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征战无限历史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江南黄沙
查看完任务信息的赵高和麦玲珑以及老八三个人同时竟无语凝噎,三人做过充分的准备,唯一没有想到的是,任务的时间竟然整整持续了二十年!
在此之前,赵高做过的最长任务是两年,老八有一次一年半的经历,麦玲珑最长的就是建团任务那次一年。
二十年是什么概念?如果从二十五岁开始建功立业说起,四十五岁逐步老朽,等于横跨了一个人完整的青春岁月!
“空间给你安排的身份是什么?”站定了的赵高心渐渐地平静下来。这个剧情世界并没有一开始就切入战斗,本来有的一点点紧张情绪也就被驱散了。
“我原先的团队来过这个时代,我继承了原来的身份。”老八苦笑一声,这一点他没想到过,因为当时他还只是一个主属性不到三十的小探索者,只能依附于团队做一些任务。
在那个剧情世界里,老八所在的铁甲团队任务是剿灭山贼叛军。在铁甲老大的英明领导下,第一阶段的完成度居然高达90%从而激发了第二阶段的隐藏任务,在山贼的巢穴里发现了勾结官府的罪证。
然后就是和官府死磕了。可惜铁甲显然高估了自己团队的实力,或者说从来没做过隐藏任务的他低估了任务难度,被区区一个县令带着把总几百人围在了山贼的老窝里。
后面就不用说了,本来剿匪的衙役(铁甲团队的身份)在官府嘴里变成了要剿灭的山贼,在拼死击杀了一批围困的明军之后才好不容易逃走。第二阶段的隐藏任务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失败了,难怪老八原先从来不说自己唯一的一次激发隐藏任务的经历,竟是如此的惨痛。
他现在的身份是“受官府通缉的绿林义士劳巴”,这些年做下不少大事(传说度),此时托庇在赵高门下。
“我是东渡来的朝鲜学子兼流亡者田平。”麦玲珑看了看身上的衣衫,明显和赵高老八有着区别。此时的高丽仰慕中原文化,或者说大明是所有儒家文明圈最向往的地方,她的身份也好理解。
“原本是高丽贵族,高丽亡国后入朝鲜为官,功勋卓著的朝鲜世家之后。”这是麦玲珑的身份,现在一样是托庇在赵高门下,她嘲讽地一笑,说道,“你呢,看起来很牛逼啊,连方舟空间都安排我们两成了你的门客。”
“呵呵!”赵高貌似憨厚地干笑了一声,亮明了自己的身份。
“开国元勋,滕国公孟善之后,燕山县男,袭忠显校尉孟士,字弘毅,少有威名,屡破贼寇,咸以为忠贞果敢之士。”
这个身份一亮出来,就亮瞎了另外两双狗眼。
想当初大明剧情里,有的团队从开始奋斗到结束,不过就是一个不入流的官儿,如果看到赵高这次一开场就这么牛逼,找谁说理去?
这就是爵位(通用贵族身份)加特殊称谓(忠贞之士)加高传说度带来的叠加爆发式的效果了。





征战无限历史 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胆的想法
这次剧情世界的落点在燕山县男府的密室。赵高的身份虽然只是一个爵位较低的贵族,但本身承袭的却滕国公的爵位,一代一代递降到现在所以才是个县男,但国公府基本上还保留着原先的一些规制,这是有着历史渊源的,所以不算逾制。
见三个人都陷入了沉思,掌握资料最多的麦玲珑率先说道:“嘉靖二年,正是倭寇最为猖獗的时候,江浙,福建,两广等沿海都受到了袭扰,更可恶的是这些倭寇盘踞在海岛之上,想要肃清绝对不是简单的事。”
赵高却苦笑了起来,麦玲珑对于任务的把握有自己独到之处,一眼就发现了这个任务中最难的一点。
团队任务和个人任务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战力依旧重要,但已经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就拿这次任务来说,倭寇的首领个人实力不会超过历史d级,可这茫茫多的海寇,就算排着队让老家伙团队一个个砍杀过去,那也得平地起飞横渡大洋才行啊。
况且,沿海众多的民众,本身就和倭寇是一家。
嘉靖年间是明朝倭寇为害最烈的时期,史学界称“嘉靖大倭乱”。在这一时期里,从贼中“迫于贪酷,困于饥寒”的中国沿海平民才真正是倭寇的主体,而饥寒贫困的之一在于明朝“片板不许下海”的海禁政策。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明初东南沿海人口暴增,但可以耕种的地却不会因此增加。从宋朝以来,当地居民一直将出海贸易视为衣食之源,海商、水手、造船、修理、搬运加上种种服务,可以说大海养活了起码百万计的沿海居民。
