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多方博弈的情节很难写,尤其是博弈各方都不是蠢货的情况下,这种情节尤为难写。





摄政大明 第1223章.何总兵不会白死.
当辽东镇众位高层武官赶来与赵俊臣相见的时候,赵俊臣依然还在“昏迷”之中。
赵俊臣的“昏迷”,自然是装出来的。
近半年时间以来,赵俊臣时不时就会装病、装昏、装脱力,几乎已是形成了路径依赖。
这是因为,赵俊臣从前在世人眼中就是一个善于敛财、人人喊打的弄臣罢了,根本不足以为惧,所以也不会受到重点防范,赵俊臣的各项计划在各方势力的轻视之下反而是进展迅速;
而现在,赵俊臣的实力之强、手段之高、心机之深,已经逐渐成为各方共识,但赵俊臣却不希望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必须要设法示之以弱,所以就总是装出一副身心透支的模样,能麻痹一个算一个,尽量减少各方严加防范所带来的阻力。
此时,赵俊臣已经被辽东将士搬到了一处小型帐篷之下——这处帐篷乃是底层将士所用,所以条件颇为简陋,赵俊臣只能躺在一张草席上面——帐篷周围则是层层护卫。
帐篷之内,赵俊臣一边是闭目装昏,一边是暗暗思索着自己的后续计划。
“我这次提前‘脱身’返回辽东军中,其实也是迫不得已,已是偏移了最初所制定的计划
我虽然早就推测到,在何宇被绑架的这段时间,辽东镇内部一定会出现分裂与混乱,甚至还会有人迫不及待的跳出来背叛何宇却万万没有想到,李泽荷此人竟是这般决绝、又是这般能干,不仅是迅速下定决心背叛何宇,而且在短短两天时间内就搞出了这般多事情
若是再是任由李泽荷这样发挥下去,最终只会出现两种结局,或是逼着忠于何宇的那些辽东高层釜底抽薪、斩草除根,一举铲除辽东镇内部的所有异心之辈,而我的后续计划也会因此而成功机会大减;又或者,我只能眼睁睁看着李泽荷浑水摸鱼、不断攫取辽东权力,最终成为最大赢家,而我的诸般努力与布局也只是给他做了嫁衣
辽东大权必须要抓在我自己的手里,既不能归还何宇,也不能便宜了李泽荷!所以,我也只能是提前现身,设法控制局势!唉,说根到底,我还是有些小觑了辽东镇的藏龙卧虎,没想到竟然还有李泽荷这样的过份聪明之人!”
想到这里,赵俊臣虽是假意昏睡,却也忍不住轻轻蹙了一下眉头。
随后,赵俊臣继续想道:“进入辽东境内之前,我曾是重点研究过辽东镇内部几位重要人物的情报,分别是何宇、西门盛、以及李世杰,当时我就觉得这个西门盛性子隐忍坚韧,不能有任何小觑!
而我的原先计划,乃是趁着何宇被绑架的机会,暗中为西门盛造势,设法鼓动一批辽东军官拥戴西门盛接任辽东总兵之位,甚至是向朝廷中枢呈送奏疏推举西门盛、酿成既定事实!
这样一来,等到何宇脱困之后,见到西门盛已经接替自己成了新任的辽东总兵,这两人就算再是如何兄弟情深,也一定是退无可退、迅速决裂,双方各有拥趸、势均力敌之下,我就可以趁机攫取最大好处
但现在,却因为李泽荷的缘故,不仅是破坏了我的既定计划,还迫使西门盛坚定了维护何宇权势的决心当真是令人头疼!各项计划都要推倒重来、从头考虑!
