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方振山则是趁机建议道:“目前的当务之急共有两个,其一是吴总督那边,咱们应该尽快与吴总督汇合联系,向吴总督禀报辽东镇的近况消息,然后还要建议吴总督立刻出手控制西门盛,断绝辽东镇反抗的最后机会!
其二是赵阁臣那边,按照姜泉百户的说法,赵阁臣目前正潜藏在辽东镇的营地之中,但随时都有暴露形迹的危险!
与此同时,何宇身亡之后,辽东镇也是随时都有可能会陷入疯狂之中,赵阁臣一旦是暴露了形迹,就有可能会遇到危险,所以咱们也必须要尽快调集兵马、赶过去支援赵阁臣才行,就算是不能让赵阁臣顺利脱离辽东镇的控制,也一定要为赵阁臣壮一壮声势,让辽东镇心存顾忌才行!
所以,本督认为,接下来就由本督率领麾下人马,赶往辽东镇的营地那边声援赵阁臣,而吴总兵则是率领麾下关宁铁骑,赶去与吴总督汇合军队、向吴总督汇报消息,如何?”
听到方振山的这般建议,吴世霖不由是有些犹豫。
就像是方振山并不信任山海关吴家一样,吴世霖也不信任方振山。
吴世霖此前虽然是全力支援了方振山,但他也看出了方振山的野心,更知道方振山的城府与心机皆是不可小觑,所以他还是想把方振山留在身边,防止方振山趁机捣乱。
见到吴世霖的犹豫之后,方振山又补充道:“赵阁臣的地位尊贵,一旦是让他遇到了任何意外,咱们都担不起责任啊,也会滋生出更多变数!朝廷中枢一旦是事后追究责任的话,吴总督哪怕是拥有稳定辽东镇局势之功,也未必就能抵消他对赵阁臣救援不力之过啊!”
随着方振山的不断劝说,吴世霖仔细思索片刻后,终于是下定了决心,道:“既然如此,那咱们接下来就兵分两路,一路人马立刻赶往密林外围的辽东镇营地、全力声援支持赵阁臣,另一路人马则是尽快南下与家父汇合、向家父禀报消息!”
说到这里,吴世霖突然间话锋一转,又说道:“不过,仅是凭借方督抚的麾下兵马,恐怕是无法让辽东镇心存忌惮,所以晚辈接下来也会带着麾下绝大多数关宁铁骑,与方督抚一同行动、合力支援赵阁臣!
至于与家父汇合、禀报消息的事情,就交由晚辈的家叔吴应麟负责,晚辈会给麟叔留下五百兵马,足以应付一般情况了。
与此同时,还望方督抚也把自己所控制的辽东豪族代表尽数留给麟叔,让那些豪族代表随着麟叔一同去见家父!这样一来,不仅是咱们行动之际更为方便,家父也就可以提前争取这些辽东豪族的支持,更容易稳定辽东局势,却不知方督抚意下如何?”
随着吴世霖的话声落下,他身边的吴应麟当即就点头承诺道:“鄙人一定会与兄长尽快汇合,也会把方督抚的意思详细禀报给家兄,亦是可以妥善对待辽东豪族的众位代表,方督抚安心就是。”
这叔侄二人一唱一和之间,竟是完全不给方振山留下任何一丝反驳机会。
很显然,随着吴应熊的正式登场,山海关吴家对于辽东镇已是势在必得,作风也是愈发强硬。
方振山不由是暗暗皱眉,只觉得吴世霖虽然是一个世家子弟,城府心机还不够深,但他的手段心智则是不可小觑。
对于山海关吴家而言,吴世霖的这般决定可谓是是面面俱到,一方面他与方振山共同行动之后,就可以继续控制与监视方振山,防止方振山暗中捣乱,另一方面也不耽误与吴应熊汇合联络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还可以趁机把辽东境内的豪族代表们送到吴应熊的面前,让他们脱离方振山的控制与影响,这些辽东豪族见到吴应熊之后,必然是很快就会彻底抛弃方振山、转而是全力支持山海关吴家,不仅是大幅削减了方振山的影响力,山海关吴家控制辽东地区的计划也就会更为顺利。
对于方振山而言,这般计划可谓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但他的麾下兵力远远不是吴世霖麾下关宁铁骑的对手,所以方振山也就没有资本拒绝吴世霖的这般提议。
最终,方振山心中无奈之余,却也没有任何迟疑,当即就点头答应道:“若是如此,自然是更好不过,就按吴总兵的说法来办!”
