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如果是这样,那满清朝廷必然元气大伤,内部不动刀兵的规矩也被打破,满人将成为一盘散沙,大清国估计便走到头了。

    济尔哈朗看着白甲兵,忽然怒吼道:“你们想干什么?难得要再杀掉本王吗?”

    索尼等人也是大声怒吼,带着人往宫门处闯,“让我们见皇上!”

    济尔哈朗等人料定,多尔滚并不敢杀他们,冲撞着白甲兵,甚至动手打人,将不少旗丁打得头破血流。

    领兵的统领巴哈纳见此情形,真想一声令下,将这些人全部杀了,不过他没这个胆子,不敢下这个黑手。

    这时眼看着济尔哈朗一行人将要冲破阻拦,一声炸雷般的怒吼,却忽然从城头传来,“太后懿旨!”

    多尔滚不知何时出现在了城头,冷笑着扫视众人,令下面的人忽然安静,纷纷恐惧起来,已经有人溜走。

    在看见多尔滚调来两白旗后,不少人就已经明白,多尔滚掌握兵权,控制皇宫,估计难以搬倒。

    多尔滚积威甚久,众人看见他出现,心中便生出不安之感。

    “多尔滚,你毒杀肃王,还要杀掉我们所有人吗?”济尔哈朗两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

    多尔滚却不看他,而是从怀里取出黄卷,高高举过头顶,示于众人,然后展开,朗声诵读道:“奉太后懿旨!济尔哈朗祸乱朝政,诬陷摄政,煽动政变,当严惩不怠!今命摄政王,率军平叛,清除奸侫!”

    济尔哈朗听得嘴角不住抽动,旁边的索尼颤声道:“王爷,这必定是多尔滚控制了皇上和皇后,此番休矣!”

    济尔哈朗没想到,多尔滚居然敢威逼皇上和太后下旨,做出大逆不道之事。

    济尔哈朗身形一阵摇晃,险些栽倒,鳌拜连忙将他扶着,阴鸷的目光注视着多尔滚,恨声说道:“王爷,多尔滚无赖,手段无所不用,连皇上和太后都敢挟持,真是大清之祸害。他绝对不会放弃权利,我看除非将他杀死,否则他便不可能交权!”

    济尔哈朗此时也看明白,文斗是不可能搬倒多尔滚,武斗大清江山又会分崩离析,多尔滚已经将大清绑在他的身上,或许只有设法将他杀死,才能夺回政权。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第484章隔间对持
    满清朝廷内部其实一直存在矛盾,只是矛盾能够通过商议和博弈,来进行化解,达到一个各方都能够接受的暂时平衡。

    这次满清内部的动荡,其实是积怨已久,多尔滚掌握政权后,排除异己,独断专行,破坏了原来协商和博弈的规矩,一直压制异己,便引起了这次反弹。

    以往,满清内部有异己的意见,可以通过协商和博弈来解决,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并有机会推行。

    现在则全是多尔滚说的算,主和派、汉化派都没有机会发表意见,而且也无法走正常的渠道协商。

    这次济尔哈朗本来想借助福临和布木布泰的名义,来将多尔滚搬倒,但多尔滚却直接将福临和布木布泰软禁起来。

    这样一来,就等于是汉人所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多尔滚要办谁,直接让福临下旨,立刻就能拿办,而济尔哈朗等人除非不认这个皇帝,或者干脆清君侧,扯旗造反,否则便拿多尔滚一点办法都没有。

    如今大清国国势已经颓废,济尔哈朗等人想要从多尔滚手里夺权,扭转国势,但是他们又没有多尔滚心狠,不愿意看见大清分崩离析,无法豁出去不顾一切,便只能被多尔滚压制。

    没奈何,无论是济尔哈朗和还是福临、布木布泰,想要收回权力,多尔滚都是一副,不让老子掌权,老子就把锅砸了,大家都别好过的嘴脸,让福临、布木布泰也只能投鼠忌器,任由他摆布。

