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祸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余人
寒门祸害 第1649章 翱翔
如果说,以前的林晧然是一只雏鹰,那现在无疑成为一头雄鹰,已经有足够的力量翱翔于空。
在刚刚的*寿宫中,林晧然赢得了圣眷。今后谁想要给林晧然背后捅刀子,恐怕就更不可能成功,且很难阻挡林晧然的**。
完全可以想象得到,林晧然已经是大明最耀眼的储相之一,下一步必定是尚书一职,接着便会顺理成章地入职拜相。
“啊?爹,你......你没事吧?”徐璠听到这番话,却是满脸担心地望着老爹道。
他很想伸手探一探老爹的额头,从而肯定老爹是不是被烧糊涂了,这还是正常人说的话吗?林晧然明明触怒皇上而陨落,又怎么可能还有机会官拜尚书,更不可能入阁拜相!
徐阶则是瞪了儿子一眼,又是认真地告诫道:“秦鸣雷的状元终究是捡来的,他根本斗不过林晧然,此次林晧然已经化险为夷了!为了咱们徐家的将来,若不是情非得已,你......你爹亦不可能对**愚再出手了,现在已经**人能限制住林晧然,以后切莫要招惹于他!”
在最初的构想中,他希望林晧然一直在地方上呆着。只是扬州一行,林晧然不仅**身陷泥潭,反而因功获得了礼部左侍郎一职。
现在林晧然身居礼部左侍郎的高职,又得到了圣眷,加上有着吴山的后盾,已然是跟地方彻底无缘了。
“爹,他真的没犯糊涂吧?他怎么可能就化险为夷了呢?”徐璠充满疑惑地望向老爹,显得百思不得其解地道。
徐阶不愿多加解释,直接下达逐客令地挥手道:“相关的消息很快会传开的!你回太常卿衙门老实呆着,没事不要再老往我这里跑了!”
“孩儿遵命!”徐璠虽然满腹的疑惑,但看着老爹的态度如此强硬,亦是无可奈何地拱手告退道。
只是走出无逸殿,看着外面阴沉的天空,整个人显得无比的沮丧。他原本冲着林晧然“落难”而来,但却听到林晧然更加的生龙活虎。
东江米巷,礼部衙门。
随着林晧然被召进宫里,整个衙门的官吏都无心于事务,却是纷纷打听起各种小道消息,都想要知道宫里的情况。
不过有人欢喜有人愁,右侍郎衙署已然是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
秦雷鸣面对着涌到自己衙署的**,亦是热情地在厅中招待,在这里喝茶聊天,静静地等候着宫里的消息。
现在林晧然被召进宫,一旦林晧然被罢官免职,那个垂涎已久的礼部左侍郎必定空悬。一旦林晧然去职,他便是接任礼部左侍郎的第一人选。
看着一个书吏进来,精膳司郎中刘仲达急忙询问道:“宫里可有消息?”
“不是,是......是林侍郎回来了!”书吏先是摇了摇头,然后对着秦鸣雷道。
听到林晧然归来,秦鸣雷微微蹙起眉头,认真地询问道:“他的脸色如何?可有被免职?”
“好像**,他......他回来便将何宾叫了过去,说是要商讨南洋使团面圣的事情!”书吏的脸上带着难色,小心翼翼地回应道。
“你说什么?林晧然召集何宾等人商讨南洋使团面圣的事宜?”秦鸣雷猛地从座位站了起来,显得难以置信地询问道。
精膳司郎中刘仲达的脸上闪过一抹惊恐,心知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
原本林晧然最大的麻烦是推动皇上召见佛郎机使臣,只是现在皇上面见南洋使团的事情继续推进,那么林晧然的麻烦自然迎刃而解。
“他召集何宾等人商讨南洋使团面圣的事宜,这唱的是哪一出?”秦鸣雷却是**反应过来,而是疑惑地反问道。
正是这时,又一名书吏跑进来说有太监前来,秦鸣雷亦是顾不得林晧然唱的是哪一出,便是匆忙着朝堂中走去。
一个太监来到了礼部衙门右侍郎的堂中,对着恰好迎出来的秦鸣雷板着脸道:“皇上口谕!”
“臣礼部右侍郎秦鸣雷接旨!”秦鸣雷听到这话,急忙跪到地上道。
太监看着地上跪着的秦鸣雷,语气显得冷淡地说道:“皇上口谕!今后安心办事,多做分内之事,钦此!”
