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绯红之月
战争总是能够让一个国家进入充分就业状态,哪怕是有八亿人口的中国,完成了南下战略第一步之后,整个国家的完全进入充分就业状态之中。十万经过考验的劳动工人可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团队。
最后双方签署了另外一个协议,两万多认为富贵险中求的日本劳工,为了更高的工资,坐船去了锡兰,在锡兰参与了中国修建港口以及锡兰本地铁路网的工程。另外一部分愿意细水长流的日本劳工,则到了婆罗洲等地,参与当地的土木建设。
这十万人带动了日本国内赴华务工的潮流,在气候湿热的东南一带,出现了大量日本劳动者参与中国工程队的局面。
当然,国内对此也有点意见。认为日本劳工的工资稍微高了一些。当然,他们的劳动表现倒也能够配的上这样的报酬。而中国管理部门就问了一个问题,“中国劳动者有养老保险,日本人有么?”
这一个问题就让质疑者闭嘴了。
自此开启的劳动交流,固然让日本劳动者得到了很多收入。作为鲶鱼理论的证明,做事更加认真细腻的日本劳工也让中国自己经受了不小的冲击。例如日本装修工程队一度几乎垄断了中国北方的装修市场,日本物流业的表现也给中国同行好好的上了几课。在和平竞争期间,日本企业成了中国方面某种意义上的良师益友。
赤色黎明 139 乱战(十九)
陈克从北京回到郑州之后,两位异国来客正在等待着陈克。这两位都算是“熟人”,一位是胡志明同志,另外一位则是“我缅人协会”秘书长昂山先生。胡志明陈克当然很熟悉,昂山则是昂山素季的父亲,也是被成为缅甸国父的一位人物。
对昂山,陈克的印象里面他曾经与日本人合作过,不过这并没有让陈克小看这个人。昂山与日本人合作的目的是为了推翻英国在缅甸的殖民统治。而且历史上这个人后来也对日本人插了一刀。说明这个人并不是真正的缅奸。
这两位出现在郑州的目的已经不用多说,他们希望能够搭上中国解放亚洲的顺风车,从英国与法国的殖民统治下获得本国的解放。
对于中国来说,这当然是好事。安南自然是不用多讲,法国的殖民统治覆灭只是迟早的事情。而缅甸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解决了缅甸之后,中国就能够进一步压制英国。
而这两位都不是傻瓜,中国历史上是这两个国家的宗主国。如果闹+ 成英国或者法国的殖民统治转成中国的殖民统治,他们绝对不会答应。胡志明同志是越南共产党的领导者,对于中国还算是颇有信心。昂山先生就不是那么有信心了。
陈克坦然说道:“我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越南和缅甸达成平等的国家关系。这点我想大家其实可以和朝鲜同志交流一下。如果他们认为我们是殖民者,侵略者。那么我想你们也可以怀疑我们。”
朝鲜是中国的属国,越南与缅甸的同志都很清楚。而且越南紧挨着老挝,他们对老挝的变化非常清楚。
殖民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殖民地的人民不等于殖民国家的公民。殖民国家在殖民地拥有各种特权,在殖民地疯狂压榨。就如同越南人就是越南人,无论被法国怎么殖民,越南人都不可能成为法国公民。而曾经是法国殖民地的老挝,现在中国的老挝省。老挝人民从来不是法国公民,现在作为中国公民,享有中国公民拥有的一切权力。一战结束到现在已经二十年了,新一代的老挝人已经没有感觉自己与其他省份的中国人有什么不同。在中国政府里面已经有籍贯老挝的中国官员,边界地区见识过老挝生活水平的越南边民,不少干脆都让孩子越过边界到老挝省的学校上学,学习汉语。这种“留学生”在中越边界上多的是。现在已经弄到没有在中国那边上过学的,就成了没身份的越南人。在中国那边上过学,这身份就不一样。
因为懂了汉语的话,就能越过边境找份工作。而且越南还有不少中国华侨,在他们手下找差事,懂不懂汉语,是否上过中国的学校,这差别很大的。
胡志明同志心里面其实也是有点腹诽的,陈克举的是朝鲜的例子,却根本没有提更近的柬埔寨。中国的在柬埔寨是有“特殊利益”的,可这种特殊利益与殖民统治相比也完全不同。中国首先尊重柬埔寨的主权,所有的土地租用都是签了合同。不仅付费,还招收不少当地人到中国开办的工厂工作。能到中国工厂去工作,意味着收入高,待遇好,在柬埔寨也是有身份的人了。
中国还从不干涉柬埔寨内政,更没有犯法行为。只是因为中国人比较富有,引发了当地人的羡慕嫉妒恨。但是总的来讲,中国在柬埔寨的影响力还是颇为正面的。甚至有不少柬埔寨方面的人考虑是不是并入中国算了。
胡志明当然没有让越南并入中国的打算,所以他也能够理解陈克为什么根本不提柬埔寨这个例子。
当然,这两位到中国来,也算是下了决心。胡志明与昂山对中国的要求都一样,请求中国派遣军队进入两国,以武力驱逐当地的殖民统治者。而这是陈克不太愿意的一件事。
“胡志明同志,我们愿意提供武器以及训练。甚至可以在越北省为你们提供军事训练基地。你知道我们现在并没有直接与法国开战,我们与英国作战,已经非常吃力。我希望越南同志能够靠自己的力量来获取民族独立。”陈克建议道。
胡志明同志立刻答道:“能否让贵国军队化妆成我国军队?”
