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听到禀报之后,赵俊臣无奈摇头,道:“这些徽商,当真是消息灵通,我不过是刚刚返京一个时辰,他们就已经收到了消息、赶到府里等我了,也不让我稍歇片刻……”
口中抱怨之际,赵俊臣也改变了脚步方向,向着赵府的客堂走去。
*
虽是有些抱怨徽商们的求见急切,但赵俊臣迈步进入赵府客堂之际,却已是换上了一张笑脸,率先说道:“各位见谅!本阁返京之后,先是去了宫中一趟,向陛下禀报了建州女真请降之事,耽搁了不少时间,却是让各位大老板久候了!”
见到赵俊臣现身,林云璞、白明宇、戴逢福三人连忙是起身行礼。
他们上次见到赵俊臣还是半年多之前、组建“联合船行”的时候,那时候赵俊臣还是一个声名狼藉的户部尚书,但如今赵俊臣却已然是战功赫赫、名扬天下的内阁辅臣了,地位可谓是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这几位徽商见到赵俊臣之后,态度也是愈发谦卑起来。
林云璞连忙说道:“赵阁臣权高位重,乃是国之柱石,自然是日理万机,我等几人就算是等候再久也是心甘情愿,只要是赵阁臣不要嫌弃我等打扰就好!”
白明宇则是讨好道:“我们这次拜访赵阁臣,主要是为了道贺而来!听说了赵阁臣在陕甘三边的赫赫战功,又进入内阁辅佐政务、被陛下册封为不世新成伯之后,我等徽商就皆是欢喜不尽,连忙是快马加鞭的赶来了京城,想要亲自向赵阁臣道贺!”
随后,戴逢福则是从袖子里掏出一份礼单,双手捧着交给了赵俊臣,笑道:“这是我等徽商的一点心意,还请赵阁臣收下。”
赵俊臣让三人免礼之后,就收下了礼单,随手放在一旁,似乎是毫不在意这份礼单的轻重,但他的热情态度却是悄然间变得真实了许多。
接下来,赵俊臣与三位徽商领袖先是漫无边际的聊了一些闲话,赵俊臣向他们讲诉了一些陕甘三边的秘闻,让这三人皆是抚掌赞叹、趁机讨好,这三人也向赵俊臣禀报了“联合船行”这半年以来的情况,同样是成果喜人、收益丰厚,让赵俊臣不由是连连点头称赞。
随后,林云璞则是不经意间提到了赵俊臣即将要在北方各省推广商税整改的事情,似乎是想要参与其中。
对于林云璞的试探,赵俊臣则是笑容不变的直接拒绝了。
北方各省是晋商的势力范围,南方各省是徽商们的势力范围,当初赵俊臣在南方各省推广商税整改计划的时候,就没有让晋商们参与,眼下北方各省也即将要推展商税整改的计划,赵俊臣自然就不会厚此薄彼、让徽商们分一杯羹。
就像是德庆皇帝总是会设法平衡庙堂各派系的势力一样,赵俊臣也在徽商与晋商之间玩弄着相互制衡的权术,并不会让任何一方的势力过于强大,只会让双方的财力与影响力大抵相同、相互制衡,然后赵俊臣才容易控制他们。
更何况,北方各省的商税整改计划,不仅是赵俊臣为了增强朝廷财政收入的考虑,也同样是赵俊臣抛给晋商们的一个肉骨头,就是为了转移晋商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不再是与建州女真以及蒙古各部进行走私生意。
若是让徽商们也参与到北方各省的商税整改计划,晋商们不仅会心中不满,收益也会降低,说不定就会重启走私通敌的生意,这是赵俊臣绝对不能容忍的。
见到赵俊臣的这般态度,林云璞等人倒也没有太过失望,这本就是他们早有预料的事情,只是想要试探一下赵俊臣的态度,并没有抱着太大的希望,见到赵俊臣直接拒绝之后,他们就不再多提了。
再然后,这几位徽商却又开始谈了另一件事情——而这件事情,才是他们这次拜访赵俊臣的真正目的。
只听白明宇突然叹息一声,道:“我等这次赶来京城拜访赵阁臣之前,曾是听到了一个消息……说是前任内阁首辅沈常茂垮台了,是因为他利用漕运衙门的漕船行了走私之事!
