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奋斗在洪武末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徐钦大惊失色,“怎么回事?”

    家人声音颤抖,跟死了老娘似的,哭丧道:“咱们在秦淮河的仓库被抄了!”

    “什么?谁敢抄我的仓库?”

    “是,是锦衣卫!”家人咧着大哭,“今天傍晚,锦衣卫突然出现,直接就把咱们的仓库给扣了,我们说话也不管用……”

    徐钦眼前一黑,他还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钻石呢?都没了?”

    “嗯!三十箱的钻石,全都让锦衣卫拿走了!”

    “完了!”

    徐钦眼前一黑,直接瘫了,事到如今,谁也就不了他了……




第913章 散装的南直隶
    “太师,这是卑职们搜到的钻石,数量可是不少啊!”

    柳淳颔首,走了过来,随便抓起几颗,瞧了瞧,又扔在了箱子里……坦白讲,他真没把钻石放在眼里,这东西的实际价值真的不高。

    许多陨石坑附近,都有海量的钻石,甚至最多一个,足够人们使用几千年,还是后世那种用量规模。

    有人就要问了,既然钻石这么多,那价值怎么还那么高呢?难道价格不受供求影响吗?

    对不起,很多东西的价格还真和供求没关系。

    就拿钻石来说,首先高度垄断,只操控在少数珠宝巨头手里……这只是把钻石卖出天价的第一步,接下来的就厉害了。

    人家就发动写文案的,到处宣传,投放广告,给人们灌输,说这玩意很值钱,很宝贵,还跟爱情绑在了一起,说什么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别逗了,那是亿亿颗好不好!

    很多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多问几个为什么,就经不起推敲了……就比如奢侈品来说,这就是个骗局,不是你用上奢侈品就变成了贵族,而是上流人士使用的日常物品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奢侈品。

    记住了,牛的是人,不是东西!

    就像咱柳太师,一双布鞋,一身布衣,谁敢怀疑他的身价?哪怕衣服掉色了,破了,旧了,那也值钱!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丰富内涵,远比追求花里胡哨的东西重要多了……要像某位写手一样,到处学习网课,整个人都升华了,钉钉的快乐,是吐槽的人永远体会不到的……

    “那个柳淳啊,我对天发誓,呃不,对灯发誓,我没有把钻石送给别人,绝对没有!”徐增寿跑得气喘吁吁,满头热汗。

    他听说锦衣卫又搜到了钻石,简直吓尿了。

    好不容易捞到了一块宝地,徐增寿就想着老老实实过日子了。

    这要是让柳淳猜疑,是他又把钻石交给别人,那岂不是竹篮打水空一场。

    所以徐增寿什么都没管,就跑来解释澄清了。

    “你千万不要误会,我真的是清白的,你可不能不信啊!”

    柳淳鄙夷地看着徐增寿。

    好歹也是个国公,怎么胆子这么小,真给中山王丢人!

    你还是不是徐家的人?

    瞧瞧你那个侄子,他多大胆啊,都敢勾结三义会,跟我斗法,相比之下,你这个叔叔也太弱鸡了。

    “我知道跟你没关系。”

    一句话,徐增寿如蒙大赦,乐得冒鼻涕泡……可是他又懵了。

    “柳淳,我没有给,难道是别人干的?这钻石是从哪里来的?不是说只有我的属地有吗?”

    柳淳更加鄙视他了,南部非洲的钻石虽然不少,但却不是最丰富的。

    “如果我没猜错,这些钻石应该来自北方。”

    “北方?是辽东吗?”

    “不!要更远!”

    柳淳笃定道:“应该是北海(贝加尔湖)周围,那里拥有很多陨石坑,而且人迹罕至,拥有丰富的钻石并不奇怪。”

    “等等!”徐增寿还是不解,“既然人迹罕至,又怎么被发现的?”

    “这还不简单!”柳淳哂笑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些年对皮草的需求非常惊人。有不少专门的狩猎队伍,深入北方,猎取皮毛。在这期间,发现了钻石,又有什么好奇怪的,所以说,一定要严禁偷猎,回头我要让内阁拟定法令,要好好宣讲!”

    柳淳义正词严,

    徐增寿却懒得听了,他已经闹清楚了。

    于谦借着名声,拉抬名下股票。

    对手迅速做空,他们的底气何在呢?

