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俞国望抬首看去,眼前无数清军铁骑,再次地动山摇的冲锋过来,而在他们之前,地上铺满人尸、马尸,已经没有多少明军士卒,挡在他们身前。
大地在颤抖,明军将士看见冲来的骑兵,知道阻拦失败,许多明军士卒都绝望的闭上了双眼。
清军大纛旗下,洪承畴注视着战场,知道没有下一次冲锋,就这一次,就能将眼前的敌军彻底消灭,他缓慢的抽出腰间战刀,脸上露出得意的微笑,猛的将刀往前一指,便大声怒吼,“全军将士,随本堂杀过去。”
语毕,洪承畴一夹马腹,正要率先冲出,明军阵线的后方,却忽然传来一阵激昂的号角声,仿佛陡然刮起的风暴,横扫整片山丘。
在这最关键的时刻,赵铭终于率领援军,赶到了明军身后。
一瞬间,洪承畴举起的马鞭,僵硬在半空,他听见明军后方传来的号角,脸上神情复杂,一时无语,半晌才长长地叹息一声,“天意如此啊!”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第477章豪格暴毙
在明军阵线后方,激昂的号角冲天而起,明军骑兵奔驰中扬起滚滚黄尘。
正欲冲锋的韩岱等人一惊,抬头一看,明军骑兵翻过山丘,倾泻而下,顿时神情大变,方寸大乱。
前锋一万人,居然被赵杂毛给吃掉了!
这让清军士卒,十分震惊,心中纷纷一凛,犹豫是否要继续冲锋。
清军骑兵反复的冲击,本来已经人困马乏,眼下勉强提起精神,准备最后一次彻底击溃明军,不想在这关键时刻,明军援军却忽然杀到了跟前。
清军骑兵顿时士气一泄,纷纷降低了马速,而明军骑兵则直接冲杀过来,越过明军步军让开的通道,与清军撞击在一起,战马嘶鸣,骑士前飞,清军骑兵立刻人仰马翻。
“呜呜~”一阵凄厉的号角声响起,清军大纛旗开始往后退却,攻击两座山丘的清军,如同潮水一般,从山丘上退下来。
正与明军骑兵厮杀的韩岱,听闻中军吹起撤退的号角,一刀逼开一员明军将领,便拔马后撤。
清军重骑兵纷纷拔马脱离战场,明军骑兵自是紧追着不放,追杀着清军重骑。
重骑兵人马俱甲,反复冲阵后,清军骑兵已经疲乏,胯下的战马更是不堪重负,跑动速度很慢。
明军骑兵从后追上,轮起三眼铳照头砸下,清军重骑不断被捶死落马。
这时先撤退下来整队的清军轻骑兵,却忽然疾驰着扑向明军,射出一波箭雨,使得明军骑兵一乱,才使得清军重骑趁机拉开了与明军的距离。
一时间,清军步军在前,撤向开城,骑兵则负责断后,重骑与轻骑交替着击退和阻拦明军,阻止着明军向前突进,去掩杀清军的步军。
双方一路缠斗,明军紧咬着清军不放,争斗一天一夜后,清军退入开城。
城池下方,明军骑兵追至,看见清军已经退入开城,便纷纷勒住了战马。
这时赵铭追了上来,看见大队明军停滞不前,不禁询问情况,遂即得知洪承畴撤入了开城。
赵铭打马上前,看了城池一眼,一旁的谢迁道:“启禀国公,洪贼退入了城中,请大帅示下。”
这时城下明军越聚集越多,明军将士们叫嚣着要一鼓作气冲上城去,但是赵铭没有这么作。
清军已经进城,对方已然有备,而且明军经过激战好后,从碧蹄馆一路追杀清军,明军队伍拖得太长。
此时若去强攻,徒增伤亡。再者,奔驰一天一夜,明军将士也是疲惫不堪,不宜再战。
赵铭摆了摆手,将头盔摘下,脸上一脸的惋惜,洪承畴退而不乱,并不给他机会,今后必定是他的劲敌。
赵铭沉重脸下令,“将清军首级,送到城下,筑城京观,震慑清军!”
当下明军士卒,收拾清军的器械、衣甲、旌旗,并将清军尸体收拢,筑成“京观”,以炫耀武功。
清军前锋覆灭,明清间兵力对比改变,洪承畴俨然不具备明显的优势,于是决定果断后撤。
清军进入开城,斥候很快发现,城池外明军人马聚集,人数明显增多,而与此同时,原本被清军击溃的朝鲜军队,正从四面八方涌来,令洪承畴极为吃惊。
洪承畴不敢久留开城,遂即连夜退到平壤,然后继续撤退,渡过鸭绿江,反回满清控制的地界。
清军撤过鸭绿江,标志着洪承畴将赵铭赶出朝鲜的战略失败,洪承畴只能一面沿着江岸布防,一面向多尔衮禀报此事。
北京城,大牢内。
鳌拜与被多尔衮下狱的豪格,对坐在桌案前,上面摆放着酒菜。
鳌拜见豪格苦闷,宽慰道:“王爷不必担心,庄亲王已经在联系八旗王公,准备让多尔衮放了王爷。”
豪格恼怒的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将酒杯重重的砸在桌面上,怨恨道:“多尔衮会放本王,他摆明了就是故意整治本王!”
