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高扬连忙是说道:“我等为朝廷效力、为陛下尽忠,也就不觉得幸苦了!”
赵俊臣面现讥讽,道:“好一个效力尽忠,当真是让人感动……其实,朝廷也知道将士们的生活疾苦,平日里对于边军们的某些做法,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总要给你们留一些额外的好处、让你们有个盼头可以坚持下去……但是,有些好处固然是可以拿,但另有一些好处,拿了之后可就无法收手了!”
说完,赵俊臣从手边拿起一本薄册,直接丢到了高扬的面前。
高扬身体一颤,手抖着拿起了这本册子翻看,却发现这本册子里面全是他暗中勾结建州女真的证据。
这些证据并不是多么的全面详细,但也足以让他有死无生了!
高扬顿时是面色惨白,心中再无侥幸,“扑通”一声就跪在了赵俊臣的面前,颤声说道:“赵阁老恕罪!赵阁老恕罪!”
原来,高扬就是钱通所说的那位“最重要的内应”!
赵俊臣昨天大举搜查建州女真奸细的时候,高扬就一直是心惊胆战,但直到赵俊臣与建州女真的谈判结束,也一直都没有调查到他的身上,高扬不由是心存侥幸,认为自己逃过了一劫。
但直到现在他才知道,并不是自己逃过了一劫,而是赵俊臣对他另有处置!
赵俊臣冷冷看了高扬一眼,缓缓说道:“恕罪?当然是要恕罪了,否则的话,我早就把你的首级送给建州女真的那位大汗了,又岂能留你到今天?”
“多谢阁老!多谢阁老!”听到赵俊臣的这般说法,高扬不由是面现喜色,连连叩首道谢。
赵俊臣则是说道:“你不必谢我,倒是应该谢谢这位赵掌柜!他听说我寻到了你的罪证之后,就立刻求见于我、为你担保,说你是一个可用之才,也还没有机会犯下太过于严重的罪行,又花了五万两银子买下了你的通敌罪证!否则的话,我也不会容你到今日!”
听到赵俊臣的这般说法,高扬又是一愣,这才明白了赵安出现在这里的原因,原来是赵安花银子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于是,高扬又连忙向赵安道谢,表示他今后一定会全力协助“聚宝商行”在宣府军镇的行动,从今往后“聚宝商行”的事情就是他高扬的事情。
见到高扬这般识趣,赵俊臣也是心中满意。
在宣府军镇之中,总兵赵子城与两位参将高扬、张捷,乃是最为举足轻重的三个武官。
其中,赵子城是很好糊弄的一个人,只要刻意卖他一些面子、多加恭维几句,很多事情就很容易处理了;张捷则是一个孝子,只要是掌握了他的家乡老母就等于是彻底控制住了他,也不算是太难对付,唯有这个高扬乃是个奸猾贪婪之辈,最是难以掌控,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翻脸。
不过,也正是因为高扬的贪心太盛,伸手拿了建州女真的好处,让赵俊臣寻到了他的把柄,今后自然是不难操作。
这样一来,利用各种方式掌握了这三个人之后,距离赵俊臣彻底掌控宣府镇的日子,就已是近在咫尺了。
……
……





摄政大明 第1031章.火没烧起来.
