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第493章俘虏施琅
大海上,明军船队抢占“丁”字头后,清军船队像是一支射向铁板的箭矢,箭头受挫,后面的箭杆也一点点的撞烂、折断。
这时清军首部的战船,每一艘都面临着排成一排的明军战船集火,几乎来不及对射,就被明军战船齐射击沉。
一时间,冲在最前的清军战船,纷纷沉没,海面上漂满了浮木,四处都是泅水求生的清军身影。
清军旗舰上,施琅见取胜无望,当机立断,下令船队撤离,清军各船,立刻迂回着进行一百八十度的调头,准备逃回山东。
这时明军立时满帆,进行九十度的转弯,追击撤退的清军船只。
“轰轰轰!”海面上硝烟弥漫,炮声轰鸣,战船船帆鼓荡,冲破弥漫的硝烟,向前航行。
明军船队,乘风破浪,穿过满是浮木和泅水清军的海面,明军火枪上纷纷走到船弦边,射杀着海面上漂浮的清军,提前结束他们的痛苦。
清军旗舰在道道水柱中,成功调转船头,施琅见此长舒一口气,而正在这时,突然轰的一阵巨响,一艘明军炮船已经冲到他的侧面,黑色的铁弹冲出白烟,向着他方向急速飞来。
施琅来不及反应,旗舰周围就溅起道道水柱,紧接着就听得“嘭”一声,他身边不远处的船舷忽然炸开。
碎木飞溅,一名清军被铁弹直接命中,随着一声闷响,瞬间变为了无数块碎裂的肢体,向周围飞散,鲜血喷洒在周围甲板,溅了周围士卒一脸。
“啊!!!”
片刻后,一阵凄厉的惨叫响起,被碎木钉了一身的清军士卒,在甲板上翻滚哀嚎。
其中一人,被炮弹撕碎的清军喷了一身的血,而后又被无数木屑射伤,浑身血流如注,身体蜷成一团,剧烈的痉挛着。
施琅看见狼藉的甲板,脸上肌肉一阵阵抽搐,他忽然拔出战刀,刀光闪过,清军伤兵的哀嚎立止,然后大声怒吼,“不许乱,速度控帆,给我冲出去。”
船上的清军反应过来,急忙调整帆面,而这时明军战船继续射击,链弹绞断帆索,撕破船帆,清军旗舰的速度立时就慢了下来。
镇海号上,郭忠放下千里镜,脸上露出冷笑,振臂大呼道,“传令镇远、镇宁、浙甲号,靠上去接舷,拿下清军旗舰。”
镇海号打出旗语,几艘距离清军旗舰不远的战船,立时向清军旗舰靠去,很快就接近清军旗舰。
这时明军火枪手,纷纷涌到船舷边,注视着几十步外,木质船舷残破不堪的清军旗舰,忽然齐齐开火。
明军火枪手多,望斗上也站了士卒,居高临下的射杀,完全压制了清军旗舰上的士卒,船上不断有惨叫传来。
弹丸打在甲板上碎木飞溅,施琅连连大喊,指挥着清军还击,而这时,一艘明军战船已经靠了上来。
“抓!”明军管带一声怒吼。
十多个飞爪越过两船间的间隙,钩住了清军战船的侧舷,无数绳索被抛上战船,明军士卒立刻齐齐发力,船只便迅速靠近清军旗舰。
施琅见此,神情大变,急忙怒吼,“快,斩断绳索,冲出去。”
清军士卒如梦方醒,急忙拔刀去斩,对面明军战船上,忽然站起十多名矛手,举起长矛就刺过来,捅中清军的胸膛和咽喉,清军双手捂住脖子,鲜血从指缝中不断流出,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仰面倒在甲板上,或者被抽出的长矛带着坠入大海。
“嘭”的一声巨响,明军战船撞上了清军旗舰,两艘战船的船身猛烈的摇晃了几下,两军士卒急忙抓住船舷,稳住身形,而后同时发出震天的喊杀声。
明军战船上的士卒,纷纷推倒船舷上的护板,直接搭在清军旗舰上,露出后面手执兵刃的杀手队。
明军士卒立时大声怒吼着,挥舞兵器,跳上了清军旗舰的甲板,开始砍杀清军水手。
施琅见此,脸色狰狞,他看见明军水师蜂拥而上,一起冲过船舷,在他的坐船甲板上进行混战,知道旗舰完了。
这时,接连又有两艘明军战船,撞上清军旗舰,抛下钩锁,固定住战船,而后跳上甲板作战。
不多时,狭窄的甲板上,便挤满了明军,清军纷纷跳海和被杀,甲板上的血水迅速汇聚,又从缝隙渗透,滴入船舱内。
施琅一刀劈退明军,便迅速跳开战团,来到旗舰尾部,仓皇登上备用的小船,然后斩断绳索。
七八名清兵,护着施琅,拼命的划动着小船,想要逃离。
这时一艘巨大的三桅炮船,却忽然冲了过来,巨舰破开海面,翻起滚滚浪花,施琅满脸惊恐,“快闪开!”
