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奋斗在洪武末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朱瞻基满怀期待,可是却没有料到,柳淳没有直接部署,而是问朱高炽。

    “殿下,现在养猪场支付工钱,收购饲料,都是用什么?纸币,还是现银?”

    朱高炽没有迟疑,忙道:“师父,现在没人愿意要银子……毕竟银子成色、称重、折算、携带,都很麻烦。我基本上使用纸币,而且还给他们在银行里立了专门的户头,这样就能避免假币的问题了。”

    柳淳点了点头,又看了看朱高燧,“京城如此,在其他地方呢?纸币的使用情况能达到什么程度?”

    “至少九成以上!”

    朱高燧笃定道:“师父,这些年推动兴学,年轻人至少读了三两年的书,有了不少常识。尤其关键,下面开始相信朝廷。既然相信了朝廷,也就相信了朝廷发行的纸币。”

    柳淳微微点头,其实当年推动兴学的时候,不就有这方面的考虑吗?

    动员老百姓,可不是写几篇慷慨激昂的文章就够的。

    必须真正深入下去,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解决身边的困难,威信确立起来,一切才会水到渠成……

    柳淳思索了半晌,叹道:“本来还想等两年,准备再充分一些。不过既然有人愿意玩,我也不能怯战啊!”

    终于要来了吗?

    朱瞻基差点叫出来,他早就听说柳淳手段高明,但是说实话,听说的多,眼见的却很少,今天总算来了机会,就让他好好领教师公的本事吧!

    究竟是天外飞仙,还是羚羊挂角?

    朱瞻基屏息凝神,竖着耳朵,生怕错过一个字。

    “我会让内阁立刻草拟一道命令,从今往后,大明境内,彻底废除金银铜钱,一切的结算,全都使用纸币,而且纸币和金银脱钩,普通银行不再接受兑换业务,普通人也不准持有货币性质的金银。”

    朱瞻基皱着眉头,他毕竟也跟着柳淳读了几年书。那时候他还小,接触不到朝廷大事,但是货币金融这些常识,他还是很过硬的。

    当初柳淳给朱元璋出主意,改革宝钞,成立皇家银行,就有意彻底以纸币取代金银……但是受限于老百姓的接受程度,一直没有彻底落实。

    在靖难之役中,整个金融体系又遭到了朱允炆的破坏,实际上,朱棣登基之后,大明就采取了双重货币体系。

    日常交易多用纸币,但是在做结算的时候,通常使用金银作为单位。一些大的商人工厂,也会囤积金银,以备不时之需。

    而且朝廷也没有彻底堵死纸币和金银的兑换窗口。

    毕竟这些年大量的外来金银涌入,大明朝还是可以但付得起。

    可是问题来了,假如按照柳淳所说,彻底废除金银兑换,只使用纸币,会不会造成人心混乱?

    又会不会发生挤兑啊?

    明明这一次要对付的是三义会的商人,可为什么从货币这块下手?

    万一老百姓发生恐慌,跟着闹腾起来,岂不是悔之晚矣!

    师公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朱瞻基迷茫懵懂,朱高炽微微皱眉头,朱高燧思忖了半晌,突然惊得眼珠子老大,惊呼道:“师父?莫非您打算全面废除金银计价?统统都用纸币?”

    柳淳含笑,“还是你更机敏啊!”

    朱高燧丝毫没有被师父夸奖的喜悦,反而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彻底歇菜了。

    “师父,你不能这么干啊!弟子名下也有不少债券啊!要不,要不让我先兑换了,然后师父再下令?”

    柳淳大笑着摇头,“你提前动手,岂不是给那些人送了信吗!其实……你不用担心的,又不会少给你钱,对吧?”

    “不对!”

    朱高燧哀嚎惨叫,“师父啊,钱和钱是不一样的,你这叫耍赖!”

    “错!”

    柳淳断然道:“朝廷就是最大的庄家,难道我眼睁睁看着把天下弄乱,却无动于衷吗?”

    说到这里,朱高炽和于谦都想通了柳淳的用意,两个人忍不住拍案叫绝!

    “师父啊,您老这一招真是太狠了!弟子们五体投地啊!”

    柳淳笑道:“好听的话就不用说了,你们把他看好了,别让他泄露消息。”

    朱高燧幽怨地翻了翻眼皮,一副咸鱼认命般道:“师父,你把弟子看成什么人了?我还是知道轻重的,岂会为了一己之私,坏了师父的大事!放心吧,我就当那些钱都打了水漂。”

    柳淳欣然道:“很好,不过就算如此,你也在我的府邸住些日子,在顺便调动资金,配合为师,把这出戏演好。”

    柳淳说完,就招呼朱高炽和于谦,做下一步的具体部署。

    房间里只剩下朱老三和朱高燧。

    谁都明白了,唯独朱瞻基一头雾水。

    “那个……三叔,您老人家能不能跟小侄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师公这一招,厉害在哪里?”