……
……
这一锅香喷喷的狗肉,赵俊臣吃的是津津有味,身体也暖和了许多。
赵俊臣当然明白玄烨射杀猎犬、又把猎犬尸体交给自己品尝的深意,就是暗示“狡兔死、走狗烹”的意思。
但赵俊臣从来都不会把自己视为是走狗,他认为自己迟早都会成为猎手!现如今那些高高在上的猎手,往后说不定反而会变成走狗!所以他吃这顿狗肉的时候,也是完全没有任何心理障碍。
但高扬陪着赵俊臣吃这锅狗肉的时候,却是食不知味、心惊胆战。
好不容易等到赵俊臣表示吃饱了,高扬就连忙表示告辞,赵俊臣自然也不会留他,挥了挥手就让他离开了,赵安也是趁势告辞、相伴离开。
看着赵安与高扬的离去背影,赵俊臣却是突然一叹。
古今中外,官场上总是有着相同的弊病,那就是上层官员们总是喜欢重用那些有污点、品行有缺的人,对于那些品性高洁、问心无愧的人,反倒是敬而远之,甚至是嘲而远之。
原因无他,下面的人有把柄落在自己手里,今后就好控制,用起来也放心,就可以成为“心腹”,自然也就可以重用提拔了……至于那些不愿意同流合污的好人,只能留在下面慢慢苦熬。
但这般做法的后果,就是小人当道、卑劣者横行于世,高尚者反而是得不到提拔与重用,还要处处被人打压与排斥,想要出淤泥而不染实在是太难太难。
赵俊臣上一世的时候,对于这种现象就是深痛恶绝,但现在却也变成了这种现象的参与者、推动者、以及维护者。
就像是高扬,明明是一个通敌叛国、贪心妄为之辈,但等他今后证明了忠心之后,赵俊臣手里的各类资源就会倾向于他,助他步步高升、掌握更大的实权。
“世情磨砺之下,终究是变成了自己当初最为厌恶的样子……”
赵俊臣苦笑自嘲,但似乎并不打算改变。
至少,现在不会改变。
*
另一边,高扬离开了赵俊臣的房间之后,就连忙是再次向赵安郑重道谢,也再次向赵安说了许多承诺,赵安则是表示咱们今后就是休戚与共的自己人了,完全不必这般客气。
说完了场面话,高扬就小心翼翼的试探道:“却不知,咱们‘聚宝商行’与赵阁老之间是何关系?赵掌柜能在赵阁老面前说上话,赵阁老也愿意卖给赵掌柜一个面子,似乎是很熟悉的样子……难不成,赵阁老在‘聚宝商行’里面也参着一股?”
高扬是一个聪明人,仅是从今天这场谈话的一些细枝末节,就已经猜出了一些事情,认为赵俊臣与“聚宝商行”之间的关系很深。
事实上,高扬早就开始怀疑“聚宝商行”的来历背景了,但别看他在宣府镇内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将,但放在整个大明朝也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罢了,高扬本人也有自知之明,很明白有些事情绝不是他这种小人物有资格参与的,只要是银子落袋为安就不必理会太多,所以他对于“聚宝商行”的某些行径也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如今,高扬被“聚宝商行”抓到了把柄,已经再也无法下船,他自然就改变了想法,想要探究明白自己究竟是登上了怎样的一条船。
赵安也知道高扬是一个聪明人,早就料到了高扬会有这个问题,他与高扬一同离开赵俊臣的房间,也正是为了给高扬答疑解惑的。
不过,高扬毕竟是刚刚登船的新人,又是性子奸猾之辈,并不能立刻信任、透漏太多消息。
所以,赵安只是忌讳莫深的解释道:“以高参将的聪慧,自然会明白像是我们这样财力雄厚的商行,就必然是拥有深厚背景,高参将如今也是自己人了,我也可以向你透漏一些机密……咱们‘聚宝商行’的幕后股东有很多很多,每一位股东都是不可言说的大人物!”
赵安这句话并不算假,“聚宝商行”的股东确实有很多,赵俊臣有着后世见识,自然是不会只用自己的银子办事,也绝不会只用今天的银子办事。
所以,“聚宝商行”的股东不仅是包含了“赵党”官员、徽商、晋商等等,在赵俊臣的巧妙运作之下,甚至就连德庆皇帝的内承运库都能算是“聚宝商行”的大股东之一,所以“聚宝商行”的股东们也确实都是大人物。
只是这些股东并不了解“聚宝商行”的具体生意,只是每季度从“聚宝商行”这里领到一些红利罢了,赵俊臣才是“聚宝商行”的实际掌控者,也是“聚宝商行”的最大股东。
但在赵安的巧妙误导之下,却是让高扬误以为赵俊臣只是“聚宝商行”的众多股东之一,而且还是较为不起眼的那种,“聚宝商行”的背后有着许多大人物的共同运作!
这样一来,高扬就在心里无限拔高了“聚宝商行”的背景来历,心中又是敬畏、又是惊喜。
敬畏于“聚宝商行”的背景深厚,高扬今后自然是不敢轻易背叛;惊喜于自己的因祸得福,竟然进入了这样一个实力雄厚的庞然大物组织,无疑是攀上了一颗大树,只要是紧紧抱住“聚宝商行”的大腿,他的那些罪行就不会再有任何问题,反倒是变成了一个投名状,让对方可以放心重用自己,今后说不定就要步步高升了。
想到这里,高扬对于赵安的态度就愈发是恭谨与亲热了,连连点头道:“对!对!咱们今后都是自己人了……赵掌柜今后若是遇到了什么事情,直接交代我一声就行,我就当是自己的事情来办!哦,不对,我会比自己的事情还要更加卖力!”
