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记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白糖酥
“这可是难得的体面。”丁香不无得意的告诉姐妹们,又告诉她们道;“这里的规矩甚严,别说是我们这样的外姓人了,就是族里的妇孺平时也不许擅入的,我还是头一遭进来呢!”
丁香无比雀跃,被姚氏盯了两眼才耷拉着肩膀跟着莳萝缓步慢行。
花椒被罗氏牵在手里,打量着面前长方形的天井合院,只见檐下挂满了大红的灯笼,步入中门,更是满堂红,花椒适应了须臾,才看清眼前的天井中已是搭起了高高的席棚,把整个天井都罩了起来。
大厅已是布置成了寿堂,正中挂着《麻姑献寿图》,四周墙上棚上已是挂满了密密扎扎重重叠叠的寿幛寿联。上头的题词已是瞧不见了,只能看到特地露在外头的送礼人的姓名。
供桌上则放置了成双蜡扦,寿烛高烧,燃寿字香,还供有寿星、王母纸马,福禄寿三星立像,两杯酒、两杯茶,两双红纸裹好的筷子,堆叠在供桌上的寿面、寿糕、寿桃俱用红纸覆面。
花椒看得眼花缭乱,同时也看到了自打出生后只曾耳闻不曾目见的端坐在上首太师椅上的姚老太太。
八十岁的老人家,依旧jīng神矍铄、耳聪目明、声音爽朗。秦家这么些人排排站,就连一般大小的这么些个小小子小丫头她都一一认得出来。
花椒与兄姐们都是在家里被教导好了方出来了,磕头拜寿一丝不差。
只不过今儿的客人实在太多,据说寿柬足足发了半个崇塘,拜过寿秦老娘被姚老太太拉着说了几句话,就阖家告退,被执客请入了后院吃茶。
横溪岕的姨丈姨娘和莳萝的公公婆婆也都来了,几家的小小小子小丫头们很快凑到了一起。
杜氏娘家也来人了,沈家隔得太远,和方良一样,只能掏银子请秦家帮忙置办贺礼,说起来这也是秦家的体面、姚氏的体面。
男人们在正厅说话,女人们在偏厅叙旧,只有小孩子们坐不住。
长辈们三令五申地告诉了许多的忌讳,叫他们一一复述了,才肯放他们走。
秦家的小小子们瞬间就跑没了影儿了,他们一向在这读书,说起来比丁香还要熟悉。
莳萝到底是订了亲的大姑娘了,又有婆婆在跟前坐着,不好意思随意走动,就由丁香领着一串儿的姊妹们出去逛。
花椒一手牵着香叶一手牵着茴香,饶有兴致地跟着丁香走门串户,花椒心中的那股奇异感觉再次油然而生。
又不禁在心中寻思,也不知道秦家什么时候才能有这样的规模的。
忽的听到一声惊呼,花椒回过神来歪着头望去,就见前面忽的窜出了个七八岁年纪却弱不胜衣的小小子来,把前头说说笑笑的小姐姐们唬了一大跳。
被唬得惊魂未定的舒家表姐还以为是哪家的皮猴子故意藏起来吓唬她们的呢,正欲叉腰骂人,看清来人,忙后退两步。
花椒一直认为颇有些趋吉避凶的本能的香叶则是下意识地就瑟缩了一下,躲到了花椒的身后,把头埋在花椒的肩膀上。
花椒随手拍了拍香叶的小脸,却是满脸的诧异,面前的小小子这么点大的年纪,浑身上下却冒着寒气,她从未在一个孩子的脸上瞧见如此yīn鸷的目光。
走在最前头的丁香早已皱了眉头,正要说话,那个小小子已是一眼扫过面前大大小小的小丫头,目光忽的定在了身量最小的花椒身上,指着花椒问丁香,声音发虚:“这就是你家那个惊过风的小丫头?”(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一百零八章 意图
听到眼前这个孱弱yīn沉的小小子提到花椒,茴香想都没想就搂住了两个妹妹,丁香则是下意识地上前一步,挡住了花椒,却是灵机一动,避而不答,道:“华表哥,你怎么上这来了?堂舅娘方才还在寻你呢!”
丁香很知道自家那堂舅娘对这个独苗的看重,真是眼睛都挪不开的,这样的话倒也不怕往后戳破的。
那小小子却是充耳不闻丁香的话儿,好似认准了似的上上下下的打量着团在一起的花椒和香叶。
看着花椒露出半边儿的红扑扑的面孔,肉嘟嘟的脸颊,一句话都未说,转身就走。
看着他略有些佝偻的背影,丁香仍旧眉头微蹙,又转身蹲下(身)子去哄花椒和香叶:“不怕不怕!”
