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毕竟,若是赵俊臣顺利逃走的话,时机也太巧合了。
而眼前所发生的种种事情,或许都只是赵俊臣误导自己的手段罢了。
但建州女真的嫌疑,也不能完全排除。
甚至,也无法完全排除山海关吴家、辽东境内某些势力、又或是辽东镇某些高层武官,与建州女真暗中勾结、共同行事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虽然赵俊臣的嫌疑最大,但因为各种各样的烟雾弹,何宇并不能百分百确认这一点,只觉得太多人、太多势力皆有嫌疑!
就这样,千头万绪之间,何宇摇了摇头、暂时不再多想,只是焦切等待最新消息,急着想要知道赵俊臣是否已经顺利逃出了匪徒们的控制。
*
事实上,何宇此时的心中想法,也正是赵俊臣所希望看到的情况。
赵俊臣并不期望自己只用一些不上台面的小手段,就可以完全误导何宇、让何宇彻底不再怀疑自己。
但赵俊臣毕竟是一位举足轻重的庙堂权臣,哪怕是德庆皇帝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也不敢随意打压于他。
所以,只要何宇并不能百分百确认赵俊臣就是幕后主使,那就算是他今后可以顺利脱困、再次执掌辽东大权,也会心存顾忌、不敢轻易下定决心与赵俊臣撕破脸皮。
对于赵俊臣而言,这种情况就已经足够了!
只要何宇还是心存顾忌,赵俊臣就能逼着他配合自己做事。





摄政大明 第1219章.私心之和.
在此之前,虽然因为何宇被绑架的事情,辽东镇一度是有些慌乱,但总体而言还算是控制了局面,各项对策皆是可以迅速制定、也皆是可以稳步推进。
然而,因为赵俊臣在何宇的密信之中暗中添了半句话,竟是让辽东镇迅速就陷进了更大的混乱之中。
扯皮、推诿、指责、争吵、分化、撕裂
可以说,若论破坏力之大,赵俊臣所添的那半句话,还要远强于何宇被绑架的事情。
这就是“共同决策”的美妙之处了。
在赵俊臣看来,所谓“共同决策”简直就是有史以来最有效的弱敌之策。
在后世,欧美国家总是喜欢到处推销民主制度,而那些受到蛊惑全盘接受民主制度的国家,则往往只有两种结局,或是彻底陷入沉沦与混乱之中无法自拔,又或是反而催生出了一系列的独裁者,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在后世,二战之后唯有一个韩国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但这个国家恰恰是在独裁者手里奠定了崛起的坚实基础。
尤其是碰到现在这种局面,辽东镇必须要尽快做出决定,无论这个决定究竟是好是坏,都要远强于一味拖延、相互扯皮。
但因为“共同决策”这四个字,辽东镇的决策效率顿时就降低到了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所有人都想要尽快做些什么,但所有人都是任何事都做不了。
在赵俊臣眼里,“共同决策”的好处在于,它能有效避免政治强人把自身意志凌驾于集体之上——赵俊臣目前还不能被称为政治强人,所以他现阶段也很喜欢这个好处。
但坏处也很明显,其一是效率低下、摧毁共识,所有人都把大部分精力浪费在了内耗方面;其二是无法建立行之有效的问责机制,决策失误之后总是法不责众;其三则是所有人皆是拥有了决策权之后,就皆是可以提出自己的利益诉求。
这三点坏处之中,最后一项看似是一件好事,但实际上最为致命。
这是因为,并不是所有利益诉求都是合理正确的,有许多利益诉求完全是源于愚昧与自私,正常情况下根本就不应该纳入考虑范围之中。
但因为“共同决策”的缘故,再是如何自私与愚昧的利益诉求,也必须要做出回应、妥协退让,然后就会让最终决策逐渐偏离正确方向。
尤其是两派势力因为“共同决策”的缘故而僵持不下的时候,秉持中立的极少数群体就会拥有决定性的一票。
