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听到李泽荷的表态之后,西门盛当即是面色再变,就想要赶在徐颌、甘成等人出声支持之前率先表态反对。
在西门盛的眼里,赵俊臣的手段计谋实在是太危险了, 西门盛宁愿把调查之事交由李世杰或是黄申明, 也不愿意让赵俊臣再次寻到机会兴风作浪。
在目前的辽东镇高层之中,西门盛虽然是属于少数派, 声势方面也落于下风,但只要他态度强硬的话,以他的资历、实力、以及积威,哪怕是无法顺利促成自己所希望的提案,也足以是阻止任何一件自己不同意的提案。
然而,还不等西门盛出声反驳,赵俊臣就已是摆手摇头道:“这种事情太过麻烦,为何又要烦劳本阁出面?早就说过了,本阁现在只想要静心休养、耐心等待何宇总兵被绑架的事情尘埃落定,并不想理会更多事情。
当然,本阁也知道,你们辽东镇目前内部矛盾重重,谁也不服谁,所以调查之事交给辽东镇的任何人都不合适,否则只会遭到另一方的激烈反对,所以只能从辽东镇之外挑选一个合适人选
这样吧,本阁提一个人,你们想一下是否合适”
顿了顿后,赵俊臣在众人注目之下,缓缓道:“辽东按察使黄柯!把他召来这里,由他负责调查李参将今晚的遇刺之事,如何?
此人身为辽东按察使,一向是负责刑事之审断,相关经验丰富而且他虽然不是你们辽东镇的自己人,但与辽东镇也算是关系紧密,所以把此事交由黄柯负责,辽东镇也不必担心家丑外扬思来想去,本阁认为此人最为合适!”
听到赵俊臣的这个提议,辽东众将皆是表情一动,若有所思。
*
辽东按察使黄柯,身为辽东境内的高层文官之一,虽然辽东境内的文官系统一向是被辽东镇的军官系统所压制,但也算是权高位重了。
黄柯今年三十九岁,目前正值壮年,本人也是精明强干、颇有壮志,所以此人三年前抵达辽东境内赴任之后,就一直想要大展拳脚、作出一番事业,甚至是不惜挑战辽东镇的权威。
然而,辽东镇在辽东境内实力雄厚、根深蒂固,又岂是黄柯有能力挑战的?
于是,何宇当时只是稍施手段,就狠狠教训了黄柯一顿。
而黄柯自从被教训之后,或许是深切明白了辽东镇的强横实力,竟是一改前态,彻底收敛了锋芒,对辽东镇集团也是愈发恭顺,时不时还会主动配合辽东镇做事,让何宇颇是夸了他几句“懂事”。
前些天,朝廷阁老赵俊臣、辽东总兵何宇、以及山海关总兵吴世霖三人,围着胡家庄分别建造了一处营地进行驻扎。
等到辽东境内的各方势力纷纷赶至胡家庄之后,皆是需要挑选一处地方暂住,而这三处营地就相当于逼着他们表明立场、站队选边。
若是有人选择暂住于赵俊臣的营地,就意味着此人的立场更多倾向于支持朝廷中枢,若是有人选择暂住于辽东镇的营地,就意味着此人的立场更多倾向于依附辽东镇,山海关吴家的营地也是同理;若是有人实在不愿意表明立场、被迫站队,则是会选择前往胡家庄内借住民宅。
这般情况下,辽东境内的武官们赶到胡家庄之后,自然是纷纷选择了辽东镇的营地,文官们则是大多数选择了赵俊臣的营地,另也有少部分文官选择了借住于胡家庄内的民宅
所有辽东文官之中,唯有一人选择了辽东镇的营地、表明了自己依附于辽东镇的态度。
这个人,正是辽东按察使黄柯!
