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赵俊臣心中无奈,答道:“既然如此,臣尽力而为。”
德庆皇帝满意点头,又详细解释了自己对于这座“请仙台”的详细要求,任何一项要求都需要投入数以*计的银子。
赵俊臣一边是连连点头答应,一边是心中打定主意要继续拖延下去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德庆皇帝的御辇突然停了下来。
然后,车内的君臣二人就听到大太监张德的禀报声。
“启禀陛下,圜丘到了,百官们已经列好队伍,正恭候您亲自主持祭天大典。”
听到禀报,德庆皇帝连忙是整理了衣冠,然后就在赵俊臣的伺候下走出了御辇。
而百官们见到德庆皇帝与赵俊臣一同走出御辇之后,不明状况之下不由是再次感到了震惊!
正值祭天大典之际,德庆皇帝与赵俊臣二人竟是同车而行,这件事情所传出的政治信号实在是太强烈了!
再联想到德庆皇帝不久前赐给赵俊臣一面免死金牌的事情,许多**顿时是心生遐想。
注意到百官们的目光,德庆皇帝顿时是眉头一皱,才发现自己一心只想着寻仙之事,却是不小心释放出了**的政治信号,不由是心中懊悔。
但这个时候,德庆皇帝也**机会扭转事态,只能是事后弥补,就假装自己**察觉到百官们的心思,迈步向着天坛而去。
赵俊臣则是在百官们的注视之中,面无表情的返回到自己的位置。
接下来,祭天大典正式开始,一系列流程并无意外之处,倒也不必多提。
只不过,当德庆皇帝站在天坛之上大声朗读祭天之文的时候,赵俊臣却是察觉到了一些异常。
这篇祭文的后半部分,用词造句既不华丽也不严谨,明显是德庆皇帝的临场发挥,内容也全都是德庆皇帝对于天道与神仙的敬畏、对于仙道与长生的向往,反复表示自己今后一定会多修庙宇、多敬神仙云云。
听着这些内容,赵俊臣轻轻叹息一声,只觉得自己今*进献给德庆皇帝的寿礼、还有那个临场发挥的荒诞故事,让大**的未来走势彻底跑偏了。
大**今后究竟会走向何方,赵俊臣一时间也是无法想象,只能是尽量把握机会为自己争取好处、积蓄力量,等待大局生变的那一天。
......
ps:利用德庆皇帝的寻仙之心发展海事,确实是虫子的既定思路,被许多读者朋友提前猜到了,很有一种挫败感,但想了想还是就这样写下去吧。
......
摄政大明 第1044章.又要上班了.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摄政大明最新章节!
......
......
结束了祭天大典之后,时间已是下午申时,德庆皇帝再次登上御辇、率着百官返回紫禁城,然后就摆下一场宫宴、与群臣同乐。
值得一提的是,德庆皇帝在这场宫宴期间,拿出了大量的内帑珍品赐给朝廷重臣,周尚景被德庆皇帝赏赐了一根老参、李贺被德庆皇帝赏赐了一块美玉、程远道被德庆皇帝赏赐了一方当*苏东坡曾经用过的砚石。
然而,赵俊臣与所有“赵党”**,却皆是被德庆皇帝给刻意忽略了,**任何人收到德庆皇帝的赏赐。
德庆皇帝的这般做法,显然是为了表态疏远赵俊臣,扭转他此前祭天之际所释放出的**政治信号,倒也收到了一些效果。
否则的话,当初“赵俊臣是德庆皇帝**子”的传言,只怕是就要再次兴起、愈演愈烈了。
等到这一切皆是结束,赵俊臣离开宫中返回赵府之际,时间已是临近晚上戌时。
这一天的各项活动,都是为了彰显德庆皇帝的丰功伟绩、文成武德,德庆皇帝固然是尽兴与风光了,但百官们却都是辛苦不堪。
赵俊臣也是如此,他返回赵府之后,当即就摊靠在座椅上、再也不想动弹。
见到赵俊臣这般模样,崔倩雪、方茹、张玉儿三女皆是心疼,或是端茶送水、或是按肩捶背,生怕赵俊臣会累着。
“唉!身体当真是不比曾经了,就在四五个月之前,我还能连夜策马赶到花马池营,**任何休息就策划了一场兵变、一举夺走了陕甘三边的军政大权,然后又是好些天整日整夜的研究防务、制定战略,也丝毫不觉得疲乏,哪里像是现在,只是站久一些就坚持不住了......”
