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
而就在李如安偷看密匣里的奏疏之际,紫禁城的另一边,太和殿的朝会也逐渐进入了**。
今天的这场朝会,主题就是两个字——“弹劾”!
......
......





摄政大明 第1059章.拱火.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摄政大明最新章节!
……
……
德庆皇帝驾临太和殿的时候,表情极为肃穆。
今天的这场朝会,关系到储君废立与藩王之政,关系到未来百年的国运,关系到中枢与地方的稳定,德庆皇帝自然是严阵以待。
事实上,对于今日朝会的重要性,不仅是德庆皇帝深切明白,百官们也大都是心知肚明。
前几天,德庆皇帝在御书房内召见众位阁老与六部尚书之后的那些训话,早就传遍了朝野——有这么多人共同参与的事情,自然是不会有任何保密的可能性。
时至今日,百官们皆是明白,今日朝会的唯一议题,就是太子朱和堉与各位藩王相互弹劾的事情。
朝会已经停了近十天时间,也积压了许多重要政务,但这些政务相较于太子与藩王们的事情,就显得无关紧要了,只能是继续拖延。
然而,某些老谋深算之辈,却能够敏锐察觉到机会,敢于反其道而行之!
这个人,自然就是指内阁首辅周尚景了!
*
随着太监张德的一声“有事早奏”,周尚景当即是迈步出列,缓声道:“陛下,老臣有事要奏!”
见到周尚景的表态,德庆皇帝刚开始还以为,周尚景是想要率先针对太子朱和堉与藩王们的官司发表意见,不由是心中稍感欣慰,认为周尚景不愧是当朝首辅、三朝老臣,虽然是与自己明争暗斗了几十年,但到了关键时刻还是要依靠这个老家伙承担责任、做出表率。
于是,德庆皇帝点头道:“周首辅请讲吧。”
德庆皇帝刻意用了一个“请”字,态度很客气,但周尚景随后的话,却是让德庆皇帝面色一变。
只见周尚景表情肃穆的说道:“启禀陛下,前任山西巡抚李勋目前已是被押送至京城之中严加看管、等候发落,至今已有五日!与此同时,前任三边总督王铮同样是待罪月余,一直都没有落实罪名、受到惩处……这两人当初相互勾结、私下里向蒙古人绥靖求和,可谓是罪大恶极,还望陛下早日圣裁,向天下宣示这两人的罪行、追查相关人等的责任,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随着周尚景的话声落下,众位“周党”官员纷纷是出列表态赞同。
顿时间,德庆皇帝不由是面色一沉。
赵俊臣站在百官队列的前方,暗暗瞥了周尚景一眼,心中也是暗道了一声“老狐狸”。
这般表态,既是落井下石、也是添油拱火!
但下一刻,赵俊臣同样是迈步出列、表态支持周尚景的说法,扬声道:“陛下,臣附议!王铮与李勋等人的罪行已经拖延了太长时间,朝廷也是时候惩处他们了!”
“赵党”官员们见到赵俊臣的这般态度之后,自然也是纷纷站了出来、表达了相同态度。
“陛下,王铮与李勋等人的罪行性质极为恶劣,再是如何重惩也不为过,就这样一直拖延着也不是办法,还望陛下早做决断!”
“陛下明鉴,王铮与李勋等人勾结蒙古、绥靖求和之事,可谓是关系重大、牵连甚广,除了这两人身为主犯罪不容赦之外,相关从犯也必须要尽数查找出来、一同惩治!”
“陛下,臣认为王铮等人的罪行早已确定,根本就无需细审、也完全没必要拖延时间,还望陛下乾坤独断!”
一时间,随着“周党”与“赵党”极为罕见的联合表态,太和殿内充斥着请旨严惩王铮、李勋等人的声音,就好似这件事才是朝廷目前最为紧要的事情。
*
若论见机行事、顺水推舟的手段,周尚景当真是无人可比。
仅论这一方面,赵俊臣的经验、敏锐、眼界皆是有所不如,差了不止一筹。
很显然,周尚景此时的突然表态,就是想要利用这次机会,稍稍打压一下近段时间以来愈发膨胀的“帝党”势力。
因为陕甘三边的几场大捷、以及朝廷收复河套地区的丰功伟绩,朝廷各大派系之中收益最大的派系,无疑就是“赵党”与“帝党”这两派了。
赵俊臣乃是首功之臣,趁机提拔了大量亲信、招揽了许多朋党,还让“赵党”的触角延伸到了军队之中,固然是收获颇丰!
