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农家记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白糖酥
花椒就嘻嘻地笑:“因为他是大姐夫啊!”又凑到姚氏耳边同她咬耳朵:“姐夫答应给我带好吃的。”
姚氏听得哈哈大笑,忍不住香了花椒一口:“你这个鬼jīng灵。”
花椒也笑得没心没肺的,可心里却是再明白不过的。
莳萝和舒秉庚已是过了小定的未婚夫妻了,互送礼物自然不能算作私相授受的,否则就是借她豹子胆,也不敢充当“红娘”的角sè的。不过即便如此,再过了明路,自然再好不过的。(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七十六章 炫目
“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花椒记忆里有首民谣好像就是这样唱的。
可到底是过去的老民谣了,今非昔比,随着她越长大就越能体会到年味儿的缺失。待她踏入社会后,通常也就大年三十儿那天还有点子的味儿,随着零点的钟声一响,味儿也就随之渐渐淡去了。
可搁在这个世道生在这样一个大家庭,花椒却发觉但凡进了腊月,这年味儿好像就没头没脑的从犄角旮旯里钻出来了。
杀猪宰jī,院子里的节节高上很快就挂满了腌制过的猪腿腊肠整jī整鱼,屋檐下的风凉处还挂着带毛风干的草包jī。在后院的磨棚里舂米磨面,酿米酒、春年糕、裹粽子、蒸馒头、蒸团子、包馄饨、炊发糕……将近一个月的光景,家里头****蒸汽缭绕的,米香面香扑鼻而来。再等临近年关,开红锅卤兔子酱鸭子,开油锅爆鱼块炸丸子。还要搡芝麻糖、炸油豆腐、洗面筋、炒瓜子、蒸八宝饭、卷春卷儿、发豆芽……
****忙得团团地转,而那年味儿就从这忙忙碌碌中一点一滴缓缓渗出。
已经快忘了年味儿究竟是何样滋味的花椒非常迷恋这种催生年味儿的仪式感。
即便今年的这个春节必然清寡极简,可过年就是过年,由秦老娘当家cào持着,该准备的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依然一丝不落,只是没有往年那般肥厚敦实罢了。
女眷们忙着预备吃食裁剪新衣絮棉袄,男人们今年虽说无需再修整房舍修补门窗,却还是得准备明年一年所需的柴炭。
尤其砍伐无用枯枝留用的同时,还得趁着这几天天气晴好赶紧补栽一批苗木。
秦家人都喜欢热闹,不但家里头人气儿旺,房前院后的也花团锦簇热闹的很。不但种了好些个木本草本藤本的花草,后院的边边角角还种了好些个果树,不但好看,还好吃。
只是现如今家中的花木除了那两株银杏树存活了下来之外,其他的石榴、樱桃、枇杷、柑橘、花红、包梨、桃子等等的果树全部死绝,其余花草就更不消说了。就算没被烈阳烤焦活活旱死,也被之后的洪水淹死了。
尤其是秦连龙为着制作秤杆种下的那一片柞树,也都被祸害了。
说起来家里头自打决定送了秦连龙去学钉秤,秦老爹就听了老友的话开始在家种植柞树了。
毕竟秤杆的取材非常讲究,而秦连龙的师傅兼老丈人又只肯用硬骨头的柞木制作秤杆。不管是去林子里伐树还是去木排行采买木材,都是一笔开支。这在他们这样的人家,却是不必,完全可以自己个儿种树的。这一种就是十来年的,已然成了气候了。
除了树干笔直的柞树可以派上用场用来制作秤杆之外,所有的柞树还可以用来放养柞蚕。而长到十来年树龄的柞树若是不成用了,还可以锯断排在背yīn处的空地上,砍树困山产耳。通常头年困山,二年腐烂,三年就能见耳,四五年的就能开始采收了。
据说沈家光靠困山产耳,一年就是一笔不菲的收益。
只是花椒家今年刚刚见耳,结果老天不开眼,却是连木耳带木头全被糟蹋了。
虽说家里还保住了一批砍伐后需要yīn干的木材,可种树也是迫在眼前的一桩事儿。
秦连龙便拖了大舅哥帮着采买了些柞树苗,而深知秦家景况的沈大舅又帮着寻了好些花果树木的硬枝,好用来扦chā。
都是冬至之后立春之前刚好扦chā的落叶果树,有花红、包梨、桃子、樱桃、石榴、杏李等等品种,都是能耐低温的树种。至于柑橘、杨梅等等的常绿果树和一些花草,就算需要扦chā,也得等到明年开春了。
果树扦chā是件细致活儿,有的要卧chā,有的得斜chā,有的得垄chā。还有的需要盘chā,有的需要刻伤剥皮,总之用尽一切方法都是希望能够提高扦chā的成活率罢了。
家里头只有秦老爹深蕴其中的门道,花椒非常好奇自家祖父怎的什么都懂,却什么都没有问,只是安安静静的跟在他的身边,眼睛眨都不眨地盯着他手里的动作。
这可是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说不得就能对她壅制芹菜有所帮助的。
而显然秦老爹也还记挂着家里几个小东西壅制的芹菜的,在给一株叫做“紫水晶”的葡萄垄chā的时候,突然想到了差不多壅土方法壅制的芹菜,就笑问跟手跟脚跟在自己身边的花椒:“我们椒椒壅的芹菜什么时候可以吃呀,祖父可等着呢!”
