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先忧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长缨书生
娇女未闻亡国痛,一身惊艳左衽衣。
神州耻笑汉服时,后世不流华夏血!
闻私语,论正装
第81章 点钿
“黛墨轻描柔若水,眉间翠钿辨中华”
-
马新莹走后,我收回眼神,看到萧秀望着马新莹背影不断摇头。我遂对萧秀笑着安抚道:“如今长安盛行奇装异服,许多人以此为荣,我看新莹姑娘与那些人比起来,已经算很好了,萧兄当学着包容才是。”
“并非不包容,只是包容也当有底线。这些奇装异服,闲暇时,偶尔穿穿也无伤大雅。我担忧的不是这个,而是人们没有意识到这件事背后可怕的伤害,对自己宗族的伤害。当人们都追随潮流,脱下自己族人的衣裳,转而披上其它种族衣裳穿行于世的时候,人们要如何说服自己的后人去穿上自己族人的衣裳呢几代之后,脱下自己族人衣裳的宗族会完全被其它种族所同化。而原本存在的宗族,无论其历史有多辉煌,无论其血脉有多高贵,都会被人们逐渐遗忘,消失在岁月里。很多事情,以当下视角来看,合乎潮流,也无关紧要,可若是以几代人的立场审视,以千百年的目光回望,这些事情岂止是大错特错,简直罪不容恕,有些事情的结果更是毁宗夷族。想我华夏立世几千年,唯独最近的几百年里,在这种包容中一点点丢掉了秦汉风骨,倘若连华夏的衣裳也不穿了,那离灭族还远吗其他人,我无法要求和约束,可萧府中人,我决不允许他们如此。华夏将亡,我辈虽无能,亦不敢等闲视之,放任自流。未能闻达,无力匡正天下,也当修德自律,独善其身。”萧秀对我严肃地说着,虽然他没有看我,只是盯着棋盘,可我在他眼中,却看到了闪烁的泪光。
萧秀的泪光中,我看到了他的忧思,我也看到了他的热爱。不得不说,在很大程度上,我是理解并支持他的。可看到他如此,我还是希望他能看开一点,不要自苦。于是,我抿了口茶,对萧秀缓缓说道:“世间的很多事,并非我等一己之力就可挽回的。萧兄,凡事力不能及之处,不可强求。你我皆非王侯将相,能行己有止,明德自律就足够了。就算华夏真的亡于我辈,后人骂的,也是那些身居高位却浑浑噩噩的大人物们。”
“后辈没有指名道姓,难道我们就不是罪人了吗不同流合污,确实难能可贵,但明知是错,却不站出来纠正,不止是没有担当,对后世不负责任,更是不明大义,是最终恶果的帮凶。天下之兴,兴于合力;天下之亡,亡于自私!只是我身在府中,牵连甚广,不敢恣意。”萧秀纠正我道,言语中透着无奈和不甘。
我认可萧秀所言,可在我心中,却生出别样情愫,遂将茶杯放回,嘴里不自觉地低声叹道:“天下何其大,华夏何其小!若万邦归一,再无征伐,无君无臣,民乐其业,华夏之亡,亡于永兴,亦未尝不可”
“尚兄说什么”萧秀问我道。
我抬眼,看到萧秀正用惊愕地眼神注视着我,我便淡然一笑,回道:“我又说胡话了,萧兄见谅!我明白萧兄心系天下,相信有一天,我们终会让一切回归正道。退一步说,就算我们最终没能达成所愿,我也相信迟早会有人能做到,因为我们华夏从来都不缺清醒的仁人志士。每当家国危难之际,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我们这种人毫不犹豫会去做的事。只要历史犹在,我们这种人就不会消失;只要我们这种人没死绝,华夏就亡不了!”
随后,我们都没有再继续说什么,先后端起茶杯喝了起来。
这时,珠玑进来行礼道:“诗岚贪睡了,还请先生责罚!”
