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谷睎
于是,不待黄柯再次开口询问,赵俊臣又说道:“其实,本阁本身也更倾向于李世杰对‘忠诚’二字的评价,认为这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忠诚,都是因为背叛的利益不够,又或是从一开始就没有背叛的机会!”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后世的资本家,后世之人都说资本家根本没有爱国心,说根到底也是因为资本家的选择更多,去任何国家都可以享受奢华生活,没必要把自己绑在任何一个国家的船上——赵俊臣在心中暗暗补充了一句。
然后,赵俊臣也没有理会黄柯的惊讶表情,又说道:“其实,一旦是深入分析,这世上任何事情的深层原因都很残酷!
忠孝仁义这些美德,李世杰已经谈了‘忠’,那你觉得‘孝’是什么?说到底也就是养育与养老之间的利益交换罢了!‘仁’是什么?‘义’又是什么?人们提倡这些观点,就是因为担心自身利益受损罢了!提倡这些美德,对所有人都有好处,所以才会受到推崇!
呵!若是没有这些利益交换与代价考量,或许世人也根本不会提倡忠孝仁义这些美德!就譬如是茹毛饮血的远古年代,养老送终没有任何好处,就根本不会有人提倡孝道。
但这些东西,直接讲出来就过于残酷了,所以才必须要用忠孝仁义这些美好词汇进行装点,让世人更容易接受,也更利于宣扬,仅此而已!”
眼见到黄柯三观又要受到冲击,赵俊臣却又说道:“但这些事情,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舍弃这些看似流于表层的美好品德,更不意味着这些美德就是虚伪无用之物!
黄大人,本阁再问你一句,你认为这个世界上,最根本的正义是什么?”
黄柯一愣,他总是认为自己应该站在正义一方,因为周尚景、朱和堉等人的做法不符合他心目之中的正义,也不惜是连续背叛、彻底毁了名声,但他也一直是心存迷茫,没有寻到正义的答案,再加上此时的思想混乱,也就更加无法回答赵俊臣的询问了。
幸好,赵俊臣也没有追问,而是直接给出了答案,道:“本阁认为,是人心所向,说直白一点,就是任何事情都不能违背一个人的本性与本能!
食色性也,你不能让所有人都不吃饭,也不能让所有人都当太监,这就是人之本性!一旦是违背了人之本性,那么不论这个理论再是如何天花乱坠、逻辑严谨,也一定是错的!
所以,不论是李世杰对于‘忠’的评价,还是本阁刚才对于‘孝’、‘仁’、‘义’的评价,再怎样讲也全是错的!
因为人们出于本性,完全无法接受这些残酷与冰冷的观念,也需要忠孝仁义这些美德保护自己,人们愿意接受这些美德、提倡这些美德、遵循这些美德,所以这些美德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根本的正义,无论如何也不会错,伱若说它们虚伪无用,就相当于违背了人性
呵,一旦是违背了人性,也就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了,既然连人都不是了,又有何资格评价忠孝仁义这些独属于人的东西?”
听到这里,黄柯面现顿悟之状,因为李世杰那些言论所造成了思维混乱,终于是一扫而空。
“听阁臣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下官岂止是受益匪浅?简直是朝闻道夕死可矣!还请赵阁臣受下官一拜!
说完,黄柯就要向赵俊臣行大礼,却被赵俊臣及时起身阻止了。
然后,赵俊臣拍了拍黄柯的臂膀之后,就负手漫步道:“其实,本阁向黄大人讲了这般多道理,但归根结底之后,依然有一个问题没有解答,那就是这世上的道理与观念实在是太多了,这些道理与观点皆有可取之处,也都是逻辑严谨,却又彼此矛盾、相互冲突这般情况下,我们究竟应该选择遵循哪个道理与观念?”
黄柯又是一愣,他从未考虑过这些事情,却又觉得赵俊臣的这个问题直指他内心深处的最大迷茫。
于是,黄柯沉思良久,最终还是摇头苦笑道:“下官不知!”
赵俊臣则是说道:“其实,我也不知!但本阁这里有两种方法可以稍减这种迷惑。
其一,是先想好自己的屁股坐在哪里,然后让屁股决定脑袋!
嘿,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一向是被视作贬义,但就像我此前所言,这个世界上的道理实在太多,但又往往是相互矛盾,若是抛开立场谈问题,那就是各种道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也就是没有立场就没有结果,所以屁股决定脑袋并不是错的,重点是你的屁股有没有坐在正确的位置上。”
黄柯若有所思,然后问道:“那么赵阁臣您的屁股、我是说您的立场是什么?又根据自身立场选用了哪些观念为己所用?”