陈克语重心长的答道:“那首先你们也得有军队才行,你们自己首先得组织军队,并且打出名号,打几仗。我并不是害怕我们部队的伤亡,帮助殖民地国家获得解放,是我们的责任。但是,一个国家的解放,得靠自己才行。我不在乎法国,我在乎的是胡志明同志你,外国军队的刺刀帮你们获得的解放,你觉得越南人民能够认可么?如果有人指责你说,胡志明同志是外国的傀儡,你准备怎么回答?”
这还真的不能算是陈克推脱责任,胡志明是个很有激情的民族解放者,听了陈克的话之后,他也觉得陈克的话有些道理。
陈克见胡志明同志已经理解了这个要点,就转向昂山。听了方才陈克对胡志明所说的事情,昂山倒也能够理解。他本以为陈克也是同样意思的时候,陈克却说道:“因为我们现在正在和英国交战,所以我们中国能够立刻出兵解放缅甸。不过我们同样要求贵方组建贵方的军事力量。道理我想昂山先生能够理解。我们打完了英国人,绝对不会长期留在缅甸。那时候,缅甸也得有自己的军事力量。我觉得解放国家的人,如果枪都没摸过,这不合适。昂山先生你觉得呢?”
“那么中国想要我们现在也立刻开始组建军队么?”昂山问道。
“我们现在需要你们立刻回去之后准备人手,给我们的部队带路。”陈克答道。
这种事情其实没什么要过多探讨的部分,两人最终与中国达成了协议,一旦两国建国,中国必然首先承认两国新政府。中国也保证,完成军事行动之后立刻撤出两国国土。另外,中国也承诺向两国提供军事装备,甚至在中国军队撤出的时候,中国的装备就会就地移交给两国政府,作为中国的赠礼。
胡志明同志自然是非常满意这个条件,昂山希望中国能够暂时防卫印度与缅甸的边界。他很清楚,即便是中国提供大量的装备给缅甸,缅甸也不具备与英国一战的实力。在这方面,陈克也表示了理解。但是陈克表示,一旦中英战争结束,中国就会尽早撤军。
如果是陈克热情洋溢的表示要帮助缅甸,昂山只怕心里面还是颇为害怕的,而陈克反复提及赶走了英国人,中国就撤退,昂山反倒不想让中国这么撤离。谈判结束之后,中国立刻动用自己的渠道把两人尽快送回国内。一面在老挝省与越北省安排训练基地,一面则是命令南方军区准备解放缅甸的兵力。
克拉运河开通前,中国空军就已经掌握了孟加拉湾的天空。运河开通之后,中国印度洋舰队的实力立刻膨胀起来。特别是需要良好维修的潜艇部队,再也不用千里迢迢的从印度走马六甲海峡这条路,而是直接经过克拉运河抵达柬埔寨的母港。
英国海军依旧在印度洋存在,他们的水面舰艇却再也无法进入孟加拉湾。在与中国的一系列战斗之后,英国海军本就遭受了重创。中国新进入印度洋的三十几艘潜艇从锡兰出发,沿着印度西海岸往来巡航。不管是军用船只还是民用船只,遇到英国舰艇就击沉。当然,中国也向英国方面发了话,如果英国派船到印度运那些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人,只要英国方面事先通告,有中国人前去船上监督的话,中国绝对不阻挠此类航行。
陈克所在的时空,美国人依靠遍布全球的海军基地,控制了航路的安全行进。而美国的政策对民用船只相当的温和。可在陈克的时空,为了控制海上航路,就要进行激烈的厮杀。控制航路的一方,随时可以阻止其他势力的任何航行。这就是血淋淋的现实。
半个多月来,英国在海上遭到了严厉的封锁。被击沉了几十万吨的舰艇。这对英国与印度的联系造成了极大的打击。为了在印度洋继续存在,英国已经疲于奔命,孟加拉湾对中国已经算是一片内海。
1940年4月1日,中国南方军区的登陆舰队开始向缅甸进发。
赤色黎明 140 乱战(二十)
中国南方军区距离缅甸到底有多近?克拉军区西北就挨着缅甸的东南边界。
工农革命军水陆并进,在陆路上工农革命军的任务是解决英国殖民地当局。包括英国军队,英国地方当局的政府、警察,诸如此类的机构。有“我缅人协会”的帮助,这等接收工作干的很顺利。
往往要花上几个小时乃至十几个小时的时间才能赶到目的地,等到了目的地之后,解决问题的战斗很可能只需要十几分钟,至多不过一个多小时而已。陆军部队沿着狭长的缅甸南部艰难前进的同时,海军直奔目的地而去。
对于是否要防御缅甸,英国人的态度很不一致。被中国切断了英国本土与印度之间的联系之后,熟知海上交通重要性的英国人就明白事情已经到了非常糟糕的地步。派遣大英帝国所有的舰队到印度洋作战,在理论上可以暂时打通英国与印度的交通线。
问题在于,打通之后呢?
