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清军士卒立在城头上,放眼看去,但凡目力能及的地方,全都是联军的身影和攒动的人头。

    联军除了人多之外,一门门战马拖着火炮,也令清军胆颤心惊。

    洪承畴只是粗略的看了看,恐怕至少百门重炮,而除了火炮之外,明军其他器械也不少,其中一架“破城锤”,长三丈,头包铁皮,恐怕一人都抱不住,光看样子就挺唬人。

    这时明军到达沈阳城南郊,十余万联军,开始在距离城墙五里外下营。

    赵铭身披铁甲,腰挂宝刀,头顶着铁盔,引数十骑离大军,奔到沈阳城前约莫三里地处停下,远眺这座关外大城。

    赵铭吐出了一口浊气,胯下的杂毛马有些躁动的打转儿,不太听使唤,赵铭只能一边扯动缰绳,一边转动脖子仔细察看城池。

    沈阳原本就是关外重镇,满清占据此地后,又将沈阳作为都城,所以防御十分完善。

    沈阳城高三丈以上,护城河环绕四周,城体有瓮城、敌台、马面、敌楼、箭楼,防御设施齐全。

    在南城楼上,一杆军旗挑衅似的舞动着,赵铭用千里镜观之,正是洪老贼的大纛。

    “大帅,打这样的城池,很有挑战啊!”谢迁砸吧嘴道。

    兵家言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联军虽有十余万,是城中清军的五倍,但若是算上城中八旗眷属,还有包衣奴才,那联军的兵力,最多是清军的两倍而已,确实不好攻打。

    李本深沉着脸道:“当年洪贼松山兵败,溃入松山小城之中,万余兵马,又坚守了大半年,才因为叛徒出卖,而城陷被俘。由此可见,洪贼极为善守,我们要破城恐怕不易,特别是冬季马上就要到来!”

    唐通也对赵铭道:“大帅,关外的冬季,可是不一般的冷啊!”

    唐通是大明边将,曾经多次入辽作战,知道关外气候,要是真拖到冬季,恐怖明军反而会有危险。

    赵铭皱起眉头,却没有理会众人所提的困难,他用千里镜扫视城墙一遍,发现城池确实不太好攻,于是镜头移向四周,忽然发现沈阳城东,不远处有座小山,山上有插有清军旗帜,于是问道:“那是何处?”

    众人看了看,最后还是降将唐通道:“应该是石嘴山建奴的东陵!”




第498章洪承畴的绝境
    “那里就是老奴的陵寝?”赵铭问道。

    几年前,赵铭北上山东、辽东,就曾想过,杀入沈阳,掘了努尔哈赤的陵墓。

    只是当时,他实力不够,无法深入内陆,所以在山东和辽东沿海,转了一圈,便又折返回了舟山。

    这时,赵铭听了唐通的话,立时又将千里镜拿起来观看,仔细查看了远处石嘴山,看见上面插着满洲正红旗的三角龙旗,便知道上面有满洲精兵驻守。

    努尔哈赤的陵墓,于皇太极天聪三年,选好陵址于沈阳城东的石嘴头山,开工建设,到顺治八年基本建成,并从辽阳,迁孝慈的梓宫于此与努尔哈赤合葬,将石嘴山改称天柱山,称为清东陵。

    满清朝廷是万没想到,东陵刚建起一年多,明军便直接杀到了陵寝之下。

    “看来鞑子知道自己坏事做多,也害怕本帅掘了老奴的陵寝啊。”赵铭微微笑道:“对了,老奴陵寝在此,皇太极的陵墓呢?”

    唐通听了赵铭的话,不禁打了个激灵,他刚才没多想,现在听赵铭的语气,恐怕赵大帅,还真是打算掘陵。

    这要是传入满清耳中,怕清廷会误会,他给赵铭出的注意,肯定会追杀他的亲族,一时间,让他有些后悔起来。

    现在,满清还不晓得,辽东的具体情况,天地会的细作已经带着他们的书信,去转移他们的家眷。

    不过,满清对于汉将,历来不怎么信任,安排了不少密探监视他们的家人。

    因此想要全部转移,是不可能的,最多能救下个把至亲之人,剩下的亲族,多半无法逃走。

    若是只是城池被围,然后投降明军,满清未必会对他们的亲族斩尽杀绝,但要是听说,他献策掘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陵墓,那恐怕会被满清屠戮九族。

    唐通见赵铭看向他,不禁额头冒汗,赵铭不禁皱眉道:“唐将军,你为何不答,难道不清楚吗?”