    总不会是脑袋一热,大喊一声“奥利给”,干就完了。

    他们一定有底牌。

    当看到这些钻石的时候,徐增寿觉得自己想通了。他们一定是恰巧得到了钻石,知道这东西是个骗局。

    有了底气,才敢放手一搏。

    只可惜,他们手段固然厉害,但是柳淳却更加老辣。

    左右横跳,反复抽打。

    每一次都料敌先机,抢在前面动手。

    结果就是背后那些人被打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徐增寿微微沉吟,柳淳赢了,对他来说,海外属地也稳了,这可是好事情一件。

    但是对徐家来说,却未必如此%……徐增寿低垂着头,轻轻叹了口气。

    “柳淳,我也没有料到,那个小畜生竟然会跟那些人有勾结……他能活着,是看在大姐的面子上,是你给他手下留情。事到如今,谁也救不了他。我好歹也是当叔叔的,我不能让你为难。”

    徐增寿沉吟道:“我去见大姐,把这些事情都说清楚,大姐深明大义,不会让你为难的……你看,能不能让我自己清理家门?”

    徐增寿说到了这里,满怀愧疚,盯着柳淳。

    柳淳同样笑呵呵瞧着徐增寿。

    虽然这家伙有太多的毛病,但是始终在大事上不糊涂。

    这也是他屹立不摇的原因所在。

    柳淳点了点头,“你不用替我扛什么。这次的事情远比能看到的要复杂多了……”柳淳随手抓起一把钻石,对着徐增寿道:“你想想,假如是北海的,为什么能运到应天,是谁干的?”

    徐增寿略微沉吟,就惊道:“是北方的商贾,是……晋商!”

    柳淳没有否认,事实上,他很晋商交手的次数绝对不少,上一次下江南的时候,他还铲平了晋商在江南的许多势力。

    只不过这些商人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强,狡兔三窟,非常难对付。

    而这一次他们动用了真金白银,并且把钱砸在了股市里。

    虽然他们动用了许多白手套,推出了一大堆的代理人,把自己藏身背后。

    但是不管手段多高明,只要动手了,就能顺藤摸瓜,把他们揪出来!

    而且还有一点,任何商人都是追求利益的。

    亏本的买卖没人会做。

    哪怕是三义会,让休想让他们亏本!

    果不其然,就在秦淮河仓库被查抄的同时,应天的一座别院里,各地的商人代表激烈争吵起来。

    这些人都是南直隶的商人,可是和其他省不同,像福建就是闽商,广东就是粤商,山西就是晋商……南直隶就复杂多了。

    在南直隶,首屈一指的自然是苏商,可苏商也代表不了南直隶,甚至连江南都罩不住。因为在上游的徽州,拥有着实力更强悍的徽商。

    要说徽商就很强大吗?

    别逗了,扬州和淮安还有盐商呢!

    一个南直隶,仅仅一个省份,就拥有三个顶尖儿的商帮,纵观全国,那也是独一份!

    若是他们能联合起来,绝对是横行天下,所向睥睨,只可惜,这是永远不可能的。尤其是在这个时候,他们自己就先吵了起来,准确说,是相互咬了起来!

    苏商的代表就切齿道:“三义会的那帮人,简直丧尽天良,他们自诩聪明,现在出了事情,我们可不会跟着一起送死!“



第914章 商人哪有不自私的
    柳淳这家伙有点懒了,按理说该一鼓作气,直接抓人,来一次彻彻底底的清洗,这样才能对得起万众期待的读者……和观众啊!

    光是抄了秦淮河的仓库,柳淳就没什么动静了,这是什么鬼啊?莫非牵连到了徐家,就不敢动手了?

    别忘了,过去姓柳的可是连宗室都不在乎的,王爷被他搞翻了多少,就连那些靖难勋贵都不在话下,怎么轮到徐家就畏手畏脚了?

    莫非是枕边风的威力太大?

    这枕边风是来自太师的象牙床,还是来自龙床,貌似有点意思啊?

    外面的人胡思乱想,可是真相却没有这么复杂,柳淳在等待!

    没错,就是在等!