这般情况下,这类极少数群体的利益诉求哪怕再是如何离谱与错误,僵持不下的双方势力也会争相答应,甚至还会不断加码。
最终,“共同决策”明明应该是“多数决定少数”,却反而会形成“少数挟持多数”的局面。
而这几天,辽东镇就把“共同决策”的种种坏处展现得淋漓尽致。
*
前一天晚上,史城去见了西路参将黄申明、西门盛去见了李世杰,想要争取这两人的支持,全力阻止李泽荷等人想要趁机窃权的做法,尽力维护何宇的地位稳固。
按理说,李世杰乃是何宇的亲兵首领之一,与何宇的关系更为亲近,何宇也一向待他不薄,何宇本人还算是李世杰的姑父,李世杰不应该轻易背叛何宇。
与此同时,黄申明则是不久前才受到了何宇的鞭笞,一度是伤情过重、无法下床走动,必然是心中暗存怨怼,而且李泽荷、徐颌、甘成三人必然是向黄申明承诺了更多好处。
所以,相较于史城说服黄申明的事情,明明应该是西门盛说服李世杰的机会更大一些。
但最终,史城借着何宇的积威,顺利唬住了黄申明,让黄申明不敢与另外三位参将一样轻易背弃何宇。
然而,西门盛对李世杰的说服,却不是很顺利。
虽然李世杰反复表明自己绝无背弃何宇的意思,甚至还说自己要比任何人都更为忠于何宇,但他同时也表态自己将会坚决支持李泽荷等人“振奋军心士气”的做法。
表面上,李世杰自然是有一套冠冕堂皇的说辞,但根据西门盛旁敲侧击所打探到的情况,才知道李泽荷等人的种种做法,最初正是源于李世杰的建议。
若不是李世杰的提议,李泽荷等人也不会这般轻易就想到,他们可以利用功过赏罚之事,趁机收买人心、排挤异己的计划。
而李世杰之所以是提出这般提议,则完全是出于一己私利。
毕竟,在何宇被绑架之前,辽东镇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并不是赵俊臣想要削减辽饷的事情,而是辽东铁骑因为李世杰的错误指挥、在切磋较量之中惨败给了关宁铁骑的事情。
何宇掌控辽东镇这些年来,总体而言还算是赏罚分明,若是这件事情交由何宇来定性,那何宇必然是要公开李世杰的错误、追究李世杰的责任,而这件事情的影响太大,足以彻底毁掉李世杰的军中前途。
所以,李世杰出于私心,就希望能赶在何宇脱困之前,提前确定这段时间以来所有辽东将士的功过赏罚,然后利用李泽荷等人有求于自己的情况,评定功过之际尽量把自己的错处进行遮掩与推诿,酿造舆论、既成事实,然后就可以保住自己的军中前程,等到何宇脱困之后,也已是盖棺定论、木已成舟。
正是出于这般考虑,李世杰才会主动提议此事,如今也是全力支持李泽荷等人的做法,所以西门盛与史城二人若是无法像是李泽荷等人一般可以尽量满足李世杰的私利,就很难争取到李世杰的支持。
目前情况是,李泽荷、徐颌、甘成皆是再也无法按捺野心,已经下定决心要趁机窃权了,而西门盛、史城二人则是想要全力阻止这般情况的出现,同时还吓唬住了黄申明,争取到了黄申明的支持。
也就是说,三比三平手。
在五位参将、史城、李世杰七人共同制定决策、少数服从多数的情况下,若是不打算釜底抽薪的话,尽量争取李世杰的支持也是西门盛与史城二人的唯一选择。
简而言之,哪边可以争取到李世杰的支持,哪边就可以彻底压倒对方。
也就是说,李世杰虽然只有一人一票,只是极少数,但他的态度却是至关紧要,完全可以决定全局。
于是,知晓了李世杰的真实立场之后,西门盛与史城二人很快就再次相聚商议。
碰面之后,西门盛先向史城介绍了李世杰的情况与立场,然后直接问道:“李世杰的情况就是这样,他必然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军中前程,相较而言就算是总兵大人的地位动摇,他也全然顾不上了!
所以,我们现在必须要尽快决定,咱们接下来究竟应该怎么做?是模仿李泽荷他们一般尽量满足李世杰的私利、然后把李世杰拉拢到咱们这一边?还是当机立断,直接让李泽荷等人死于‘匪徒’之手?”
史城无奈摇头,问道:“早就知道李世杰的出现是一个大变数但咱们又应该如何才能满足李世杰的私利?”
西门盛深深打量了史城一眼之后,道:“这就要看你愿不愿意牺牲自己了!”