“责罚什么是我让他们在你房中点了安眠香,就是想让姑娘多睡会儿。姑娘这两日奔波劳累,多休息才是应该的。”我笑着对珠玑说道,起身去扶他起来。
萧秀也起身,跟我告辞:“既然诗岚姑娘来了,就请姑娘陪侍吧。尚兄,我还有些琐事要安排,就先去了。”
我对萧秀点点头,目送他离开。接着跟珠玑一起回到座位上,坐下叙话。
“姑娘,昨日上官柳儿他们有何反应”我问道。
珠玑温文尔雅地回道:“听完先生的谋划,上官柳儿没有感到意外,反倒说与他想的一样。”
“看来他有推举的人了,不急,我们想观望一下再说。无论他举荐谁,陛下都不会轻易应允的。”我接过话道。
我与珠玑闲聊着,没多久马新莹换了一身衣裳回来。我便与他们二人去园内逛了逛,整日都没什么大事,直到夜间,萧秀和邓属才带来鱼弘志的消息。
“今日在得知追蠡虫的事情后,鱼弘志便悄声将督造和护卫‘望仙台’的神策军换成了左军那边的。天黑以后,鱼弘志一贴身侍卫穿着夜行衣去‘望仙台’那边了。”邓属对我禀报道。
我有些不解地问道:“督造也是神策军的人”
“是,据说当时皇帝想都没想,直接将督造的事情交给鱼弘志了。按照尚兄的猜想,皇帝这样做,可能也是为了均衡吧。”萧秀对我解释道。
萧秀的话不无道理,我也就没再继续追问。不过鱼弘志的所作所为,却不得不让我有所担忧,于是对萧秀和邓属说道:“鱼弘志将人换了,怕是想逃避追责。”
“是啊,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我便是这样觉得的。”邓属应和道。
我冷笑一声:“哼,他越想如此,我偏不让他得逞。”
“尚兄想如何做”萧秀问道。
我想了想,回道:“我们或可将此事知会马元贽,马元贽闻知此事必会恼怒。此时,我们可劝马元贽顺势而为,将那些督造和守卫‘望仙台’的人,慢慢换成左军中效命鱼弘志的那些人。待到东窗事发,马元贽装傻充愣便是。追究起责任来,可推脱说不知何故鱼弘志中途将护卫和督造的人换成了左军,而马元贽觉得换的那些人不得力,所以派了得力之人取代。到时,饶阳公主就是再蠢,也能看出来,一切都是鱼弘志在背后策划的。”
“这样一来,鱼弘志就算极力辩驳,也摆脱不了怀疑。至于马元贽,向来畏首畏尾,皇帝和饶阳公主反而不会对他有更多猜疑。这件事到最后,饶阳公主会失去卢弘宣,而自作聪明的鱼弘志成了众矢之的。既然尚兄定下了,那我这即着手去办。”萧秀说着便准备起身。
我阻拦道:“不急,明日再告知马元贽吧,给鱼弘志一些时间,待他将追蠡虫放好再说。对了,崔铉被杀,陛下派谁去查此案”
“陛下命大理寺、京兆尹和金吾卫协同办案。在韦澳的指引下,他们已经怀疑到‘潜龙渊’的杀手身上,早些时候就已派人去追崔珙了。”邓属对我回道。
我肯定地点点头,继续说道:“崔珙押解后,崔家定会不知所措,还需有人去指点他们一下才好。”
“如何指点,还请先生详说。”邓属追问道。
没等我开口,萧秀接过话道:“找个人假扮道士,去崔家走一趟。也不必明说,用些云山雾绕的话,让崔家知道往哪个方向查就是了。至于派谁,稍后我与你细说。”
“对了,萧兄,河湟那边进展如何”萧秀的这个主意让我突然想起严从法,故而问道。
萧秀不紧不慢地回道:“前几日送来的消息,说是严从法已经协助张议潮开始接触当地的名门望族李家和索家,并且与佛教僧人也有了联系,不过一切都刚刚开始,所以进展不大。”
“河湟之地形势复杂,吐蕃有自己的本教,与佛教水火不容,若能将佛教拉过来,对张议潮和严从法会有很大助益。至于当地的名门望族,我也从千机阁的卷宗里看到,不仅人丁众多,实力雄厚,而且尚武之风颇重,所以老堂主这样安排,确实合情合理。不过除了这些人,我想当地应该还有些散落的豪杰之士,若时机成熟,可一并招募过去。”我接过话说道。
萧秀点点头,回我道:“招募义士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只是当下时机还不够成熟。等到时机成熟,我想他们会举义旗,自行招揽的。”
