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祸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余人
但看着黄锦的反应,似乎这本书还很重要的样子,这让他很是费解。在收回目光后,他亦是老实地呆着,同时思忖着圣上为何突然茶饭不思。
虽然他贵为礼部尚书,但由于圣上不上朝,所以他跟圣上的接触极少,自然不清楚圣上的近况,这亦是他们六部尚书的一大劣势。
却说黄锦急匆匆地走进了静室,将那本珍装版的《谈古论今》呈到嘉靖面前道:“礼部吴尚书求见!他送来最新一期的《谈古论今》,想要请圣上审阅!”
嘉靖听到是大臣求见,这才缓缓地睁开眼睛,原本是想直接召见吴山,但睁开的目光先落在《谈古论今》的封面上,便是停滞了一下。
“却不知道这里有没有不敬之言,我看吴大人的脸色很凝重呢!”黄锦看着他的目光落在封面上,便故意编排吴山道。
嘉靖果然被勾起了一丝好奇心,接过了精装版《谈古论今》,但却是鄙夷地望了一眼黄锦道:“吴山是老翰林出身,又是礼部尚书,怎么可能在这上面犯错。”
“倒亦是,但他绷着那张脸,主子您是没瞧见,着实像是发生什么大事一般!”黄锦自然知道这一点,但看着成功将圣上的注意力转移,便陪着笑继续编排道。
嘉靖自然洞察出黄锦的小心思,故意在编排着吴山,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但却没有戳破的意思。只是书徐徐打开,他的眼睛便像是陷进了里面一般。
“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好诗好诗!”
嘉靖翻开书页,便是一篇令他感到惊喜的诗作映入眼帘,很喜欢这一句“亭亭不改四时春”,有将它装錶起来的小冲动。
接下来的那些内容,亦没有让他失望,所以在翻开数页后,便索性盘着腿认真地翻阅了起来。
黄锦看到这个情况,心里亦是轻轻地舒了一口气,这本书简直是及时雨。
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嘉靖的脸色慢慢舒缓开来,这《谈古论今》二期给他带着了惊喜。但翻到《蜀鄙二僧》时,他的脸色骤变。
“让吴山进来!”
嘉靖从蒲团中站起来,脸色显得很是凝重,并且下达命令道。
黄锦抬头望着嘉靖的背影,不由得咯噔一声,心想:“莫非我方才言中,这书真犯讳?”。如此想着,他急匆匆地走出去,将吴山传召进来。
却是没有想到,自己这嘴巴是怎么着,好的不灵偏偏坏的灵。
寒门祸害 第298章 玄机(月票加更)
黄锦急匆匆地走出万寿宫,正想将这个不好的消息告诉吴山,但发现徐阶亦是在场,便朝着他拱手问道:“徐阁老,你亦要面圣?”
“这是老夫为赤兔写的悼念青词,还请黄公公转呈给圣上,让圣上节哀!”徐阶将准备好的青词递给黄锦,脸上恰到好处地露着哀痛之色。
吴山的眉头微蹙,若非亲眼所见,还真不敢相信眼前所发生的一切。
堂堂的大明次辅,不去想着如何解决朝廷财政,不去想着如何稳固边疆,不去想着如何解决江浙倭患,却在这里为着一个死去的兔子写青词。
一直以来,外界批评严嵩蒙蔽圣听,但徐阶又何尝尽到了作为次辅的义务?只想着一己之利,置万民于水火而不顾。
想着恩师对这人的提拔,将这个白眼狼从京城之外,带回了权力的核心地带。他替老师感到不值,当初为何会看中这人,让这种人坐在大明次辅的位置上尸位素餐。
“好,咱家一定送到!”黄锦双手接过青词,满口答应了下来道。
“有劳黄公公了,老夫先回直庐,有事传召即可!”徐阶显得很随和,又是朝着黄锦拱了拱手道。
黄锦亦是连连点头,但脸上就差写“着急”两个字,目光落在吴山身上,却又是欲言又止,试意吴山跟着他进去,又对徐阶报以微笑。
出事了?