就连态度极为强硬的现任英国首相丘胖胖都不[敢下这个命令。为了维护交通线,就要把大量的军舰洒在海上,让它们往来游弋。与中国这种以潜艇和飞机为主要攻击手段的流氓海军相比,英国海军走的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重舰巨炮的路线。
中国的流氓海军能够以一艘微不足道的潜艇,甚至是更加微不足道的几架飞机,就能够击沉一艘需要数年才能建造完毕的战列舰或者重型巡洋舰。英国的驱逐舰以及轻型巡洋舰这类舰艇,倒是拥有反潜装备。问题是这些舰艇防空火力非常匮乏,中国从来不会傻乎乎的让潜艇围上去解决战斗,潜艇与快速水面舰艇往往是承担着巡航的任务,一旦发现英国海军,飞机立刻出动。在尾随英国海军的中国舰艇帮助下,解决战斗。
英国海军也曾经尝试过派遣小规模的水面部队追击中国的水面部队,追逐者很快就成了被猎杀者。区区的驱逐舰和轻型巡洋舰就成了上好的靶子。中国人构架的水下,水面,空中三位一体的猎杀体系,让英国“高大上”的海军在印度洋痛苦不堪。
“痛定思痛”对现在的英国人也是一种奢侈品,他们必须在被中国痛打的同时,想出解决办法来。丘胖胖是海军出身,他亲自召开的海军会议,很快就得出了结论。英国在印度洋缺乏战略空军。中国依靠自己强大的工业实力,不惜工本的在印度洋建设起自己的军事体系,英国人落后的技术以及传统,让英国实在是没有力量来解决这个问题。
怎么才能够扼制中国在印度洋的肆虐,丘胖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英国已经联合法国对德国宣战。法国也曾经出兵攻打德国的齐格飞方向,伤亡了数千部队之后,法国人就选择了偃旗息鼓。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法国留下了太过于深刻的印象。随便一条战线上就能阵亡几千上万的士兵,法国真的承担不了这样的伤亡。法国也不肯再打这么一场战争。
阻挡住了法国,德国开始在北欧展开行动。为了和中国作战,英国调集了不少舰队进入印度洋,这让德国的那几艘战列舰在北欧肆虐。特别是德国的俾斯麦号战列舰,那简直是一艘魔鬼军舰。英国纠集了海军试图围攻这艘战列舰,围攻不成,胡德号装甲巡洋舰在丹麦海域拦截俾斯麦号战列舰的时候,被一炮打爆,两分钟内就彻底沉没。
数次拦截俾斯麦号与欧根亲王号的英国舰队,还被德国军舰给诱入潜艇的预设埋伏阵地。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被德国接连给击沉了两艘巡洋舰,一艘装甲巡洋舰。大英帝国同时与中国和德国开战,遭到了惨烈的损失。
作为世界霸主的英国,眼下的落魄局面展现在整个世界面前。丘胖胖已经明显感觉到,此时根本不是怎么战胜敌人的问题,而是大英帝国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如果战争就这么打下去,一旦中国和德国军队最终在中东会师,大英帝国就会永远的被从天平样与印度洋赶出去。
德国难道只考虑夺取欧洲么?德国以及与德国穿一条裤子的意大利难道不准备夺取非洲么?在北美虎视眈眈的美国会放过加拿大么?如果英国只龟缩在英伦三岛上,大英帝国就势必进入彻底崩溃的轨道。这样的未来令英国内阁感到不寒而栗。
英国曾经殖民美洲,最后出现了美国这个独立的殖民地。英国曾经掀起过试图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人民党最终打败了所有的侵略者,获取了中国的独立与解放。现在与英国并不接壤的苏联,丘胖胖曾经自豪的宣称过,围攻苏联的最高指挥官就是他本人。在苏联刚成立时候试图消灭苏联的老账,到现在还不到20年。
