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农家记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白糖酥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二十一章 打算
秦家租住的这座小院虽则并不算顶小,却架不住秦家人丁实在兴旺。
想都不用想,正房东屋自是要留给上人居住的,粮食也多是归置在这里。随后秦家兄弟几个商议后,决定把正房西屋并一间厢房留给家中的男丁们打地铺,另一间厢房则是搬入了两张床榻和一些箱笼,正好拼架起来供家里的妇孺居住。
如此一来,秦连豹自是不方便进屋的。帮着罗氏抱稳了花椒,揉了揉她的小耳朵,又拍了拍长女茴香的肩膀,嘱咐妻子女儿早些歇息。
女儿都在身边,罗氏有心嘱咐些什么也不好开口,只能连声叮嘱秦连豹赶紧回去歇了。
看着妻女进了屋,有灯烛亮起,秦连豹转身折回西屋,却并不急着补觉。果然不出他所料,接连响起敲门声,却是家里人陆续回来了。
风里来雨里去的,俱是累了不只一天了,自是撑不住了。饶是秦老爹,也早早就歇下了。
唯有秦家兄弟四个,坐起一起窃窃低语,却是依旧未眠。
……
秦连凤侧身躺在地铺上,虽然睡意甚浓,眼皮也是连翻耷拉,点头如捣蒜,脑子却是无比清明,迟迟不能成眠。
年仅十五岁的他,从来有父兄顶在前头的他,其实还并不是很明白今天白天发生的这一连串的事故,实则已经远远超过他所能承受的范围了。
虽则都是他一步一步挺过来的,带来的影响更是迟迟不得消化,甚至于随着夜晚黑暗的来临,更是如丝如缕般缠绕着他。
兴奋,激动,却又空虚,后怕……种种情绪纷至沓来,让他产生了从未有过的不安定感。
一下又一下,连续多次的更鼓声穿过雨幕瓮声瓮气的在耳边响起。已是睡不着了,秦连凤索性一个翻身坐了起来,睡眼朦胧的加入了兄长们的窃窃商议之中。
盘腿坐在一旁的秦连虎看了眼两眼通红的秦连凤,没有多说什么,捞过被子给他搭在身上,继续听着秦连熊说话。
秦连熊却是哈哈一笑,瞅着秦连凤打趣道:“老五,要不你和传根传楷他们睡去?”
秦连凤一听这话,脸上困顿之sè骤然消退,却是气呼呼的并不理他。
秦连豹笑着揉了揉他的脑袋,秦连熊瞧着也不再逗他,正sè道:“依我说,若是明天莲溪勉强还能稳得住,咱几个最好能再回家一趟,再拉车粮食出来才是正经。”
其实今天一天,不光是秦连凤,饶是而立之年心志坚定的秦连熊,也是感触良多。
尤其是从杜家塘老丈人家回来的路上,他们就亲见一大家子坐在莲溪边上悲痛欲绝。后来经过内弟辨认才知道原是隔壁村上的人家,想来亦是前往崇塘避难的。哪里知道刚刚出村,脚下的溪埂却被溪水掏空,突然坍塌,车lún一别,半车粮食箱笼全都送入了莲溪之中。当家的想都没想就跳下去打捞,本是jīng通水性的汉子,溪水更不湍急,却是扑腾了两下就再没上来。岸上的家人们看着再不敢下水,又找不来滚钩,竟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连人带物瞬间消失,莲溪又恢复了之前的平静……
心里自然不好受,只这时候,却没这工夫悲天悯人的。
家里的事务,日常开支、衣食住行、人情往来等等,虽是老爹老娘在当家,却从不瞒着儿子儿媳,大事小情都要知会一声的。秦连熊也知道因着爹娘都是遭过灾的缘故,所以自打成家起,不管多难,家里头有一项规矩是必须遵守的,就是但凡老天爷帮忙,手上略有富余,就要把二成的粮食储存起来以备荒年,而且每年都要出陈易新。
过去的日子自是苦巴巴的,为着他们兄弟几个能成人,娘老子不知吃了多少苦。好在这些年来,他们兄弟日渐长大,除了老五还没定性,其余四人俱有一技傍身也能独当一面,家里头日子自是好过了起来,存粮也就日益多了起来。
再加上老爷子是经过事儿的人,深信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都不能永远发达。如此一来,家里头卖出的粮食就更是有限了。
