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祸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余人
该死的老东西!
杨大石看着曹孟如此站队,显得恨恨地咬牙切齿暗道。
“钦差大人,这保障湖之名过于寻常,不若改一个雅致的名字如何?”许云安已然是参与进行,这时出谋划策地道。
扬州府通判陈凤鸣微微一笑道:“下官听回来的衙差禀告,说钦差大人浏览保障湖之时,作诗曰: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瘦西湖?果真是好名字也!”
许云安等人眼睛当即一亮,纷纷进行叫好,连同曹孟都不例外。
跟着花映容那种拥有极强个性的人不同,大家虽然知道是沾了杭州西湖的名头,但却知道这样能够更容易引来文人骚客。
“我认捐一千两!”
“我认捐一千两!”
“我认捐二千两!”
……
随着曹孟站出来表态,扬州城的乡绅和盐商纷纷站出来进行认捐,此举不仅是给面子曹孟,同时是给面子林晧然面子。
马出圆看着大家怂恿大额认捐,紧锁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认真地记录下这些人名及认捐的金额,脸上亦是慢慢地浮起了灿烂的笑容。
啪!
陈伯仁冷漠地望着眼前的一幕,感觉被当众扇了一个耳光般。
本以为,他这位两淮商会会长站出来,林晧然的募捐会惨淡收场。却不曾想,这个脾气古怪的老头竟然选择支持于林晧然,令到他的如意算盘一下子落空了。
曹孟发现陈伯仁朝他望过来,却是无动于衷地坐在那里视若无睹。
虽然他知道陈伯仁的人脉网络极广,甚至跟着当朝阁老和兵部尚书都有往来,但他并不打算在仕途有所做为,故而亦不需要看陈伯仁的脸色。
“钦差大人,认捐的名单在这里,一共募集五万三千七百两!”马出圆将名册记录完毕,便是双手捧给林晧然微笑着道。
除了花家、许三安和曹孟之外,徽商代表胡大勇、翁子荣又捐了五千两,加之后面怂恿大额捐款的乡绅和盐商,募捐的总额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五万三千七百两。
“马知县,接下来便有劳你了!”林晧然却没有伸手接名册,而是微笑着说道。
马出圆忙是进行表态道:“能造福于江都县百姓,亦是下官的本分也!”
这倒不全是虚话,一旦他能够好好地办妥这一件事,那县志必然会有着他马出圆浓厚的一笔。像扬州府志,由于昔日时任扬州知府的吴桂芳提出修建新城,令到吴桂芳已经载入了府志之中。
林晧然再次端起酒杯站起来,对着在场的众人又是朗声道:“本钦差在此代扬州百姓敬诸位一杯,再次感谢诸位的解囊相助!”
这一次,连同曹孟都站了起来,跟着林晧然一起饮过这杯酒。
且不论接下来林晧然会不会有贪墨的行径,但很多乡绅和盐商都真切地感受到林晧然想要替扬州百姓做事的那一份心意,这一点令到不少人微微感动。
跟着以前连续两位贪婪的钦差相比,林晧然确实是太过于出色了。
林晧然将酒杯放下,看着酒菜已经吃得差不多,便是望着同桌的一些人发出邀请道:“本钦差偶得半斤上好的龙井,曹老先生、许员外、翁员外、胡员外,不若随本钦差一同到厅中用茶如何?”
“敢不从命!”许云安等人受到林晧然的邀请,当即恭敬地回应道。
这……
陈伯仁、杨大石和范千山等人看着这几个人纷纷站起来跟随林晧然离开,而他们显得孤零零地坐在原地,脸上不由得感到一丝尴尬。
杨大石很想跟着过去品一品龙井茶,但区区一百两的捐款哪可能还会受到林晧然的侍见,自然是被无情地晾在这里。
他看着曹孟等人随着林晧然从走廊离开,便是扭过头望向陈伯仁询问道:“陈会长,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寒门祸害 第1413章 扬州雨
在花厅的其他人却是反应不一,有人看着林晧然募资成功感到失望,有人看着瘦西湖被开发感到高兴,不过更多的人还是感到无所谓。
“还能怎么办,走吧!”