徐阶是何等精明的人物,单是黄锦方才出来的脸色,他就猜到准没有好事。
却是故意走了几步,待听到后面的匆匆的脚步声,这才回头望向跟着黄锦一并走进万寿宫的身影,嘴角噙着一丝微笑。
对于吴山,他心里是有所提防的。
这人是状元出身,踏实地在翰林院中任职,有着极其漂亮的履历。从翰林院一步步走到礼部尚书的位置,为人刚直,得到朝中文武百官的认可。
若不是他自命清高,仗着“根正苗红”,不屑于投靠严嵩,否则他早就廷推入阁了。只是他有着夏言般的天真,以为只要一心为公,定然会得到重用,所以才卡在内阁门外。
尽管如此,徐阶心里还很不放心。严嵩已经老了,他根本撑不上几年,而纵观整个大明,吴山是他首辅之位的最大竞争者。
徐阶是一个很务实的人,他既想将严嵩取而代之,但又得防范着吴山的后来居上。相对而言,吴山的百官的基础更要扎实一些。
先前他想将吴山拖入乡试舞弊大案的旋涡中,但没想到那小子会如此优秀,而现在那小子被圣上赐下“文魁匾”,就更不能拿那件事做文章了。
而让他感到侥幸的是,吴山这种正直的性格很容易得到百官的拥护,但却注定不会得到圣上的青睐,眼前的一幕就是明证。
却说黄锦将吴山领下万寿宫,二人并步匆匆而走,黄锦压着声音问道:“你带来的书是不是写了什么犯讳的事了?”
“没……有啊!”吴山思索了一下,便是迷茫地回答道。
“皇上方才脸色有些难看!”黄锦提醒了一句,便收住了话。
吴山在脑海中认真地回忆了一遍,那本书他自然是认真地进行审阅,但并不存在什么犯讳的地方。只是顾不得多想,已经跟着黄锦进到了里面,得给圣上行大礼了。
只是才来到内厅,二人都不由得一愣。
却见到身穿道袍的嘉靖手持着书,在里面来回走动,并大声诵读道:“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妙哉妙哉!”
黄锦的眼睛却是一瞪,先前还阴云密布的圣上,为何如今又自得其乐了?
“臣吴山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吴山按着最合乎的礼仪,朝着嘉靖行礼道。
嘉靖转身望着地上的吴山,微微抬手道:“吴爱卿平身!”
“谢皇上!”吴山又是行礼,但狐疑地望了黄锦一眼,不是说圣上生气来着吗?
黄锦没有理会吴山疑惑的眼神,迎上去恭维道:“万岁爷方才所诵,令奴婢如雷贯耳,却不知是哪位先贤之言?”
服侍嘉靖几十年,他如何不知道圣上此刻的心情很好,特别能被他诵读之言,必为他所喜。所以顺着他的话,聊起他所喜欢的事与物,亦算是他能跟随嘉靖几十年的诀窍之一。
嘉靖却是若有所思,面色凝重地望着吴山问道:“这《蜀鄙二僧》出自何处?由何人所选?”
黄锦的心咯噔一声,当即担忧地望向吴山,却没想到圣上的心情变换如此之快。
“却不是出自于典故,乃由翰林修撰林晧然所编。据他所言,是昔日读书之时,看到一位来自于蜀地的穷和尚,才有此感悟!”吴山小心地回禀,隐隐觉得那个弟子捅了马蜂窝。
“南海?原来如此!”嘉靖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之色,微微点头地继续道:“林文魁是广东人士,却能以所见而悟道,确实是一个有慧根之人!”
“奴才糊涂了,什么是以所见而悟道?”黄锦看着圣上的脸色由阴转晴,故意装着糊涂地问道。
嘉靖却将书刊递给他,一脸说教地道:“看到一个来自于蜀地的和尚,便能参悟修道的玄妙,这修道不在贫富,而在于道心,这不是慧根又是什么?”
在他的脑子里,已经脑补林晧然在门前读书,然后遇到一个化缘的穷和尚,后来一阵畅聊,而林晧然有感而发,写下了《蜀鄙二僧》。
“文魁之言发人深省,亦我大明之幸也!”黄锦亦是顺着嘉靖的话,一阵赞叹道。
嘉靖望着吴山又是说道:“你回去跟着文魁说说,让他参详一下,可否将这僧……换成道?”