    唐通心中叫苦,只能说道:“回禀大帅,皇太极的陵墓在沈阳之北,被称之为昭陵,也是去年才建完!”

    赵铭问道:“陵墓也是建在山上么?”

    “不是,是建在平地之上!”唐通说完,又连忙道:“大帅,如今两京尚在满清之手,若是大帅掘了东陵,满清恐怕会对~”

    赵铭却挥手打断他,“唐将军多虑了!”

    赵铭面露微笑道:“满清入关所打旗号,乃是为崇祯皇帝复仇!多尔滚为了收买人心,还派人祭拜了大明陵寝,以彰显满清的合法性!本帅掘了老奴的陵寝,多尔滚必定暴跳如雷,但是他却不敢去动大明的皇陵!”

    赵铭心道,如果满清真的敢动,那也未必是件坏事。

    这时赵铭一阵沉吟,立时吩咐道:“唐将军,你与洪承畴有旧,本帅现在有事情要你去办,你可愿意?”

    唐通心头叫苦,赵铭怕是要让他纳投名状,去掘努尔哈赤的陵墓,他心里并不愿意,但还是行礼道:“卑职万死不辞!”

    赵铭遂即道:“你去告诉洪承畴,只要他撤出沈阳,本帅便保证不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陵墓!他若不撤,那本帅便先掘两陵,再破沈阳!”

    唐通闻语一愣,没想到赵铭居然是想哪两陵来要挟洪承畴,不禁松了口气,忙行礼道:“卑职这就去办!”

    当下,唐通一夹马腹,便径直往城下而去。

    谢迁皱眉问道:“大帅,洪贼会同意这样的条件?”

    沈阳是满清盛京,洪承畴不可能应为,明军一威胁,就放弃沈阳撤退。

    这一是,他无法承担丢失沈阳的责任,第二则是,他真放弃沈阳,联军也不会让他带着军队回到关内。

    赵铭微笑道:“他必定不会同意!”

    “既然如此,大帅为何让唐通去谈判?”谢迁皱眉道。

    赵铭微笑不答,一旁幕僚顾炎武道:“谢指挥,你看这沈阳城,硬攻恐怕短时间内难以攻破,而冬季将临,我们又没有多少时间,所以便不能直接强攻城池!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乃是满清的太祖和太宗,地位尊贵,满清绝对不会容忍,我们掘掉他们的陵墓。如果洪承畴答应条件,那我们占据沈阳,如果他拒绝,那洪承畴就必须派出重兵,来守护陵寝,战场就从沈阳转移到了两座陵墓来。”

    顾炎武的话,大概就是赵铭之意。

    赵铭以不掘陵墓为条件,如果洪承畴拒绝,那陵墓被掘,就是洪承畴的责任,因此他必须保卫陵墓。

    如此一来,赵铭就不用与他争夺沈阳坚城,可以把战场转移到两座陵墓上来。

    谢迁明白过来,不禁赞叹道:“大帅英明,如此一来,我看洪老贼,除非投降,否则横竖是个死字啊!”

    一众联军将领,也连连赞叹,大帅真是阴险。

    若是洪承畴同意,他丢失关外,满清必定要杀他问罪。

    若是洪承畴不同意,联军便要攻击两座陵寝。

    届时,洪承畴不派兵守卫,两座陵寝被联军攻占,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要被掘坟,满洲贵族必然大怒,洪承畴必然被杀泄愤。

    若是他派兵去守陵寝,那就是放弃了城池的优势,如此一来,满洲眷属和包衣奴,失去了城墙的庇护,与联军野战,联军以优势兵力,必定能够击败清军。

    到时候,联军不仅要掘陵,还能趁势攻陷沈阳,洪承畴同样难逃一死。

    如此看来,洪承畴要活命,还真只有投降一途。

    沈阳城头,洪承畴正在加紧布防,他在明军去攻击旅顺的这段时间内,赶制了不少器械。

    其中,大批抛石机,就布置在城墙背后,它们发射的都不是普通石块,而是炸包。

    洪承畴面带微笑,“此物,还是赵杂毛发明,今日本堂便让他自尝苦果!”