在方振山看来,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与赵俊臣取得联系,其他事情都只是细枝末节,目前也唯有赵俊臣有能力、有资格抵抗山海关吴家势在必得的计划了。
就这样商议妥当之后,方振山与吴世霖二人很快就行动了起来,方振山留下了自己所控制的辽东豪族代表,吴世霖则是留下了五百关宁铁骑,然后就让吴应麟带着这些豪族代表与关宁铁骑迅速南下,设法与吴应熊尽快汇合、取得联系。
与此同时,方振山与吴世霖则是亲自带着他们麾下的大部分军队,再一次向着密林方向奔去。
然而,不论是方振山、还是吴世霖,虽然是各有算计、各有图谋,但他们却不知道,他们的算计与图谋很大程度上皆是已经落入了赵俊臣的预测之中。
当辽东局势发展到了这一步,在赵俊臣亲手搭建的舞台之上,各位演员皆是已经就位,也皆是在不知不觉之间,扮演着赵俊臣为他们所安排的角色。
所以,哪怕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变数,但这场大戏的未来走向,却依然是按照赵俊臣所设计的剧本内容,不断的向前推进着。
……
……
摄政大明 第1287章.手腕(十四).
……
……
在赵俊臣所设计的剧本之中,最后阶段将会有两位重量级演员陆续登场。
这两位重量级演员,一个是山海关吴家,另一个是建州女真。
而这两位重量级演员的登场,必然将会是彻底改变辽东局势。
此时此刻,就在蓟辽总督吴应熊率着关宁铁骑奔向胡家庄境内,而何匪、方振山、吴世霖等人也纷纷率领麾下军队赶向密林外围的辽东镇营地之际。
远在千里之外的抚顺关外,建州女真的精锐军队也正在秘密集结之中。
甚至就连那位后金大汗——爱醒觉罗.玄烨——此时也已经亲自赶到了抚顺关外的赫图阿拉城内,亲自主持局势。
抚顺关乃是辽东镇北路防线的最重要关隘之一,也是建州女真每次南下侵犯大明之际的必争之地。
所以,建州女真的精锐军队选在这里秘密集结,自然是想要攻打辽阳防线、再次南下入侵。
这是因为,就在不久之前,建州女真收到了一个极为关键的消息,说是赵俊臣北上巡视辽东地区期间,与辽东镇发生了激烈冲突,双方矛盾随时都有可能激化。
随后,更多消息陆续传来,譬如辽东镇突然间派兵封锁了胡家庄,云集在胡家庄境内的辽东地区各方势力皆是无法离开;譬如说,辽东镇突然间从各路防区之中召集了大量援军奔赴胡家庄;又譬如说,包括何宇在内的全体辽东镇高层武官,以及正在巡视辽东的明朝阁老赵俊臣,自从辽东镇开始封锁胡家庄之后,就皆是极少现身了,就好似全部失踪了一般……
这些消息,皆是意味着辽东镇内部必然是发生了某些剧变。
建州女真虽然是刚刚才向德庆皇帝纳贡称臣,但面对这样一个机会,自然是不愿意错过。
所以,那位玄烨大汗很快就传下命令,召集建州女真的精锐军队,在辽东镇的抚顺关外秘密集结,想要趁机占些便宜。
当然,若是辽东镇内部的剧烈变化超乎预想,甚至是陷入了混乱与内斗之中不可自拔,那建州女真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不会只是“占些便宜”那么简单了。
此时的赫图阿拉城内,玄烨坐在王帐之中,表情严肃的再次整理着自己眼前的各类情报。
这些情报,有许多皆是来自于辽东大儒张正卿。
赵俊臣其实早就知道辽东大儒张正卿与建州女真之间有暗中勾结,但他一直都没有出手根除这个隐患,就是为了把建州女真引入局中。
但自从辽东镇开始封锁胡家庄之后,张正卿的情报也被中断了,所以现在建州女真虽然是猜到辽东镇内部必然是发生了一场剧变,但并不清楚这一场剧变究竟是什么,更不清楚这一场剧变会不会影响到整个辽东地区的防务,具体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与试探。
就在玄烨盯着这些情报陷入沉思之际,就突然听到禀报,说是钱通与图海二人联袂求见。
钱通乃是玄烨麾下的汉人降臣之首,一向是负责渗透汉人领土、刺探明朝消息的事情,而图海则是建州女真的武将之首,更是玄烨的左膀右臂。
所以,听到这两人的联袂求见,玄烨不敢怠慢,连忙是召见了他们。
这个时期的建州女真,还没有那么多的繁文缛节,所以钱通与图海进入王帐之后,只是稍稍行礼之后,就直接向玄烨禀报消息。
钱通的表情有些兴奋,率先道:“启禀大汗,消息已经确认了,辽东镇的北路参将西门盛目前依然是滞留在胡家庄境内,至今也没有返回防区坐镇……此人竟是擅离防区这般长时间,事情必不寻常!