舒家表姐直到那小小子走出巷弄口,才拍了拍xiōng口,也哄了哄花椒和香叶,又小小声地告诉一道儿的小姊妹们:“是同我舅舅一个房头的堂舅家的表哥,学名叫个舜华。他身体不好,脾气更坏,又是家里的独子,我们从来不敢同他玩儿。他也从来眼睛朝天,看不见我们。”
言语之中,颇多芥蒂。
只这话一出,却是打开了小丫头们的话匣子了。
一个小丫头也是拍着xiōng口吁了口气,又问舒家表姐:“你家这个表哥是不是个三白眼?我听我祖母说长了三白眼的人脾气都不好,看人都是恶狠狠的。”
另一个小丫头就急忙道:“三白眼是什么眼?我看刚刚那个小小子的眼睛倒像蛇。”又告诉小姊妹们:“我前两年就在山上见过一回蛇,蛇的眼睛就是这样,它只要看你一眼,你就会被它定住,立在当地动都不会动的。我刚刚被那小小子看了一眼,也没会动呢!”
之前那个小丫头就瞪圆了眼睛,一叠声地扯着她问:“真的吗?是真的吗?”
那小丫头不住地点头:“当然是真的啦!”
舒家表姐却是道:“那应当是你被蛇吓住了吧,我也被蛇盯过,我怎么还能动?”说着又悄声同小姊妹们道:“我以前就觉得那人看人的模样就像我家之前养的大白鹅,被它看一眼,就好像被它啄了一口似的,皮肉都在痛。”
就有小丫头不住地点头附和道:“我也觉得像鹅,我也怕鹅。”想了想又道:“蛇都怕鹅呢!我家里也养了只大白鹅,就是用来抓蛇的。”
又一个小丫头咯咯笑道:“鹅有什么可怕的,我小辰光去我外祖家也有鹅要扑过来啄我呢,我就瞅准了鹅脖子一把薅住。它还敢拿翅膀扇我,我就薅住它的脖子往左拧往右拧的,以后再见了我,它就再不敢啄我了。”
叽叽喳喳的,除了秦家姊妹几个,其余的小丫头们俱是你一句我一句的争辩了起来,倒真像多了一群大白鹅似的,也把之前受到的惊吓给撇下了。
见她们越说越热闹,话题更是歪到天边去了,丁香不知怎的却是松了一口气,站了起来道:“咱们也出来了好一会儿了,前面怕是要摆席吃寿面了,咱们吃完面再出来逛吧!”
一听要吃寿面了,小姊妹们俱是点头称好。
一众人说说笑笑的去了祠堂,果然寿堂里已是拜过寿了,执客正在引领客人们入座吃面。
莲溪的习俗,庆寿时必得午面晚酒,两顿宴席,是得热闹一整天的。
而姚家为着今儿的庆宴也是着实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面条劲道浇头咸鲜,就连吃面的海碗都是清一sè的绘着麻姑献寿纹样的。吃过寿面,花椒与香叶几个团在一处儿玩,却是不打算离开长辈们身边了。
经了刚才一事儿,她总觉得心里不大安顿。那个据说翻过年就十一岁,却还没有丁香身量高的瘦瘦小小的小小子给她的感觉非常怪异。
究竟怎么个怪异,她又说不上来,反正感觉并不好。
可她今儿只是来拜寿的,下一回再来这礼诗圩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并不想多事儿。
香叶只要有吃的就成了,茴香一直搂着花椒,就连丁香都不再说要出去玩儿的话儿了。
姚氏抽空过来想问婆婆妯娌要不要回她娘家歇一歇,看见丁香乖巧的坐在那里,倒是松了一口气。
这样坐了半日,秦老娘还确实有些累了,听了姚氏的话,颇为意动,一位披金戴银穿着大红缎子衣裳的妇人径直走了过来,笑着与她们打招呼:“这是我们大姑nǎinǎi的婆家人吧!”
姚氏听到声音转过身来,顿了顿才笑着向婆婆妯娌引荐这妇人:“是一个房头的七弟妹。”
那七nǎinǎi已笑着向秦老娘屈膝行礼,又和杜氏几人序了年纪,还未寒暄上两句话,已是左顾右盼地笑道:“怎么没见孩子们?我可常听我们家老太太夸您家的家教好,家里的孩子个个懂事知礼呢!”