说到一半,赵俊臣突然停下,却发现自己的这一番话似乎是有些耳熟。
哦,对了,他不久前才听过周尚景说了类似的话语,但周尚景的*纪已是七十有余了......
想到这里,赵俊臣的表情古怪,稍稍沉默片刻之后,就用一种很认真的语气说道:“我必须要认真休养身体了,这样下去可不行。”
方茹的表情又是心疼又是埋怨,一边为赵俊臣按摩肩头,一边说道:“老爷你还好意思说,你的身体这般不堪,就是因为你当初在陕甘三边的时候,太过辛苦却又完全不懂休息,所以才会透支身体、留下了病根。”
赵俊臣苦笑摇头,也**反驳,只是闭着眼睛休养精神。
不过,赵俊臣刚刚还是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一定要注意休养身体,但他闭目养神之际,表情间依然是若有所思,显然是他的脑子这个时候依然**闲着。
大约一盏茶时间之后,赵俊臣突然睁开双眼,看着方茹与张玉儿二女,缓缓问道:“同济庙如今已是逐渐成了气候,张道全也在你们手下办了不少事......你们觉得,这个人能担大任吗?”
见赵俊臣又在制定某些计划,方茹不由是面现无奈,但还是认真考虑了片刻,反问道:“让他担当大任?那就要看是多大的事情了!”
另一边,张玉儿也是点头道:“茹姐姐把同济庙的事情交由我来负责之后,我这段时间也曾是仔细考察过这个张道全,发现这个人虽有小聪明却无大智慧,坑蒙拐骗、蒙蔽愚昧信徒倒是很有一手,也有些急智与辩才可以自圆其说,但也仅此而已了。”
赵俊臣又问道:“你们说......若是安排他觐见陛下的话,他有能力应付陛下吗?”
听到赵俊臣的这一番话,方茹与张玉儿皆是心中一惊。
同济庙一向都是走着底层路线,所发展的信徒大多数都是社会底层人物,比如说是官府里的衙役、官宦人家的侍妾仆婢、普通的小商小贩等等,当然也有逐步渗透官府上层的计划,但直接与德庆皇帝接触?这步子也未免迈得太大了吧?
见到方茹与张玉儿二女的震惊与疑惑,赵俊臣叹息一声,缓缓讲诉了自己今天进献寿礼之后所发生的一系列连锁效应。
听到赵俊臣的解释,方茹与张玉儿二女愈发是觉得不可思议。
正所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她们都知道那几颗所谓“祥瑞”、“仙果”的制造方法,既不算是多么值钱,也不算是多么困难,只是需要一些时间反复尝试几次罢了,却没想到就是这几颗普普通通的果子,就把一向都是谨慎多疑的德庆皇帝给拐到沟里去了。
说完了今天的事情,赵俊臣又进一步解释了自己的想法,道:“我当时临机一动,向陛下杜撰了一个‘南海三圣’的神仙,虽然是临时起意,但也经过了仔细考量,共有三层用意!
首先,是想要增强陛下的寻仙访道之心,转移他的注意力,别让他总是盯着我不放;其次,在神仙的称号之中加入‘南海’二字,则是为了趁机发展海运,顺便还能从内帑之中敲一笔银子;最后,我又在杜撰神仙称号之际加入了‘三圣’二字,宣称这位神仙兼得了儒、道、佛三家之长,就是为了让这个‘南海三圣’与‘同济庙’扯上一些关系!”
张玉儿的心思最为机敏,当即是恍然了赵俊臣的想法,钦佩道:“老爷你能在短短时间之内就想到这般深远,当真是了不起!这个‘南海三圣’的称号,可谓是越想越妙!同时兼得了儒、道、佛三家之长,就表示这个神仙既不是佛家菩萨,也不是道家仙人,自然也就脱离了主流宗教之外,佛道两家皆是无法利用此事!
与此同时,‘同济庙’的信仰一向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既是供奉佛家佛陀,也是拜祭道家三清,同时也兼顾着儒家圣人,与‘南海三圣’的描述颇是契合......陛下他今后一旦是派人暗中查访‘南海三圣’的踪迹,最终就一定会寻到‘同济庙’那里!”
赵俊臣点了点头,感叹道:“是啊,我就是这个意思!自古以来,佛道两家都有政治野心,但一旦是让宗教涉政,庙堂局势就会愈发的混乱与复杂,若是让佛道两家发现了德庆皇帝的寻仙长生之心,必然是要纷纷扑上来宣示存在感,这种情况想想就让人头疼......
