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再加上,福王他引发骚动、行刺钦差、杀害厂卫的行径皆是辨无可辩,所以福王以及福王府众人目前已经被太子殿下彻底拘禁了起来,完全是寻常犯人的待遇。
唉,事情发展到这般地步,当真是非同小可,如今不仅是洛阳城内人心惶惶,消息传到朝廷中枢之后,只怕还会引起庙堂震动!这样的大事,下官当然是不敢作主,只能是束手无策、静候钦差大人您出面主持大局了!”
张博真并不知道王佑伦其实与他一样、也是内阁首辅周尚景的心腹,所以他此刻虽是态度谦卑,但完全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也完全不打算向王佑伦透露实情。
另一边,听到张博真的禀报之后,王佑伦顿时是面色大变,只觉得事态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想,也彻底脱离了掌控,一时间竟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
就这样慌神片刻之后,王佑伦终于是发现了事情的关键之处,急声追问道:“太子殿下呢?太子殿下如今在何处?”
张博真摇头一叹,继续说道:“下官正要禀报,太子殿下他连夜搜查证据、审问相关人员之后,就表示福王一脉的罪行已是可以盖棺定论,所以他也就没必要继续留在洛阳,于是就在两天之前的清晨卯时三刻,率领着麾下厂卫们离开了洛阳城,赶去了湖广方向,说是要去湖广地区进一步收集各位藩宗的罪证……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太子殿下不仅是当朝储君,更还是朝廷钦差的身份,下官如何敢留?但未曾想,太子殿下刚刚离开洛阳城不到一天时间,下官就突然收到消息,才知道朝廷又要安排一位新钦差接替太子殿下的权责!
下官自然是不敢怠慢,当即就派出快马追赶太子殿下,只可惜太子殿下显然是存着暗访查证的心思,离开洛阳城之后就隐藏了行迹,下官派去的人马也就完全无法寻到太子殿下,更别说是向太子殿下禀报朝廷安排新钦差的消息了!”
说到这里,张博真满脸都是苦楚与无奈,就好似这件事情当真与他毫无关系。
另一边,王佑伦则是表情稍冷,他也是官场老油条了,又如何猜不到太子朱和堉之所以是急匆匆的离开,就是为了躲避自己、不愿意交接权责?
然而,这般情况下,王佑伦虽然是心知肚明,却也挑不出明面上的毛病。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王佑伦也别指望自己能追上太子朱和堉了,他目前的首要之务,就是留在洛阳城、为太子朱和堉收拾烂摊子!
这一刻,王佑伦只觉得自己被算计了。
“既然如此,留在这里多说也无用,咱们立刻进入洛阳城,本钦差必须要尽快与福王见面,问清楚事情的详细经过,然后才能向朝廷禀报消息。”
冷声说完,王佑伦就立刻返回了坐轿,命令轿夫尽快赶去洛阳城。
但与此同时,王佑伦心中也大概可以猜到,德庆皇帝的计划,大概率是很难实现了。
接下来,太子朱和堉只怕是还会陆续引发混乱,而他也必须要跟在后面、继续为太子朱和堉收拾烂摊子。
仅是这些事情,就足以耗掉他所有的时间精力了,完全无法分心顾及其它!
*
花开数朵,各表一枝。
就在王佑伦进入洛阳城的同时,京城中枢之内,也依然是暗流汹涌。
而这一次处于漩涡中心之人,则是看似地位已经逐渐稳固的赵俊臣!
这一天,赵俊臣下了早朝之后,并没有前往文华殿处理朝廷公务,而是提前返回了赵府,与一位神秘人见面。
这位神秘人,来历也是非同小可,乃是台湾郑家的后起之秀、安南伯郑芝龙的次嫡孙郑明!