花椒一听这话,眼睛不自觉地觑了觑旮旯里的芹菜,在心里长长吁了一口气,才磕磕巴巴地回答道:“现在,现在就可以吃了。”
明明前几天她还担心大雪大寒的将芹菜给冻死,恨不能提前起收出来。可这几天日头出来,积雪渐渐化去,她又缩手缩脚踌躇不前起来了。
只秦老爹就算再博学,也闹不明白小丫头家家的心思,尤其还是花椒这么个异类。
他问那话儿,也不过是随口逗着花椒玩儿罢了。不过听花椒说芹菜已经可以吃了,倒是来了兴致:“那我们待会就去把芹菜起出来好不好?”
“啊?”花椒掩饰不住的诧异脱口而出,可随后就握紧小拳头重重地点了点头:“好啊,我们去起芹菜!”
说干就干,等秦老爹将所有的果木硬枝都扦chā好后,花椒当即就拖了他去起芹菜,又大声招呼哥哥姐姐们。
听到消息,家里人纷纷围拢了过来,跟看西洋镜儿似的。
虽然之前家里头只有花椒和香叶两个小的对这芹菜上心,大家伙都只把这当做两个小东西的游戏之作。可随着定植、灭缝,看着芹菜在眼皮子底下渐渐长大,不说丁香六哥****都要过来看一回,就是其他人也开始好奇起来了。但凡得闲,就要过来转一转的。
只是虽然已经下定决定,可不知怎的,花椒手心还是开始出汗。听着哥哥姐姐们争论着该怎样起芹菜,又是拔又是割的,更是一头冷汗,不禁拉着祖父的衣袖,道:“祖父,祖父,要连根起才行。”
香叶也跑过去拉了祖父另一只衣袖,连声附和:“祖父不听哥哥们的,要把土扒开才行。”
对于这则,两个小东西早已达成了共识了。
秦老爹呵呵地笑,取来钉耙果然开始扒土。花椒香叶齐齐凑了上去,又被抱开。就见秦老爹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地将培土扒去,很快,黑sè烂泥之中隐隐露出了一点异sè。
花椒眨着大大的眼睛盯着那点子异sè不自知地不住地点头,头一回知道,原来白sè也能这样炫目。(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七十七章 恩赐
很快一整行芹菜就被秦老爹用钉耙从芹菜根部连带着根须泥土一道铲起,又一把把的捋直了放在地旁,大家伙都围拢上去看,即便被湿泥团团包裹住的芹菜还根本看不出什么来。
花椒心里却已一块石头落了地,晃晃悠悠,差点一pì股坐在泥地里。
在心底长长的吁了一口气,这一个多月来的劳心劳力总算没有白费,如释重负,突然间觉得天高地阔,打心里说不出来的满足。
而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脚下芹菜的秦老爹神sè之间却越来越显凝重,一行芹菜全部铲起后就放下了手里的钉耙,将五把芹菜全部收拢在手里,直接走向水笕处。
用潺潺的山泉水把裹在芹菜上的烂泥一点一点的冲洗掉,洁白光亮,顶着绿sè黄sè叶片鹅黄sè嫩芽的白芹很快出现在了大家伙的面前。
所有人目瞪口呆,之前还嫌弃那烂泥地的丁香已经看傻了,这叫什么,出淤泥而不染吗?满脑子就只有这么一个念头在横冲直撞了。
而四堂哥几个却是围着芹菜团团的转,指着芹菜的jīng叶大呼小叫:“怎么还有白sè的芹菜?”
