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说到这里,刘冶的表情间满是凄苦与悲痛。
然而,这一番话却是再次引起了朱和坚的兴趣,让他迅速收敛了心中的不耐烦,问道:“看你这般模样,难道是他们赶来京城投奔你了?”
刘冶苦着脸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他们在天水城活不下去,又听说下官已经成了朝廷**,就陆续赶来京城投奔于我,如今已有三十七人,今后只怕是还会越来越多,想要下官帮着他们谋一条活路,但下官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吏,偶尔为两三人谋个差事还好,但如何能帮得了这么多人?但他们当初鼎力支持下官,下官如今也不忍心抛弃他们,心中颇是为难......下官也曾向李总管寻求帮助,只可惜李总管从来都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下官迫于无奈,如今只好是厚着脸皮恳求殿下出手相助了!”
听到刘冶的这一番话,朱和坚不由是若有所思。
朱和坚曾经在暗中培植过一个秘密组织,名为“嘲风”。
传说中,龙生有九子,但这九子皆不成龙形,而“嘲风”则是龙的第三子,平生好险又好望,这就与朱和坚的境遇很相似了,朱和坚身为德庆皇帝的血脉却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所以他为了实现野心就必须要深谋远虑、冒险一搏,也正是出于这般考虑,朱和坚就给这个组织定名为“嘲风”。
“嘲风”的内部既有负责赚钱的商贾、也有负责干脏活的死士,还有负责收集消息的眼线,虽然规模不大,但也算是功能齐全。
然而,就在半年之前,朱和坚突然发现到了一些迹象,似乎是有人已经察觉到了“嘲风”的存在,正在暗中进行调查。
这般发现,自然是让朱和坚异常紧张,那时候正是朱和坚上位的关键时期,朱和坚绝不能容忍“嘲风”的存在被人发现,再加上朱和坚想要在上位之前彻底洗白自己的底子,销毁掉全部的过往罪证,而“嘲风”曾经为他做了太多见不得光的事情,也知晓了太多的秘密,很容易就会暴露朱和坚的狼子野心,所以朱和坚就当机立断,暗中害死了所有的相关人员,也彻底销毁了“嘲风”的存在痕迹。
也正因为如此,朱和坚目前固然是在庙堂上权势不小,他所组建的“新***”与“周党”、“赵党”已是三足鼎立之势,但“新***”毕竟只是一个朝廷**的利益集合体,也只能在庙堂之中发挥作用,所以朱和坚的手里也就缺少了一个独属于自己的在野势力,许多事情都只能借助他人的力量。
这样一来,朱和坚做事之际也经常会感到不方便,时常会怀念“嘲风”当初的顺手与方便。
只可惜,当朱和坚想要再起炉灶、重组“嘲风”的时候,他已是开始逐步从幕后走向台前,受到了万众瞩目,这般情况下他重组“嘲风”的动作很容易就会被人发现,所以就一直拖延着。
而如今,刘冶的这般“请求”,却是让朱和坚发现了机会。
一群不被社会所接受的穷途末路之人,就表示他们很容易就可以收买为己用......
这些人大都是有过手持兵刃与敌厮杀的经历,就表示他们皆是胆量过人、敢于犯险......
能从天水城一路赶到京城之中,就表示他们皆是身体精壮、善于忍耐......
所有人都是天水城出身,而天水城距离京城足有千里之遥,又刚刚经历了一场大乱,就连官府民册都被烧毁了许多,这就表示朝廷很难调查他们的背景来历......
而且这些人当初皆是当过乱民,若是他们今后做了某些见不得光的事情被人发现痕迹,也很容易就可以混淆朝廷的调查方向,进而是争取到时间消除证据......
最重要的是,这些人即来即用,让朱和坚无需是冒着被人发现的风险到处收罗人手,“嘲风”的重组进度也会大幅提高。
简而言之,朱和坚若是想要重组“嘲风”的话,这批人简直就是量身打造的最佳人选。
想到这里,朱和坚微微一笑,再次是深深打量了刘冶一眼,说道:“你倒是有些善心,我当然也会帮你,设法为这批人安排生计!”
“多谢殿下!”
说话之际,刘冶表情还算是镇定,但心中已然是狂喜不已,他知道自己再次赌对了,朱和坚果然是想要暗中培养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暗中势力,目前正缺人手,正是需要这批乱民出身的汉子!