至于现在与英国处于战争状态的德国么……,丘胖胖甚至不想再探讨英国与德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当了数百年的世界霸主之后,英国发现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强国都是英国的敌人,英国和这些国家都结下过血海深仇。与以往不同,这些国家并没有在英国的挑拨下自己先乱斗起来。
中国与苏联的背靠背关系让两国都避免了内耗,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两个大国之间和平稳定的漫长边界线。德国与苏联之间哪怕是互相对骂了十几年,在关键时刻依旧先以英国为主要对手。这几个大国之间互相不动手,英国就倒霉了。
战略变化是如此可怕,丘胖胖是真的拿不出任何办法来,偏偏关于丘胖胖上台是美国人的阴谋,是美国试图瓦解英国,吞并英国的谣言不仅没有消失,反倒是加倍的激烈化。原先是爱尔兰人在散步这个谣言,现在连苏格兰人都加入进来。对此,丘胖胖的愤怒可想而知,且不说这些分离主义份子们的险恶用心。苏格兰与爱尔兰人也配姓赵么?大英帝国的事情什么时候轮到他们插嘴了?
可现在的问题是,如果美国也参与到瓜分英国的狂潮中来,那么大英帝国的命运可能比罗马帝国覆灭的时候更悲惨。眼下不管怎么看,英国都不能让美国也变成英国的敌人,就算是被称为美国的间谍,丘胖胖依旧做了亲自出访美国的准备。
但是大英帝国的崩溃速度却比丘胖胖想的更加快捷。中国海军进军缅甸的时候,首先就是缅甸当地军队爆发了起义。昂山并没有想简单的当一个带路党。他带回了中国保证缅甸获得独立的承诺之后,“我缅人协会”就发动起全部的实力。
作为一名爱国者,昂山加入我缅人协会之前,是缅甸学生联合会的主席,年轻学生们永远都是革命力量常备军。在这个时代,除了发达工业国之外,年轻学生背后的家长们则是社会中坚阶层。发动起了缅甸的学生,就等于发动起了缅甸的中坚阶层。
英国在仰光部下相当数量的部队,准备抵挡中国舰队在仰光登陆。结果英军在4月2日清晨时分突然接到了几个紧急电话,这些电话无一例外的都是报告缅甸部队开始撤离阵地的消息。
此时的中国空军机群已经到达了英国阵地上空。从上面居高临下的往下看去,地面上突然出现了十几个巨大的火堆。每个火堆都组成了一个箭头,一圈火焰的箭头指向的是一大块区域。根据约定,这片区域就是英军的阵地。
英国空军也起飞试图抵抗中国空军,只是那些在空中慢吞吞的英国飞机更像是来送死的。而且起飞的英国飞机很明显也看出了地面上的异状,他们调转机头试图降落。中国空军当然不可能给英国飞机这样的机会,战斗机从背后撵上去轻松的将英国飞机给击落。轰炸机按照火光箭头的指引,对着英国的阵地实施了猛烈轰炸。
惊天动地的爆炸声让整个仰光都在颤抖,流经仰光的几条河流中河水卷起了异样的漩涡,受惊鱼群纷纷跃出水面。有些干脆在震晕之后浮在水面上随波逐流的飘动着。这样的“排场”对中国空军来说已经是习以为然,可对于没有见识过现代战争的缅甸人,这简直是世界毁灭才有的景象。
缅甸人主要是佛教徒,在仰光的虔诚佛教徒们一个个手执中国出口到缅甸的廉价佛珠,嘴里喃喃的诵念着经文。战火并没有扩大到整个仰光。
昂山同志先是把中国部队迎上岸,就带着工农革命军直扑英国阵地。按照预先的设定,中国部队非为两部,一部正面攻击英国阵地,一部绕到英国人后面包抄。英国方面根本没想到缅甸部队来了一场集体倒戈,主阵地上遭到的疯狂轰炸也让英国失去了指挥系统
战斗进行到4月3日,仰光就解放了。
“所有缴获的武器全部交给缅甸方面接管,打扫战场的工业也交给缅甸方面负责!”工农革命军下达了死命令。对于殖民地的人民而言,必须亲眼看到殖民者的惨状才能认识到殖民者并非不可战胜。摧毁了英国在仰光的统制中心,工农革命军继续向西进军。目标是在缅甸与印度边境的英军。
赤色黎明 141 乱战(二十一)
印度此时早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不仅仅是因为中国要进攻印度的问题,从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被强行送上印度次大陆的数百万人口是英属印度当局最大的麻烦。
