字呢。
你以为光考四书五经就行了吗?不是这样的,帖文的考试内容每一次都在增加。
帝国出了某个伟大的皇帝,他总要写一本书吧,总要留下什么不朽著作吧?
比如南周帝国的太上皇,牛逼不?牛逼。
他快要退位的时候,就写了一本《南天录》,字数不多,九万多字。
如今万允皇帝上位了,也要写一本书吧,《北语》,字数不多,十一万。
太上皇天衍皇帝在位的时候,正是南周帝国中兴,并且快速崛起的时候,征战南蛮,为帝国扩张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疆域。
而这本《南天录》写的便是这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风土人情,最重要的是多少多少年之前,我们的人民就曾经在那里生活过了,所以我们南周帝国打下这片疆土是天经地义的。
所谓自古以来这便是我们祖宗的土地,我大周只是拿回来了而已。
为了彻底占领这片土地,天衍皇帝就要写成一本书告诉整个天下,这是一片什么土地,有什么故事,就是要让天下万民对这片新土地产生热爱,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并且愿意付出生命去保护这片疆土。
意义重大不重大?当然重大。
有了这本书,我们就拥有了征战并且占领南蛮这片土地的大义了啊。
所以,科举考试当然要考。
如今万允帝登基了,转变了帝国战略,从南下转为北上,要去参加天下争霸了。
那么这本《北语》,就是说北伐的意义是何等重大?对整个帝国,对整个天下,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北伐不是为了私人野心,而是为了天下万民啊。
所以有了这本《北语》,南周帝国也就有了北伐的大义了啊。
你说重要不重要?科举要不要考?
所以这第一天的帖文和经义,已经从原来的不到十本书,发展到现在的二十三本,总共一百五十几万字。
也就是说,你想要把第一天的考卷全部都答对,你要把这二十三本书,一百五十几万字全部背下来。
就问你变态不变态,能不能做到?
对于几乎所有的考生来说,几乎背吐血了都做不到啊。
那么这第一天的帖文和经义,总共有多少道题呢?
二百道!
你没听错,二百道!
整整十张大考卷。
这是题海战术啊,要淹死你的啊。
所以科举考试,第一天最变态,想要靠满分?你想都不要想啊!
第二天科举考试的内容最重要,成绩占比百分之五十。
总共三道题,全部是时务策,两篇短的,二百多字左右。一篇长的,八百字左右。
长的这篇策论最重要,甚至占第二天考试成绩的全部,那两篇短的只是帮助考官对你的才华进行全面的评估,起参考作用。
所以能不能中举,完全看第二天。你要是策论写得不好,那直接回家吧,这次考试你没有希望了。
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策论最考验一个人的执政能力,眼光和视野。
一天之内,要写出三篇策论,这难度也是超级大的了,很多考生第二天考完之后,能够直接瘫倒在地。
科举考试三天,第一天最变态,第二天最重要,那第三天呢?
第三天最浪。
因为第三天考的是诗赋,通常只有两题,按照题目,写一首诗,一篇赋文。偶尔可能还会有第三题,写一首词。
但就算是三道题,加起来字数也没有多少。
但是这也最考验天赋,才华,情怀。
虽然第三天诗赋考试占比不高,仅仅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
但如果想要中前三名的话,这第三天的考试又极度重要。因为所有的考官都觉得,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胸怀,便是诗赋。
你这个人的诗赋不行,那就证明你胸怀不行,你格局不行,你格局不行的话?怎么能够夺得解元或者亚元?
南周帝国总共十九个行省考区,沧浪行省因为人才实在太多太多了,所以录取人数也稍稍多一些,但是也从来都没有超过一百个。
最多的时候九十六个,最少的时候八十个。
那么参加沧浪行省乡试的人有多少?