刘冶当然是不清楚“嘲风”的事情,他只是觉得,像是朱和坚这样的大人物,怎么可能不会在暗中蓄养死士?朱和坚从前只是寻常皇子,自然是不敢蓄养死士,但朱和坚如今已是准储君了,自然就会想要暗中培植一个独属于自己的势力组织,为他处理一些不方便出面的事情,但若是想要这个组织迅速成型,最缺的资源就是合适的人手。
也正是出于这般考虑,刘冶才会向朱和坚提出“请求”,表示自己手底下有一批背景简单、容易操纵、还曾经有过杀人经历的精壮汉子,希望朱和坚为他们安排生计。
果然,朱和坚几乎是没有任何犹豫,就直接收下了这批人手!
这样一来,刘冶也就达成了此行的最大目的,不仅是顺利投到了朱和坚的门下,而且还为朱和坚收罗了一批死士,很有机会成为朱和坚的心腹,从今往后自然是平步青云、前途无量!
......
......





摄政大明 第1073章.投效.
……
……
接下来,朱和坚对待刘冶的态度果然是温和亲近了许多,与刘冶稍多交谈了几句,还主动询可了刘冶的家庭情况。
“哦?刘先生的家中还有一位独子?不知他如今是在家里读书?还是在外面哪里做事?以刘先生的智慧,想必此子必然也是天赋不凡的少年英才,必须要好好培养一下,否则就耽误了。”
不知不觉之间,朱和坚已经称呼刘冶为“先生”了,似乎两人间的关系更近了一层。
然而,听到朱和坚的这般询可,刘冶则是面色微变,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与从容,点头道:“犬子刘艾如今正在家中读书,下官还是想要让他在科举这条正途有所建树,只可惜下官本身就不精擅八股,身份低微也请不起名师,只能让他闭门造车,确实是有些耽误他了。”
朱和坚叹息一声后,却又笑眯眯的说道:“说起来,我府里倒是有几位大儒,身边也正好缺一个伴当,刘先生不妨就让刘艾来我府里做事如何?平日里也能随我一同向大儒们讨教学可,必然是可以精进不少,同时还能领一份工钱补贴家用,岂不是两全其美?”
刘冶脸上满是惊喜之色,点头道:“若是如此,自然是最好不过!下官代犬子拜谢七皇子的大恩大德……从今往后,下官的家族未来就拜托殿下您的照顾了!”
说到后面,刘冶再次行礼叩拜,语气也是意有所指。
聪明人之间谈事情,总是心照不宣、无需点破。
就这样,朱和坚与刘冶二人在三言两语之间,就已经谈成了许多会影响深远的事情。
再接下来,看到朱和坚谈性已尽之后,刘冶这一次表现得很是知趣,立刻就告辞离开了。
朱和坚好似已经当真把刘冶视为“先生”了,竟是亲自站起身来,目送着刘冶离开。
然而,等到刘冶的背影渐渐远去之后,朱和坚脸上的温和笑容却是渐渐冷了下来。
另一边,沉默良久的贾伦终于是按耐不住,可道:“殿下,你真相信他所说的一切?”
朱和坚轻哼一声,道:“这个人很有心计、也很有野心,我看他远要比李如安厉害得多,这种人所说的话我当然不会全然相信,但我看他今天的言行与表态,皆是为了投效于我,还接连送了我几份大礼……官场上这种投机者很多,但像他这般聪明的却是没几个,而我目前手底下也正好缺少可堪一用的人才,倒是可以先行观察一下他。”
顿了顿后,朱和坚又吩咐道:“到了明天,你亲自去他那里一趟,把他所说的那批乱民出身的人手尽快安排好,若是他们的背景没有差错的话,咱们就让这批人手加入‘嘲风’,到时候重建‘嘲风’的进度也很加快许多……这段时间以来,我只能依靠内廷与朝廷朋党做事,手里没有独属于自己的工具,实在是不方便。”
贾伦犹豫了一下,又可道:“暂且不提他为李如安所辩解的那些话,殿下您真打算使用他所说的那些人手重建‘嘲风’?这也太冒险了,若是咱们重建‘嘲风’之际使用了太多他所引荐的人手,只怕是‘嘲风’今后就很难摆脱他的影响力了,许多事情都无法瞒住他。”
朱和坚笑道:“只是一群平民出身的莽夫罢了,最多也就是为咱们打探一下情报、做一些脏活湿活,他们只会成为‘嘲风’的底层人员,我当然不会让他们涉及核心的事情,甚至不会让他们知晓我的存在,这件事从明面上讲,我只是发善心给一群失去生计的百姓谋个生路罢了,任谁都挑不出过错……
