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农家记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白糖酥
赚钱?谁都想赚钱!又岂是这样容易的事儿!
一家子面对白芹心思各异,而花椒在天马行空之后,飘飘然的感觉渐渐消失,慢慢脚落实地。
自家虽有七十多亩的耕地,可却完全没有足够的人手来侍弄。毕竟壅制白芹可是相当细致的体力活,大规模的壅制,或许并不现实。
况且花椒虽然因着年岁还小的缘故对这世道体会不深,可有一则她却是知道的,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即便现如今白芹壅制的技术还不成熟,但只要白芹上市销售,却不知道在这样消息长了翅膀的崇塘镇,在那么多股乡间势力的眼皮子底下,他们家究竟能不能护住这项技术的。
却不妨冷不丁地又听到杜氏的报价,结果脑子里的所有的念头瞬间就跑了个jīng光,小心脏怦怦地跳,人都愣怔了。
秦老娘听了杜氏的话,始终笑呵呵地,正要说话,忽的看见坐在罗氏怀里的花椒,却是心头一跳。
缓缓抚掌,朝着花椒轻声道:“我们椒椒这是怎么了?到祖母这来,是不是困了?”
花椒瞬间醒过神来,连连摇头,从母亲怀里滑了下来,又跑到祖母身边,攀着膝盖就爬了上去,随手扯出脖子里的长命锁,道:“祖母,白芹菜送给阿婆吃。”
“哎呦,我们椒椒可真是孝顺。”秦老娘摩挲着花椒有些干燥的小脸儿,视线却随之落在了花椒手里的长命锁上,过了会子才轻声道:“我们椒椒说的对,该叫阿婆也尝尝味道呢!”
花椒瞧着就不住地点头,又掰着手指头念叨:“还有礼诗圩的阿婆家、杜家塘的阿婆家,分水镇的阿婆家,还有横溪岕的姐夫家……”
大伙儿看着她一幅煞有其事的模样,又感动又好笑,之前心中的志得意满也好,踌躇不安也好,都渐渐消散。
而秦老娘自然不会以为自己才这么丁点儿大的小孙女是在向自己暗示什么,何况花椒一向所表现出来的都认为这幅长命锁是俞阿婆所赠。只不过经由这幅长命锁的提醒,秦老娘倒也心思一动。
看着若有所思的秦老娘,花椒也是打心里吁了一口气的,她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不过她也相信,家里的这些个长辈们都不是那等短视之人,想来自己能想到的,他们也不会落下的。
只不过这心里头,到底有些不是滋味。
……
翌日一早,家中一切如常。
花椒松了一口气。
自然不是因为气氛如常,而是因为发生了这样的事儿,还能貌似如常,这本来就已极不正常了。
果然从早起开始,家中长辈就你来我往的去后院菜园子里参观,或蹲或站的盯着白芹一个劲儿地看,一看就是许久。
花椒不由在心底暗暗叹气,吃过早饭日头出来之后又要跑去后院忙活,却被祖父抱回了屋。
花椒有些不解地歪着头,就听秦老爹道:“椒椒告诉祖父怎么壅白芹菜好不好?”
花椒瞪大了眼睛看着秦老爹,秦老爹又笑着颠着她问:“椒椒还记得吗?”
花椒下意识地就摇了摇头,又不住地点头,左顾右盼的找几个小姐姐:“姐姐们也来。”
秦老爹笑着点头,果然把其他孙男娣女的都叫到了身边。
虽然还没拿出决定来,但与秦老爹打定主意学习芹菜的壅制技艺却是不搭界的。他已是下定决心,不管这样冷的天白芹菜究竟能不能种活,也不管自家以后究竟能不能壅制白芹菜来赚钱,这门手艺却是绝对不能丢下的。
说不得哪一天子孙后代就要靠它吃饭,甚至于救命的。
就像当年若不是族叔公传给他们兄弟二人一手牮活兑了命,说不得早就路死沟埋去见祖宗了,哪有如今的好日子……(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八十章 学习
只有一则,这白芹菜的壅制本来就是两个小东西捣鼓出来的,除开这一串儿的小小子小丫头或许学了个七零八落的皮毛之外,家里头却是没有一个大人会的,甚至于连壅制的过程都不曾亲眼见过,秦老爹只得先让花椒几个把自己等人教会了。
把手里的木工活暂且搁置,却没有直接上手,而是先让几个小孙女把整个壅制过程从头到尾事无巨细地描述了一遍。
开头真的是一地jī毛,花椒根本chā不上话儿,丁香急的横眉赤眼的,你一言我一语更是听的秦老爹一个脑袋两个大。好容易让几个小小子闭上嘴巴后,靠着口齿伶俐思路敏捷的丁香的描述,和香叶、茴香的补充,再加上花椒的兜底,很快就整理出了白芹壅制过程来。
秦老爹整理默记在心里后,又问了好些个问题,得到有待商榷的答案后,自然不至于就融会贯通。可大概步骤都已记下,秦老爹才领着孙男娣女们去壅芹菜。
四堂哥几个早就等得望眼欲穿了,这会子总算听到了秦老爹的招呼,一阵风似的刮了出去,倒把花椒几个唬了一大跳。
丁香不禁撇了撇嘴。
其实同长辈们一样,这串儿小小子原先也是谁都没把这芹菜看在眼里放在心上,谁都不看好。虽然后来或是真的感兴趣或是随大流的好奇起来了,可到底在这些个小小子的眼里,就算是白sè的芹菜,还是桌上的一碗菜罢了。哪里想到还能拿去卖,更能卖到天价去。
说起来饶是花椒都被杜氏的报价唬了一大跳的,自然更别提这些没有半点心里准备的小哥哥们了。
听说这白芹菜这样那样的值钱,一个个的可不都傻了么!