若是我所料不错的话,以西门盛的性子,这种时候十有八九已经对李泽荷动了杀心,而且一定会以雷霆万钧之势彻底铲除所有隐患,李泽荷这个聪明人只怕是在劫难逃但局势发展到这一步,我反而是必须要设法保下李泽荷,若是任由西门盛除掉他,辽东镇内部就会再次团结起来,我也就无从下手了
更麻烦的是,西门盛、史城等人现在必然会怀疑我是一切事情的幕后主使,所以我这次现身之后,十有八九会受到他们的软禁,可谓是主动跳进了虎穴,被软禁期间也很难发挥直接作用,只能小心施展手段、从侧面发挥作用!
但幸好,我当初为了以防万一,还留了几处后手,譬如给方振山的种种暗示,还有留在京城那边的幕僚,也很快就会赶至辽东境内,再有就是关宁铁骑的利用想必局势很快就会出现更大的变化!”
想到这里,赵俊臣的心情稍稍放松。
而就在这个时候,帐篷外面响起一片杂乱的脚步声。
随后,赵俊臣又听到有人向帐外的辽东将士问道:“赵阁臣可就在这里?快引我去见他!”
显然,是那些辽东镇的高层武官们终于赶到了!
*
片刻之后,李泽荷、西门盛、史城、李世杰等人已是快步鱼贯进入帐篷之内。
这处帐篷乃是底层辽东武官所用,如今不仅是赵俊臣躺在里面,还一口气挤入了好几位辽东镇武官,自然是显得拥挤不堪,一时间就连帐内空气也变得沉闷了许多。
却说,李泽荷抢先进入帐内之后,先是看到躺在草席上的赵俊臣,再观察了一眼帐内环境,顿时是大为不快,斥责道:“赵阁臣是何等身份,岂能让他在这种逼仄简陋的帐篷里休养?你们是怎么做事情的?”
听到李泽荷的训斥,负责保护赵俊臣的辽东武官连忙解释道:“还请李参将见谅,这位赵阁臣逃出密林之后,当即就昏死了过去,卑职等人身份卑贱,不敢随意搬动,害怕会影响他老人家的身体情况,只能就近安置在这里这已经是附近条件最好的一处帐篷了!”
李泽荷又问道:“赵阁臣昏死了多久时间?期间可有苏醒?可有寻来军医为他诊断?”
“赵阁臣逃出密林之后很快就已是昏死了过去,至今也未见苏醒,已经有一炷香左右时间,卑职已经派人召唤军医,想必很快就会赶来!”
听说辽东镇的军医很快就会出现,赵俊臣心中一动,当即是轻声呻吟一声,身体微微震动,然后就适时的“苏醒”了过来。
听到赵俊臣这边的动静,众位辽东武官皆是连忙转移目光观察,然后就见到赵俊臣终于是睁开双眼、幽幽醒来!
赵俊臣的演技,一如既往的水平在线,充分把握了一位色厉内荏的大人物,从悍匪手中逃出生天之后的真实反应!
只见赵俊臣睁开双眼之后,先是茫然打量了周围环境一眼,似乎是头脑尚未清醒,但片刻之后,他似乎是终于回想起了近几天时间所发生的噩梦,顿时是身体一缩、表情惶恐,大呼小叫道:“你、你们是谁?辽东军在哪里?我记得我已经逃出来了!辽东军在哪里?快来保护本阁!快来护卫本阁!”
在场的众位辽东武官,原本皆是怀疑赵俊臣就是这一切事情的幕后主使,还认为赵俊臣的此时脱困乃是又一次的自导自演,但当他们看到赵俊臣这般惟妙惟肖的逼真演技之后,一时间忍不住皆是不由开始暗暗怀疑自己的最初判断——难道说,自己误会赵俊臣了?
随后,李泽荷也顾不得思索赵俊臣的这般反应究竟是演技高超还是出于本能,只是快步走到赵俊臣的身前,摆出一副谦卑且关切的模样,劝慰道:“赵阁臣,卑职乃是辽东镇中路参将李泽荷!还请您不必担心,您现在确实已是安然脱困、来到了密林之外,周围还有数千辽东精锐护卫,您已经安全了,再也不必担心任何危险!”