唉,根据赵阁臣的商税整改计划,各地商家只要是通过咱们‘联合船行’运载货物,朝廷所征商税已是极低,沈常茂身为当朝首辅竟然还是为了区区小利、冒着天下之大不韪以走私而牟利,这件事实在是太不应该了,鄙人生平最是厌恶那些逃税走私的行径,听说了这件事之后也是心中激愤,也怪不得陛下会罢免了他的官职。”
白明宇在加入“联合船行”之前,曾经是江南地区最大的走私商人,这个时候却是义正言辞、满脸凛然。
另一边,戴逢福则是一副忧国忧民的态度,马上就提出了质疑:“朝廷罢免了沈常茂的首辅之位,固然是大快人心,但漕运衙门这一次公器私用、把漕船借给沈常茂走私牟利,难道就没有任何过错吗?依小人来看,漕运衙门的过错较之沈常茂还要更为严重!但偏偏朝廷只是追究了沈常茂的罪责,对于漕运衙门的过错却是一字不提,这就有失公允了!”
林云璞也是肃容点头道:“是啊,漕运衙门的积弊极大,衙门里的所有官员都是贪心妄为之辈,利用漕船之便利,每年都有大量的走私之事,这一次只是沈常茂走了霉运东窗事发罢了,实际上沈常茂的那点走私数量对于漕运衙门而言只是冰山一角而已……若是朝廷想要彻底断绝京杭运河的走私之事,就绝不能忽视了漕运衙门的恶行!”
白明宇偷偷打量着赵俊臣的表情变化,接口说道:“其实吧,随着咱们‘联合船行’的规模越来越大,这漕运衙门的权职就已经显得有些多余了!朝廷每年运往京城中枢的漕粮与漕银固然是关乎国本,但漕运衙门每年总是要整出一些幺蛾子,可谓是事倍而功半……要我说,朝廷还不如把漕运之事直接交给咱们‘联合船行’,以咱们‘联合船行’的实力,若是接手了漕运之责,不仅是成本更低,也不会像是漕运衙门一般公器私用、效率低下,于公于私都是一件好事!”
听到这几位徽商一句接一句的讲话,赵俊臣终于是明白了他们这次拜访自己的真正目的。
果然,贪心不足乃是人之本性!
随着“联合船行”的规模越来越大、生意越来越好,徽商们的野心也是越来越强。
到了现在,他们已是看着漕运衙门都嫌碍眼了,甚至还想要吞并漕运衙门的部分权责!
对于徽商们的这般变化,赵俊臣的心中既是欣慰、也是警惕!
……
……





摄政大明 第1033章.历史进程.
……
……
在赵俊臣所熟知的那个历史时空,后人有一种观点,认为“明亡于东林党”。
这种观点显然是过于偏激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东林党在明朝的灭亡过程中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
而东林党实质上就是徽商们的朝堂代言人。
但别看东林党在明末时期的风头一时无二,它实际上并没有抗衡皇权的能力,曾一度被魏忠贤整治得毫无还手之力,只是因为崇祯皇帝登基之后就一直在作死的道路上狂奔不止,各种神仙操作之下才让东林党的势力逐渐坐大。
而赵俊臣如今所在的历史时空之中,崇祯皇帝却是一位政治手段合格的“中兴之主”,所以东林党不仅没有势大,东林党背后的徽商势力也遭到了惨痛打压,再也不敢利用自身财力操纵朝堂。
直到赵俊臣出现之前,徽商们一直都不敢在庙堂中枢为自己寻找新的代言人,一度是丧失了所有的政治欲望——当然,晋商们也是相同情况。
在赵俊臣看来,朝堂的局势走向固然不能任由一群商人躲在幕后暗中操纵,但若是徽商与晋商的政治欲望被压制得太狠,也同样是过犹不及了。
明朝若是想要再次走向强盛,就必须要集合所有可以利用力量,正所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商人们的力量也是不可或缺。
现如今,眼看到徽商们再次恢复了政治野心,赵俊臣自然是有些欣慰。
更何况,赵俊臣还是徽商们目前在庙堂中枢的唯一利益代言人,当他们重燃政治野心之后,支持赵俊臣的力度也会再次增强。
不过,徽商们的政治野心若是不受控制、膨胀太快,那就是一件需要警惕的事情了。
就比如现在,徽商们想要吞并漕运衙门的部分权责,这明显就是他们的政治野心逐渐失控的迹象,完全没有设想过这件事情的困难与后果!