这段时间以来,在赵俊臣的吩咐之下,大学士霍正源与郑明二人一直在秘密磋商双方的合作事宜。
到了昨天,他们终于是商议出了双方皆是可以接受的成果,可谓是各有所得。
简而言之,就是郑家会全力协助赵俊臣的海运计划,包括但不限于提供精良海图、协助训练水手,低价转卖部分远洋大舰、共享南洋各国的人脉与消息、提供护航支持等等;此外,赵俊臣还会全权代理郑家运往内陆的走私货物,利润三七分成;最后,郑家还会为赵俊臣尽力招揽西洋各国的相关各类人才;
与此同时,当赵俊臣展开他的远洋计划之后,郑家也要拿走两成利润;而且赵俊臣还需要为郑家疏通官场关系,让他们在江浙、福建、两广的沿海各地建造几家新船厂,更还要向他们廉价提供大量的木材与各类器具、支持郑家造船厂的运转;最后则是要协助郑家招募大量移民充实台湾;
对于这个结果,赵俊臣还是较为满意的,与郑家的这场合作也就彻底定了下来。
若是不出意外的话,这场合作的持续时间会很长,也必将是影响深远。
谈妥了合作条件之后,郑明就再次通过霍正源提出想要与赵俊臣见面的请求,而赵俊臣眼见到合作已经达成,自然是不会再次的避而不见,也就答应了下来。
见面的时间就定在了这一天的早朝结束之后,地点则是就定在赵府之中。
却说,当赵俊臣返回赵府之后,很快就在小书房里秘密接见了郑明,而霍正源与许庆彦二人则是坐在一旁陪同。
双方见面之后,赵俊臣先是认真打量了郑明几眼,然后则是满意点头。
作为郑家的后起之秀、而且是顺位靠前的接班人选,郑明显然是一个聪慧精明、颇有城府的年轻人,在赵俊臣的注视之下并没有任何拘谨之态,只是表情如常的行礼问安,态度既不谄媚讨好,也不妄自尊大,让人颇有好感。
既然是决心要与郑家长久合作,那么赵俊臣自然是希望郑家之人越是精明能干就越好。
安排郑明入座奉茶之后,赵俊臣很快就与郑明展开了交谈。
刚开始的时候,这场交谈并没有任何出奇之处,气氛也算是和睦,先是郑明向赵俊臣转交了安南伯郑芝龙的密信与礼物,并且表达了郑家对于赵俊臣的钦佩之意,赵俊臣看过郑芝龙的密信之后,当即是写了回信交给郑明负责转交,然后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郑芝龙的敬仰之意,还命人从赵府库房之中挑选了一件价值更为贵重的珍品作为回礼。
再接下来,双方分别表达了合作诚意、畅想了这场合作的美好场景、又约定了今后的协商机制,一切皆是正常。
赵俊臣原本还以为,这场谈话将会就这样平淡无奇的结束。
“有一件事情,本阁在这里必须要再次强调一下,本阁与郑家之间的走私利润分成,只限于金银财物之类,但所有粮食走私生意皆不会参与到分成之中,必须要全部运往内陆!这一点,还望郑公子谨记心中,务必要转告于安南伯,省得咱们双方今后会在这件事情上引发纠纷。
与此同时,我也希望郑家船队今后能多往内陆运送粮食,若是寻常的财物珍宝,我们负责为郑家售卖之后将会分走三成利润,但若是售卖粮食的话,我们不仅是有多少就收多少,而且只会拿走半成利润,所以郑家今后只要想办法往内陆运送粮食,利润就绝对可以保证!”
谈话进行到了最后,赵俊臣再次向郑明强调了他目前心中最为紧要的几件事情之一。
听到赵俊臣的强调,郑明表情严肃的点头答应,然后则是忍不住问道:“内陆各省的粮荒,竟已是严重到这般地步了?就连赵阁臣也会这般忧虑?”
赵俊臣沉着脸轻轻点头,眼神阴霾。
前几年时间,随着小冰河时期的迟迟而至,朝廷各地的天灾现象已是愈发频繁,粮食周转也是愈发紧张,民间粮价已经逐渐临近百姓们的接受极限,即使是赵俊臣也逐渐感到力不从心。
到了今年,赵俊臣这几天更是陆续收到各地消息,说是北直隶、河南、湖北、山西等地,数月以来竟是几乎没有见到任何一场降雪!
正所谓“瑞雪兆丰年”,民间更有“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谚语,但今年大量地区没有迎来降雪,就算是后续数月不会遇到旱灾、洪灾、蝗灾、战乱之类的麻烦事,今年的秋收粮产只怕也是堪忧。
而且,随着小冰河时期所引发的各类自然现象愈发频繁,各地的粮食减产只怕是还要进一步严重。
为了压制民间粮价的上涨幅度、保证民间百姓最基本的情绪安稳,天知道赵俊臣这段时间以来付出了多少努力。
所以,如何收集更多的粮食,已经成为赵俊臣目前心中最为紧要的事情之一。
事实上,赵俊臣如今已经不再考虑自己要如何喂饱明朝境内所有百姓了,只要是今后几年没有发生百姓们大规模饿死于荒野的现象,赵俊臣就能给自己的功绩打一个及格分。
另一边,见到赵俊臣的表情之后,郑明也愈发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叹息道:“赵阁臣如今负责监管户部,若是朝廷的粮食周转出了大问题,只怕是就要承担所有责任,可谓是一个天大的麻烦……再考虑到目前民间关于赵阁臣的诸般流言蜚语,也难怪赵阁臣会格外紧张了。”
顿了顿后,郑明则是表情善意的补充道:“但赵阁臣大可以放心,若是您今后万一出了事情——当然,只是以防万一罢了——我们郑家作为您的可靠盟友,台湾永远都是您最可靠的退路!”