范千山倒是有自知之明,便是站起来准备离开道。
且不说,他们捐的银两带着羞辱性,单是林晧然的身份和地位,自然是有资格将他们直接晾在一旁。
陈伯仁却是注意到林福站在走廊那里守着,隐隐觉得今晚的募捐之举并没有表面这么简单,这个在京城拥有“林算子”之名的年轻人似乎又在密谋着什么。
有的时候,他还真希望昔日这个年轻人当年能够跟徐阶结亲,而不是选择了时任礼部尚书吴山的女儿。
如果他成为徐阶的孙女婿,他们必然能够成为亲密的伙伴,而不是像现在这般站在了对立面,更不用担心林晧然又耍什么阴谋诡计。
杨大石看着林晧然将曹孟等人拉到他处密谈,压着声音显得担忧地询问道:“你说他会不会趁机拉拢他们几个呢?”
虽然他们在淮盐上,各方拥有着共同的利益,有理由团结一致地针对林晧然。只是由于历年的恩怨,他们跟浙商和徽商又有着很深的矛盾。
如果林晧然将浙商和徽商都拉拢过去,哪怕他们背后有着兵部尚书杨博等人的支持,处境比以往定然会艰难很多。
“若是你这般胡乱猜测,便是中了他的计谋!”
陈伯仁狠狠地瞪了一眼杨大石,便是直接转身离开这个花厅。
虽然今晚莫名其妙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裂,他们山西商帮直接被林晧然直接排挤在外,但林晧然想要拉拢曹孟和许云安等人却是一件不可能之事。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淮盐的蛋糕已经被瓜分得清清楚楚,谁想要插足进行抢蛋糕,必然会受到几方的攻击。就像昔日的鄢懋卿般,正是因为要抢夺淮盐的利益,这才令到他们几方团结对付鄢懋卿乃至背后的严嵩。
至于想要联合浙商和徽商抢占他们晋商的份额,且不说许云安等人敢不敢这样做,他们背后的首辅徐阶和兵部尚书杨博便不可能会同意。
正是如此,林晧然这个举动更多是故意给他们施压压力,故意给他们各方创造间隙,而不可能真的有能力将人拉拢过去。
扬州经过短暂的几个艳阳天后,本以为水灾的隐患不复存在,却是突然又下起了一场暴雨。
一团乌云从东边滚滚而来,眨眼间,便将整个扬州城笼罩在阴暗之中,出现了一种末日的景象。
没多会,黄豆大的雨滴疯狂地拍打在扬州城街道青砖和宅子的青瓦等处,接着汇集成流的雨水从屋檐争先恐后地涌下来,又是朝着低洼处流去。
这场雨从上午到下午都没有停歇的意思,似乎要将这座扬州城给淹没一般,给扬州的百姓营造出一种不安的氛围。
与此同时,北京城亦是阴云密布,一场暴雨似乎随时会降临。
西苑,无逸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檀香的味道。
身穿蟒袍的徐阶显得精神抖擞,正坐在书桌前票拟着奏疏。经过这些时日,他身上隐隐多了一些上位者的气息,亦是有了一点权臣的模样。
随着皇上更加专注于修玄,令到他掌握着两京十三省的票拟之权,很多对地方影响深远的政策由他票拟而定,然后由地方执行。
除此之外,地方人员官职的变迁和具体工程款项的拨款,皆由他的手而决定,而他现在的权柄实质比严嵩弱不了多少。
面对着一份来自福建的奏疏,他仍如化身成为决胜千里的大帅般,在一张纸质轻柔的小纸条上写道:“三军并进,速取兴化”。
去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倭寇趁着东南换帅不稳之机,攻陷兴化府并占据府城。面对着这一个突如其来的变故,深知福建将帅不可用,便是决定遣派江浙和广东的将士进行支援。
现在各方人马已经到位,自然是要齐头并进,速速收复兴化城,将那一帮倭寇给除掉,从而化解这一起因罢免胡宗宪而引起的舆论风波。
却是不得不承认,这些年的东南稳定确实多得了胡宗宪。只是想到胡宗宪跟严家父子的关系,他却不得不防备,以免他们卷土重来。
虽然严党的核心党羽已经被他清除得差不多,但皇上却对严嵩还保留着极重的君臣情份,像上个月严嵩的三月三生辰之时,皇上不仅没有忘记,反而对严嵩进行了丰厚的恩赐。
正是如此,虽然严嵩已经回了江西老乡,但他心里始终还是隐隐感到不安,担心如同昔日的首辅张璁和夏言般被复用。
咦?