但若是相较于“帝党”的总体收获,却还要稍逊一筹!
“帝党”成员一直是集中于禁军与厂卫之中,朝廷打仗的时候必须要依仗他们,战后论功行赏之际也无论如何都绕不开他们。
所以,随着河套战事的尘埃落定,“帝党”可谓是收获极丰——梁辅臣一跃成为了内阁次辅,兵部尚书王寿的入阁呼声也是日渐高涨,大量“帝党”成员趁机占据了重要职位,朝野声望也是大幅提升。
这种情况若是进一步发展下去,只怕是“皇权”就要彻底压过“臣权”了!
而周尚景身为“臣权”的代表人物,自然是不乐意见到这般情况,必须要有所作为。
周尚景所选择的突破口,则是前任三边总督王铮!
王铮当初联合陕甘与山西的督抚们私下里向蒙古人绥靖求和,这般罪行再是如何重惩也不为过,德庆皇帝本人对于他的罪行也是恨之入骨。
然而,王铮曾经是德庆皇帝的亲信、“帝党”核心成员,又因为“帝党”成员大多是出身于勋贵大族的缘故,相互间联姻、结亲、合作的现象极为普遍,想要让“帝党”成员与王铮彻底撇清干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绝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德庆皇帝也不敢过早出手惩治王铮,否则就会打击到“帝党”如今正值火旺的声势、影响到相关“帝党”官员的前程,就一直是强忍怒意、刻意拖延着。
这段时间以来,德庆皇帝屡次是当众表态要重惩王铮,但又屡次是用各种理由把这件事压了下去,还曾有一次原本已经颁布了定罪惩治的圣旨,但又临时改变主意收了回去。
对于德庆皇帝而言,必须要等到这件事情的影响逐步淡化、“帝党”与王铮之间也是彻底做了切割之后,才是他定罪与惩治王铮的最佳时机。
面对德庆皇帝的刻意拖延,周尚景一直都没有据理力争,所有人都以为周尚景早已是放弃了这次机会,谁曾想周尚景只是在等待合适时机罢了。
到了今天,周尚景终于是寻到了最佳时机,他选在这个时候突然发难,就是想要逼迫德庆皇帝表态,提前出手、严惩王铮!
今天这场朝会,重点是讨论太子朱和堉与各地藩王之间的相互弹劾,德庆皇帝的态度也很明确,就是要让太子与藩王们两败俱伤、皆是受到严惩,然后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替换储君、打压藩王势力了。
现如今,周尚景则是抢先一步,率先提及了王铮的定罪与惩处之事——这样一来,因为两件事情的先后顺序,德庆皇帝对于王铮的定罪与惩处,就变成了今天朝会下一项议题的风向标!
若是德庆皇帝对于王铮的定罪与惩处过轻,接下来针对太子朱和堉与各地藩王的诸般罪行,也只能是从轻发落,毕竟他们的地位更为高贵、罪行也更轻一些,于情于理都不应该受到严惩,储君废立与打压宗室的目标亦是无法完成。
但若是德庆皇帝选择提前出手严惩王铮的话,又因为“帝党”与王铮之间目前还没有完全撇清关系的缘故,一旦是王铮受到严惩,周尚景今后就可以顺势牵连、打击“帝党”日渐膨胀的声势。
最重要的是,德庆皇帝目前正在暗中推动兵部尚书王寿进入内阁辅政的事情,一旦是让王寿顺利进入内阁,“帝党”就会同时拥有两名内阁辅臣,德庆皇帝干涉内阁的力度也会进一步增强。
王寿身为兵部尚书,固然是因为朝廷前段时间的赫赫战功沾光不少,但他也有短板,他与王铮二人乃是远亲兼好友,两家拥有很多合作产业,王寿长子的正室妻子还是王铮的侄女,牵连不可谓不深。
这段时间以来,王寿一直都忙着与王铮撇清关系,不仅是强行赶走了儿媳、吞并了王铮家族的股份,还想要把王铮本人从族谱之中除名,闹出了好大一阵动静,但成效尚未显现,若是德庆皇帝现在就定罪重惩王铮的话,王寿入阁辅政的事情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所以,周尚景的这般表态,看似只是针对一个已经失势的王铮,但实际上关系到庙堂之中的“皇权”与“臣权”之争,同样是影响不容小觑。
周尚景的计划并没有提前告知赵俊臣,赵俊臣这个时候难免是有些后知后觉,但他很快就看明白了这一点,自然是积极表态支持。
一旦是“皇权”彻底压过“臣权”,赵俊臣与周尚景的今后日子都不会好过,这个时候必须要合作行事,也顾不得德庆皇帝会不高兴了。
*
德庆皇帝当然是不高兴!