“李泽荷?你是李泽荷?对了,我想起来了,我见过你!你是辽东镇的参将李泽荷!”
赵俊臣表情间的惊恐之色逐渐消散,好似也逐渐从混乱昏沉之中恢复了清醒,说到后面脸上更是逐渐浮现劫后余生的喜悦!
与此同时,赵俊臣也在趁机认真观察李泽荷。
赵俊臣此前也见过李泽荷,但当时他对李泽荷的印象,只觉得此人就是一个对何宇亦步亦趋的应声虫罢了,根本也没有多少值得留意的地方。
但现在再看李泽荷,或许是因为他的夺权计划进展顺利的缘故,明显能从他的举手抬足之间,看出一些锋芒毕露、意气风发的迹象。
就这样暗暗观察了李泽荷片刻之后,赵俊臣心中深处不由是闪过了一丝厌恶。
就像是西门盛一样,赵俊臣也有些厌恶李泽荷这个聪明人。
在赵俊臣看来,李泽荷这两天以来的种种做法,不仅是急功近利,更还是贪得无厌、欲令智昏!妄想着以小博大、浑水摸鱼、火中取栗,眼中只顾盯着好处就忘了风险,而且他明明是要背叛何宇,与赵俊臣的短期目标一致,但他在行动之前,竟是完全想过要与赵俊臣暗中沟通、形成默契,只是自顾自的自行其是!
很显然,在李泽荷的眼里,不论是何宇这位辽东总兵、还是赵俊臣这位内阁辅臣,都只是可以利用的棋子罢了
可以说,李泽荷虽然聪明,但他根本不清楚自己究竟有几斤几两,而真正的聪明人从来都不会把所有人都视为棋子、又把自己视作是棋盘上得唯一棋手,尤其不会轻视像是赵俊臣与何宇这样的大人物!
从这方面来看,李泽荷虽然是一个聪明人,却终究只是一种不上台面的小聪明罢了。
而赵俊臣对李泽荷的厌恶,也不仅仅是因为李泽荷这两天以来的所作所为,已经严重破坏了赵俊臣的计划,更是因为在赵俊臣眼里,李泽荷的这种“小聪明”,往往要比愚蠢更为可恶许多。
但表面上,赵俊臣并没有表现出自己的心中厌恶,只是继续演戏,表情间逐渐充满了激动与欢喜之意,再次向李泽荷确认道:“我、本阁确实已经脱困了?彻底安全了?”
李泽荷连连点头,道:“除非是那些悍匪全是天兵天将,否则有我们辽东精锐守卫,您再也不必担心自己的安危了!”
赵俊臣似乎是终于彻底恢复了清醒,一扫此前的萎靡与惶恐,在李泽荷的搀扶下站起身后,大声笑道:“好!好!我就知道,天不绝我!天不绝我!我赵俊臣堂堂当朝阁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又岂会折在一群贼子之手!”
说到“贼子”二字之后,赵俊臣表情间又逐渐浮现出了愤恨之色,似乎是又想起了自己被绑架期间所受的种种屈辱。
然后,赵俊臣用力拍了拍李泽荷的肩膀,扬声命令道:“你刚才说,密林外有数千名辽东精锐将士?好!传我军令,所有辽东将士即刻攻入密林,把林子里的那群贼子尽数捕杀!记得给本阁留下贼子首领的活口,本阁若不能亲手杀了他,就难解心头之恨!”
说话间,赵俊臣蹒跚着就要离开这处帐篷,看他的这副架势,竟是打算亲自领兵围剿密林之中的匪徒。
听到赵俊臣的这般命令,帐篷内的众位辽东武官皆是吓了一跳!
你赵俊臣是逃出来了,但辽东总兵何宇显然依然是下落不明,十有八九还是被密林之中的悍匪所控制,若是就这样直接领兵攻入林中,那群匪徒狗急跳墙之下撕票怎么办?