摄政大明 第1220章.决定.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公平的。
恶人作威作福、好处占尽,最终却能尽享天伦、寿终正寝,善人一生颠簸、屡屡吃亏,最后还是死不瞑目、抱恨黄泉这类情况遍目皆是、多如牛毛。
又或者说,这个世界过于公平了。
它既不会惩治恶人,也不会偏护好人,命运是好是坏全看自己的机缘与能力。
现如今,史城就对这种现象大为不满。
他认为自己忠心耿耿、尽心尽力,而李世杰则是蝇营狗苟、徇私寡义,明明自己才应该是受到推崇的那个人,但为何所有人都要争相满足李世杰的私欲?凭什么反而是自己必须要牺牲?
听到西门盛的说法之后,史城深吸一口气,好不容易才压住了内心的情绪翻涌。
然后,史城用尽量平静的语气问道:“需要我牺牲?牺牲什么?又为何要牺牲?”
西门盛的表情语气同样冷静,缓缓道:“李世杰现在已然是完全认定,在他被监押调查期间,你、以及那些与你一向交好的军中同袍,皆是做了落井下石之事,不仅没有袒护于他,反而是把所有过错尽数归咎于他一人,让他必须要承担全部责任,想要趁机彻底毁掉他的军中前途”
听到西门盛的这般解释,史城终于是大惊失色,反驳道:“怎么可能?虽然辽东铁骑就是因为他指挥失误、抢功避责的缘故才败给了关宁铁骑,辽东铁骑与关宁铁骑之间的那场冲突也完全是因为他输不起才挑起来的,但我、以及与我交好的那些军中同袍,就算再是对他如何不满,也是至始至终的袒护于他,从来都没有说过他一句坏话考虑到辽东镇的集体利益,我们怎么可能会落井下石?”
顿了顿后,史城又恍然道:“我明白了!一定又是赵俊臣的颠倒黑白、刻意挑拨!但李世杰难道就这般轻易的相信了赵俊臣的挑拨?他就蠢到了这般程度?”
西门盛表情间闪过了一丝冷笑,道:“据我所知,李世杰之所以是怀疑你们落井下石,最初确实是源自于赵俊臣的挑拨,而他最初也确实没有完全相信!
然而,当他返回军中、与他的军中支持者进行沟通之后,那些人却纷纷表示你们确实有做过落井下石的事情,所以他就不再怀疑、彻底相信了此事,也就把你、以及你的军中支持者视作死敌了!”
史城再次目瞪口呆,道:“我们绝对没有做过落井下石的事情,我还刻意向所有人叮嘱过这件事情,那些人为何要睁眼说瞎话?西门参将,你是了解我的,我确实不喜欢李世杰,但我绝对不会让个人恩怨影响到集体利益”
西门盛挥手打断了史城的解释,道:“我当然了解你,也愿意相信你,但你却还不够了解人心
要知道,你与李世杰二人从前一直都在暗中竞争,也各自拥有一批军中武官作为支持者,这种竞争从前是良性的,也是可控的,但因为赵俊臣的缘故,不过是短短几天时间,这种竞争就变得愈发激化、也愈发不可控制了!
这般情况下,就算是你与李世杰二人还能维持表面上的和睦相处,但你们各自的军中支持者呢?就未必还能保持克制了!必然是会相互倾轧、全力攻讦!
若是平常时候,这种倾轧与攻讦也同样是可控的,但偏偏这段时间以来李世杰犯下了太多错误,不仅是他的那些军中支持者抬不起头来,你的那些军中支持者恐怕也会得意忘形!
这样一来,双方平日接触之际,你的那些军中支持者就必然会忍不住嘲讽对方、贬低对方、甚至是欺压对方,而李世杰的军中支持者必然是憋了一肚子气这样一来,当李世杰向他的支持者询问情报的时候,就必然会有许多人要说你们的坏话、给你们泼脏水!
而这般情况,也就彻底误导了李世杰的判断,让他完全认定了你、以及你的军中支持者曾经背叛了他、做了落井下石之事,于是也就会对你愈发敌意深种!
嘿!说不定,李世杰这一次没有全力维护总兵大人,也是因为这般情况而心生怨念,认为总兵大人当初没有及时阻止你们的落井下石,是总兵大人率先背弃了他!”
听到西门盛的解释之后,史城又愣了许久,然后狠狠挥了挥手,骂了一句脏话,咬牙道:“为什么!明明就是赵俊臣的挑拨离间,也不是什么罕见高明的手段,为什么就是有人偏偏看不出来,又为何总是有人心甘情愿的中计、甚至还要纷纷配合赵俊臣推波助澜?难道赵俊臣有能耐控制所有人的心智不成?”