“有老堂主坐镇,相信河湟那边不会出大的差错。说来惭愧,我也就只能跟萧兄了解一下情况,实质上帮不了什么。无论我们在长安最后能走到哪一步,但愿河湟之地最后都能收归大唐。河湟的百姓,太苦了!自安史之乱以后,吐蕃逐步侵占河湟之地,奴役汉人何止百万。怎奈大唐历经数代君臣皆羸弱不堪,或有力无心,或有心无力,皆置河湟百姓生死于不顾。指望大唐的君臣是不可能了,只得靠张议潮他们这些当地豪杰们,带领百姓奋力反抗。若能成,就算自立为王也是好事,至少汉人不必对吐蕃人卑躬屈膝。若不能成,也不会更糟了。”我对萧秀感慨道。
萧秀也跟着叹道:“是啊,河湟沦丧已近百年,吐蕃迫使当地汉人为奴为婢,移风易俗,很多人都已不识汉字,不认炎黄,是该收回来了。我们从食肉寝皮的野蛮人,到习周礼,知仁义,经过了成千上万年的努力。从知礼仪,到遵守国法家规,又经历了上千年。而这些,都抵不过吐蕃对河湟之地汉人的奴役。不到百年而已,老堂主来信说,很多当地汉人已经衣不蔽体,行不知耻,与犬彘争食。初知此事,不由得痛心疾首,又倍感无能为力,只得仰屋窃叹。”
“足见自野蛮入开化难,而自开化入野蛮易。人之本性中,与生俱来便是有兽性的,只有后天不断教化,才能让人学会克制兽性而遵循人性。若是将人一出生就放之山野,待人长大,便与禽兽无异。自习周礼开始,我华夏便与蛮夷有别,这区别就是教化不同。华夏育人,尊礼重德,传承为先;三纲五常,自律为本;敬贤循道,以智服人。而蛮夷育人,拼力斗狠,填欲为先;无君无父,自私为常;畏强凌弱,以暴屈人。凡事,我们可以知先人足迹,趋利避害,亦会思后世之忧,谋长久之计。而蛮夷却截然相反,因不记历史,故而不知利害,凡事都以满足私欲为目的,行事更不会谋长远,多以掠夺为主,千百年不改其陋习。”我接过萧秀的话,自顾自地说道。
萧秀听完,又叹道:“不记历史的人,就像不知越冬的蚊虫,只能在夏天强盛,冬天灭绝,周而复始,不可延续。但愿我华夏永远都不会被蛮夷所同化,倘若真的不识汉字,不读史书,华夏也就真的算步入穷途末路了。好在河湟并非天下,迟早都会收复,那些被奴役的百姓,也终将醒悟过来。”
我对萧秀点点头,这时马新莹进来瞪着我们,怒道:“几时了还不睡”
就见萧秀白了马新莹一眼,随后与邓属一同起身,在马新莹的怒视中,跟我行礼后默默退出门去。我也起身跟萧秀行完礼,乖乖去榻上躺下,在马新莹的怒视中闭上眼。马新莹给我掖好被子,没过多久,就听见他出门去了。在马新莹走后,我也不知不觉睡着了,等醒来已日上三竿。
用过朝饭,我与珠玑、马新莹三人到梅园中的小亭里边晒太阳,边闲聊着。
“姑娘今日怎么描了翠钿往日从未见姑娘描过花钿,这是有何讲究吗”我问马新莹道。
“哼!”马新莹双手托着下巴,将头撇向一边,傲娇地不理我。
珠玑见状,温婉地笑着忙劝和道:“听说昨日先生对妹妹的胡人衣装颇为不满,所以今日妹妹特意点了翠钿,这翠钿可是我华夏独有的,不知先生觉得如何”
我其实并没有对马新莹的胡服有什么不满啊,于是争辩道:“我何曾”
“先生且说美不美艳便是!”珠玑打断我道,边说边盯着我,轻轻摇着头,示意我不要再争辩下去了。
我也没多想,立刻应道:“何止是美艳,简直是绝色!与梅花相映,仿佛天上春色坠落人间一般,恍惚间似非凡尘之人。”
珠玑听完,掩面而笑。马新莹也转过脸来,不好意思地羞红了面。没等我多赏片刻,萧秀领着邓属过来,打断了我。
“先生,今日朝堂上,李让夷和户部的官员们,都举荐中书侍郎、集贤殿大学士——郑朗,权知户部,不过陛下当场就给否决了。”邓属对我行完礼后,说道。
