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密探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沉默的糕点
然后,他高举令牌,率军朝着上清宫冲去。
正在房子里面避暑的京城提督宁怀安浑身毛骨悚然,立刻就要冲过去阻止。
然而下一秒钟,他身上一麻,直接中了几十根麻痹毒针,全身僵硬无法动弹。
然后,京城提督府的步军统领周牧高呼道:“奉皇帝旨意,抓捕敖玉,胆敢违抗者,格杀勿论。”
然后宁怀安浑身僵硬直接被架到马背之上,高举令牌。
“奉陛下旨意抓捕敖玉,胆敢违抗者,格杀勿论。”
然后,这位步军统领率领着三千大军,朝着上清宫冲了过去。
军队都是服从命令的,况且他们出来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就是去抓敖玉的。
所以此时也毫不怀疑,就执行了军令。
唯有几百名黑冰台武士脸色剧变,想要阻拦,却根本拦不住了。
“砰砰砰砰……”
六千大军,从两个方向冲向上清宫,气势如虹。
………………………………
此时上清宫门口,几千个浪州灾民静坐在这里,守卫宫门。
这群人都是浪州灾民吗?
不,不,不。
只有大部分是,还有小部分不是,他们是军队。
而此时堵在上清宫大门处的,就是扮成浪州灾民的军队,忠诚于周离和太上皇的军队。
但至少表面上看,他们就是浪州灾民,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完全没有任何区别。
真正的浪州灾民,被安排在广场的边上,不用来堵门,不用在最危险的地方。
“砰,砰,砰,砰……”
六千大军猛地狂奔而至,在距离浪州灾民几百步的地方停了下来。
金吾卫将军张怀高呼道:“奉陛下旨意,抓捕敖玉,胆敢阻拦者,格杀勿论。”
然后,他指着堵在门口的“浪州灾民”道:“你们让不让?”
“不让!”
“让不让?”
“不让!我们浪州灾民都是死过几次的人,又有什么怕的?想要进入上清宫,除非从我们尸体上踏过去。”这个浪州灾民头目,拍着胸口高呼道。
他身后的几百名“浪州灾民”也一动不动,坐在宫门之前。他们是军队,当然临危不惧。
反而真正的浪州灾民面对这几千军队还是很畏惧的,他们死保太上皇,死保敖玉是真的,但害怕想要逃跑也是真的。
这群农民不害怕读书人,因为读书人不会打架,但面对军队怎么可能不怕?
金吾卫将军张怀怒吼道:“奉命抓捕敖玉,胆敢违抗者,格杀勿论,格杀勿论。”
“五,四,三,二,一!”
“冲,冲,杀!”
这个金吾卫将军张怀一马当先,带着几百骑兵猛地冲了过去。
瞬间,堵在上清宫大门口的几百个“浪州灾民”骑兵踩得血肉模糊,尸横遍地。
“砰,砰,砰,砰……”
金吾卫的几百名骑士,就这么纵马,从几百“浪州灾民”身上踩了过去。
鲜血淋漓,惨不忍睹。
惊天血案,酿成!
天子亲军屠杀镇压浪州灾民,冲入太上皇的上清宫。
这一瞬间,几乎天崩地裂。
“奉陛下旨意,抓捕敖玉,胆敢违抗者,格杀勿论,格杀勿论!”