赵俊臣摇了摇头。坦然道:“本阁没有立场,本阁也没有使用这种办法为自己寻求方向,本阁的做法是另一种办法那就是所有观念皆可为我所用,若是一种观点对我有利,我就宣扬这种观念,若是一种观点对我不利,我就排斥这种观点,仅此而已!
若真要选一个立场的话,那就是俯窥全局的立场吧!”
或者,是只忠于自己的立场——赵俊臣再次在心中暗暗补充。
听到赵俊臣的这般说法,黄柯不由是有些失望。
他还是希望赵俊臣能有明确立场,让自己有所参考的。
毕竟,不论是儒家所代表的士族立场、还是法家所代表的统治者立场,又或是李世杰那种唯利论所代表的既得利益者立场,黄柯都有些不喜欢。
至于“俯窥全局”的立场,黄柯则认为自己还没有资格。
不过,赵俊臣的种种说法,依然是让黄柯受益匪浅,也让黄柯极为钦佩、好感大增。
尤其是赵俊臣在洞察问题之际所展现的魄力,黄柯从前只在周尚景身上见识过。
黄柯甚至还隐隐觉得,赵俊臣思考问题之际的深刻与远见,还要更强于周尚景——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赵俊臣的权谋心术虽然不及周尚景,但毕竟是站在了无数巨人的肩膀上。
无论如何,黄柯都认为赵俊臣是一个自己暂时还无法望其项背的大智者。
黄柯目前还没有寻到自己的立场,所以就在心中涌现出了投靠之意。
在黄柯看来,不论从任何角度来看,投靠赵俊臣对自己而言都是一件好事——赵俊臣有实力、有远见、有抱负,而且还对他没有任何偏见,更何况赵俊臣的名声评价也被逐渐扭转了,不似从前一般狼藉,进入了毁誉参半的阶段。
于是,黄柯偷偷观察了赵俊臣一眼之后,道:“古人有云,一字为师,也就是哪怕传授一个字也是老师!而赵阁臣您今日对下官的解惑排异,足以是胜过万字!可谓是恩情极隆!
赵阁臣的年岁虽轻,但有了这番教诲,在下官眼里也是授业恩师!所以,从今日开始,下官愿意全力追随、效犬马之劳!”
黄柯所言,颇有投靠之意,但经过这场谈话之后,赵俊臣虽然也对黄柯增加了不少好感,但也更加不敢接纳黄柯了。
至少,不能是纳为真正的心腹。
因为,赵俊臣心中很清楚,不论黄柯所最终选择的立场究竟是什么,也不论黄柯究竟是不是天生拥有革命者倾向,但绝对是与自己道不同不相为谋的。
黄柯此人很矛盾,既是迷茫、又很坚定,他不清楚自己的道路是什么,所以可以轻易投靠任何一家势力进行尝试,也会轻易受到新观念的冲击,但他很清楚自己的道路不是什么,所以一旦是发现自己所依附的势力与自己心目中的道路不同,就会毅然选择离开。
所以,一旦是两人之间合作越来越多,黄柯迟早都会无法忍受赵俊臣的某些做法,进而是像是他曾经选择背弃周尚景、朱和堉一般,毅然决然的选择背弃赵俊臣。
这也是赵俊臣刚才没有趁机拉拢黄柯的真正原因,因为赵俊臣不愿意做无用功,他很清楚哪怕是自己用某个大道理一时蒙蔽了黄柯,让黄柯在短时间内死心塌地,但黄柯该背叛的时候还是会背叛!
甚至,赵俊臣若是用某种大道理蒙蔽黄柯的话,这个大道理听起来越是漂亮,黄柯今后见到赵俊臣屡屡违背了自己所讲的大道理之后,反而会更快、更坚定的背叛赵俊臣。
不过,黄柯毕竟是一个人才,更有一种偏向虎山行的坚定意志,所以赵俊臣虽然不敢把黄柯纳为心腹,但也愿意接受黄柯的投靠,更愿意重用与提拔黄柯。
毕竟,赵俊臣门下绝大多数人都是深谙趋利避害之道的奸猾之辈,对于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皆是避之不及,正好可以交由黄柯去做!
想到这里,赵俊臣握住了黄柯的双手,表情间满是欢喜与信任,道:“那太好了,我对黄大人也是向往已久,若是能有黄大人的全力支持,必将是如虎添翼!”