于是,众位辽东武官自然是不敢答应,也顾不上思索赵俊臣的这般表现究竟是不是做戏,连忙是纷纷劝阻。
“赵阁臣息怒,此事要从长计议,千万不可冲动行事!”
“赵阁臣,您是逃出来了,但总兵大人他依然是命运未卜,就这样直接攻入林中,只怕是要影响到总兵大人的安危!”
“还请赵阁臣告知,您可知晓我家总兵大人的目前情况?若是总兵大人还在那群贼子手中,此事万万不可!”
听到众位辽东武官的劝阻,赵俊臣则是不以为然,道:“各位将军不必担心!那群贼子的能耐究竟如何,我最是清楚不过!根本不是朝廷官军的对手!天兵一到,必然是望风而降!
我明白各位担心何总兵的安危,但咱们乃是朝廷官兵,又岂能与那群贼子妥协?放心吧,若是何总兵当真有了意外,本阁将亲自向朝廷上呈奏疏,由陛下亲自下旨给何总兵祭奠封赏,必然是封妻荫子、极尽哀荣!何总兵就算有意外,也必然是死有所值!”




摄政大明 第1224章.僵持.
听到“立碑祭奠”、“极尽哀荣”、“不幸牺牲”、“死得其所”这些词汇之后,在场的几位辽东镇高层武官不论真实想法为何、屁股立场为何,一时间皆是忍不住眼皮直跳。
好家伙,赵俊臣的这般说法,简直就是巴不得匪徒立刻撕票、恨不得何宇现在就死!
这些辽东镇高层武官大多不是蠢人,此时第一反应就是赵俊臣的这番表态乃是为了诈唬他们,认定了他们不敢拿着何宇的生命安危犯险,必然不敢答应出兵剿匪的提议——否则,一旦是抓到了匪徒活口,说不定就能寻到赵俊臣幕后主使的证据。
与此同时,像是李泽荷、甘成、徐颌等人,也确实是暗暗盼望着何宇被匪徒们辣手撕票。
然而,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众位辽东镇高层武官依然是没人敢答应赵俊臣的这项提议。
对于西门盛、史城等人而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他们确实是不敢拿着何宇的性命安危冒险,只能默认了赵俊臣的诈唬;对于李泽荷、甘成等人而言,也不敢彻底暴露自己盼着何宇快死的想法。
所以,众人皆是连声苦劝赵俊臣,恳求赵俊臣暂且按耐恨意、一切都要从长计议。
面对众位辽东将领的劝阻,赵俊臣则是摆出一副勃然大怒的模样,厉声训斥道:“尔等皆是官兵,天职就是剿匪保民,眼下那群匪徒就躲在密林之中,尔等麾下坐拥数千百战精兵,又岂能畏首畏尾、裹足不前?
怎么?难道你们还真要答应绑匪们的勒索,给他们赎金交换人质不成?哈!官府军镇要给绑匪交赎金,当真是千古未有之大笑话,这种事情若是要记载史册,你我等人皆要成为后人笑谈!
记住!你们是官!是兵!他们是匪!是贼!官兵是不能与匪贼谈判讲条件的!否则岂不是代表堂堂朝廷与区区匪众是相同地位?朝廷颜面何从?官军威望何在?”
这一番话,在场的众位辽东镇高层武官皆是讷讷无言、被训得抬不起头来,而赵俊臣眼下明明是身在辽东军中、自身无兵无权、实力大不如人,但气势方面却是大占上风。
*
从沟通角度来讲,这个世界上,大概可以把人划为三类,一种是“讲道理的人”,一种是“不讲道理的人”,还有一种是“只会讲大道理的人”!