秦老爹亦是诧异不已。
从一开始他就觉得自己的这两个小孙女说不得还真能折腾出点子名堂来了,就是因为他大概知道韭黄的栽种技艺。
隔绝光线,培土栽培,但又不曾完全埋于土下,和这两个小东西折腾出来的壅制芹菜的手段差不多的道理。
他就在想,韭黄之所以变黄就是因着不见日光,那会不会也种出黄sè的芹菜来?
当然,这也不过是他凭空想想罢了,却没料到这样方法壅制出来的芹菜并不是韭黄的黄白sè,而是晶莹如玉的纯白sè。
瞬间许多想头在心里成型,不禁蹲下身来搂着花椒香叶呵呵地笑:“这可不是自己长出来的白sè,这可是我们椒椒香叶壅出来的!”
香叶就瞪大了眼睛,又伸出食指虚点了点祖父手中的芹菜,却是小小声地问道:“那这白sè的芹菜还能吃吗?”说着话儿又去看一直没有做声的花椒,见花椒也微微皱着小眉头,不禁伸手抱了抱她。
秦老爹听了这话,更是哈哈大笑了起来:“能吃,当然能吃!说不定比芹菜还好吃呢!”
听说能吃,香叶立马就放下心来了,笑眯了眼睛不住地点头,又抱着花椒嘻嘻地笑:“祖父说比芹菜还好吃呢!”
花椒也抱着她笑了起来,可眼睛盯着那白芹,心里却仍在犯嘀咕。
实在是她也有些傻眼。
却是高兴的太早了的缘故。
她喜欢吃白芹,曾经吃过的白芹也是不知凡几。当然知道白芹的单株高度少说也有五十公分,也就是一尺半左右。而且可食用的嫩jīng部分也特别的长尤其粗壮,叶柄部分就只有顶梢那么一截,只有整株白芹的三分之一左右。
可自己壅制的芹菜怎么只有这么点儿大?
她估摸着平均高度也就只有一尺左右,而且估计着还只有左,过不了右的。至于那嫩jīng也特别特别的短,伸出小手比划了一番,顶破天也不过三寸来长,上头就全是分叉的叶柄和新jīng了。
而且也并不像前世自己见过的白芹那般嫩jīng雪白,白到毫无瑕疵。这会子洗干净了再看,没有泥土黑白分明的做比,还是能看出泛着淡淡的黄sè的。
怎么看都是一副营养不良的枯瘦模样。
花椒略有些失望,更多的是疑惑,不知道究竟是哪个步骤出了问题。
不过随着之前她和香叶一道壅下的那五行芹菜俱被秦老爹一一起出,冲洗干净、剔去老叶后摆在面前,花椒已是整理好心情了。
虽然距离自己的目标勉强只算成功了一小半,可自己的蹩脚技术不但把白芹似模似样的壅制出来了,而且壅制的路子显然已经走对了,剩下的就是一步一步的去试验去完善了。
这已经是意外之想了!
很快振奋起来,花椒抱着秦老爹的大腿就要往上爬,雀跃道:“祖父,祖父,我还要壅白sè的芹菜!”
花椒记得白芹虽然是冷季蔬菜,只有冬天供应,可前世初春时节清明前后也是有白芹大量上市的,她要试一试。
秦老爹笑呵呵地一把抱住穿着棉衣棉裤圆滚滚的花椒,满口应承:“行啊!”又笑着问她:“你还知道这芹菜是怎么壅出来的吗?”
“呃!”花椒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而就这么刹那的迟疑工夫,一串儿的小小子小丫头们就都蹦了起来了,个个指着自己:“我会,我会壅芹菜。”
尤其是丁香,说着话儿的工夫已是跃跃欲试地想去溪边挖水芹了。
白sè的芹菜!她也要试试!