“臣,定不负使命!”吴山当即行礼,算是替林晧然答应下来了。
其实这事必然得答应,皇上金口一开,这些改动根本无伤大雅。只是他仍旧不甚明白,为何圣上的情绪波动这么大。
黄锦打开了书册,便看到了“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当即明白了其中的玄机。
“哈哈……很好,摆驾!”嘉靖爽朗而笑,突然又是说道。
徐阶一直关注着万寿宫的动静,手里还捧着瓜子偎柱而站。当看着圣上摆驾嘉明殿,而吴山竟然相随,不由得彻底愣住了。
寒门祸害 第299章 谜底
六部跟内阁其实没有太大的从属关系,往朝的尚书甚至敢公然违抗内阁的命令。只是到了本朝,内阁却凌驾于六部之上,甚至能将六部管得服服帖帖。
除了嘉靖信任内阁外,还有就是嘉靖不上朝,造成了百官难得见圣上一面。两位分居的情侣会日显生疏,而隔着宫门的君臣亦是这般。
正是如此,一道屏障横在六部尚书面前。六部尚书仿佛成了无根之萍,只能选择依付倍受恩宠的阁臣,从而得到“庇护”。
若是在往朝,以着吴山的出身和资历,早被百官在早朝推举入阁。但偏偏是在嘉靖朝,吴山亦被宫门所隔,偏偏又没有阁臣推举他。
看到吴山今天竟然跟着圣上摆驾嘉明殿,却难怪徐阶会如此的揪心,吴山分明是要凭借着自身的力量,冲突那层阻隔入阁。
嘉明殿,这座宫殿的规格稍小。
进到大门,中间的长桌铺着一张明黄色的桌布,上面已经摆着各种精美的餐具,有精美的景德镇陶瓷,亦有金银制品。
皇家自然不同于百姓家,不论是餐具,还是佳肴,都追求极限。
吴山是第一次陪同圣上用膳,但亦显得很是镇定,甚至还有功夫观察四周。注意到殿的西南角的纱幔,藏着一支宫廷乐队。
一声锣响,尚膳监的大太监高喊道:“传膳”。
却见西南角的宫廷乐师起奏,十几名宫女将膳食端了上来。
由于嘉靖修玄,所以偏好素食,故而菜品不见肉荦。
其实这里暗藏玄机,这些菜肴看似素食,但实则耗费极大。都是以山珍海味的精汁相佐,将这些素菜的味道弄得极为诱人。
这帮太监都是精明人,这素菜主材不可更改,所以都在调料上着手。哪怕嘉靖终年不见肉食,亦没有荤腥之欲。
长桌前只有一张龙椅,嘉靖很大度地挥手道:“赐座!”
“皇上,按着宫里的规矩,臣应当站着!”吴山犹豫了一下,便是正色地提醒道。
“在这宫里,朕说得算!”嘉靖抬头望了他一眼,不容置疑地说道。
黄锦望着吴山,亦是暗暗地摇了摇头。
吴山犹豫了一下,想着这不关乎国体,便老实地坐在小太监送来的杌子上。虽然没陪同圣上用膳,但作为老翰林,又是礼部尚书,对很多规矩都知之甚详。
菜,很是美味。
吴山虽然为官刚直,但在个人生活上,并没有追求什么清寒。恰恰相反,他不仅住着好宅子,亦很喜欢享用美食。
食不言,寝不语。
这是吴山的行事准则,而他亦是这样做的。他慢悠悠地吃着,细嚼慢咽,仿佛又回到了家里般,脸色慢慢紧绷着。
由于大半年没有用膳,嘉靖的胃口很好,比平常的饭量要大。只是吃着吃着,他的目光便落在了吴山身上,眼睛还闪过一抹惊奇。
对于这个礼部尚书,他并不算太陌生,但亦谈不上熟悉,给他的感觉是中规中矩。
按说他跟礼部尚书的接触最多才对,但他却最反感礼仪,很多事情亦不会主动询问礼部尚书会不会合规。何况,严嵩和徐阶都是礼部尚书出身,有事问他们反而更方便。
这时看着吴山吃饭,发现这个礼部尚书没有严嵩那般随意,亦没有徐阶那般的小心翼翼,仿佛是一个吃饭的标准楷模。
嘉靖看着他的筷子伸向那盘豆腐,筷子落下,一块带着浓汁的豆腐徐徐而起,一滴汤汁滴回盘中,那筷子不带一丝抖动就将豆腐夹了回来,桌面亦没落下一滴汤汁。
整块豆腐偏大,却见他夹成两半,徐徐送一半进嘴里,细嚼慢咽,不紧不慢,每一个嚼动都是相同的频率,胡子只是随着下巴微微而动。
咦?有趣!
嘉靖却是没有任何的反感,而是觉得这人有些意思。心里甚至还在想着,这不愧是“科班”出身的礼部尚书,确实比严嵩、徐阶那种“歪门邪道”要强。
一个吃饭都如此规矩的人,想必行事亦会如此,对大明的礼仪亦是浓于骨髓中。
在一旁服侍嘉靖的黄锦看到了吴山的异样,亦是陪感意外。
“鲜!”
