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状元是我儿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仙楂

    “好嘞,作为报酬,黎娘子若是以后在河上运送东西,我狼牙必定会派人护送,保证你们的船队都好好的。”狼牙信誓旦旦的做保证。

    黎清才没那么相信这不靠谱的狼牙呢,这人看起来神经大条的样子,她完全没有感受到作为一个凶神恶煞的匪徒该有的精神面貌。黎清让文钦拟好文契,自己拿到官府去做了保,然后让这些人都签上,不会写字的就按手印儿。果不其然,绝大部分人都不会写字,甚至不识字。

    做好了这件事,就可以挖地基建造房屋了,还是采用老方法建造,又快又能遮风避雨。黎清将芋头食肆那边的所有盈利扣除一部分作为应急资金,其他的全拿来建造房屋,为此她还卖了一个话本,才堪堪付清了。

    这些人简直就是来追债的,黎清恍然想起她还欠上京某当铺一千两银子。这简直是……好气哦。

    她应该是最不会经商的人了吧!从开铺子到现在,都处于一种支出状态,黎清拼命的告诉自己,她白手起家,经历这样的日子是正常的,事业嘛!在万事俱备,暂无东风的情况下,总会是低谷期的。

    黎清的那本章回体已经初稿完结,正在审核改稿,预计一个月之后,就可以让人交给魏西晨了。

    她还要关注云及的近况,陪陪姜氏。

    姜氏知道她最近忙得很,家里种地的事儿都没给她说,自己悄悄咪咪的就撒了谷种,将桑田里种上了棉花。黎清知道这里种棉花的少,可是她又十分需要,于是就想出了一个办法。

    五月的时候,朝廷的旨意下来了。不出所料,朝廷要黎清秋十月,携子进京,到户部参加考核。

    黎清云及和姜氏在苏徐宁的带领下跪地接旨。

    还有几个月,也不着急,云及还可以再精进一下。

    之所以黎清不自己教云及知识,是因为她其实没那么厉害。她一个现代人,虽然专业如此,但是她是现代教育教出来的人,这样的教育确实不太完全适用于古代。

    何况她的学识完全比不上樗夫子,樗夫子一直夸赞她,夸赞的也只是在教子德行上,而不是学术上。

    等一切步入正轨,她也要开始读书了。这里拥有现代人永远也得不到的古籍,这么好的资源她不用,那就是傻蛋行为了。

    等赚到了钱,便可以进行藏书,尽量让更多的书籍能够流传下去。

    ……

    “苏大人,这次我给你带好东西来了。”黎清对苏徐宁福了福身道。

    这是苏徐宁在乐旭县的最后一年了,十月他将携妻子带着姜家人一同前去上京。朝廷早就想把他调回去了,无奈因为锦州瘟疫的事儿,一直没有官员敢来此地。而且锦州相对于苏州等地,已经是西南蛮夷,穷山恶水了。所以他才生生的多留了一年。

    “哦还请黎娘子道来。”每次黎清来,不是要买地,就是给他好东西,她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的政绩。苏徐宁时常对他的妻子说,此女子乃福星啊。

    不知道这次黎清带来了什么好物,他实在好奇的很。

    黎清从包里拿出那本《棉桑纪要》,呈给苏徐宁道“这是我亲自种植,外加走访所得,还有一些个对应的发明,我想这东西不仅仅是对你我,还有对天下百姓都是件儿好物。”

    苏徐宁打开书一看,顿时被书中内容所吸引。

    他越看越感到不得了,“这……这……”三锭脚踏纺车,水力大纺车,简直绝了。

    黎清并没有将新式织机的图片附上去,这是她的杀手锏,怎么能公之于众呢

    “这些全都有实物,我已经带人研制,并且发明出来,投入使用。”黎清道,

    “可是真”苏徐宁狠狠的按下自己内心的激动。

    “千真万确。”

    这简直就是天大的惊喜,苏徐宁此时想的不是这东西能够给自己升多少级官职,而是这东西能够造福多少天下百姓。

    自古以来,人们就为了衣食所忧,达官显贵衣食安然,尚有蚕丝金缕。而下层百姓很多却衣不蔽体,无以御寒。

    如今有能够降服棉花的工具了,这才是千古的一大奇事啊!这是天下百姓之福。

    想到这,苏徐宁竟然涕泪纵横。这可把黎清下了一跳,不就是个《棉桑纪要》吗就激动成这样了黎清挑了挑眉。

    黎清不懂苏徐宁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天齐人对天齐百姓的心。那是他的报国之志,造福百姓之情,真真切切。