赵安笑眯眯的说道:“说起来,我这里也确实有一件事情,需要高参将帮着出力一二。”
高扬表情一喜,认为这是自己初步融入团体的表现,连忙道:“赵掌柜请说。”
赵安叹息一声,道:“最近这段时间,京城中枢那边会有些混乱,赵阁老他这次主动请缨出马与建州女真谈判,就是为了躲开京城中枢的纷纷乱象,不想去管那些是是非非……赵阁老原本是以为,他与建州女真的这场谈判必然是耗时良久,却没想到仅是一天时间就谈成了……但在年关之前,赵阁老不希望自己太快返回京城,还想要滞留在宣府镇几日,却不知高参将有没有什么办法?”
高扬沉吟片刻后,很快就点头道:“这件事情好办,宣化府的下路有一伙流寇,规模也不大,只有三五十人,我原本是打算养一养他们,等他们肥了之后再是出兵围剿,但既然是赵阁老不希望自己太早返京,咱们就宣称这股流寇已然势大、在京城与宣府镇的官道附近大肆劫掠,赵阁老的身份是何等尊贵?这个时候自然是不能犯险返京,我到时候就会亲自领兵剿匪、顺便是拖延时间,等赵阁老什么时候想要动身返京了,这股流寇也就可以平定了……唉,只可惜这伙流寇还没有形成气候,提前出兵剿灭了他们也不会有太多浮财收入。”
赵安笑眯眯的说道:“高参将办事用心,我们‘聚宝商行’自然不会亏待你的。”
*
到了第二天,赵俊臣就离开了边境的营地、赶去了宣府镇的核心宣化府。
抵达了宣化府之后,赵俊臣稍稍休整了一下,就表现出一副尽忠报国的架势,打算立刻动身返京、向德庆皇帝禀报谈判成果,但还不等赵俊臣动身启程,宣化府就收到了有流寇劫掠官道的消息。
这样一来,赵俊臣的行程自然是被打断了,只好是“无奈”滞留在宣化府境内,而高扬则是主动请命,信誓旦旦的保证自己一定会尽快剿灭匪患、为赵俊臣扫平返程归路,然后就领着一支兵马兴冲冲的保境安民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赵俊臣滞留在宣化府内,但也一直都没有闲着,他时而是暗中帮着“聚宝商行”进一步扩张势力影响,时而是微服私访陕甘难民在宣府镇的生存近况,顺便也是广结良缘、趁机交好宣府镇的各位文武官员,对于宣府镇的许多状况也是愈发了然于胸。
与此同时,赵俊臣还一直是紧紧盯着京城中枢那边的动向。
就像是赵安所说,赵俊臣认为京城中枢这段时间必然会出现混乱。
根据赵俊臣的推断,在朝廷中枢的算计之下,南京六部很快就会面临失控,并且是引发民愤、尽失人心,朝廷中枢就会趁机提出收权之事,到时候必然会引发许多争议,而且还要再次派出一位重臣赶往南京六部坐镇,这种时候赵俊臣自然是能躲就躲。
与此同时,太子朱和堉出京调查各地藩王的事情也很快就会出现初步的结果,这必然是一颗平地惊雷,太子朱和堉本人也会因此引来许多非议,赵俊臣心中自有想法,并不打算太早出面为朱和堉说话,这般情况也需要赵俊臣留在宣府镇躲上一段时间。
总而言之,京城局势稍定之后,才是赵俊臣出手摘果子的最佳时机。
然而,赵俊臣在宣化府足足是等了五六天时间,京城中枢那边却依然是局势平静,赵俊臣所期待的乱象也是迟迟没有出现,不仅是朝廷中枢针对南京六部的计划迟迟没有任何进展,太子朱和堉调查各地藩王的事情也遭到了某些力量的暗中阻碍、可谓是毫无成果。
赵俊臣心里明白,这般情况显然都是周尚景出手拖延局势的缘故,这只老狐狸就是不想让自己独善其身。
原本是打算隔岸观火,但对岸的火势迟迟都没有烧起来,赵俊臣这个时候就有些尴尬了,只觉得进退两难。
最终,眼看着年关已是近在眼前,赵俊臣若是再不启程返京的话就会错过德庆皇帝的寿辰,只好是承认自己在周尚景面前棋差一招,乖乖的启程返京了。
当然,赵俊臣决定要启程返京的时候,高扬那边也“恰好”是传来了捷报,说他已经扫平了匪患、保障了官道的安全。
事实上,促使赵俊臣启程返京的原因,除了年关将近之外,还有另外两个因素。
首先是陕甘三边的功臣们这几日已经陆续抵达了京城,等待着德庆皇帝的封赏,赵俊臣必须要及时赶回京城,为自己的那些心腹争取好处。
其次是赵府那边派人快马传来了消息,说是几位徽商领袖已经赶到了京城之中,正等着赵俊臣返京之后求见,似乎是有什么重要事情想要与赵俊臣商议。
……
今天有事,回家已经很晚了,所以只有一个小章节。
……




摄政大明 第1032章.野心的滋长.