被秦老爹笑呵呵地拦住了:“今儿已是太晚了,明儿咱们再壅。”
如打了霜般,只得不情不愿地点了头。
只当秦老爹说今儿夜里就吃白芹菜的时候,一个个的哪里还顾得上旁的,之前的低落瞬间扔到了天边,气昂昂地护送着芹菜进了厨房,还都舍不得走,把本就不甚宽敞的厨房塞得连个转身的地方都没有,全被莳萝撵了出去。
当天夜饭的主菜就是一道清炒白芹,秦老娘也从未见过白芹,可她到底是烹饪的行家,折了一小段儿尝了尝,直接就当芹菜做了。择净切断,除了油盐,什么都没放,只是大火爆炒而已。
花椒站在厨房门口不住地点头,白芹本就吃的原味,太多tiáo味岂不喧宾夺主。
只是不知道,这原味究竟又如何的。
花椒心中有些忐忑,待到饭菜上桌,秦老爹秦老娘都催着大伙儿趁热吃,却没想到竟赢得了阖家老少一致的好评。
都说口感脆嫩爽口、清香微甜,竟是sè、香、味、形俱全,蔬菜里头也能算上一算了,就连从来不吃葱韭蒜等等异味蔬菜的香叶也吃的不住地点头。
一直都在暗中观察着众人反应的花椒就更是迟疑了。(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七十八章 经济
看着长辈们略尝了尝味道就不约而同地缩了筷子,把白芹让给孩子们吃,花椒自是迟疑的。
还在心里想着是不是因着只收了一斤零一点儿的净芹,算起来家里大大小小都只能分到两筷子尝尝鲜儿的缘故。
毕竟这些日子家里饭桌上除了青菜还是水芹,饶是秦老娘手艺jīng湛,煎炒烹炸花样翻新,可到底脱不开这两样蔬菜,实是有些吃够了,这会子忽的吃到了一sè新鲜蔬菜,自然觉得格外好吃,这也是人之常情。
直到花椒在罗氏的催促下自己下筷品尝的时候,才意外的发现这白芹虽然长得实在不怎么样,可这口感却比自己记忆中的味道还要鲜嫩多汁清脆可口。尤其是这股清脆清脆的甜鲜味,是花椒吃过的很多白芹都不具备的,是真的非常可口下饭。
花椒虽是个吃货,却还是头一回被美味惊吓到无所适从的地步。
怎么会有这样的反转?
花椒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放下筷子,脑海里才捕捉到一个转瞬即逝的念头,倒是略略放下心来了。
这会子再细想想,也没有那么丑嘛!
不过虽然花椒已是大致想明白市面上的白芹能有那般的品相,都是有着不为人知或祖辈传承或科技发展等等的秘技在里头的。
但她并不清楚的是,壅制白芹的水芹旱育、湿土一次性深壅土软化技术虽然是前世老家的传承技艺,前缀的名头一大摞,到底略显小众,也并不是人人个个都有所了解的。
甚至于很多壅了一辈子白芹的老菜农,与白芹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也依旧不知道这其中的真正关窍。壅制出来的芹菜,品相口感大多也并不如人意,甚至于也不是没有失手的时候的。
当然,花椒如今也算不上真正jīng通。不过通过反推,她的路子却是走对了。
这比什么都重要。
也正因如此,头一遭壅制,就能凭借自己半吊子的技术壅制出如此品相一般但极为正常,又口感极佳的芹菜来,也算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恩赐了。
……
略略放下心来,花椒又在心里盘算开了。
她并不知道前世白芹的亩产究竟几何,想来因着技术肥料科技等等的限制,是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的。
不过今儿这六行零散田块拢共收获了一斤半左右的白芹,核算起来一塬地的产量怎么着也能在八、九斤,甚至十斤往上的。按照前世的行价大概转换过来的话,一斤白芹卖个二三十个铜子,应当是差不离的。
这样算来,一亩地就能有二三十两银子左右的收益。虽然大冬天的壅芹菜也好,起芹菜也罢,甚至于洗芹菜都相当的辛苦受罪,却比种地强上太多太多了。
自家可有七十多亩的耕地呢,若是全都种上白芹……
越憧憬越兴奋,花椒头发丝都快炸起来了,满脑子想的都是白芹。
又突然意识到自己或许想岔了,应当去打听打听那些个暖房洞子货的价格的,比如说韭黄菠菜小黄瓜的。
毕竟这年头的冬天可不比前世,哪有那么多的反季节蔬菜的,这白芹的价格说不得还要远远高于自己的预想……
花椒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她的梦想就是赚钱,好叫全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过自己想过的日子。常抱青云之志,莫但求田问舍。
深知白芹经济价值的花椒早在看到水芹的一刹那,已经盼望着能够依靠白芹来发家致富了。
