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因此济尔哈朗沉吟片刻后,便决定去会一会布木布泰,看着个女人想要做什么。

    这时,济尔哈朗吩咐轿夫等候,便对太监道,“引路吧!”

    不多时,济尔哈朗便在太监的引领下,进入慈宁宫,来到大殿之上。

    这时,坐在珠帘后的布木布泰,轻声道:“给庄王赐座!”

    济尔哈朗看了珠帘后的身影一眼,拱手道:“谢太后赐座!”

    太监立刻搬来了椅子,济尔哈朗打量一下四周,并没有发现危险,于是坐了下来,问道:“不知道太后召见我,有什么要事?”

    布木布泰的声音从珠帘后传出来,“皇帝年幼,国事一向交给几位叔王处理,哀家也不曾过问朝中事务。”

    济尔哈朗微微颔首:“确实如此!”

    布木布泰继续道:“可这江山毕竟是皇帝的江山,哀家最近听说一些事情,心中十分忧虑,因此想招来庄王问一问!”

    “太后请直言!”济尔哈朗不禁坐正了身子,听出了一些他之前没想到的意思。

    布木布泰立时出言问道:“哀家听说,朝廷这两年与伪明交战,不仅不顺利,反而损兵折将,不知道可有此事?”

    济尔哈朗原本以为布木布泰要问豪格之事,不想却问的国事,他皱眉道:“摄政王执意继续南征,发动数次大战以失败告终。如今国势此消彼长,朝廷不仅无力南下,那伪明悍将赵杂毛,更是夺了朝鲜,威胁盛京,兵逼太祖龙兴之地。国势确实不顺,局势或已经逆转!”

    “既然如此,庄王为何不劝说摄政王?”布木布泰的声音传了出来。

    济尔哈朗微微一愣,没想到布木布泰会这么说,遂即恼怒道:“摄政王若是听劝,数万大清将士也不会枉死了!”

    布木布泰一阵沉默,半响后出声道:“哀家听说,肃亲王之事,与摄政王也有关系,不知是否是实情?”

    济尔哈朗当即阴沉着脸道:“肃王为人大家都清楚,他的性情,有退路,绝对不会自杀。不瞒太后,在事发前一晚,我与肃王有过交谈,商议如何将肃王保出来,而次日清晨,狱卒就发现肃王暴毙。此事不是摄政王所为,是谁所为?”

    珠帘后,布木布泰又是一阵沉默,半响出声道:“庄王与摄政王同是皇帝叔父,这大清的江山是皇帝的,也是爱新觉罗氏的,并非摄政王一人所有。现在朝廷成了这个样子,对外不能压服伪明,对内使得王公贵族人心惶惶,连亲王的安危都不能保障。皇帝将国事,委托给你们,庄王做为叔王,该守护大清的江山,多为朝廷着想,不能让摄政王一直犯错啊!”

    济尔哈朗没想到布木布泰会这么说,看来她对多尔衮也不满了。

    而且,现在豪格暴毙,多尔衮少了一个对手,布木布泰或许是感受到了威胁,所以才对他说这番话。

    济尔哈朗在慈宁宫,与布木布泰交流一阵,便出了皇宫,返回庄亲王府邸。

    在官轿上,济尔哈朗一直思索着,刚才布木布泰的话语,看来多尔滚的所作所为,不仅是他有所不满,连多尔衮的盟友布木布泰都看不下去了。

    这江山毕竟是他们母子的江山,如果继续任由多尔衮折腾下去,恐怕以后大清不仅在关外无法立足,最后连关外老家也回不去。

    夜晚,庄亲王府邸。

    济尔哈朗与鳌拜、索尼等人聚集在一起,商议怎么为豪格报仇之事。

    这时,济尔哈朗出声道:“今天有个新的情况,太后召见了本王,而本王从其言语之中察觉到,太后和皇帝,似乎对多尔衮已经不满。这样一来,我们就多了一份支持,或许能够一举搬到多尔衮。”

    众人闻语都是一愣,半响索尼道:“皇帝今岁也有十三了吧?”

    济尔哈朗道:“崇德三年戊寅生,如今已经是顺治九年,都十四岁,快十五了!”

    鳌拜等人没想到,不觉之间儿皇帝居然已经长大成人,都可以亲政了。

    济尔哈朗说完,忽然站了起来,在房间内走了几步,然后沉声说道:“近些年来,多尔衮执掌朝政,对外连战连败,对内排除异己,毒害亲王。我等必须给肃王讨要一个说法,同时也为了大清国,这次一定要将多尔衮搬到!”

    索尼看向济尔哈朗,严肃道:“庄王爷准备怎么做?”

    济尔哈朗沉声道:“以肃王之是为引,向各旗王公陈述多尔衮的罪行,然后逼他交权,让皇帝亲政!”

    鳌拜道:“可是多尔衮那边一口咬定,肃王是畏罪自杀的,这可怎么办?”

    济尔哈朗看向众人,握紧了拳头,“所以必须要重新审理此案,并且发动各旗王公,不能让多尔衮的人来主审,必须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公推几人,来共同审理。多尔衮若是不许,那就是做贼心虚,我们便发起弹劾,逼他下台。若是多尔衮允许,等结果查出来,那便不只是下台,让他为肃王偿命都不是不可能!”