今年是三千五百多人,录取率不足百分之三,要知道能够参加乡试的人本身就已经是精英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秀才。
只有云中鹤这样的败类是因为贵族出身,所以得到了太学监生的功名。类似这样的败类是不敢来参加乡试的,那样只是自取其辱而已。
要容纳三千五百多人考试,所以可以想象这个贡院有何等巨大了。
三年一次的乡试,绝对算是整个江州城的最大盛事,重视级别可比后世的高考牛逼多了。
这三天时间,所有的事情都要为乡试让路。
从总督府,到郡守府,再到知县,几乎全部上阵,确保整个乡试的顺利进行。
不仅城防军出动,甚至驻军也要调派一部分,来到贡院维持秩序。
……………………
“来了,来了……”
云中鹤刚刚出门的时候就发现了,他家门站满了人。
“敖玉竟然真的去考场啊?他为啥不装病啊?为啥不装死啊?”
云中鹤一听,顿时不高兴了,我为何要装病装死啊?
这也难怪啊,因为一直到昨天晚上,他还在背书呢?
就你这样还考个屁啊,要考的总共二十三本书,一百五十几万字,你背十年也背不完啊。
就第一天的帖文和经义,你就彻底完蛋了。总共二百道题,你能蒙对五道题,就算是你牛逼了。
第二天,第三天的考试就更别提了,能看懂题目都算了不起了。
你敖玉从头到尾,拢共就读了不到四个月的书吧?去考村头的幼儿启蒙还差不多,还想要中举?还想要夺前三?做你的春秋大梦吧。
不知道现在连江州的赌馆都不敢开盘了吗?
就算赔率一百,也没有人敢押你赢啊。
“真不愧是天下第一废物啊,这样的场合都敢去,真不怕丢人现眼啊。”
“还写《石头记》呢?天一书局的人都已经爆出来了,那本书就是祝兰天大人写的,借敖玉之手打击敖鸣而已。”
“就他这痴肥蠢傻的样子,只怕连《石头记》里面的字都认不全吧?还写书?”
“《宝玉和一百个美女的故事》那本书都不是他写的,他连这样的大毒草都写不出来。”
这些人毫无疑问都是敖亭那边派来的吧,算是在进入考场之前,对云中鹤进行最后的精神攻击。
云中鹤一路去考场,这几百人就一路跟随,一路谩骂讥讽。
一直到了贡院前面,所有非考生都不能进入了。
此时,三千多名考生都已经来到贡院之外了,天还没有完全亮。
整整几千名士兵,把守贡院的每一处地方。尽管天气炎热,但还是有很多考生瑟瑟发抖,因为这是决定命运的时刻啊,太紧张了。
云中鹤到场的时候,无数人就对着他指指点点。
“这就是敖玉,就是那个天下第一废物。”
“就是那个把祝兰天大人的《石头记》占为己有的那个无耻货色?”
“对,就是那个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号称要夺前三,要迎娶段莺莺小姐的那个癞蛤蟆。“
“听说他昨天晚上,还在背《中庸》?跟这样的人同场竞技,简直是莫大的耻辱。”
“这样的人还想要中举?除非一个陨石砸下来,把我们全部都砸死了,就剩下他一个考生。”
“那样他也中不了,若是录取了这样不学无术的纨绔,帝国科举就成为天大的笑柄了。”
当然了,万众瞩目的出了敖玉之外,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天煞孤星,科举大魔头,几乎内定解元的苏芒。
二十七岁的苏芒,很瘦,很锐利,明明是一个书生,但站在那里就像是一支利剑。
而且他非常淡定,甚至望向所有人的目光有一种感觉,视如草芥。
这是很正常的,因为他已经把十几年来,整个南周帝国所有考区的乡试考卷全部做过了。
而且百分之百还原了乡试的整个过程,他甚至在家里盖了同等规模的考棚。
不管是晴天,下雨,冰雹,雷霆天气,都完全模拟过了,而且为了折磨自己,他还专门在家里的考棚边上放了十几个马桶,就是模拟最恶劣的环境。
就在这种情形下,他在事后将自己的考卷交给一些考官批改,得到的结论是,你起码能中十次解元。
所以苏芒尽管才二十七岁,但他已经相当于上过考场几十次了,模拟实战几十次。
做尽天下考卷,心中已无惧。
浑然之间,全身上下自然充满了杀气,还有碾压全场的霸气。
那就是:第一名我拿定了,你们三千多人就争夺第二名吧?而且这个第二名,会被我甩得连背影都看不见。
“时辰已到,考生入场!”
