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首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陈证道
不过,吴皇后不搞事,不代表就没人搞事,朝中那些专业喷子就靠这个吃饭的,整天睁着那双24k氪金狗眼监察朝臣,如此明显的喷点他们又怎么可能会放过?
所以第二天,弹劾北靖王徐晋有失体统,影响皇家声誉的奏本便逞到了嘉靖的御案上,而且还不止一本,其中不乏哗众取宠的家伙,用词极为夸张,大骂徐晋不知礼义廉耻,读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仿佛在避尘居中办了一次婚礼就会导致礼乐崩坏,天下大乱,国将不国一般。
嘉靖对此自然嗤之以鼻,他巴不得避尘居中每日都热热闹闹的,办个婚礼算啥,就当是一个预演好了,这些不开眼的言管也管得太宽吧,这都能骂,到时朕若下旨给永福和徐晋赐婚,这些混蛋还不吵翻天?
我去你大爷的,哪凉快那躺去!
嘉靖随手便把那份骂得最凶的奏本扔到垃圾筐里,其余的则束之高阁,唯独夏言那一份奏本他不得不批复,夏言好歹是内阁辅臣,身份摆在那,而且一直是嘉靖宠信的大臣之一。
话说夏公谨向来以仗义执言著称,虽然与徐晋关系不错,但他做事一直对事不对人,显然也觉得徐晋在避尘居中“乱搞”是不对的,所以也上书弹劾徐晋,不过语气相对温和许多,整份奏本的大概意思就是北靖王此举有失体统,有损皇家声誉,亦有骄纵胡为之嫌。
嘉靖对夏言奏本的批复也是轻描淡写,模棱两可,其实说白了就是让夏言不要多管闲事,永福已经不是皇家公主了,现在乃一介平民,避尘居是永福自己的地方,她喜欢借给北靖王办婚礼,那是她的个人自由,关其他人屁事,关皇家声誉屁事,都省口气暖暖肚子吧,别特么的再唧唧歪歪了。
夏言这封奏本发回去后,果真再没人敢上奏弹劾了,连夏阁老都吃了瘪,试问哪个傻子还会自讨没趣,而且这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热度蹭过就算了,没必要把当朝第一红人得罪死啊。
就这样,此事就波澜不惊地过去了!
一转眼,腊八节过了,腊月初九是谢三枪和依萨娜郡主的大喜之日,谢家大摆宴席,宾客盈门,几乎大半个文武官场都来了。
没办法,先不论谢三枪的个人背景,光说他和依萨娜郡主之间婚事便是嘉靖赐婚的,带了一定的政治色彩,可在一定程度上安抚鞑靼人,所以出于民族团结考虑,连嘉靖都亲自出席了婚宴,朝中的官员自然都趋之若鹜了。
明时坊的宅子太小了,自然不能用来作谢三枪的婚房,所以嘉靖在安富坊赐了一座大宅给谢三枪作婚房,作为对他屡立战功的嘉奖。
另外,嘉靖还在黄华坊赐了一座大宅给依萨娜作为郡主府,花轿也在哪里出门,她的弟弟门图被恩准以忠顺王的身份出席,原鞑靼的一些遗老贵族也被请来参加婚宴。
所以整个婚礼的盛大程度,比之大明公主出嫁也不遑多让,这自然让满腹怨气的鞑靼遗老们气顺了些,脸上也难得有了笑容。
一场热热闹闹的婚礼直到晚上才结束,接下来还连摆了十天的流水席,无论身份高低贱,所有人都可以去吃!
且说初九那天婚宴结束后,余庆未尽的嘉靖便又趁机溜到徐晋家里,主要是看望他的芝儿妹妹,其次是跟徐晋聊天喝茶,日前收到哈密的捷报,这小子现在哈皮得很,孝宗和武宗两父子丢失的关西七卫,毕竟他这个旁支手里收回来了,是非常有面子的事。
正统不正统的算啥?有本事才是真牛逼,就目前来看,自己这个旁支要比正统牛逼,比太祖和太宗可能还差点,但也不远矣!