    “我立刻上表朝廷,附将此书八百里加急,呈送朝廷,立刻推广棉花种植。”只是今年种植棉花来不及了,只能等明年。

    这就是黎清想要的结果,等朝廷大力推广棉花种植之后,自己已经占据了棉布界的大半江山。

    这样一来,一个小小的原材料问题就此解决了,再加上乐旭县的田地很适合种植棉花,自己就不客气了。

    乐旭,姜氏一族的祖籍之地,黎清必定要将其建设成为云及的大后方。

    五月末,庙堂之上。

    丞相顾长风朝会后给皇帝齐观呈上了一道折子。上面写道“锦州有奇妇,亲力植棉树,多方走访,成书《棉桑纪要》,后造新纺车,一锭分三锭,此举在利民……”

    齐观读者顾长风的奏折,对这姜氏寡妇很是好奇,他抬头对一旁伺候的内侍道“二狗子,《棉桑纪要》,书呢怎么不见”

    “回禀管家,顾丞相拜托老奴好生收着呢,老奴这就去拿。”这个叫二狗子的内侍,本名为苟银,因为排行第二,所以大家都叫他苟二银,没想到被齐观听了去,直接就叫他二狗子了。

    每次齐观叫他,他都要被伺候在齐观身边的内侍和宫女们笑话一阵,起初他气急,还要私下里打骂他们一番。现在嘛,他练就了翻白眼的神功。




第129章天齐之幸
    苟银将《棉桑纪要》恭恭敬敬的呈给齐观。

    “这书,一看就是用心写的,字儿也漂亮……”这是齐观拿到书的第一感觉,随后他就不再被表象所迷惑了。

    “善,上善!天祐我天齐,我天齐能出这样的能人,实乃天齐之幸。”齐观才看了十几页《棉桑纪要》就已经忍不住感叹了。

    一旁的史官立刻提笔记录道“德武七年,五月十九,帝阅《棉桑纪要》,大曰‘善’。”

    “传汤盛林。”齐观冷静下来,对苟银道。

    “是,奴才这就去。”

    汤盛林是齐观钦点的大司农,掌管整个天齐的农作运势。

    半个时辰之后,汤盛林出现在齐观面前。齐观免去了他的礼节,两人就像兄弟一样,坐在桌前。不同的是,汤盛林是跪着的,齐观是盘腿的。

    “这是锦州上报来的,朕觉得有必要推行下去。”齐观将《棉桑纪要》推到汤盛林面前,汤盛林拿起书一看,顿然心惊肉跳。

    “陛下!此……乃我天齐之福,老臣亦觉着可以推行。”汤盛林不足的点头。

    “还有这水力大纺车,虽然有限制,但我天齐河流众多,并不缺地打造。”

    “大司农,朕命你立刻将此案推行下去,明年秋季,朕要看到云团成片,贫者有衣。”

    齐观心中一阵期许,若是能够推广棉花,那么每年给北蛮送去的岁币,必定不再会多耗财力。

    东西一旦多了,就不会再精贵了。

    北蛮满足了,他们天齐就有能力休养生息了。父皇留下来的收复失地遗诏还摆在正殿后头,这个担子甩在他头上,实在是压力山大。

    “这妇人,既然能够写出此书,必定不是等闲之辈,乐旭县的县令是谁”等大司农汤盛林走后,齐观问道。

    “回禀管家,是苏徐宁,当年主动请缨去锦州的探花郎啊!还是管家您钦点的呢!”苟银弓腰回答道。

    “如此,那便尽快让苏徐宁回来吧,还有那妇人,你派人给朕送赏赐过去,这是天齐的有功之人,怎么能够不赏呢”

    齐观大笔一挥,迅速帛布上写下一道圣旨。

    一旁的苟银认为此时非同小可,跪下道“陛下,这《棉桑纪要》不过一本书罢,还未有结果,陛下暂且等等,若是他日真成,再赏赐也不迟呀!”

    齐观沉默片刻,“嗯,也罢,如此便将这道旨意收起来,日后再说。”

    苟银背上已经湿了,他起身拿了盒子,眼睛一瞥,只见圣旨上有织锦娘子的字样。

    还好压下来了,不然天齐又要经历什么小动荡了。仅凭借一本书,根本没有什么用,佐证不了什么。

    “苏徐宁,是个好官。”齐观边说边点头。他花了点时间要来了吏部的考察簿子,仔细翻阅了苏徐宁的考核情况。

    苏徐宁在任上,乐旭县供给给朝廷的税款每年都在增长,而且此人的在百姓中的风评也不错。特别是在上次天灾时,瘟疫横行。苏徐宁不顾个人安危,走访了全县大大小小的村、镇。

    能做到如此亲力亲为,势必是个好官。

    不过这上面的文案怎么表现的并不是那般完整

    齐观又仔细看了看苏徐宁的的考核簿子,这上面写了石灰抑制瘟疫蔓延,还有那退灾方子,但是并未有提出这些的人,而且上面也没有写是苏徐宁的功劳。

    实在是太奇怪了。

    “来人。”

    “陛下。”