张怀将军,大声高呼,率领几百名骑士冲到了上清宫门面前。
而就在此时,上清宫里面的敖玉冲了过来,凄凉高呼道。
“不要,不要伤害浪州灾民,不要伤害浪州灾民……”
敖玉一边跑,一边高呼。
“我束手就擒,求求你们不要伤害浪州灾民。”
金吾卫的张怀将军,猛地纵马一踢,手中的大锤猛地砸出。
“砰!”一声巨响,本来就摇摇欲坠的上清宫大门猛地坍塌。
金吾卫张怀将军直接纵马冲进上清宫之内,几百名金吾卫骑士也潮水一般冲入了上清宫。
“奉陛下旨意,抓捕敖玉,胆敢违抗者,格杀勿论,格杀勿论。”
惊人的铁蹄声,瞬间撕裂了上清宫的宁静。
天子之军,金吾卫武士,潮水一般涌入。
敖玉高举双手道:“我投降,不要伤害浪州灾民,不要伤害浪州灾民。”
金吾卫将军张怀纵马冲过。
“砰……”敖玉的身体直接被撞飞出去,在空中鲜血狂喷。
敖玉狠狠摔在地上,吐出几口血,道:“不要伤害浪州灾民……”
然后,脑袋一歪,昏死过去。
………………………………
注:第二更送上,今天依旧两更一万五。
距离分类前六还有不到二百张月票,恩公们继续帮我?好不好?糕点感激涕零。
史上第一密探 第243章:二皇对决!一不做二不休
而这个时候,上清宫的护卫军队终于可以出手了。
他们猛地冲了出来,挡在敖玉的身后,大吼道:“保护浪州灾民,保护敖玉公子。”
鹰扬将军指着金吾卫将军张怀,指着京城提督步军统领周牧大吼道:“你们金吾卫和提督府如此丧心病狂吗?这些都是浪州灾民,他们没有死在海啸中,也没有死在洪水中,现在却死在你们的铁蹄之下?”
“救治浪州灾民,快,快,快……”紧接着从上清宫内冲出来及几十名太监,几十名大夫,把地上受伤的浪州灾民抬了进去进行医治。
金吾卫将军张怀寒声道:“我们奉了陛下的旨意,抓捕钦犯敖玉,这些刁民胆敢阻挠,触犯了国法,我处置他们,何罪之有?”
鹰扬将军猛地一挥手,三千名上清宫护卫弯弓搭箭,对准了金吾卫和提督府的官兵。
“想要带走敖玉公子,做梦!”鹰扬将军怒吼道:“要么开战,就在太上皇的上清宫里面开战,把我们都是杀了,把太上皇也弑了,然后把敖玉带走。”
顿时,场面一下子变得对峙起来。
三支军队在上清宫内局势紧绷,一触即发。
………………………………
皇宫之内,皇帝正在和朝中的几大巨头商议接下来该怎么办。
但不管如何,这些浪州灾民都不能动,也不能伤一个。
不管是哄骗,还是利诱,总之要将他们弄走。
给钱,给田,都可以。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黑冰台将领在外面高呼道:“陛下,金吾卫和提督府的军队冲向了上清宫。”
这话一出,皇帝色变,全场诸位大佬脸色剧变,头皮一阵阵发麻,这是要出大事啊。
“快,快,快,去拦住他们,拦住他们。”
“宁怀安是干什么吃的?他想要做什么?”
皇帝嘶声道:“李枢密使,你立刻跑一趟,带着朕的宝剑去,传旨那两支军队立刻停下回头,胆敢再进军者,斩首。”
“是!”枢密院的第三把手,接过皇帝的宝剑,飞快而出。
在这个时候,只有出动枢密院的大佬了。
不管是金吾卫的军队,还是提督府的军队,兵部都很难直接命令,只能靠枢密院。
然而,这位枢密院的右副枢密使刚刚离开不久。
黑冰台军官的消息源源不断传来。
“陛下,金吾卫和提督府的军队已经冲到上清宫。”
“陛下,金吾卫和提督府的军队和浪州灾民开始对峙。”
“陛下……金吾卫和提督府的军队,开始镇压浪州灾民,开始杀人了,死伤无算。”
“陛下,金吾卫和提督府的大军,冲开了上清宫的大门,冲入了上清宫内。”
这些消息接着一个传来,最后几乎天崩地裂一般。
最后一个消息出来了,上清宫的守卫军队出动,和金吾卫、京城提督府的军队开始对峙,战斗一触即发。
即将在上清宫开战。
……………………………………………
这些坏消息,把皇帝和几位朝廷大佬震得鸦雀无声。
十万火急,十万火急。
但是……却没有人出声。
局势已经一触即发了,如果金吾卫、提督府的军队真的和太上皇守卫军真的开战,那意味着什么?
那天下人就会觉得,皇帝要弑父了吗?
你说金吾卫和提督府的军队不是皇帝下旨的?
谁相信啊?
张怀和周牧出兵的时候说得清清楚楚,奉皇帝的旨意。
派遣大军杀入上清宫,并且大开杀戒,仅仅只是为了一个敖玉,谁相信啊?
你说不是弑父,天下人都不相信啊。
这个时候,皇帝应该怎么办?