……
……
赵俊臣返回京城的时候,距离年关已经只剩下了三四天时间。
返回京城之后,赵俊臣却是没有任何耽搁,直接入宫觐见了德庆皇帝。
德庆皇帝很快就在御书房内召见了赵俊臣,赵俊臣则是向他详细禀报了这次谈判的成果,又认真分析了这份协议的利弊。
对于这份谈判协议,赵俊臣心里很是有些不满,只觉得明朝吃亏了,但德庆皇帝对于这个结果却是很满意,还称赞了赵俊臣几句办事得力。
然后,出于自己的一片公心,赵俊臣又重点描述了建州女真大汗爱新觉罗.玄烨的心机城府、眼光手段,认为建州女真在玄烨的带领之下,今后一定会成为明朝的心腹大患,威胁也会与日俱增。
“陛下,臣见过建州女真的大汗玄烨之后,就认为此人的城府深沉、心机极高,不仅是眼光高远卓越、手段也是刚柔并济,可谓是一个当世极为少见的厉害人物……建州女真这几年遇到了一场严重粮荒,也只是一时困局,但只要是让建州女真缓过气来,今后必然会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听到赵俊臣的禀报之后,德庆皇帝确实是表现出了一些警惕,但也仅仅只是一些警惕而已,缓缓说道:“确实是需要防范一二,你这次的做法很正确,限制了双方的互市商队数量,建州女真的商队进入大明疆土之际也必须要向户部衙门报备,这样就可以有效限制建州女真的渗透与恢复元气,也可以利用我大明的商队反过来刺探建州女真的虚实……恩,这件事情就交由厂卫们盯着,户部衙门也要出力协助,你回去之后也拟一份奏疏交给朕,向朕详细说一下这件事情的章程,朕事后会与阁老们一同商议。”
顿了顿后,德庆皇帝的表情间又多了一些兴奋与期待,很快就换了话题,笑道:“除此之外,你还有一件事情也办的很好,就是利用这次机会让建州女真控制下的漠南蒙古与朝鲜也一同向朕称臣纳贡!
自从建州女真势大之后,朝廷就逐渐失去了对于漠南蒙古与朝鲜的控制,如今他们再次向朕称臣纳贡,也是一件不逊于收复疆土的大喜事!等到五天之后、朕的寿辰之日,各国纷纷来朝之际,必将是一场盛事,当年汉唐全盛之际也不过如此了,百年后的史书工笔也必然会浓墨提上一笔!唉,就是时间太仓促了些,漠南蒙古倒还好说,就是不知道朝鲜的使节能不能赶上……”
说到后面,德庆皇帝又开始患得患失了起来。
见德庆皇帝只是一心挂念着自己寿辰当天的风光,对于自己的警示则是几句话就带过去了,赵俊臣不由是有些着急,再次说道:“陛下,只是依靠户部与厂卫,力量还是有些不足,只怕是难以防范建州女真的小动作,那个玄烨的手段不可小觑,稍是应对不足就会被他窥到破绽!
依臣来看,朝廷防范建州女真之际,至少还要拉上辽东镇、宣府镇、以及蓟州镇一同行事,建州女真的商队今后进入大明疆土之际,重点活动范围应该是北直隶境内,所以北直隶的各地官府也必须要出力协作……”
听到赵俊臣再次提到了玄烨的威胁,德庆皇帝的表情有些不耐,挥手道:“朕知道了,这些事情你在奏疏里讲清楚即可,朕看了你的奏疏之后,自然会与重臣们商议,你如今也是内阁辅臣了,到时候自然会有你的表态机会。”
“陛下圣明,臣明白了!”