沈常茂的漕船走私案被揭发之后,德庆皇帝只是罢免了沈常茂的官职,却完全没有追究漕运衙门的责任,这不仅是因为漕运衙门的后台是周尚景、有周尚景帮忙摘脱干系的缘故,也是因为漕运衙门的位置太过于敏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使是德庆皇帝也不敢轻易让漕运衙门陷入动荡之中。
漕运衙门的敏感之处,主要是缘于两部分,首先就像是白明宇所说一般,漕运衙门所负责的漕粮与漕银之事关系到了明朝的国本,绝不可轻动;其次则是因为漕运衙门下面还控制着十五万余名漕工,漕运乃是漕工们的衣食所系,一旦是漕运衙门乱了套,十余万漕工也很快就会失控,到时候的局势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周尚景在庙堂中枢的势力范围,主要是集中于三个部分——分别是吏部、翰林院、以及漕运衙门!
其中,吏部衙门乃是“周党”的核心之处,翰林院则是为“周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漕运衙门更是“周党”的财源之所在,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周党”的强大根本。
德庆皇帝与周尚景这些年来的明争暗斗从未间断,也曾经屡次对吏部衙门与翰林院动手,但他从来都没有动过漕运衙门,就是因为德庆皇帝心中明白漕运衙门的棘手之处。
任谁都知道漕运衙门的积弊甚重,但就连德庆皇帝也不敢轻易触动,徽商们这个时候却是想要吞并漕运衙门的部分权职,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因贪失智!
即使是不谈漕运衙门的诸般敏感之处,它背后还站着一个周尚景呢!
若是动了漕运衙门,就等于是动了“周党”的财源,也就必然要面临周尚景的全力报复,即使是赵俊臣也未必可以承担这般后果,必须要三思而后行!
赵俊臣也有野心,较之徽商们还要更大许多,但实现野心的时候却是需要量力而行。
*
“步子迈太大会扯到x。”
听到几位徽商领袖的暗示之后,赵俊臣当场就想要借用这句话来敲打他们。
不过,赵俊臣已是地位尊贵的内阁辅臣了,自然是不能随意说出这种粗鄙之言,也要给徽商们留些颜面,不能太过于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所以,赵俊臣稍稍组织了一下语言之后,就缓缓道:“周尚景的岁数……应该也坚持不了几年了,很快就会告老还乡!依本阁的看法,‘联合船行’目前还有进一步扩张实力的余地,眼下还是以积蓄力量为主吧,等到实力足够了再图其它也不迟。”
赵俊臣的暗示很明显,他并非不认同徽商们的野心,但这一切都要等到周尚景离开庙堂之后再提。
简而言之,相较于别的因素,赵俊臣还是更为忌惮周尚景的反应。
听到赵俊臣的这般说法,林云璞、白明宇、戴逢福三人皆是有些失望。
但他们这一次赶来京城求见赵俊臣,除了想要争取赵俊臣的支持实现野心之外,其实也有“争宠”之意,眼见到赵俊臣与晋商们的关系愈发密切,徽商们不免是担心赵俊臣今后的立场会偏向于晋商,就匆匆赶来京城与赵俊臣巩固关系。
所以,林云璞等人心中失望之余,却也不敢太过于逼迫赵俊臣,更何况赵俊臣的表态终究是留了一些余地,并没有断绝他们的念想,所以他们也不好再说什么。
于是,林云璞很快就垂首道:“还是赵阁臣思虑周全,是我等太急于求成了。”
说话之际,林云璞的态度有些沮丧,戴逢福与白明宇二人也都有些沉默。
想到自己连续拒绝了徽商们两个请求,不免是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也需要设法弥补一二,赵俊臣稍稍考虑了一下之后,又开口道:“不过,若是你们在经营‘联合船行’之余,仍然是留有余力的话,我这里倒是有一件事情可以交给你们,若是办好了同样是收益不低。”
林云璞的眼睛一亮,他很清楚赵俊臣的经商手段,若是赵俊臣说是收益不低的生意,那就必然是让人眼红的大生意,连忙是问道:“哦?却不知是何事?还请赵阁臣赐教,我等一定会尽力去办。”
赵俊臣先是向他们解释了朝廷与建州女真所达成的协议,然后又说道:“徽商们所在的江南之地,乃是我朝疆土之中最为繁华之处,也是文化荟萃之所在,所有人去了那里都是流连忘返、乐不思蜀,所以嘛……我想要把朝廷与建州女真开通互市之后的部分生意交给你们。”