与此同时,辽东镇的另外几路防区,也确实是向胡家庄派去了援军,但北路防区因为距离较远的缘故,并没有派出兵力参与此事,所以实力未损,咱们若是想要攻打抚顺关,恐怕也要多耗一些力气!”
图海则是粗声禀报:“大汗,八旗将士之中,如今已经有正黄、镶黄、正白三旗秘密抵达了赫图阿拉城,另外还有正红、镶红、镶白三旗正在路上,大概只需四五天时间,咱们就能拥有五万精锐之师,随时都可以作战!
哼,到了那个时候,辽东镇北路防区失去了西门盛的亲自坐镇,就算是兵力未损,也绝无可能挡下咱们后金精锐的强攻!”
听到这些禀报之后,玄烨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一切进展还算是顺利,但玄烨总是隐隐觉得,这般局势变化既然是与赵俊臣有关,就必然不是那么简单。
玄烨很是重视赵俊臣,也很了解赵俊臣,他与赵俊臣之间已是明里暗里的交锋了好几次,一直都没有占到便宜,所以玄烨并不认为赵俊臣会给自己留下这般明显的破绽。
或许,目前的种种局势变化,皆只是赵俊臣计划之中的一环。
但无论如何,面对这般良机,玄烨必须要尝试一下!
想到这里,玄烨当即是再无犹豫,命令道:“传令正红、镶红、镶白三旗,让他们加快行军速度!
图海,你趁着这段时间一定要准备好各类攻城器械!钱通你要加紧打探汉人情报……尤其是赵俊臣与何宇的消息!
无论如何,最迟等到五天之后,本汗就要亲自率领八旗将士,对抚顺关展开总攻,务必要一举夺下此处关隘重地!”
*
事实上,玄烨的预感并没有错,他与建州女真的这般反应,皆是在赵俊臣的预计之中,也皆是赵俊臣计划之中的一环!
近年以来,赵俊臣的底线已是越来越少、越来越低,做事之际也是愈发不择手段。
但这一次,赵俊臣想要逐步掌控辽东镇,却一直是在坚持着一个基本底线,那就是必须要保证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会严重影响到辽东镇的实力与根基。
否则,一旦是辽东镇的实力受损、根基动摇,就必然会影响到整个辽东防务的运转,也会让建州女真寻到机会,到时候整个华夏地区就将会迎来一场浩劫。
然而,赵俊臣想要逐步掌控辽东镇的基本目标,与赵俊臣不愿意损害辽东镇实力与根基的基本底线,这两者实际上是相互冲突的。
毕竟,辽东镇的实力太强、根基太稳,寻常情况下赵俊臣根本就没有插手的机会,所以赵俊臣若是依然想要逐步掌控辽东镇,那就必须要想办法让辽东镇陷入混乱与内耗之中,也唯有在这般情况下,赵俊臣才能有机可乘。
但辽东镇若是陷入了混乱与内耗之中,就必然会严重影响到整个辽东地区的防务运转,说不定还会彻底陷入分崩离析之中,从今往后再也无力抵御建州女真的侵犯。
针对这般情况,赵俊臣倒也想到了解决之策,那就是为辽东镇引入外患!
一个同仇敌忾的外敌,永远都是团结内部的最佳促进剂。
根据赵俊臣最初所设计的剧本,自己的计划拢共可以分为五步。
第一步,利用亲身涉险的手段,设法绑架何宇,让辽东镇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趁机搅动局势,激发一部分辽东高层武官的野心,并且挑拨何宇与西门盛之间的亲密关系,让辽东镇局势彻底陷入内乱之中。
第二步,为辽东镇引入第一个外患,也就是向山海关吴家透漏消息,引诱吴应熊率领关宁铁骑进入辽东境内,意欲趁机吞并辽东镇,而这个时候辽东镇不仅是群龙无首,更已是陷入混乱与内耗之中不可自拔,自然是没有抵抗之力。
面对这般情况,必然会有一部分辽东镇武官不愿意坐以待毙,急切想要结束辽东镇的混乱与内耗,团结一致的抵抗山海关吴家的吞并,而赵俊臣就可以趁机引导局势,把西门盛推举成为辽东镇的新一任共主,顺便还可以落实自己此前所提及的辽饷改革之事。
第三步,等到辽东镇恢复了团结与稳定之后,也就拥有了抵抗山海关吴家的实力,但辽东镇与山海关吴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就必然会出现进一步的加深与激化,而山海关吴家也同样是辽东防务不可或缺的一环,一旦是让山海关吴家与辽东镇彻底决裂,依然会影响到整个辽东地区的防务运转。
所以,赵俊臣这个时候就会再次引入一个更为强大的外患——建州女真!
