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他又来了精神,“那,那我想每个人都读书,行不”
“这个……我会开设扫盲班,等屯田有了收获,就聘请先生,开设学堂,以后你们的孩子都可以进学堂念书……对了,往后还会有官学,或许还能出几个进士,也未可知!”
进士
开什么玩笑!
那可都是文曲星,就凭我们这一堆烂人,还能有当进士的儿子,除非祖坟冒青烟了,根本是扯淡!
见众人不屑,柳淳严肃道:“确实很难,但我觉得也不是没希望,首先,我们要有钱,能请来最好的先生,名师出高徒吗!然后呢,要多总结考试技巧,当下科举的内容无非就是四书五经,拢共九本书,一年学一本,剩下的一年学习八股文……十年寒窗,怎么就出不来进士”柳淳还真信心满满。
这时候人群当中传出咳嗽之声,“大人,我们都是犯人,朝廷规定,犯人之子是不能参与科举的。”
柳淳哑然一笑,“没错,可圣人也有旨意,你们若是能在九边屯田,五年以上,就能得到新的民籍,到时候你们就不是犯人了,后代自然能参加科举。”
柳淳笑呵呵走到大家伙的中间,声音和蔼道:“大家伙都有不堪回首的过去,留在北平,你们永远摆脱不了曾经的身份。可到了大宁,完全就是新生,你们有机会,选择崭新的人生!”
“不管你们过去是有意犯错,还是无心之过,放在一边。我相信只要是个正常的人,是个有人心的人,都不会愿
第120章 咸鱼翻身
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无视……而黄大探花郎,就被彻头彻尾无视了好几个月,滋味如何,瞧瞧他现在的样子,也就知道了。
黄子澄瘦的皮包骨,笔直的背也弯曲前探,就仿佛被抽空了精气神,像是大虾米一样坍塌下来。
原本白净光滑的小脸,充满了皱纹,形容憔悴,干草一般的胡须,乱成了一团。而且由于长时间没有沐浴,身上发出难闻的馊臭味道,在衣领,头发里,都藏了硕大的虱子,这些吸血的小虫,在黄子澄身上留下斑斑点点,他有时候会疼得发疯,用力抓挠,弄得血淋淋一片,肉皮腐烂,流出黄色的脓水……
刚到北平的时候,他是东宫伴读,太子的半个师傅,又兼任提学,是北平士林仰望的文曲星,是无数学子崇拜的未来储相。
想想当时,是何等风光,那么多女子,争抢着讨好,整天绕在自己的身边,能跟她们说一句话,就够这些女人高兴一整天了。
黄子澄双眼迷离,回想着曾经的光景,嘴角露出憨憨的笑……可很快笑容消失了,整个人都狰狞起来!
都是那个该死的女人,她居然把自己吊了起来,让自己出了大丑……接下来就像是做梦似的,有人弹劾自己,逼良为娼,有人替自己说话,说是受到陷害……两边争论不休,官司都闹到了京城,闹到了天子那里。
当时的黄子澄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太子殿下能够帮忙说情,可很快案子又变了,变成勾结蒙古,私通敌国……这下子黄子澄彻底万念俱灰,就算再白目也知道,跟外国勾结,那可是灭九族的大罪!
难道他辛辛苦苦考上了探花,没能光大门楣,却害得全家蒙难
在那段日子里,黄子澄什么都吃不下,一心求死。
可接下来事情又峰回路转,鉴于蒙古上下,都接受改造,朝廷不欲扩大追究,一场血雨腥风,消弭于无形。
黄子澄可以说是死里逃生,经过这几轮的折腾,生生死死,黄子澄都不知道如何是好了!他的满肚子学问,没有半点用处。
不管是孔夫子,还是孟夫子,谁也不能帮他逃出生天。
他被整个世界都给抛弃了,就连刘三吾都仿佛忘了他!
是死是活,总要给个话啊!
现在整个大牢,所有人都被带走了,就连牵连到白莲教案的人,都被带去大宁,拨给专门的土地,由士兵严格看管,让他们屯田劳作,唯独他,就这么扔在了大牢里,不理不睬。
黄子澄觉得再这么下去,他会发疯的。
“呵呵,黄大人,别来无恙啊!”
一个老僧出现在了黄子澄的面前。
“大师是”黄子澄疑惑问道。
“老衲道衍,是燕王殿下派老僧前来的……黄大人,你的案子都查清楚了,你是受了奸人陷害,蒙受了不白之冤,老衲特请大人出狱哩!”