书房内,嘉靖和徐晋君臣二人一边烤着火,一边品着极品秋红茶,不是一般的惬意。
“徐卿,等过完年,朕便打算派三枪驻守安南了,到时会征调五万鞑靼骑兵随行,嘿,话说徐卿这条釜底抽薪之计实在太妙了,把鞑靼人的青壮都征调走,剩下的老弱妇孺想闹也闹不起来。”嘉靖得意地道。
徐晋淡笑道:“这只是权宜之计,若想漠南漠北真正归化,关键还是要富民,老百姓只要有饭吃有衣穿,谁还不会干掉脑袋的活?再教化一两代人,则大局定矣。”
嘉靖点头道:“徐卿言之有理,前段时间工部的人已经奔赴塞外,按照徐卿提供的矿图探矿了,修路的安排也提上了日程,相信塞外苦寒之地很快也会富裕起来的。”
徐晋笑道:“皇上的动作还真够快的,对了,皇上选中哪位文官主政安南?”
“霍韬!”嘉靖答道。
徐晋不由皱了皱剑眉,他当初向嘉靖推荐的人选是徐阶,霍韬是新贵派,跟张璁是一伙的,到了安南怕是与三枪不合拍。
嘉靖小心翼翼地瞥了徐晋一眼,有点不自然地道:“徐阶是个难得的人才,朕打算留在朝中培养,而且他还太年轻,三枪则更年轻,朕以为最好还是派一个上了年纪,经验足的官员辅助他。”
徐晋心中一惊,突然发觉自己对嘉靖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就因为徐阶是自己的推荐的,他想换个人也得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己不悦,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杨廷和就是前车之鉴。
当然,自己和杨廷和还是有所区别的,对于杨廷和,当年的嘉靖是又敬又怕,而对于自己,嘉靖肯定是不怕的,只是自己的“光环”实在太重了,事无不成,战无不胜,久而久之便成了嘉靖心目中的绝对权威,只要是自己给出的意见,他都会极为重视,甚至奉为圭臬。
这次嘉靖在用不用徐阶的事情与自己产生了分歧,并且坚持己见,这是一种进步,是好事啊,不仅不应该打击,更应鼓励才是,这对培养嘉靖的主见,对自己的身家性命也是件好事,毕竟伴君如伴虎,天知哪天嘉靖会不会厌烦了自己的权威,然后,像推倒杨廷和一般推倒自己呢?
只要是真正聪明的人,都不会让手握极权的九五之尊一直活在自己的过度的影响力之下。既能到中流击水,又可激流勇退,安度晚年,方是真正的政治家本色,而纵观华夏历朝历代,算得上真正政治家的人物屈指可数,其他的充其量只是政客而已!
想通这一点,徐晋心中的不悦瞬间敛去了,点了点头微笑道:“皇上的考量并是对的,臣当初举荐徐介倒是考虑不周了。”
嘉靖闻言暗舒了口气,又见徐晋并无不悦之色,语气也坦然淡定,不由喜道:“朕还担心徐晋你不高兴呢。”
徐晋故作愕然道:“怎么会呢,皇上有自己的主见,能独立思考,这是好事啊,更何况皇上是九五之尊,臣子的意见只是作为参考,最终拿主意的还是皇上您,没必要太过顾忌臣子的想法!”
嘉靖闻言更加高兴了,瞧瞧,什么叫忠臣,徐卿这样的就叫忠臣,认真地道:“徐卿不仅是朕的臣子,还是朕的良师挚友,是朕的好兄弟!”
徐晋连忙道:“臣不敢!”
嘉靖撇嘴道:“少给朕装了,当年在上饶县,你可是踢过朕屁股的。”
徐晋不由哑然失笑:“当年臣还不知道皇上乃兴王世子,更料不到一个藩王世子后来竟然走了狗屎运,坐上了龙椅,否则给臣十个水缸做胆也不敢赐龙臀啊!”
嘉靖亦不由忍俊不禁,感叹道:“人家际遇真是奇妙啊,八年前,朕也想不到会当了皇上!”