小船上的清军急忙划船躲避,一个大浪打来,小船却被直接打翻。
施琅和属下清兵一起落水,他一边泅水,一边打量四周,看见不远处正好有一艘清军战船,立时就一阵狗刨,想要向清军战船游去。
三桅炮船上,赵铭看见海面上,施琅姿势标准的一会儿狗刨,一会儿仰泳,不禁笑道:“谁为本帅擒下此贼!”
话音刚落,便见一人脱了盔甲,直接跳入大海,却是福建人周全斌,现为东海镇水师同知。
周全斌跳入大海后,立时就像施琅游去,不多时,两人就在海里打成一团,居然谁也奈何不了谁。
镇海号上的明军将士见此,立时又跳下去几人,赵铭遂即又令人派出小船接应。
周全斌有了帮手,立时就占据了上风,几人将施琅按在水中,不多时,便彻底制服了这个叛徒。
此时,在施琅被擒获之时,海面上的清军水师,已经完全溃败,到处都是熊熊燃烧,冒着黑烟的清军战船。
“大帅,卑职幸不辱命!”周全斌登上大船,将夹在腋下的施琅丢在甲板上,豪气抱拳。
赵铭看了看如死狗般的施琅,哈哈大笑,“好,今日一战,清军水师覆灭,大海之上,山东、北直沿海,将任由本帅航行。”
第494章劝降旅顺
旅顺港。
连日的攻击之后,联军逐渐拔掉了旅顺口,清军外围的据点,夺取了各个炮台。
这时,唐通已经将剩下的两万清军,全部收缩进了旅顺城内。
旅顺城,早前是东江镇经营,后被清军捣毁。
几年前,赵铭率领船队北上,重新占据辽东半岛的南端,调来十多万山东百姓屯垦。
为了牵制北方清军,赵铭向辽东半岛输送了不少物资,并重新筑造了旅顺城,加强了城池的防御。
不久之前,清军趁着明军主力在江南,抵御满达海的攻击,无暇顾及辽东,便发兵突袭,占据了旅顺城。
这一次,清兵并没有捣毁城池,反而在洪承畴的建议下,继续加固和完善了旅顺城的防御。
此时的旅顺,与其说是一座城池,不如说是一座要塞。
旅顺城墙上,唐通领着韩朝宣、虞胤、李企晟等一众将领,巡视城墙。
这两日,联军停下了攻击,不过清军并没有因此而惊喜,反而有些担心,明军在酝酿什么计划。
这时唐通走到城墙边上,一手扶着墙垛,眺望远处的联军大营,神情凝重。
“没想到,敌军居然能招来这么多兵马!”一旁的韩朝宣咋呼一声。
朝鲜远离赵铭的老巢,韩朝宣一直以为,就只有一两万明军,却不想赵铭居然拉来了近十万大军。
“你们不用担心!”唐通白了韩朝宣一眼,一巴掌拍在墙垛上,沉声说道:“这旅顺城防御坚固,别说赵杂毛拉来十万乌合之众,就是来百万,也休想轻易攻下旅顺。”
唐通这么说,是有底气的。
当初赵铭重新建造旅顺城时,考虑到旅顺面临的威胁,选址时就重点选择了易守难攻的地形。
唐通介绍道:“你们看这个城池,依山而建,背靠海湾,敌军想要攻下城池,不死伤数万,是绝无可能的,况且中堂大人之兵集结于盛京,等于在海寇身后,海寇必然不敢全力攻城,最后必然退却。”
旅顺城的防御确实比较完备,经过多年的经营,已经成为一座要塞,加上旅顺和沈阳互为犄角,确实比较难以攻打。
听了唐通的话,众人勉强点了点头,虞胤却道:“军门,旅顺防御力强不假,与洪中堂相互呼应也不假。如果城中粮食充足,卑职以为坚守一年都没有问题。可是现在城中缺少粮草,敌军不用强攻,最多半个月,便可兵不刃血的拿下旅顺。”
唐通皱起了眉头,旅顺城是做军城,城中没有百姓,也没有眷属,驻扎的都是清军士卒。
这样一来,清军想要搜刮百姓都不可能,库房内有多少粮食,就是多少粮食,一点多的都没有。
唐通不禁问道:“城中粮食,还够吃多久?”
虞胤管理清军粮草,“只够十天之用!”
众多清军将领闻语,一阵哗然,唐通急忙将众人带到一边,避免守城的士卒听见。
“只够十天之用?”唐通确认道。
虞胤道:“粮草乃是军中大事,卑职岂敢说笑。山东那边自从运送六千豫军后,就没有再次靠岸。现在我们在城池内,等于是坐吃山空。”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明了粮食在战争中的地位。如果城中清军知道粮食只够十天吃的,必定军心动摇。
唐通见众人神情忧郁,忙安抚道:“粮食之事,诸位也不要惊慌。中堂大人已经上书,请求朝廷拨粮,据说朝廷已经决定渡海运粮,想必运粮的船队,近期就会靠岸。”
正说着话,城上士卒忽然一声惊呼,“海上有船!”
