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这一次,黄申明先是又犹豫了片刻,然后终于是后知后觉,发现赵俊臣竟是在宋辉面前暴露了身份,顿时也是表情一变,狠狠瞪了赵俊臣一眼之后,就急忙转头看向宋辉!
在黄申明的盯视之下,宋辉则是表情慌乱、不知所措。
赵俊臣就像是才发现了自己的失言一般,当即是向黄申明连连致歉,道:“是本阁疏忽了,竟是随意暴露了身份,但黄参将也别担心,本阁一定会想办法补救,绝不会让黄参将感到为难!更何况,这位宋辉千户乃是黄参将的亲信,今后几天迟早都会发现异常,提前向他透漏真相、争取他的配合,也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稍稍安抚了黄申明之后,赵俊臣又转头看向宋辉,然后就是天花乱坠、向宋辉许诺了各种各样的好处,道:“宋千户,你想必也发现了,我正是朝廷的内阁辅臣,赵俊臣!本阁出于各种考虑,目前正在黄参将身边寻求庇护!宋千户只需是假装自己没有发现此事,本阁今后必有厚报,无论是怎样的荣华富贵,本阁皆是可以满足于你!
嗯,本阁不久前曾是向黄参将许诺,让他未来可以前往油水十足的江浙地区担任参将、甚至是总兵之位,只可惜黄参将并不感兴趣,但本阁可以把这个机会交给宋千户,如何?”
随后,黄申明也说道:“宋千户,本将庇护赵阁臣的事情,乃是出于各种考量,还望你一定要保密!若是你愿意保密此事,本将今后必有回报!”
听到赵俊臣与黄申明二人的说法之后,宋辉垂头道:“黄参将您放心,卑职绝对不会背叛黄参将,刚才什么都没看见,也什么都没听见!”
见到宋辉这般反应之后,黄申明稍稍安心。
然而,黄申明却没有发现,宋辉垂头之际的目光闪烁。
这是因为,宋辉突然发现,相较于黄申明提及“回报”之际的语焉不详,赵俊臣所承诺于他的报答与开价不仅是极为明确,而且也是更为丰厚,更为诱人。
与此同时,这般丰厚与诱人的回报,乃是黄申明无论如何也无法提供的。
这世上的许多东西,总是价高者得。
譬如“忠心”。
黄申明依然没有及时察觉到这般情况,只是转头怒视着赵俊臣,冷声道:“赵阁臣,按理说本将没资格要挟你,但你如今寄人篱下,全靠本将的庇护……说实话,本将现在已然是有些后悔了!所以,这是你最后一次机会,如果你接下来依然是想要设法蛊惑本将,又或是再给本将添麻烦,本将就一定是再无犹豫,直接把你交出去,再也不会提供庇护!”
赵俊臣好似完全接受了黄申明的威胁,表情郑重的连连点头道:“不会了,绝对再也不会了!”
见到赵俊臣终于是彻底老实,黄申明深吸一口气,又说道:“不过,阁臣你刚才所言也有道理,本将现在已是骑虎难下,必须要杀鸡儆猴、向全营立威了!”
赵俊臣问道:“哦?那么……黄参将决定要杀哪只鸡来儆猴?”
询问之际,赵俊臣的表现很老实,不似此前一般积极提供建议。
但实际上,赵俊臣也根本没必要提供建议,因为赵俊臣很清楚黄申明接下来的选择。
……
……





摄政大明 第1277章.手腕(四).
……
……
以黄申明的性格,就算是决心想要杀鸡儆猴、寻机立威,也绝对不会去招惹那些硬骨头,只会挑选一个软柿子去捏!