黄子澄晕乎乎的,他都不知道迈得哪一条腿。
道衍把黄子澄请出了监牢,在大牢的门口,还特别放了个火盆,让黄子澄从上面迈过,去去晦气,弄得跟接新娘子似的。
等到了住处,换上崭新的衣服,把原来大牢里穿的给一把火烧了。
重新沐浴洗刷,花了一个多时辰,重新出现在人前的黄子澄,终于有了一点人模样,只是神色依旧木讷。
道衍笑得很开心,准备了丰盛的酒席。
“黄大人,你的案子已经查清楚了,王家的确跟蒙古人有生意往来,但你却毫不知情。”
“没错,一点都没错啊!”
“还有,王家女儿隐瞒身份,自荐枕席,大人并不知道她是民女。”
“没错,就是这样!那个不要脸的女人,该抓去浸猪笼!”黄子澄神色狰狞,他就坏在了这个女人身上,恨不得把她给生吞了!
道衍含笑,“大人稍安勿躁,她爹暴毙在狱中,她得知之后就疯了,前些天落到了护城河,被淹死了。大人的一口怨气,可以出来了。”
老僧没说太多,但一个疯女人流落在街面上一两个月,然后又淹死了,中间有多少故事,用脚趾头想,也能猜得出来。
绝对是生不如死,也算是对自甘堕落的惩罚。
“黄大人,锦衣卫方面认为,仅凭纪同杰捏造的口供,并不能认定大人有罪,因此愿意撤回此案。不过刘三吾老大人以为,黄大人未能洁身自好,没有约束言行,才惹来了这么多事情,他的意思是要给大人一个惩罚!”
黄子澄满脸凄苦,果然,还是逃不过惩罚。
看来只有认命了。
“大师,要,要如何惩罚罪员甘心领罪!”
道衍微微一笑,“黄大人,是这样的,朝廷是打算把大人贬到大宁,担任右布政使!”
黄子澄点了点头,只是贬官,还没有罢职,还有……不对!
&n
第121章 陛下要见见你
黄子澄满怀期待,到了大宁赴任,等他到了大宁之后,才明白为啥自己能咸鱼翻身,而且也明白了,不管怎么翻身,咸鱼就是咸鱼!
右布政使,在内地是多大的官啊!
很可惜,在大宁城,别说右布政使,连左布政使都不成!
因为大宁根本没有布政使衙门!
按察使也没有!
仅有一个都指挥使司衙门,而这个衙门还在建筑当中,目前唯一办公的就是经历司。
换句话说,黄子澄连光杆司令都算不上,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孤魂野鬼!
当然,他可以去命令柳淳,不过经过了之前的教训,黄探花犹豫再三,没敢去找不痛快。因为他这个右布政使能不能变成现实,还要看柳淳的本事。
没错,就是这么滑稽。
如果屯田顺利,物产丰饶,能支撑起衙门的运作,就会增设布政使和按察使,并且把大宁视作一个省来经营,如果不成,那就只能降格,仅仅保留都指挥使。
甚至还有更惨的,那就是连都指挥使司都养不起,唯有并入北平。
事实上,大宁都司在成立的第二年,就改名为北平行都指挥使司,把指挥权力放在了北平。若非是后来宁王被封到了大宁,所谓的大宁都司,早就名存实亡了。
目前来看,柳淳需要努力的就是保留下大宁都司,而黄子澄只能祈求上天保佑,让柳淳超长发挥,把他这个布政使变为现实。
蹲了好几个月的大牢,黄子澄也想了不少,他鼓吹教化,提倡裹足,针对的就是柳淳,然后他就接连倒霉,被下了大牢,如果说没有柳淳的干系,黄子澄死也不信!
只是不管他信不信,现在都只能靠着柳淳了。
黄子澄徒呼奈何,干脆躲在了馆驿,托名养病,没想好怎么面对柳淳,他绝不出来。
“果然是挫折使人进步啊!”
柳淳很满意黄子澄的识趣,总算没有像一开始那样,冒冒失失出来捣乱。他愿意当乌龟,柳淳也没有必要把人家从洞里揪出来。
时间这么宝贵,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了。
北方的夏天很短暂的,进入农历七月份,天气就开始变凉,逐渐进入收获的季节。
屯田的成败,就看收获如何了。
柳淳每天都在田间地头忙碌,四处查看,调度人力和资源,忙得不可开交……首先要收割的就是牧草。
所谓因地制宜,在漠南地区,柳淳依旧把畜牧业当成一个支柱。
不过他明确要求,放弃游牧。
牧民必须在入冬之前,存储足够的草料……这是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对于大多数的牧民来说,夏季去比较靠北的牧场,冬季就往南走,草是上天给的,用不着他们费事。如果草没了,就往南方去打草谷!