“臣遵旨!”秦鸣雷顿时如丧考妣,显得失神落魄地道。
这道口谕**直接怪罪,但已然是带着责备之意,强调他做了“分外之事”。很显然,皇上对着他上疏弹劾林晧然的事情感到了不满。
虽然不知道皇上的态度为何会如此,但在这一次的****中,他已然是落败了。不要说是置林晧然于死地,不要说谋图礼部左侍郎的位置,恐怕他这个礼部右侍郎的位置亦是要不保了。
传达口谕的陈公公心里清楚怎么回事,故而并**在此停留,仅是淡淡地扫了一眼仍然跪在地上的秦鸣雷,便是直接离开了这里。
精膳司郎中刘仲达等**同样看到了这个情况,当陈公公离开之时,他们亦是悄然离开了右侍郎的衙署。
世上**不透风的墙,关于这场风波的转变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北京城,所有人都知道林晧然此次是化险为夷了。
不仅如此,只要林晧然顺利推动南洋使臣面圣,这无疑又让他赢得了一份政治资本,同时增强了他的政治影响力。
待到夜幕时分,还**待到**下衙回家,一场大雨却悄然降临在北京城中。
今*的四月少雨,这一场大雨悄然来临,无疑算是一场及时雨。似乎是要迎接即将来临的五月,整个京城的屋顶和街道被冲流的很是干净。
百姓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哪位**为他们多做一些实事,哪位**是尸位素餐,他们的心里其实是一清二楚。
在林晧然担任顺天府尹期间,曾经耗费经费重疏了京城的排水系统,令到积水能够及时排掉,致使京城的雨后总会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正是如此,每一个的大雨时节,京城很多百姓都会记挂着林晧然昔日的好,对旁人传颂着这位**天的好声名。
寒门祸害 第1650章 五月食日
四月过去,五月悄然来临。
由于五月是夏粮收成的日子,令到这个月份彰显着喜庆的气息,特别是京畿一带的稻田已经飘香,无疑平添了几分太平景象。
只是上天总喜欢开一些玩笑,却是在五月的第一天,天空竟然出现了罕见的“日食”天象。
若是日食放在后世,只会是一件茶余饭后的小事,只是在这个时代,大家仍然信奉着源于西周的“敬天保民”思想。认为“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一旦统治者“失德”,也就会失去上天的庇护,新的有德者即可以应运而生,取而代之,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
每当出现这种天象,皇帝和执政大臣都要围绕当时的朝政加强自身的修省活动,通过修德和修政进行补救。
虽然经过这么多次的“谎报”,其对皇上的威慑力已然下降,甚至袁炜的“日食不见,即同不食”和“食止一分,与不食同”得到了皇上的采纳。
只是每当日食之时,作为忠于皇上的**则要按惯例行到礼部衙门进行救护之礼。
跟着嘉靖四十*的情况有所不同,这次不仅更加的清晰可见,而且持续的时间更长。“日食不见,即同不食”和“食止一分,与不食同”都不再符合,而是货真价实的“日食”天象。
这次日食发生在下午时分,是一个难得的艳阳天,故而日食现象很是惊人,令到整个京城都陷入阴影之中。
“日食?”
“快,咱们回去换素衣到礼部行救护之礼!”
“别回家了,让人找几件素衣咱们对付一下!”
......
由于今天是休沐日,林晧然跟着一帮同*正在小聚,当看到这个天象之时,心里的第一个念头是赶向礼部衙门行救护之礼。
同样的情况亦是发生在京城各处,他们在北城还好,有些**跑到了通州城,这时已然是直接骑着马匆匆赶回来。
现在日食出现,**不行救护之礼,这简直是一种不忠的表现,如何让到**不惊慌。
当林晧然赶回自家衙门的时候,这里早已经是人满为患,好不容易挤进了大堂,找上了正在招呼严讷等**的李春芳。
“正堂大人,此次可是要行救护之礼?”林晧然可不想重蹈岳父的覆辙,对着李春芳进行请求道。
严讷突然咳嗽了一声,发现林晧然望过来,却是故意望向了别处。
李春芳亦是望了严讷一眼,却是对着林晧然道:“不错,你如果觉得当行救护之礼,那就是准备一下吧!”
“下官遵命!”林晧然发现李春芳这个人很实在,并**打算给他暗使绊子,当即恭敬地行了一礼,这才退下去进行安排相关事宜。
严讷看着林晧然离开,却是对着李春芳轻轻摇头并告诫道:“子实兄,这人无害虎心,怕是虎有伤人意啊!”