秦老娘就呵呵地笑:“这是老太太谬赞了!”说着又招手唤了留在身边的小丫头们过来见礼。
丁香看着堂舅娘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们瞧,面上不由带出两分不解和谨慎来,牢牢牵着花椒和香叶。
七nǎinǎi看到秦家姊妹却是一副非常喜欢的模样,出手更是十分的大方,笑着把身上的首饰全都捋了下来赏人。
秦老娘婆媳几个拦都拦不住,再推搡下去就难看了,况且已有旁人注意到这边的动静了,只得叫孩子们暂且收下,花椒和香叶两个最小的分了一对赤金绞丝的镯子。
花椒只觉着那镯子烫手,可也只能乖乖行礼。
谁知七nǎinǎi已是笑着揽了她和香叶,不住地上下打量二人,审视的目光叫花椒暗自警醒。
而七nǎinǎi看着眼前的两个小丫头俱是红扑扑的面孔,乌溜溜的大眼睛,倒也有两分可人劲儿。就是皮子黑了些,一看就是庄户人家的孩子,颇有些失望。
面上却强笑着朝秦老娘道:“这两个丫头可真是乖巧懂事儿,还粉雕玉琢的长得这样好,我爱的什么似的,亲家太太给我抱回家去养两天吧!”(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一百零九章 不解
这话一出,丁香、茴香姊妹俩不知怎的齐齐心口一跳。
丁香上前一步就想把花椒香叶两个抢回来,被茴香一把按住,朝她摇了摇头。丁香咬着下chún忍了下来,姊妹俩忙不迭地向长辈们使眼sè。
秦老娘没有多想,以为七nǎinǎi不过寻常寒暄客套罢了,这也是常有的事儿,只是呵呵地笑。
坐在一旁看见她过来都没有起身的小姚氏听到这话却是皱了皱眉,这样的玩笑她也常开,算不得什么。可从自家这个从来眼高于顶的堂弟妹嘴里说出来,却是怎么想怎么不对,再想想她之前的做派,更是怎么想怎么觉着浑似只黄鼠狼,不由盯紧了她瞧。
而不待秦老娘说什么,姚氏已是半开玩笑半是真的道:“这两个小丫头可是我们家的心肝头,又自来是我这两个妯娌贴心贴肉领大的,一天都未离开过身边,哪里舍得,就是我也舍不得呀!”
不软不硬地回绝了她。
那七nǎinǎi也不知道是没听明白姚氏的意思,还是怎的,笑着还要说话。
正好站在丁香与茴香对面的杜氏已是留意到了姊妹俩的眼sè,再见姚氏言行不似往常,心中一凛,已是向前两步笑道:“我知道七nǎinǎi的心思,怕也和我一样,实在是没闺女欠的慌,别说看见我家这几个丫头欢喜的很了,就是走在路上看见别人家雪白(粉)嫩的小丫头都眼馋,恨不得抱回家养着去。”
一席话说的众人哈哈大笑,七nǎinǎi也笑,只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明白过来了,面上却有两分挂不住。
而仍被七nǎinǎi搂在怀里的花椒却是适时的瞪大了眼睛,一脸的害怕,急急地道:“娘别把我们送人!”说着话儿的工夫已是挣脱了七nǎinǎi,拽着香叶一径钻到了众人身后。
大伙儿俱是一愣,随后皆是忍不住放声大笑了起来。
丁香、茴香两个不动声sè地走到后头,搂了两个妹妹。
丁香这才放下心来,搂着香叶的同时又环顾四周,却是没有发现姚舜华的人影。
七nǎinǎi却是没顾得上这些,也陪着干笑了一回,就起身道恼离开了。
来去这样匆匆,更叫姚氏几个暗自警醒。
看着她走远,已经忍了半晌的丁香跳出来正要说话,秦老娘已是朝她摇了摇头。搂了花椒香叶两个,轻声安抚。
到了这会子,饶是罗氏沈氏两个再笨也琢磨出点儿意思来了,俱是脸sè大变。
她们同秦老娘之前一样,也都以为姚家那七nǎinǎi不过是玩笑话罢了,谁都没有放在心上,哪里知道她竟是当真的。
认都不认得,不过算是沾亲带故的转折亲罢了,头一回见面,开口就要抱了人家的闺女回家养两天,这是什么道理?