听到赵俊臣的说法,几位徽商领袖皆是表情欢喜,认为这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生意。
白明宇连忙是保证道:“还请赵阁臣放心,我等一定会办好此事!朝廷与建州女真开通互市之后,不论是粮食、牲畜、还是布匹,只要是建州女真那边拿出了足够的好处,我们徽商都可以满足他们。”
林云璞与戴逢福也是连连点头,对于这件事情很有信心。
然而,这三人显然是没有理解赵俊臣的深意。
赵俊臣只好是轻轻摇头,再次解释道:“粮食、牲畜、布匹之类,倒是不需要太在意……我主要是想让你们收集一些江南地区所特有的奢靡玩乐之物,等到我朝的商队可以进入建州女真的势力范围之后,就顺便把这些东西传播给建州女真,让他们感受一下中原文化的魅力所在。
若是可以的话,我还会在建州女真势力范围的不远处,专门圈出一块地,经营赌坊、青楼、酒馆、戏院之类的生意,重点接待建州女真的客人,让建州女真的军民皆是沉溺其中不可自拔,一方面是可以趁机收买建州女真的部分重要人物,另一方面也可以迅速收割建州女真的民间财力,这种事情正是你们所擅长的,也容易寻到许多相关人才,就正好是交给你们来办。”
听到赵俊臣的这般说法,几位徽商领袖倒是有些明白了——利用江南之奢华、堕化朝廷之官员,确实是他们的擅长手段之一,而赵俊臣如今竟是想要利用这般手段堕化建州女真的全体军民……这般计划可谓是极为惊人了。
当然,利用酒色财气的手段,也确实是可以更为迅速的收割民间积蓄,前期投入固然是很多,但资金回流速度也是极快,就是建州女真那边若是出现了政策变动,将会有前期投入尽数打水漂的风险。
所以,他们并没有马上答应赵俊臣,而是相互间轻声商议着这笔生意的利弊。
事实上,以玄烨的高明眼光,赵俊臣认为他必然已经看穿了自己的反渗透计划,但也只会防范着赵俊臣收买建州女真的文武官员、在建州女真的势力范围内安插内应与眼线,对于赵俊臣想要趁机堕化建州女真的民族性格、消磨建州女真的武勇风气与侵略性的计划,玄烨就未必可以看明白了……而这个计划,才是赵俊臣真正的釜底抽薪之策。
当然,假若玄烨当真是拥有着超越时代的眼光,及时警觉了赵俊臣的真正计划、严令禁止建州女真的军民接触赵俊臣所布下的堕落陷阱,这项计划就必然会亏本不少,所以赵俊臣也明白林云璞等人的心中顾虑,并没有马上催促,只是静静等待着他们的回应。
最终,几位徽商终于是商议完毕,白明宇率先表态道:“这项计划虽然是收益不少,风险也是不低,但我等徽商对于赵阁臣一向是信任备至,既然是赵阁臣的提议,我等自然是要一同行事。”
听到徽商们的回应,赵俊臣的表情很是满意,认为徽商们的加入可以让自己的计划进度加快不少。
就是不知道,赵俊臣所做的这一切,究竟算是加速了历史进程,还算是重现了历史旧貌。
……
……




摄政大明 第1034章.除夕已至.
……
……
与后世那些恨满清入骨的人不同,赵俊臣对于清朝并没有太大的偏见。
尤其是学过了唯物历史观之后,就会明白一个文明的发展走向,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中华民族的地理环境实际上就是一个“半隔绝”环境,好处是文明发展初期较为安定与繁荣,但坏处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趋于封闭,这与统治者的个人意志并无太大关系。
当然,清朝末期的表现确实是过于拙劣不堪,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极大的耻辱——若说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因为文明与历史的原因,那清朝输掉甲午战争就绝对是因为自身的无能与糜烂了,而后者对于中华民族的伤害也要远远大于前者。
要知道,在甲午战争之前,西方文明一直都把清朝视为是远东地区的天然霸主,但输掉了甲午战争之后,不仅是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浪潮,还造就了一个狼子野心的日本——然后就是一段所有中国人都不愿回首的惨痛历史。