毕竟除开年纪尚小还未十分开窍的香叶和七堂哥外,其余这些个大孩子虽然从不缺吃少穿的,可到底对银钱已大多有了些子浅显的概念了。自然知道钱是好东西,多多益善。如何会不激动,恨不得当即就把房前屋后壅满了芹菜才好的。
而花椒也是这才知道,昨儿哥哥姐姐们俱是拍着xiōng脯高呼自己会壅白芹,虽然确实有言过其实的地方,但也并不都是妄言的。
尤其是香叶和丁香,到底都是同花椒一道亲手壅过白芹的。或许不知道原理,对于过程却是贯彻的非常透彻的。
别说丁香了,就是小小的香叶都知道告诉正在挖芹菜的哥哥姐姐们:“要好好挖,可不能把根挖坏了,挖坏了就活不了啦!”又指点五堂哥:“再闻闻味道呢,要香香的才好呢!”
根本不消花椒多说什么,个个就跟吃了大力丸似的干劲十足,溪边但凡能用的水芹真的一株都未放过。简直就跟蝗虫过境一般,还是挑食的蝗虫。
花椒放下心来,同姐姐茴香打了声招呼,一径跑去了后院。
后院秦老爹几个也已经忙活起来了。
因着后院的菜地早就种上了菜蔬绿肥,都已发芽甚至就快长成了,都是心血,自然不可能就这样铲掉用来壅制白芹的。所以即便这会子天气寒冷,土地冻结,还是只能重新松土开地。
又因着知道白芹的壅制过程中需要大水,秦老爹在后院转了一圈后,索性就把水笕东侧与菜地相邻的那一长溜狭长空地全部利用起来。
松土分塬,竟也有一分多地。再加上其余边边角角的,总有两分多地的规模。
已是不少了。
刚刚放下锄头的秦老爹瞧见花椒摇摇晃晃的跑了过来,洗了手就过来抱她:“椒椒告诉祖父,是不是还要做两块木板用来固定白芹菜的?”