姚氏歉意地看了两个妯娌一眼,又忙去看花椒和香叶。
就见香叶仍旧懵懂,花椒却是一副松了一口的模样,还以为她真是担心将她们送人的,倒是露出了个笑儿来。
夜里的席面比中午的寿面还要丰盛,全是讨口彩的大菜。只秦家的女眷们心里存着事儿,俱是没有什么好胃口。好容易吃到席终,略坐了坐,就收了回礼告辞家去了。
出了礼诗圩,忍了一个下半晌,越想越恼的丁香终于把之前在巷弄里遇到了姚舜华的事儿告诉了长辈们知道。
听说那孩子只问花椒,罗氏不解的同时不由紧紧抱住了怀里的花椒。其余小小子小丫头们俱是一头的雾水,可长辈们,尤其是姚氏已是反应过来了,那孩子也是惊过风的。
可他问花椒做什么?再想到他母亲的态度,前情后状一思量,所有人更是心生不解。
虽说直到家去后依旧没有闹明白今儿这一出到底是怎么回子事儿,可罗氏待花椒却更加上心了,等闲再不肯叫花椒离开自己的视线。
正月初十,郭掌柜的贴身小厮果然如约送了请帖过来,恭请秦老爹并秦家兄弟几个十二这日赴宴。原本方良已经缠着秦老娘说好了,到那天秦老娘也会去,还会带上花椒,一道在方家玩个两天再回来过正月半,秦老娘与罗氏都应下了。
可这桩事儿一出,罗氏哪里还放心花椒出门的。哪怕是跟着自家婆婆,去的又是自己娘家,她也一百个不放心。
权等着请回菩萨来,才能心安的。
花椒有些明白罗氏的担忧,这两天罗氏可是夜夜都要搂着她睡的,自然乖巧。每日只是窝在家里头和哥哥姐姐们造房子玩儿,就连院门都不摸的。
至于那些个赤金首饰,小姊妹们都不肯要,那七nǎinǎi一走,丁香就把那金山事儿拍在了桌子上,就连香叶见了都赶紧拿了出来。
老祖母大喜的日子,姚氏不欲多言多事儿,只是连番向罗氏沈氏道歉,并言明必是会给她们一个说法的。罗氏沈氏都是明白人,自然不会给姚氏脸子看。尤其是沈氏,见到底并没出什么事儿,两个小东西也没受到惊吓,也就没有必要把事儿闹大了。说到底人家还能推脱不过一句玩笑话儿,就拿这句话去问人,反而显得她们小家子气,既开不得玩笑,又得理不饶人。
可姚氏却已是打定了主意,直接就把这些个首饰存在了娘家母亲那,还预备过两天再来趟礼诗圩,讨个说法。
小姚氏却是道:“哪有这样的好事儿,她这样放肆,这些个首饰权当给外甥女们压惊了。”
姚氏却不认,主意都打到她婆家人身上了,不管她究竟存的什么心思,既是不给她脸面,她也不耐烦再让着她。不过是南北贩货赚了几个钱,狂得她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而家里的这串儿小小子虽说俱是闹不清楚这里头的事儿,可两下里一串联,全都以为那姚舜华怂恿着亲娘这是要抢自家妹妹呢,这还得了,一个个把手关节捏得“啪啪”作响,团团转地哄着花椒和香叶:“椒椒不怕,香叶不怕,等我们进了学,非得把他打趴下。”(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一百一十章 发展
丁香就皱了眉头,赶苍蝇似的赶着他们走:“去,别添乱。”
她是什么人,她能吃亏吗?
若是旁的人,还用得着他们捏拳头?
也不动动脑子想一想。
就算那天顾忌着太祖母的寿辰,大喜的日子不好动手,隔天她也非得跑去礼诗圩臭打他一顿不可。
可这人偏偏是姚舜华那个病秧子,那就是个祸头子,谁打他谁倒霉。
她至今还记得呢,小时候逢年过节去礼诗圩拜节,他瞧着他们兄弟姊妹们一道玩耍眼馋,他们那时候年纪尚小,不懂事,见他在一旁瞧着自然就邀了他一道玩儿了。
结果一回是他自己着了风,还未到夜就害了病。堂舅娘就哭上了太祖母的门,说是他们害得她的心肝头害病的。
还有一回是玩着玩着不知怎的和表哥争起了争执,说起来这也不算什么,她同堂兄弟们打架的时候都多呢!可像他们这样的人家,举族阖家住在一起,兄弟姊妹何其多,打小就是被大人们念叨大的,谁不知道兄弟姊妹不许置气,小人家的玩闹不许当真。哪知那回不过拌了几句嘴,谁都没有放在心上,他却说晕就晕,躺在地上脸sè煞白一丝儿声气都没有。他们那时候年纪还小呢,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倒把他们唬了一大跳。
连着两回因着他,虽有太祖母做主,没挨骂也挨罚的,可哪个心里都不舒坦,也都知道他是个碰不得的骄娇。自此后但凡瞧见他就会避开来,谁还敢同他玩儿,更别提打他了,这不是自找麻烦么!