在福建,有句话叫做:“海者,闽人之田也。”明朝海一纸禁令无情地把当地居民的“田”给剥夺了,饭碗跟着也砸了。在广东潮州、福建泉州、漳州地区一向是通商出海的发舶口,“潮漳以番舶为利”,不许贸易等于断了他们的生计。对茫然失所的沿海居民来说,眼前摆着两条路:要么忍饥挨饿,要么铤而走险进行海上走私(实际上的倭寇)。
有了倭寇,为了避免麻烦,明朝内阁大多选择加强海禁。严禁海外贸易,一经发现就是全家杀头。然而海禁越严,倭寇越多,恶性循环下,几乎连沿海的城镇都需要被放弃了。
在本乡本土,倭寇有着令人难以相信的支持。作战时,屡屡发生看似荒唐的一幕:倭寇天时地利无所不占,如鱼得水。而代表正义之师的官军,反而不受欢迎,举步维艰。不少沿海平民百姓甚至直接支援倭寇,参加过抗倭战争的明人万表记录道:“杭州城歇客的店家,明知是海贼,但贪图其厚利,任其堆货,且为打点护送。铜钱用以铸火铣,用铅制子弹,用硝造火药,用铁制刀枪……大船护送,关津不查不问,明送资贼。近地人民或送鲜货,或馈酒米,或献子女,络绎不绝;边卫之官,有献红被玉带者……五峰(即倭寇某部首领王直)素有交情,相逢则拜伏叩头,甘心为其臣仆,为其送货,一呼即往,自以为荣,矜上挟下,顺逆不分,良恶莫辨。”
到后来,倭寇已经分流成江寇、虔寇、广寇、漳寇、海寇、峒寇、畲寇、盐寇多少个分支,此起彼伏。《筹海图编》在“叙寇源”部分,即追踪倭寇来源时说:“今之海寇,动辄数万,皆托言倭奴,而其实出于日本者不下数千,其余皆中国之赤之无赖,孑人而附之耳。大略福建漳郡居其大半,而宁绍往往亦有之,夫岂尽倭也。”史籍《嘉靖东南平倭通录》载:“盖江南海警,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居十七也。”又如《吾学编》载:“大抵贼中皆华人,倭奴其十之一二。”
参与剿倭的将领王忬,也向皇帝报告:据他调查,“倭寇”头领约有百余人,其中“雄狡著名”者,都是本国之人。如“徽州王五峰(王直)、徐碧溪、徐明山,宁波毛海峰、徐元亮,漳州沈南山、李华山,泉州洪朝坚”等。另一剿倭名将胡宗宪,根据实际调查,编写了一本《筹海图编》,其中列出十四股势力最大的“倭寇”,其头目同样全部是中国人。也就是说,在所谓的“倭寇”内部,中国人不但在人数上占了绝对优势,也同时牢牢把握着领导权。
难怪时任南京刑部尚书王世贞说:“自节帅而有司,一身之外皆寇也”——除了督抚将帅,所有人都是倭寇。
在这种情形下,弄艘船,一个一个剿灭过去,那是傻子才干的事!
“这么麻烦……”老八听赵高详细解说完这一段,一个头已经变成了两个大。团队战这种东西和隐藏任务一样,都是高完成度带来的,不过一个是在原先的剧情世界,一个会延伸到后一个剧情世界。
简而言之,个人任务培养的是战士,团队任务培养的是指挥官。
“所以才给了二十年的时间啊。”麦玲珑对这段历史也很熟悉。提前知道这个剧情世界的时候,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倭寇最盛的时期,甚至她已经在现实世界里就和赵高商量过几次,也猜测过方舟空间可能会发布的任务。
结果是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方舟空间给的果然是一个剿的任务,意外的是任务需要的不是剿灭某一支,而是彻底的清剿。
原先的计划于是全部作废,仅余资料算是有用。
既然局面已经打开,不是一场小小的战役战斗,那么顺承的思路也就需要打开,这一点上,赵高有着天然的思维优势。
他整理了一下思路,在这种正事上他的语气向来严肃而慎重,等麦玲珑和老八把各自分散的注意力全部集中过来的时候,才平静地说道:“玲珑,我有一个粗略的计划,需要你帮我补充细节。”
“说吧。”麦玲珑叹了口气,答道。
赵高和她两人的思维习惯已经变成了相互依赖,赵高负责给出大势上的指导和天马行空般的创造力,而具体过程中的细节,却要以她为主力一一去推测敲定。就像是一个野路子画了一幅画的底子需要,她这个学院派在此基础上慢慢地勾勒上色,最终作出一幅名画来。
“我们兵分三路,我参加科举加入大明阵营,你去日本扶助某一位大名加入日本阵营,老八直接加入倭寇阵营去当海贼王”赵高缓缓说出自己的想法。
麦玲珑和老八同时呆呆地看着他,惊讶于这个想法的大胆。




征战无限历史 第二百五十二章 寇不聊生
老八一脸郁闷,另外两人玩智斗去了,他只能傻傻地去当倭寇!