说话间,赵俊臣已经构想好了一切,包括自己今后要把哪些吃力不讨好的困难任务交给黄柯,应该要如何尽量拖延黄柯背弃自己的时间,以及黄柯一旦背弃自己之际的止损预案了。





摄政大明 第1243章.必须是,也只能是(十五).
黄柯离开之际,表情间满是振奋与激动。
很显然,黄柯已经把自己这次投效赵俊臣的事情,视为是自己的人生转折点,好似是再次明确了人生方向。
就是不知道, 他的这种劲头还能维持多久。
毕竟,赵俊臣很清楚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许多想法与做法,同样是违背人性的。
“朱和堉、梁辅臣、何漳、杨洵、还有这个黄柯他们的性格与作派虽然各有不同,但无疑都是一心奉公的正人君子,我也很喜欢他们、钦佩他们,但偏偏就是尿不到一个壶里, 事到临头也会防着他们、排斥他们
反而是黄有容、左兰山、关武元等人,虽然尽是一些不折不扣的小人, 我并不喜欢他们,甚至还曾与他们是敌非友,但最终反而是与他们相处融洽、合作默契,未来也会继续重用他们、提拔他们
呵!说根到底,就是臭味相投、人以群分罢了把一张白纸涂黑总是很容易,但事后再想要擦干净那些黑痕,就变得异常困难了,擦拭之际若是用力小了,黑痕就擦不干净,若是用力大了,就很容易毁掉整个纸张所以,也只能是继续黑下去了”
喃喃自语之间,赵俊臣表情间满是自嘲之色。
而就在这个时候,姜泉的声音突然从帐外传来。
“阁臣, 卑职回来了!”
赵俊臣迅速收敛了内心感慨, 道:“进来吧!”
姜泉快步进入帐内, 向赵俊臣详细禀报了他与李世杰的接触情况。
“一切正如阁臣所料, 您当初授命卑职把李世杰转交给方振山暂时接管之后, 这两人果然是趁机联手、暗中达成了合作协议!
卑职与李世杰进行接触之后, 李世杰就直接表示,他接下来绝不会全心全意的支持辽东镇内部的任何一派势力,反而是愿意全力支持阁臣您的下一步计划。
不论是趁机架空何宇的兵权,又或是趁机改变辽饷的运输与分配之现状,再或是趁机激化辽东镇的内部矛盾,李世杰皆是愿意出力协助!
但与此同时,李世杰又隐晦向卑职打探,想要知道赵阁臣您是否愿意出面支持辽东督抚同知方振山接任辽东镇守总兵之位。”
姜泉禀报之际,表情间满是不可思议之色。
他万万没想到,李世杰竟然是这般轻易就直接背叛了整個辽东镇,更还想要支持方振山这个外人接任辽东总兵之位。
另一边,赵俊臣则是没有任何意外,道:“这么说,方振山盯上了辽东总兵的位置?呵,本阁早就猜到,这个人见到局势变化之后,必然是不甘寂寞的!此人曾经是固原镇守总兵,习惯了权高位重,也一向是善于钻营、野心勃勃, 又岂会甘心一直担任督抚同知这种虚职?
果然,只是稍稍给了他一个机会,他就迅速勾结了李世杰,争取到了李家将门的支持很显然,李世杰已经被他拉到了船上,当真是好手段、好算计!”
说话间,赵俊臣瞥到了姜泉表情间的不可思议之色,就问道:“怎么?你是不理解方振山的野心?还是不理解李世杰的决定?”
姜泉答道:“卑职自然是无法理解李世杰的决定!他从前留给卑职的印象,与史城很相似,都是精明干练、忠心耿耿的军人作派!
谁曾想到,自从何宇被绑架之后,他竟是态度大变,一直是立场不明、左右摇摆也就罢了,竟然还会这般轻易就决定要背叛整个辽东镇若是辽东镇的势力衰落了,对他而言又有何好处?”
“有何好处?好处大了!”赵俊臣摇了摇头,解释道:“李世杰从前的种种作派,就是一种伪装罢了,让他可以更顺利的融入辽东镇的环境,也能减少辽东将士的排斥,但他本质上还是一名豪门勋贵子弟,最终也只会考虑李家将门的利益!
