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姝色无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五叶昙
三年前温习元在乡试中一举夺得蜀地秋闱的第三名,因着前两名都是年纪颇大,他这个少年举子便格外的显眼。
白二老爷出身前朝有名的书香世家白家,本身二甲进士出身,学问又好,自到了昌州城便常被请去州学中讲学,早便认得在州学中读书的温习元。





姝色无双 101|第101章 摆了一道
晋江系统防盗, 购买vip章节比例40%以上方可看到最新更新 蓝嬷嬷被杖毙的理由,对内对外也都一致只说是蓝嬷嬷不规矩,多年来一直偷拿小姐房里的东西,对静姝更是疏忽照顾,上一次便是误让静姝吃错东西,这才导致静姝大病, 事后又为推卸责任逃到了庄子上一住就是多月等等。
就是京中白府那边, 他也吩咐了陈氏,若是将来老夫人问起,也只作如此答即可。
陈氏虽不欲将此事牵扯上女儿,但也知道若此事传扬开,被有心人利用,必会影响白延樟白静妘两原配所出兄妹和自己以及女儿的关系,自己便也罢了,但女儿将来若是嫁在京中, 着实需要白家撑腰,不宜和白延樟关系弄僵, 如此也只得无奈接受了。
只是此事不管白延樟是否知情, 京中白老夫人心中有所察觉却睁只眼闭只眼, 都让陈氏彻底的寒了心。
毕竟蓝嬷嬷是白老夫人的人,而白老夫人可不是只有蓝嬷嬷一个眼线,那温香乃珍贵药物,这么些年蓝嬷嬷特意从京中连续不断的弄来,白老夫人真是毫无察觉?
而且蓝嬷嬷只是一个嬷嬷, 没有什么人在身后鼓动挑拨,陈氏当真不能相信她会这般有主见,敢如此替小主子“着想”。
陈氏不由得想起女儿前些日子旁敲侧击的话,让她把自己的嫁妆产业和自家老爷这些年添置的产业分清楚,也要让自家老爷知晓,有这个意识。
当时她还觉得多此一举,并没太在意。
白家虽是前朝江南有名的书香世家,但战乱和新朝改立早让白家产业悉数尽毁,当年白二老爷到蜀中任县官,也是一清二白到任的。他又清高守矩,不会受贿或做些灰色手段,其实这么些年若真算来,也没积下什么产业,相反,他自娶了陈氏,反要每年往京中白府送去不少财物供京中白府花费,其实那多半也都是陈氏的嫁妆出息。
只是白二老爷不通庶务,陈氏自嫁给他,白二老爷便由着陈氏当家,陈氏也会以白二老爷的名义购些产业庄子铺子管着的,家中富裕,白二老爷从没操心过这些事情,他其实早把自己的产业和陈氏嫁妆之间的概念模糊了。
陈氏管理的那些产业,除了那些最初陈氏的陪嫁,白二老爷并没意识到其他的其实也是陈氏的,而不是他的,白家的。
这也是后来会发生白二老爷让陈氏给自己前妻所出的长女置办嫁妆而心中并无觉得不妥的缘由。也是他在白老夫人的不停灌输下,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的产业”应该由自己的长子继承而不是由着妻子全部陪嫁给小女儿的缘由。
白家又不是豪富,甚至白家人都过得很拮据,如何嫁个小女儿竟是陪嫁十万二十万两,产业更是多到让京中那些大世家的人都眼珠子掉一地?
其他白家女儿出嫁公中可是只给出五百两!
陈氏是商家女,对产业意识很清明,但白二老爷却是个守着“古礼古德”的刻板丈夫,妻子嫁给他就是他的人,自己把家业都给她打理,除了当年从陈家抬到白家的那些个嫁妆,他当真并没想过家中产业其实应该是自己妻子而不是“他们”的。
陈氏自嫁给白二老爷就是在蜀地自己当家,没有冲突,他们的各自南辕北辙的财产观念就没有那么明显的暴露出来。
可是现如今发生了蓝嬷嬷之事,他们又即将回京,白二老爷的长女白静妘即将出嫁,白二老爷也已经提过让她回京帮白静妘置办嫁妆,之前陈氏没太在意,现在却犹如被敲了一棒子般突然的警醒起来。
商家多少因财产之事叔伯兄弟之间斗得比死敌还残酷?
她只当白家书香世家,规矩守礼,原就是清贫,也无什么产业可争,就白家现在那些祖产,还不及她自己产业零头的零头,她还从没看上过。
可他们竟然算计她想让她无子!是不是真为了白延樟她不知道,还只是拿白延樟做个幌子,目的不过是让她无所依,以便好拿捏她,甚至,将来她的产业能尽落入白家人之手?