尤其是今年上,好些个家有余粮的人家,眼红日益腾高,一天一抬的粮价,想着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何况只是少量卖出些,也不妨事儿的。哪知开了这个口子,看到了沉甸甸的银钱,到底财帛动人心,竟是一发不可收拾了起来。又不曾料到这场灾害竟是亘古未有的,好些人家没了粮食接档,到了最后竟还要回过头来买米吃。只不过到了这会子,可就不是原来的价钱了。
不过自家却是不管粮价涨到几何,始终都没有卖出过一粒粮食的,自然也就不受影响。今儿趁着归置地窖的时候又细算了一遍,家里的存粮已差不多够一大家子吃上两年了。
只今天出来,银钱细软、书籍药材,还有棉衣棉裤厚衣裳自是带出来了。米面也运出了不少,可细算起来,却是撑不了多久的。毕竟就同之前的干旱一样,谁都不知道这雨究竟要下到什么时候去。
秦连豹明白二哥的意思。
家里头人丁本就兴旺,再加上已是有些时日没有尝过新鲜荤腥菜蔬的滋味了,家里就剩了些肉干腌菜,累月吃用下来,也已有限了。肚子里没了油水,各人饭量也是远胜以往。何况家里头还有这么些半大的小子丫头,正是能吃的时候,却是怎么苦也不能委屈了他们的。
秦连龙心里也是这个想头,家里还有那么些存粮,真的一旦决堤山崩,也不知道能不能保得住,自是要搂在身边才能放心的。
秦连凤一听这话,更是瞬间来了jīng神,兴冲冲的要跟着去。
兄弟五个就此议定,今儿夜里由着老大老二lún流值守,其余诸人赶紧睡觉。明儿一早与老爹老娘通气后,就赶早家去,越早越好。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二十二章 偷闲
翌日一早,花椒醒来时外头还在乒乒乓乓的下雨,可只看天sè就知道肯定不早了。
屋里静悄悄的,母亲并伯娘婶娘还有大堂姐都已起身,只有她们四个小姑娘横七竖八地睡在通铺上。
姐姐茴香就侧睡在自己旁边,三堂姐丁香被子只盖到肚子,睡了个大字,四堂姐香叶的一条胳膊从被子里伸出来甩在三堂姐的背上,小脚丫子却是塞在了自己的小被子里。
花椒揉了揉眼睛,长长的伸了个懒腰,翻身拥着小被子坐起,又把香叶的小脚丫子塞回她的被窝里。
茴香也醒了,睡眼惺忪的就揽了花椒往这边挪了挪,抬起头来看她,半边脸上红红的,带着枕头印子。不经意瞄到了外头的天sè后,却是猛地坐起,另半边脸儿亦是红了。
她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黎明即起,扫洒庭除,自打懂事起还未睡过懒觉。赶紧推了推正睡得天昏地暗的丁香与香叶:“快醒醒,咱们好像睡迟了!”
又赶紧拿了叠在床头的小衣裳先帮花椒披上,生怕她着凉。
香叶醒过来坐起身,眯着眼睛望了望花椒和茴香,嘴里不知嘟囔了句什么,却是倒下就又睡着了。
丁香被茴香推醒,茫然地看着她。茴香又重复了一遍,她却是一个翻身,破罐子破摔道:“那我再睡会儿!”
大堂姐莳萝听到动静推门进来,花椒茴香忙唤“大姐”。
莳萝点了点头,又轻声笑道:“再睡会儿吧,祖母说了,昨儿累了一天,今儿叫你们补补觉。”又朝着隔壁努了努嘴:“那边儿几个活猴还都睡着呢!”
茴香就松了一口气,又问花椒:“咱们椒椒还困不困?”
花椒连连摇头,捏着小手指头自己系扣子。
莳萝就朝姐妹俩使了个眼sè,跪在床边拍了拍丁香的pì股:“快醒醒,我们早饭都吃过了,爹爹叔叔都该过来了,你还不快起!”
丁香皱着眉头正要捂耳朵,听到后头半句,却是骤然jīng神了起来,睁开眼睛就问道:“姐,爹爹叔叔们去哪了?”
莳萝便把长辈们天sè未亮就启程回家的事儿,告诉妹妹们听。
一听说爹爹叔叔们,连带着自家大哥都回家运粮去了,丁香一个翻身趴在床上,嘟了嘴:“要是我也能去就好了!”
莳萝又好气又好笑,又在她pì股上拍了两记:“怎么什么事儿你都要掺上一脚!”又问着她:“你还困不困?困的话就再眯会儿,不困的话就赶紧起来。”
丁香随口就道:“我困着呢!”