庙堂局势已经足够复杂了,我也不希望再是增加变数,陛下他既然是有了寻仙之心,那我就必须要牢牢把握这件事情的发展走向,减少它的弊端、为自己争取好处!与此同时,同济庙已经成了气候,也该让它发挥更大作用了,正好是趁机把它推向幕前!”
“所以老爷你才会特意询问张道全能否担当大任,就是预见了陛下他今后会对同济庙产生兴趣......”方茹不由是若有所思,但很快就摇头道:“但很可惜,茹儿认为张道全的城府与心智,并不足以应付陛下!陛下他一向都是精明多疑,就算是老爷你也无法轻易糊弄,就更别提张道全了,他见到陛下之后,只怕是当场就要腿软,很快就会露出马脚,到时候不仅是无法蒙蔽陛下,说不定还会暴露咱们与同济庙之间的关系。”
张玉儿也跟着点头认同道:“是啊,即使陛下的心态已是日渐骄固,但也不是区区张道全之流可以糊弄的,他的口才与急智倒是不错,但骨头太软、胆略不足,并不足以担当这般大任。”
听到方茹与张玉儿的回答,赵俊臣满是遗憾的叹息一声,道:“我原本对张道全也**抱着太大指望,只是侥幸问一句罢了,还想着他也许成长了一些,但如今看来,还是要另寻办法......你们再想想,同济庙除了张道全之外,可还有别的人才?若是另有人才可用的话,或许可以替代张道全担当重任。”
张玉儿沉思片刻后,答道:“说起来,张道全也算是人才难得了,就不谈他的辩术与急智了,仅凭他能够融合佛道理论、独创出一套可以自圆其说的宗教体系,这一点就已是少有人能及了,就算是一个神棍,也堪称是神棍一道的奇才......
‘同济庙’的其他人,只怕是还比不上张道全,他的大弟子马忠还算是可堪造就,只论胆气与城府的话,此人还要远强于张道全,他多*以来一直是与张道全的妻子暗中私通,但从来都**让张道全察觉到任何迹象,反而是受到了张道全的信任与重用、被视为是道统传人......
但这个人的才华与辩术,却是远不如张道全,而且他的胆子太大、心思太野,不像是张道全一般容易控制,我们如今抓着他与他师娘私通的把柄,才能让他俯首帖耳、乖乖听命,但若是我们抛弃了张道全、转而重用于他的话,这个把柄也就难以发挥作用了。”
赵俊臣若有所思,缓缓道:“一个人的天生才华,往往是既定不变的,但一个人的胆略与城府,却经常可以在一夜之间发生质变!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既然是无法从‘同济庙’之中寻到替代张道全的人才,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想办法扭转张道全的心性?说不定,还可以趁机加强咱们对于张道全的控制力......”
方茹与张玉儿二女皆是深谙于**诡计之道,听到赵俊臣的提点之后,心里顿时是泛出了诸多卑劣计划。
赵俊臣思索良久后,又缓缓说道:“总而言之,这件事情必须要提前布局、逐步而行!
首先,代我向张道全传讯,让他用心编造一套有关于‘南海三圣’的神仙传说与教义理论,这也是他最擅长的事情,一定要多花些心思,绝不能出现太明显的破绽!
其次,让‘同济庙’暗中供奉‘南海三圣’的神像,但暂且不要向外宣传,还要摆出一副秘而不宣的样子,等到德庆皇帝派人到处查访‘南海三圣’的踪迹之后,这件事情迟早都会被人发现;
最后,则是要尝试着扭转张道全的心性,给他一些刺激,让他的胆略与城府足以担当大任......”
说到这里,赵俊臣扭头看了崔倩雪一眼。
自从赵俊臣与方茹、张玉儿二女谈及正事之后,崔倩雪就一直是百般无赖的摆弄着衣角,她对于这些事情并不感兴趣,更不会记在心里,赵俊臣原本也不打算避着她。
但接下来的谈话,涉及到了人性深处的卑劣与阴暗,而崔倩雪一向是性子单纯,赵俊臣并不希望这些内容传入她的耳中、污了她的心灵。
所以,赵俊臣突然笑道:“倩雪,我在宫宴的时候,只顾着应付陛下与群臣,并**吃好,腹中还有些饥饿,想要再吃一碗你前几天所做的雪梨银耳羹。”
听到赵俊臣的说法,崔倩雪先是一愣,但很快就面现喜意,道:“你喜欢就好,我再去给你做一碗。”
说完,崔倩雪就起身快步前往小厨房、为赵俊臣熬羹去了。
支开了崔倩雪之后,赵俊臣与方茹、张玉儿二女再无避讳,重新开始了谈话与讨论。
很快的,只是三言两语之间,又一个**成型了。
*
“同济庙”的事情,还需要一段时间发酵,暂且不必多提。
却说,赵俊臣休息了一天之后,到了大*初三,就再次返回朝廷办公了。
与去**终相比,赵俊臣肩头上的公务依然繁重,并**轻松多少。
而赵俊臣的这些公务,归根结底大都是与德庆皇帝的寿辰有关系,其实就是给德庆皇帝擦屁股!