他们还有什么不能算计的?
若是有人起了贪婪之心,再对自己的女儿下手呢?
她只得一女,娶了她就等于娶了巨额财产,静姝这些年来在蜀地被她养得娇憨柔顺,又出落得越来越美貌惊人,这些人若是把心思动到女儿身上……
陈氏想到此只觉遍体生寒。
不,她必得做万全的准备,绝不能让任何人算计了,伤害了她的女儿!
陈氏并不愚钝,当初是因为和京中隔得太远没有怎么相处,白家在她眼中又毫无资产所以没有太在意,更兼她向来和白二老爷夫妻关系和谐恩爱,这才失了警惕之心,如今陈氏有了警醒,身体里天生和后天培养的商业意识便开始了作为。
她清点了自己所有的产业,招来外面的几个大管事,并飞书给京中管事,吩咐他们自己产业除了自己和女儿静姝,旁人一概不可过问,若自家老爷或将来白家人相询,只拿最初嫁妆里明面上的一些产业含糊过去即可。
这些管事或是当初她从陈家带来的,或是她一手提拔栽培的,都是再忠心不过的。
她想到女儿最近的变化,温家之事,蓝嬷嬷之事,最初又是女儿提醒自己有关产业之事,觉得她已经长大足够知道这些了,并且也并不是那么容易被人糊弄,便叫了女儿旁观她处理这些事务,甚至直接把产业单子给她过目,让她心中有数。
又让女儿拿了自己当年的嫁妆册子亲自帮忙去清点她的嫁妆,重新登记入册。
最后便是清点家中那些虽然都是她添置,但再难说清的财物摆件,还有白二老爷名下的产业。
且说回白二老爷,发生蓝嬷嬷之事,他心底也委实不好受,又因牵涉到家中长子,蓝嬷嬷还是自己母亲的人,他对着自己妻子委实有点羞愧难当,难以面对,还又担心妻子对长子生出意见来。
好在陈氏虽然心底生寒,且雷厉风行的开始进行布置设防,但她和白二老爷多年夫妻感情,也知道此事迁怒不得他,为了女儿,她也只能隐了情绪尽力布置而已,所以对着白二老爷并无不同,还是一如既往的体贴照顾。
这日陈氏清点完所有产业事务,便拿了家中财物产业单子和白二老爷说着回京中的安排。
白二老爷道:“阿凝,家中的这些庶务向来都是你打理,这些事情你作主就好了。”
陈氏以往听了这话会感动,可现在却不太感动得起来,她试探地道:“老爷,这次我们回京可能就不会回蜀中了,而且老爷您这次回京述职谋官还得打点,妘姐儿明年就要出嫁,所以我还是清点了这家中的产业,想着能变卖的就变卖,好筹一部分银钱一来给老爷您打点,二来也好去京中额外给妘姐儿再添置点嫁妆。”
说到这里,她叹了口气,道,“公中的五百两嫁妆,也实在是太少了些。”
白二老爷听得一阵的颔首,道:“夫人说的有理,正该如此安排,你且去就如此安排好了。”,
陈氏听言笑了笑,但又皱眉叹了口气,道:“只是妾身算过了下,妾身把家中所有产业都变卖了,甚至加上妾身嫁妆产业今年的出息,满打满算,也只能筹得一万五千两银子。”
“妾身想着,要给您谋个好的职缺,怕是得要预留上个五千到八千两的银子,然后今年我们要回府中过年,给府里的礼物补贴孝敬至少也需要个三千两,再留下些我们将来在京中花销的备用银子,剩下的怕是没有多少了。这还没有算明年老太爷寿辰的开支。”
她用发愁的语气道,“老爷,您看,这给妘姐儿再添置多少嫁妆呢?妾身听说京中产业昂贵,我们剩下的这几千两可置办不了什么东西了。”
白二老爷一时听得怔住了,他自娶了陈氏,就再没为家中的银钱分过心,反是京中白府每年找他要钱,自家夫人也都没说什么就把事情解决了。
现在怎么会有银钱不够用的问题?还是在变卖了家中产业的时候?
白二老爷脸色有些不好看,他想说家里怎么只剩下这么点银子,可是一万五千两着实也不少了,他记得当初白府每年公中花费也不过是几千两而已,而他自己一年的薪俸也不过才是千多两。
只是他没想到原来他们花销这般大,不,是给京中白府的花费这般大。
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过往家中剩下的钱呢?没有别的可以挪用的了吗?”