“嗯!”花椒重重地点头,又指着方向带秦老爹去看自己之前壅制白芹时捡的两块破旧木板,却是一直都未舍得送去烧火,就摆在墙根处了。
又从秦老爹怀里挣扎着下了地,比划着田块的宽度,仰着小脑袋告诉秦老爹:“这两个木板都太小啦,要做两个这样大大的才行的。”
秦老爹也蹲了下来,与花椒比划了半晌,总算弄明白了花椒的意思,直接按着花椒的要求,拼接了两块厚不过半寸,宽不过一尺,长却有半丈的木板来。
而那厢过来帮忙的秦连虎几个也已经按着要求把田块大致收拾出来了,小小子小丫头们也挖了满满两大篮子的芹菜收工回来了,正在帮着一道浇水。
分行、木板固定、壅制、浇水,甚事儿都是一回生两回熟的。秦老爹和秦连虎几个都是干活的好手,再加上壅制的时候还有丁香几个又是帮着整理芹菜的,又是帮着铲土将每行芹菜两边相邻小土墙间的缝隙严严实实地堵好的。
因此不到傍晚,两分多地的白芹已是全部壅制完成了,而且秦老爹几个也已是熟练地掌握了目前而言白芹壅制的全套技术了。
那一串儿其实并不大清楚其中关窍的小小子们,也俱都看到的十分仔细,默默记在心里。
还有秦老娘诸人,得空就会过来看两眼,心里也都大致有数儿了。
将所有工具,尤其是那两块木板清洗干净收入工具房之中,换过衣裳,吃过夜饭,秦老爹就取来笔墨纸砚,开始在灯下连画带写的记录壅制工序。
花椒非常激动,她早就打算这样做了。
乖乖趴在祖父身边,看着他思路清晰地,寥寥几笔就绘制出了一幅工序简图,并在底下简明扼要的加以说明,佩服的无以复加。
她这会子总算是明白了,自家父亲在字画裱褙一道上能有那般高人一等的天赋,说不得就是得了祖父的真传的。
而等到秦老爹将这十多页的工序图册绘制完成的时候,已是二更天了,花椒竟一直趴在桌子上,一声不吭地看到现在,饶是秦老爹都很是惊讶她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定性。
这一夜,花椒撑到二更天已然撑不住,早早睡下了。还有一串儿的小字辈,累了一天了,也是沾枕就睡,一夜好眠。
只一众长辈们心里头多多少少难免存着些心事,却是迟迟没有睡意的。(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八十一章 福祸
不比花椒,就算活了两辈子也到底年纪尚轻,对这个世道的认知又知之甚浅,只看到了白芹的经济利益。
秦老爹秦老娘等一众长辈虽然也知道这白芹菜的经济利益必然可观,确实一条发家致富的门路,说不心动那是骗人的。可三思之后,诸人相较而言更为关注的还是白芹菜自带的隐藏寓意。
却不知道是喜还是忧。
毕竟从古至今,世人都喜欢赋予颜sè不同的寓意。同时,同一种颜sè也常常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想想。
尤其是没有sè彩倾向的白sè,既可以是纯洁、圣洁之sè,也可以与死亡、丧事相联系。
比如“红白喜事”中的“白”即指丧事,孝子贤孙戴的“孝”也是白sè的,以此来表达对死去亲人的哀悼和敬意。
比如“白脸”的jiān雄,象征着知识浅薄、没有功名。就像称呼平明百姓为“白丁”、“白身”一样。
再比如古时便有的“白祥”之词,《辞源》中即以白sè动物纷纷出现为不详之征兆,称为“白祥”。可到了《汉书》之中,“时则有白祥白眚”,又以“白祥”为吉祥之兆。
这样关于白sè动物的两种矛盾观念,一直并行,不知从何时起,虽然白sè在很多场合礼仪中仍然表现为凶sè,可白sè动物即为祥瑞已成定论。
传承至今,不仅是动物,许多稀缺珍罕的白sè事物都会被人冠以吉祥的寓意。
然而白芹菜本就是世所未见的事物,再加上他们已是验证过了,品质口感也是上佳。
寓意吉祥、稀缺珍罕、品质上佳……这种种好处,但凡只有一种也已非寻常,更别说种种好处集于一身了。
可如此一来,这白芹菜到底能不能种,到底是福是祸,谁都不敢断言。
一家子一下子没了决断。
就是之前还跃跃欲试,恨不得当即就把白芹菜起出拿去崇塘售卖的杜氏明白这其中的关窍后,也不敢再提了。
有句话儿怎么说的,破家县令灭门知府。
别说在县令知府或是那些个大家世族的眼里了,就是在那些个小吏乡绅的眼里,他们这样的人家也不过蝼蚁一般罢了。若真被他们盯上了,自有千种万种法子叫你活不下去,弹弹手指头或许就能要了你的性命。
她打小就听家里的老人讲古,极小的时候就听说老早还按着田地浮财划分互等的时候,每三年登统一次浮财,那真跟“抄”了一次家一模一样。那些个乡长里正哪里会管他们这些个平明百姓的死活的,只管将各类物品往高里估价,对可记可不记甚至根本不属于登记范围的东西都会记在账面上。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些个乡间小吏虽然都是上不了台面的东西,可为非作歹、勒索讹诈、威bī良民等等丧尽天良的恶事做起来那叫一个得心应手,可不是他们这样的平头百姓应付得来的。
而罗氏虽然不是在市井乡野长大的,并没有杜氏对货殖农桑的天生敏感。可她到底是从方家那样的簪缨官宦世家出来的,听了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的解释后,头一个反应就是这白芹菜既然这样jīng贵,自是得进贡给皇家才是。
随后又意识到,他们这样的平头百姓,或许是种不起白芹菜的。
旁的不说,莲溪郊外的菜农委实不少,可十家里少说九家都是官商之家的私产。寻常百姓不是种不了菜,而是种不起菜。
种菜谋生本就不易,再有种种各sè巧立名目的赋税徭役一层层的压下来,不死也要脱层皮。
多少良民百姓宁愿卖身到大户人家为奴为婢,多少地主情愿带着良田家人投奔位高权重的官宦之家做奴才,年年孝敬金银财物称奴称婢,不得自由之身,不过就是为求权贵庇护罢了。
就如自家,若不是一直以来有着方家为倚仗,上头多得是人不是人的东西虎视眈眈等着盘剥呢!