但必须要承认的是,清朝的开疆扩土之功,在历朝历代之中也是名列前茅,后世的中华版图之中,新疆、西藏、青海、蒙古、东北三省的部分土地等等,其实都是清朝的功绩证明,清朝的某些政策,比如摊丁入亩、改土归流、废黜贱籍、官绅一体等等,对于中华文明也有客观促进作用。
简而言之,清朝一代可谓是有功有过,你可以说它功大于过,也可以说它过大于功,但并不是毫无价值、就应该扫进历史垃圾堆。
然而,赵俊臣虽然是认可清朝的存在价值,但他依然会不折手段的针对建州女真,但这种针对并非是因为“否定”,而是因为“屁股”,简而言之就是屁股决定了脑袋——赵俊臣依附于明朝、根植于明朝,建州女真则是明朝的心腹大患,也就威胁到了赵俊臣的利益,所以赵俊臣自然是要不折手段的对付它。
从这方面而言,赵俊臣对待建州女真的态度,与他对待朝堂政敌的态度并没有本质区别,与对方的功过评价无关,与自己的个人印象无关,只关乎于立场与利益。
*
送走了几位徽商领袖之后,赵俊臣却是忘记了自己还要前往后宅向三位妻妾报平安的事情,而是坐在原位若有所思。
刚才的一场谈话,又引发了赵俊臣的许多想法,认为自己的计划还有许多可以补充之处。
而就在赵俊臣暗思之际,崔倩雪、方茹、张玉儿三女已经收到了赵俊臣返回赵府的消息,相伴着赶到客堂与赵俊臣相见。
看到三女现身之后,赵俊臣才发现自己只顾着考虑自己的计划,却是全然忘记了与妻妾们相见报安,心中有些愧疚,接下来也就多多陪伴了三女一段时间,先是表态关心了她们的近况,然后就向她们详细讲诉了自己这段时间在宣府镇的诸般经历。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崔倩雪眼看到时间不早了,就率先离开了客堂、去厨房准备今晚的餐食,似乎是喜欢上了亲手下厨的乐趣。
等到崔倩雪离开之后,赵俊臣与方茹、张玉儿二女也就不再谈论家长里短的杂事,话题很快就转向了那些正事。
“这一次去了宣府镇,倒是多有收获,与建州女真的互市之事,我还是打算交给‘聚宝商行’负责,我已经让赵安他们提前准备了,但具体的一些细节还需要你们盯一下!
渗透宣府镇的计划,目前也算是告一段落,咱们下一个目标则是蓟州镇!蓟州镇总兵张肃却是一个极难对付的人物,渗透蓟州镇也远要比渗透宣府镇困难得多,咱们一定要谨慎行事,千万不能让张肃察觉到任何迹象,宁可是进展慢些,也不能出现破绽,实在不行的话就暂缓行动,容我想办法调走张肃之后再说……
还有南京六部与太子出京调查藩王的事情,皆是迟迟没有消息,进度要远远落后于我的设想,也需要派人调查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哦,对了!我这次带着楚嘉怡同行,就是想要趁机化解她的心中芥蒂,经过几次谈话之后,表面上看起来倒是有些收获,她似乎是不再怨恨于我了,但就是不知道她的这般表现是真是假,你们也要寻机会试探一下,但不要让她察觉出来……”
听到赵俊臣的这些吩咐,张玉儿的表情极为专注,对于这类事情依然是充满了兴趣,颇有些沉溺其中,时不时还会提出自己的想法,与赵俊臣讨论几句。
反倒是方茹有些漫不经心,只是不住用手抚摸着自己渐渐隆起的肚子,偶尔还会走神、也不知她到底是想到了什么事情,脸上泛起充满母性光辉的笑容,显然是把自己的心神尽数倾注给了腹中孩子。
对于方茹的神思不属,赵俊臣并没有任何责怪,反而是心里提醒自己今后一定要表现出更多的关注与爱护,像是这种权谋算计的事情,往后也尽量不要交给方茹负责了,让她安心养胎就好。
所以,说完了正事之后,赵俊臣就再次转移了话题,再次谈起了方茹腹中的孩子,不仅是表达了关切与爱护,还表示自己已经提前准备好了一系列的名字、等到孩子出生之后就会交由方茹挑选,张玉儿也在旁边不断说着好听话。
见到赵俊臣的注意力转向了自己的腹中孩子,方茹也顿时就恢复了精神与兴奋,笑靥也是愈发鲜活起来,满满的幸福之意。
事实上,方茹这段时间以来就一直是这般情况,府内的事情大多是交给了崔倩雪、府外的事情大多是交给了张玉儿,她自己则是愈发慵懒,整日里只顾着安胎养胎,只要是听到有人夸赞她的腹中孩子就会喜上眉梢、心满意足,再也不见从前的精明与强势……总而言之,任谁看到方茹的前后变化,心中都会浮现出“一孕傻三年”的俗语。
赵俊臣也完全不打算干涉方茹的变化,她从前已经付出了足够多,如今只要她自己觉得幸福就好。
1...494495496497498...6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