陈氏叹气摇头,道:“老爷有所不知,蜀中产业不如京中值钱,妾身每年嫁妆产业的出息大概都不过七八千两,扣除我们府上的开支,每年过年孝敬京中老太爷老夫人的礼物补贴,剩下的也不过是几千两。”
“但这几年,先是大伯府上的桧哥儿,婈姐儿的婚事,应着老夫人的要求,补贴进去了不少,接着就是樟哥儿的婚事,聘礼还有办婚事更是花费了差不多上万两,还有府上各种其他事情,所以过往当真都没余下什么钱了。余下的妾身便都给老爷置了这些产业,全部都在这单子上了。”
陈氏又递了一个账本,道:“老爷,这就是这些年我嫁妆产业的出息,和我们府上以及送去给京里的开支,明明白白在这里呢,您看看吧,妾身可有半点虚言?”
陈氏道:“这些时日因着老毛病又犯了,身子有些不舒坦,妾身就请了郁大夫过来帮忙看看,开些药调理调理,谁知郁大夫正好有一友人来访,听说是王城那边有名的大夫,他听郁大夫说了妾身的情况,就也过来帮忙看看,却不想竟意外的发现了一事。”
陈氏慢慢道来,将自己身体热质,然后生静姝难产,蓝嬷嬷用催产药物一事又述了一遍,这些白同知以前就知道,原本还只当是大夫发现自己夫人这情况可以改善,所以夫人才会特地和自己再提起。
谁知听到后面,越听越不对,面色也越来越难看。
陈氏继续道:“原本妾身一直以为生了静姝之后,再不能有孕,是因为当时难产伤了身子之故,妾身的体质又一向是热底,更难受孕,看过的大夫们也向来都这么说。”
“谁知郁大夫的这位友人林大夫却说,热底并非不能受孕,只是妾身用那催产药用得太狠,伤了根基,之后虽有慢慢调养,却竟然一直有温香催热,这才导致妾身一直无孕。”
“当时妾身还很奇怪,妾身向来都不喜用各种香料,如何竟说一直用温香催热?却原来蓝嬷嬷每日陪着姝儿过来妾身房间用膳,每日身上必带了温香香囊。妾身已经从温嬷嬷房里搜到了不少的温香存货。”
“老爷,蓝嬷嬷是母亲送过来的人,妾身也不好直接审问,今日妾身就请了郁大夫,林大夫,以及昌州城其他几位德高望重的大夫一起过来,请他们为妾身再查查身子,再由老爷审问那蓝嬷嬷,也免得让老爷误会妾身冤屈了她。”
白同知只听得面沉似水,他和陈氏夫妻一向恩爱,却一直无子一直是他的一桩心病。他只得一嫡长子,为此,母亲还一直颇有微词,只是白家祖训严,不可随意纳妾,母亲虽有心给他个通房抬个姨娘什么的,他对此无心又一直在蜀地外放,母亲也只好罢了。
却不曾想他和陈氏无子不是陈氏的身体缘故,竟是人为!
白同知先是大怒,恨不得立即提上来那蓝嬷嬷问上一问,可接着就想到蓝嬷嬷是母亲送来的人,此事虽必然和母亲无关,但自家夫人请了那么多城中大夫旁审,岂不是要将此事闹得满城皆知?
不管是治家不严,还是京中白府竟然送了人过来毒害妻子,传扬出去都是不好的名声。




姝色无双 102|第102章 逼宫立储
晋江系统防盗, 购买vip章节比例40%以上方可看到最新更新 “但姝儿不同,我这次回京我们以后应不会再回蜀中,如何好将姝儿留在她外祖家?就是母亲那边也不好解释。你归期未定,可明年就是父亲大寿,接着又是妘儿出嫁,你的情况可能未必可以参加妘儿的婚礼了, 若是姝儿也不参加, 岂不是让人非议?若是惹得母亲对姝儿不喜,岂不是误了姝儿?”
“再说京中大夫只有比蜀中强的,姝儿又有母亲大嫂她们照顾,还有姐妹们相陪,可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阿凝,你放心,姝儿是我的女儿,你不在, 我自然也会多留心照顾她,必不会让她有什么事。这一路上, 我也会请个大夫同行, 如此, 你可放心了吧。”
这后面的话听得陈氏心中真是愈发的不安不舍,她就是担心京中情况复杂,什么“母亲大嫂照顾,姐妹们相配”,还不定会怎么“照顾”呢!
她不在, 若女儿受了委屈可如何是好?