徐阶正在考虑着派遣谁去填补袁州知府一职,在翻开了一份奏疏之时,却见上面写到:“微臣南京户部员外郎李瑜谨奏,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林晧然行为不检,难负整顿淮盐之大任也。一曰,因私废公,其由经东海南下,却先达杭州接美妾,后方至扬州;二曰,滥受诉讼,扬州有铁证之案,其却草率受理,令扬州百姓人心惶恐,士绅人人自危;三曰,花天酒地,其到扬州所费甚大,每顿必享用极品佳肴;四曰,指染地方军政……”
却是谁都没有想到,看似平静的扬州城,李瑜却是收罗了林晧然的诸多“罪证”,已然是将一封奏疏送到了徐阶的案上。
这些指责虽然罪不太,但很多时候量刑取大人完全决于朝廷,亦是地方官为何会畏惧京官的根源。
徐阶认量地读了两遍,眉头却是微微蹙起。虽然他很想除掉林晧然这个人,但心里却明白林晧然此行肩负着皇上的重托,现在草率处置定会引起皇上的不满。
只是作为一个高明的政客,却总想想到最好的处置手段,便是取出一张纸条,在上面认真地写道:“着令应天巡抚魏尚纯巡视扬州!”
寒门祸害 第1414章 徐阶的政治艺术
应天巡抚是管辖南直隶南部地区的巡抚,管理着包括应天府在内的承天、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太平、池州、徽州、宁国、安庆十一府以及广德一州,行台设于苏州城。
在撤消“浙直总督”胡宗宪后,朝廷派遣的兵部右侍郎赵柄然出任浙江总督兼巡抚,故而应天巡抚自然而然成为京城遣派南直隶地区的最高长官。
扬州府历来不属应天巡抚管制,且现在又多了左副都御史林晧然在总理盐政,自然是不合适将应天巡抚魏尚纯派遣扬州视察。
不过现在南京户部员外郎李瑜弹劾林晧然,现在朝廷对此不作处罚,将应天巡抚派遣到扬州巡察似乎亦并无不妥之处。
徐阶此举自然是有私心的,他深知不可能因为小小的南京户部员外郎的弹劾便治罪于林晧然,故而想要借此将应天巡抚魏尚纯去对付林晧然。
一旦应天巡抚魏尚纯到扬州亦要弹劾林晧然,那他对林晧然的处置就顺理成章,皇上恐怕亦会同意对林晧然召回京城处置了。
正是如此,当写下这一道票拟之时,他的嘴角很是得意地轻轻向上翘起,已然是看到林晧然即将会招来一个**烦,甚至其雄心勃勃整顿盐政的计划彻底破产。
刚想要继续翻阅桌面上的奏疏,一个阁吏从门外走进来,显得恭恭敬敬地拱手汇报道:“元辅大人,吴尚书求见!”
“曰静来了,快快进来吧!”徐阶当即抬头望向门口,并是热情地大声道。
在为人处事方面,徐阶确确实实是无可挑剔。这间首辅值房并不大,只要声音大上一些,外面的人定然能够听到。
吴山的相貌堂堂,虽然担任吏部尚书已经有些时日,但并没有因此而骄狂,还是保持着那种严肃的作风,脸上显得不苛言笑的模样。
虽然听到徐阶听他进来,但还是等阁吏转身回来,他这才迈步走进首辅值房,对着徐阶规规矩矩地施礼道:“下官拜见元辅大人!”
“吴尚书,你无须多礼,快快请坐!”徐阶仿佛是遇到多年的好友般,便是站起来并指着左边的一张椅子热情地道。
“谢过元辅!”
吴山先是施礼道谢,这才走到椅子前,将前面的官袍摆子双手向前一提,这才规规矩矩地在椅子坐下,保持着一副极度标准的坐姿。
“吴尚书,不知为何事而来呢?”徐阶将他的行为举止都看在眼里,心里生起一种自叹不如的感觉,却是开门见山地直接询问道。
吴山抬眼望向徐阶,显得规规矩矩地拱手道:“回禀元辅大人,关于蓟逊总督杨选克扣军饷之事,还请将其召回京城彻查!”