也正是出于这般考虑,所以赵俊臣总是要把绑架何宇的幕后真凶指向建州女真。
第四步,若是寻常情况下,建州女真趁着辽东防务混乱之际突然间出兵南下,必然是会占据明显优势,但因为赵俊臣的布置与推动,辽东镇与山海关吴家的全部精锐力量已是纷纷云集于胡家庄境内,也就提前一步集结了兵力,也就可以迅速奔赴前线,与建州女真的军队进行对峙。
建州女真刚刚才归顺了大明,粮荒内患尚未得以缓解,所以当他们发现辽东镇与山海关吴家已经提前集结了兵力防御自己,没有任何便宜可占之后,必然是只能遗憾退兵。
第五步,而局势发展到这个阶段,西门盛不仅是已经被辽东镇各方势力推举为新一代共主,而且还率领辽东镇军队成功逼退了建州女真,必然是威望大涨。
赵俊臣还会趁机鼓动一部分辽东镇武官,让他们出面推举西门盛成为新一任的辽东总兵。
这个时候,赵俊臣就可以把何宇放出来了,于是辽东镇就会面临一个极为尴尬的局面,那就是同时出现了两名最高领导人。
这般情况下,哪怕是何宇与西门盛从前再是如何关系紧密、相互信任,也必然是只能陷入你死我活的局面,就算是他们自己愿意退让,他们的支持者也已是无路可退。
这样一来,再加上辽饷改革之事已经成为了既成事实,赵俊臣的影响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西门盛与何宇二人谁能争取到赵俊臣的支持,让赵俊臣表态支持于他、进而是拥有更多的钱粮资源,谁就可以稳胜不败!
最终,赵俊臣也就可以逐步驯服辽东镇这头巨兽了。
赵俊臣的这个计划,原本也算是巧妙,除了计划第一步存在较大风险之后,后续发展皆是阳谋,赵俊臣也只需是躲在幕后引导局势、顺水推舟即可。
然而,赵俊臣终究不是料事如神的当代诸葛,他的这一系列计划终究还是出现了一个纰漏。
这个纰漏,是辽东镇中路参将李泽荷!
赵俊臣小觑了李泽荷的野心与手段,也高估了此人的耐心与隐忍,没想到何宇刚被绑架不久,他就急不可耐的跳了出来,勾结了甘成与徐郃二人妄图篡权夺位,也就让辽东镇提前一步陷入了内斗与混乱之中,赵俊臣的计划节奏也很快就被打乱了。
这般情况之下,赵俊臣只好是提前离开何宇身边、亲自出面控制局势。
但又因为赵俊臣的提前离开,让何宇抢先一步发现了事情真相,所以逼着赵俊臣只好是使用了备用计划,何宇也只好是死于非命了。
不过,赵俊臣虽然是被迫使用了备用计划,但计划方向并没有任何变化,只需是稍稍调整一些细节即可,总体而言依然是先后利用山海关吴家与建州女真这两个强大外患,引导辽东镇内部的局势变化,逼着辽东镇向自己臣服。
现如今,随着山海关吴家的正式登场,建州女真的威胁也是近在眼前,而赵俊臣所设计的剧本、所搭建的舞台、所召集的演员,也即将就要进入高潮!
……
……
摄政大明 第1288章.手腕(十五).
……
……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何匪、何仁胜、李泽荷、甘成、徐郃、李世杰六人终于是率军赶回了营地之内,赵俊臣、黄申明等人也是亲自出营相迎,然后把何匪等人带到了何宇的尸体之前,也向何匪等人详细解释了目前情况。
就像是史城与刘雄一般,何匪与何仁胜也都是对何宇忠心耿耿的铁杆亲信,但他们见到何宇的尸体之后,表现则是要比史城与刘雄二人强得多,至少没有当场昏死过去。
毕竟,何匪幼年丧母、青年失父,整个童年时期都生活在土匪窝中屡被欺凌,参军之后也因为出身缘故饱受争议,而何仁胜也是屡试不第,参军之后更是因为性格原因而挫折不断,承受了许多冷嘲热讽,所以相较于大体上一直是顺风顺水的史城与刘雄二人,这二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就更强了不少。
只不过,何匪微微颤动的身躯,依然是证明了他内心情绪的激荡起伏,至于何仁胜这个时候也是目光涣散、不知所措,泪流满面却毫不自觉。
何匪与何仁胜就这样默默观察着何宇的尸体,又过了一炷香时间之后,何仁胜终于是稍稍平复了情绪,然后则是抹着泪走到何宇的尸体旁边,伸手就想要合上何宇死后依然圆睁的双目。
何匪则是暴喝一声,厉声质问道:“仁胜!你想要干什么?”