莳萝无奈的摇了摇头,索性不理她,过来帮着花椒穿衣裳,又揉了揉花椒的小耳朵,笑道;“还是我们椒椒最乖了!”
花椒也有些无奈,自打她生病醒来后,家里人就都喜欢揉她的小耳朵。据说这能压惊,可她早就不惊了,也不知道这习惯什么时候能改喽。
站在床上搂着莳萝的脖子,由着她帮自己穿裤子,花椒点了点小脑袋,大言不惭道:“那是!”
莳萝就抿了嘴笑,丁香抬起头来,冲着花椒道:“你这会子倒是jīng神了,昨晚可是怎么叫都叫不醒!”
花椒回忆起来,昨晚自己都快睡着了,大伯一家才回来,三堂姐好像是闹自己来着,被大堂姐隔开了。就理直气壮地道:“睡觉!”
丁香就过来抱她:“那咱们再睡会儿!”
说着话儿打了个哈欠,眼角已有水光溢出。
莳萝看着就有些疑惑:“怎么这样困?你昨晚什么时候睡的?”
丁香却是有些兴奋地坐了起来:“我昨晚听着梆子响呢!”
说着不待莳萝开口询问,已是小嘴儿巴巴的把昨晚忍着睡意,直听到三更梆子响的事儿告诉给姐姐妹妹听:“我听表哥说五更梆子都是不一样的,我昨晚听了,果然不一样。一更是一慢一快,就是‘咚!——咚!’的连打三下,二更是‘咚!咚!’‘咚!咚!’的连打多次,三更是‘咚!——咚!咚!’的一慢两快。可有意思了,就是不知道四更五更都是怎么敲的!”
莳萝根本理解不了自己这个胞妹的脑袋瓜里都装了些什么:“那你就等到三更天才睡觉?”
丁香连连点头,又有些后悔:“后来我就撑不住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的。”
莳萝摇了摇头,到底还是关心居上:“要不还是先起来吃饭吧,若还实在困,等晌午睡个午觉就好了。”
花椒却也觉着很有意思。
更夫她是知道的,上辈子还小的时候看白白小青,就对里头出现过好几回的更夫的念词很感兴趣,还和姐姐妹妹们在家学来着。
只不过她也不知道五更梆子究竟是怎么敲的,却是自来没有听过,昨儿也没有仔细。
穿好衣裳,不用姐姐们抱,花椒自个儿爬下床,出门去找祖父祖母长辈们挨个儿问好。
转了一圈儿,祖父也不在家,说是去了堤上。
洗漱完毕,正坐在厨房门口的小凳子上,由着大堂姐给自己梳丫角,花椒就听厢房里闹了起来。
叫声、喊声、笑声、求饶声,此起彼伏。中间还穿chā着丁香不以为然的笑声:“又不是没穿衣裳,都躲什么躲,你们光pì股的模样我又不是没见过!”
莳萝哭笑不得:“这丫头,越来越疯了。”
就见一串儿小子衣着散乱的从门内挤了出来,后头还跟着老神在在的丁香。
正在刷牙的香叶看得哈哈大笑,一口漱口水咽下去,急得直找娘。
姚氏知道后,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对着妯娌们直叹气:“这丫头,也不知道随了谁了,哪有半点女儿家的样子。”
不随自己也不随丈夫,以前她还觉着长女被公婆惯得太过顽劣,哪里知道这个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还是个自个儿惯着自个儿的。
杜氏自己就是直来直去的性子,再加上她只生养了三个儿子,没有女儿,却是一向稀罕丁香的,就道:“我瞧着就好,自个儿家里,他们嫡亲的兄弟姊妹,玩玩闹闹的又有何妨。”
罗氏以前没想过,现在却是颇有感触,也道:“女孩子还是活泼些的好,没得老气横秋的,我现在就盼着丁香能多带着我们花椒玩儿呢!”
沈氏刚刚哄好女儿,亦是道:“我同三嫂一样,也指着丁香多带带我们香叶呢,这也太娇了些了!”