谁让脑子不如人家好使呢,赵高说当倭寇最简单,只要拳头够大,谁不服就把他干死,这就成了。
恰好的一点就是,老八的拳头够大。
而且他还有非常强悍的一点,就在于他那已经到了八点的传说度,让他一出山就绿林里的声望一时无两。
简直就是传说中的绿林豪杰,强盗祖宗!
那是真正的振臂一呼群雄跟随,短短三十天时间内,“声名卓著”的老八就拉起了好大一票人马,整整凑了七八百人十几条走舸一条三桅的大船,占据了一个小岛,成为了众多倭寇中的一支。
异常凶悍的一支。
他占的这个小岛是在现实生活中一堆历史学家反复研究过得出的一点重要结论,那就是大多数的倭寇都需要从这个小岛的周边经过。除非是那种定点在一处的如江寇,其余的都需要通过这个相对风平浪静的海峡。
倭寇的本性就是流窜作案,固定在一点不利于作战,也不利于消耗劫来的货物。
大多数倭寇都会选择到“异地”去劫掠,然后回“本地”去销赃。
赵高给老八的方案,就是原地“收税”——抢劫税。
“tmd,还有没有天理,老子混了这么多年,还的第一次听说抢劫也是要交税的!”又一名倭寇首领站在船头,对着老八愤怒地吼道。
“你那没有王法,我这里自然也就没有天理。”老八拍了拍手上的大锤子,一脸嚣张地说道。自从头三个月过后他占了这个海岛已经又过了三个月,这样的对话已经演练了七八回,每一次到这里基本都聊不下去了。
果然对面的匪首一声怒喝,手中的令旗一挥,便有两艘小型的箭船飞一般地从侧翼袭来,一下子就勾住了老八的做船,一阵剧烈的摇晃之下,站在船头的老八便被晃了下来。
对面的匪首立即大笑了起来,这样的策略对战官军的时候屡屡生效,佯装和对方首脑对话,出其不意将其打入水中,后面的事当然就不必说了。
对上眼前的这个新手二愣子,果然也是一击生效。
可没等他们笑完,从水面上泛起的水花就像是一条腰带勒住了他们的脖子,让这种笑声戛然而止。
话说老八的水性只能算一般,但架不住他属性够高,就算是落到了水里,以他的力量扑腾起来就像是一个小型的马达,双手搅拌起来的水花一点也不亚于一般的汽艇;另外主属性体质带来的防御效果让普通倭寇的攻击完全像是帮他挠痒痒,射过去的箭头跟射在铁板上一般弹飞了出来,完全就不能生效。
这样强悍的存在对于这些普通的倭寇心理上就是巨大的打击,加上他那变态的传说度,大多倭寇到这里基本就直接跪下唱征服了。
要是还有不服的,老八手上是一把巨型的铁锤,就会一下下把这些敌船砸出一个个大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就是麦玲珑和赵高给他出的主意,占岛为寇,而且是寇中寇,专门抢倭寇,比倭寇还凶残的寇。
话说最开始跟着老八的那些个人,都是老八专门挑选出来穷凶极恶的存在,这会儿的主要工作也就是摇旗呐喊必要时还能去当个炮灰什么的。这些人都是流落成倭寇,连原来的名字都需要放弃了,谈什么礼义廉耻都是虚的,抢劫到货物过上好日子才是真的,至于抢的是其他倭寇还是老百姓,这tm不都一样么?