随着一声锣鼓响起,贡院大门开启。
三千多名考生依次入场,当然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待遇:搜身。
而搜身的严格级别,完全看主考官的变态级别。
这次的主考官的变态级别是逆天的,怼天怼地怼空气,从亲王怼到宰相的于铮。
而且无意中,他还创造了几十年来的一个历史。一般来说,提学御史能做院试的主考官,是不能做乡试考官的,乡试的考官都是朝廷直接派来的,像沧浪行省这种考区,一般都是翰林院学士来担任主考的。
但是于铮大人资格太老了,科举资历也高啊,关键他铁面无私,所以他这个提学御史做了主考,两位翰林院的学士,反而做了副主考。
有这样变态级的主考于铮,所以对考生的搜身完全也是变态级的,几乎不亚于后世监狱犯人入狱检查了。
全身上下每一寸都搜过一遍,从头发到牙齿,到耳朵,到鞋底,到裤内。
甚至还抽查部分人的特殊部位,唯恐把小抄藏在里面。
所以这第一关,就让好多考生心态崩了,面红耳赤不说,还差点哭出来。
搜身完毕后!
考生全部入场,进入了各自的考棚之内。
原本敌人是打算给敖玉安排一个最差的考棚的,不但漏雨,而且还在茅厕边上,保证让他痛不欲生。
但是于铮这个老变态做了主考官之后,这种小动作也玩不了了。
不过这位老大人对敖玉也没有任何好感,此人仿佛天生就仇视权贵,尤其是不学无术,臭名远扬的权贵。
因为他本人就过着苦行僧一样的清寒生活,所以敌视一切奢侈和富贵。他觉得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要来受苦的,就是要来拯救众生的。
这么一位变态级主考官站在那里,保证所有人都要避开几米之外。
不仅仅在这里,就算在御史台,司天监都是这样的,于铮老大人所站的地方,周围肯定无人。
所以,这位老大人才是真正的天煞孤星啊。
就这样的人做主考,谁敢舞弊?那绝对是找死,哪怕一个小舞弊案,他都会闹到天上去,恨不得变成惊天大案,然后把某个内阁宰相赶下台。
云中鹤从他身边经过的时候,分明感受到了他蔑视和排斥的目光。
这位于铮大人就是这么爱憎分明,他不喜欢的人,也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厌恶。
所有考生进入考棚之后,开始宣读考场纪律。
从头到尾,这位主考官于铮大人都没有说完,但是目光却如同鹰隼一般扫视所有考生,被他看过的人,就仿佛被毒蜂蜇了一般,赶紧夹紧腚,缩着头,快速从他视野中离开。
这位变态主考官杀气太重啊。
接下来,三位考官,当着所有人的面,拆开了封条,破损了蜡封,最后用三把钥匙打开了锁。
然后从箱子里面,取出了这次乡试的第一天考卷。
然后,一百多名士兵将考卷分别送到每一个考生的考棚之内。
果然……整个考场传来了一阵阵哀嚎。
变态级的主考,变态级的考卷。
沧浪行省是科举的死亡之组,所以每一年的乡试,一年比一年难。
尤其是第一天的帖文和经义,越来越偏,越来越偏,完全都是从犄角旮旯里面挑题出来的。
往年的考题就很难,但是今年的尤其难,让人恐怖的难。
一般来说第一天的考试虽然题目很多,但基本上不会太为难考生的,只要基本功扎实,一百五十道题是能够答对的。接下来四十道就很难了,需要非常非常优秀的学子才能答对。
而最后十道题,完全是变态级别的了,它们的存在就是为了证明一件事,那就是出题之人有多么变态。