嘉靖品着一个素汤,突然大声地感慨道。
吴山已经沉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面,听到这个突兀的声音,眉头当即蹙起。只是扭头望到了圣上,才猛然惊觉,自己是在宫里陪着皇上用膳。
蹙起的眉头亦是急忙舒展开来,只是发现圣上望了自己一眼,又微微一愣。对于皇上突然而来的感慨,却不知道该如何作答,而他吃饭完全没有说话的习惯。
嘉靖似乎故意要毁掉这吃饭的标杆,又是淡淡地说道:“《谈古论今》留下的迷语倒是一个好想法,不过……难度低了一些!”
吴山自然不敢坚守自己“食不言”的原则,闻言便是一阵恍然大悟,却是规规矩矩地放下筷子,这才小心地斟酌道:“二人并坐,坐到二更三鼓,一畏猫儿一畏虎!这迷语其实是带有陷阱的!”
“畏猫鱼也,畏虎羊也,二人并坐,岂不就是一个鲜字吗?”黄锦是一个聪明人,哪怕不合时宜插话,亦是冲着吴山说道。
嘉靖扭头望着黄锦,亦是微微点了点头,亦是刚才喝汤时故意说出一个“鲜”字的用意。
吴山心里不由得佩服那个弟子,确实是一个怪才,便是微微地摇头,朝着嘉靖认真地解释道:“这里的玄机在第二句,坐到二更三鼓!”
“这作何解?”嘉靖亦是来了好奇心,便是追问道。
“二更是亥时,三鼓是子时。在十二生肖中,亥是猪,畏虎也;子是鼠,畏猫也。”吴山侃侃而谈,然后微笑地望向黄锦。
黄锦当即恍然大悟地道:“这‘亥子’并坐,便是一个‘孩’字。”
“不错!”吴山微微点了点头,却不是林晧然告诉他的答案,而是他自己猜出来的。
“妙!妙!果真是妙!”嘉靖的眼睛亦是发亮,连连称赞道。
仿佛是打开了话匣般,《谈古论今》成了君臣的共同话题,又是聊起了这本书刊中的其他内容,甚至还谈到了张居正的时事策。
当吴山踏着夕阳的余辉离开嘉明殿的时候,在无逸殿的大红柱子旁,徐阶的眼睛如同迸射出两把利剑,要从背后贯穿吴山的心脏。
寒门祸害 第300章 改观
离开西苑,已经到了酉时,西边的晚霞将寂静的街道染上了金灿灿的颜色。
吴山抬头望着晴朗的天空,那双眼睛显得深邃。看着时辰已经不早,故而没有返回翰林院或礼部,而是坐着轿子直接回家。
这一次面圣,让他的心情很是愉悦,这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体验。
以前进宫的时候,那道纱幔不管放不放下来,他都感觉二人隔着千山万水。有时只有他在汇报着政务,纱幔后面的皇上在听,最后甚至只发出一声轻咳,便将他打发走了。
由于本朝没有举行早朝,他跟圣上的接触原本就少,而每次面圣都没有什么深入接触。正是如此,他对圣上极为陌生,像是面对着一具冰冷的尸体。
但这一次,他才仿佛看到一个“活着”的圣上,明显感受到圣上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着,有血有肉亦有喜怒哀乐。特别他已经感觉到,圣上能听得他说的话。
其实他心里憋着很多很多的话,譬如削减宗藩禄米,譬如恢复早朝的祖制,譬如按惯例册立储君,又譬如陈述大明国力衰弱的事实等等。
不过,他还是压抑住了这股冲动,没有将心里憋着的话说出来。他知道时机还远没有成熟,这些话题需要寻找更合适的时机。
而让他欣喜的是,圣上主动跟他商讨了《谈古论今》第三期的日期。他完全可以借呈送《谈古论今》之机,寻到合适的时机,将心里憋着的话说出来。
他坐在轿子中,有闭着眼睛想事情的习惯。哪怕轿子传来吱呀的声响,亦影响不着他,却是回忆着刚才面圣的细节。
关于《蜀鄙二僧》那篇文章,他已经慢慢地回过味来,敢情圣上初以为这篇文章是借寓言言事,故意讥讽于他。
圣上为了修玄,不仅派人到处采集灵芝炼丹,而且在西苑兴建了大量的宫殿庙宇,还诱使大臣帮他撰写青词向神仙表达长生的追求。
特别是兴建宫殿庙宇等道家修筑,工部尚书温仁和曾经上疏痛陈:殿堂、庙宇、祭坛、碑文,两三年内就花掉了六百三十四万七千两白银,现在还有三十余处没有竣工,但内藏早已耗竭。
花费如此巨大,相对于古往今来的修玄者,圣上无疑是一个“富僧”。
大概是这么一个原因,圣上当时是大动肝火,或者亦是有些心虚的缘故。
不过好在,文章的最后却推出了“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的观点,后来又听他说出这篇寓言的由来,这才打消了圣上的那点猜疑。
如今想来,交由圣上审核之举是很明智的决定。不仅有助于他跟圣上多加接触,还能大大地降低发行所带来的政治风险。
“刀,是什么样的刀?金丝大环刀!剑,是什么样的剑?闭月羞花剑!招,是什么样的招?天地阴阳招!人,是什么样的人,飞檐走壁的人!”