德庆皇帝在寿辰当天,为了表示普天同庆之意,首先是慷慨赏赐了群臣一个月的俸银,随后又是大度减免了各地府县的税赋若干,他表态的时候倒是轻松,但这般慷慨大度毫无疑问是打乱了朝廷财政的安排、增加了国库钱粮的压力,许多计划都必须要重新制定,也需要一系列开源节流的手段,才可以维持朝廷财政的收支与周转。
与此同时,德庆皇帝还表示要重赏建州女真、漠南蒙古、以及朝鲜等部的恭顺表现,数以倍计的回馈他们的进贡,但因为各国今*所进贡的财物珍宝实在是价值太高,就必须要户部与内帑一同出血,才可以维持大明的天朝**。
前者还好说,只是户部衙门内部的事情,赵俊臣也有一系列的备用计划可以实施,只是压力更大一些罢了,但后者就麻烦了,因为涉及到了户部、礼部、以及内承运库这三个衙门,想要达成共识就必须要经过一系列的扯皮与争执才行。
究竟要赏赐建州女真、漠南蒙古、以及朝鲜等部多少东西?户部应该出力多少?内承运库又应该分摊几成?朝廷赏赐各国之物究竟应该是以钱粮实物为主、还是以帛宝奇珍为主?
对于这些问题,三个衙门可谓是各持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
于是,经历了整整一天时间的争吵与激辩之后,这件事情终于还是闹到了德庆皇帝的御前。
御书房内,内阁几位阁老、户部尚书李成儒、礼部尚书林维、内承运库总管太监孙忠良等人齐聚一堂,也纷纷表达了各自的见解。
礼部尚书林维最是在乎朝廷的**与荣光,认为朝廷这一次必须要尽量大方一些,否则今*的*国来朝之盛事,就会变成一场笑谈,也无法维持**对于周边各国的影响力。
户部尚书李成儒在赵俊臣的示意之下,表现得就像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坚定认为朝廷绝不能滋长周边各国打秋风、占便宜的恶习,朝廷的赏赐较之各国的进贡稍高几成也就足够了,而且赏赐之物应该是以华而不实的奇珍珠宝为主,钱粮方面则是能少就少。
内承运库总管太监孙忠良一方面是赞成李成儒的部分说法,认为朝廷赏赐各国之际不应该太过慷慨,但另一方面又认为朝廷也不应该让各国太过寒心,各国目前正值粮荒之*,朝廷赏赐之际就应该多拿出一些有实用的钱粮。
说根到底,三人的观点不同,就是缘于他们屁股所坐位置的不同罢了。
礼部衙门负责与各国接洽,自然是希望朝廷慷慨一些,礼部**见到各国使节的时候也就脸上有光,说不定还可以收到周边各国的回扣。
户部衙门这一次必须要出血,自然是希望朝廷赏赐各国之际尽量吝啬一些,而且国库之中只有钱粮,诸般奇珍大都是存放于内承运库,若是朝廷赏赐各国之际是以各类珍宝为主的话,户部就可以少分摊一些,内承运库则是要多分摊一些。
也是因为同样的理由,内承运库的观点与户部既是部分相同,又是部分相反。
见到三大衙门的各执一词、毫不退让,德庆皇帝不由是有些头疼。
从私心来讲,德庆皇帝显然是赞同内承运库的观点,毕竟内承运库才是德庆皇帝的私财,但德庆皇帝也清楚朝廷的钱粮困境,同样是不希望损己利人、养虎为患。
心情**之下,德庆皇帝的目光转向了几位阁老,问道:“几位阁臣可有何不同看法?”
德庆皇帝的话声刚落,还不等周尚景等人表态,赵俊臣就率先站了出来,抢先道:“陛下,三个衙门的观点各有不同,又关系到朝廷之**、陛下之天威,这般情况下自然是要由您来乾坤独断才行,不论陛下您怎么说,臣等都会听旨办事......
