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烽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瑞根
“哼,老爹自有计较。”被自己幼弟的话也给噎得一时间顿了顿,但是年长汉子还是沉声道:“五郎,眼下局势混沌,老爹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难道还考虑不到这些?他自有分寸,我琢磨着那江某人怕是也是观察试探,要看看我们这边的反应,朱茂对咱们都没办法,强龙不压地头蛇,他没那么蠢。”
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 来/,各种小说任你观看,破防盗章节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shubaon.com 谢谢!





烽皇 第八十六节 王朴
新第三书包网域名:www.shubaon.com 请书友收藏
江烽的确还没有那么蠢。
在兖州局面尚未完全稳定下来之前,他当然不会对郓州有过多的动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对郓州毫无举动,宣示主权这是一个最起码的表示,像占领宿城,就是一个昭示。
郓州五县,巨野和郓城在巨野水匪绝对控制之下,县城紧邻湖岸,现在当然不能去碰。
北部三县,寿张、须昌、宿城,在此之前实际上是被朱茂放弃了的,甚至连紧邻巨野泽的兖州西部平陆县也是被放弃了的,不过在淮右(武宁)军正式进军兖州之后,这种局面必须要改观。
平陆不用说,那是兖州境内,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对兖州的控制从何谈起?至于宿城,偏居郓州东北一角,紧邻兖州,距离湖区也有相当距离,而且这也是与济州连通的要道咽喉,所以拿下宿城义不容辞。
照理说郓州州治须昌距离湖区也还是有些距离,但是这里和另一县寿张一样,长期在湖匪的控制下,这两县的士绅大户实际上已经与湖匪沆瀣一气了,这种情况下冒然进军须昌必然会遭遇不利,江烽不为。
蚕食鲸吞,目前淮右(武宁)军对兖郓的攻略已经过了鲸吞的阶段了,接下来就是要一步一步将郓州纳入,这就需要蚕食之法。
江烽端坐主座,目注坐在堂下的二人。
一老一少,王序、王朴父子。
这又是自己改变历史所遭遇的名人,蝴蝶效应有时候会出现,但是以自己这小蝴蝶翅膀,很多人很多事,依旧会出现。
王序并没有太大名气,当然那是在历史上,但在如今他却是郓州,也就是宿城的王姓的领头人。
而坐在王序身旁的目光灼灼打量着自己就是那王朴了。
历史上王朴可是赫赫有名,一纸《平边策》,道尽以中原之利而取全国的韬略,虽嫌简陋,但是其脉络却是清晰无比。
连赵匡胤都说,此人在,朕不得此袍著。
王朴在《平边策》中提出了因地制宜先易后难统一天下的方略,同时也列举了声东击西和疲兵之略,颇有太祖之法,至于说《平边策》前段所言的得民心(道)者得天下反而是人皆言之,算不上什么高论。
这等英杰,江烽当然要收归囊中,现在王朴不过三十不到,但王朴年少聪慧颖悟,饱读诗书,胸有韬略,年近三十而立之年,已可入仕一展风采了。
而且更难得的是王朴多才多艺,不仅与文才英华,军略精通,还在建筑规划、阴阳律历、术数音乐上极有造诣,这是史书所栽,但实际上就是这王朴是个天生的文臣加术法大家。
江烽在询问兖郓人才时,就有人提及了王氏一族,乃是郓州宿城有名的士绅大族,王序也是当地王氏一族的首领,而其子王朴天纵奇才,不但文才韬略冠绝一方,而且对术数造诣极深。
江烽这才回过味来,这个王朴好像就是历史上后周柴荣的肱骨之臣王朴,他就是山东东平人,这宿城不就是日后的东平么?
这宿城几易其名,东平、天平、宿城,换来换去,又和须昌并而复分,分而复并,并了再分,所以也是搅得人头晕,不过王朴之名也足以让江烽这个历史系的高材生牢牢记住了。
“郡公,不知郡公招小民父子前来,……”
见王序父子又站了起来,江烽微笑着抬手示意,“坐,坐,不必拘礼,久闻贤父子诗书大名,术法精绝,某入主兖郓,希冀能兖郓父老一解兵灾人祸,欲得兖郓父老相助,……”
文绉绉的话让江烽也是格外别扭,虽然来到这个世界几年了,但是要和文人们打交道还是一件费力事儿。
王序父子也是觉得好笑,这位听闻是寒门出身的郡公大人,不喜文事,但对文臣却还算重视,只不过此辈以武立国,短短几年内,竟然打出偌大一片天下,倒也不可小觑。
一番寒暄之后,江烽竟然有些不知道该如何说下去的感觉。
王序显然是一个有些古板的士绅,若是邀请其出仕,或许会同意,但是其性格却未必合适,倒是与王朴的几番对话,江烽已然感觉出其表现出来的咄咄英姿,颇为看好。
谈话完毕,只有礼司官吏延引其到馆驿中歇息。
“如何?”