这也就是游牧骑兵时常在秋冬南下的原因。
可现在不行了,他们必须靠着自己的双手,去割草存储,应付寒冬。
很多人都是抗拒的,奈何柳淳手里有一张王牌,就是那些蒙古贵胄!
都能当街卖奶茶,割牧草也没什么难的。
脱古思帖木儿手里多了一把镰刀……才一天下来,他的腰就跟断了似的。双手被草棍戳破多处,小臂,脸上,还有蚊子咬出来的包,秋天的蚊子,那叫一个狠!
他的脸上都是红点,又肿又痒。
“父,父亲!”
两个儿子相对流泪,可怜巴巴的瞧着父亲。脱古思帖木儿努力把他们抱在怀里,“行了,别哭了,爹享受了大半辈子,也该吃点苦头。倒是你们两个,小小年纪,就跟着爹受罪!”
“不,我们不苦,能跟爹在一起,就不苦!”
第二天,两个半大小子当真拿起了镰刀,跟着老爹后面,收割牧草,爷仨比赛着干活,倒也不那么累了……鲜嫩的草收回来,放在太阳下面晒,晒干之后,捆好,堆起来。
高高的草垛,足有一丈高,一个挨着一个,好像一道道的墙,就跟汉人修的长城似的!
原来他们也很能干啊!成就感油然而生!
天保奴和地保奴在草垛中间,跑着,跳着,跟许多孩子一样,欢快玩耍嬉闹,唯有这个时候,才能彻底抛开皇子的身份,和普通人一样。看着欢蹦乱跳的孩子,脱古思帖木儿突然觉得一丝宽慰,他失去了很多,可他又收获了一些,比如父子天伦……
“有了这些牧草,再加上豆粕,牛羊在冬天,也不会掉膘了。”
柳淳笑吟吟出现在脱古思帖木儿的身后,这位昔日的大元皇帝下意识站起,显得十分紧张,甚至手足无措,他不知道这个年轻人又要用什么办法折腾他!
“我们汉人讲究纯种夏长,秋收冬藏。忙活一年了,可以休息一些日子
第122章 朱标的发财之路
老朱想见自己
柳淳还算有些自知之明,他都闹不清楚,自己算不算正式的大明官员……朱元璋绝对不会轻易召见自己的……
“是你帮忙的,对吧”
徐妙锦笑得很甜,“我给陛下写了好几次信,我跟他讲,大宁现在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繁荣兴盛,治理冠绝大明……”
柳淳吓得差点趴下,我的小姑奶奶,咱吹牛也有个限度啊!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真的,问题是家家户户刚移民过来,除了人,根本没啥可偷的。
至于物产,也算丰富,人才吗假如那些犯人算的话,倒是有不少……
“陛下不会治我欺君之罪吧”
徐妙锦掩面轻笑,“你啊,准是听了那些人的胡言乱语,我跟你讲,陛下很仁慈的,就像是邻居家的伯伯,可好相处哩,你见到他就知道了。”
柳淳咧了咧嘴,仁慈那也是对你的,跟我没有一毛钱关系。
朱棣这家伙还只是脸臭,那老朱就是心狠了……哪怕柳淳知道太多的史料是黑朱元璋的,比如眼前这小丫头,他爹徐达就是正常病死的,偏偏有人说老朱拿鹅肉害死了徐达……要是鹅肉都能杀人,喝凉水都能噎死了。
吃鹅肉除了撑死,不会有第二种死法。
当然了,要是据此就觉得老朱善良,那也是太单纯了,至少在北平就有皮场庙,放着好几张人皮枕头里。
那血淋淋的十六个大字,还是让柳淳瑟瑟发抖: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就问一句,怕不怕
至少柳淳是有点心虚,“你怎么不提前告诉我一声,让我有点准备啊!”
徐妙锦笑得可灿烂了,小眼睛明若星辰,“怎么,你怕了”
“不是怕,是,是紧张,紧张!”
“哼,我还以为你天不怕,地不怕呢!”徐妙锦哂笑道:“我也没法子,你让我当总账房,我总要尽职尽责吧!”
“这个……跟总账房有什么关系”柳淳还有点糊涂。
徐妙锦哼了一声,伸出葱玉的手指,点着柳淳,嗔笑道:“傻瓜,秋收之后,你就成大肥羊了,不帮你找个靠山,等着被我姐夫他们宰了吃肉吧!”
柳淳摸了摸鼻子,老子很有钱了吗
……
老朱是个人所共知的工作狂,每当别人以为老朱到了极限的时候,这位洪武皇帝都能刷新所有人的认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