一向是对何匪唯唯诺诺的何仁胜,这一次竟是丝毫不见怯弱之态,转头之后同样是厉声答道:“我要给叔父闭上双眼,难道就要让他这样死不瞑目不成?”
见到何仁胜竟是完全不似从前一般畏惧自己,何匪微微一愣之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是眼中闪过了一丝欣慰,只觉得自己这般时间以来屡受打击之后,总算是遇到了一件好事。
至少,何仁胜稍稍改变了自己的懦弱性格。
随后,何匪的语气稍稍平静了一些,但表情则是愈发冰冷,缓缓道:“就让总兵大人像这样继续睁着眼睛,以总兵大人的性格,若是不能亲眼见到咱们为他报仇雪恨,那才是真正的死不瞑目!所以,仁胜,别做多余的事情,若是你真想要为总兵大人合上双目,那也要等到咱们报仇之后再说!”
何仁胜愣愣片刻后,终于是恨恨的退到了何匪的身旁。
见到这般情况,已经沉默许久的赵俊臣就知道何匪已经冷静了下来,终于是出声劝道:“何千户,生者如斯!本阁也知道你追随何总兵多年,视何总兵为父为兄,但现在并不是悲痛欲绝的合适时机,当务之急还是继承何总兵的遗志,全力稳定辽东镇的局势,想办法为何总兵报仇雪恨才对!……当然,本阁也一定会全力支持。”
听到赵俊臣的这般说法,何匪转头环视,先后看向了赵俊臣、黄申明、史城、刘雄、黄珂五人。
环视期间,就连何匪自己也没有察觉到,当他的目光扫向史城之际,心中不由是闪过了一丝烦躁与排斥。
这是因为,当赵俊臣等人出营迎接何匪之际,赵俊臣见到何匪等人之后,只是表情沉痛的说了两句话,一句是“节哀顺变”,一句是“本阁一定会全力支持辽东镇为何总兵报仇雪恨”,然后就闭口不言了。
赵俊臣很清楚,何匪收到何宇身亡的消息之后,必然是悲痛欲绝、心烦意乱,这种时候并不适合与他说太多话,否则只会引来何匪的厌烦与迁怒。
但史城并不理解这一点,自从他见到何匪之后,就完全无视了何匪的情绪,滔滔不绝的说个不停,一会儿是要求何匪逐一排查禁军将士、一会儿又说也不能完全排除建州女真与山海关吴家的嫌疑,一会儿则是请求何匪集中兵力扫平境内一切隐患……
这样一来,何匪只觉得烦不胜烦,不仅是对于史城的种种建议一句话也没有听到心里,反而是潜意识里对史城产生了强烈的排斥与厌恶之意。
最终,也正是何匪的一声暴喝制止了史城的滔滔不绝。
古往今来,成大事者的诸多共同点之一,就是做事之际不会受到自己心中的潜意识与各类情绪所影响,各项重要决定皆是出于理性与现实。
但何匪只是区区一个辽东铁骑千户罢了,他显然没有这个优点。
这个时候,也正是受到潜意识的影响,何匪并没有首先征询史城的意见,反而是向赵俊臣点头道:“多谢赵阁臣的关心,卑职受宠若惊,辽东镇现在确实是内忧外患不断,若是能有赵阁臣的全力配合,自然是最好不过。”
说话之际,何匪在“配合”二字上面加重了语气。
随后,何匪又看向了黄申明,深吸一口气后,道:“黄参将,刚才卑职心烦意乱,许多事情都没有听进心里,还望你把目前情况再向卑职讲诉一次。”
黄申明也没有拒绝,当即是把这几天所发生的种种事情向何匪详细讲诉了一遍。
当然,黄申明在讲诉之际,自然是全力撇清了自己的责任。
听完了黄申明的讲诉之后,何匪表情愈发冷肃,缓缓道:“也就是说,害死总兵大人的最大嫌疑人……是建州女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