“少有英才,卓尔不凡,倒也不负盛名,不过其居然通晓术法一道,倒是让人很是讶异,这等纯正文人士绅出身,居然会精研术法一道,的确少见。”王邈笑着道。
“吾观其胸中颇有锦绣,意欲招其入仕,先行让其在枢密堂中为从事。”江烽沉吟了一番才道。
这等名臣若是不用颇为可惜,当然要让其骤登高位也不符合情理,再说了再是腹有英华那也得要慢慢洗砺方能出彩,否则就成了揠苗助长了。
“嗯,属下觉得可以,先让其熟悉事务,其家亦是深受兵祸荼毒,观其言行,倒也无虞忠诚。”
王邈更重视这一层,若是心存不轨,让其进枢密院,倒成了引狼入室了,不过这自有无闻堂来监控考较,倒也不必过分担心。
******************************************
回到驿馆之后,王序和儿子在茶室中独处。
他原本以为这位刚被朝廷封为彭城郡公并兼任了武宁节度使的贵人是要借助王氏一族的力量来经略郓州,从开始的交谈来看,也的确有这方面的意思,但是他也能明显感觉到江烽对自己儿子的兴趣更浓,反倒是那位衙推大人对自己更看重一些。
贵人对自己的儿子看重当然是让人高兴的,但王序觉得江烽对儿子的其中并非文事,江烽本人就不通文事,所以要么就是看重儿子的武略,要么就是术法,这都让王序有些遗憾。
不过王序也能看得出来这位彭城郡公在淮北兖郓的崛起之势不可阻挡,兖州已经落入其手,朱茂主动求避,至于郓州,王序也不认为现在看似气焰嚣张的湖匪就能一直延续下去,那只是朱茂的无能才会导致这种状况,只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作支撑,解决湖匪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唯一就是耗些时间和精力罢了。
没有谁一辈子愿意背上一个匪名,哪怕他自己一辈子为匪,但也绝对不愿意自己儿孙也为匪,忠孝礼义廉耻在士人心中仍然根深蒂固,就凭这一点,只要心存几分良知者就不会一条路走到老。
王序也知道自己儿子早慧,加之杂学颇多,在地方上也名气大噪,所以被上边关注也属正常,但是如果说纳入江烽眼中,那意义又不一样了。
现在江烽独揽两军节度使,治下十余州,虽说根基浅了一些,但是其流露出来的勃勃气势更非大梁、平卢这些老迈庸碌的藩阀可比,为人父者当然希望自己子女能有一番造化,若是被江烽看上,王序当然愿意为儿子当一块铺路石。
“大郎,你觉得今日郡公召见你我父子二人,意欲何在?”
“父亲,这不是明摆着么?兖州已定,兖郓一体,郓州如何能悬于外?”王朴隆鼻鹰准,面目森冷,即便是在父亲面前也少有和色,“以郡公之雄才伟略,如何能容忍郓州脱离股掌之外,且郡公之意怕是不在郓州,而在平卢吧。”
“平卢?”王序皱起眉头,“若是郡公有意平卢,何须这般急切攻略郓州?巨野水匪势大,要想解决匪患,非一朝一夕之功啊。”
“父亲此言差矣,巨野水匪看似势大,不过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罢了,若是郡公有意,要灭巨野水匪,也不过就易如反掌,给吾一年时间,吾便能灭巨野水匪。”王朴傲然道。
“尔何出狂言?!狂妄!”王序勃然大怒,虽然希望儿子能受重用,但是这般作态却是王序不喜的。
“父亲,非是儿子口出狂言,儿子只担心郡公连一年时间都不愿等,所以要解决水匪之患,还需多管齐下。”王朴摇头,并不惧怕父亲发怒。
“何谓多管齐下?”王序本来怒意勃发,但见自己儿子这般胸有成竹,又忍不住按下怒气,问道。
“一管,从陆上步步紧逼,坚壁清野,施以连坐之法,断绝水匪陆上接应;二管,分化离间,让水匪自疑内讧,自相残杀;三管,予以招安之术,自有愿意谋一出身者,里应外合,剪灭可期。”王朴信口道来,如数家珍,“再说了,郡公有寿州水军为助,如果能让寿州水军沿泗水入桓水,未必不能一战。”
“湖匪有地利优势,非水军所能比。
“那又如何?这年头,收买一二通晓地利水性者易如反掌,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对湖匪怨恨者众,愿意出卖者更甚,那些士绅也不过是些墙头草,真要见官府势大,还不是纳头就拜?”王朴一脸不屑,显然对自己父亲的迂腐不以为然。
王序无言以对,自己这个儿子对人性看得很透,有时候话语更是刻薄无比,让人难以接受,但却不能承认就是如此。
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 来/,各种小说任你观看,破防盗章节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shubaon.com 谢谢!