西门盛的情绪依然稳定,再次缓缓道:“赵俊臣当然没有控制心智的手段,但他了解人心、了解私利,所以他只需是设法营造出一种局面,然后这个局面就会在人心与私利的驱动之下,逐步趋向他所希望看到的方向!
而你我这样的人,表面上看似是掌控全局的领头者,被下面的人马首是瞻,但实际上也只是他们的代言人罢了,总是会被他们所裹挟、所影响,不知不觉间已是身心不由己。
从这方面而言,庙堂之中那些真正有权有势之人,譬如当今陛下、譬如周首辅、又譬如那个赵俊臣,则是完全不一样,他们是真正的领袖,不会被手下人的利益想法所裹挟,而是用利益裹挟手下人,咱们与他们为敌之际,天然就处于被动!”
说到这里,西门盛认为自己扯得太远了,于是轻轻摇头之后,就再次话归正题,继续说道:“总而言之,现在的李世杰不仅是想要利用评定功过赏罚的机会,趁机推卸自己身上的各项罪责,更还对你、以及你的军中支持者敌意十足!
而我们现在若是想要争取到李世杰的支持,不仅要帮着他推卸罪责,你、以及你的军中支持者,也必须要吃一些哑巴亏才行!
具体而言,就是要你们站出来背黑锅,主动把辽东铁骑当初惨败给关宁铁骑的责任扣在自己头上,就说是当初全是因为你们的作战不力,才造成了辽东铁骑的失败!
唯有这样,李世杰不仅是再无责任、保住了自己的军中前途,也暂时化解了他的心中敌意,然后他才会选择与我们联合行事!”
听到西门盛的这般说法,史城的表情间满是不甘,沉默良久后恨声说道:“凭什么?明明就是他的过错,现在也是他无视了辽东镇的集体利益,凭什么最终要我们来背黑锅?就因为我史城更忠于辽东镇、更忠于总兵大人,所以反而要一味吃亏?像是李世杰那种满腹私心、精于算计的纨绔,反而是占尽偏移?”
顿了顿后,史城坚决摇头道:“西门参将,抱歉我无法做到这件事情!就算是我自己出于全局考虑,愿意主动给李世杰顶罪、承担全部责任,也彻底放弃自己的前途,但我也要为那些支持我的军中同袍们考虑!我决不能就这样背叛他们!
呵!正如您所说的那样,考虑到这些兄弟们的利益,我的身心皆不由己!”
对于史城的这般决定,西门盛并不觉得意外。
所以,西门盛只是轻轻点头后,再次用平静的声音缓缓道:“我也不想你这般吃亏所以咱们现在也只有一个办法可选了,那就是釜底抽薪!根绝隐患!”
史城也点头道:“我其实不愿意这样做,毕竟咱们无权杀害军中高层武官,不仅是隐患颇多,而且也同样是僭越了总兵大人的权力但现在也顾不得这些事情了!西门参将,您说咱们应该如何做?让谁先死于匪徒之手?”
西门盛显然是心中早有决定,没有任何犹豫的答道:“中路参将李泽荷!说根到底,现在的局面全是李泽荷酿成的,若不是李泽荷的设法蛊惑,甘成与徐颌二人必然是不敢轻易下定决心背弃总兵大人,所以只要李泽荷死于匪徒之手,甘成与徐颌二人也就不敢冒头,然后就可以再次控制局面!相较于杀鸡儆猴,杀猴儆鸡往往更为有效!”
见史城点头之后,西门盛又说道:“但我这次赶来胡家庄,身边并没有带着太多亲信,没能力操办此事!所以,这件事情只能交由你来安排!
但你可要想好了,这件事情若是成功了,那一切好说!若是最终失败了,甚至被人抓了现行,那也是由你一个人承担所有后果!”
史城微微一愣,总算是明白了西门盛刚才的长篇大论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为了逼着自己主动接手这个脏活。
但史城也别无选择,重重点头道:“好!这件事情就由我来安排!当李泽荷死于匪徒之手的时候,绝对不会让人寻到破绽!”
西门盛问道:“那你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此事?拥有多少把握?”
史城认真思索片刻后,道:“目前守在密林附近的辽东铁骑之中,有三成将士都与我是一条心,所以想要杀死李泽荷并不困难,他赶来胡家庄的时候同样是没有带着太多亲信护卫但想要不留破绽的做成此事,就必须要做更多的事先布置,执行之人也必须要精心挑选,所以”
顿了顿后,史城答道:“我至少需要一天半的时间才能做成此事,最早能在后天晚上动手!时间有些长,但成功机会应该很大!”