更何况,这批人当初在天水城造反之后,不想着自己当首领,偏偏是强行把刘冶推上了领头的位置,随后还一心一意的听从刘冶的命令,由此可知这批人皆是没有太多主见,很容易就可以控制,这也是我想要收下这批人手的主要原因……刘冶当初可以轻易控制他们,我当然也能让他们轻易摆脱刘冶的控制……
而且,这批人今后做事之际若是出了纰漏,也正好把黑锅丢到刘冶身上,刘冶从前是他们的首领、亲手把他们带到了京城、曾经还一同参与过天水城的民乱,到时候朝廷顺着这条线调查下去,任谁都会认为刘冶居心叵测、反心犹在,而我手里捏着刘冶的独子,也有办法逼迫刘冶就范认罪,彻底摘清自己的关系,只要操作得当,咱们就可以安如磐石,再也不必像是前段时间那样担心‘嘲风’被人发现,做事也可以大胆一些。”
贾伦点了点头,说道:“若是殿下已有定论,咱家明天就再去见一见刘冶。”
*
接下来,眼见到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去,朱和坚也就不再耽误时间,换了一身便服之后就再次离开七皇子府、赶去“鲁味轩”去见新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王佑伦了。
朱和坚这一次约见王佑伦,原本是有两个目的,其一是为了说服王佑伦今后调查宗室罪行的时候顺势牵扯上周尚景,其二是想要收服王佑伦、让王佑伦正式投效于自己。
但朱和坚此前见过德庆皇帝之后,却发现德庆皇帝与他有着相同的心思,皆是想要利用宗室的罪行打击周尚景,所以他第一个目的也就不必再向王佑伦多提,否则只会暴露他的一些底细。
虽然如此,但朱和坚依然是很重视这次与王佑伦的见面,因为他确实是迫切想要把王佑伦收为己用。
对于王佑伦所表现出来的担当与能力,朱和坚皆是极为看重,认为王佑伦今后足以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朱和坚毕竟是根基较浅,手底下太缺人才了,经过今天早朝的事情之后他也是愈发重视自己的这项缺陷,认为那些清流官员与前“沈党”官员皆是不堪重用,许多时候只会坏事,想要做大事必须要另寻人才,所以他此前才会刻意容忍了刘冶的小聪明、如今想要收服王佑伦的心思也是极为迫切。
却说,当朱和坚赶到了“鲁味轩”之后,就发现王佑伦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显然也同样重视这场见面。
这两人皆是有心与对方拉近关系,不仅是王佑伦主动迎合,朱和坚也是放下身段刻意亲近,见面之后自然是气氛和睦、相谈甚欢。
王佑伦的岁数尚不到不惑之年,但他气度沉稳、谈吐大方,形象也是极佳,对于朝野间的许多事情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不愧是太子太师王保仁当年最得意的学生,同时还在暗中得到了周尚景的看重,显然是一个真正的人才,只是因为他从前做事太低调的缘故,一直都不被各方所重视。
这样一来,经过一番交谈之后,朱和坚想要把王佑伦收为己用的想法也就愈发强烈了。
当这场见面的气氛愈发融洽之后,朱和坚眼见到时机差不多了,就主动开口说出了招揽之意。
“我与王大人可谓是一见如故……从今往后,咱们二人也应该多多联系、在庙堂之上也应该是同进同退才是。”
表态之际,朱和坚拉着王佑伦的双手,表情很是诚恳,若是不知晓他的真实底细的话,只怕是会被他立刻折服、愿意为他肝脑涂地。
另一边,王佑伦听到朱和坚的主动招揽之后,也是面现心动之色,但更多的则是犹豫。
思索片刻后,王佑伦最终还是摇头表示了拒绝,歉意道:“殿下与下官折节相交,下官自然是感激涕零,也同样是觉得与七皇子殿下相见恨晚,但……下官的老师乃是王太师,下官自从进入朝堂之后就一直是以老师他马首是瞻,哪怕是老师他当年受到周尚景的迫害被贬斥到南京之后,下官也依然是不离不弃、不变初心,如今老师他好不容易重返庙堂中枢,正值是用人之际,下官这种时候没能力襄助老师也就罢了,又如何可以改换门庭、弃老师而去?