烽皇 第八十七节 愁
新第三书包网域名:www.shubaon.com 请书友收藏
“吾观郡公对你颇有延揽之意,你意如何?”王序沉吟了一阵才又道:“你无须顾忌家中,淮右军既然占了宿城,便很难撤出,湖匪虽然猖獗,但是在陆地上却是不敢与官军争锋的,所以你不必担心,按照你自己的意愿行事便可。”
“郡公抬爱,儿子当然要抓住机会。”王朴相当果决,“学成卖于帝王家,郡公虽然现在还只是郡公,但儿子看好他,不拘一格降人才,他麾下诸将众臣大半来自各地,乡党甚少,足见其胸襟气概,儿子以为日后郡公必会取代大梁,成为中原霸主。”
“中原霸主?”王序微微动容,这意味着儿子追随对方,便有从龙之功了。
“恐怕还不仅仅是中原霸主呢,现在郡公已拥有江淮之地,现在吴越正与蚁贼混战,短期内难见分晓,若然北方局势有变,郡公可从容应对,河朔和平卢皆可为郡公下一个目标;若然北方局势已然僵持,那郡公亦可在淮南发动攻势,楚扬二州尽皆膏腴之地,若然为郡公所取,便可奠定问鼎天下的财赋基础。”
王朴越说越兴奋。
王序皱起眉头,“大郎,怕是有些远了,郡公虽有淮右为根基,但兖郓淮北被朱茂、时酆二庸人耽误已久,郡公初取,须得要时日来将养生息,这两年北地大旱,民不聊生,若然一味兴兵作战,兖郓淮北都支应不起,弄不好就会再生民变,欲速则不达啊。”
“郡公麾下谋士如,岂会想不到这些?若说是兖郓荒废已久,倒也是实话,但淮北却未必,时酆是因为麾下诸将尾大不掉,加之蚁贼祸乱,不得不扩军养兵,远远超出了自家承受,现在郡公接手淮北就不一样了。”
“怎么就不一样了?”王序不解的问道。
“淮右财力尽皆花费在了养军上,颍亳徐泗海五州,人口不过百万余户,养兵却超过十万之众,精壮皆被抽入军中,加之战乱四起,民夫也被大量征发,田地荒芜,何以为生?”
王朴话音未落,王序已经有些不耐烦了,“你还没说郡公接手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郡公有浍寿庐濠四州作为粮仓,这四州本来就是淮南膏腴之地,盛产粮食,加之这几年未经大的战乱,水利灌渠亦是遍布,只需稍加将养,便是鱼米之乡,其出产粮食完全可供兖郓淮北需求,只要淮南粮食北运,兖郓淮北粮价便涨不起来,民众便不会担心饿死而外逃,民心一稳,众皆归服,对周围的河朔平卢亦有莫大影响,彼方之民,知我政化大行,上下同心,力强财足,人安将和,有必取之势,则知彼情状者,愿为之间谍,知彼山川者,愿为之先导。彼民与此民之心同,是即与天意同。与天意同,则无不成之功矣。”
王序听得自己儿子滔滔不绝的这一番话,也是无言以对,论口才,他本来也不是自己这个儿子的对手,加之儿子本来也在这方面有所准备,他也只能叹服。
“以你之意,你是打算要留下来?”