说弄错了,这不是朕的旨意,然后让大军退回来?
不,没有这个可能。
那六千军队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冲入上清宫内,都已经成为既定事实了,无法更改了。
而镇压屠杀浪州灾民的事情,也已经无法更改了。
刀既然拔出来了,那就不能灰溜溜地插回去。
肃亲王颤抖道:“陛下,既然已经发生了,那索性一不做,二不休。”
这话一出,顿时所有人目光惊悚地望向了肃亲王,你想要做什么?
肃亲王继续道:“陛下,张怀和周牧这两个人肯定是有问题的。但是金吾卫的军队和提督府的军队,他们是绝对忠诚于陛下的。他们冲入上清宫,真的以为是陛下您的旨意,只是奉旨而行。”
这话一出,众人点头。
肃亲王道:“陛下,就算朝堂之中有人效忠了太上皇,那也是极少数对吗?”
南宫错道:“对!”
肃亲王道:“太上皇登基五十年,威名无上,但毕竟年迈了,而且瘫痪在床,时日无多了。效忠太上皇,是没有明天的。陛下您春秋鼎盛,谁都知道该怎么选。”
这话也有道理,在几乎所有人看来,太上皇马上就要死的人了,你去效忠他?不是脑残吗。
肃亲王寒声道:“我们原本想要用读书人去攻破上清宫,站在道德正义的高处进行攻击,现在失败了。反而背上了一个屠杀灾民的罪名,皇帝陛下陷于不义,但……那又怎么样?”
肃亲王猛地站起,厉声道:“那又怎么样?大夏帝国的光祖皇帝,不就是弑兄囚父吗?但他还不是创造了一代伟业,完成了大夏中兴,如今大夏帝国的根基,不就是光祖皇帝重新打回来的吗?他还不是千古明君?”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什么虚名,算得了什么?”肃亲王道:“如今满朝文武站在陛下这边,大周军队也站在陛下这一边,谁能颠覆得了陛下的权威?”
“所以镇压浪州灾民,怎么了?带兵进入上清宫,怎么了?”肃亲王道:“在我们的计划中,迫不得已的情形下,就是要用大军逼宫的。现在事已至此,不如顺势而为!”
皇帝目光一缩,道:“你再说下去。”
肃亲王道:“就说敖玉煽动乱民,围攻上清宫,挟持了太上皇,他老人家危在旦夕。皇帝陛下亲率大军,前去救驾。”
这个理由大家当然是不信的,但是成王败寇,有一个名义总比没有名义好。
皇帝道:“然后呢?”
肃亲王道:“然后诛杀鹰扬,把上清宫的护卫军队全部缴械,全部诛杀。”
“然后呢?”
肃亲王道:“然后,上清宫内所有的太监,宫女全部诛杀。”
“然后呢?”
肃亲王道:“然后把上清宫所有的军队,所有的太监宫女,全部换上忠诚于陛下的人,这样才能更加好地保护太上皇安享晚年。”
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如同芒刺在背。
肃亲王这是要趁机血洗上清宫,然后彻底软禁太上皇。
这确实是釜底抽薪之计啊。
李世民就是这样软禁了太上皇李渊,明朝的景泰帝也就是这样软禁了明英宗的。
这两年来,皇帝之所以如此被动,不就是因为太上皇不受控制吗?
一旦把太上皇软禁起来,不要再兴风作浪,那岂不是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皇帝沉吟了起来,足足好一会儿后,他开口道:“如果那样的话,如何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肃亲王道:“陛下,成王败寇。”
皇帝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况且月旦评那些人掌控了舆论,今日攻讦太上皇对他们有利,明日攻讦朕对他们有利。”
肃亲王道:“那陛下觉得该如何?局面如此僵持,若不破局,又当如何?”
皇帝沉思了片刻,然后猛地起身,大声道:“暴民围攻上清宫,太上皇危在旦夕,集结五万大军,朕要亲自率军去上清宫救驾。”
这话一出,在场几个大臣神情猛地一震。
皇帝朗声道:“诸位爱卿,随朕一同前往上清宫,救驾太上皇,如何?”
几个大臣面面相觑,然后跪下叩首道:“臣等遵旨!”