而家里的这些个长辈们回味着白芹隽永的清新余味的同时,也都没有闲着。
有的关心芹菜的种收时间,有的询问芹菜的壅制技艺……
毕竟大多都是崇塘这样的物产丰富、繁荣富庶的开化地界出生长大的,说起来也都是见过世面的,不但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远超花椒的想象,同样有些在花椒看来超脱开明的观念也是根深蒂固地就印在脑子里的。
除了觉得这从未见过甚至于连听都没有听说过的白芹菜实在是口感很好之外,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这白芹菜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了。
到底都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又对本地行情知根知底的,很快就各自在心里盘算开了。
尤其是杜氏和沈氏妯娌二人。
沈氏虽则凡事儿不上心,可因着家中几辈子砍树困山培育木耳的缘故,却也是深知这些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庭院种植或养殖,究竟能给家中带来多大的收益的。
有句话儿怎么说的,养牛耕田,养猪过年,养jī换盐,正是这个道理,饶是她也不免心动。
而杜氏就更不用说了,打小就跟着母亲姑姑采莲、翻菱角、摘蒲菜、采jī头米,每年夏秋总有三四个月的光景都得坐着木盆漂在莲溪上,采收这些时令小食。不但自家尝了个鲜,还可以拿去崇塘售卖。
崇塘的瓜菜行、饭庄、茶楼、茶食铺子甚至于生药铺子一到时节,就会挂出牌子明码标价的收购这些个小食,根本不用满大街的兜售。还有些个产量高的人家,铺子里的伙计直接赶着上门来收的也不是没有的。
尤其逢上大年年景好的时候,忙活三四个月,家里一年的开销都能挣出来,到了年关还能丰丰美美地过个年。这会子看到白芹,怎么会不敏感的。
再想到这白芹菜还是闻所未闻的新鲜吃食,又和jī头米菱角莲子不一样,这些小食再是八珍在他们南边儿地界到底也是寻常,可这白芹菜可是冬令时蔬,再算算日子,正好能赶上黄土都得贵三分的过年时节上市,味道还这样好,又是他们独一份儿的买卖,岂不得卖出天价去!
更何况崇塘也好莲溪也罢,多的就是一掷千金的富贵人家。就像之前的天灾面前,多少人家鬻儿卖女的没个活路,可那些个豪门大宅的还不是日子照过,该吃吃该喝喝的,也没见他们过不下日子去。
就算卖出天价去,想必也必会有人愿买的!(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七十九章 教导
心里噼里啪啦地拨着算盘珠子,杜氏哪里还按捺得住心头的欢喜的。
一进到上房内室,就嘻嘻笑着扶着秦老娘在床沿上坐定,目含殷切地朝她道:“娘,我们种,不,我们壅白芹菜来卖吧!”
说着话儿自己也不坐了,直接站在当地向婆婆妯娌们拍着手道:“我记得旧年冬天一斤黄瓜就得整二两银子,还供不应求,那些个大户人家但凡略慢一点儿就抢不到货。咱家这白芹菜的味道哪里比黄瓜差了,又是大家伙都没见过吃过的新鲜菜sè。咱们不那么贪心,就一两银子,不,就算五百钱一斤,咱家也赚大发了呀!”
杜氏激动的满脸通红,极富感染力的说辞和价格“梆梆梆”地一通砸出来,饶是姚氏也不禁听的心头火热,却没有做声。
而罗氏看着杜氏,打心里却是有些担心的。
打小的事儿记不清了,成亲前只和针线打交道,自然没有摸过锄头。更何况为着不勾丝绊线的好做活,略有闲暇也只顾着保养手了,就是等闲的粗活都没自来没有干过的。见倒是曾在方家园子里见过,可那花锄和庄户人家使的锄头可是两样东西。进门后才开始跟着婆婆嫂子们学着侍弄瓜菜,却并不比刺绣裁剪来的容易。虽然入门一样容易上手,真想学出个样子来,却同样没有三五年的苦工再是不成的。
而这其中的关窍,比如食根的需得松土,食叶的需得培叶,食芽的需得蹲苗,食果的需得大水,食豆的需得打叶……凡此种种,饶是她学了将十年,也依旧半通不懂。
种菜可不是这样容易的事儿!
这一回几个小东西是把白芹菜给折腾出来了,可大家伙都知道,不过是闲时玩闹,无心chā柳罢了。谁知道下一次,又会不会有心栽花的。
何况这桩事儿又是花椒香叶两个小的折腾出来的,她怎么能不担心叫家里人白费工夫白欢喜一场的。
沈氏冷静下来同样深以为然,她娘家砍树困山的秘技可是祖祖辈辈几辈子才琢磨出来的,年复一年费了多少心血,却直到她祖父那辈儿才总算看见天亮,有了收益。
1...2122232425...1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