    朱高燧无力地坐着,“我的侄儿,假如你借了一笔钱,到了还款的时候,要拿出本金和利息,你会怎么办?”

    朱瞻基挠了挠头,“还能怎么办?还钱呗!”

    朱高燧冷笑道:“那如果还不上呢?”

    “这个……节衣缩食,点卖财产,或者再向别人借更多的钱,总而言之,要把窟窿堵上!”朱瞻基突然眉头紧皱,怪叫道:“三叔,师公不会打算赖账吧?”

    小黑胖子急了,他盼了好久,想要看到神奇操作,结果就是赖账……这不跟打赏了十万,看到个老奶奶一样丧气吗?

    “你可真傻!傻得很彻底!师父准备用朝廷的纸币计价……试问谁还有他的钱多?谁还向他逼债?还怎么挤兑?”

    朱瞻基懵了……不能挤兑吗?




第907章 朱瞻基的叔侄情深
    朱瞻基挠头,就算用纸币计价,那纸币背后也是朝廷信用,随便滥发货币,会带来信用破产的,这可都是师公讲的。

    怎么到了他这里,就变了规矩?

    朱高燧损失太大,心情遭到了不行。

    没法子,只能拿这个笨侄子找点乐趣了,不然他会郁闷死的。

    “你先是跟着太师学,后来又跟着大学士胡广学,最后还追随老贼秃,按理说你应该集合三家之长,学有所成才对。可为什么接连出昏招,干错事,你想过没有?”

    朱瞻基低垂着脑袋,很无奈道:“三叔,小侄资质愚钝,没有学好!”

    “错!”

    朱高燧大摇其头,“我听说了,这三位先生,包括师父在内,都赞赏过你的聪慧,说你学得很好。”

    朱瞻基傻愣愣瞪大眼睛,这是真的吗?我才不信呢!

    “三叔,你没必要骗小侄的,我就是资质愚钝,我知道的……”

    “错!错得离谱!”朱高燧很不客气道:“你小子不是什么都不懂,相反,你学得太沉迷了……所以被这些学问束缚住了。”

    朱瞻基依旧不解。

    朱高燧干脆挑明了。

    “小子,三叔告诉你,在这个世上,不是比守规矩。”

    朱瞻基更加困惑了,“那比什么?”

    “比如何以最小代价不守规矩!”

    朱瞻基表示不解,朱高燧索性侃侃而谈,跟这小子聊了起来……朱棣对这个长孙寄予厚望,因此先是送到柳淳面前发蒙,打好基础。然后又交给胡广,想让他学古今历史,通晓典章制度。

    最后是道衍,老贼秃能教他权谋之道,帝王心术。

    试问,理科、文科、帝王术,全都学会了,融会贯通,朱瞻基还不上天啊!

    可惜的是,这位太孙殿下处处表现的不尽如人意,弄得朱棣都发愁了,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是一代不如一代?

    皇帝陛下很迷糊,而一直冷眼旁观的朱高燧却是明白了。

    不管是柳淳、胡广,还是道衍,这三人都有极其强大的气场,有自成一家的学问。朱瞻基还没有天才到融会贯通,相反,他被这三套东西束缚住了。

    比如他觉得要对身边的人好一点,至少拉几个死党,为我所用。

    所以朱瞻基帮了孙家一把,结果直接断送了青梅竹马的孙若微,又比如,他觉得朝局应该平衡,所以要压制太师一系……结果又差点得罪了柳淳。

    连续挫败,都弄得朱瞻基失去了自信,没准自己真是个废物吧!

    “哈哈哈!傻侄子啊!一个人在规矩之内,就只能老老实实挣点辛苦钱。一个帝王默守祖宗之法,只能当个平庸的皇帝。咱们不妨以这次的事情为例,来看看师父的高明之处。”

    从古至今,金银都是货币……这就是一个规矩,而且还是不论改朝换代,都维持下来的规矩。

    宋代有交子,元代有纸币……只不过这二者都跟金银货币挂钩,是可以兑换的。

    到了朱元璋时代,曾经试图发行不可以兑换的宝钞,结果宝钞天天贬值,弄得老朱焦头烂额。

    “太祖皇帝也想不守规矩,可是他没有想清楚,选择了成本非常高的方式破坏规矩,所以遭到了反噬。貌似高皇帝的办法都是这个风格的……”

    朱高燧无奈说着,朱瞻基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一直觉得父辈的三兄弟里面,三叔是最废物的一个,简直不值一提。

    可是今天的谈话,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原来三叔也是胸怀锦绣啊!