    毕竟,日子还是要过的,不可能真把锅砸了,那大家都没饭吃了。

    多尔滚逼迫布木布泰下旨后,满清内部立时开始了一场清理,济尔哈朗等人被软禁,一些投机的汉臣成了牺牲品。

    在满清内部动荡之时,随着江东援军,以及从倭国招募的武士,陆续赶到朝鲜,联军的数目,已经远远超过了在朝鲜和关外的清军。

    明清兵力发生逆转,洪承畴逛奔数百里,一路退到了鸭绿江北岸,才稳住阵脚。

    这时,两军隔着鸭绿江扎营,一万五千余清军士卒在北,近六万联军在南。

    两军营帐隔江对望,灯火闪烁,宛若两条星河。

    夜晚,清军营地内,手持长矛,打着火炬的士卒,于营中巡视。

    清军大帐内,洪承畴负手而立,站在地图前出神。

    “中堂大人,对面的贼军越聚越多,要是他们发起渡江,我们未必拦得住啊!”韩岱一脸的忧郁。

    洪承畴也神情凝重,注视着地图道:“如今我阵势,前重后轻。关外之精兵,俱集结于此,若是海寇渡江,击破我军,则其便可长驱直入,向西南取辽东,向西北取辽中,甚至拿下盛京城!”

    关外人少,后勤补给困难,满清在关外最多能够维持四五万军队。

    洪承畴从关外人马之中,抽调精锐,得三万人攻击朝鲜,现在只有一半退回辽东,而盛京和旅顺的清军精锐,已经被抽调一空,只剩些三流的军队留守地方。

    这样一来,便造成清军阵势重前轻后,一旦前军主力战败,明军便可横扫整个关外。

    “中堂大人,盛京绝对不能有失啊!”韩岱等人立时一声惊呼。

    洪承畴阴沉着脸道:“如此,便只能从关内调兵增援,不过时间上恐怕来不及!”

    清军要从关内调兵,走陆路出山海关,然后沿着辽西走廊进入辽中,最后抵达辽东前线,路程几千里,加上补给困难,肯定要筹备两三个月的时间。

    韩岱道:“中堂大人,陆路来不及,为何不走海路?”

    洪承畴站立在地图前一阵沉默,从山东登州往旅顺运送士卒只要三四天的时间,将士卒和补给运到鸭绿江口,也只要半个月的时间,而且海运的消耗小,完全可以满足更多士卒的补给。

    只是,明军水师就在皮岛和朝鲜沿岸活动,清军走海上运输并不安全。

    “中堂大人,盛京若是丢了,我们谁也担待不起啊!”韩岱见洪承畴犹豫,不禁继续劝说道。

    当年张献忠攻破凤阳,李自城攻下洛阳,崇祯皇帝大怒,杀了不少督抚大员。

    盛京是满清在关外的老巢,对于满清而言,十分重要,有很大的政治意义。

    若是让赵杂毛拿下了盛京,洪承畴可以肯定,多尔滚和满清朝廷必然震怒,届时他要被问罪,甚至可能死人。

    想到此处,洪承畴一阵沉吟,半响后沉声道:“去信给山东巡抚方大猷,让他组织援军,由北直隶水师护送至辽东。”

    韩岱闻语,立时大喜,“喳,下官领命!”