他现在是吏部尚书,执掌着百官的升迁,负责将一些害群之马清除出朝堂。正是如此,他对于某地官员的优劣极为关注,对于一些害群之马更是除之而后快。
现在蓟辽总督杨选克扣将士军饷,且不论他的军事才能如何,这种人理应进行论罪查处,只有通过这种赏罚分明的吏治才能令到朝廷海晏河清。
只是事情到了内阁,却是一直没有下文,所以他今日亦是为了这个事情特意跟这么一趟,请徐阶处置那一位身居兵部左侍郎一职的蓟辽总督杨选。
毕竟是涉及到正三品的封疆大吏,自然不会是他这位吏部尚书一言而决,要负责内阁的徐阶给出拟票意见,再由皇上亲自做出决定。
徐阶听到吴山为着这个事情而来,略作沉吟便道:“吴尚书,虽然魏时亮是你的得意门生,但亦不能轻信他之言!”
“所涉之人,皆有名目可查,定然不是空口白话,咱们按着名册查验便可知真与假!”吴山轻轻地摇头,当即一本正经地道。
徐阶的眉头轻轻蹙起,显得又是苦口婆心地道:“哪怕克扣一些军饷确有其事,但现在辽东关乎大明的安危,万万不可轻举妄动也!”
“元辅大人,正是因为蓟辽总督负责大明北边重镇,关乎大明社安危,更应该任用贤能之士,而非一些贪赃枉法之徒!”吴山据理力争道。
徐阶暗暗地叹了一口声,发现这位吏部尚书的眼睛根本容不得沙,这克扣军饷在严嵩当政时期便已经屡见不鲜,现在杨选不知收敛了多少,却仍然是揪着此事不放。
他知道讲这些东西没有用,便是动用拖字诀道:“兵部之事务得听听杨尚书的意见,我会跟杨尚书进行商讨,定会想到一个妥善的处理之法!”
吴山的眉头却是轻轻蹙起,这杨选跟杨博的嫡系,不要说对杨选进行处置,甚至还会千方百计进行包庇,但还是进行拱手道:“如此甚好,下官便静候佳音!”
由于心中不是很痛快,吴山便是直接拱手离开。
当走出无逸殿门口,看到前面又有人在扩建紫宸殿,吴山却是忍不住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这个新任元辅虽然远比严嵩更好相处,但却是过于八面玲珑。如同女婿给出的“甘草阁老”般,对谁都是温和甘甜,但却亦谁都不会得罪,最终反而是做不成事。
辽东关系重大,那其人选自然更要慎之又慎。只是因为蓟辽总督跟杨博有亲密关系,他却是没有魄力拿下,而是八面玲珑地应付着。
从西苑离开天气已经不早,他没有再返回吏部衙门,而是直接回到槐树胡同的家中,门口又出现几个送礼之人。
自从他出任吏部尚书以来,前来拜会的门生旧吏络绎不绝,特别是很多返京的门生第一时间前来拜会,并给他带上一些土特产。
从轿子下来,便是看到迎出来的妻子以及女儿。对于女儿的出现,他已经是习以为常,随着林晧然离开京城,女儿三天两头会跑回来借住几天。
吴秋雨的身上多了一些家母的气质,却是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显得认真地说道:“爹爹,这是相公给你的书信!”
吴山深知定然是林晧然定然有要事找他,便是伸手接过书信。来到后花园的凉亭上,查验书信完整才撕开阅读内容,随后当即进行了焚毁。
寒门祸害 第1415章 林算子之名?
| |
-> ->
扬州的连日暴雨,引发了很多有识之士和普通百姓的担忧。
在这个时代不会有什么天气预报,面对着一场场暴雨倾盆而下,有的是一种末世之感,同时感到了老天爷的恐怖。
若是再跟前年那般的雨水,哪怕仅是当年的一半,凭着这修修补补的水利工程,恐怕同样无法抵抗住洪灾,水淹七府之事将会再度重演。
都说江南富庶,但其实亦是建立在丰收年的基础上。现在朝廷财政捉襟见肘,皇上又痴迷于修玄,以及江南的水利设施日益废驰。
一旦江南再遇上水灾,必然又是无数家庭破产,或将仅剩下的田产卖给乡绅苟延残喘,或是背井离乡寻得活路,他们的状况实质比其他地区的百姓好不了多少。
却不知是老天怜悯,还是几十万百姓的乞求感化了上苍,在第四天来临之致,扬州城终于迎来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好天色。
仿佛一切都如同烟消云散般,扬州城又如同一副多姿多彩的画卷般,小秦淮河上的画舫又出现了成双成对的貌美如花的女子和才高八斗的才子。
当然,这些欢乐跟普通的老百姓无关。
他们每日辛劳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期望接下来的五月不要出现水灾,否则今年的辛劳不仅付之东流,接下来的生计都成为问题。
江都知县马出圆深知普通百姓的不易,宴会第二天便挨家挨户地敲门索要认捐银两,接着便是亲自考察和制定修建瘦西湖的方案,最后则招务普通百姓进行施工。
“你们可以落籍江都县!”