“敏卿兄,现在当务之急还是要行救护之礼!”李春芳则是微笑地回应道。
严讷和李春芳是同乡关系,虽然他的资历要更深,甚至比李春芳更得圣眷,但这脸上的麻子令到他的**不可能达到首辅的层次,亦是**多加指责李春芳。
由于礼部衙门两位大佬是一条心,救护之礼**障碍,很快就依例举行仪式。
钦天监**报日亏情况,百官统一身穿素服,分成五列,每班以一名礼部**带领,班齐后上香、跪拜,行三跪九叩救护礼。
“当真是不让朕省心!”
嘉靖在得知情况后,心里亦是极为烦闷地抱怨道。
只是面对着“铁一般的事实”,他亦是乖乖地向上天认错,做了一个简单的**,反省着自己的德行和施政的方针。
不过嘉靖是一个执拗的皇帝,否则当*亦不会*纪轻轻便敢跟杨廷和对着干,最终真以他“承统不承嗣”登上了皇位。
虽然他深知自己的德行有亏,做皇帝亦是不合格,但却**半点的悔改之心。在事情过去之后,却是更加的沉迷于修玄。
或许是这个事情影响到了他的心情,令到他直接罢了端午宴。
只是这个“日食”,似乎真是上天给出的一个警示。
大明是传统的农业国家,最大的税收源于粮税,每*有近二千*石的税粮入账。只是这项收入存在着很大的波动,丰*自然是财政收入多些,但灾*的财政收入则会相应减少。
随着五月到来,两京十三省的具体灾情情况纷纷报送上来。
由于今*少雨,南方的部分地区出现了干旱的自然灾害,而干旱灾情最严重的是广西。
广西实行的是流官和土官两种制度,只是这终究都是大明的子民,每当遇到灾情之时,朝廷同样会选择进行赈灾。
徐阶在得到广西方面的旱情汇报后,当即着令身兼两广总督和广西巡抚之职的吴桂芳前去核实,并准备进行赈灾事宜。
吴桂芳原本最重要的事务是平息广东的倭患,只是现在广东的倭患已经基本平息,自然成为广西赈灾的合适人选。
只是这个五月却是注定不太平,仅是过了十日,广西方面便有消息传来。
吴桂芳在接到朝廷的任命后,当即到达灾情最为严重的柳州府城。只是在视察期间,他却突然遭到潜藏在流民中的刺客刺杀。
好在吴桂芳躲闪及时,不然怕是身死当场。虽然避过一死,但吴桂芳已经身负重伤,已经上疏表示无法负责赈灾事宜。
堂堂的两广总督竟然在柳州遇刺,这事令到朝堂极为震惊。
“元辅大人,这事肯定跟当地官府脱不得关系!”袁炜已经陆续参与到票拟的事务上,此时拿着吴桂芳的那份奏疏主动找上徐阶道。
徐阶埋头在桌前票拟奏疏,现在可谓手握两京十三省的“准决算权”,抬头对着前来的袁炜反问道:“袁阁老,此话乍讲?”
入阁已经有两*的时间,袁炜不再是只会写青词的词臣,渐渐地成为了合格的阁老。
面对着徐阶的问题,他显得侃侃而谈地道:“广西地处偏远,地方**贪墨更是屡禁不绝,而常平仓怕早已经被他们掏空了。吴侍郎此次前往广西查看灾情,必定是先巡查常平仓,故而才遭到地方**及势力的行刺!”说到这时,似乎要证实自己的判断,又是指着吴桂芳的某处内容道:“广西干旱无雨,赤地二三千里,柳州、梧州二府最重,臣疑常平仓有积弊,请速调广粮赈灾,不然恐生民变......”
“袁阁老,你以为当如何票拟?”徐阶协助严嵩处理政务十*又总揽政务两*,自然能够猜到事涉常平仓,却是不动声色地追问道。
袁炜的眼睛一眯,当即进行决断地道:“咱们自然要调广粮前去赈灾,但吴侍郎遇刺和常平仓一事不能视而不见,我以为可派钦差查核常平仓,将地方上的蛆虫一网打尽!”