姚氏哭笑不得,打趣儿道:“真叫丁香带着,再带出两个小猴子来,你们可别后悔。”
这边厢妯娌几个说说笑笑,暂且把丈夫回家运粮的担忧放到了肚子里,那边厢小兄弟姊妹们却是真的无畏的。
ps: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怎么都不动捏~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二十三章 山崩
用过早饭,因着长辈有言在先不得外出,天气又仍旧时yīn时雨的,这么点大的地界也无从玩耍。也是心血来cháo,小兄弟姊妹们就凑到了一起,由二堂哥领着,拿出书本来温习功课。
二堂哥原本还羡慕胞兄可以跟着父亲叔叔们家去运粮,不过比自己年长三岁,却是出入都把他当大人看了,如何不羡慕。
却没想到会让他领头温书,之前的羡慕瞬间丢到了天边,满心欢喜。拍了拍手,学着大姐大哥往日的模样,一本正经地道:“晴耕雨读闲练武,这是咱家的规矩,总不用我说了吧!”说着看了眼俱是颌首的弟弟妹妹,又满意的道:“那现在开始温书,有不懂的尽管问。等雨停了,咱们说不得就得进学了。若是书都忘光了,可给咱家丢人。”
当地一溜儿小脑袋就连连点头,倒俱是收起玩心温起书来。
家里除了七堂哥秦传樟外的六位哥哥,再加上小叔,七人之前都在礼诗圩的姚氏族学进学。今年七月里,景况实在艰难,族学里这才决定暂且闭馆。当时说的是入秋后开学的,这会子已是入秋,开学之日却是遥遥无期。
不过饶是如此,往日里一旦得空,长辈们就会监督几人温书习字,却是不能叫他们荒废了学业的。
而几个小姊妹,从大堂姐到三堂姐,虽则没有上学堂,却都是由着大伯娘开的蒙。
其实家里的女眷们除了大伯娘正经念过书外,祖母和母亲也都在方家认过字,二伯娘四婶娘也都好歹多少识得一些字。
而姐姐们跟着大伯娘念书,倒是不用像哥哥们那般风雨无阻,俱是得空的时候方学上一学的。
学到如今,姐姐们的进度因着年纪的关系自然也不一致。大堂姐上半年刚读完《内则》,姐姐茴香正在念《列女传》,而三堂姐还在启蒙。至于四堂姐,原本循例今年下半年就该跟着启蒙的,只是耽误了下来。不过兴致来时,也会央着哥哥姐姐上两句书。
这样算下来,花椒与七堂哥,倒是家里唯二的两个文盲了。
小孩子都是一窝蜂,这会子看着人人面前摊着书,四堂姐与三堂姐坐到了一块儿,七堂哥也凑到了胞兄四堂哥面前,瞧着他的书。
只是旁人还罢了,四堂哥坐了会子,教着七堂哥上了两回书,不过一二十个字,就再坐不住了。
左右望了望,隔了几个人去拽丁香,丁香却不理他,横了他一眼,就转过头来继续给香叶上书。
二堂哥当小先生正当的起劲,见不过几时的工夫,就有人开始捣蛋,不由轻轻咳了一声。
四堂哥忙缩回手,嘿嘿地傻笑。
又枯坐了会子,正又有动作,忽听外头敲门声,当即跳了起来:“爹爹叔伯们回来了!”
确实回来了,可诸人神sè之间却都有着两分难掩的灰败。
……
山崩!
秦家兄弟几个赶着一大清早开关门的时候就出了镇,一路向东,刚刚爬上半道儿上的观莲桥,就听到前头传来了轰隆隆的滔天巨响。
不似忽雷,却亦是地动山摇,甚至于脚下的观莲桥都晃了晃。
当即心中就是咯噔一下。
可天sè昏暗,又隔着雨雾,什么都瞧不见。
几人商量后,还是决定再往前探上一探。
结果这一走,借着雨势转小的光景,四面八方瞧了半晌,都不曾发现什么异样。
兄弟几个心中警醒越走越慢,又往前走了一小段路,才不经意间发现不远处的莲花山的半山腰上,一条迥异于山体颜sè的上头小下头大浑似漏斗的泥浆带,卷着半片山石树木从上而下径直推过山脚淤没在莲溪之中,才停止脚步。
触目惊心。
别说秦连凤同秦传根小叔侄两个吓傻了,就是秦家兄弟望着眼前面目全非的莲花山,也是半晌说不出话来。
就有附近村落受到惊吓的村民冒着大雨跌跌撞撞地跑上官道,俱是认识秦家兄弟的,又哭又跳,抖抖索索地指着那巨型漏斗:“不得了了,不得了了,山崩了,你们周家湾同东边漏斗湾怕是完了。”
受到惊吓逃出家门的村民越来越多,俱都围拢在了官道上,指着那山崩的地方瑟瑟发抖,何曾见过这样的景况。有的后悔就这么逃了出来,还想家去收拾东西。有的却是连家都不敢回了,就怕再来一次。
秦家兄弟却顾不上害怕,迎着骤然势大的bào雨疾步前行。
熟悉的山势已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又隔着两里多地,根本看不出那漏斗淤没的范围究竟在哪。
可山脚下的漏斗口那样大,又这么多方土石倾斜下来,下头的田地房屋究竟会如何,不敢想象。
又往前跋涉了一里多地,众人的心更是提了起来。
毕竟自小在这长大,一山一水都是了然于xiōng的。看着那漏斗口,心里俱是明白,就算侥幸没有淹没,恐怕也是擦着边的。
秦连凤与秦传根腿都软了,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走到村口的。就见好些个留守在家的村民正或站或蹲在村口的大树下六神无主、痛哭流涕。
看到秦家兄弟,又惊又喜。
有的还能踉跄着迎上来,有的却已经心神震荡根本迈不开脚步了。还有的越发伤心了起来,心里后悔不迭。
秦家兄弟却俱是松了一口气,走到这里,他们已能看到最东头自家的房子还稳稳当当的立在那里了。亦能确定那山崩之处还在东头,自家和整个周家湾,俱是幸免于难!