“还有更奇妙了,我这个五百年后的人竟然能站在你小子面前。”徐晋心里也暗暗感叹道。
嘉靖睨了一眼表情古怪的徐晋道:“徐卿在想啥!”
“咳,臣在感叹皇上的感叹啊!”徐晋笑道
嘉靖撇了撇嘴,忽然嘿笑道:“徐卿腊月初一那天,在避尘居干了什么好事?”
徐晋坦然地道:“娶了个老婆而已!”
嘉靖差点一头载倒,咬牙道:“好胆,明知避尘居是朕永福姐姐清修的地方,你竟然在她哪里娶老婆,这不是存心刺激她吗?岂有此理,太过份了吧!”
徐晋淡定地道:“皇上忘记了?是您当初吩咐臣,让小婉她们多点窜门的,最好能让永福殿下留恋红尘,改变出家修行的主意的,臣这是按照您的意思办事啊!”
“啊!”嘉靖顿时语塞,暗道:“朕是想你在避尘居娶老婆,但你自带女人咋回事,有本事把此间的女主人娶走啊,你大爷的!”
明王首辅 第1306章 闲王无兵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这大半年时间以来,嘉靖这小子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了,国内风调雨顺,国力蒸蒸日上;边境捷报频传,版图一扩再扩,眼看就要过大年兼娶老婆了,而且还是“自由恋爱”泡到手的老婆,就别提多高兴了。
然而,正当嘉靖人生得意时,糟心的事却接踵而至了。首先是老丈人吴德友的案子,虽然发回给大理寺重审,张璁也重新判了让嘉靖满意的结果,可这案子就是结不了,为啥?胡世宁那头犟驴不肯签字结案啊!
原来按照规矩,所有人命官司最后结案都必须得经过刑部一把手,也就是刑部尚书签署盖印的,最后再交给皇上打勾执行。
正好吴家犯的是人命官司,尽管张璁已经判了吴家的管家偿命,吴府大公子吴昊徒刑两年,但是胡世宁却以有失公允为由拒绝签字结案,估计这位也有跟嘉靖斗气的成份,毕竟嘉靖耍了小聪明,把案子发回给大理寺重审,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其中的小九九了,胡世宁又岂会不明白?
于是乎这位胡尚书便决定充分发挥屎坑石头的本色,誓要把耍小聪明的嘉靖恶心到底,好让他明白什么叫邪不胜正,须知刚正不阿的大臣是绝不能糊弄的。
就这样,虽然案子一早已经审完了,却一直结不了案,为了此事,大理寺卿张璁和刑部尚书胡世宁已经吵翻了朝堂,后者甚至直斥张璁为了讨好皇上而断案不公,公然亵渎大明律法,人人得而诛之。
这下嘉靖也被惹毛了,虽然治国需要能臣、诤臣、谏臣,但顶心顶肺的诤臣也不是谁都能忍的,所以嘉靖便对不懂变通,爱认死理的胡世宁产生了厌恶之情,对“体恤”上意的张璁则越发的喜爱了。
嘉靖所遇到第二件糟心的事却是来自西边,腊月二十那天,他收到了俞大猷的加急奏本,是关于叶尔羌汗国发生政变的事,亲吐鲁番的宰桑哈斯木政变夺权,软禁了叶尔羌大汗萨亦德,并将台吉和明国使者黄大灿等人围困在叶城。
此事非同小同,倘若处理不慎,弄不好会搞乱大明在西域的整个布局,甚至会危及已经收复的关西七卫,一旦关外的明军两面受敌,说不定瓦剌和鞑靼也会有变数,真正的牵一发动全身。
于是嘉靖立即召来一众朝臣商议对策,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必须再派出一名使者出使叶尔羌与宰桑哈斯木谈判,同时命俞大猷派出一支劲族,以大军压境之势威慑叶尔羌,逼使哈斯木不敢轻举妄动。
腊月二十二日,廷议完毕,嘉靖便命人火速赶往哈密向俞大猷传旨,结果圣旨发出后,嘉靖便有点后悔了,后悔没有先征求徐晋的意见,毕竟这事牵涉太大了。
而这也恰恰反映出嘉靖目前的矛盾心态,一方面很想证明自己,即使没有徐晋的辅助,自己也能把事情办好办妥,另一方面却是一直以来对徐晋过度依赖而产生的一种不自信,生恐自己把事情办砸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嘉靖和徐晋君臣之间产生了嫌隙,纯粹是嘉靖想证明自己而已,就好比学生想在老师面前尽力表现,以获得老师的表扬和赞赏一般。
一旦嘉靖在徐晋那获得了充分的肯定和自信,那他就算出师了,再也不需要徐晋这个掌舵人了,说得好听点叫艺成出山,说得不好听叫鸟尽弓藏,这是一个少年皇帝成长的必然过程,最高权力注定是不能分享的,要不然也不能叫“御极”了!