虽然她知道自家老爷也是真心疼姝儿,但她再了解他不过,他对内宅之事根本就是什么都不懂,又侍母至孝,只要白老夫人发话,说上一堆似是而非的“道理”,他便会听了去,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而已。
对父母孝顺,对兄长恭敬,对弟弟友爱,对侄子侄女爱护,这本都是好的品质,不过讽刺的是,这些品质现在却最是让陈氏不安。
可她也知道,自家老爷若是真决定下的事,万不是她能轻易改变的,犹如当初女儿和温家的亲事。
想到女儿的亲事,陈氏更是不安。若她不在京中,有人算计女儿的婚事,自家老爷又十分听白老夫人的话,任由白老夫人定下姝儿的亲事可如何是好?
陈氏心中忧虑,而静姝却很清楚知道自己要离开母亲回京之事已经不可更改。
且母亲在蜀中,依祖母掌控欲极强的性子,不定会使什么幺蛾子,她回京城,也可见机行事。
而且如今母亲有孕可以暂时不用去京城,静姝已觉心中大定,对于自己去京一事并没觉得不可,便也好生劝慰了母亲一番,道是自己定会照顾自己,不让别人欺负了自己去,这话听得陈氏又是心中一酸。
最后还是陈老夫人劝了女儿,道是让原本定为年后入京的陈二舅一家和白同知以及静姝一起提前赴京,如此一路上陈二夫人也可照看静姝,陈二舅的幼女幼恵又可和静姝作伴云云。
陈氏听了大为羞愧,如何能让二哥一家年都不过就为了女儿提前去京城呢?
虽然陈老夫人意已决,陈二夫人也劝着陈氏道是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可陈氏仍是心中不安,只执拗地坚持不肯。
这样的妻子白二老爷还是第一次见,他不由得想到蓝嬷嬷之事,觉得是不是那事吓着妻子了,心中更恨那恶奴生事,令得妻子到底对白府起了心结。
最后白二老爷终是担心陈氏忧思太过,伤了身子和腹中孩子,无奈妥协,道是自己提前入京,让静姝在蜀中过完年,再和陈二舅一家赴京,如此才罢。
白二老爷离去后,陈老夫人搂了静姝,就无奈劝陈氏道:“阿凝,你这又是何必,你二哥二嫂那边已经打点妥当,年前出发并无不可,如何就要这般坚持?这样岂不是让你夫君为难,公婆心中不快,说不得真的连姝姐儿都牵连上了。”
陈氏面有郁郁之色,可是她心中实在不安,先有温家之事,后有蓝嬷嬷之事,她实在担心女儿被人算计,稍有不慎,那可是毁了女儿的一辈子。
静姝听了外祖母的话,心中道,我何时去京城也好,事事顺着他们也好,他们待我也未必有多真心,既如此,还不若任性些,想怎样就怎样。
她想起今世她回来之后发生的事情,现在只觉样样顺遂,温家婚事解决,母亲竟然有孕然后暂时不用上京,还有,她伸手抚上了胸前,那里面有她挂在脖子上的碧玉印牌,有了它,她连最担心最害怕的凌国公府都不再那么担心了。
虽然不到万不得已,她不会求助于姜琸,但她会不会求助是一回事,不得不承认的是,心理上隐蔽的安全感却又是另一回事。
白家的人怎么想,怎么看,她才不在乎,到时她只要找机会查清祖父到底和前朝是什么关系,和凌国公府到底有没有暗中往来,前世的事情到底参与了几分,然后见机行事即可。
静姝遂笑道:“外祖母,孙女也不想这么早回京呢,孙女就想再陪着母亲,想多陪陪外祖母。京中那边,只要母亲再给我添一个弟弟或妹妹,想来必是不会怪罪的。更何况,我这不是才大病初愈嘛。”
因着心中高兴,她的语气都不由得轻松娇憨了许多。
而连静姝自己都不知道的是,她摸着胸前玉牌的时候,笑容隐隐带着甜蜜欢喜,她想起姜琸的时候,再不是以往矛盾迷惘的心情,而是油然的信任和莫名的亲密而不自知。
“你这孩子。”陈老夫人搂了静姝,无奈道。
不过她看静姝这个样子,心道,女儿的担心也不是多余的,这京中到底是个什么样还不知道,以过往不多相处的经验看,那白老夫人可不是个好相与的,外孙女又不在她身边长大,到底没多少感情,事事的确还是稳妥些好。
而陈氏看着静姝如此模样,先前的沉郁之色立时便一扫而空,她觉着,她已经好久没看见女儿这般模样了,不知何时起,女儿在自己面前虽然也是言笑晏晏,但她总觉得她好像满腹心事眼底含着忧色的样子,如今见她又恢复这般娇憨快活又甜蜜的模样,她只觉自己的心情也晴朗了不少。
