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密探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沉默的糕点
……………………
又过了整整几个时辰!
终于,桌面上的一百九十份考卷审阅完毕了,其中一百份被扔掉了。
最终留下来九十分,加上在篮子里面保送的,总共一百份。
扣掉最后可能被落第的几个倒霉鬼,这一次乡试的中举者,都在这里了。
主考官道:“接下来,进入第三轮阅卷,诗赋阅卷。”
这是很轻松的工作了,只需要阅卷一百份,然后挑选其中写得太差的,落黜掉。
而且被落黜的基本上不会超过十个的。
仅仅一个半时辰后!
诗赋的阅卷就结束了,一百份考卷中,被落黜的仅仅只有五份。
也就是说,这次沧浪行省的乡试,中举者九十五人。
接下来,就是最最重要的一项了,挑出前三名!
诗赋的阅卷,是最轻松,也是最热烈的。
因为都是大家一起鉴赏,而且还要专门朗诵出来。
讲真的,诗赋这东西太考验才华了。所以阅卷的过程虽然轻松,但是却未必愉悦。
因为在场考官都是上了年纪的,人生阅历也很深,所以对诗赋的要求是很高的。
你匠气太浓或者矫揉造作的,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只不过对于考试而言,诗赋并不严格而已,只要不是写得太差,基本上不会和你过不去。
所以每一次诵读的时候,遇到一些矫揉造作的诗文,众多考官就会难受地咧嘴皱眉。
平庸,平庸,平庸!
匠气,匠气,匠气!
这是所有考官的感觉,但是没有办法啊,一首好诗完全靠的是灵感。而考场里面的诗赋,都是憋出来的,想要惊艳太难了。
想要一首让人惊艳的诗,基本上都是百年不遇的佳作。
他们经历了千年诗文的熏陶,想要惊艳到他们当然很困难,过得去就行了。
也就是在这种全面平庸的诗作中。
一份惊艳的考卷出现了。
主考官于铮亲自朗诵。
写得好,写得太好了。
日五色赋写得好,歌颂了皇帝陛下,歌颂了大周帝国,华丽却不夸张,能放能收,绝对是千里无一的佳作。
第二首《兰江月》写得更好,明明是一首诗,却让人感觉到了美不胜收的画卷。
绝对绝对万中无一的佳作。
第三首关于星辰的《苍茫》写得最好。
这首诗探索宇宙,探索命运,那种恢宏中却带着凄凉的感觉,。
简直让人的心灵,都稍稍得到了震撼。
尤其是那句十年生死两苍茫,让人心酸不已,一句话道尽了命运多舛。
看这首诗,所有人都知道这份考卷是谁的了。
天煞孤星苏芒的。
他本来十年前就应该参加乡试的,结果先后遇到祖父过世,他父亲过世,自己又重病。
这不是十年生死两苍茫吗?非常凑巧,这句诗和苏轼大神的十年生死两茫茫很相似。
但他绝对不是穿越客,更不是抄袭,而是苏芒真的经历了这么许多沧桑,所以有感而发。
读了他的《苍茫》之后,主考官于铮甚至眼泪都有点湿润了。
当下,几个考官纷纷道。
“我们这一科的乡试,头名有了。”
“果然是十年磨一剑,一鸣惊人啊。”
“真不愧是科举大魔头,就单纯这三首诗赋,超过其他考生太多太多了,根本不是一个水平上的。”
“这苏芒夺得头名,绝对名正言顺。”
所有考官,纷纷点头,全部认同。
因为这苏芒实在是太优秀了,他本身的考卷就在篮子里面保送的,而且还是主于铮大人挑出来的。
当然现在所有考卷依旧糊名,但是根据这首诗,大家都猜出来是他。
基本上百分之九十九定了,头名解元就是这苏芒了。
因为在策论优秀的基础上,谁的诗赋水平高出太多的话,那么对夺取解元是有巨大推动的。
眼下,这苏芒的诗赋超过其他考生简直不止一个境界啊。
没有丝毫匠气,没有丝毫矫揉造作。要深度有深度,要境界有境界,要胸怀有胸怀。
关键有佳句,看一眼就让人酥麻的佳句。
十年生死两苍茫。
整个沧浪行省的乡试,能够有这么一个佳句流传百世,就已经完全足够了。
试问还有谁能和苏芒争夺解元?