其实鸟尽弓藏也没什么,最怕就是兔死狗烹,前者只是雪藏,后者连最后的价值(肉)都被利用尽了,所以对徐晋来说,能鸟尽弓藏也是很好的结果,功成身退,当个安安稳稳的富贵闲人他不香吗?
嘉靖六年腊月二十五日,马上就要过年了,芝儿小姐大年初一入宫,所以整个北靖王府忙得不可开交,徐晋这个一家之主更是连轴转,差点没累成狗,答应给永福公主画像的事自然也抛诸脑后了,估计也得压到年后才有时间顾上这事。
幸好永福公主兰心慧质,善解人意,显然也知道徐晋这段时间很忙,所以并没派人催他。
腊月二十六日上午,徐晋刚刚和宫里来的司礼监太监商议完关于芝儿初一入宫的步骤细节,管家大宝便表情古怪地进来禀报道:“王爷,外面来了奇怪的人,说要求见大帅,小的问他是谁又不肯说。”
“大帅?”徐晋心中一动,只有军中的人才会叫自己大帅,于是便问对方长什么样。
大宝便答道:“那人长得十分高大,嗯,有亲家公谢老爷子那般高大,黑头发,但眼睛却是淡蓝色的,会不会是四夫人家里的亲戚?”
徐晋心里咯噔一下,猛然想到一个人,急忙道:“快带他进来。”
大宝见徐晋神情激动,只以为真是四夫人薛冰馨的亲戚,当下不敢怠慢,立即跑了出去把人请进来。
很快,一名铁塔般的大汉被带了进来,只是此人身上脏兮兮的,满脸的风霜,一双蓝色的大眼布满了血丝,见到徐晋后立即跪倒行礼:“宋大眼给老爷请安!”
原来此人不是别个,赫然正是宋大眼!!
话说冬月二十五日那天,宋大眼和郭黑子抵达敦煌,向守将仇鸾报告了叶尔羌的情况,然后仇鸾便把他们留在敦煌,一方面派人前往哈密报告俞大猷。
宋大眼担心王翠翘的安危,毕竟保护王翠翘是当初徐晋交给他的任务,正所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在没把王翠翘安全带回京城交给徐晋之前,他的任务便还不算完成。
所以宋大眼在敦煌逗留了五天,便决定赶回京找徐晋,向他禀报王翠翘的情况,毕竟那平西大将军俞大猷可不管这种私事。
由于宋大眼并不是官方的人,所以他要离开,仇鸾也不好阻拦,就这样,宋大眼告别了郭黑子,离开敦煌,骑马从嘉峪关入关,一路往京城赶去。
从敦煌到京城近六千多里路,再加上眼下正是严冬,道路难走,所以宋大眼花了二十多天,途中冻毙了三匹马,这才赶到了京城,不可谓不辛苦。
宋大眼未曾到过京城,又没有路引,好不容易才混进了城中,接下来便好办了,以徐晋的名气,一打听便找到了住处所在。
此时看着跪倒在跟前的邋遢大汉,徐晋既惊喜又激动,连忙上前扶起道:“大眼,原来真的是你,翘儿呢?”