西门盛再次点头,道:“既然如此,咱们现在就要设法拖延时间了,必须暂时稳住李世杰,摆出一副与他交涉、随时都有可能会退让妥协的架势,让他不会立刻表态支持李泽荷等人的计划就这样一直拖到李泽荷死于匪徒之手,咱们也就不必理会李世杰的那点私利了!”
史城重重点头,道:“就这样办!”
就这样,西门盛与史城二人终于有了决定!
这个时候,夜晚已是结束,天际尽头也逐渐泛起了光芒,时间也来到了第二天。
虽然不论是西门盛与史城二人,还是李泽荷、李世杰等人,这一夜所有人都是忙于布局与交涉,几乎全部辽东镇高层皆是没有睡觉休息,但等到天色渐亮之后,这些人依然是强打精神,纷纷离开了各自的营帐,再次忙碌了起来。
说是忙碌,但其实都只是一些日常事宜,譬如是检阅密林附近的兵力布置、确认各方面的最新消息、询问各项计划的推行进展等等。
等到这一切事情皆是忙完之后,辽东镇的各路参将、以及史城、李世杰这七人,也终于是再次聚在一起,商议他们下一步的计划安排。
刚开始,这场商议还算是顺利,譬如是派人与林中匪徒进行接触、把何宇所需的疗伤药汤送进密林之中、全力调查匪徒们的出身来历等等。
但除了这些拥有基础共识的事情之外,这七人很快就陷入了相互争吵与彼此指责之中。
最重要的是,众人之间的相互争吵与彼此指责,近乎是持续了一整天时间,除了争吵与指责之外,这些人竟是再也没有办成任何事情。
而就在辽东镇众人陷入了彼此制衡的泥潭之中的时候,赵俊臣却已是开始执行下一步的计划,经过一番“奋勇搏杀”之后,终于从匪徒手中“脱困“而出了!




摄政大明 第1221章.明争暗斗.
“尔等皆只是辽东参将罢了,权力仅限于自己的一路防区之内,根本无权决定全军将士的功过赏罚!你们现在这般做法,简直是僭越!是擅权!是意图不轨!待到总兵大人今后安然脱困、返回军中,我一定要尽数揭露你们这段时间以来的种种犯上行径!”
临时营帐之中,西门盛面色铁青,再一次厉声叱呵。
西门盛也知道事情发展到目前阶段,无论自己的指责与恐吓再是如何严重,也根本无法动摇另外几位参将的心中念头——事实上,西门盛今天已经不是第一次这般指责与恐吓他们了。
但西门盛依然是不厌其烦、老调重弹,其实就是为了拖延时间。
另一边,李泽荷则是不断摇头,心中对于这种小手段充满了不屑之意,认为西门盛只是在做无用功。
但李泽荷向来是笑里藏刀、城府深沉,表面上并没有任何表现,只是再次出声苦劝道:“西门参将、西门老兄!我等几人当然也知道自己的做法有越权之嫌,但现在总兵大人遭难、落于贼子之手,可谓是命运未卜,而且这项消息还在扩散到了底层将士的耳中,自然是影响了军心士气
这种时候,咱们必须要立刻展现魄力、主动承担责任!又岂能拘泥于自己的权位限制、任由军心士气萎靡下去?若是还像现在这样无动于衷、毫无作为,咱们辽东镇说不定就要变成散沙了!到了那个时候,咱们这些人都是辽东镇的大罪人!
所以,评定功过、公示赏罚乃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既可以压制军中的诸般异心异动,也可以提振将士们的士气兵心,除此之外已是别无选择西门参将您乃是边陲老将,难道连这个道理也想不明白?”
李泽荷是一个聪明人,就像是所有聪明人一样,他总能寻到一套冠冕堂皇、正义凌然的说辞,为自己的利己行为进行辩护。
但西门盛却不吃这一套,冷冷瞪了李泽荷一眼之后,语气阴森道:“别说这种漂亮话!现在的辽东军中,确实是有人生了异心、有人暗中异动!而这些异心异动的宵小之辈,眼下就在这处营帐之内!”
西门盛这一番话,简直是指着鼻子骂李泽荷、徐颌、甘成这三人了。
所以,李泽荷、徐颌、甘成一时间皆是表情大变。
1...610611612613614...6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