皇帝怒道:“暴民围攻上清宫,乱军又在上清宫内激战,太上皇危在旦夕,大军护驾太上皇,格杀勿论!”
“遵旨!”
皇帝的这道旨意狠了,这是要把事情直接做绝。
以救驾太上皇的名义,把上清宫外面的几千浪州灾民,全部镇压,届时就算不是暴民,那也是暴民了。
而上清宫内的三支军队,也全部镇压剿杀。尤其是鹰扬统率的那支上清宫守卫军,这是忠诚于太上皇的最嫡系军队。
然后抗命的张怀,周牧等人,也全部诛杀。
总之,以救驾的名义,将暴民和乱军杀得干干净净。甚至将太上皇身边的太监,宫女也全部斩尽杀绝。
然后……直接掳走太上皇软禁起来。
如此,大事定了。
所以,这位万允皇帝绝对不缺杀伐果断,当局面开始不利的时候,他选择直接快刀斩乱麻,彻底一举定乾坤。
…………………………………………
一个时辰后,万允皇帝亲率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前往上清宫。
瞬间整个京城都彻底颤栗了。
不仅仅是无数民众,甚至几乎所有人的官员也都浑身毛骨悚然。
这……这是要做什么啊?
皇帝陛下亲率大军去逼宫太上皇?
这,这是要做什么啊?这是要去上清宫大开杀戒吗?
整个京城的所有人都几乎屏住了呼吸,甚至连看热闹的心思都不敢有了,只觉得浑身颤抖,甚至有些人已经开始打点行礼,打算逃出京城了。
这种剧变太吓人了,稍稍不慎,就会粉身碎骨的啊。
这是真正要天崩地裂了。
万允皇帝就是这样的人,这个人毫无疑问是聪明的,也足够狠绝。
而这个人又是极其自私偏激的。
之前浪州灾民把几千个读书人打跑了,他内心痛恨无比,但最多也只能秋后算账,依旧下令军队克制,千万千万不要伤害一个浪州灾民。
但是……当镇压灾民的事情发生,而且出现巨大伤亡,局面无法挽回的时候。
皇帝立刻变得强硬起来,这些浪州灾民立刻就变成暴民,而且是围攻太上皇的暴民。
这次他率领五万大军去上清宫,不仅仅自己去了,还把文武大臣也一并带去了。
随着五万大军冲向上清宫,整个京城都在颤抖。
…………………………………………
某一个秘密的书房内坐着两个人。
敖鸣,还有月旦评组织的首领杜晦。
但是两个人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静静地喝酒。
尽管一句话都没有说,但是又仿佛已经说出了千言万语。
忽然,杜晦道:“敖鸣,你是一个天才,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你。”
敖鸣道:“杜先生请讲。”
杜晦道:“我们这个世界,总共也就三千多年历史,其中一半都是大炎皇朝。”
敖鸣点了点头。
大炎皇朝先后统治这个世界一千多年,比中国古代的周朝还要更长。
杜晦道:“中途又乱世几百年,大咸帝国怒帝纵横无敌,差点就横扫了天下。但他毕竟被视为蛮夷野人,是为天下公敌,忽然暴毙,他的大咸帝国也灰飞烟灭。”
敖鸣喝了一口酒,听着杜晦说完。
杜晦又道:“大咸帝国灭亡之后,天下群雄纷纷崛起。但毫无例外,全部都是大炎皇朝时的封王。甚至连西凉王都是当年大炎皇朝的诸侯。所以大炎皇朝虽然灭亡了,但是他的正统地位完全深入人心,可是如此?”
敖鸣点头。
杜晦道:“而大夏帝国太祖,本就是大炎皇朝的后裔,绝对的天潢贵胄,天子血统吧。大夏帝国也被视为天下正统,曾经他最强盛的时候,也凌驾于天下诸国。”
敖鸣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点头承认。
杜晦道:“大夏帝国最强盛的时候,比天下诸国加起来还要强,而且还是炎皇血统,为何这几百年来它就不能统一天下呢?为何在它要一统天下的关键时刻,都会出事呢?而且出大事。二十几年前,大夏帝国何等强盛,结果太子被迫谋反,大夏帝国陷入了内战,损失了百万大军,无数子民,伤筋动骨。这才让大赢帝国和大周帝国安然崛起。”
“敖鸣,你说这是为什么呢?”杜晦道:“为何在关键时刻,大夏帝国都会出事呢?”