我的记忆被拉回到千机阁的卷宗中,遂笑起来,对邓属说道:“情理之中的事,郑朗怎么可能被陛下认可,他最多也就修修国史罢了。我记得,他发迹是陛下登基以后的事,从给事中到华州刺史、定州刺史,后入朝拜御史中丞、户部侍郎,没多久又出为鄂岳浙西观察使、义武节度使、宣武节度使。再后来又入朝历工部尚书,时间不长就迁为御史大夫,之后再任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可是依旧任职不长,就迁为中书侍郎、集贤殿大学士兼修国史。他两出两入,升迁之快,令人侧目。我想这其中免不了有他本家——荥阳郑氏在背后的撑持。荥阳郑氏为了在朝中屹立不倒,自然是要在各股势力中都栽培自己的人。李德裕那边有礼部尚书郑肃,将郑朗塞给饶阳公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只可惜,郑朗虽才学出众,却食古不化,难堪大任。他的升迁,大多是荥阳郑氏和饶阳公主推动的,可任职以后却难有作为,故而总是很快就被贬谪。如今给了个虚职,让他兼修国史,倒是让他干起了最初任起居郎时差不多的活儿,他却乐在其中,丝毫没有不满。想必这次把他推出来,也并非他本意,只不过是饶阳公主急不择途罢了。”萧秀笑着接过话,用嘲讽般口气说道。
我也笑了笑,不想在郑朗身上浪费时间,于是转移话题问道:“不说他了,邓领卫,其它诸事可还顺利”
“马元贽那边,一早就派人过去联系了。去的人还没回来,回来后会立刻报与先生。对了,算着日子,崔珙应该在押解回京的途中了,我们是否要派人沿途护卫一下”邓属问我道。
我想了想,回道:“还是护卫一下吧。朝中势力倒是无妨,此时没有人会刻意去找崔珙麻烦。不过崔家大房估摸着会按耐不住,虽然‘潜龙渊’必会派人护卫,但为防万一,我们也在暗中保护一下吧,毕竟崔珙也算是半个无辜之人。”
“诺!”邓属应答道。
“还有其它的事吗”萧秀接过话,继续问道。
邓属默不作声,低头想了想,突然想到什么,忙说道:“对了,还有今晨飞鸽来信,荥阳的人没能拦住**青。他抢先一步找到胡八,并且已经在押解回京的途中。算着日子,过两日就会到长安。”
“你们最近为何屡屡失手”萧秀压低声音责备道。
我见状,没等邓属行礼认错,忙圆场道:“无妨,正直之人不可用强,邓领卫做的没错。对于**青,若常法不可行,那就让我来劝说他吧!”
我皱着眉头,看向梅园中傲立绽放的梅花,眼角又被马新莹额头的翠钿吸引,不由自主地在心中叹道:
傲气不与万物同,芳香要比九州浓。
寒来笑看花独放,万里江山只此红。
褪胡服,点翠钿
第八十二章 本分
“皆知此事非仁义,见惯浑闲罪不觉”
-
“不知先生打算如何劝想让**青交出胡八,可并不那么容易。”邓属提醒我道。
我看向他答道:“或许我的话,他不会听。但陛下的话,我想他不敢不听吧”
“陛下的话”马新莹在一旁好奇地嘀咕了一声。
我笑着跟马新莹解释道:“对呀!我可假装是陛下密使,传陛下口谕,让他交人,难道他还敢不交”
“陛下密使需信物为证,怕是不易办到。”珠玑也担忧道。
此刻萧秀接过话:“这倒不算难事,若尚兄真打算这样做,我自有办法弄到信物。”
“你们还真是一丘之貉,一个认太监做干爹,一个自己都去假扮阉人。哎,这院内也就邓叔还算为人戆直。”马新莹一口气叹地让我又气又笑。
“新莹,胡说啥!”邓叔立刻低声斥责道。
再看萧秀,憎恶又无语地怒视着马新莹。
未免尴尬,珠玑忙接过话道:“先生和二公子如此行事,想是形势所迫的权宜之计,岂能算得数对此,妹妹自是心知肚明,也就看着先生和二公子皆为豁达之人,才这般玩笑不是”
“这世间很多人,行事高调,光鲜亮丽,可做地却是损人利己之事。而有一些人,虽行事隐晦,不择手段,但做地却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故而,怎可因鸩酒装在玉壶而赞赏它,又怎可因莲花出于污泥而鄙视它呢”我也顺着珠玑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