鳌拜却道:“王爷放心,多尔衮又吃败仗了。三万大军入朝,损失一万多人,只有两万回到辽东,使得赵杂毛控制了朝鲜,威胁盛京,已经引起了诸多八旗将校的不满。”
“这又如何?”豪格继续喝酒,意志有些消沉。
鳌拜却为豪格打气道:“王爷,八旗王公对多尔衮连续失败,心中都已经不满,多尔衮的威望已经大不如前。庄王准备联络王公,趁着多尔衮失败,逼迫他将王爷放出来。”
豪格闻语眉头一挑,遂即愤怒道:“本王要是出狱,必定将多尔衮赶下台。大清的江山,不能由着他糟蹋了。”
鳌拜也道:“庄王的意思是,先让多尔衮将王爷放出来,然后再联合朝中对多尔衮不满之人,寻找机会发乱,将多尔衮赶下台。”
两人在狱中交谈,在黑暗的牢房中,一个身影悄悄听着两人谈话,然后忽然消失在黑暗之中。
北京,摄政王府邸。
书房内,多尔衮负手而立,听着身后密探的禀报,脸色有些狰狞。
朝鲜之役失败,明军直接威胁大清老巢,令多尔衮的威望大损,已经震慑不住众多八旗贵族。
这时,多尔衮听完禀报,目光中露出阴狠之色,脸上却平静的挥手,“下去吧!本王知道了!”
待密探退下,多尔滚遂即招来一人,秘密吩咐几句,来人便行礼告退。
多尔滚看着来人离开的背影,冷笑连连,“哼,豪格,就凭你也想将本王拉下马,真是愚蠢至极!”
次日,清晨,宗人府牢房内狱卒开始巡视,并给关押的犯人,送来早饭。
关押在宗人府的都是犯错的八旗皇族,说是大牢,其实是软禁,除了不能出去,吃喝都很好。
这时狱卒巡视到豪格的牢房前,打开牢门,给豪格端来早饭,去发现豪格坐在床上一动不动,狱卒上前唤道:“王爷,吃饭了!”
狱卒连续叫了两声,豪格却没有反应,狱卒上前轻推一下,豪格的身体却忽然倒在床上,七窍流血,俨然已经死透。
狱卒见此,顿时骇得面无人色,大声惊呼,“快~快来人啊!”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第478章沸沸扬扬
狱卒的惊呼声,很快就引来了主事,然后上报到了宗人令巴布泰处。
巴布泰乃是努尔哈赤第九子,因为与多尔衮、济尔哈朗是一辈,也是满清第二代仅存的几人之一,辈分比较高,所以被满洲贵族推举为宗人令。
巴布泰听说豪格死在大狱之中,顿时大惊失色。
豪格是皇太极长子,原本大清国的继承人。
在与多尔衮争位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满洲内讧,缺乏政治目光的豪格,在占有很大优势的情况下,选择了妥协退让,最后协商立福临为帝。
在继承皇太极所有支持者的情况下,全盛时期的豪格,败给了多尔衮,那么福临登基后,分去一部分皇太极的支持者,以及一部分只忠于大清国的人后,豪格实力大损,便更难击败多尔衮。
从福临登基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豪格的悲剧,他便在也没有机会,重登满清的帝位。
虽说豪格已经与帝位无缘,已经成为一个普通宗室,但是毕竟是皇太极长子,大清国肃亲王,就这么死在宗人府大牢内,作为宗人令肯定逃脱不了干系。
一时间,巴布泰连滚带爬的赶来大牢,发现牢房内外已经站满了宗人府的官吏。
巴布泰顿时怒喝,“都让开!”
见宗人令到来,各人忙让开一条通道,巴布泰急忙走到豪格尸体前,掀开白布一看,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只见豪格嘴唇发青,七窍流血,死状急惨。
这显然是被人毒杀,巴布泰不禁打了个寒颤,竟然有人敢毒杀亲王,这个人是谁?
他看了看周围官吏,忙吩咐道:“快让人处理一下,再派人通知摄政王。还有这里的事情,谁也不许外传!”