目前的营地之中,汇聚了各方势力的军队与私兵,总兵力约有五千人。
其中,西路防区边军约有一千五百余人,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人依然忠于黄申明,也是黄申明现在唯一可以信任与依仗的力量,另一部分人则是已经转换门庭、投靠了另外几位参将,目前皆是尽量避着黄申明、驻守在另外几位参将的营帐周围。
另外还有辽东铁骑两千五百余人,这些辽东铁骑则是可以分为三部分,一部分人乃是史城的铁杆拥簇,目前正因为兵变之事被困在禁军营地之中,另一部分人则是忠于李世杰,目前正在禁军营地外围与前者对峙,还有少部分辽东铁骑相对中立,他们与史城的关系不错,但也不能算是铁杆拥簇,所以既没有参与兵变,也没有加入对峙,因为他们的摇摆立场,也就成为了黄申明的重点监控目标。
再然后,则是另外几位参将的麾下私兵总计五百余人,这些人目前皆是守在各自参将的营帐附近,不允许任何人靠近,戒心极重。
除此之外,就是五百余名禁军将士,目前皆是因为兵变而沦为了阶下囚。
这些兵力,来历不同、立场相迥、处境各异,却又被困在同一处营地之中,局面可谓是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变数极多,也是黄申明稳定营内局势之际深感棘手之处。
与此同时,除了那些已经沦为阶下囚的禁军将士之外,这些势力或多或少皆是做过让黄申明威信受损、颜面扫地的事情。
那些背叛了黄申明、皆是改换门庭的西路防区边军自不必提,黄申明现在最恨的就是他们;但即使是那些依然忠于黄申明的西路防区边军,私底下对于黄申明也是多有怨言,同样是动摇了黄申明的威信;另外四位参将的心腹私兵们曾是毫不客气的拒绝了黄申明的调查要求,态度颇是不屑一顾;那些忠于史城、参与兵变的辽东铁骑,与黄申明交涉之际也是态度强硬、毫不客气;那些忠于李世杰的辽东铁骑则是直接拒绝了黄申明的指挥;至于那些立场中立的辽东铁骑,同样是趁机向黄申明索要了更多肉食与酒水……
也就是说,对于这些势力,黄申明皆是可以寻到理由,对他们杀鸡儆猴。
然而,仔细想想,这些势力之所以是敢让黄申明威信受损、颜面扫地,就是因为他们各有依仗与靠山,根本不必担心黄申明的事后报复,黄申明也没那个胆子与魄力招惹他们。
思来想去之后,黄申明发现,这些势力竟是没有一个软柿子、可以被自己随意拿捏。
若是硬要在这些硬骨头之中进行挑选的话,也唯有两方势力稍是软弱可欺一些。
其一,是那些背叛了黄申明的西路防区边军,这些人的实力并不算强,但他们改换门庭之后,就拥有了另外四位参将作为靠山,若是黄申明刻意针对他们、用他们来杀鸡儆猴,事后必然会引来另外四位参将的反击。
但另外四位参将的实力与资历皆是远胜于黄申明,在他们之间的这场内斗分出胜负之前,黄申明并无胆子随意招惹他们。
其二,就是那些忠于史城、发动兵变的辽东铁骑,这些人的实力无疑是更为强大,但他们发动兵变之后没能及时活捉赵俊臣,就已是失道寡助、进退两难,即使是西门盛今后也很难庇护他们,所以黄申明若是拿这些辽东铁骑杀鸡儆猴的话,看似是难度与危险会更大一些,但后患则是更少。
与此同时,黄申明认真思索之后,发现自己若是想要对付这些辽东铁骑的话,也拥有许多优势可以利用。
黄申明认为,这些辽东铁骑目前看似是态度强硬,但因为他们没能及时控制赵俊臣的缘故,实际上则是进退两难,也必然是底气不足、暗中慌乱,所以黄申明若是表现出强硬态度的话,对方很有可能就会直接退让,让黄申明可以顺利立威。
当然,若是这些辽东铁骑到时候依然态度强硬、甚至是不惜再次引发一场冲突的话,黄申明也无需担心,因为那些忠于李世杰的辽东铁骑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目前正在奉命监控对方,若是他们到时候依然是态度强硬、不惜是再次引发冲突的话,那些忠于李世杰的辽东铁骑不论是出于私怨还是出于职责,都不会坐视不管。
最重要的是,黄申明手里还握着一张王牌,那就是史城本人!
因为刺杀李泽荷的嫌疑,史城本人一直都被严密监禁着,那些忠于史城的辽东铁骑发动兵变之际,也无力分兵营救,所以黄申明全权主持营内事宜之后,也就顺便拥有了史城的控制权。
发动兵变的这些辽东铁骑,皆是史城的铁杆拥簇,黄申明手握史城作为人质,也不怕对方不就范!
总而言之,黄申明若是拿这些发动兵变的辽东铁骑杀鸡儆猴的话,不仅是后患更少,而且危险与难度说不定也会更小。
再考虑到这些辽东铁骑发动兵变所造成的种种恶劣影响,若是黄申明可以顺利逼着对方服软的话,还能造成更大的影响,也能为黄申明树立更大的威信。
这样一来,只要黄申明不是一个纯粹的蠢货,他就一定会挑选那些发动兵变、忠于史城的辽东铁骑作为自己杀鸡儆猴的目标。
赵俊臣认为,黄申明一定会想清楚这一点,所以他根本没必要急着提醒。
*
果然,在赵俊臣的注视之下,黄申明表情变幻良久之后,终于是挥手道:“既然是要杀鸡儆猴,本将就不怕任何硬骨头,也不怕任何麻烦与后患!