其实这也正是为什么当年她从方家嫁出来的时候,小姊妹们都是一脸怜惜又暗自庆幸,如此微妙的缘由。
虽然失了自由之身,可自由又算什么。相较而言,能够吃穿不愁有一瓦避身,这在他们这些流离失所无依无靠的伶仃人眼里,已是天堂里的日子了。
而姚氏到底是读书人家出来的姑娘,家族祖祖辈辈教导子孙的都是要好好读书,敬奉朝廷。在姚氏看来,白芹菜这样的特产之物,自然应当上贡的。
可她读书虽不多,却是个明白人,自然知道宫廷贡品其实大多都是朝廷命官的媚上欺下图利之举,却一点一滴都是民脂民膏,是极尽劳民伤财之事。历史上多少帝王为了这则都是停过各省进贡的,只底下那些个官员从来心照不宣,宁左勿右,照常进贡,喂饱了自己,遭罪的却全都是百姓。
自家这白芹菜若是有朝一日一旦成了贡品,就得年年上贡,成了惯例,哪还有好日子过的。
沈氏自己没想明白,听了秦连龙的解释后,就更是闹不明白了,不过是壅个芹菜来卖罢了,如何能牵藤扯蔓地牵扯出这么一大摊子的糟心事儿来的?
既是这样麻烦闹心,还不如索性就此收手,别再沾惹了。自家又不是吃不上饭了,何苦来哉。
就是秦老娘有一瞬间都准备放弃了。
越老越怕事儿,银钱谁不喜欢,谁人又会嫌钱少的。可她活到这个年纪了,还有什么看不开的。钱多伤人子,与发财相比,她更希望一大家子能平平安安顺顺遂遂的过日子。
至于名声,那就更没有必要了,家族立身,名声本就不从这上头来。俗语都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况且又是个虚名儿。
秦老爹也打心里有些踌躇,可到底是有肩膀的人,又性格坚毅果决,却是要比家中妇孺乐观的多的:“也别这么早就下定论,是财不散,外财也富不了命穷人,该是我们的跑也跑不掉的。”(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八十二章 决意
外财不富命穷人,这句话儿一直未曾开口的秦家兄弟几个都是十分赞同的。
何况虽说他们这样的人家行事该比旁人家更加小心谨慎才是,可这事儿也不是没有回旋的余地。何况他们这会子看来天大的事儿,在有些人眼里也不过芝麻绿豆而已,却是没有必要现在就瞻前顾后、畏首畏尾,自个儿吓唬自个儿的。
只这事儿先放放,也是花椒提醒的秦老爹与秦老娘,这时节得些新鲜菜蔬不容易,是该叫亲戚们尝尝鲜的。
花椒自己也不清楚白芹合缝后到底多久可以起收,自然没有做声。秦老爹也没问,只是在心里盘算了一遍头茬白芹菜的种收时间,就以这个为准,估摸着地里的白芹菜应当可以起了,看着这晚夜星繁多,翌日一早天刚蒙蒙亮,就领着儿孙几个起了一塬地的白芹菜,泉水冲洗,略略择去老叶后,就一把一把的用红绳捆扎起来,分作几份,让儿子儿媳送去亲家家。
秦老娘又特地告诉罗氏和沈氏:“隔得太远了些,路上不大好走,初二再给你们带过去。”只是也有些担心:“只是还有十来天呢,也不知道到时候会不会太老了。”
秦家兄弟几个自然没有异议的,可姚氏妯娌几个却是连连摆手,说什么都不肯。
这白芹菜已然不是寻常东西,在这裉节儿上,但要解释这话儿说起来就长了,再有什么心思就更是添乱了,到时候一番好意反要惹出事端儿来,多一事儿真还不如少一事儿的。
只这话儿却是不能这样明堂正道的说出来的,她们都知道公公婆婆俱是好心,姚氏看了看妯娌们,就道:“一共也没多少,还是留着给您二老和孩子们添个菜吧,等到这两茬白芹菜都吃完了,也就有菜蔬接茬了。”
秦老娘却是有些明白她们的意思的,可这白芹菜就算再jīng贵,也不过是桌上的一碗菜罢了。正要说话,杜氏看了眼妯娌们,已道:“娘,依我说,我们就罢了,这白芹菜还是给方家姻伯娘送去吧!”