“若然郡公见爱,儿子当然竭尽所能。”王朴不拘泥。
“唔,也罢,谋个出身,也算是为我们郓州王氏先导,日后族里尚有不少子弟希望有所出息,你也算是探个路吧。”王序抚掌点头。
******************************************
“哦,这父子二人倒也有趣。”听完驿馆人员报告,江烽扭头笑道:“九郎,如何?和你所想不太一样啊。”
“没想到这父子俩都还不是那种迂腐之人,这样正好,君上既然如此看重那王朴,不如就招之入仕,左右近期君上还要在兖州呆几日,也可就近考察一番,听一听其还有什么惊人之论。”
王邈倒是不太在意,但江烽心中却是感慨不已。
这王朴的平边策他是隐约知晓的,没想到其中一些观点竟然提前被引发出来了。
他也知道王朴极为聪慧,肯定觉察了自己派人要偷听其宏论,所以也就借势发挥。
不过他倒是也很喜欢对方的爽直利索,历史上这王朴就是一个刚直之人,所以虽极有才华,但人缘关系却不太好,也不知这一世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出现而改变。
江烽知道这东平也是颇出人才,除了这王朴外,还有一个和凝,不但诗词歌赋极佳,而且对律法极有研究,只是让人查寻,得知和凝已外出游历一年多,至今未归,也让江烽甚为遗憾。
“兖州事毕,便须着手郓州,但武宁军整编尚需时日,不知君上可否有了决定?”
王邈更关心的还是军队整编这一大事,仅此北来兖州,除了要与兖州诸将逐一会见面谈听取他们的想法意见外,也有检视兖州诸军战斗力究竟如何的意图在里边。
王邈和梅况前期对兖州诸军的点验已经有了大概情况,原泰宁诸军总计加起来兵员大概在一万八千人左右,择其精锐,安置老弱残兵,大概可保留一万六千人左右,这也获得了兖州诸将的基本认同。
同时淮北诸军卢启明和俞明真部,以及时酆遗留下来的数千亲兵,加上在符离、蕲县之战后俘虏的淮北兵,还有庄永胜到滕县之后紧急征募的两军兵力,这个数量也不小,足有三万二千人左右。
不过这部分兵力中因为卢启明、俞明真部不少都是在蚁贼之乱中损失较大后新募兵力较多,战斗力相对较弱,卢、俞二人都支持裁汰部分兵力,所以这三万二千人进行精简之后大概会保留在二万五千人左右。
这两部加起来也有四万余人,堪堪达到十六个军,也就算是武宁军的底子了。
算一算这武宁军如果按照这个规模搭起来,总编制和兵力已经超过了淮右军。
骤然暴增这么多兵力,但是在财赋上徐州、泗州以及兖州、沂州却基本上无法给江烽提供多少支持,相反,由于兖沂二州以及徐泗部分州县大旱,反而需要从淮南调拨大量粮食来赈济,否则就会形成一大波灾民南逃的风潮。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淮右(武宁)是万万撑不起这么大的军队规模的。
“数量太大了,淮右撑不起,九郎,你把这个数一报,陈蔚就病了,他觉得天都快塌下来了。”江烽苦笑。
要说这么大一个地盘,七八万兵力并不算多,甚至可以说有些偏少,可关键在于徐泗兖郓沂五州,现在是一片狼藉。
除了徐州和泗州还稍有生气,那兖郓沂三州就纯粹是一个大窟窿,无底洞,只等着你去填,否则那朱茂为何会如此爽快的就奔济州去了?
兖州诸将也不傻,为什么不跟着朱茂去?为什么这么爽快就接受了淮右的整编?他们很清楚,再拖下去,他手底下的这些士卒自然都会逃亡得一干二净,你连饭都管不起了,你还招啥兵,打啥仗啊。
当兵打仗,最根本的就是能管一日两顿饱饭,做不到这一点,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只要能撑过今年,淮北和兖郓沂三州的局面就会好转,可军队却不能先解散再来重新募集训练啊。”王邈力图说服江烽。
“九郎,你无须在我这里说这些,某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陈蔚和杜拓都认为无法支撑,纵然把淮南那边的粮食全数运上来,但军队成军可不仅仅只是把饭管够那么简单,军甲器械,马匹粮草,车辆帐篷,衣袍赏赐,哪一样都少不得啊。”
说到这里江烽就觉得嘴发苦。
原来总羡慕人家大梁带甲数十万,河东铁骑数万纵横驰骋,真正轮到自己身上了,别说数十万,这才多少?八万大军吧,就差点儿把自己给愁死,陈蔚、杜拓他们叫苦连天,就差点儿辞任不干了。
可这么大一块地盘,还要攻略海州和郓州,要对平卢一战,未来的战事还会更频繁,更惨烈,八万大军真不算多,换了别人,恐怕十万大军都是最起码的了。
愁啊,哪里都需要钱银粮秣,可自己只是一个没多少金手指的穿越者,更谈不上什么经天纬地之才,能混成现在这般模样,江烽觉得自己已经是把金手指的本事发挥到极致了。
在徐州兴建冶铁中心倒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是这一来需要时间,二来需要资金,三来需要人才和匠人,那是这么短时间就能奏效的?