他精擅于帝王心术,立刻就察觉到了周尚景的心思,见到“周党”与“赵党”的联手发难之后,心中颇是震怒不已,但也是深感左右为难!
周尚景所选择的时机实在是太好,德庆皇帝当然是不愿意让周尚景如愿以偿,但他发现自己并没有更多的选择!
毕竟,对于德庆皇帝而言,储君废立的事情乃是早有定计,关系到江山传承!趁机打压宗室势力则是可以大幅减轻朝廷负担,同样是关系到明朝未来国运!而且这两件事情也必须要赵俊臣与周尚景的积极配合。
相较于这两件事情,“皇权”与“臣权”的一时胜负、兵部尚书王寿稍稍拖延一段时间入阁,都只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于是,德庆皇帝眼神阴鸷的盯了周尚景与赵俊臣一眼之后,咬着牙缓缓说道:“众位爱卿所言有理,王铮与李勋等人的罪行与谋叛无异,自当是要严惩不贷,前些日子朕顾忌着前线士气、百姓民心,才是稍稍拖延了一段时间,但今日确实是应该做出决断了!……传朕的旨意,王铮与李勋二人罪大恶极,杀无赦!传旨之后即刻执刑,无需等到秋后!三族之内,家产尽数查抄,族人充入贱籍!九族之内,则罢去所有官职功名,朝廷永不录用!”
随着德庆皇帝的传旨,百官们自然是纷纷赞扬德庆皇帝圣明仁慈。
另一边,周尚景与赵俊臣二人已经达到了目的,也是不再纠缠。
对于周尚景而言,王铮的定罪与惩处只是一个打击“帝党”的由头罢了,后续还会有很多手段,但目前还不是发挥的时候;
对于赵俊臣而言,他曾经答应过李勋、要暗中庇护李勋的族人,但赵俊臣如今早已是把李勋的族人平安护送到了台湾,也成功与郑家搭上了线,自然就不会再为李勋求情饶命。
不过,趁着百官们一同颂赞德庆皇帝的机会,赵俊臣偷偷抬头打量了一眼德庆皇帝的神态变化,发现德庆皇帝的脸上已是布上了一层寒霜。
然后,赵俊臣又转头看了一眼周尚景,发现周尚景这个时候依然是面色平静,似乎完全没有察觉到自己的做法已经激怒了德庆皇帝。
“因为太子与藩王们的事情,德庆皇帝原本就已是心情极差了!如今又被周尚景趁机算计了一次,只怕是就要愈发怒不可遏了!
而德庆皇帝的这般情绪,毫无疑问是会影响到他后续的判断与决定……以周尚景的老谋深算,不可能没有预料到这一点!
也就是说,周尚景的今日表态,是存心想要激怒德庆皇帝,绝不仅仅是只为了重新平衡‘皇权’与‘臣权’那般简单,也许是另有目标……”
想到这里,赵俊臣也是悄然间做了决定,认为自己必须要慎之又慎,站队表态的时机也要延后一些,以防是受到周尚景的利用。
在此之前,赵俊臣刻意配合了周尚景的行动,也算是合作愉快,但周尚景若是想要利用赵俊臣的话,是绝不会手下留情的!
而就在赵俊臣暗思之际,周尚景已是再次出列,依然是用一种缓慢平静的语气,道:“陛下,老臣还有事情要奏!”
……
……




摄政大明 第1060章.走钢丝.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摄政大明最新章节!
......
......
“哦?周首辅今天又有禀奏,倒是少见......还有什么事,说吧!”