见到这般表态,辽东镇高层众人对于黄柯也是深感满意,虽然还是没有把黄柯视作自己人,但双方关系也趁机拉近了许多,也增添了许多信任。
这也是赵俊臣为何会说黄柯与辽东镇关系紧密的最大原因。
而辽东镇众将听到赵俊臣提及此人之后,思及黄柯近年以来的种种表现,也不由皆是认为,若是一定要找一个“态度中立、做事公正”之人,出面调查李泽荷遇刺之事的真相的话,那么黄柯或许就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至少,不会有人强烈反对这个人选,而且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有办法、有机会向黄柯施加压力与影响,让黄柯的调查结论有利于己方。
所以,辽东镇众将皆是沉吟思索片刻之后,也知道自己没有更好的办法可以打破眼前僵局,于是就纷纷同意了赵俊臣的提议,就连西门盛最终也没有反对。
然后,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西门盛做事也算是雷厉风行,当即就派人连夜赶去了胡家庄外的辽东镇营地,邀请黄柯前来这里调查真相。
*
终于议定了此事之后,赵俊臣打了一个哈欠,特意摆出了一副疲倦模样——事实上赵俊臣现在也确实是深感疲乏——然后说道:“既然已是议定了此事,各位也就不必留在本阁这里争吵了,现在就各回各营吧本阁倦了,若是再不休息,只怕是要再次生出病来,可没力气陪着你们。”
说话间,赵俊臣就像是已经完全不在意辽东镇的事情了。
而赵俊臣的这般态度,也让辽东镇众将稍稍安心了一些。
但就在这个时候,李泽荷却是面现苦笑,道:“赵阁臣,卑职的营帐已经被人尽数焚毁,麾下护卫也是死伤惨重卑职眼下无处可去,也不敢轻易离开这里,担心再次遇刺所以,还请赵阁臣体谅一二,能容卑职留在这里暂住几晚。”
西门盛顿时是拧起了眉头,却不愿意看到李泽荷与赵俊臣趁机接触,谁知道这两人搅和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
于是,西门盛冷着脸再次反对道:“李参将,你就不要再打扰赵阁臣了!若是你担心自己还会遇刺,就住在本将的营地,由本将为你提供保护,如何?”
李泽荷则是冷笑道:“西门参将可不要这样说,我怀疑自己的遇刺之事与史城有关,而你却是一味袒护史城,这样一来你让我如何信你?
就算是退一万步来讲,我的遇刺之事当真是与史城毫无关系,那就代表着军营之中还有另外一些意图不轨之人正隐藏于暗处、随时想要杀我,但我却根本不清楚他们的身份来历,那我就更不敢离开赵阁臣这里了!
所以,除了赵阁臣这里,我哪里也不会去!”
与此同时,甘成稍加思索之后,就冲着徐颌打了一个眼色示意。
然后,徐颌也想起了他们三人的既定计划,那就是寻机与赵俊臣进行接触,与赵俊臣达成默契,争取到赵俊臣的全力支持。
而现在,李泽荷想要趁机留在赵俊臣这里,显然是他们与赵俊臣进行私下接触的大好机会。
于是,徐颌向甘成轻轻点头之后,两人陆续出声表态。
“是啊,卑职也认为,既然李参将的麾下亲卫死伤惨重、守护力量严重不足,且又有人躲在暗处意图不轨,就这样让李参将离开这里实在是太危险了,还是让他留在赵阁臣您这里最为合适!”
“李参将刚才也说了,他身中剧毒之后,还是赵阁臣施展妙术保住了他的性命既然如此,让李参将继续留在赵阁臣身边,也有助于李参将恢复身体。”
听到甘成与徐颌二人的说法,赵俊臣的表情有些犹豫,似乎正在考虑。
另一边,眼看着李泽荷已是打定主意要留在赵俊臣这里,而且还是理由充分难以反驳,西门盛沉默片刻后,竟是语出惊人,道:“若是当真有人意图不轨的话,他们的刺杀目标也未必就只有李参将一人,咱们这些高层武官或许皆有遇刺之风险既然如此,本将同样是一个惜命胆小之辈,也想要借住于赵阁臣的营地,还望赵阁臣准许。”
听到西门盛的这般说法,在场所有人皆是目瞪口呆。
没想到,西门盛为了监视赵俊臣与李泽荷之间的接触,竟然也要住在赵俊臣的营中。
但西门盛把自己的情况与李泽荷进行了绑定,所以赵俊臣若是要同意李泽荷的借住的话,那也就无法拒绝西门盛的借住了。
下一刻,李世杰目光一闪,竟也表态道:“卑职也想要借住于赵阁臣您这里,趁机多听一听赵阁臣您的教诲,还望赵阁臣恩准。”
这般情况的出现,却是赵俊臣始料未及的。
谁能想到,只是几句话的功夫,赵俊臣这里就要变成辽东镇今后一段时间的决策中心之处了?
思索片刻后,赵俊臣点头道:“只要你们愿意遵守本阁这里的规矩,想住就住吧,只要别再打扰本阁的休息就行!”





摄政大明 第1234章.必须是,也只能是(七).
“下官黄柯,拜见赵阁臣!”
第二天清晨,一名面容精瘦、举止干练的中年文官前来拜见赵俊臣。
这名中年文官,自然是辽东按察使黄柯。
赵俊臣仔细观察了黄柯片刻,然后轻轻点头,稍稍抬手道:“不必多礼,坐下说话吧。”
等到黄柯态度恭敬的坐在一旁,赵俊臣笑着问道:“西门盛一直是极力防着我与任何人私下里进行接触,说是软禁也不为过!怎么他这次竟是愿意让你孤身一人来见我了?”