不过,臣粗略估算了一下,各国今*的进贡之物,至少是价值三百*两银子以上,但陛下您也知道国库目前的实际情况,若是让户部拿出太多的钱粮赏赐各国,只怕是许多计划都要受到影响,有些事情也必须要推迟好些*才行!”
说到“许多计划”、“有些事情”的时候,赵俊臣既是含糊其辞、又是加重了语气。
但德庆皇帝却是听明白了赵俊臣的暗示。
若是德庆皇帝强令户部拿出太多钱粮赏赐各国的话,那么德庆皇帝出海寻仙的计划,就必须要推迟了。
明白了赵俊臣的暗示之后,德庆皇帝的表情顿时是愈发凝重了。
从某方面而言,这也算是德庆皇帝想要寻仙长生的意外收获了,让德庆皇帝的某些想法与做法稍稍节制了一些。
沉默良久之后,德庆皇帝见到其余几位阁老皆是**独到见解,就再次把目光转向赵俊臣,问道:“那么,依赵爱卿的想法,这件事情应该如何处理?既不能影响到朝廷的今*计划与钱粮周转,又必须要维持朝廷的**与威望,还不能让各国感到寒心,实在是左右为难。”
当然,德庆皇帝还有一句话**说,那就是他的内承运库也不能出血太多。
总之,德庆皇帝还是贪心太盛,总是想要占尽便宜、面面俱到!
赵俊臣却是笑道:“陛下,这件事情,好办!”
......
ps:上一章的章节数应该是1043章,但虫子写成了1034章,实在抱歉。
......
摄政大明 第1045章.多做多错的时候太子总是表现活跃.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摄政大明最新章节!
......
......
第二天,礼部尚书林维表情古怪的造访了建州女真的使节钱通。
见到钱通之后,林维堆起笑脸,拱手行礼道:“恭喜钱使节!陛下给后金的赏赐已经定下来了,因为后金这一次的恭顺表现,陛下他也是格外慷慨,我粗略估算了一下,陛下的赏赐之物,价值相当于后金进贡的两倍之多!”
说完,林维就拿出一份礼单,递给了钱通。
钱通顿时是大喜过望,只觉得后金这一次果然是占到了便宜,连忙接过礼单翻看。
但看着礼单里的内容,钱通的表情很快就变得发懵。
礼单长长一大串,有黄金*两、白银十*两、大明宝钞一千*贯、绸缎帛纱各千匹、另还有珍奇奢物不计其数......确实是价值不菲。
但若是抛开那些已经与废纸差不多的大明宝钞,这份礼单内的所有东西加在一起,也只是与建州女真的进贡之物价值相若罢了,哪里像是林维所说一般有两倍之多?
见到钱通的疑惑表情,林维的表情间闪过了一丝尴尬,但还是强行维持着笑脸,指着礼单最尾处,说道:“钱使节你看这份礼单的最后一项,乃是陛下这次赏赐的重点,皆是宫中的御用贡品,可谓是天朝近*以来最为得意的造物,最能体现我大明的繁华与风貌,也最是价值不菲。”
钱通低头一看,果然在这份礼单的末尾处发现了一行内容。
——奶胰、香胰、水晶胰各五千盒,药胰一千盒。
钱通当即就想骂人。
胰子?不就是洗手洗脸时所用的皂角吗?这种东西也能算是宫中贡品用来嘉赏诸国?
钱通还在后金的时候,就曾经听说过,胰子是赵俊臣的发明,乃是洗洁身体之际所用,效果要比寻常皂角强上许多,还有许多皂角所**的神效,比如说水晶胰就有润滑肌肤之效、奶胰有美白肤色之效、香胰有身体添香之效、药胰则是有强身祛病之效。
据说,赵俊臣当初发明了胰子之后,很快就风靡了大明各地,百姓家中若是**常备一块胰子,就不敢是自称家资充盈;即使是豪门大族也经常拿着自己所用的胰子向人炫耀、与人攀比——你平日所用的胰子只是售价一两银子的水晶胰?真是一个穷人!那是我家婢女们才会用的!我平常只用价值七八两银子的上等药胰!
这一次出使**之后,钱通也曾发现,**境内不论**还是百姓,形象与肤色都要比他记忆之中白净健康得多,身上还大都带有一种天然草木香气,显然就是胰子的效用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