丁香正在心里琢磨着,果然就听自家大哥道:“那姚舜华就是个病秧子,你拳头都没挨到他呢,他自个儿先倒了,这又有什么意思。”
四堂哥就瞪了眼丁香,又问大堂哥:“那大哥,你说怎么办!”
大堂哥就嘿嘿地笑:“我听我表哥表弟们说,那姚舜华不但是个一年里头大半年躺在床上的病秧子,还是个小心眼子,心眼子比小丫头们还要小。”说着嘻嘻笑着朝瞪着他的丁香抱了抱拳,又道:“仗着自个儿脑子还成,功课还不错,最讨厌别人在功课上越过他去,只要一回显不出他来,他就要怀恨在心,然后恨着恨着就躺床上去了,没有十天半个月再爬不起来的。”说着看了眼兄弟们,又道:“你们要是真有这个志气想要出气,就同他比功课比读书,入学时考个好成绩,分到东塾去同他一道,然后事事强过他一头。保证咱们旁的什么都不用做,手指头都不用伸一下,他自个儿就得气倒了。”
“啊?念书啊?”四堂哥一听这话,却是挠了挠头。
丁香就冷哼了一声,四堂哥听着面上一红,到底还是咬了咬牙xiōng膛一挺:“不就是念书么,我还不信我念不过一个病秧子。”
“就是!”五堂哥也附和道,又道:“我觉得大哥这法子不错。咱们这么些人呢,只要有一个比他强,就能好好气他一回了。最好气得他躺在床上爬不起来,看他还敢作怪。”
丁香才不相信他们能有这样的志气呢,就道:“这可是你们说的。”
“就是我们说的!”几个小小子齐声道。
花椒目瞪口呆的瞪着哥哥们,又转头望了望出主意的大堂哥。就见一直不曾说话的六哥摸了摸她的头,转身就回屋去了。
四堂哥就跳着问他:“小六,你上哪去?”
六哥就道:“回去温书去!”
四堂哥一听这话,更是一跃而起追了上去:“我也去,我若比不过那个病秧子,还不得叫三丫头笑话,那甚啊!”
结果这话一出,一串儿的小小子们都跟了上去,就连今年正要开蒙的七堂哥也追着四堂哥一径跑了。还有大堂哥,亦是大人似的把手背在身后,四平八稳地踱着方步跟着去了花椒家。
香叶仍旧懵懂,看着哥哥们呼啦啦地全跑了,噘着小嘴问丁香:“三姐,哥哥们不给我们造房子了吗?”
丁香就笑道:“他们几个大笨蛋哪里会造房子,你看我给你们造。”
而长辈们看到这一个两个的不用提醒,已是自觉地跑去温书,俱是诧异不已。
杜氏更是两步踏出门抬头望天:“这日头也没从西边出来呀!”
莳萝却是知道这里头关窍的,闻言捂了嘴笑,又把事儿讲给长辈们听,俱是哭笑不得:“这老大,歪主意也忒多了。”
可到底笑过一回也就罢了,俱都没有放在心上。
新马桶还有三天香呢,能多看会子书不跑出去疯玩儿总是好事儿来着。
却哪里想到一连几天,虽说不是大姑娘家家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可一个个的竟真个憋在家里看了好几天的书,又磨墨铺纸开始习字。
这却是因着二堂哥的话:“那小心眼子功课确实好,好像是同我一般大,旧年上半年就进了东塾了,学问自是好的。可那一笔字么,你们想想,他能躲在被窝里看书,还能躺在床上练字不成,自然浑似个八爪蟹根本拿不出手的。”又嘀咕道:“字都写不利落,竟也能进东塾?”
姚氏的族学一直以来都是分为东、西两塾的,小小子们初入学堂的时候,俱是在西塾启蒙。等到年纪略大,眼看着读书也有进益了,就能升入东塾了。不过据说若是有一天学业退步,先生也是有权把东塾的学生发配到西塾的。
这话一出,旁人还罢了,尤其是四堂哥,拼了命的开始习字。
每天点灯熬蜡的,喜的杜氏走路都轻了许多了,不禁念佛:“若是能一直这样上进,还怕读不出书来?”又问姚氏沈氏:“娘和三弟妹说是要去请菩萨回来供奉的,我们也去请一尊罢。我记得观音三十三相,有一相手里拿着经书的就是能保佑读书人金榜题名的……”
花椒歪着脑袋在一旁听着她们商量着请菩萨回来供奉的话儿,只觉得这件事情的发展未免也太发噱了。(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一百一十一章 开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