被周尚景算计了一次之后,德庆皇帝的语气还算平静,但他的面色则是愈发阴沉,眼神凶戾、充满了警告之意。
“朕刚才顾念大局,已经刻意忍了你一次,但你若是再敢得寸进尺、趁机要挟,就别怪朕不客气**了!”——德庆皇帝虽然**明说,但他此时的眼神就是这个意思。
只可惜,周尚景一直垂着头,谨守着自己身为臣子应有的恭敬态度,并没看到德庆皇帝的眼神警告。
不过,周尚景与德庆皇帝明争暗斗了这么多*,以他的经验与智慧,自然是明白德庆皇帝的底线在哪里,也深谙见好就收的道理——理应如此。
所以,周尚景这次很是识趣,终于是谈起了今天这场朝会的正题。
“陛下,据老臣所知,自从太子殿下出京调查各藩乱纪之事至今,与各地宗室屡有冲突,相互间弹劾不断,前些日子还强令洛阳官府软禁了福王府上下,中枢与地方皆是人心惶惶,长此以往只怕是就要朝纲大乱,还望陛下早做圣断,以正视听、以定人心!”
德庆皇帝的表情稍缓,点头问道:“周首辅的所言有理,这件事情确实是不能再拖延了......只不过,朕看过太子与藩王们相互弹劾的奏疏之后,认为他们所言各有道理,一时间也难以决断!周首辅你是老臣了,却不知你认为这件事情究竟孰是孰非?又当是如何处置?”
周尚景的表情很是犹豫:“这个......此事涉及到了储君与宗室之间的**,性质也是极为严重,老臣不敢妄言。”
德庆皇帝缓缓道:“既然是说‘不敢妄言’,就代表你心中已经有想法了?说吧,咱们君臣相处多*,以你今时今日的资历与地位,又何须瞻前顾后。”
听到德庆皇帝的催促,周尚景终于是摆出了一副下定决心的模样:“老臣认为,陛下您的想法完全没错,太子殿下与各地藩王这段时间的相互弹劾皆有道理!太子弹劾藩王们违纪乱政、欺压百姓的事情是真的,藩王们弹劾太子他打压宗室、故意波及也并非是假,所以,双方皆有大错!也皆是应该受到严惩、以儆效尤!”
随着周尚景的话声落下,满朝百官顿时是一片哗然。
对于百官们而言,太子朱和堉与各地藩王这段时间以来的相互弹劾,无疑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站队选择的问题,必须要慎之又慎、只能押宝获胜一方。
但与赵俊臣不同,百官们并不清楚德庆皇帝的真实心思,也猜不到德庆皇帝的立场偏向——德庆皇帝想要更换储君的心思早已是路人皆知,但他对于藩王们的不满也同样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尤其是德庆皇帝前几天在御书房召见众位重臣议事的时候,态度就很是**,一会儿是斥责太子朱和堉扰乱政局,一会儿是大骂藩王们无视朝纲,完全看不出他的真实想法。
这般情况下,百官们皆是态度谨慎,不敢轻易表态站队——若是表态**的话,不仅会引来德庆皇帝的心中不喜,还会彻底得罪太子与宗室的其中一方,只怕是后患无穷,事后断送**都算是轻的。
今天上朝的时候,许多自诩精明的**都已是暗暗打定了主意,只会发表一些模凌两可的意见,两边都不得罪。
谁曾想,周尚景却是再一次的反其道而行之,不仅是**左右逢源、两边不得罪,反倒是公开表示太子与藩王双方皆有过错、也皆是该罚。
在百官眼中,周尚景的这般做法无疑是同时得罪了太子与藩王两方,这场官司不论是最终哪一方获胜,都会记恨周尚景,周尚景固然是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但今后只怕也会迎来一些麻烦。
哪怕是周尚景的那些心腹朋党,也完全**想到周尚景会有这般表态,一时间皆是有些无措。
但百官们震惊于周尚景的“鲁莽”表现之时,赵俊臣的心中却是有些钦佩。
赵俊臣很清楚,周尚景的这般表态,却是完全迎合了德庆皇帝此时的真实想法,那就是同时惩治太子与藩王双方,趁机达成他更换储君与打压宗室的双重目标!