    鳌拜和索尼闻语,不禁颔首:“好,那我们连夜去联系众为王公,为肃王讨个说法!”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求书单推广。)




第480章真正的凶手
    摄政王府邸。

    多尔衮在书房内大发雷霆,周围的心腹们都低头垂手。

    豪格是亲王,又是太宗长子,怎么能够说弄死就弄死?

    这样一来,大清国还有没有规矩,岂不是多尔滚想弄死谁就弄死谁!

    满洲贵族还保持着原始部落联盟的特点,一直以来,许多事情都是大家商议着来。

    多尔滚毒杀豪格,显然会让所有人都心生惶恐和不满。

    这次摄政王实在是出了个昏招,即便要弄死豪格,也不能做得这样人竟皆知,搞得京城里沸沸扬扬,八旗贵族人心惶惶。

    豪格已经被下狱软禁,现在居然赶尽杀绝,将其毒杀,便实在太过份了。

    这使得许多王公大臣,都会对摄政王不满,转而同情豪格,支持济尔哈朗等人,这又何必呢?

    书房内,何洛会等人,心事重重,想要询问多尔滚怎么会出此昏招,却又不敢提,只能一个个低头无声。

    多尔滚看着眼前众多心腹,不禁暴跳如雷,“你们也认为是本王杀了豪格?”

    这种事情哪能承认,何洛会等人忙行礼笑道:“奴才不敢,豪格乃是畏罪自杀!”

    众人一副都明白的神情,脸上的意思分明是,就是多尔衮杀的,但希望摄政王以后谨慎一些。

    他们都听到了风声,济尔哈朗和豪格准备趁着大清军在朝鲜战败之事,来弹劾摄政王,而摄政王先下手为强,弄死了豪格,也是合情合理。

    “不敢?”多尔滚勃然大怒,“豪格怎么死的,大家都清楚。他是被人毒杀于狱中,然后想嫁祸于本王。”

    何洛会等人忙笑着颔首,附和道,“对对对,摄政王说的是,是有贼子想要嫁祸摄政王!”

    多尔滚看见这些蠢材的神情,真是快被气疯,愤怒的拿起桌案上的茶杯,就砸了下来。

    茶杯砸在何洛会的身前,碎片和茶水飞溅,吓得众人忙跪了一地,心中只觉得摄政王最近越发喜怒无常。

    摄政王这是怎么呢?我们不都很配合吗?

    多尔滚阴沉着脸,呼出胸中浊气,半响才开口说道,“这次豪格在狱中被人毒杀,必是有人要陷害本王。现在济尔哈朗等人,鼓动诸多王公,要求议政王大臣会议公推几人,来彻查此案。这些人必定会将毒杀豪格之事,嫁祸于本王身上。为了防止这一点,公推时你等一定要推荐可靠之人,来负责审理此案!”

    何洛会等人会意,忙磕头道:“奴才等人明白。”

    多尔滚见此一阵沉吟,想着如今局面,最受益者是谁,他忽然吩咐道:“多尼,你秘密探查,看一看豪格究竟是被谁所杀。”

    多尼点头应命,多尔滚遂即疲惫的挥手,“你们都散了吧!”

    当下,一众人行礼倒退着出了书房,多尔滚走回桌案后坐下,深邃的目光望向屋顶,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次日,议政王大臣会议,多尔滚一派与济尔哈朗等人,在大殿上吵得不可开交。

    此前满清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上,两派也时常争论,吵得面红耳赤,甚至大大出手,但是两派之间,有代善居中调和,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所以大清内部能够维持团结的局面。

    现在,少了代善这个和事老,多尔滚和济尔哈朗斗起来,没人能拉得住,一旦斗起来,就很难达成妥协,难以收场。

    两方吵了许久,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由皇太后建议,由中立的太祖第十一子巴布海来主审,让索尼和何洛会两人副之。

    多尔滚本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可是豪格之死,令各旗贵族都十分愤怒,多尔滚已经压不住,所以只能接受这个结果。

    这边议政王大臣会议,推举出结果后,巴布海与索尼和何洛会,立时开始审理相关人等。

    多尔滚权倾朝野多年,根基深厚,可以说能够做到一手遮天,宗人府相关人等大多都表示并不知情,没有发现有谁夜间进入豪格的牢房。

    这个结果令索尼极为不满,坚持从新查验尸体,巴布海也赞成重新查验,而查验结果,确系中毒而亡。

    这样一来,问题就来,毒药怎么进的大牢,又是谁清理的尸体,想要掩盖真像。

    很快,省察的焦点,落座了第一个发现豪格死在狱中的狱卒,以及率先赶来的宗人令巴布泰的身上。

    索尼急忙令人去提人,去发现狱卒早已没了踪迹,不过巴布泰倒是还在大狱中关着。

    宗人府大牢内,巴布泰坐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吃着水煮猪头肉,身前则坐着一名穿着黑色斗篷的男子。

    “九爷,此事若成,皇上和太后必不会忘了九爷的功劳。”男子声音传出来,尽是满清朝廷中,南党首领陈名夏。

    巴布泰继续吃着猪头肉,半响才抬起头来,沉声说道:“你回去告诉主子,为了大清国,为了太祖的基业,我定然把老十四搬倒!”