所以,本将现在就要赶去曾经的禁军营地,与那些发动兵变的辽东铁骑进行交涉,哪怕是不能逼着他们释放全部禁军将士、束手就擒、等待发落,也一定要让他们认错服软、不敢再闹!
本将顺利压服了这些胆大包天、发动兵变的辽东铁骑之后,营内各方将士自然也就明白了本将的决心与魄力,自然是不敢再次挑战本将的威信!”
听到黄申明的这般说法,赵俊臣眼中闪过了一丝讥讽笑意,但表面上则是抚掌赞道:“黄参将好魄力,竟是迎难而上、选择了攻坚克硬,不愧是当世勇将!”
然后,赵俊臣又善意提醒道:“不过,为了以防万一,黄参将最好是带上被监禁的史城,让那些辽东铁骑多些顾忌。”
黄申明原本就想要以史城作为人质,但这种事情让他自己主动说出来总是显得有些卑劣,此时听到赵俊臣的善意提醒之后,黄申明顿时就皱起了眉头,道:“你是说……要让本将拿史城作为人质?恐怕是不够堂堂正正吧?”
赵俊臣劝道:“只是有备无患的手段罢了,黄参将乃是边军大将,做事之际自然是要思虑周全才行!”
黄申明自然是顺坡下驴,“勉为其难”的点了点头,转头向宋辉吩咐道:“宋千户,你立刻派人去把史城带到本将面前、不容有失!”
见到黄申明终于展现出了魄力,宋辉也多了一些振奋之意,郑重点头之后,就迅速转身离开了。
赵俊臣则是再次问道:“黄参将你出面压服那些发动兵变的辽东铁骑之际,是否需要本阁跟在身边陪同?”
黄申明犹豫片刻后,直接摇头道:“你就留在本将的营寨之中,不可离开一步!等到宋千户把史城带来之后,本将就会让他留在这里‘护卫’于你!”
说是护卫,其实就是监视,经过了此前的种种事情之后,黄申明认为自己被赵俊臣利用了,对于赵俊臣已是愈发猜疑与不信任,也不敢再让赵俊臣寻到兴风作浪的机会。
事实上,局势发展到这一步,黄申明已经开始认真考虑,等到何匪等人率军回营之后,自己是否应该及时把赵俊臣给交出去。
尽早把赵俊臣交出去之后,黄申明也能最大程度摘脱自身责任。
当初黄申明愿意出手庇护赵俊臣,是因为赵俊臣利用了黄申明对于那位武定侯府郭四小姐的执念,但一时冲动之后、麻烦临头之际,黄申明却又逐渐发现……他的心中执念,其实并没有想象中一般深切。
对于黄申明的心中想法,赵俊臣大致都可以猜到,但他并没有表现出来,只是点头轻笑道:“既然如此,本阁就留在这里静候黄参将的好消息!”
*
接下来,一切就像是黄申明所安排的一般,宋辉把史城带过来之后,黄申明就把宋辉留在营帐之中负责监视赵俊臣,而他自己则是带着史城匆匆赶去了曾经的禁军驻地方向。
等到黄申明离开之后,营帐之内就只剩下了赵俊臣与宋辉二人,营帐外面则是守着黄申明的两名心腹亲兵。
于是,赵俊臣的注意力也就转向了宋辉,认真观察了几眼。
在赵俊臣的盯视之下,宋辉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宋辉此人年近四旬,也就比黄申明稍稍年轻两三岁,面容与身材皆是有些枯瘦,神态间总是带着一丝郁郁之色,但举止还算干练,浑身上下并无任何一件贵重饰品。
事实上,赵俊臣此前的种种表现,不仅是为了鼓动黄申明表现强硬起来,也是为了营造自己与宋辉单独相处的机会。
对于宋辉,赵俊臣事先并无了解,但他大概可以猜到一些基本情况,那就是此人在辽东镇内部并没有多少人脉,也没有任何强力靠山,所以也就没有多少晋升机会。
理由也很简单,此前另外四位参将纷纷出手挖黄申明的墙角之后,因为黄申明麾下有相当一部分武官都是这四位参将的老下属,所以也就皆是毫无犹豫的纷纷背叛了黄申明,而宋辉至始至终都没有背叛黄申明,也依然能被黄申明所信任,就意味着他与另外四位参将毫无关系。
与此同时,宋辉也不可能拥有总兵何宇、将门李家这样的强大靠山,否则以他的年纪与资历,绝不可能依然只是一名边军千户。
所以,宋辉在辽东镇内部的最大靠山,也就是黄申明罢了。
也正因为这般缘故,所以宋辉只能继续忠于黄申明,因为他就算是去了其他阵营,也不会受到待见。
思及此处,赵俊臣冲着宋辉一笑,挥手道:“宋千户,不必拘束,坐下说话吧,闲着也是闲着,咱们唠唠家常打发一下时间可好?”