黄柯垂头答道:“下官表态自己想要参见赵阁臣之后,西门参将他原本也想要同行监视,却很快就遭到了李参将、甘参将、以及徐参将三人的强烈反对,说是担心西门参将趁机干涉调查,所以最终也就只有下官一个人来见阁臣您了。”
赵俊臣呵呵一笑,道:“各种状况屡次脱离掌控,西门盛他现在必然是觉得很难受”
黄柯点头道:“下官单独来见赵阁臣的时候,西门参将的表情确实是冷得吓人,但也无可奈何。”
说到这里,黄柯稍稍犹豫之后,突然间话锋一转,认真问道:“下官听说,赵阁臣您这次出京北上、巡视辽东的同时,下官的恩师他老人家也同样出了京城、南下巡视,下官还听说恩师他近期身体状况不好,心中一直担忧不已还望赵阁臣告知,恩师他老人家的具体情况究竟如何?”
黄柯所说的“恩师”,也就是与赵俊臣同时离开京城、负责南下巡视之人,自然是指当朝首辅周尚景了。
黄柯当年赴京赶考之际,出题官正是周尚景,步入仕途之后也被周尚景所器重、受到了重点提拔,所以黄柯一向是把周尚景视为师长、称作“恩师”。
只不过,黄柯现在并不是“周党”成员,甚至与“周党”之间堪称是关系恶劣,还有许多“周党”官员把黄柯称作“叛徒”、“三姓家奴”、“忘恩负义之辈”。
事实上,黄柯当年中举当官之后,最初也算是“周党”一员,周尚景颇是看好他的前程, 或明或暗的多次照拂, 黄柯自然是青云直上, 被视为是“周党”新生代的领军人物。
然而,“周党”本质上也是一群贪官与奸臣的集合体,利益关系盘根错节, 黄柯表面上与“周党”众人相处融洽,但实际上却一直都无法习惯“周党”的做事风气。
等到太子朱和堉开始参知政务之后, 很快就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刚正作风, 被清流们极力称赞, 而黄柯与朱和堉接触了几次之后,竟然很快就毅然决然的脱离了“周党”, 投入了太子朱和堉的门下,成为了“太.子党”的一员。
这般恩将仇报、过河拆桥的做法,自然是引发了“周党”众人的集体敌视。
然而, 黄柯目前也不是“太.子党”的成员, 因为他与太子朱和堉接触更深之后, 也很快就无法忍受“太.子党”眼高手低的务虚作派, 竟然又很快就再次脱离了“太子党”。
再然后,黄柯还曾一度与前阁老沈常茂走得很近, 但又很快就再次拉开了距离、撇清了关系。
最终,因为屡次改换门庭的缘故,黄柯自然是不被各方势力所待见, 彻底沦为了一个没后台、没靠山的官场寡人。
这也是“周党”众人屡屡讥讽黄柯之际,总是会提到“三姓家奴”的原因。
事实上, 若不是黄柯此人没靠山、没后台,又不被各方势力所待见, 他也不会被朝廷安排到辽东境内担任按察使之职。
因为辽东镇一家独大、做事跋扈的缘故,在辽东境内当官从来都不是一件好差事, 不仅是大部分油水都被辽东镇给刮走了,而且还经常会成为朝廷中枢的出气筒、辽东镇的替罪羊,说是官场坟圈也不为过。
回想着黄柯近年来的仕途经历,赵俊臣轻轻点头解释道:“周首辅的年岁大了,身体大不如前也是必然之事,但本阁相信他还能坚持得住,黄大人也不必过于担心其实,你完全可以自己写信问候周首辅的。”
听到赵俊臣的说法之后,黄柯表情稍安,随后就苦笑摇头道:“自从下官当年决定要脱离‘周党’之后,恩师他老人家就与下官彻底断了联系,虽然下官屡次向恩师写信问候,但恩师他则是从未回信听说恩师身体抱恙之后,下官担心自己只会招惹他老人家不开心,所以也不敢冒然直接写信问候,只能在心里干着急。”
赵俊臣轻轻一笑,解释道:“你毕竟是周首辅曾经所看重的弟子,在本阁看来,周首辅他心底深处还是很器重你的,只不过
你当年公然脱离‘周党’之事,影响实在是太恶劣了,周首辅若是轻易原谅了你,岂不是就代表他可以让人随意背叛了?所以周首辅这些年来一直都没有理会你,更多只是一种姿态、做样子给世人看罢了。”
谷媩
顿了顿后,赵俊臣意味深长的又说道:“事实上,本阁前来辽东巡察之前, 也曾向周首辅请教意见,而周首辅当时几乎是毫无犹豫, 就向本阁举荐了你, 认为本阁在辽东巡察期间若是遇到疑难之事, 可以直接找你商议对策、寻求支持!