谷鷬
李家将门曾经虽然是一门父子三总兵,亲手营建了现在的辽东镇,目前也是依附于辽东镇,更还是辽东镇内部举足轻重的重要势力,但双方的利益关系并不是完全相同。
当年建州女真攻陷铁岭,当时的辽东总兵、也就李世杰的先祖李如桢,竟是怯战自保、拥兵不援,最终被先皇抓住机会罢官处死,自那以后辽东总兵的位置就与李家之人再无关系了,不仅是朝廷中枢暗暗防范着李家东山再起,历任的辽东总兵也皆是有意无意的压制着李家势力,以防自己被李家将门架空成为傀儡。
这样一来,李家将门自然是心有不甘,但也无可奈何,只能是继续蛰伏、积蓄实力时至如今,李家将门终于是恢复了一些实力,不仅是现任辽东总兵何宇乃是李家女婿,更还出现了李世杰这个熟知兵事、武艺不俗、有机会再次接掌辽东大权的新秀。
然而,李世杰终究也只是有机会接掌辽东大权罢了,但这个机会究竟有多大就很难说了,毕竟不仅是朝廷中枢依然提防着李家,何宇虽是李家女婿,但以他的性子,也只会把李家视作一件工具罢了,绝不会全心全力的支持李家东山再起,所以也就刻意扶持了史城与李世杰相互争锋制衡!
而这般情况,就是李家将门与辽东镇之间的利益不合之处,李家想要在辽东镇内部拥有更多话语权,但若是让李家拥有了更多权力与话语权,则意味着辽东镇的那些高层武官就会减少权力与话语权这种矛盾,既然是涉及到了利益二字,那自然是不可调和的!”
见到姜泉若有所思,赵俊臣问道:“讲到这里,你是否已经理解了李世杰的做法?”
姜泉连连点头,道:“卑职明白了!李世杰的这般做法,虽然有损于辽东镇的集体利益,但有助于李家将门的利益!
何宇这个人太强势了,所以何宇被架空之后,李家将门也就失去了一层压制;辽东镇内部分裂之后,各方也都会全力争取李家将门的支持,所以李家将门就可以收获更多好处;至于赵阁臣所提议的辽饷改革之策,虽是降低了辽东总兵的权力,也破坏了辽东镇的内部团结,但同理无疑是有利于人脉关系遍布整个辽东地区的李家,甚至还能让李家势力在辽东镇内部扶持大量傀儡!
至于李世杰想要支持方振山接任辽东总兵之位,就更好理解了!方振山对于辽东镇而言终究是一个外人,所以他就算是成功接任了辽东总兵之位,也很难坐稳这个位置,最终就只能是选择与李家势力全盘合作、借助李家势力稳固权位
或许,方振山还与李世杰私下达成了协议,待他成功接任辽东总兵之位以后,就会全力支持李世杰成为自己的唯一接班人选!
到了那个时候,哪怕是李世杰没能成功接掌辽东大权,将门李家也将会有很大机会成为辽东镇的幕后掌控者!”
赵俊臣也点了点头,道:“是啊,将门李家乃是辽东镇的营造者,也是辽东镇内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通过辽东镇收尽了好处,但在双方利益冲突之际,李家为了自身利益,依然会毫无犹豫的损害辽东镇的集体利益
从古至今,有多少大小势力的衰败皆是缘于这般情况?从集体之中汲取更多好处的上层们,总是会率先背叛集体,皇帝们总是卖官鬻爵、挪用公帑,勋贵们总是损公肥私、卖国求荣,所有人都是乐此不疲,然后就是改朝换代、同归于尽,太阳底下无新事,但人们就是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类似的事情也总是会反复出现!”
听到赵俊臣的这般感慨,竟然涉及到了皇帝与改朝换代,姜泉自然是吓了一跳。
姜泉虽是崇拜赵俊臣,也算是忠心,但他依然不敢与赵俊臣谈论这种事情,就连忙是换了话题,问道:“那赵阁臣您是否愿意支持方振山与李世杰的谋划?”
赵俊臣依然是毫无犹豫,道:“你去告诉李世杰,再让李世杰转告方振山,只要他们能走到那一步,我自然会支持他们。”
姜泉则是犹豫道:“但赵阁臣您难道就不担心,李世杰与方振山的做法会影响到您的后续计划?”
赵俊臣似笑非笑,道:“不会,我从一开始就预料到了这般情况,所以李世杰与方振山的计划与野心,只会有利于我的后续计划
而且,他们也是我的备选计划,若是我的最终计划没能实现,那么把辽东镇交给方振山接掌,虽然不能算是最佳选择,但也是一个可以接受的选择
毕竟,方振山拥有镇守一方的相关经验,在他与李家将门彻底绑定利益之前,短期内也会听话。”
顿了顿后,赵俊臣又说道:“不过,我心中的最佳人选,还是西门盛!毕竟,我虽然想要扭转辽东镇尾大不掉的局面,但前提是不能损害辽东镇的边防实力,更不能让建州女真趁虚而入!