定了,解元就是他了。
然而……
接下来,忽然有一名考官打开了一份考卷,看了一会儿。
嘴里说出了两个字:“我……日!”
所有人都朝他望去,这种场合,你说脏话,合适吗?
这个同考官将这份考卷递给了边上翰林学士的副考官道:“您……看看。”
这位副考官看完之后,嘴里说出了两个字:“我……艹!”
然后,所有人都拥了过来。
顿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这《日五色赋》完全写绝了啊!
看完之后,所有人只觉得金光灿烂,金碧辉煌。
此时明明是大晚上,但是看完了这篇《日五色赋》,就仿佛是阳光普照的感觉。
这首赋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贵气,真正的华章啊!
这当然是云中鹤的考卷,抄写的唐朝状元李程大神的《日五色赋》。
“从今以后,写太阳的赋,都不用写了。”一名考官道:“完全写绝了,其他的都不用写了。”
所有人都点头认同。
苏芒的《日五色赋》也是写得极好,但是太收敛了,不如这篇这般华丽四射。
这是拍皇帝马屁的啊,当然越华丽越好了。
“那,那头名解元怎么办?”副主考道。
是啊,这就难办了,在所有人心目中,第一名已经定下来了,就是苏芒啊。
但是这篇拍马屁的《日五色赋》,真的比苏芒那篇华丽的太多了。
主考官于铮道:“整篇华章,也比不上一句十年生死两苍茫,皇帝陛下应该能够理解我们的。”
于铮大人对拍马屁完全看不惯的,所以这篇《日五色赋》写得再好,他也不喜欢。
苏芒最难得的是,三首诗赋,一首比一首好。当你觉得他第一篇足够出色的时候,第二篇更好,第三篇最好。
“不如看接下来的两首诗?”副考官道。
然后,他翻开了第二页。
云中鹤诗赋考试的第二首词,第三首诗也印入了眼帘。
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然后全身毛骨悚然,头皮发麻。
这……这他么谁啊?
太妖了啊,太牛逼了啊。
苏芒的第二首《兰江月》只是出色,而这个人的《元夕》完全是惊艳绝伦了。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写得太好了,太绝妙了!
千古佳句啊,每一句都是佳句。
甚至每一首诗,都挠得人心痒痒。
这是谁啊?谈过多少次恋爱啊?该有多么刻骨铭心啊,才写得出这样的词啊。
众多考官,一遍又一遍地念,不仅头皮发麻,全身都酥了。
真正的口齿留香,让人迷醉啊。
没错,这个人没有写中秋,写的是上元夜的月亮,但又有什么不可以?完全可以!
接下来看第三首《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所有人安静了下来,互相对视一眼。
无敌了!
秒杀了!
没有想到这一次乡试,竟然蕴藏着这么一个超级大boss,尽管这个世界没有boss这个词。
你他娘的才是科举大魔头啊。
你这么牛逼,完全是大师级人物了啊,你去做文宗吧。
不用来参加科举了。
苏芒的诗赋已经足够牛逼了,刚才也让所有人惊艳无比。
但是现在真的被彻底碾压秒杀了,一点点还手之力都没有。
在这份考卷面前,苏芒的诗只剩下了一句十年生死两苍茫。
而这份考卷,都是千古佳句。
“看看他前面的策论。”有考官道。
于是,有人抽出了云中鹤这份考卷的策论部分。
苏轼大神的《复古》,欧阳修大神的《朋党论》,黄裳大神的长策。
所有人咧嘴,再一次倒吸一口凉气。
靠,靠,靠!