周首辅还说,你当年虽然背弃了他、脱离了‘周党’, 但也只是因为志向与政见不合罢了,然而他对你的能力与秉性,却一向是信任备至的,认为你在关键时期足以担负重任,这一点从未变过!
正是因为周首辅的举荐,本阁抵达辽东之后,虽然所有人都说你已经与辽东镇狼狈为奸、沆瀣一气,但本阁依然愿意相信你的立场与忠心,认为你这几年以来的种种表现,都只是用以麻痹辽东镇的权宜之计罢了!
所以,本阁依然是第一时间秘密联系了你,也放心让你与辽东镇主动靠拢、进一步争取辽东镇的信任这一切就是为了等到今天,能对你委以重任!”
听到赵俊臣的这般说法,黄柯表情时而欢喜、时而悲戚,就这样变幻许久之后,他霍然起身、向赵俊臣深深躬身一礼,道:“下官多谢赵阁臣的信任,也绝对不敢辜负恩师与您的期望!”
说话之际,黄柯语带哭音,但语气坚定。
赵俊臣摇头叹息道:“在辽东境内当官,向来是一件苦差事,油水没有、黑锅却多,不仅是每年都要碰到建州女真的侵扰,还要夹在朝廷中枢与辽东镇中间受气这些年来实在是委屈你了!”
“下官不觉得委屈,若是一个油水十足的轻松差事,下官反而是不会喜欢。”
听到黄柯这般说法,赵俊臣心中暗暗有些羡慕周尚景。
赵俊臣也算是拥趸无数、朋党众多,但他门下皆是趋利避害之辈,却无一人拥有这种“偏向虎山行”的魄力。
都说周尚景经营朝野多年、根基稳固、底蕴雄厚,但何为根基与底蕴?就是大明江山各地,不论是在哪里,周尚景皆是可以轻易寻到一批有实力、有能力的门生故旧为他效力
在河南,河南巡抚张博真是他的门生;在山西,潞安知府孙淼是他的弟子;在南直隶,布政使刘牧、按察使吕扬皆是他的铁杆拥趸,哪怕是在朝廷中枢统治力量最为薄弱的辽东地区,也还有黄柯这样一个挂念恩情的故旧学生。
在赵俊臣的眼里,暂且不论这些人的贪廉奸正,只看他们的手段与智慧,皆可称得上是百里挑一、杰出英才,哪怕放在“赵党”核心圈子之中,也都属于拔尖之流,足以让赵俊臣寄以厚望、视作臂助,但这些人放在“周党”之中,却只是中坚人员、处处可见。
只可惜,这样的根基与底蕴,赵俊臣哪怕再是如何羡慕、再是如何努力,也必然是无法在短时间内迎头赶上,更没有取巧之策,只能是耗着时间逐步经营、慢慢积累。
想到这里,赵俊臣轻轻摇头,道:“既如此,那咱们就谈正事吧辽东镇的目前状况,你是否已经有所了解?”
黄柯迅速收敛了表情异常,面色严肃的点头道:“被西门盛召来这里之后,卑职已经从他那里听说了辽东镇近期以来的种种变故!
根据西门盛的说法,赵阁臣您与辽东总兵何宇二人,于四天之前不慎落入了陷阱之中,被来历不明的贼子所绑架,而赵阁臣您在昨天上午时候,就已是自行脱困、安全返回了辽东军中,但何宇则依然是受困于贼子之手,至今也是命运未卜
赵阁臣您脱困之后,曾表示那些贼子与建州女真有关系,但辽东镇所有人皆是半信半疑,也皆是心中迟疑,不知道是否应该沿着这个方向继续调查
而就在赵阁臣您脱困的当天凌晨,也就是昨夜子时左右,辽东镇的东路参将李泽荷被人投毒放火暗杀,李泽荷指控这场刺杀乃是辽东铁骑千户史城所为,但史城则是坚决否认下官被西门盛召来这里,就是为了负责调查与审断这桩刺杀案!”