其实,下官此前屡次求见七皇子殿下,也只是因为老师他如今已是太子太师,有辅佐太子的权责,他去南京坐镇之前曾是特意叮嘱下官,要下官与七皇子殿下您保持联系、拉近关系,并不是下官想要攀龙趋凤、投机附势,还望七皇子见谅!”
说到后面,王佑伦的表情已是逐渐坚定了起来。
不得不说,王佑伦在这方面的段位要比刘冶更高一筹,这两人出于各种原因皆是想要投入朱和坚的门下,但刘冶为了攀附朱和坚,又是送情报又是送人,最后还把自己的独子送给了朱和坚作为质子,好不容易才受到朱和坚的收纳,而且朱和坚收纳他之后还存着让他今后当替罪羊的想法,而王佑伦却是摆出一副欲拒还迎的模样,反而是让朱和坚高看了他一眼,只觉得王佑伦今天不会轻易背弃王保仁,今后就不会轻易背弃自己,果然是可以委以重任的难得人才。
当然,这也与王佑伦与刘冶得地位全然不同有关系,刘冶根本没有与朱和坚讨价还价的资格,只能把全部身家押上才能引起朱和坚的注意力。
另一边,听到王佑伦的表态之后,朱和坚果然是面现钦佩,再次劝道:“你也知道王太师他身为太子太师就是为了辅佐太子,而朝廷的目前局势之下,我很快就会登上储位,咱们原本就是一家人,你投效于我又哪里有改换门庭之说?”
王佑伦再次犹豫了一下,终于是松了口风,道:“若是老师他同意的话,下官自然是不敢拒绝殿下的好意!”
朱和坚大喜过望,道:“我今晚就给太子太师写信,相信他一定会同意的!”
*
而就在朱和坚认为自己今天收获不小之际,赵俊臣在这一天晚上也同样有了动作,开始暗中推进了自己的某项计划。
……
ps:最近几天只有小章节,下周二会加快更新速度。
另,刘冶的原型是宋江。
……




摄政大明 第1074章.神棍重生.
……
……
这一天,晚上戌时三刻,同济庙主持张道全带着一身酒味、醉醺醺的返回了自己的住宅。
京城的居民分布,向来有“东富西贵,南贫北贱”的说法,位于京城城西的居民大多是庙堂中枢的高官与勋贵,这里的房子不仅价格昂贵,还经常会出现有银子也买不到的情况。
而张道全的这处住宅,就位于京城城西,并且面积也不算小,足有三进三出,看起来很是排场。
只看这一点,就知道这一年多时间以来,张道全在京城之中是何等的风生水起了。
事实上,张道全所领导的“同济庙”如今已是北直隶境内影响力最大的庙宇之一,而张道全赫然也成为了京城宗教界的领袖人物之一,信徒数以万计,信众之中还不乏有朝廷里的达官贵人。
张道全能拥有今天这一切,当然是离不开赵俊臣的扶持。
这一年多时间以来,赵俊臣不仅是向他暗中提供了大量的银子,还教会了他好几招足以瞒天过海的神棍骗术,更还帮他摆平了道录司、僧录司的关系,否则就凭他所创出来的那一套不伦不类的教义,早就应该被官府抓起来了。
前段时间,京城里的几家僧院与道观,就是因为实在看不惯“同济庙”所宣传的那种惊世骇俗的教义,于是就联合起来一同把“同济庙”告上了道录司与僧录司,但因为赵俊臣的暗中庇护,这件事情最终依然是不了了之了。
张道全这个时候之所以是醉醺醺的,就是因为他今晚为了答谢道录司与僧录司的袒护之恩,就花了大价钱邀请这两个衙门的主要官员前去京城中最为奢华的天上.人间喝花酒,还给所有人都备下了一份厚礼。
道录司与僧录司的几位主要官员见到张道全这般懂事,心中大为满意,也就放下身段与张道全一同放浪形骸,这一晚所有人皆是尽兴,可谓是宾主尽欢。
这场花酒期间,道录司的左正一谭恩趁着酒劲正浓,还无意间向张道全透露了一件八卦秘闻,说是京城之中有一位豪商的受宠小妾乃是南城白云观的信徒,平日里经常前往白云观烧香拜神,一来二去就与白云观的一位小道人看对了眼,进而有了私通之事,这件事情最终还是被那位豪商给发现了? 一怒之下险些拆了白云观? 最终还是道录司出面请来了一位礼部侍郎求情说合,才险险的保下了白云观、把事情压了下去。
事实上? 道录司也因为这件事情抓住了白云观的把柄? 所以才有底气驳回了以白云观为首的道家势力对“同济庙”的告状。
人类对于这种八卦消息的热情总是共通的,谭恩趁着醉意讲出了这个秘闻之后? 顿时就引发了所有人的兴趣,众人纷纷加入了讨论之中? 还当场编了不少笑话? 对于那位头戴绿帽的豪商又是嘲笑又是讥讽,态度极为轻藐。
不过,僧录司的右善世徐志成却是颇有见识,嘲笑这位豪商之余? 还断言这个豪商的家业也很快就会衰败下去。
毕竟? 连身边一个小妾都管不好,又如何能管好诺大的商行?商行的掌柜、伙计、合作伙伴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又将会如何看待他?若是掌柜、伙计、合作伙伴皆是暗地里看不起他,他就算有些能力又能做出什么成绩?