所以,德庆皇帝当初在御书房召见各位重臣谈及这件事情的时候,才会是那般的态度**,就是希望各位阁老与尚书们自行理解、各自选边,让一部分大臣选择支持宗室攻击太子、另一部分大臣则是选择支持太子攻击宗室,然后德庆皇帝就可以顺水推舟、一箭双雕了。
而德庆皇帝的这般心思,满朝上下却也只有赵俊臣与周尚景二人猜到了。
但赵俊臣之所以是可以猜到德庆皇帝的这般心思,完全是因为德庆皇帝希望赵俊臣配合行事,所以主动泄露了一些根底,而周尚景能够推断出德庆皇帝的真实心思,则是完全凭借着他对于德庆皇帝与庙堂局势的深刻理解,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
不过,赵俊臣暗暗钦佩周尚景的眼光老辣之余,却又隐隐觉得这件事情有哪里不对,结合周尚景此前故意算计与激怒德庆皇帝的做法,赵俊臣只觉得周尚景的想法并不只是刻意迎合德庆皇帝这般简单。
*
另一边,德庆皇帝听到周尚景的表态之后,心情很是复杂,暗暗感到满意之余,心中暗怒也是愈发滋长。
这是因为,德庆皇帝发现周尚景再一次猜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最重要的是,德庆皇帝心中很是明白,周尚景如今之所以是选择迎合自己的心思,完全是因为他刚才算计了自己一次,所以想要趁机修补他们君臣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这也是周尚景对付德庆皇帝的惯用手法,每当是他暗中算计了德庆皇帝一次之后,都会及时展现出自己的不可或缺、老成谋国的一面,协助德庆皇帝办成另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
但这种“打一棒子给一甜枣”的手段,明明应该是皇帝敲打臣子的方法,而不应该是臣子对付皇帝的策略,周尚景使用这般手段对付德庆皇帝,对于德庆皇帝而言简直就是一种无言的羞辱。
只不过,周尚景从前采用这般手段对付德庆皇帝的时候,总是很隐晦,尽量不让德庆皇帝感到难受,并不似今天一般毫无遮掩,百官们或许是**察觉到任何迹象,但以德庆皇帝的帝王心术,这个时候自然是一眼看穿。
强行压下了心中的复杂情绪,德庆皇帝再次问道:“周首辅倒是敢言,竟是认为太子与藩王双方皆有过错......那么,你认为他们双方应该如何惩处才是妥当?”
德庆皇帝的语气依然平静,周尚景也依旧垂头,但以周尚景对于德庆皇帝的了解,也大致可以猜到德庆皇帝的心态变化——他当然明白自己这个时候选择刻意迎合德庆皇帝、只会让德庆皇帝觉得自己受了羞辱,心中怒意只怕是已经快到极限了。
若是平常时候,德庆皇帝或许还会选择隐忍、以大局为重,但德庆皇帝这些天以来因为太子与藩王的这场官司,原本就是心情极差,刚才还被周尚景趁机算计了一把,此时又察觉到了周尚景的心机算计,只怕是就要控制不住做出一些冲动决定了。
周尚景很清楚,自己如今的做法就是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让德庆皇帝彻底撕破脸皮掀桌子,这般后果谁也承受不住,但他有必须这样做的理由。
于是,听到德庆皇帝的询问之后,周尚景再次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陛下,老臣看过太子与藩王相互间的弹劾奏疏之后,却发现在太子殿下的弹劾之中,就要以福王的罪名最为严重,罪证亦是最为齐全!
与此同时,各地宗室弹劾太子殿下的奏疏,也大都是追随福王发声,显然福王他如今已经成为众位藩王之首,与各地宗室之间也有串联迹象,这显然是严重违反了朝廷纲纪!
所以,无论如何,陛下您都必须要严惩福王一脉,绝不能轻饶!
然后,再从福王那里查出那些与他相互串联的宗室,也都是严惩不贷,方可杀鸡儆猴、以儆效尤!”
听到周尚景的这般建议,德庆皇帝轻轻点头,认为周尚景的这般说法与自己的想法大致相符。
然后,就见周尚景继续说道:“但各地宗室乃是我朝国本,不可随意动摇,若是牵涉太广的话,就更不能手段过***硬了!而且,如今各地宗室纷纷反弹,除了福王暗中串联的原因之外,也是因为太子殿下的手段过于激烈,与各地宗室之间早已是**深种,各地宗室皆是认为太子刻意欺压他们,对于太子的调查审断也皆是不服......
所以,若是要继续调查福王与各地宗室,就不能再让太子殿下负责了,臣认为陛下您应该传旨训斥太子殿下,尽快把太子殿下召回京城,以是稍稍安抚宗室之心!但与此同时,还要另选一位各方都能接受的人选,继续调查此事!
老臣认为,七皇子殿下的声誉好、能服众,从前一直是抽身事外**利益关系,如今身体也已经康复,正是最佳人选!”
随着周尚景的话声落下,德庆皇帝不由是面色微变,百官也再次是一片哗然!
......
......




摄政大明 第1061章.失控.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摄政大明最新章节!
1...512513514515516...6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