    洪承畴摆了摆手,让韩岱等人退下,目光沉重的注视地图,希望他的选择,并没有正中赵杂毛的下怀。

    南岸,明军连营数里,打着火炬的士卒,同样巡视严密。

    在碧蹄馆之战后不久,江东又运来一营步军,以及三千多补充兵源,使得明军在朝鲜的兵力,增加至水陆两师共计两万人。

    此外,华兴公司将大量货物,运往倭国,出售之后,便招募各藩武士,甚至直接用货物,贿赂藩主,让其派出藩下武士,接受华兴公司的雇佣,然后将武士一船船的拉到了朝鲜。

    日本土地贫瘠,各藩普遍贫穷,加上德川幕府闭关锁国,幕府控制长崎港,垄断对外贸易,使得各藩主的生活都很拮据。

    华兴公司给这些藩主一些中国的货物,藩主则出卖手下武士,让他们去为华兴公司打仗,藩主从中收取好处,可谓一拍即合。

    日本战国时代结束,各藩不需要再养那么多武士,藩主们正为发放俸禄而发愁,华兴公司雇佣各藩武士,正合他们的心意。

    数月之间,从倭国前往朝鲜的低级武士,就从千余人,到了六千多人。

    再加上,朝鲜军和少量降军,聚集在义州附近的联军,已经有五六万人。

    这时明军中军大帐内,赵铭正召集部将商议。

    谢迁皱眉问道:“洪承畴不过一万五千余人布防于北岸,大帅何不立刻渡江,击败洪贼呢?”

    赵铭微笑道:“本帅自有深意!”

    (感谢大家的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第485章上屋抽梯
    大帐内,赵铭招呼一声,“尔等过来看!”

    赵铭双手按在沙盘边缘,身前是一个巨大的沙盘,将朝鲜辽东、辽中、辽西甚至山东等处的山川河流,城池要塞,全部都展现出来。

    近两年,天地会加强了对北方情报的收集,会员遍布北方各省,甚至蒙古、朝鲜、日本都有天地会在活动。

    他们一面从事商业活动,一面探查地方情报,收集风土人情,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庞大的组织。

    两京失陷,明朝丢掉了许多卷宗和资料,比如各地山川地形,人口矿产等信息,现在都由天地会重新收集,并整理成卷。

    有了这些信息,明军打起仗来,才能像长了眼睛一般,知道哪个州县富裕、人口多,打下能够得到补给,知道哪里有矿产,占据了可以冶炼兵器。

    沙盘上所有的信息,也都是从这些卷宗中提取,然后制造出来。

    谢迁、俞国望、郭忠、丁维岳、霍建炎、李本深、林庆之等联军将领,听了赵铭的话,围拢过来,注视着沙盘。

    赵铭微笑道:“你们看这关外局势!”

    谢迁抱拳道:“还请大帅示下!”

    赵铭却扭头看向李本深道:“李将军,你从关内来到关外,沿途所见关外人口、田地如何?”

    李本深愣了下,忙上前道:“回禀大帅,满人担心汉人占据他们的老巢,所以采取了封关之策,禁止汉民进入关外。自从满人带着几十万眷属和包衣奴入关后,现在辽西、辽中、辽东之地,俱是一片荒芜。卑职从山海关出关,沿着辽西走廊,走到沈阳附近,才看见一些田地和耕种的包衣。”

    赵铭微微颔首:“听出什么来没有?”

    谢迁立时抱拳,有些兴奋道:“听出来了,关外极度空虚,我大军可乘虚而入,横扫关外,甚至夺下沈阳城,焚烧鞑子的宫殿和陵寝。”

    “谢指挥说的不错!”赵铭却又摇了摇头,“不过这只能逞一时之快,不能对满清造成真正的伤害。”

    谢迁皱起眉头,“大帅之意是?”

    赵铭微笑着指着沙盘,“如今满清在关外的兵力不多,联军已然威胁沈阳。沈阳被满清改名盛京,老奴的尸骨,也埋于此处。因此,对于满清而言,沈阳乃是极具意义的一座城池,乃是必守之地。清军不想本帅拿下沈阳,必定会发兵增援辽东,将本帅挡在鸭绿江边!”