顿了顿后,黄柯抬头偷偷看了赵俊臣一眼,又说道:“还有就是,西门盛他虽然没有明说,但下官也听得出来,有许多辽东镇高层武官现在皆是怀疑,认为这场绑架之事至始至终都是阁臣您的自导自演,所以他们皆是对赵阁臣防范极深
与此同时,因为何宇的命运未卜,现在辽东镇目前已经出现了分裂迹象,西门盛与史城这二人是一派,依然忠于何宇,而李泽荷、徐颌、以及甘成这三位参将则是另一派,却是心生叛意、想要背弃何宇这两派人目前矛盾极深,相互间皆是打算彻底铲除对方。
唉,听说了这些事情之后,下官虽然早就猜到辽东镇最近这几天动作频频、必然是出现了意外状况,但也是目瞪口呆、过了良久才终于相信了事实!”
黄柯说出自己的心中猜测之际,一直都在暗暗观察赵俊臣的表情变化,显然是想要试探赵俊臣在这一系列事件之中的所扮演的真正角色。
然而,赵俊臣表情至始至终都没有任何变化,只是点头道:“是啊,最近这些天以来,辽东镇的变故可谓是前所未有,令人目不暇接不过,在本阁看来,这也是一个机会,一个扭转辽东镇多年以来一直是尾大不掉局面的大好机会!”
黄柯认真点头道:“阁臣睿智,下官也是这般看法!”
但下一刻,黄柯忍不住皱起眉头,又说道:“不过,恕下官直言在下官看来,您对付辽东镇的手段有许多都是错的。”




摄政大明 第1235章.必须是,也只能是(七).
“不过,恕下官直言在下官看来,您对付辽东镇的手段有许多都是错的。”
听到黄柯的直言不讳,赵俊臣并没有生气,只是稍稍沉默片刻。
然后,赵俊臣态度恳切的问道:“哦?本阁究竟是哪些地方做错了?还请黄大人赐教!”
说完, 见黄柯的表情稍有迟疑,赵俊臣又说道:“黄大人但说无妨,本阁并不是心胸狭小之人,只要你所言有理,就算是把本阁的计划与手段贬得一无是处,本阁也不会有丝毫恼怒,只会感激你的及时提醒!
实话实说,本阁这一次北巡辽东,最初只是想要走个过场罢了,并没打算当真要做些什么,所以身边就连幕僚都没带着一个毕竟,辽东之顽疾已经持续近百年之久,绝不是本阁的一次巡视就能解决的,现如今本阁想要出手敲打辽东镇,也是因为一时冲动而临时起念,事先并没有充分准备,计划构想也不是特别周详
反之, 黄大人在这里已经任职三年之久, 对于辽东境内的情况可谓是知根知底,能力与智慧更是受到了周首辅的信任与推崇, 若是能为本阁查漏补缺,本阁可谓是求之不得, 所以黄大人大可不必有任何顾虑!”
*
赵俊臣的这些请教之言,乃是发自真心。
实际上,时至如今,赵俊臣也隐隐有所察觉,认为自己的计划或许是出现了某些问题。
赵俊臣的计划推行至今,总体上还算是进展顺利,不仅是暗中监禁了辽东总兵何宇,曾经还算是铁板一块的辽东镇,如今也在赵俊臣的算计之下出现了明显分裂迹象,辽东镇的整体环境更是从赵俊臣所不习惯的实力至上、强者为尊,变成了现在赵俊臣所擅长的勾心斗角、尔诈我虞
然而,赵俊臣心底深处,却依然是隐隐有些不安。
一方面,频频发生的各种意外变故,迫使赵俊臣不断的临时修改计划细节,所以辽东镇目前不论是局势现状、还是发展趋势,皆已是极大偏离了赵俊臣的最初预想。
另一方面, 则是赵俊臣的自身实力, 迟迟不见有丝毫增强,不仅是依然无法插手辽东镇兵权,也没有寻到几枚能在关键时候发挥作用的棋子。
赵俊臣虽然喜欢算计别人、也喜欢浑水摸鱼,但赵俊臣却也深知,任何一项计划的成功标准,都应该是成功引导局势、增强自身实力,可以是损人利己,也可以是利人利己,但无论如何,前提都应该是“利己”二字。
而赵俊臣的计划推展至今,在“损人”方面固然是一帆风顺,成果远超预想,但在“利己”方面,却还是乏善可陈,迟迟没有见到任何迹象。
赵俊臣依然相信,时间推移之下,随着辽东镇的内部分裂迹象愈发明显、乃至于出现了两败俱伤的状况之后,自己迟早都可以彻底控制局势、成功插手辽东兵权,但这种想法就相当于是把所有希望尽数寄托于他人之手,一旦是遇到更大的意外变故,很容易就会机关算计一场空。
1...617618619620621...6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