宗人府的官职,大多是由宗室来担任,巴布泰的不许外传的话语,对他们来说,更本不起作用。
几乎就在狱卒发现豪格惨死后不久,多尔衮和济尔哈朗等人,便先后收到了消息。
济尔哈朗听说豪格死在狱中,而且从症状来看,必然是中毒而亡,不禁惊骇无比,同时又愤怒异常,急忙召集了鳌拜、索尼等人,前往宗人府查看。
几人打马疾驰,飞奔到宗人府前,翻身下马,一队正白旗的甲兵,却已经将宗人府封锁起来。
济尔哈朗等人翻身下马,手里提着马鞭,便赤红着眼睛往府门走,一名白甲将立时领兵上前阻拦。
“庄王!摄政王有令,宗人府发生大案,再调查清楚之前,谁也不能进入宗人府!”年轻的白甲将面对济尔哈朗并不恐惧,也没多少尊敬。
济尔哈朗看了白甲将一眼,怒目圆蹬,冷声说道:“你与你父亲一样,傲慢跋扈,不懂礼节。以前有你父亲护着你,本王让你三分,今天你也还敢拦我!”
年轻的白将乃是多铎之子多尼,继承了多铎的爵位,也是亲王,不过比起济尔哈朗却不值得一提,气势上更本无法与济尔哈朗相提并论。
多尔衮听说豪格死在狱中,大惊失色,他不好亲自前来宗人府,便只有让多尼领兵前来,将局面控制住。
济尔哈朗怒目瞪了多尼一眼,直接一把将多尼推开,怒声喝骂,“滚开!”
多尼被推到一边,脸上一阵涨红,可是他却真的不敢将济尔哈朗怎么样。
济尔哈朗的对手是他父亲多铎,还有摄政王多尔衮,而他则低了几个档次,更本无法与济尔哈朗对抗。
这时济尔哈朗径直往府门走,鳌拜、索尼等人紧随其后,走过多尼身边时,还不忘狠狠的瞪了多尼一眼。
“王爷,怎么办?”旁边白甲牛录急声道。
多尼反应过来,忙疾步跟上,一路来到牢房。
济尔哈朗等人,站在牢房门口,不禁停下了脚步。
鳌拜等人也都是神情凝重,他们都是受过皇太极恩惠的人,对皇太极和豪格忠心耿耿。
在多尔衮掌权之后,许多两黄旗的大臣,迫于多尔衮的压力,以及自身的前途,纷纷转投了多尔衮,但是鳌拜和索尼等人,哪怕被打压,难以出头,但是依旧跟随着豪格。
现在豪格却惨死于狱中,众人心里是又悲又愤,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
几人站在门口,过了片刻,还是鳌拜上前,走到床边,掀开了白布。
鳌拜看见豪格的尸体,却瞬间一愣,并非像他收到消息一样,七窍流血,而是脸色惨白,脖子下方一道勒痕。
这时多尼冷笑指着房间中悬着的绳子说道:“肃王听说朝廷要彻查他湖广战败,以及入蜀后私吞献贼财宝之事,心中恐惧,所以畏罪自杀了!”
鳌拜闻语大怒:“一派胡言,不说肃王根本没有得到献贼财宝,就是有,肃王也不可能自杀!”
多尼继续冷笑道:“肃王速来优柔寡断,一时想不开,也不是不可能!”
这话激怒了济尔哈朗,他刚刚与豪格见面不久,商议怎么捞豪格出来,然后一起对付多尔衮,豪格就死在了狱中,让济尔哈朗怎么会相信豪格会自杀,“本王必定召集宗人,彻查此事!”
豪格在宗人府大牢内暴毙,一时间北京城内谣言乱飞,有说是自杀,有说是他杀,不过大多数人,都不相信豪格会自杀,而是怀疑被多尔滚暗杀。
豪格死在狱中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北京城,引起了满洲贵族的震动和极大的愤慨。
北京、皇城。
议政王大臣会议上,众多八旗贵族神情凝重,济尔哈朗更是面沉如水。
豪格死在了大牢内,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多尔衮亦是一脸的愤怒,大发雷霆。
迫于舆论的压力,还有满洲贵族的质疑,多尔衮只能将宗人令巴布泰革职,然后同意重新调查此事。
会议结束后,一众人陆续离开了皇宫,济尔哈朗与鳌拜等人在宫门广场前分别,决定晚上相聚。
这时,他正要坐上轿子,一名太监却来到轿边,低声说道:“庄王爷,皇太后有事情召见庄王。”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第479章倒睿联盟
济尔哈朗心中有些疑惑,皇太后在后宫之中,一直不过问政事,为何会忽然要召见他。
布木布泰虽说是皇太极的皇后,不过平常与多尔衮更加亲近,倒是与他们这些皇太极的旧臣比较疏远。
济尔哈朗支持豪格,自是与布木布泰没什么交集,而且宫中传闻,多尔衮多次夜宿慈宁宫,布木布泰与其苟且,令济尔哈朗这样的皇太极旧臣,对其十分的不满。
济尔哈朗站在轿门前,皱起了眉头,心中升起一丝疑虑,豪格惨死狱中,令他心生警惕,不过他忧虑片刻,还是点了点头。
福临小皇帝,位置想要稳固,朝中最好是保持平衡。
布木布泰亲近多尔衮,也是为了压制豪格,避免豪格夺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