许多时候,“唠家常”这三个字其实就是“调查背景”、“寻找破绽”的同义词,但宋辉乃是一名寻常边军武官,并不清楚这般门道,听到赵俊臣的建议之后稍稍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坐在了赵俊臣面前不远处,然后就在赵俊臣的不断询问之下逐渐打开了话匣。
*
而就在赵俊臣与宋辉二人交谈气氛愈发融洽之际,黄申明也带着史城赶去了曾经的禁军驻地,与那些发动兵变的辽东铁骑进行交涉,想要设法压服对方。
这场交涉,进展远要比黄申明的预想之中更为顺利。
正如黄申明所料一般,那些忠于李世杰的辽东铁骑虽然不愿意听从黄申明的命令,但他们见到黄申明想要压服那些忠于史城的辽东铁骑之后,就义无反顾的站在了黄申明一边,给予了黄申明最大程度的支持。
与此同时,那些发动兵变的辽东铁骑果然只是表面强硬、暗中心虚,当黄申明突然间表现出强硬态度之后,他们很快就表现出了退怯之意。
这般情况下,当黄申明搬出史城作为要挟之后,也很快就顺利压服了对方!
……
……




摄政大明 第1278章.手腕(五).
……
……
赵俊臣潜藏在黄申明的身边、黄申明暂时庇护赵俊臣,一切都只是交易罢了,双方相互利用、各取所需,并不存在任何信任关系。
然而,哪怕是黄申明从来都没有信任过赵俊臣,一直都是暗中戒备,但赵俊臣出言蛊惑黄申明之际,却依然是可以屡屡得手。
这是因为,赵俊臣至始至终皆是没有说过任何假话——最多也就是隐瞒了其中一部分真相而已;他的各项建议对于黄申明而言也确实是大有益处——只不过同时也会为赵俊臣自己营造出更多机会罢了。
这天晚上,黄申明再次听信了赵俊臣的建议,摆出强硬态度与那些发动兵变的辽东铁骑进行交涉之后,也果然是效果拔群。
营内各方势力见到这般情况之后,立刻就安份了许多,皆是采取了静观其变的态度,耐心等待黄申明的交涉结果。
若是黄申明最终交涉失败,他们就会再次提出各种不合理要求,也就会愈发不把黄申明放在眼里;反之,若是黄申明最终交涉成功,顺利压服了这些发动兵变的辽东铁骑,他们就会变得老实一些,也会对黄申明报以敬畏。
说到底,因为营内局势的错综复杂、军心不稳,现在不仅是黄申明顾虑重重、瞻前顾后,营内其余各方势力也同样是抱着这般心态。
这般情况下,黄申明终究是拥有何匪的背书,只要他态度强硬起来,营内其余各方势力无法预估后果与代价,就只能选择退让与隐忍。
至于那些发动兵变的辽东铁骑,以马渚、张壮、郑伯伦几人为首,这般心态尤其明显,见到黄申明的强硬态度之后,很快就放软了身段,不敢像是此前一般胡搅蛮缠,反而是开始讲起了道理,不断重申他们对于辽东镇的忠心,表示他们的一切行为皆是出于公义,还苦劝黄申明一定要“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但黄申明是什么人?又岂能不明白欺软怕硬的道理?他摆出强硬态度与马渚、张壮、郑伯伦等人进行交涉之际,最开始还有些心存顾忌,也不敢提出任何过于苛刻的要求,但见到对方态度放软之后,却立刻是底气大增,很快就开始了得寸进尺。
最开始,黄申明仅仅是要求对方安分守己一些,不可以再次索要各种超规待遇,也不可以再有任何异动,结果马渚、张壮、郑伯伦等人竟是直接就答应了。
见到对方这般“懂事”,黄申明先是愣了片刻,很快就再次提出要求,让马渚、张壮、郑伯伦等人绝对不能虐待被俘的禁军将士,还要求对方立刻释放几名禁军武官,以协助自己搜寻赵俊臣的下落,结果马渚、张壮、郑伯伦等人还是迅速答应了。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黄申明已是彻底看清了马渚、张壮、郑伯伦等人进退维谷、顾虑重重的本质,也就愈发的态度强硬了起来,竟是直接要求对方立刻释放全部的禁军将士。