“对不起老爷,小的未能保护好夫人!”宋大眼沉声道。
徐晋的一颗心瞬间沉到的谷底,急忙问怎么回事!
宋大眼便将这些年游历的经过大概说了一遍,徐晋听闻王翠翘只是被困在叶尔羌的叶城,倒是暗松了口气,还好,至少人还活着,唉,这败家娘们还真不让人省心,胆子也太肥了,竟然最远跑到了波斯的首都大不里士,等平安回来后非胖揍一顿屁股不可。
“老爷,如今夫人被困在叶城,城中只有两万守军,怕是坚持不了多久的,宜早出兵救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宋大眼道。
徐晋不由剑眉一挑,淡道:“如今已然入冬,当地滴水成冰,如果城中粮食充足的话,两万守军坚持到明年开春是没有问题的。”
宋大眼点了点头道:“叶城是叶尔羌台吉拉希德经营的,城高墙厚,储备还算充足,不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徐晋摆了摆手道:“出兵救援之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细作计较,大宝,先带大眼下去安顿。”
于是大宝便把宋大眼带了下去梳洗吃饭,在此不再赘述了。
此刻,徐晋却是犯难了,现在的他虽然位高名重,实则却是富贵闲人一个,手里没有兵权,在朝中也没话事权,除非他有撒豆成兵的本事,否则带兵救援叶城就是个笑话,所以此事还得嘉靖首肯啊!
徐晋在厅内踱来踱去,眉头越皱越深,既然宋大眼都已经赶到京城了,那么嘉靖从官方途径肯定也得知了叶尔羌汗国内所发生的变故,为何这段时间不见他找自己商量对策呢,抑或他已经作出了应对?可是此事非同小可,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愿他不要作出错误的应对才好,否则西域地区的一手好牌将会变成烂牌。
徐晋坐立不安地踱了半小时,很想入宫问一问嘉靖,最终还是按奈住了,既然决定了要放手让嘉靖干,在对方没有主动找自己之前,实在不宜出面干涉,更何况还有几天芝儿就要入宫了,还是等办完这件事再作计较吧,反正相隔万里,急也急不来,但愿翘儿和少云兄吉人自有天相吧!
一转眼便是嘉靖七年的大年初一了,这一日,北靖王的义妹贺芝儿被册立为贤妃,全城张灯结彩,举国同庆,比之前谢三枪和依萨娜郡主成亲还要热闹数倍。
明王首辅 第1307章 猪队友模式开启
仇鸾嗜好狩猎,或许是本身带兵的本领不行,难以体会到大杀四方,指哪打那的快感吧,所以便通过围猎来弥补一二。
话说仇鸾每次出猎的阵仗都很大,至少带上五百军卒,最多一次是三千人,为免落人口实,于是便美其名曰:实战演练。
每次开始狞猎,仇鸾会先让军卒从两翼包抄,将方圆十几里的野兽统统驱赶出来,然后不断地收缩包围圈,让这些野兽像赶集般挤在一起,此时咱们的仇大将军才好整以暇地策马杀出,左右开弓,箭无虚发,如有神助,亲兵们则在一旁高声喝彩叫好,好不威风,直至日暮兴尽方收兵回城。
仇鸾是十月初进驻敦煌古城的,到目前为此,两个多月时间,已经出猎不下十五次,平均每个月五次,弄得附近的野兽都知道敦煌城中有个打猎成瘾的疯子,所以都躲得远远的,方圆百里之内再也难找到活物,蝎子除外。
这一天是腊月二十三日,乃北方人习惯过的小年,然而咱们的仇大将军却又手痒了,于是率了五百亲兵出城狞猎去。
话说自从郭黑子和宋大眼将叶尔羌的消息带回来后,平西大将军俞大猷已经下令,玉门关、敦煌和阳关一线加强戒备,提防叶尔羌人从背后偷袭。