    “师父接手之后,降低了成本,才有了皇家银行。你可以看做是一种创新,当然了,创新就是打破常规……就是我说的,用最小的成本不守规矩!”

    朱高燧笑嘻嘻道:“这十几年里,师父推行变法,大力兴学,整顿吏治,让权力深入乡村,又修铁路,收回舆论大权……他做了这么多的事情,如今朝廷的威信确立起来。条件和当年完全不同。”

    “所以师父就可以采用更激进的手段,破坏规矩!”

    朱瞻基好奇道:“三叔说的破坏,就是废除金银和货币的联系?”

    “没错!”朱瞻基笑道:“那些商人也不是傻瓜,他们想要拿钱跟朝廷拼,就是打算鱼死网破,让朝廷信用破产,到最后不得不低头。”

    “假使还维持金银的兑换渠道,商人就有办法榨干朝廷储存的金银。就算是父皇的内帑,也根本禁不住挤兑。到了那时候,朝廷信用破产,可真就麻烦了。”

    朱瞻基似乎听懂了,可还是没听懂。

    “三叔,按你这么说,师公岂不是一开始就认输了?”

    “认输?”

    朱高燧放声大笑,“傻小子,你师公说过,要跟他们玩吗?”朱高燧鄙夷道:“是这帮人自作多情罢了?你担心的挤兑啊,恐慌啊,的确可能发生,不过师父手里的牌多着呢!只要把这些人圈在股市和债市,根本不用担心他们兴风作浪。”

    “小子,告诉你,只怕他们不出手,只要他们敢来,你师公就能乱来!被套在股市和债市里面的韭菜,只有等着你师公做成饺子馅!”

    朱高燧说到这里,十分激动,作为柳氏门徒,他学到了太多领先时代的东西,看着师父戏耍碾压,心中有说不出的畅快。

    可是转念一想,自己也是被套在里面的韭菜,朱高燧又悲从中来。

    我这是图个什么啊?

    看着先是笑,然后又要哭的三叔,朱瞻基也是哭笑不得……他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悟了,那层薄薄的窗户纸破了……

    师父教他的东西,不是让他身体力行,而是告诉他不要再继续了。

    什么叫以史为鉴?

    前人犯的错误,后人就应该极力避免。

    抄作业可不能抄错的答案啊!

    “三叔!一番话,胜读十年书……没有别的,假使小侄有一天登基,必有厚报。我准备把非洲送给你!”

    “什么?”

    朱高燧觉得自己耳朵坏了。

    “你说什么?非洲可是比你爹得到的澳洲还大啊?”

    朱瞻基大笑,“我要是继承了皇位,澳洲最多交给我的兄弟……说句心里话,三叔看着我长大,又指点教导,可比那些所谓的弟兄亲多了。”

    朱瞻基情真意切,朱高燧破碎的心终于略感欣慰,他动容地拍着侄儿肩头。

    “好孩子,往后有事就找三叔,不管多大的难题,我都给你摆平了,一定让你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真是好一派叔侄情深,朱瞻基一转头,脸上就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原来撒谎也没有什么难度,看起来往后的生活不会枯燥乏味了……

    俗话说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朱瞻基已经在“邪路”上疯狂飙车了,而且有了三叔的指点,朱高燧渐渐弄清楚了局面,领教到了双方搏杀的激烈之处。

    首先,自然是集中全力,攻击于谦,这把火从京城烧到了应天。

    太师爱徒兼女婿,什么都不干,完全买空卖空……短短一个月,就弄出了几千万的市值,根本就是骗子。

    是把所有人当猴耍,那些和海外相关的股票根本是骗人的。

    还有人罗列出来,于谦名下的一家珠宝公司竟然是个空壳子,注册资产仅有五千,只怕连一件名贵珠宝都买不到,除了欺骗,还能有别的可能吗?

    于谦的股票涨得快,跌得更快,只有区区五天的功夫,就已经腰斩,如果再给五天,估计就要变成废纸了。

    赶快砸钱抢救啊!

    放在以往,朱瞻基可能这么认为,可是经过了朱高燧的教导,他变了,他想看看,师公到底是怎么不守规矩的?

    果不其然,柳淳也没有让他失望。
1...474475476477478...5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