老八率领着这群人完全没有什么心理压力,这帮人其实无比凶悍,抢起东西来都是不要命的。当然老八也不会亏待他们,抢到的货物自己只留一成,其余的都分给了手下的贼寇。他有治理数万人的特殊行动大队的经验,区区几百或者几千贼寇,那就是小小意思而已。
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败在老八手下的贼寇已经不下于五十只,兼并下来的船只贼寇更是不计其数,区区的一个小岛已经盘踞不下,老八一连扎营十个小岛,形成一个如口袋型的包围圈。
这下来往这边的倭寇数量顿时就少了好多,很多人宁可绕道外海,冒着风浪的危险也不愿意从老八这边经过。这个魔鬼最初只收三成的“抢劫税”,到后来的时候已经上升到了八成,兄弟们辛辛苦苦和天斗和地斗和官军斗,抢回来的东西一转眼就喂给了老八,自己只能喝口清汤!
据说最近这口清汤也没得喝了,好几支进去的小支倭寇已经连人带船全归了“劳巴”,仅仅只能在下游看见一些木屑和几具残尸漂下来。
事实也的确如他们所想的一样,短时间内依靠强大武力野蛮征服的老八也逐渐满足不了手下的欲望。或者说随着老八兼并的倭寇越来越多,经过的船只却越来越少,每个人能够分到的货物也越来越少,这根本就满足不了已经被养大了胃口的贼寇。
于是老八把手下的倭寇按照岛礁分成了十支,开始从固定的地点脱离出来,伺机攻击周边的倭寇或者城镇,不管对象是谁,反正就是抢抢抢杀杀杀,根本就懒得顾忌由众多的匪首如宋素卿、王直、陈东、徐海、曾一本、许恩这些人共同制定的规则。
都是倭寇了,还玩盗亦有道那一套去制定规则,老八本来就是来捣乱的,哪里会让他们指手画脚,对这些人更是不屑。
过来威胁的使者被老八扔到了海里喂了鲨鱼。
过来谈和的使者被老八挂在了桅上喂了海鸟。
过来联盟的使者被老八放在了岛上喂了毒蛇。
……
老八的所作所为看起来就像一个疯子。可怕的是现在这个疯子还掌握了不下于自己的实力,这样的情况下,谁不怕疯子什么时候受自己刺激一下就过来找自己拼命?
讲道理的话这些大倭寇如王直之流根本就不惧老八,他们的背后都有大豪商或者是日本某些大名的支持,无论是人员配备还是船只先进度都不是那些自发的小流寇能比的,更是有着历史人物这种高端的战力存在。
可他们同样不会有和老八正面去拼个你死我活的打算,打赢了也没什么好处,据说老八手下就是一群人渣,能拿走的货物统统换钱潇洒,不能拿走的统统扔进大海里,根本就没有财货。
而且老八也算识趣,行动上虽然疯狂,却也不会主动去招惹这些大队的人马,而是专门在沿海做着欺软怕硬的活儿。
一时之间,那是寇不聊生。很多小队的倭寇要么选择被老八的阵营兼并,要么被其他倭寇势力兼并。偌大的沿海,在七八年之内仅余下了十来支较大的势力,其余较小的势力也只有五六支,三五成群的小队倭寇已经完全消失了踪影。
和顶峰时成百上千的倭寇小队相比,清剿的难度降低到了极点。




征战无限历史 第二百五十三章 日本战国中
老八的行动很顺畅,那是因为这次的行动就是老家伙团队在现实中反复论证过的,大部分的应变都在现实空间的专家论证下给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加上老八本身的实力,做起来是得心应手。
麦玲珑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她的过时高丽皇室血统基本没有任何作用,八点的传说度也只在明王朝境内生效,在日本,听说过她名字的人极少。
既然给出的关键词是倭寇,有关于日本的资料老八也搜集了不少,最主要的就是当前的日本形势。
一五二三年正是日本战国进入到纷乱时期。天皇后柏原天皇胜仁已经没落到了极致,一五零零年继位的时候,天皇自己没有钱,想要举办登基仪式就需要通过幕府征收特别税。
问题在于现在的室町幕府也是空架子,幕府将军足利家族手上也没有实权,幕府里的管领细川政元掌管了几乎一切内政军事大权。幕府将军足利义晴长期与细川家族失和,丧失了绝大部分的权利,到后来细川家族甚至掌握了将军的废立,前任天皇后土御门天皇驾崩,幕府连皇室丧葬费都出不起,最后草草埋葬了事。
甚至这位细川政元能够当面说“即位大礼仪式毫无益处,徒费钱孥”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天皇继位五六年,也无力举办继位大典,幕府将军时而困守,时而出逃,自顾且不暇,也完全管不到天皇的死活。
直到一五二一年,已经继位二十二年后柏原天皇终于攒够了钱,勉强办了一次即位典礼,算是了了他一件心愿之后,没过几年也就死了。