    “拿着这个簿子,去给朕查明此事。”齐观将簿子递给内侍,指着他认为疑惑的地方。

    “是。”内侍恭敬的退下。

    按照规矩,他现在应该去给太后问安了。齐观放下手中的折扇,起身给自己理了理衣裳,朝太后寝宫而去。

    ……

    一切都上了正轨,黎清也就闲下来了。

    黎清并没有让梁山显参与魏西晨那边的事,她明白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而且梁山显不能给她足够的信任感,何况现在还多了一个肖红儿,时不时的作点儿妖出来。

    肖红儿从小就长在一群匪徒身边,没有受到多少妇人教养。她拥有狡黠的一面,同时也行事粗鄙,这一点确实和她的脸不相符。

    因为地里的棉花还在成长阶段,所以梁山显和文钦两个没有事情做。他们每日就是和那群人一起做西水庄的修筑工事。建造房屋本就是男人应该做的,何况就算是梁山显,也只是平民百姓一族,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的少爷。

    这个世界依旧是士农工商的排行等级,商人地位排在最末端。

    梁山显和文钦初为商人,他们深深的知晓自己不是高贵的人,但是肖红儿不是。

    肖红儿只要以寻到时间就往黎清店铺里走,她是抢惯了的性子,和一群码头上的大老爷们儿喝酒吃肉,然后不给钱。

    念在她是文钦的媳妇儿的份上,黎清第一次就算了,可是这个肖红儿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厚脸皮,第二次亦是如此。

    “娘子,您可得管管,这样下去,我们非得亏本不可。”郭罗氏一脸担忧。外头那女子还真不害臊,大庭广众之下和一群爷们眉来眼去,还大碗喝酒。

    简直不忍直视。

    要不是黎娘子吩咐过自己不宜出门,她还不得好好给这个一身红衣裳的不检点的女人上一课,给她讲讲什么是女子之德,女子之行。

    “无妨,和上次一样,收了她用过得碗,放她走就是了。”

    黎清在后院儿里整理橱柜,她早就知道肖红儿在外面闹了,这女的就是欠收拾。

    这小打小闹的先由着她,等她作够了,一次性端了就是。

    见黎清不为所动,郭罗氏只得大叹了一口气,道“是,娘子。”哎哟,外面的那女人到底是个什么来历,怎生的让娘子都放任了去按照娘子的脾性,外头作妖的,当场就给打击报复了。

    难道那个放荡的女人有什么背景不成亦或者是娘子的极品亲戚不对,娘子家里几代单传,平生一支,怎么可能有这等亲戚。

    郭罗氏很快否决了这个想法。



第130章肖红儿作妖
    黎清见郭罗氏杵在那里一直不走,笑道:“告诉店小二,让他给那个女人带一句话,就说吃的开心吗”

    “是。”看来就是连娘子也惧怕的人了。郭罗氏将黎清所说的告诉了店小二。店小二意会,阴阳怪气的对肖红儿道:“这位姑娘,您吃的开心吗”

    肖红儿被这突如其来的问候给下了一大跳,差点儿将手里的酒给洒了出去。她心里一突一突的,但是强装震惊,道:“你们这儿的饭菜一般般吧,和本姑娘平时吃的差远了。”

    店小二恢复一贯的笑容道:“没能符合姑娘的胃口,本店十分抱歉,姑娘觉得不好吃,可是却吃完了,为何不付钱呢”店小二耐着性子,要是照着以前的样子,周永昌早就出来将吃霸王餐的人拖到后厨去暴打一顿,然后扔去刷碗了。

    这次吃霸王餐的,是娘子点名要放走的,周永昌也当做没看见一样。

    “付钱我我为什么要付钱,我相公在你家主人的手底下做活,那么辛苦,我吃她一顿饭怎么了就吃不得了”肖红儿挺起胸脯理直气壮的说。

    店小二还是第一次遇到这般胡搅蛮缠的人,偏偏这样的人还是个长得漂亮的女人。

    当老子没见过美女啊,东家比面前这个不要脸的女人美一百倍好伐店小二在心里吐槽。

    “这位娘子,吃饭给钱乃是天经地义,若是你不肯给,那我帮你给哈,只要你叫我一声儿相公就行。”

    一个没成亲的女人还敢装作妇人,也不看看自己还梳着个姑娘头。这世间哪有妇人梳姑娘头的还有穿的妖艳儿的样子,一看就是勾栏瓦肆出来的。想来她所谓的相公就是个骈头罢了。

    肖红儿在周围这些男人的眼中看到了淫邪,她觉着自己受到了侮辱。

    原来那个黎清竟然是这样的人,开的铺子来客都是些下三流,看来也不是什么清高的人嘛,肖红儿脑补着。

    “是啊,也叫我一声,你下顿饭,我也包了。”

    “加我一个,便宜又不亏。”

    肖红儿羞愤极了,瞬间摔了手上的碗,那碗啪的一声,粉身碎骨,米酒溅了满地。她用自己最快的速度跑出了芋头食肆,并且沿街一直跑,生怕后面有人追上她。

    可是谁会追她呢
1...4041424344...2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