敖鸣摇头,道:“不知,不问,不解。”
杜晦又道:“如今,又轮到大周帝国皇帝父子相残了。大夏帝国那一次父子相残,最终是皇帝赢了,太子输了。那这一次大周呢,你觉得是父亲会赢,还是儿子会赢?”
敖鸣摇头道:“不知,不问,不解。”
杜晦道:“大夏帝国那一次父子相残,使得爆发了惨烈的内战,使得大夏帝国盛极转衰,大伤元气。那这一次大周帝国,会爆发内战吗?”
敖鸣沉默了一会儿,摇头道:“不知,不问,不解。”
杜晦望着敖鸣好一会儿,道:“你这个人,太鬼,太鬼了。”
……………………………………
父子相残,多么恐怖的字眼。
但是历朝厉代,不胜枚举,皇权之下无父子。
云中鹤说得很准确,万允皇帝这个人对于别人,是绝对够狠,哪怕是对自己的父亲。
这第一招交手,太上皇赢了,占领了道德高地,反手将皇帝陷于不义。
逆境中的万允皇帝,立刻变得凶狠起来,一不做,二不休。
直接率领五万大军,逼宫太上皇,一劳永逸,彻底解决太上皇。
暴民围攻上清宫,乱军在上清宫内厮杀。太上皇危在旦夕,皇帝身为儿子,带兵前去护驾,镇压暴民,剿杀乱军,斩尽杀绝,救走太上皇,多么理直气壮啊。
然而……
当皇帝率领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出现在上清宫广场之前的时候。
这几千浪州灾民,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暴民呢?暴民去了哪里?
就在一刻钟之前,探马还回报,暴民依旧围攻上清宫呢。
怎么大军来的时候,这些暴民全部消失了呢?消失得这么突然?这么无影无踪?
皇帝来的理由就是暴民围攻上清宫,他来救驾太上皇的啊,可是现在暴民都不见了啊。
那……那救驾的理由呢?
对,还有一个理由。
上清宫守卫军和金吾卫军队,京城提督府军队在上清宫内开战,形同谋反,太上皇危在旦夕。
还可以救驾。
但是……
此时,不管是上清宫的守卫军队,还是金吾卫的军队,还有事京城提督府的军队,都已经放下了武器,整整齐齐跪在地上。
现在……还能救驾吗?没有暴民,也没有乱军了啊。
皇帝脸色铁青,面孔微微抽搐。
但是箭在弦上,已经不得不发了。
深深吸一口气,皇帝带着文武大臣,带着几千名御林军进入上清宫内,来到了无为殿面前。
“父皇,儿子救驾来迟,让父皇受惊了,儿臣有罪。”皇帝当即跪下叩首。
太上皇笑道:“皇帝,我没有什么危险,哪里需要救驾啊。”
皇帝道:“父皇,儿臣听说那些不不识大体的读书人在上清宫外胡闹,便立刻派人来劝阻,好不容易把那些胡闹的官员劝回去了。接下来又听说暴民围攻上清宫,儿臣真是肝胆欲裂,立刻率军来护驾了。”
太上皇道:“那些不是暴民,都是浪州的灾民,不过我已经将他们劝走了。勉励他们好好过日子,分了田地就好好种,为国纳税。”
接着,太上皇道:“当然,皇帝你的孝心我是知道的,你辛苦了。”
皇帝道:“儿臣不辛苦,如果那些人惊扰了父皇,那儿臣真是万死莫辞。”
太上皇道:“现在天色也不早了,我这里没事,皇帝你便回宫去吧,你每日案牍劳形,也要保重身体,回宫早点休息吧。”
群臣寂静无声,甚至连呼吸都不敢大声。
眼下明明是逼宫,明明是几万大军,一副杀气腾腾的样子。
结果却是如此的父慈子孝,春风和睦。
按照皇帝的计划,上清宫之外的那些暴民,立刻下令捉拿。
而上清宫内的两支军队如果厮杀战斗,立刻率领大军涌入上清宫,大开杀戒,把两支军队都镇压了。
然后,然后以护驾的名义大开杀戒,并且直接掳走太上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