赵俊臣听到此言,不由是眉头一皱,就好似是完全听不明白郑明的意思,反问道:“流言蜚语?与本阁有关?却不知郑公子所说的流言蜚语究竟是什么内容?本阁为何全然不知?”
……
……
摄政大明 第1089章.谣言恶毒.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摄政大明最新章节!
……
……
听到赵俊臣态度僵硬的反问,郑明稍稍静默片刻,表情有些尴尬,似乎也知道自己不应该主动提起这个话题,勉强笑道:“以赵阁臣的消息灵通,若是也不知道这般情况,那大概就是晚辈听错了吧……还望赵阁臣千万不要误会,晚辈至始至终都只是想要表达诚意罢了。”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郑家所谓的诚意,就是认为本阁的前景莫测,所以要在台湾为本阁留一条后路吗?你这些话,应该出于安南伯授意的吧?”
说话间,赵俊臣的态度不置可否,表情让人看不出喜怒。
事实上,后路当然是越多越好,所以赵俊臣并不会直接拒绝郑明这个别有用心的“好意”——万一今后真的用上呢?
但赵俊臣也不会示弱,意味深长的看了郑明一眼之后,却是突然笑了起来,同样是摆出一副投桃报李的诚意态度,淡淡道:“对于郑家的诚意,本阁深表感激,而本阁当然也有诚意……若是郑家之人今后挡不住西洋海盗的压力、无法守住台湾一岛,那么本阁这里也同样会是郑家最好的退路,必然能保证郑家族人的衣食无忧。”
听到赵俊臣的这般回应,郑明愈发是表情尴尬了。
他的表态,原本是为了在今后合作之中占据一定的心理优势,却万万没想到赵俊臣虽然久居于京城之中、与台湾相隔万里,竟也对郑家的目前困境了若指掌,并且是反将一军。
这样一来,郑明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倒是枉作小人了。
郑明终究年轻,城府还未成熟,只觉得坐立不安,又与赵俊臣谈了几句闲话之后,眼看到几项主要议题皆已经谈妥,就匆匆起身告辞了,让这场谈话颇有些虎头蛇尾的意思。
另一边,赵俊臣似乎是为了表达不满,并没有亲自起身相送。
*
却说,当郑明离开房间之后,赵俊臣的表情突然阴沉,轻哼一声道:“距离郑明抵达京城至今,不过是半月时间有余,郑家在京城之中也没什么消息渠道,但竟然就连他也听说了相关流言,看来这个谣言虽是内容荒诞,但也是越传越广、越演越烈了!”
此前与郑明谈话之际,赵俊臣虽然表现出一副对于相关流言毫不知情的样子,但实际上以他目前收集消息的能力,又岂会当真不知?只是故意不愿意承认这个流言的存在罢了。
原来,近一个月时间以来,京城的市井街头之间,竟是流传起了一则与赵俊臣有关的荒诞谣言——说赵俊臣乃是当年宋朝皇帝的后人,有尊贵的皇室血统,而赵俊臣如今的佞臣作派也只是卧薪尝胆罢了,实际上赵俊臣胸中颇有大志,一心想要复辟宋朝江山云云……
这样的谣言,实在是过于荒诞,所以赵俊臣原本并不在意,毕竟这世界上经不住推敲的流言蜚语实在是数不胜数,但它们很快就会淹没在更多的荒诞流言之中,任谁也不会注意。
然而,这一次也不知是因为何般缘故,这个荒诞谣言不仅是没有逐渐消失,反而是愈演愈烈、越传越广了。
很显然,必然是有人隐在幕后搞事、暗中推动谣言的传播!
另一边,见到赵俊臣的表情不快,许庆彦与霍正源二人皆是陪着小心。
许庆彦开口宽慰道:“少爷不必担心,终究只是谣言罢了!我还专门去寻府里有学问的师爷请教了一下,咱们现在距离宋朝灭亡已经有四五百年时间了,只要是脑子正常的人,就不会幻想着复辟宋朝的事情,宋朝皇室的后人更是早已经不知所踪,如果只是因为少爷姓赵,就要被视为宋朝皇室后人,这理由也太牵强了!