    陈名夏闻语点了点头,沉声道:“九爷放心,只要搬倒了摄政王,皇帝亲政,今后必定不会亏待九爷。”

    巴布泰笑了笑,“善待我儿便可!”

    巴布泰乃是努尔哈赤第九子,是多尔滚的兄长,不过在满清朝廷之中,他的地位却很低,连贝勒都不是,只是个镇国公。

    多尔衮大肆提拔博洛、勒克德浑、岳乐、多尼等后辈,使得这些辈分比他要低的后辈,一个个封为郡王、亲王,而他却只是一个镇国公,不得重用,便使得巴布泰对多尔衮十分不满。

    福临继承大位后,布木布泰为了保住福临的位子,一直与多尔衮和豪格周旋,同时暗中秘密培植党羽。

    巴布泰这种不得志的皇族,便成了布木布泰拉拢的对象。

    近几年来,多尔滚政策上连续失误,已经不适合再做大清的掌舵人,再加上福临已经到了亲政的年纪,所以布木布泰开始想要夺回政权。

    她告诉巴布泰等人,若是继续让多尔滚主持军国大事,满人的血迟早会流干,说服了巴布泰等一批宗室支持皇帝亲政。

    同时,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布木布泰还暗中联系,满清朝廷内部,主张汉化的南党官员,获得了陈名夏等人的支持。

    这次毒杀豪格,便是陈名夏的建议。

    当他从布木布泰处得知,济尔哈朗欲与豪格,就朝鲜战败之事,向多尔滚发乱,而多尔衮得知此消息后,派人搜集捏造豪格侵吞张献忠的宝库时,便建议布木布泰毒杀豪格,彻底激化两派矛盾,然后坐收渔利。

    豪格一死,济尔哈朗一派,必定会向多尔衮发乱,而济尔哈朗一派,本来就是皇太极的人,现在皇太极长子一死,他们自然会转而支持皇太极的另一个儿子,也就是一直被忽视的皇帝福临。

    这样一来,原本分裂的两黄旗大臣,便极有可能重新聚拢在福临身边。

    如此,福临和布木布泰,便有实力搬倒多尔滚,夺回满清朝廷的控制权。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第481章弹劾多尔衮
    满清入关之初,占据大片版图,清军士气高涨,多尔滚威望如日中天。

    入关的功绩,证明了多尔滚此前的路线正确,使得他获得威望的同时,也得以掌握满清朝政多年。

    只是,人做的决定,不可能一直正确。

    如今入关八载,清军与明军的战争就打了八年,而且看不到一点完全取得胜利的希望。

    连连争战,满洲人口锐减,加之如今满清已经占据大片土地,不用像关外时那样必须劫掠才能生存,所以许多人都觉得累了,想要享受现在所获得的成果,不愿意在付出伤亡。

    这便让不少满洲贵族,内心对一统天下不抱有希望,不再支持多尔滚继续征战的策略。

    随着满清在军事上,连续的失败,多尔滚的威望逐渐降低,满清朝廷之中,反对多尔滚的力量,便开始逐渐强大起来。

    巴布泰对于多尔滚十分不满,作为努尔哈赤的第九子,巴布泰自觉大清的江山,也有他一份。

    他一直想为大清江山尽一份力,可是多尔滚却不给他机会。

    他看着多尔滚任用的多铎、博洛、满达海等人先后失败,而且不吸取教训,还要继续推行一统天下的策略,让满人去为一件不能实现的事情去流血,去实现多尔滚个人的野心,便让他认为若继续由多尔滚主持大局,大清国迟早完蛋。

    因此,当布木布泰找到他时,他立刻就同意了布木布泰的计划。

    当夜,在豪格与济尔哈朗相谈之后,巴布泰支开狱卒,又来到了大牢内,与豪格交谈。

    豪格对于这位一项人畜无害的九叔,并无防备之心,饮下了巴布泰准备的毒酒,不久便暴毙而亡。

    在豪格死后,巴布泰故意留下豪格被毒杀的现场,然后悄悄离开,等待第二天一早,由狱卒发现,并故意让众多狱卒和官员看见豪格的死状,把豪格中毒而死的消息传播出去。

    多尔衮收到消息后,派遣多尼前来,巴布泰则故意装作为多尔滚考虑,极力遮掩,让多尔滚一派的官员,都以为是摄政王毒杀豪格,所以纷纷配合掩饰豪格被毒杀之事。

    这样一来,之前豪格被毒杀的消息已经被传出去,而多尼等人的掩饰,便使得众多八旗贵族,断定是多尔滚所为。

    这便使得多尔衮黄泥巴掉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不久济尔哈朗断定,豪格是被他毒杀,就连自己的心腹,也以为是他杀了豪格,让他十分被动。
1...133134135136137...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