“广西不仅有朝廷的常平仓,且有土司的常平仓,此事又当如何呢?”徐阶端起茶盏喝了一口冷茶水,又是进行询问道。
袁炜如同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般,心知那帮土司作乱并不是朝廷愿意看到的事情,当即选择退让地道:“土司的常平仓不管,但流官的常平仓进行严查,将这帮贪官污吏绳之以法!”
“如此说来,你是打算从广东调派**押米前往赈灾和清查常平仓了?”徐阶心知**足够的时间从朝廷调派钦差,当即便是微笑地道。
袁炜却是轻轻地摇头,而是一本正经地道:“广西的灾情刻不容缓,我想将此事交给原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谭伦进行操办!”
大明懂得兵法的**不少,但像谭伦这么擅于指挥打仗的并不多。在出任台州知府期间,训练地方乡兵一千人,对战倭寇创造了三战三捷的辉煌战绩,而后在讨伐张琏的余党林朝曦的时候,统率浙江的部队与广东军追击并擒获了林朝曦,更是临危受命接任福建巡抚收复兴化城。
只是在平息福建的倭寇之乱后,他却选择向朝廷辞职,老实地返回江西老家继续为父守孝。
徐阶听到是这个人选,却是蹙着眉头轻轻地摇头道:“谭纶从江西到广州,又要从广州押解粮食到广西,这恐怕会耽误朝廷赈灾!”
“只是不派遣他的话,广东根本无人能担此大任!”袁炜的眉头微微蹙起,却是坚持这个人选道。
徐阶的眉头亦是深深地蹙起,目光刚好落到一份奏疏上,突然眼睛一亮,抬头对着袁炜微兴奋地道:“南洋巡按**常如何?”
“**愚的妹妹?”袁炜听到这个出乎意料的人选,眼睛不由得一瞪,脸色显得古怪地望着徐阶询问道。
徐阶脸上的笑容更浓,轻轻地点头道:“不错,她本是皇上派遣到地方的钦差,现在出任广西的赈灾使亦是合适!”
“她的*......皇上怕不会同意的!”袁炜原本想说虎妞这个人选不靠谱,但话到嘴边,却是将事情推到皇上那里道。
徐阶的心里已然有了主意,亦想通过这个事情探一探林晧然在两广的底蕴,当即对着袁炜提议道:“咱们将谭伦和**常都写上,两个人选交由皇上亲自定夺,你认为如何?”
“如此甚好!”袁炜的属意人选是谭伦,当即便是点头应承道。
跟着他所推选的谭伦相比,**常可谓是毫无还手之力。不说对方并**功名,而且还是一个小女娃,又怎么可能担此重任呢?
时至五月下旬,广西地区仍旧无雨,地里的庄稼早已经被晒死,可谓是颗粒无收。
**了水,地里便**了收成,后世中所谓记述:嘉靖四十三*夏,干旱无雨,赤地二三千里。
偏偏地,到了这个时候天空仍然**雨水,令到人如同置身于一个大蒸笼般,无疑加剧了人的体力消耗。
广西在去*其实同样出现一个旱情,朝廷还免了一些府县的税粮。只是谁都**想到,今*出现了更大的旱情,这无疑令到这连续的旱情无疑令到这个地区是雪上加霜。
在柳州地区某个小山村中,一群绿头苍蝇正在一户人家的屋里嗡嗡地乱钻,一股浓郁的腐臭味从浑身爬满蛆虫的尸体中散发而出。
酷暑令到这场旱情更是雪上加霜,很多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纷纷流落于**之中,寻找食物成为他们生存的第一法则。
一帮流民在山坡处发现了一个洞穴,很快就拾来了干柴用烟薰这个洞。
在一张张期盼的脸中,一道小黑影从洞里窜了出来,令到人群当即发生了骚动。在这个骚动之中,一个青*男子成为了幸运儿。
他不管后面头领的呼喊,一边向前狂奔一边将田鼠塞进了嘴里进行嘶咬,瞬间满嘴都是鲜血,后面有几个灾民紧追而来,在他们追上的时候,这个青*男子已经将田鼠连毛生吞到了肚子里。
在这个食物奇缺的季节里,不管是蛇类、田鼠、青蛙还是蚂蚱,都已经成灾民的食物来源,而熟食已然是一种奢侈品了。
那个田鼠被青*男子吃了下去,众人显得无可奈何地回到了一个颇有威望的小老头身旁,却是进行询问道:“族长,我们现在是不是前往柳州城?”