总而言之,这个谣言实在是荒诞不经,也只有一些愚夫愚妇会相信,但真正有见识的人听到这个谣言之后,只会一笑置之、抛在脑后,绝不会因为这个谣言就真的怀疑少爷。”
赵俊臣侧目看了许庆彦一眼,然后轻轻摇头,竟是完全不赞同。
另一边,霍正源身为“赵党”智胆,眼光见识自然是与许庆彦完全不同,所以他此刻同样是表情忧虑。
稍稍犹豫一下之后,霍正源终于是开口向许庆彦解释道:“庆彦,事情却并非像你所想的那般简单!这道谣言固然是经不起推敲,任何一个有学问有见识的人都不会相信,但它的歹毒与可怕之处在于,它会引导人们的思路,让某些自认为聪慧之辈,下意识的考虑另一个问题、一个他们曾经从未考虑过的问题,那就是……若是赵阁臣当真是包藏祸心的话,他究竟有没有能力犯上作乱?
尤其是咱们现今的这位陛下,一向是性子多疑,相关谣言一旦是传到他的耳中,他就一定会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到时候……事情就难办了!”
说话间,霍正源小心翼翼的观察了赵俊臣一眼,却见赵俊臣此刻依然是面无表情。
霍正源的这一番话,可谓是有感而发,作为一个聪慧之辈,当他听到谣言之后,思路历程大概是这样的——“什么?竟然有人造谣赵阁臣是宋朝皇室后人?还想要复辟宋朝江山?当真是荒唐!别说赵阁臣大概率是与宋朝皇室无关,也绝无可能幻想着复辟宋朝,就算是他当真是包藏祸心,他又有能力付诸于实际行动吗?额,好像……还真有?”
那时候,霍正源思及此处,当即就被自己的想法吓出了一身冷汗。
一个人若是想要叛乱谋逆,所需的基础条件不外乎就是财力、兵力、以及影响力罢了!
而赵俊臣的目前情况,自然是不缺财力,在陕甘兵镇之中也有一定势力,而且他的朝野声誉也在逐渐扭转……简而言之,赵俊臣虽然根基尚浅,但他若是真想要叛乱谋逆的话,哪怕是成功机会极低,但也确实已经具备了叛乱谋逆的基础条件。
这样一来,事情的性质就彻底变了!
对于德庆皇帝这样一位天性多疑的人而言,一位臣子究竟有没有谋逆想法并不重要,他有没有谋逆的实力才是关键所在,哪怕是一名臣子再是如何忠心耿耿,但只要他拥有了叛乱谋反的实力,就足以让德庆皇帝坐立不安、视若仇寇!
在此之前,德庆皇帝虽是暗中多次出手打压赵俊臣的势力发展,但更多是出于庙堂派系制衡的考虑,也只是忌惮赵俊臣变成另一个更为年轻的周尚景罢了,却从未考虑过赵俊臣会有叛乱的可能性。
而这道谣言一旦是传入德庆皇帝的耳中、引导了德庆皇帝的思路,让德庆皇帝开始考虑“赵俊臣究竟有没有能力叛乱”这个问题的话,哪怕是赵俊臣从来都没有过叛乱谋逆的想法,但只要是让德庆皇帝察觉到赵俊臣确实已经具备了叛乱谋逆的基础条件,赵俊臣今后的处境就会恶劣千倍百倍,随时都会死得不明不白!
这也是赵俊臣如临大敌、霍正源暗暗忧心的真正原因!
此时,赵俊臣自然是察觉到了霍正源目光之中的试探之意。
霍正源经过思索之后,认为赵俊臣已经具备了叛乱犯上的基础条件,但他还是想要听一听赵俊臣自己的看法。
不过,赵俊臣显然不打算回应霍正源的试探。
霍正源虽然还算是忠心,但还没有彻底绑在赵俊臣的船上,所以赵俊臣的许多机密计划也还要刻意瞒着他。
实际上,赵俊臣心里很清楚,他何止是具备了叛变作乱的基础条件?一旦是他的各项计划进展顺利的话,只需要再等五六年时间,再加上一个合适的时机,他甚至能有三五成把握叛乱成功!
当然,赵俊臣并不是已经下定决心要做些什么,只不过他早就看透了德庆皇帝的秉性,一直都在未雨绸缪罢了。
简而言之,若是德庆皇帝认为你已经具备了谋逆作乱的实力,那你就最好是真的具备了谋逆作乱的实力,唯有这样才能争取一线生机,否则就必然是死无葬身之地!