当时批阅到这三篇策论,还以为是苏芒的呢,没有想到竟然是这个人的。
“再看看第一天的帖文和经义。”副考官道。
然后,抽出了云中鹤第一天的考卷。
所有人再一次眼睛发直,二百道题全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终于找到你了。
果然是你这个怪物啊。
你是人还是鬼啊?要不要这么牛逼啊?
忽然,有一个考官道:“苏芒,好惨!”
所有人纷纷点头,苏芒已经是超级牛逼了,真正十年磨一剑啊,对着第一名志在必得的。
没有想到半路上,杀出了真正的大魔头,第一名丢了。
于铮道:“不,苏芒应该感到荣幸,虽败犹荣。”
“这份考卷定为第一名,大家没有意见吧?”主考官于铮道。
所有人拼命摇头,怎么可能有意见。
此人完全是以碾压级,秒杀级的水准,夺得第一名的。
如果要是有意见,那也根本不配做这个考官了。
“我现在就特别想要知道,这个人究竟是谁啊?究竟是神还是鬼啊!我担任考官也好几次了,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变态的考生啊!”
……………………
注:第一更送上,恩公们的月票莫要浪费了哦,投给我吧!糕点需要您的支持!
史上第一密探 第161章:科举放榜!万众沸腾!
接下来,其实十几名考官还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
第一名和第二名已经定下来了,但是从第三名和第九十五名还没有定呢。
但是大家都已经寡淡无味了。
因为第一名的考卷太逆天了,第二名的考卷太出色了。
剩下的考卷明明也很出色了,但是在第一名和第二名衬托下,真是显得暗淡无光啊。
而且所有人脑子里面都有一个执念,就是想要知道这个见鬼的第一名究竟是谁啊?
真的无法想象啊,沧浪行省竟然还有一个鬼才藏得这么深,这也未免太恐怖了啊。
正是在这个悬念之下,接下来定名次的时候,就显得非常沉闷而又寡淡了。
这是非常罕见的,因为往往在这个时候,考官们争吵的最激烈。
因为大家的口味毕竟是不一样的,你觉得这一份好,我觉得那么一份好,所以在有一些名次上通常会有很大的分歧。
但是今天完全没有分歧,显得尤其的和谐。
不是因为团结,而是所有的感情都耗尽了。
先是把所有的情感给苏芒,几乎在内心中把他定为第一名解元了。
但是没有想到又冒出来一个鬼,直接把第一名夺走了,而且还把所有人的情感都带走了。
所以接下来就显得非常冷静了。
一旦冷静,那就显得非常可观了。
很快第三名到第十名就定下来了。
前十定下来之后,从第十一名到第九十五名就潦草很多了。
虽然还是认真的,但已经没有非常计较了。有些时候策论和诗赋分不出高低,就索性用第一天的帖文和经义考试作为参考,因为那有分数,非常直观,谁高谁低清清楚楚。
而且主考官于铮大人其实还有一个念头,敖玉的考卷呢?
那个纨绔子弟在考场里睡了三天,尤其是第一天帖文和经义,完全是题海战术,他开始考试后不久便趴着睡觉了,所以想必有大量白卷的。
所以敖玉的试卷肯定是第一批就被涮下去了,根本连被看策论和诗赋的资格都没有。
于铮大人就很想问一下,有没有人看过大量的白卷啊?但是又不好意思问出来,那样显得他多心胸狭窄似的。
但仿佛某位考官看出了于铮的疑惑。
好吧,其实不仅仅是于铮,而且是在场所有考官的疑惑。
那个天下第一废物敖玉考得怎么样了?不,准确说应该是差成什么样子?
那个考官道:“我批阅到了一份考卷,第一天的帖文和经义考试,仅仅只答了三十道题,还错了二十道,剩下的全部是白卷,那应该就是敖玉的吧。”
这话一出,整个房间顿时轻松了下来。
终于有一个悬疑解开了,哈哈哈!