“每日包办三餐,保证有鱼有肉!”
“考虑诸位还有家小,每日还有十文钱的补助!”
……
当马知县给栖身在瘦西湖周边的百姓给予落籍和工钱等许诺后,那里的青壮纷纷报名,显得很是积极参与到这一项重大的工程之中来了。
其实很多人心里都清楚,一旦瘦西湖被进行开发,他们亦会从中获益。
马出圆本来就不是一个贪婪之人,加上林晧然在扬州盯着,故而一点贪墨的心思都没有,便是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做这些具体的事务上。
当看着这里的百姓生活得到改善,看着他们由心都露出笑容,以及在背后对自己的称赞,让到他得到了比五万两更大的满足。
若说,先前他还希望通过努力推动这个事情换得林晧然的提拔,此时却已经完全没有了这个念头,只希望老老实实地做好这个有利于江都县百姓的大实事。
经过多方商议后,开发瘦西湖的方案出炉。
先是从扬州城北门修一条两辆马车并行的青砖道连接瘦西湖,接着在瘦西湖四周加筑堤坝,然后在两个夹窄处修两座新桥,最后则是清理湖中的淤泥。
这一项项都不是小的工程,不过有着五万三千七百两的款项,加上当地百姓的积极参与,相信还是能够顺利完成。
一旦瘦西湖如此开发,那么扬州城将会多一处胜境,届时定然能够成为大明王朝无数文人骚客的向往之所。
林晧然将事情交给马出圆后,却没有再插手这个事情,甚至都不再瞧上一眼。除了他相信马出圆外,是因为他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去处理。
“林福,你去将张无尽带过来吧!”
在扬州城的天空刚刚放晴之时,林晧然正在巡盐察院的衙署中处理着一些公文,却是突然对着林福淡淡地吩咐道。
“是!”
林福的眼睛微微一亮,当即便是规规矩矩地施礼离开,领着几个人直接到扬州府衙的死牢将犯人叶无尽给提过来。
为了这个案子,林晧然身上顶着一定的舆论压力。若是他不能查清这个案子,恐怕真的会染上污点,进而成为他将来入阁拜相的阻碍。
只是他从来都不是一个轻率的人,对着这个案子实质早有了猜疑,不过是为了弄清一些事情,故而才拖到今日罢了。
从林晧然进入扬州城的那一天开始,他的一举一动便是被人监视着。
林福到扬州府衙大牢提审张无尽,自然是逃不过有心人的耳目,这个消息很快便反馈回去,很快便传遍了扬州城的大街小巷。
“这位钦差大人当真是要借陈潇潇的案子整治何知府啊!”
“我看未必,此案确实存在一些蹊跷之处,咱们拭目以待便是!”
“不错,我听说陈潇潇跟张无尽早已经情投意合,那些金银珠宝实质是赎身之用!”
“这可是关乎到人命的大案,若是钦差大人都不能动,那将来又还有谁替含冤之人昭雪?”
……
随着林晧然突然提审张无尽的消息传出,当即成为扬州城茶馆、酒楼等一些公开场所最热门的讨论话题,很多士子纷纷参与其中。
只是跟着第一次有所不同,这一次却没有一面倒都纷纷指责于林晧然,反而很多士子选择支持于林晧然,认为这个案子存在着猫腻。
随着林晧然为着瘦西湖募集足足五万多两的资金,却是令到他赢得很多扬州士子的好感,故而亦是让扬州士子更理智地看待这个事情。
虽然背后仍然有着何东序等人进行引导舆论,但扬州城的舆论已经不再一边倒地指责于林晧然,反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争议,甚至有士子为此更是大打出手。
在得知这些情况之后,何东序等人一度怀疑是曹孟出手帮了林晧然。只是经过他们认真的调查发现,虽然曹家子弟确实偏向于林晧然,但似乎并没有在背后使劲,一切似乎都是扬州士子的自发行动。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终于知道林晧然为何会有“林算子”之名,为何突然提议开发瘦西湖。敢情他是通过这个募集的举动,从而赢得扬州士子的支持,进而让他顺利地替张无尽翻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