这个时候,马渚、张壮、郑伯伦等人也已经发现了黄申明的步步紧逼、得寸进尺,所以就直接拒绝了黄申明的这项要求。
毕竟,这五百名禁军俘虏,乃是他们现在的唯一筹码,若是释放了这些人质,他们就彻底失去了讨价还价的余地。
然而,因为前几次的屡屡得手,黄申明此时已是底气十足、胆大心雄,也已是下定决心要赶在何匪、西门盛、李泽荷等人率军回营之前彻底解决这场兵变,向所有人证明自己的能力与价值。
于是,见到马渚、张壮、郑伯伦等人拒绝了自己的要求之后,黄申明立刻就请求那些忠于李世杰的辽东铁骑摆出进攻姿态,还宣称自己要从营地之外召来三千名辽东镇各路援军,不惜代价的彻底平息这场兵变,一切后果皆是由对方承担。
局势僵持了半个多时辰之后,虽然马渚、张壮、郑伯伦等人依然还算是态度坚定,但他们终究不是史城,更不是何宇,无法控制麾下将士的军心动荡、想法各异,只好是再次服软。
最终,马渚、张壮、郑伯伦等人承诺,他们今后每天都会释放五十名禁军将士,既是部分满足了黄申明的要求,也是想要尽量拖延时间。
对于这个结果,黄申明依然是大为不满,当场就把史城提了出来,暗示自己会对史城不利。
这样一来,马渚、张壮、郑伯伦等人也不敢继续逞强,只好是再次退让,表示他们将会加快释放速度,接下来每隔两个时辰就会释放五十名禁军俘虏。
当赵俊臣收到相关消息之际,时间已经来到了第二天凌晨,黄申明也已经与那些发动兵变的辽东将士们谈判了整整一夜。
*
经过整整一夜的谈判之后,黄申明自认为收获极大,自然是春风得意、精神振奋,但依然是深感疲乏,所以就决定先行返回自己的营帐之中稍稍休息。
返回营帐之后,黄申明就见到赵俊臣与宋辉二人也是一夜未睡,正在耐心等待自己归来。
于是,黄申明当即就得意洋洋的详细讲诉了自己的成功事迹,大声道:“哈,本将原本还以为,这些人有胆子发动兵变,又皆是辽东铁骑出身、一向是眼高于顶,必然都是性子倔强的硬骨头……
谁曾想,本将只是稍稍强硬了一些,他们就当场变成了软骨头,尽数答应了本将的各项要求……嘿,本将此前还真是高估了他们!
本将也是从辽东铁骑出来的,但本将当年可要比他们硬气多了……唉,哪怕是辽东铁骑这样的当世强军,也终究是一代不如一代,不及本将当年悍勇无畏啊!”
听到黄申明的得意自夸,赵俊臣也笑着恭维了一句,道:“这就是黄参将的不对了,你乃是辽东镇的柱石之一,地位仅次于总兵何宇,若是再熬几年资历,甚至能与西门盛并肩齐价,又岂能强行要求所有人都像自己一般有勇有谋?”
赵俊臣乃是当朝阁老,他的刻意恭维自然是效果拔群,顿时就让黄申明得意忘形,哈哈大笑起来。
另一边,宋辉不似赵俊臣一般善于恭维迎合,只是在赵俊臣的示意提醒之下,大声恭贺道:“黄参将好手段、好魄力!卑职佩服!”
听到宋辉的恭贺,黄申明也就愈发得意、大笑不断,再次自夸道:“现在不仅是那些发动兵变的辽东铁骑开始向本将服软了,营内各方势力见到本将的强硬态度之后,也皆是安份了许多!果然是如赵阁臣所言,这种时候就应该杀鸡儆猴、出手立威!只要本将立场坚定,又有谁还敢轻视怠慢?
哼!等到本将彻底解决了这些发动兵变的辽东铁骑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那些卖主求荣、背叛本将的西路防区武官,本将此前所蒙受的种种屈辱,绝不能就这样算了!一定要让他们乖乖跪在本将面前、俯首认错才行!”
然而,黄申明得意之余,却没有发现,赵俊臣与宋辉这二人之间,竟是增添了许多默契。
宋辉此时站在黄申明的面前,但他的眼角余光则是暗暗留意着赵俊臣的反应,也总是经过赵俊臣的示意之后才会采取行动,颇是有些亦步亦趋的意思。
1...638639640641642...6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