接下来住在陈府的这几个月静姝仍是忙忙碌碌,每天分一部分时间陪着母亲说话,一边要学得东西也特别多。
跟着冬影练功,跟着女账房掌柜师傅学习账目打理,学习各种产业打理的技巧,还有每日里开始看母亲和舅家准备给她的一些京中产业情况,挑选日后跟着自己的管事媳妇等等,就是把个陈老夫人看得都心疼的说,就是连那备考的举子也不能如她这般用功,但对静姝来说,虽然很忙,这却是她难得的十分舒心又踏实的日子了。
她终于感觉到了生活在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让她心里充满了希望和劲头,夜晚不再发噩梦,不再不由自主的恐惧和忧虑。
还有一件让静姝高兴的事是,陈老夫人因着怜惜外孙女这般没日没夜的学习劲头,只当她是对未来京中的生活紧张担忧,还特意安排了让那账房女账房掌柜师傅廖师傅跟着静姝一起入京,并且道让她以后都跟着静姝,给她用了,让静姝十分的惊喜。
廖师傅经验丰富,账本打理十分有一手,一摞厚厚的账本,她只略翻一翻,便能很快找出问题,对哪些地方能作假账,假账后的破绽都非常敏感,而且她不仅是账房师傅,还曾帮陈老夫人打理过不同的产业很多年,实际经营的经验也很足。
静姝现在还在学基本看账做账的阶段,所以廖师傅能继续教她并能协助她看着手中的产业铺子庄子什么的,让她很是松了一口气。
陈府这边一派和谐,静姝欢喜又对生活充满希望,可京中白府却是另一番景象。
白老夫人先收到二儿子白二老爷的快信,道是陈氏有孕,不能跟着一起回京。
这,对京中白府众人来说,委实是个爆炸性的消息,让众人也是心思浮动,暗潮涌动。
谁都知道二房的这位继夫人娘家豪富,身家丰厚,这些年来府中大半的花销开支都是二房从蜀中送来的,大房三房的子女成亲,甚至可以说,一大半的嫁妆聘礼都是从二房那里变着巧头要来的,比如说喜欢蜀中的料子绣品药材木制家具,都是写信让老二寻来,二房也从没开口要过钱过。
更别说因着老夫人的“提点”,白二老爷本身和兄长弟弟关系又极好,兄友弟恭,二房本身的贺礼也是非常的丰厚。
就是老夫人,除了每年白二老爷夫妻的孝敬,借着白延樟的婚事,白延樟白静妘的各种“生活学习”费用,每年也是要了不少的财物,最后一大半其实都是进入了白老夫人的私房。
陈氏只有一女,在这府中地位就不会稳固,便只能讨好着众人,也更容易拿捏。
也因着陈氏只有一女,白大夫人杨氏和白三夫人韦氏都生出了些心思,想把这个侄女许给自己的娘家侄儿。
原本静姝定了亲,她们也就稍歇了这心思,及至听说那婚约解除了,那心思便又跟着活了起来。
可是陈氏有孕,对她们来说着实算不得是什么好消息。
白老夫人神思莫测,其实她孙子很多,重孙都已经有了三个,并不像白二老爷以为的那样在意三房能不能给她多生出个孙子来。
温玉菡眼角看着那片玄色锦文的衣角离开自己的视线,她站起身,然后转身看着姜琸的背影消失,有些落寞的怔怔出神了好一会儿,才转头带着试探的目光问静姝道:“姝妹妹,你如何和蜀王三公子在这里,你,和三公子认得吗?”
说完才错愕的发现静姝今日的打扮实在,呃,有别于往日,那心中升起的莫名敌意立时便消了去。
静姝淡淡的看着她,也不知是前世经历的缘故,还是老天给她今世的恩赐,现在的她总能很敏锐的捕捉到别人的情绪变化,例如刚刚温玉菡对着姜琸的异样,刚刚她对自己的敌意来去。
静姝没有解释,她为什么要跟她解释?
静姝像完全没有听到温玉菡先前的问话,慢慢走回到石桌前坐下,这才带着些笑悠闲自在的问温玉菡道:“温姐姐也是过来赏绿菊的吗?说起来,这蜀地,当真再没有比慈山寺的菊花养得更好的了。我外祖家也是有名的花商了,我看在这上头还要略逊一筹呢。”




姝色无双 103|第103章 宠溺眼神
1...5556575859...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