倒不是众多考官幸灾乐祸,实在是这几天的阅卷把众人憋的不行。
太辛苦了啊。
接连几天几夜,都在这个房子里面,吃喝拉撒都在里面,一步都不能离开。
太苦闷了啊。
“敖玉这算是超常发挥了啊。”副主考道:“我听说在考试前一天晚上,他还在背中庸的第五页呢。我本来觉得他最多能够答对五道题,没有想到竟然答对了十道题。”
“是啊,超常发挥,超常发挥。”
所有的名次都已经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最后的审核工作了。
所谓的审核就是什么呢,就是检查所有的考卷有没有犯忌讳的,比如太上皇的名讳啊,太祖的名讳啊等等。
另外,有没有违反政治正确的内容?有没有含沙射影,暗藏攻击朝廷,攻击皇帝的行为?
尤其要注意,这些文章里面有没有藏头字,藏头句什么的。
万一哪个考生脑子进水,在策论里面藏头句,有谋反之意,那就彻底完蛋了,在场的考官都要受到牵连
不过一般来说是不会的,好不容易走到今天,进入乡试考场的都是读书人的精英,乡试完全决定了未来的命运,谁会拿前途和性命开玩笑。
“说来都要怪祝兰天大人,他在《石头记》后面的稿子的里面留了藏头字,把敖亭父子坑死了,也把我们大家伙坑了,现在所有考区的乡试主考官,又要多一道程序了,检查藏头句。”
这项工作也太枯燥了。
十三个考官,一遍一遍地检查。
“对了,怒浪侯进京好几个月了吧,陛下这是什么意思啊?”某位同考官道。
放在之前,他肯定不会说出这句话。
但是大家一起关在这个房子里面几天几夜,一起阅卷,一起吃喝拉撒,关键气氛还很融洽,关系仿佛亲近了很多,所以也聊得放开一些。
是啊,真是奇怪啊。
怒浪侯敖心入京几个月了,就是为了和皇帝摊牌,说他不需要嗣子,爵位和家业都要交给自己的亲生子敖玉。
皇帝没有同意,但是也没有放他回家。
你要说有重要军务?也是完全没有的。
敖心这个骠骑大将军,只有在打仗的时候权力大,手中掌握几十万大军的兵权。
但是不打仗的时候,所有的兵权都在皇帝手中,他这个骠骑大将军是没有事情的。
甚至练兵的差事都交给了别人。
“不是一直都在传,怒浪侯要封太尉吗?要封公爵吗?”某位同考官道。
副主考是翰林院学士,算是在朝廷中枢,顿时道:“太尉还有几分可能性,封公爵?完全是要害他呢。”
“闵大人,您仔细说说。”旁边的同考官赶紧问道。
副主考,翰林学士闵晋元道:“去年那一战,我们虽然口口声声说赢了,但实际上却是输了,折损了几十万大军,还丢了无主之地。只不过刺杀对方主帅赢佉,并且以治病救援的名义将他扣留了下来,算是俘虏了对方的主帅,然后高呼胜利。”
众人点头。
这件事情大家伙都清楚,民众可能被忽悠,还觉得这一仗打赢了,但是他们作为朝廷官员,当然清楚地知道,这一战完全输了。
折损了几十万军队不说,关键是整个无主之地都丢了。
“我们和大赢帝国已经谈判好几轮了,一开始想要用赢佉交换一半的无主之地,以大西城为界,北边归大赢,南边归我大周,但是大赢拒绝了。只有又换了一个条件,用赢佉交换澹台城,我们放回赢佉,大赢把澹台城交给我们。”
旁边的同考官道:“结果呢?”
翰林学士闵晋元道:“大赢帝国还是拒绝了,他们的要求是无条件释放赢佉,作为回报他们愿意承认无主之地的名誉独立性,并且不公开宣称占领无主之地,也不把无主之地划为大赢帝国行省。”
这话一出,在场考官纷纷大骂,骂大赢帝国太狡诈了。
你这是什么代价都不愿意付出啊,打算空手套白狼啊,无主之地明明已经被你实际占领了,你宣称不宣称,又有什么区别?