其中,“讲道理的人”很好沟通,“不讲道理的人”很难沟通,而“只会讲大道理的人”则是根本无法沟通。
其中,“讲道理的人”与“只会讲大道理的人”这两者看着相似,实际上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前者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后者务虚,动不动就要喊口号、给人扣上一顶大帽子。
举例而言,当一个国家考虑要发动一场战争的时候,有些人会认真考虑这场战争的胜算、得失、以及变数,然后根据胜算大小、得失多寡、以及变数是否可控等等方面,来决定这场战争究竟要不要打、又应该如何去打,而这些人就是“讲道理的人”,只要你能拿出翔实论证,就完全可以说服他们;
至于那种“只会讲大道理的人”,则是根本不会考虑这些,只会高喊一声“国仇家恨岂能不报”、“尔等怯战皆是国贼”,就已是把这件事情直接定性,堵住了所有人的嘴巴,也让事情彻底失去了辩论余地。
在明朝,就有很多“只会讲大道理的人”,那就是清流。
这些年来,赵俊臣与清流们争论之际,就一直是深受其苦,经常是一句“祖训如此”、“圣人有云”,就能把赵俊臣的各种理由给直接堵死。
但赵俊臣又不得不承认,这种只是一味高喊口号的手段虽然无法解决实际问题,但在党派攻讦之际却很好用,而只要一种手段好用,在赵俊臣眼里就值得借鉴,所以赵俊臣最近也经常开始用大道理压人了。
如今就是如此。
眼见自己已是占据了道义高位,众位辽东镇高层武官一时间皆是寻不到争辩理由,赵俊臣则是气势更甚,再次大呼小叫道:“本阁知道你们担心何总兵的性命安危,本阁与何总兵虽然相识时间尚短,但也是相谈甚欢、一见如故,本阁对何总兵的关心绝不比你们少!
但我们必须要明白事情的轻重之分,何总兵的性命安危固然要紧,但朝廷威望、官军颜面则是更加重要,若是朝廷威望受损、官军颜面尽失,就算是保住了何总兵的性命,也要国不将国
本阁相信,何总兵乃是无私体国的当世英雄,若是易地而处、让他亲自作出决定,他本人也一定是舍己为国、一定是不惜性命也要维护朝廷体面”
“只会讲大道理的人”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善于慷他人之慨、替别人决定牺牲、逼着除了自己以外的人当烈士,而赵俊臣与清流们常年交手多年,自然也是深谙此道,所以在他的描述下,何宇此时也就不再是拥兵自重的跋扈军阀,而是勇于牺牲、可歌可泣的当世英雄。
反正没人会反驳这一点,自然是随便赵俊臣怎么说了!
趁着赵俊臣讲了太多大道理之后、忍不住开始大喘气的机会,西门盛终于是整理好了思路,寻到了反驳理由,沉声道:“赵阁臣且息怒,我等不愿意即刻出兵剿匪,自然是顾忌着总兵大人的性命安危,但并不会为了总兵大人的性命安危就要去损害朝廷威信,只是目前还不是必须要作出取舍的时候,完全有机会在保护总兵大人性命周全的情况下剿灭那群匪徒,所以没必要操之过急、立刻剿匪。”
随后,史城也说道:“还望赵阁臣三思,在卑职看来,总兵大人的安危与朝廷威信、官军颜面,其实就是一回事,总兵大人这些年来坐镇辽东边陲,可谓是战功无数、赏罚分明、爱兵如子,深受辽东全体将士的敬仰与爱戴,若是完全不顾及总兵大人的性命安危,只怕是就要让全体将士寒心,到时候军心不稳、会出现兵变也说不定!”
赵俊臣面现失望,指着众人恨恨道:“何总兵何等英雄,为何他麾下尽是你们这种犹豫不决的平庸之辈!这种时候了,还想着面面俱到、两全其美,难道就不怕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诸般算计全部落空?”