自己这个文科生,对那焦炭炼钢也就知道一个大略,真正如何炼钢出水,如何去碳淬炼,都是模模糊糊,也不知道现在这火性术法和金性术法与那科学能否有机结合,若真是能融会贯通,没准儿自己也就成了开天辟地的宗匠大师了。
不过,设若能先搞出一个实验性的冶炼炉来,让那帮闻着荤腥味儿就能发散思维的粟特商人见识见识,也许能糊弄着这些粟特商人拿出一大笔钱来,聊解现在的困境?
越想越觉得这似乎是一个路子,只是得把戏演好,得让粟特商人自动上钩才行。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shubaon.com 谢谢!




烽皇 第八十八节 冷汗,决然
新第三书包网域名:www.shubaon.com 请书友收藏
看见江烽面色阴晴不定,时而喜形于色,时而愁眉苦脸,时而邪魅狂狷,时而冷峻森然,弄得王邈心情都有些忐忑了,别真的被几万军队的生计问题给逼得主君心智失常,那就真的罪过大了。
“君上,君上!”
“啊?!”江烽讶然从幻想中醒过来。
“呃,若是这十六个军无法一时间建齐,起码也需要先建成十个军,另外六个军先保留编制和军官,待明年财力充裕时再来组建这六个军,……”
王邈咬咬牙,这几乎是要命了,士卒一解散,只保留军官,闲散军官们也一样要生活,逗留在这徐州城中无所事事,日后就算是新招兵卒重建,这战斗力要恢复起来就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了。
“不,十六个军要彻底重建,兖郓淮北这边任务很重,耽搁不得,时间不等人,我们也等不起。”江烽摇摇头。
作为历史系的高材生,他很清楚这个时期的契丹人势力膨胀得很快,而且他还意识到由于河朔三镇的腐朽懦弱,契丹人势力南下的势头比前世历史上石敬瑭的后晋更为凶猛,也就是说前世的幽十六州故事恐怕已经不是要重演那么简单了,甚至可能更甚。
要知道现在大晋依然强大,朔、寰二州皆在大晋牢牢控制之下,而蔚州、妫州之地又在吐谷浑人控制之下,现在的吐谷浑实力并不弱,所以契丹人的重点目标还是放在了河朔三镇诸州身上。
可以说一旦契丹打定主意南下,必定心无旁骛的专攻河朔一线,只怕檀、蓟、幽、易、莫、瀛、沧、定、恒、赵、冀、德诸州都难逃敌手。
甚至如果魏博军没有大梁的支持,也一样无法抵挡契丹大军,契丹大军可以轻而易举的直接打到河水南岸。
问题是大梁在应对沙陀人的进攻下,还有余力来管魏博军么?
历史上契丹人和沙陀人是敌人,但是现在历史已经转了弯,当他们都意识到为什么要打生打死,还不如联手一起南下,各取所需的时候,他们还会互斗么?
为什么不可以在南下瓜分了汉人的土地之后,再来决一胜负呢?
想到这里江烽就不寒而栗,如果沙陀人和契丹人都转而开始联手南下时,这场战争就真的相当危险了。
现在由于大梁比历史上更暗弱,河朔比历史上更混乱,沙陀人已经比历史上晚了许多南下了,契丹人的实力更强,它还会按照历史那样只是吞掉几个州就此罢休么?
历史上公元936年石敬瑭就把燕十六州供奉给了契丹人,938年正式接手,契丹人也满意了,但现在还会如此么?
契丹人的胃口恐怕会比想象的更大,算一算今年景泰五年和历史对接一下,似乎就是935年,也许就是明年契丹人就要南下?
就算是蝴蝶翅膀带来变化,也许早一年,也许晚两年,但也就是这几年里了,而且江烽觉的提前的可能性更大,因为沙陀人这个变数已经掺和进来了。
1...229230231232233...3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