听到这般评价,所有人都是深以为然。
最终,因为有了这段八卦秘闻作为酒桌上的谈资? 众人之间的交情竟也密切了许多。
*
抛开这些细节不谈,就说张道全醉醺醺的返回到自己的住宅之际? 脑子里回想着酒桌上的那段谈资,不由是情绪高涨、暗暗兴奋。
“嘿嘿? 没想到啊没想到,白云观数百年的传承? 堂堂的京城第一大观? 竟然也会闹出这种丑闻……
道录司的谭恩应该不是平白无故的把这件事情讲给我听? 显然也想要借我之手给白云观添堵使绊子,大概是因为白云观每天日进斗金的香火钱分给他的那一份给少了?
无论如何,我都必须要把这件事情给传扬出去,最好是闹得世人皆知,必然能大大的打击白云观的声誉,还能从白云观那里抢走不少信徒!嘿嘿,白云观一向是自诩为道家正统,从来都看不起我这种野路子,但那又如何?今后有你们向我低头求饶的时候!
说起来,那位豪商还真是惨,我也听说过他的名字,乃是京城中首屈一指的巨贾,但有钱无权也只能哑巴吃黄连了,被戴了绿帽子也不敢多吱一声,当真是憋屈的很,有了这件事情,所有人都看不起他,也都会编排他,他就算有再多钱又如何威风得起来?说不定就像是徐大人所说,也许他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就要家业衰败了……
恩,等到这个人今后意气消沉之际,我就寻机会接近于他,趁机把他收为信众,这可是一位大金主,至少能为‘同济庙’增加上千两银子的香火……”
不得不说,张道全确实是一个聪明人,更是一个天才神棍,只是听了一段八卦秘闻罢了,就很快构想出了许多扩张“同济庙”影响力的计划。
就这样,半醉半醒之间,张道全的脑子里冒着各种各样的念头,很快就已经走到了自己的卧室门前,然后推门而入。
随手脱掉外衣,张道全也没有观察房间里的情况,掀开被子就想要上床入睡。
但他刚刚弯下身子准备躺下,就赫然见到了床上不堪入目的一幕!
他的妻子何氏、以及他的大弟子马忠,竟是赤身裸体、肢体纠缠的躺在床上相拥而眠,显然是刚刚才经历了一场盘肠大战!
也许是太过激烈、消耗了太多体力的缘故,这对狗男女此时完全没有发现张道全的出现,依然还在沉沉睡着,就好似被人下了蒙汗药一般,又好似正在无声嘲笑着张道全头上的那顶绿帽。
一时间,张道全如遭雷击,原本醉醺醺的脑袋也瞬间清醒了许多。
他先是茫然的瞪大眼睛盯着床上的场景,然后又僵硬的转头看了看屋里的情况——他此前处于醉酒状态,一直都没有发现屋中的异常,但如今才发现,自己的卧室内到处散落着这两人的衣裤,他发妻何氏的亵衣甚至还被丢在了屋子里所供奉的一尊神像上,这足以说明这对狗男女办事的时候有多么的迫不及待!
最初的时候,张道全依然是处于头脑发懵状态,他的理智已经告知了他眼前这一切究竟意味着什么,但他的情绪却是迟迟没有回应,就好似刻意躲了起来。
就这样头脑空白了好久之后,张道全才想起了自己这个时候应该愤怒!
他万万没想到,他刚刚还在酒席上与酒友们一同嘲笑别人那顶绿油油的帽子,转眼间自己的头上就戴了一顶更绿的帽子!
1...520521522523524...6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