既然话已出口,杜氏也不遮着掩着了,索性道:“这白芹菜在我们而言也不过牛吃牡丹,可姻伯娘家人情往来多而且多,这白芹菜不管是自家宴客,还是做人情,却是拿得出手的。”又挽了罗氏:“何况我私心想着,姻伯娘和方家舅爷都是见多识广的,与其我们在这苦思冥想的,倒不如请姻伯娘给咱家出个主意。”
杜氏这话一出,不仅沈氏一直盯着她看,就是姚氏罗氏和秦老娘也多看了她两眼。
俱都十分诧异这样的话怎么听怎么是姚氏的口气,却是从杜氏嘴里说出来的。
饶是杜氏一贯爽朗耿直不拘细行,见婆婆妯娌这样看着自己也不免有些脸红,支吾道:“我就是觉得挺不甘心的,这样好的生财门道就这样舍弃了,未免也太可惜了……”
婆媳几个都没有言语。
秦老娘心思却乱了,思虑再三,索性放下手里的活计,一径去找秦老爹。
杜氏瞧着不免有些忐忑,忙问妯娌们:“是不是我不该提起这茬儿的?”
秦老娘没在秦老爹面前提儿媳妇们说的话儿,只是道:“要不要趁早拿个主意出来?我这心里老是七上八下的……”
其实不仅是杜氏,她心里也颇觉可惜的。何况这些天家里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她这个当娘当婆婆的如何看不出。心里全都揣着这桩事儿,怕是连年都过不好的。
秦老爹却是心里有数的,只是妻子既然不想说破,自有她的用意,他只当不知道,略一思量,告诉她:“我原想等这批白芹菜壅出来再做计较的,不过你说的也对,凡事儿总是早了早好的。”说着又道:“既是这样,明儿我就去趟莲溪,同方良商量商量。再有,方家现在的管家是方良他爹一手带出来的,当年也是一桌席面上吃过酒的,这回也去瞧瞧,能不能搭上话。”
秦老娘松了一口气,却又不大放心秦老爹一人出远门。何况她也有自己的考量,自己毕竟是从方家出来的,又是妇道人家,有些事儿有些话儿却是容易张口一些的。
秦老爹本来不欲答应,这样的时节出远门且得遭罪的。却又拗不过老妻,只得就此定下了老两口的莲溪之行。
而厨房里姚氏几个本就看着那一大篮子的白芹菜有些无措,吃了吧,一想到这样jīng贵东西,就没人舍得下嘴的。即便要吃也是姚氏方才的话,也得省给二老和孩子们吃才是。可就这么白放着吧,到底水菜,水头十足,早起到现在才多大会子,瞧着已是不复方才鲜嫩了,这样白放下去岂不可惜的。
听说公公婆婆明儿要去莲溪,忙把白芹菜收了起来。杜氏看着又凑到了秦老娘身边:“娘,让孩子他爹陪你们去吧,他力气大,有他陪着,我们也放心不是。”
虽然之前妯娌们都安慰过她,都说婆婆并不是多心的人。又道都是自家人,有什么话就该说出来,憋在心里反倒要憋出事儿来的。杜氏觉得妯娌们说得对,可心里还是不安顿。这会子见秦老娘面sè如常,自是心头一松,不过到底还是存着两分愧疚的。
妯娌之间都知道杜氏不是个有肚肠的,一根肠子通到底,说什么就是什么,根本没有必要去揣测,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那边厢兄弟几个也都知道这事儿自己怕是说不上什么话儿的,可就让这样大年纪的老两口去莲溪,也确实打心里不放心。
只秦老娘秦老爹都没答应,已是年下了,家里还有一摊子的事儿,各人也有各人的忙,他们老两口跑一趟就行了。
秦连虎兄弟几个却也坚持,就把秦连凤推了出来,叫他陪着一道去。秦连熊更是道:“跑腿力活都叫他干,您二老路上且顾着自个儿就成了。”又告诉秦连凤道:“眼睛放亮些,腿脚勤快些,嘴巴甜着些,别叫爹娘cào心。”(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1...2223242526...1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