其实还是有区别的,大赢帝国不宣称占领无主之地,不划为大赢帝国行省,这样就给了南周帝国一个遮羞布,至少让天下万民觉得,这一战南周帝国没有输,反而赢了。
因为无主之地还是独立的存在啊,没有被大赢帝国占领,反而大赢帝国的主帅被我们俘获了,这难道还不是赢吗?
这样一来,起码皇帝在天下万民的颜面算是保住了。
“结果呢?”同考官道。
“当然是谈崩了啊。”闵晋元道:“等着吧,一旦谈判彻底破裂,大赢帝国宣布彻底占领无主之地,并且划为行省之后,我们南周帝国境内会出现山呼海啸的,天下万民和精英读书人一定会再掀起狂潮,这场大战的胜负,一定会彻底拿出来说清楚。到那个时候,就绝对不再是糊涂案了。”
下面的一位同考官道:“怕就怕,真的有脑子进水的人站出来喊什么还政之类的话,那就是天翻地覆,不知道要杀多少人了。”
此时,于铮大人道:“此事不要聊了,再聊就惹祸了。”
顿时,那位同考官立刻给自己一耳光,真是说顺口了,光顾着痛快,连还政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
这个词是绝对的禁忌,说出来真是会死人的。
啥是还政?
当今太上皇虽然年纪大了,但还非常精神矍铄,思维锐利,完全如同镇国神祇一般。
几年前,太上皇退位是因为他在位已经超过五十年了,而南周帝国的太宗皇帝被称之为千古一帝,在位五十一年。
天衍皇帝也很了不起,南周帝国本来已经出现了颓势,正在狂走下坡路,甚至是危机四伏。
正是天衍皇帝在位这五十年,励精图治,征战开发南蛮,使得帝国疆土扩张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不但止住了颓势,而且还一举成为天下顶级强国。
要知道几十年前,南周帝国可是被大凉王国打得又是割地,又是赔款,又是和亲,受尽的耻辱。
所以这位天衍皇帝已经不仅仅是中兴之主了,他不仅仅挽救了南周帝国,而且还将帝国扩张了三分之一的疆域,有点类似于光武帝刘秀的级别了。
所以当年如果天衍皇帝继续做下去,完全是没有问题的,天下万民也臣服。但他不想在位年限超过太宗皇帝,于是提前退位,让太子继位,就是当今万允皇帝。
所有人都认为天衍皇帝只是表面退位而已,肯定还会牢牢掌握皇权。
这种例子大家也知道,满清的某个十全老人就是这样做的。所以嘉庆帝在位的时候,和珅厉害得很,不太把嘉庆帝放在眼里,一直到这位十全老人挂了之后,嘉庆帝才办了和珅。
但是没有想到,天衍皇帝退位之后,真的把所有权力都交出来了。
为了表示自己的态度,天衍皇帝甚至把自己的宫门都给封闭起来了,不允许任何臣子以任何名义去打扰他。
有什么奏章,有什么大事,全部交给万允皇帝,不要来打扰我颐养天年。
所以,平常也只有两个人可以经常见到太上皇。
一个就是当今的皇帝,另外一个便是香香公主。
香香公主是谁?当今皇帝最宠爱的女儿,同时也是太上皇最最最宠爱的孙女,绝对的掌上明珠。
尽管大权在握,但万允皇帝的压力还是很大。太上皇把所有权力都给了我,没有任何掣肘,那如果我做得不好,又该怎么办?
如果没有这个太上皇,那万允帝做得不太好也就不太好了,谁也奈何不了他。
但是有太上皇在,一切都不同了。如果万允皇帝真的做得非常不好,那太上皇其实是可以换人的。
为了证明自己,万允帝雄心勃勃提出了北伐,要加入天下争霸战。
但是这第一战输了,折损了几十万大军,还丢了无主之地。
所以很多人心中其实涌出了两个字:还政!
皇帝陛下还是有点嫩啊,不如还政给太上皇吧。
这就如同当年某想公司,某大佬志已经退下来,杨总上位了。但是危机降临的时候,大佬志不得不重出江湖。
还政这个词,虽然不少官员,读书人私下都在说,但是还没有一个人刚公开说出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