    南直隶这个地方吧,

    十分有趣。

    从地图上看,一条长江,把一个省分成了两半,一半江南,一半江北。

    光是江南这部分,也不是完整的。

    想必大多数人都知道那首著名的芙蓉楼送辛渐,芙蓉楼就在镇江,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开宗明义,告诉大家伙,这里是吴楚两国的分界地,早在春秋战国时候,苏州这一片就是吴地,至于应天,这属于楚地,跟传统的江南吴文化圈不挨着,所以有些激进的人把应天称作“徽京”也是源远流长的。

    这个趋势到了大明朝,就更加明显了。

    老朱在争夺天下的时候,是以应天为根据地的,而东边的苏州等地,则是张士诚的地盘。老朱跟张士诚的战斗最惨烈。

    等到老朱打下了天下,就把吴地直接纳入了掌握之中,并且课以重税,还屡次迁徙豪强,加强控制。

    总体来说,吴地的百姓对待大明王朝是有反感的。

    所以作为都城的应天,跟其他苏、松、常、镇四府玩不到一起,也就不足为奇。

    这样一来,以苏州为根据地的苏商,还有以徽州为大本营的徽商,就出现了矛盾。

    如果说江南这一部分很乱,这也就罢了,把目光转到江北这部分,那就更乱套了。

    这里面要说整个江南,最不平衡的一个城市了,绝对的高开低走,而且越走越低!

    这就是扬州!

    曾经的扬州可是九州之一,论起规模,比很多省还要大,而且唐代就有扬一益二的说法……作为曾经天下第一等繁华所在,完全有资格把其他城市当做弟弟!哪怕是应天,也不在话下。

    但接下来扬州的运气就不太好了,尤其是整个经济中心越来越往江南移动,财富越来越往沿海转移,扬州的日子就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可即便如此,扬州还控制着两淮盐利,拥有一群富裕的盐商,不论经济实力,还是历史底蕴,都有称道的地方。

    这么说来,扬州就能统御江北了吗?

    笑话!

    你问问徐州答应吗?你有我们的战略位置吗?

    你有食盐,淮安府差在哪里,不服把食盐堆起来,看看谁多谁少!

    这三个府闹得热闹,但是别忘了,就在旁边,还有个凤阳虎视眈眈呢!

    我们是什么都没有,可我们出了个朱皇帝!

    凤阳可是中都,论起地位,跟应天北平都是平级的……而且我们凤阳还有个巡抚呢!

    有巡抚很了不起吗?

    按理说,巡抚都是管一个省的,但是在南直隶这里行不通。

    南直隶最富庶的苏松常镇,有一个专门的苏松巡抚管着。

    在应天,设立一个应天巡抚,只能管管安庆、徽州那边,至于凤阳巡抚……说来惭愧,顶着凤阳巡抚的名头,但是凤阳作为中都,却没有巡抚衙门的位置,直接被赶到了泰州驻扎……

    就这么说吧,在行政上,多头马车,在文化上,江南江北,吴文化,楚文化,两淮文化……整个南直隶,就是个拼装货!

    但是谁说拼装车不如品牌的!

    人家这个拼装,用的都是最好的零件,汇聚的都是天下英才,结果就是这辆车在整个大明朝,一骑绝尘,无人能望其项背。

    尤其是对外开阜通商之后,松江府飞速发展,在最近几年,已经具备了跟苏州叫板的底气……另外呢,在两京铁路修成之后,应天快速发展,而且应天和松江之间的铁路,也在商人的努力之下,彻底修通了。

    这下子江南的工业集团快速发展,冶金,机械,交通运输,甚至钢铁,焦炭,全都爆炸式增长……

    “这么热闹的应天,区区三义会,也想一手遮天,真是痴心妄想!”

    柳淳老神在在,因为他有底气,也有把握。

    只要挨了迎头一棒,这些商人就会知道该怎么选择了。

    毕竟商人是追逐利益的,他们可不是动不动就拼了身家性命的疯子。

    果不其然,苏商这边,态度十分坚决。

    “我们苏州有那么多生意要做,工厂,作坊,多少人都是做着海外生意……把股市毁了,对谁都没有好处,我们不能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扬州的盐商不爱听了,“瞧你们说的,谁不是一大堆的生意……可是朝廷的动向你们不是不知道。禁绝商帮,清查会馆,朝廷不让咱们活着,咱们不能不拼!”

    “拼?怎么拼?”苏商讥诮道:“你们要是个精明的,跟着拼一把也行。可现在呢,你们根本玩不过柳太师,他随便放个消息,股价就暴涨,随便出手,就暴跌腰斩……光是我们手上的资金,就折进去七成还多!拼,还怎么拼?”
1...478479480481482...5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