中国人送人的办法够蛮横,数次运送过程都是先攻占某一处印度港口,接着就开始往岸上撵人。除了送上这么几十万之众,中国还非常体贴的提供了足够一个月的军用压缩饼干,罐头,还有大量装了饮用水的大塑料桶。把这些人无衣无食的扔在海滩上,这跟屠杀也没什么两样了。
当然,英国方面是真心不想接收这些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人,接收这批人之后肯定要弄得印度当地大乱。中国这么强硬的做法让英国也没有办法“拒绝”。好在这年头人均可预期寿命都不高,澳大利亚那地方的卫生条件比较有限,哪怕是老弱妇孺中也没有几个七八十岁的老头子老太太。
把这些人都给送回英国本土明显不合适,在印度的英国当局只能充分利用这些人力。例如英国殖民当局的军队,可以大量征= 用这些人当中的年轻者。澳洲读过书的人,还能到英国的殖民机关做做文书之类的工作。数百万人口或许不能改变印度的人口构成,却能够让英国殖民当局强化自己的力量。
但是有得必有失,英国人觉得自己是被迫解决这帮白人的问题。可印度虽然有很多工业部门,实际上还是个农业国,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也谈不上是什么工业国。没有工业,就没有那么多就业机会。英国与人民党还不同,人民党当年教育出来大量的学生之后,把他们都给撒到农村去,首先从基础建设以及农业技术普及开始,好歹作为工业反哺农业的服务性单位,也能够容纳大量的劳动力。英国作为殖民者,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举动。
政府部门的职位就那么多,几乎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工厂大多数是私有制,进了工厂就要被残酷剥削。没有工业经验的澳洲人尽管是白人,送进工厂之后的效率还是没有在工厂里面有经验的印度监工水平更高。资本家们对此也没有兴趣。
归根结底,作为一个农业国,大家都是要靠土地里面刨食吃。英国不可能凭空给这么多人都找到就业工作。
在后世著名的《荆棘鸟》里面,记录了一个故事。
……吉姆(主人公的父亲)终于在海边的小镇弄到了一个警察的工作,尽管薪水不高,为了养活妻子与三个孩子,他也必须在这里工作。由于在澳大利亚的故乡同样在海边,印度洋温暖的海水经常让吉姆回想起澳大利亚的湛蓝海面。那时候吉姆每年在东边岛屿旅行淡季的时候带着全家到海岛去度假。
海岛上的那座小别墅是一层三间的房子,独自占有一片白色的沙滩。两座陡然伸入海中的山尖峙着海滩,道路在这里到了尽头。房子内部十分朴素,但是很舒适。这座岛自身能发电,因此,这里有一只小电冰箱,有电灯,主人答应过会有的电话,甚至还有一台无线电收音机呢。厕所是冲水式的,浴室里有新鲜水;舒适实用的现代化设备比德罗海达和黑米尔霍克还要多;梅吉觉得很有趣地想道。一眼就可以看出,大部分主顾都是从悉尼或墨尔本来的,他们十分习惯过文明生活,无法离开这些东西。
海滩上的码头有一条玻璃钢底的船,每次出海的时候,透过玻璃钢看着下面那千姿万态、精巧优美、脆而易碎的世界,就好象买门票进入了一个耳目一新的陌生的星球。令人神爽、亲切宜人的海水中漂浮着各种精美优雅的生物。她发现,活珊瑚的颜色并不象商店柜台上当礼品摆着的那样鲜艳夺目。它们是淡粉色、米色和蓝灰色的,每一个球形部和枝杈的周围都摇曳着一种妙不可言的彩虹色,就象是一种清晰的辉光、12英寸宽的大海葵的边缘飘动着蓝色、红色、桔黄或紫色的触手;带回槽的白色海蛐子象石块一样大,逗弄着粗心大意的考察者们。有一次,一条光滑、灰色的小鲨鱼无声无息的在他们的下方游动着,好象在那儿定住了似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