见到德庆皇帝的表现,赵俊臣也知道自己的表现有些急迫了,马上就不再多提,只是在心中长叹了一声。
如今正是德庆皇帝人生当中最风光得意的日子,这般情况下他自然是很难听进去赵俊臣的良言苦劝。
毕竟,建州女真的近年表现还算是安分,朝廷大军这段时间在陕甘三边与河套地区的屡次大捷、文武百官们的争相歌功颂德、建州女真以及附属势力的主动请降,已经让德庆皇帝有些忘乎所以了,认为自己的文治武功堪称是一代英主,也就不再把建州女真放在眼里了。
事实上,听到赵俊臣这般“夸大”了建州女真的威胁,又是屡屡称赞爱新觉罗.玄烨的能力手段,德庆皇帝的心里还有些不高兴,只觉得赵俊臣这番话的言下之意,就好似是自己比不上那个玄烨一般。
在德庆皇帝心里,这是绝无可能的事情!明朝的实力要强于建州女真,德庆皇帝认为自己也是一代圣主、要远远强过爱新觉罗.玄烨,这般情况下建州女真又如何能够威胁到大明江山?自然是认为赵俊臣夸大其辞了。
见到赵俊臣不再多提,德庆皇帝也就隐去了表情间的不快,再次赞扬了赵俊臣的办事得力,又赏赐了赵俊臣几件宫中珍品,然后就让赵俊臣离开了。
收下德庆皇帝赏赐之际,赵俊臣自然是一副受宠若惊、感动肺腑的模样,但等到赵俊臣退出御书房的时候,原本欢喜无限的表情却是逐渐凝重了起来,然后就又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自己的权势还是太小了,虽然已是入阁辅政了,但终究还是没有最终决策之权……明明是见到了一场隐患就在眼前,却又无可奈何,无法改变太多,只是眼睁睁的看着这个隐患越来越大……”
暗思之际,赵俊臣的表情就再次恢复如常,但他的眼神隐隐波动着,任谁也猜不到他这一刻究竟在想些什么。
*
出了宫门之后,赵俊臣乘轿返回赵府。
路上,赵俊臣掀开轿子的窗帘,看着道路两旁正在为了年关而忙碌准备的百姓们,心中竟是有些羡慕。
这种羡慕情绪充满了虚伪,但它确实存在。
因为朝廷屡次的俸米折银,民间粮价日益高涨,百姓们的生活也是日渐艰难,但百姓们并没有更多选择,所以他们也就很知足,只要是每天都可以吃饱肚子、手里留下一点余财,就觉得自己很幸福了。
当然,这样一个看起来很渺小、很微不足道的目标,绝大多数百姓依然是无法实现,但他们也确实不会奢求更多。
赵俊臣并不一样,当他的选择越来越多、实力也是越来越强,他不仅没有感到满足,反而是愈发感受到了一种难以忍受的拘束感与压抑感!
所以,赵俊臣的野望也就越来越大了。
当赵俊臣还是户部侍郎的时候,他想要成为户部尚书;当赵俊臣成了户部尚书的时候,他想要与朝中几位权臣分庭抗礼;当赵俊臣的权势足以与几位阁老相抗衡的时候,他又想着入阁辅政、影响庙堂局势的走向……
时至今日,赵俊臣已经入阁辅政了,他的权势影响也渐渐可以与周尚景相并肩了……然后,赵俊臣不出意外的发现,他还想要得到更多、更多。
也许,从一开始的时候,当赵俊臣选择了主动卷入了庙堂党争、耗尽心机的扩张自己的明暗势力,他的目标从来都不是仅仅为了“自保”二字而已。
“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却少美貌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门前无马骑;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家仆招下数十个,有钱没势被人欺;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到登基;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来下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梯还嫌低……”
这一首《十不足》,乃是前朝的朱载堉所著,赵俊臣曾在偶然间读过一次。
或许是因为这首诗朗朗上口的缘故,赵俊臣读过之后当场就记在了心里,至今也未忘却。
这个时候,赵俊臣不由是轻声诵念着这首《十不足》,反复好几次。
到了最后,赵俊臣更是自己胡编了一个小曲,轻拍大腿、闭着眼睛,低声唱了起来。
当轿子抵达了赵府之后,赵俊臣的表现已经再一次的恢复如常。
返回赵府之后,赵俊臣原本是想要先去后宅见一见自己的几位妻妾、向她们报一声平安。
然而,赵俊臣刚刚迈步走入赵府之后,就听到府里管事禀报,称是几位徽商领袖——林云璞、白明宇、戴逢福等人,不久前已经抵达了赵府,如今正在府中客堂等候着赵俊臣的接见。
1...493494495496497...6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