所以,架空了桀骜不驯、立场强硬的何宇之后,西门盛就是接掌辽东大权的最佳选择,此人与建州女真作战多年,经验最为丰富,虽是败多胜少,但建州女真也一直都无法从他身上讨到多少便宜,自身威望也足够,把辽东边防交给他负责,我也会安心!
更何况,以他的实力与资历,不似方振山一般,必须要与将门李家全盘合作之后才能坐稳位置,所以就不必担心他会沦为失控傀儡,他也不似何宇一般态度强硬、作风霸道,更善于合作与忍让,把辽东镇交给他之后,也能有效扭转尾大不掉的局面!
与此同时,他的朝野评价毁誉参半,目前的辽东局势又是这般复杂,所以他想要被朝廷中枢所承认的话,就必须要得到本阁的全力支持,本阁也能趁机把他绑在自己船上!”
“但西门盛一向是忠于何宇的,还是何宇的结拜兄弟,他恐怕是不愿意背叛何宇”姜泉还是有些犹豫,忍不住提出了质疑。
赵俊臣则是信心满满,摆手道:“忠与不忠,许多时候是身不由己的放心吧,西门盛很快就会感受到这种身不由己了!”




摄政大明 第1244章.扑朔迷离(一).
就这样,时间又过去了两天。
这一天,上午巳时,胡家庄境内突然出现了大股骑兵,规模约有三千人左右, 但战马则有六千匹以上,也就是每人两马,这种配置只属于明朝最精锐的骑兵队伍。
因为日夜兼程、马不停蹄的赶路,这些骑兵都是风尘仆仆、面现疲态,但依然是不减悍勇之气,好似是随时都可以投入战斗, 也依然可以娴熟操纵马匹, 还能在奔行之际保持基本阵型,只需是远远望上一眼,就能感受到一股惊人压迫力扑面而来。
这样的军队素养,可谓是极为惊人,哪怕是号称“满万不可敌”的建州女真军队,也只有少部分精锐才能稍胜一筹。
这支骑兵队伍,自然就是从锦州大营赶来的辽东铁骑援兵了,拢共有三千人规模,就表示领兵千户共有三人。
这三名辽东千户,分别是何匪,刘雄、何仁胜。
其中,就以何匪的岁数最大、资历最深,如今已是不惑之年,而且他从十二岁起就加入了辽东镇当兵, 至今已有二十八载有余,也是这三位千户之中的领头之人。
军队前进之际,何匪也是一马当先,一边是策马奔行,一边是遥望远方。
看着眼前的景色变化,何匪突然冷哼一声,就转头向刘雄与何仁胜二人说道:“前面不远处就是胡家庄地界,咱们这几天星夜兼程,总算是及时赶到了!
哼!待我见到史城与李世杰二人之后,一定要让他们好看!若是不能重罚他们,就不能稍解我心头之气!
这二人平日里看着精干,我原本也放心把总兵大人的护卫重任交给他们,谁曾想他们竟是任由一群不明来历的贼子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绑走了总兵大人!
总兵大人他是何等英雄?竟然要蒙受这般屈辱!皆是因为这二人的无能与失职,我绝不能轻饶了他们!”
说话间,何匪遍布风霜的粗糙脸上,顿时是爆发出了骇人戾气。
说起来,何匪之所以是姓“何”名“匪”,是因为他父亲就是一名土匪,母亲则是一名被强掳的农妇,所以他生来就是一名土匪,又因为他父亲从来都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来历,只是以匪号“孤狼”自称,所以何匪在十二岁之前也一直都没有名字,被人称作“狼崽子”。
再等到何匪十二岁的时候,当时还只是一名总旗官的何宇奉命领兵剿匪,而何匪的父亲见到官兵来剿, 当场就抛下妻儿跑路了,于是何匪就沦为了何宇的阶下囚。
最终,何宇念在何匪年纪尚轻,又是一个悍勇且精明之人,就免去了何匪的罪行,把他收为了扈从,还赐下了“何匪”的姓名,“何”是何宇的何,“匪”则是想要让他明耻后勇。
从那以后,何匪就一直追随何宇,可谓是忠心不二,等到何宇成为辽东总兵之后,何匪也成为了辽东铁骑的一名千户。
实际上,若不是因为何匪识字不多,出身也不好,他现在至少也是一名守备官了,就算是参将之位也有机会。
1...622623624625626...6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