想到这里,赵俊臣只觉得事情陷入了死循环,他为了防止德庆皇帝的过河拆桥,就必须要积蓄实力以求自保,但他一旦是实力过大,就会进一步加深德庆皇帝的忌惮与敌意……简直无解。
轻轻叹息一声,赵俊臣假装没有注意到霍正源的试探目光,只是向许庆彦问道:“幕后推动谣言传播的势力究竟是何方?查出来了吗?”
此时,许庆彦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当然是不敢怠慢,迅速答道:“大致已经查出来了,传播谣言的源头,乃是建州女真!
年关之际,建州女真的使者队伍抵达京城为陛下贺寿,趁机散播了这道谣言!时至今日,建州女真的使者队伍虽然已经离开了京城,但还在暗中留下了几名奸细,皆是这些年来叛逃建州女真的汉人,更还留下了一笔不菲钱财,也正是因为这些汉人叛徒的暗中使坏,收买了大量市井闲汉散播谣言,谣言才会愈演愈烈、越传越广!”
听到许庆彦的解释,赵俊臣忍不住又是一声冷哼,咬牙道:“原来是建州女真!果然是不安好心!”
自从赵俊臣与那位玄烨见面谈判之后,就相互把对方视为未来大敌,赵俊臣这段时间以来一直都在想方设法为建州女真挖坑,但很显然这位建州女真大汗也没有闲着,同样是小动作频频。
没有任何犹豫,赵俊臣当机立断的吩咐道:“既然已经查到了源头,就不能任由他们继续使坏!庆彦,这件事就由你亲手操办,我给你两天时间,彻底铲除建州女真所留下的全部奸细,一个不留!还有,所有被收买传播谣言的市井闲汉,也全部丢到牢里让他们受到教训,总而言之,务必要以雷霆手段、一举根除谣言源头!”
许庆彦当即是点头答应,道:“少爷放心,既然已经掌握了大致情况,我完全不需要两天时间,今天晚上就能把所有建州女真奸细埋进土里喂虫子!”
赵俊臣沉吟片刻后,又问道:“这道谣言如今已是愈演愈烈,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仅是铲除源头已经不够了……庆彦,你说一说,有什么办法可以迅速平息这个谣言的传播?”
这段时间以来,赵俊臣已经把“评书人行会”交给了许庆彦,这个机构不仅能为赵俊臣收集消息情报,还可以为赵俊臣引导舆论,许庆彦如今也算是担负重任了。
也正因为如此,赵俊臣如今虽是如临大敌,但依然不放过任何一次考验历练许庆彦的机会,并没有立刻拿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向许庆彦询问意见。
更何况,这件事情原本就在许庆彦的职责范围之内,从某方面而言,许庆彦坐视这道谣言传播到今天这般地步,就已是有失职之嫌了,如今也必须要将功补过。
许庆彦也清楚赵俊臣的想法,表情认真的沉思片刻之后,抬头答道:“流言蜚语乃是人之本能,也唯有谣言才能平息谣言!若是想要平息一道谣言、让人们不再关注,那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一堆更为荒诞的谣言彻底淹没它!”
……
状态不佳,今天只有半章。
……
摄政大明 第1090章.霍正源南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摄政大明最新章节!
……
……
赵俊臣点了点头,依然是表情不见喜怒,只是示意许庆彦继续说下去。
在赵俊臣的目光注视之下,许庆彦这一次则是信心满满、侃侃而谈!
“人心总是喜欢猎奇,只要是出现了更为夸张的谣言,人们就会自动忽略掉那些夸张程度不够的谣言;与此同时,人心也总是会对屡屡出现的事情习以为常,一件事情若是频繁发生,哪怕这种事情再是如何奇怪,人们也会视而不见!
所以,咱们如今也可以通过咱们的渠道制造谣言、传播谣言,并且把谣言的涉及范围扩大,让满朝文武权臣皆是牵涉其中……关武元不是自称武圣人关羽的后人吗?那关羽可是一心忠于汉室,咱们就造谣他继承了祖先遗志,一心想要复辟汉朝;
再比如说锦衣卫指挥使洪锦……历史上有没有姓洪的皇帝?没有?那也没关系,咱们就说他为了隐瞒身份来历所以改名换姓了,同样说他是宋朝皇室后人,也同样是卧薪藏胆想要复辟宋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