然而如今过去已经将近一月,一切风平浪静,再加上天气寒冷,料想叶尔羌人就算有胆子对大明用兵,至少也会等到明年开春之后,于是仇鸾便开始放松了,在城里闷了大半个月,瘾头越发的上来了,所以便在小年这一天出城狩猎过把瘾,顺便弄些野味给自己加菜。
结果呢,仇大将军率着五百亲兵在城外转悠了半天,愣是连只土拔鼠都没打到,沙尘倒是吃了不少,不是一般的窝火。
眼见自家将军面色越来越黑,濒临爆发的边缘了,亲兵们一个个心惊肉跳的,耷拉着脑袋连大气也不敢出。
此时亲兵队长赵四六灵机一动,提议道:“参将大人,连日来围猎不断,估计附近的野兽都被打怕了,不如咱们再往西走一段路,接近罗布泊边缘,那里应该能大有斩获。”
仇鸾此刻正是“欲求不满”,立即便同意了,在五百亲兵的护卫之下再往西走了五十多里,此时距离敦煌城竟有近八十里之遥了,若调头往北,估计都能见到玉门关了。
话说玉门关再往西不远就是号称死亡沙海的古罗布泊了,这里高度盐碱化,寸草不生,气候多变,而且地面多有磁石,磁场紊乱,即使有指南针也会时常失灵,极容易迷失方向,一旦在罗布泊中迷路,死亡概率极高,就算是有高科技技术的现代,罗布泊的也是生命禁区,游客禁止随意进入。
言归正传,且说仇鸾带着五百亲兵来到古罗布泊的边缘,这里是一片风蚀雅丹地貌,放眼望去,一座座奇形怪状的风蚀土丘矗立在戈壁上,其间倒是藏匿有不少的飞禽走兽。
这下仇大将军爽了,五百亲兵分成两拨,一阵操作猛如虎,枪声不断,锣鼓齐鸣,把藏在附近的野兽都驱赶出来,一时间鸡飞走跳,好不热闹。
五百亲兵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几十头大小野兽赶到一处,早就严阵以待的仇大将军见时机成熟了,立即拍马上前,左右开弓,嗖嗖嗖,真个箭无虚发,呵呵,密匝匝的野兽就在眼前打滚,只要不是瞎的,估计都不会射空,更何况仇鸾好歹也是武榜探花,骑射功夫还是相当扎实的。
嗷……
忽然一声嗷叫吸引了仇鸾的注意,定神一看,发现群兽当中竟然混了一只大棕熊,估计有几百斤重,不由大喜过望,要知道眼下正是冬季,熊都躲起来冬眠了,此时能见到棕熊还真是种运气。
“哈哈,就你了,本将军的小年夜晚餐,牲畜,把熊掌留下。”仇鸾大喝一声,立即弯弓搭箭,但见箭去如流星,正中棕熊的背部。
“将军神箭,例无虚发!”一众亲兵高声喝彩,马屁如潮。
那棕熊中箭后痛得咆哮一声摔倒,不过马上又爬起来,以极快的速度飞奔起来,四爪轮动,刨得沙石四溅,倾刻便逃到一座风蚀土丘之下。
“不好,这畜牲皮糙肉厚,要逃了,快追!”亲兵队长赵四六一提缰绳便追,仇鸾早就先一步追上去了,一边弯弓搭箭瞄准。
只是那头棕熊中箭后,反而刺激了它的兽性,爆发力委实惊人,四蹄飞奔起来竟像离弦的箭一般,在山石间若隐若现,根本没办法瞄准。
就这样,众人一口气追出了十几里地才将那头棕熊杀死,而此刻已经红日西坠了,斜阳之下,一座座风蚀土丘在戈壁滩上投下惨惨的阴影,朔风穿石,如泣似诉,仿若鬼哭。
仇鸾亲自抽刀砍下一双熊掌,又命人取了熊胆,这才心满意足下令收兵回城,这货虽然打猎瘾头大,但也没忘记自己守城的职责,狩猎从来不在外过夜。
且说仇鸾率着五百亲兵回程,刚走出了风蚀雅丹地貌的范围,天色便完全黑下了,于是便命人点起火把继续赶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