却是这时,一个带着稚气的清脆女娃声传了进来,明明就是一个充满着童真的声音,但话语间偏偏充斥着一种豪情。
声音悦耳,如同夜莺在鸣,又如观音婆娑的座下玉女在宣讲。
吴山不由得莞尔,这个声音确实是有趣,不由得将眼睛睁开。隐隐间,他对这个声音有种熟悉感,但却是想不起是谁。
声音又是传了进来,这次听得更真切,那个充满童真的声音从前面传来。
“我不走,月亮不走!我走,月亮跟我一起走!哥,你看,那月亮又跟我走了,这是为什么来着?”
“参照物!你看着哥哥的头,是不是觉得你自己没动?但你望着路边,是不是觉得你动了?”
“对呀!不过好奇怪怎么会这样呢?我还是有些不明白哦!”
……
吴山听到了一个极熟悉的男声,先是一愣,便知道外面那个兄妹的身份。只是这个弟子的这些话,却让他不由得认真地思索起来。
参照物?
他的目光落在轿帘上,虽然知道此刻他是在运动,但却没觉得自己在动。伸手揪开轿帘,目光落在地面,顿时是觉得一阵旋晕。
突然间发现,这个子弟确实很不同,对生活观察入微。只是抬头望着前面,不由得又是一愣,脸上露出了愕然之色。
却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背着那个有过数面之缘的可爱小丫头,那可爱丫头正舔着糖人儿,显得很高兴地晃着脚丫,整个人很是快乐的模样。
那一次,虎妞突然出现在林晧然面前的时候,吴山便知道这个妹妹在林晧然的心里占有极重的份量。但却怎么都没有想到,这个弟子竟然是如此宠溺他的妹妹。
是不是存在着什么误会?
吴山看着前面充满温馨的一幕,心里突然微微动摇起来了。
在第一次执行拜师礼的时候,他便给林晧然打上了“不肖之徒”的标签。但如今的种种,让他又不得不重新进行审核,或许其中另有什么隐情。
似乎听到这边的动静,那个小丫头突然扭回过头来,那是一张充满童真的可爱脸蛋,特别是那双眼睛大而有神。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是他的一个言行准则,而此刻的举动无疑是失礼了。在发现虎妞扭过头时,他亦是迅速地松开轿帘,心里在砰砰地跳动着。
呼!
吴山轻轻地松了一口气,暗自侥幸反应得及时,便正襟危坐起来。按着一贯的习惯,眼睛微微闭上,打算重新思索着事情。
在他的脑中里,有着太多的东西需要操劳,有礼部的一摊子事,亦有翰林院的事情,还有该如何劝圣上削减宗藩的禄米。
轿子从那对兄妹旁边经过的时候,却听到虎妞道:“哥,你们翰林院那个大人刚才偷看我们,我都看到了!是真的,我从不骗人!”
吴山听到这番话后,差点从轿子摔出去。作为大明的礼部尚书,他事事都遵循礼法,对自己极为苛刻。只是没有想到,今天这个失礼之举给一个小丫头“当面”指出,让他的脸刷地红成了猪肝。
寒门祸害 第301章 结果
当轿子从身边经过的时候,林晧然完全没有意识到是吴山的轿子。经虎妞这么一说,这才愣了一下,发现这顶轿子确实很眼熟。
跟着徐阶那种寒酸的轿子不同,这顶轿子虽然不算华丽,但亦很讲究工艺,上面雕着漂亮的花纹,想必轿子的造价亦不会太低。
只是让他感到意外的是,轿子突然在前面停了下来,知道吴山是有话跟他说,便背着虎妞恭敬地走到轿侧道:“老师,不知有什么吩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