整整二百道题,从二十三本书中,一百五十几万字中取题。你想要全部答对,必须把这一百五十几万字全部背下来。
有可能吗?完全没有可能的,就算是天才,也不能把一百五十几万字背诵。
而今天的考试,毫无疑问就是想要给在场三千多名考生一个前所未有的教训了。
二百道题,有一百道都是很偏僻很难的。
其中最后十五道是变态级别的难,就是那种几乎不可能答出的偏僻。
或许有人说,不要紧,这第一天的考试才占了成绩的百分之三十,就算考的不好也不要紧的。
完全不是这样的,这第一天的考试有一个很大的作用,那就是淘汰。
这二百道题,起码答对一百五十道,你才能中举,这是底线。没有达到这个成绩,就算后面的策论写得再天花乱坠,诗赋写得再惊天动地也没有用,依旧是不会录取的。
而且这个世界的科举考试是有时间规定的。
第一天的考试时间,包括吃喝拉撒在内,不能超过四个时辰。
时间虽然不短,但是二百道题也足够让你抓狂了。
第一天考试最变态,岂是浪得虚名的?
在场三千多名考生,绝大部分都会被这第一场考试淘汰掉,起码百分之九十。
就是这么残忍。
主考于铮大人也是第一次看到考题,他竟然拿起考卷,自己开始答题了。
旁边两名副主考不由得侧目,这样做不合规矩的啊,但也只能腹诽了,谁敢说他啊,不怕这位于铮大人将你怼得生活不能自理吗?
这位天煞孤星,就算是内阁的重臣都不愿意招惹的,钉子和狗屎一般的存在。
这位于铮老大人,也真是牛逼啊,他已经快七十岁了,而且距离他的科举考试已经过去四十几年了。
但依旧是答题如飞。
这二百道题,他仅仅用了一个时辰,就完成了195道题。
剩下五道题,实在是太变态,太偏僻了,而且都是出自于当今皇帝的《北语》,于铮老大人不喜欢当今皇帝,所以也不喜欢《北语》,也就没有太过于深入研究。
但他已经超级牛逼了,规定四个时辰,他一个时辰就完成了195道题。
这个成绩依旧远远超过了乡试的最高要求了,几乎可以问鼎沧浪行省乡试的最高纪录了。
而且,他完成的195道题可是全对的。
不得不说,这位四十几年前的探花郎,确实牛逼。
但是……还有比他更加牛逼的。
就是那位科举考场的天煞孤星,科举大魔头,几乎提前夺得解元的苏芒。
他不到一个时辰,就完成了198道题的解答,而且也是全部正确。
这就太可怕了。
因为沧浪行省乡试第一天的帖文和经义考试,最高纪录就是198道题。
而且这一次的考试是最难的,所以这就意味着苏芒直接刷新了最高纪录。
剩下还有两道题实在是太变态,太偏僻了。
真的不知道出题的人是如何从一百五十多万字里面那个犄角旮旯摘出来的。
换成其他人的话,肯定随便写一个答案,万一蒙对了呢?
但是苏芒是极度傲慢的,其中有一道题,他其实是有印象的,是有百分之六十可能性答对的,但他就是空着不写。
这第一天的考试,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他绝对不写。
总之他写出来的字,就一定要有价值。他答出来的每一道题,一定要让人无可挑剔,就是这么牛逼。
科举大魔头苏芒已经这么牛逼了,完全刷新沧浪行省乡试的历史记录了。
但还有一个人比他更加牛逼。
这个人就是云中鹤,他用了一百分钟,把第一天的考试二百道题全部答完了,而且全部正确了。
1...108109110111112...3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