继位的是后奈良天皇,这位苦哈哈同样攒不够继位仪式的钱,不过他比他的父亲要幸运一点,只花了十年时间就勉强攒够了。
这就是当时的天皇。
就像上面说的,幕府其实混得也不行。从一四六七年的应仁之乱开始,幕府开始逐步丧失了对下属大名的统治力,就连幕府实际掌控地区的权力,也控制在家臣细川家族的手中,巅峰时期的细川家族,能够跳过天皇直接主导将军的废立。
细川家族的实权,又掌握在家臣三好氏的手中,三好长庆实际上掌握着室町幕府的主导权。
梳理一下,就是天皇大权在幕府,幕府大权在家臣,家臣的大权在家臣的家臣手上,这就是所谓的下克上。
失去了控制的诸多大名,相互征伐之间就滋生了大量的海盗,尤其是南方诸位大名,将掠夺中国大陆视为最大的一项收入;这些海盗除了在本土肆虐,一样会延伸到大明的海域,这就是日本籍倭寇的主要来源。
等到一六一五年德川家康统一日本,民众逐渐从战争中安定下来,倭寇产生的源头也就逐渐消失了。倭寇之乱本身就是源于战乱,而它又引起了更大的战乱,甚至引起了国家之间的战争,两个小名之间,很可能就因为一船货物就爆发了“战争”。
与其说是战争,不如说是民间私斗。大名掌控的区域也许还能有几个县那么大,一般的小名也许就是几个镇,打起仗来的规模可想而知,所以两个小名的战斗,大概可以描写成这样。
“大人,属下该死,火町城丢了!”
“八嘎,对方来了多少人?”
“很多很多,看起来已经超过了三十个!”
“嗦嘎,给你五十人,把火町城给我夺回来。”
……
话虽如此,可麦玲珑要想介入日本的大名之间的战争,又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日本特别重视血统的延续,天皇万世一系当然没有疑问,室町幕府的足利家族,是来自于“源姓”,源氏本身就是降为臣籍的皇族,算是皇室一家也没什么问题。
而掌控足利家族的细川氏,又是足利家的庶族分支。三好长庆所在的三好氏,又是源氏的另外一个分支。
总而言之,这都是人家家族内部的战斗而已。
这样的情况下,麦玲珑一个“浪人”出身,想要获得一个武士身份也许不难,但要想进入某个大名的核心权力层,没有几代人的努力根本就没有希望。
想明白了这一点的麦玲珑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打算,她有着另外的捷径。
她直接给自己杜撰了一个“源氏”家族分支的身份,给自己的家族取名田平氏,连祖宗十八代得家谱都详细记载完整,可以追述上奈良天皇第一代降籍的那几位皇子中的一位。
这可是请了七八位日本历史的专家专门做的假,一般的人还真挑不出什么破绽来。
她身边还有几位实力高强的“家臣”,更像是坐实了她的身份。
不用说,这几位家臣当然是赵高招募出来的“张氏十八骑”中的三名,个人的战力已经达到了剧情b级!
只不过因为和赵高的距离过远,这三人被麦玲珑带过来之后等同于一次性的用品,阵亡了之后赵高再召唤送过来,估计没有小半年的时间是不行的。
除此以外,她还有倭寇祖宗老八的私人支持,老八虽然只占一成的分润,可这些年积攒下来的数目也极其可观,积累的财富堪称惊人,几乎是源源不断地输送过来。
内有高端战力的支持,外有老八钱粮上的供给,麦玲珑插起大义的名义,给天皇后柏原天皇供奉了一千六百金(一千六百两剧情银两)之后,就成功获得了天皇家族的认可,把姓氏和源氏家族的对应了起来,麦玲珑也就获得了贵族的身份。
反正天皇家族现在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至于到底是不是,降为臣籍的源氏里本来就有非常多的分支,里面掺杂的水分肯定不少,虱子多了不痒,也不在乎多麦玲珑这么一个。
至于献金获得官职,也是这个时代的特色。历史上天文二年,天皇派遣朝廷敕使前往关东,请求今川、北条、朝仓、长尾各大名献金,只有周防的大内义隆单独进献了二千二百金。天皇大喜,即位典礼终于得以举行。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给大内义隆封了一个大宰大弍的官职,崽卖爷田不心疼,天皇凭借出卖官位获取献金,在乱世中让自己活得舒服一点,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1...7677787980...2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