只不过站在这里,就可以看到半山上仍有泥浆卷着连根拔起的树木顺势冲下,甚至可以听到近在耳畔的山石树木纷纷滚落的声音,却是险之又险的。
到底还要不要往前走,几兄弟俱是没了答案。
远远的,看到有人相互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的往村口挪动。
看清来人,留下两个小的看护牛车,兄弟四个俱是迎了上去。
正是秦连彪一家子。
ps: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姐妹们赏个脸不~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二十四章 不喜
秦家兄弟几个到底没有运回粮食,倒是把失魂落魄的秦连彪一家接回了镇上。同行的还有周家湾发的一众村民,和半路上遇到的附近村落的百姓。
人数要比昨天少上不少,而且与昨天大不相同的是,到底破家值万贯,昨天的百姓们恨不得把房子都背在身上。或是赶着堆积如山的牛车驴车,或是几个人一道或拉或推着装满了阖家家当的板车,还有的挑着沉甸甸的担子或是背着一人高的行李的,就是妇孺老弱亦不曾空着手,笤帚畚箕都要抱在手里的。
可今儿的老老少少们却只有极少数人带着少量行李,很多人都是空身前行。有的是不敢家去了,有的却是什么都不要了,只求能避到崇塘去。而这些人中,有的衣裳鞋袜都未穿齐整,更不用说斗笠蓑衣了。
大风大雨下步履蹒跚,更显凄然。
……
花椒被姐姐茴香搂在怀里,同家中众人一样,亦是半晌都未曾消化掉叔伯们带回来的消息。
已是要穿夹衫甚是夹袄的天气了,花椒额头却有细细的汗珠沁出。
山体滑坡泥石流的,她虽从未亲眼见过,却深知其中的危害。
不发生则已,一旦发生说不得就要见血。至于房屋路桥,亦是没有半点抵挡的能力。
虽然自家的房屋现在侥幸并未受灾,可风雨不歇,谁都不知道哪边的山石又会崩落,而那山崩的地方又会不会发生什么次生的灾害。
长长吁了一口气,虽然早就已有心理准备,可灾害真的来临,谁能无动于衷。
饶是丁香素来气壮,亦是半晌才回过神来。
长辈们大致说了几句,就聚在堂屋议事儿了,无人敢去打扰。小叔和大堂哥小叔侄两个就成了香饽饽了,被一众急得上蹿下跳的猴儿们围了个密不透风,你一句我一句的追问事情经过。
一众小小子小丫头又想听,又岔开手指捂着耳朵不敢听。听完后又觉得意犹未尽,一个劲儿地追问着:“还有呢?还有呢?”
哪还有呢!
到底小叔老到些,看着不对撒腿就溜了。留下大堂哥可就惨了,只能一遍一遍直说到口干舌燥,底下一溜小家伙依旧听得津津有味,反应连连,却也有不安分的。
丁香听了一遍又一遍,再次后悔自己没能跟去。不过眼珠子一转,却是拉着茴香的衣袖不撒手:“二姐,我们去瞧瞧石榴姐她们吧,也不知道她们这会子怎么害怕呢!”
花椒转过头来,看着一脸期盼担心,却唯独没有害怕的丁香,忽的心头一松。
还是孩子呢,生老病死山崩地裂的哪怕再可怕,在他们而言也不过字面上的意思罢了,这其中的真正含义却是不懂的。其实不光孩子,只要没有亲身经历过,恐怕俱是很难懂得这到底意味着什么的。
1...56789...1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