“莫非是粮船?”众人闻语一喜,急忙走到城墙边上。
唐通连忙抬头眺望,果然看见远处出现一片帆影,只是看不真切。
唐通急忙拿来千里镜观看,镜头看向海面,圆形的视界中,刚好塞满了一艘船帆鼓动的三桅炮船。
唐通心头一凛,将镜头上移,便见主桅杆上,挂着一面蓝底的日月旗,脸顿时就沉了下来,“是明军!”
众人闻语都是一惊,看着远处庞大的舰队,脸色都难看起来。
黄海大战,明军重创清军水师,击沉击伤上百艘战船,俘获一百多艘船只,只有几十艘战船和少量粮船,逃回山东,满清水师元气大伤,几乎全军覆灭。
这时,在唐通观查明军船队时,赵铭也抽出千里镜,观察着旅顺城。
赵铭看着城墙,见上面遍插旌旗,知道城中兵力充足,不过他却一点也不担心。
城中清军人虽多,但是陆路与沈阳的联系,已经被明军斩断,现在明军又击败了清军水师,斩断了旅顺与山东的联系,彻底切断了旅顺的补给,旅顺清军失败已经是必然。
现在清军除了饿死,就只有投降两条路,几乎没有了其他选择。
赵铭观察一阵,遂即吩咐道:“靠岸之后,将缴获展示给城内敌军看一看,再将施琅斩于城前,勒令城内清军,三日之内开城投降,否则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遵命!”明军将领大声抱拳。
不多时,明军船队,在旅顺清军的注视下,航行进入旅顺口。
这时,船队靠岸,明军立刻派出一队士卒,将缴获的清军旗帜、兵器、衣甲,堆到了旅顺城下。
唐通等人见此,脸色阴沉到了极点,而就在这时,韩朝宣等人却一声惊呼,“是施琅施提督!”
晋军、豫军的清军将士,是自登州上船,来到辽东。
他们在登州时,大多都拜会过施琅,所以认识施琅。
众人的惊呼,令唐通大惊失色,他忙定睛一看,只见明军押着一人来到城下,不是施琅,又是谁?
明军刀斧手,将施琅按跪于地,然后便高声呼道:“此满清水师提督施琅!”
话音刚落,白光一闪,鲜血喷射,施琅的脑袋就被砍了下来。
这一幕瞬间震慑了唐通等人,让众人纷纷一个激灵,喉结蠕动的相互看了看。
“大帅有令,三日不降,城破后鸡犬不留!”明军士卒大声怒吼,声音震撼整个旅顺城。
第495章唐通投降
赵铭令士卒将缴获的清军旌旗,堆积于城下,又在旅顺城下,斩杀了施琅。
虽说施琅是个水战的人才,但是赵铭觉得此人不好控制,且东海镇已经办了水师学堂,也不缺一个施琅,所以决定杀之,用来震慑旅顺之敌。
在做完这一切后,航海归来的明军,遂即泊船休息。
营地内,赵铭则升帐,召集众多将领商议。
大帐内,赵铭脱去铠甲,换上一身常服,端坐在帅位上,两边将领恭敬的站立着,中间谢迁正在陈述着,旅顺城的情况。
“大帅,近些日子,大军已经清除了旅顺城外的据点和炮台,将城池围定。”谢迁抱拳道:“现在,水师击败了清军水师,截断了旅顺从海上获得补给的渠道,旅顺便成为了一座孤城。”
赵铭问道:“沈阳方向有什么动静,洪贼是否打算为唐通解围?”
谢迁摇了摇头,“俞国望驻兵盖州,准备阻拦沈阳清兵南下,结果清军的人毛都没看见。俞国望派人向沈阳方向探查,发现清军正在抢收秋粮,加固城防,并没有为旅顺解围之意!”
赵铭闻语冷笑道:“当年唐通、吴三桂等人卖了洪贼一次,看来这次洪贼是打算卖了唐通了!”
众人一阵哄笑,谢迁笑道:“大帅,如今旅顺已是座孤城,唐通要是识相,就该立刻投降,否则大军围困,城池迟早粮尽而陷。”
赵铭点头道:“本帅希望唐通能够识相。若是旅顺守军投降,本帅得两万人马为前驱,便能一举攻陷沈阳。”
在击败清军水师之后,关外的清军对于赵铭而言,已经是瓮中之鳖。
前不久,赵铭已经派人持书,反回江东,而后前往浙中拜见朱以海,前往长沙朝见朱律键,希望明军能够发起一次大规模的反击。
若是,南面有所行动,牵制住清兵的兵力,东海镇攻下沈阳,便是十拿九稳。
“大帅!”正在这时,一将挑帘进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