    满清朝廷肯定不会允许明军攻陷沈阳,所以必定会向辽东增兵。

    说着赵铭顿了顿,遂即继续道:“从方才李将军之言,可以看出来,清军从关外获得补给不便,军需和粮食都需要从关内运送。如果清军派遣援兵,便会增加满清补给的压力。”

    清军如果派遣几万人马来辽东,明军不用攻击,恐怕光后勤的压力,就得拖垮满清。

    众将都点了点头,赵铭继续道:“清军补给辽东的路线,总计两条,一条走辽西走廊,跋涉数千里而来,一条从山东登莱上船,直接北上航海,横渡渤海海峡,抵达旅顺和辽东半岛。”

    听着赵铭的话语,众将似乎明白了他的意图。

    郭忠捋着胡须道:“自辽事起,大明朝补给辽东、辽西诸镇,主要是走海路运输。当年大明在辽西走廊上,还有无数堡垒,可以供运输队伍休息补给,都选择海路,如今满清要走已经荒芜人烟的辽西,恐怕比大明当年的补给更加困难。如此,清军多半会选择从登州走海路补给和增援辽东清军。”

    说道这里,郭忠看向赵铭,微笑道:“大帅的意思,还是引蛇出洞,等清军水师向辽东运送物资时,寻机歼灭清军水师么?”

    之前,明军水师兵临山东,意图同清军水师决战,可是清军水师却缩在军港之内,不与明军水师交战。

    这便使得赵铭北上的作战目标落空,而现在,如果清军从海上增兵和补给辽东,肯定会出动水师护航,明军水师的机会便来了。

    赵铭微微颔首,“不错!歼灭清军水师,一直都是本帅的目标。不过除了歼灭清军水师之外,本帅这次还要歼灭,清军在北方的有生力量!”

    “歼灭清军的有生力量?”众人有些疑惑。

    赵铭指着沙盘说道:“方才说了,清军在关外补给不便,需要靠海上运输,才能满足辽东清军的消耗。本帅不急于击破洪承畴,就是再等满清向辽东增兵,等清军兵力达到一定数目,本帅再令水师出击,袭击清军的补给船。如此一来,辽东清军便会陷入军粮匮乏的境地,届时满清为了完成补给,必定会令水师出港,来突破本帅封锁,我东海水师将士,便能乘机一战歼灭清军水师,而清军水师一灭,辽东清军补给断绝,几万人马便会成为本帅的囊中之物。”

    谢迁等人吸了一口凉气,“此乃上屋抽梯之计,如此一来,满清不仅水师完蛋,还要搭上几万陆师。大帅真是英明!”

    赵铭微微笑道:“如果现在进攻,本帅虽能击败洪承畴,占据辽东、沈阳,但是清军水师和北方精兵尚在,必定会发起反扑,本帅必然难以在辽东、辽中站稳脚跟,会被清军牵制大量兵力和精力。本帅先等清军增兵辽东,然后先灭水师,再灭清军北方精兵,占据关外之地,清军失去了水师和数万精兵,必定元气大商,无力发起反击。如此,本帅才能在关外站稳脚跟。”

    谢迁等人相互看了看,不禁纷纷赞叹大帅英明。

    赵铭遂即挥手笑道:“谢迁、林庆之你们两人,率领一万联军,做出渡江姿态,给洪老贼施压,让洪老贼从关内调兵!”

    两将立时抱拳,“卑职领命!”

    赵铭点了点头,看向郭忠道:“水师派遣哨船,前往旅顺和登州附近探查,摸清清军增兵辽东的情况,随时准备封锁海峡,截断满清的补给!”

    郭忠肃然抱拳,“卑职遵命!”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第486章渡海援辽
    多尔滚勉强平定了内部的动荡,来不及庆幸,赵杂毛已然兵逼辽东。

    这让多尔滚大惊失色,急忙同意了洪承畴的请求,从北直隶、山西、山东、河南四省,抽调三万绿营精兵,自登州登船,渡河前往辽东增援。

    如今多尔滚在满清内部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不少满洲贵族都对他不满,只是因为他心狠手辣,加之控制北京防务,掌握了兵权,才勉强坐稳了位置。
1...135136137138139...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