“柳州城离我们太远,而粮食早给官府贪墨了,去了也**用!”小老头的眼睛闪过智慧,却是轻轻地摇头道。
“哪怕常平仓没粮,朝廷恐怕也会从广东调粮过来吧?”一个中*男子不甘心地道。
小老头轻叹一声,又是进行分析道:“朝廷应该会调一些粮过来,但肯定不会太多!最重要的是,从广东调粮到柳州,起码也得要六月中旬,咱们能挨得到那个时候吗?”
众人一听,心知这不是活路,却是求助性地询问道:“族长,那现在该怎么办?”
“早知道在上个月跟李大胆他们一起逃到雷州,据说那里不缺粮,官府的人也很好,到哪里怕是饿不死的!”有人后悔地嘀咕道。
小老头心里亦是极为无奈,却是做出一个决定道:“那咱们就去雷州吧!走着过去,咱们或者还能有一些人能活下去,在这里是真的只能**了!”
众人的心情很是沉重,但这已然是他们***活路,便是纷纷点头。
“请问柳州城是这个方向吗?”
正是这时,一支马队不知何时来到了他们的身旁,骑在马上的一个少女脆声地询问道。
寒门祸害 第1651章 平常之诺
众人这才发现,一支马队途经这里,打头竟是几个妙龄少女,后面则是杀气腾腾的一大帮护卫,其中一个的黑大个显得格外高大。
小老头看着这帮人的衣着和马匹,心知对方的身份尊贵,当即恭敬地回应道:“不错,前面那一条大道便是官道,继续北上能到达柳州城!”
足足饿了两天,令到他早已经是饥肠辘辘,声音显得沙哑,抬起的手亦是匆匆一指便放了下来,但神态始终保持着恭敬。
在这个时代,特别还是闹旱灾的时候,他们这帮人的命在大人物眼里简直如草芥般。若是得罪这位大人物,他们这帮人的小命可能就要丢在这里。
正是这时,后面一个年约十二、三岁的戎装少女骑着一匹高大的红枣大马上前。她的皮肤白皙,长着一张鹅蛋脸,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腰间挺拔而立,整个人显得威风凛凛的样子。
她的眼睛很是清澈明亮,给人一种可依赖的感觉,目光缓缓扫视众人的时候,令到众人既相形见绌又望而生畏。
他们隐隐猜到这位大小姐便是这支队伍的头领,却不知是哪位土司或官家千金,身份定然是妙不可言。
少女看到人群中几个带着孩童的妇人,妇人和孩童都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却是一本正经地脆声询问道:“你们谁是领头的?”
听到这个无比悦耳的声音,这帮灾民的目光纷纷落到了小老头身上。
小老头不敢得罪这个大小姐,咽了咽吐沫不明所示地举手道:“我们都是黄水寨逃荒的村民,我是黄水寨的族长!”
“我现在给你们一些食物,你得平均分给其他人,包括妇人和孩童,你能办到吗?”少女坐在高大的红枣大马上,板着脸望向小老头询问道。
小老头这才明白她是要接济自己这帮人,当即忙不迭地招呼大家一起跪拜,并进行表态道:“小老头定会秉承公平,绝不会克扣妇孺那一份,在此多谢恩公相助!”
事实亦是如此,他们现在之所以还没有饿死人,正是他坚持分给妇孺一份。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加上小老头的神色不像是作伪,少女扭头望向身后那名黑大个。
黑大个翻身下马,从后面取下足足一袋粮食,份量看似不多,但却显得很沉,直接丢到了小老头的面前。
小老头打开布袋子,发现里面竟然有不少肉干,顺手还抓起一大把显得很诱人的小颗粒,显得不确定地抬头望着马上的少女道:“这是?”
“这些东西叫瑶柱,你们可以直接吃用,亦可能用清水煲汤,味道都很好,且这东西很填肚子!”旁边的一个正在吃蜜饯的胖少女进行解答道。
瑶柱是贝类闭壳肌干制品的总称,是扇形贝壳张合的力量之源,撬开一个扇贝只得指尖大小的干贝,晒干能储存很久,营养价值很高。
小老头知道这瑶柱是有钱人家才能吃得起的东西,当即又是领着一帮人进行叩谢,最后好奇地询问道:“敢问恩公高姓大名?现在到处闹饥荒,恩公到柳州城做甚?”
“我叫林平常!此次前去柳州帮忙赈灾,你们快些赶去柳州城,我会帮你们度过这个难关的!”少女留下话后,便是拍着那匹枣红大马扬长而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