说到这里,赵俊臣眼见所有辽东镇高层武官皆是沉默不语、依然不同意自己的“正确提议”,表情间失望之色愈发浓重,又恨恨跺脚道:“罢了,这里是辽东,兵权在你们手里,你们不同意的话,本阁也无法绕开你们调动将士既然如此,道不同不相为谋,本阁也懒得与你们多说什么,这件事情就任由你们处置了,本阁懒得再管现在,本阁看着你们就烦,要立刻离开这里、返回自己营中!”
见赵俊臣要离开,众位辽东镇高层武官又皆是表情一变。
他们来见赵俊臣之前就已是做了决定,认为赵俊臣很有可能就是这一切事情的幕后主使,所以在何宇顺利脱困之前,必须要软禁赵俊臣一段时间,自然是不能任由赵俊臣离开。
于是,在西门盛的目光示意之下,这次则是由史城出面扮演恶人。
史城也没有任何犹豫,当即道:“赵阁臣,您与总兵大人被匪徒绑架的事情,目前还属于机密,我等也是尽量封锁消息,避免引起辽东局势更多混乱,所以您接下来最好还是留在这里一段时间,避免消息外泄。”
赵俊臣似乎没想到史城会有这般说法,先是表情一愣,然后就再次勃然大怒,大声道:“你们是什么意思?不让本阁离开这里?难不成是要软禁本阁不成?”
西门盛沉声解释道:“卑职等人绝对不敢,只是出于大局考虑罢了!
更何况,卑职等人目前还没有查明那些匪徒的详细情况,也不清楚除了密林之中的那些匪徒之外,还有没有更多匪徒潜藏于别处、会不会再次企图绑架赵阁臣您所以,出于安全考虑,您最好还是留在这里,由我们辽东精锐层层保卫,方可万无一失!
说起来,赵阁臣您这次究竟是如何从匪徒手中逃出来的?还有就是,我家总兵大人目前是什么情况?密林之中的那些匪徒有多少人?实力状态如何?还望赵阁臣能把这些情况详细告知卑职等人,然后卑职等人也能根据您提供的情报,具体安排后续的布置。”
赵俊臣目光一扫,却发现除了西门盛与史城二人之外,这个时候再无更多辽东武官表态,也就大致明白了这些辽东武官们的大致立场。
很显然,西门盛与史城二人皆是忠于何宇的死硬派,但除了他们二人之外,其余辽东武官并不愿意为了何宇而彻底得罪赵俊臣。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赵俊臣表情上依然是一副勃然大怒、深感屈辱的模样,也完全没有理会西门盛的询问情报,只是再次怒声指责辽东镇众人以下犯上、软禁朝廷大臣,还威胁自己一定会上报朝廷、弹劾他们。
表面上,赵俊臣是一副恼羞成怒的样子,但实际上,他现在已经初步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
事实上,赵俊臣早就料到辽东镇的高层武官们一定会软禁自己,也早就料到了辽东镇的高层武官们一定不敢答应自己的诈唬、以何宇的性命安危为代价,立刻出兵围剿密林中的匪徒。
所以,赵俊臣才会在“苏醒”之后先声夺人,摆出一副想要雪耻消恨、完全不在意何宇生死的架势,命令辽东将士们即刻进入密林剿匪。
等到辽东镇高层武官们纷纷表态反对之后,赵俊臣就有理由表示自己与辽东镇众人“道不同不相为谋”,然后表态要离开此处,迫使辽东镇众人提前一步图穷匕见、表明软禁之意。
眼看着辽东镇众位高层武官想要软禁自己,赵俊臣就有理由愈发恼怒,然后也就可以合情合理的拒绝向他们透露任何情报。
赵俊臣毕竟是当朝内阁辅臣,若是他摆出一副拒绝配合的架势,在彻底撕破脸皮之前,任谁也无法强求于他。
这样一来,辽东镇的高层武官们如果还想要从赵俊臣这里打探到相关情报,就必须要在别的事情上进行妥协。
譬如说,虽然赵俊臣必须要被软禁,但在被软禁期间可以拥有更多的自主之权。
1...612613614615616...6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