    这时,唐通已经奔驰到城下,大声喊道:“请洪中堂相见!”

    有士卒禀报洪承畴,不多时,他便来到城楼,扶垛眺望城下,便见唐通驻马城门前。

    洪承畴两颊鼓动,“唐通,你又背叛大清和本堂呢?”

    唐通脸一红,没与他在这件事情上纠缠,而是大声说道:“洪中堂,赵大帅让我来传信,你若放弃沈阳,赵大帅便不动东陵和昭陵。若是洪中堂决议顽抗,那大军便先掘两陵,再破沈阳!”



第499章出城决战
    城头上,洪承畴听了唐通的话语,心头一凛。

    掘人祖坟,这种事情,赵杂毛居然也干得出来。

    城上满洲士卒和眷属顿时都愤怒了,有人当即便一箭向唐通射来,惊得唐通连忙拔马后退,撤到距离城墙百步开外。

    洪承畴脸色阴沉,就像是赵铭预料的一样,他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条件。

    若是丢了沈阳,将满清的盛京拱手相让,让满洲的宗庙和祖宗陵寝落入赵杂毛之手,他定然死路一条。

    因此洪承畴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条件,他唯有死守沈阳和陵寝,才能保住性命和官位。

    唐通看见城头上愤怒的清军,向他射箭放铳,想要将他射死于城下,心中一阵惶恐,他急于离开城下,去向赵铭复命,于是急忙大声喊道:“洪中堂,答应还是不答应,给个准信!”

    洪承畴杀气腾腾的看着唐通,冷声回道:“唐通,你这个反复小人,大清必不饶你!你可以告诉赵杂毛,本堂已经请来科尔沁亲王吴克善,十万东蒙古勇士,不日便至,本堂到要看看,到底是他攻陷盛京,还是被本堂击败!”

    唐通听了洪承畴的话,立时便一拔马缰,疾驰着离开城下。

    赵铭观察一阵沈阳城防之后,已经率领众将回到了营盘之内,研究着沈阳城,以及东面和北面两座陵寝。

    这时,唐通进得帐来,众人立时将目光头来。

    赵铭问道:“洪贼怎么说?”

    唐通现在已经彻底上了东海镇的船,他调整心态,气愤道:“回禀大帅,洪贼不仅拒绝了大帅的条件,还扬言已经派人去请东蒙古的援兵,声言科尔沁亲王吴克善,将会率领十万大军,赶来沈阳增援。”

    “东蒙古有十万兵?”谢迁质疑道。

    韩昭宣道:“这肯定是洪贼虚张声势!”

    东蒙古最多派出四五万骑兵,不可能有十万人马来援救沈阳。

    赵铭却皱起眉头,忽然道:“拿地图来!”

    顾炎武忙让书吏取来地图,挂在帐中,赵铭走上前来一看,立时皱起眉头,半响出声道:“居然把科尔沁给忘了。东蒙古诸部,虽说不太可能发十万兵过来,但是科尔沁距离沈阳并不远,本帅不能不防啊!”

    科尔沁蒙古与满洲联姻,满蒙一家亲,联军兵临沈阳,科尔沁若是得到洪承畴的求援,未必不会发兵增援。

    现在关内清军抽不出身来,不过科尔沁蒙古的骑兵,却能够南下增援。

    众人听了赵铭的话,纷纷都正色起来,顾炎武沉声道:“若是科尔沁参战,那局势对我们而言,便并不乐观啊!如今已经十月,要是我们不能快速击败洪贼,夺取沈阳,一旦入冬,科尔沁骑兵又忽然杀至,大军想退回旅顺和朝鲜,都不可能了!”

    联军并不善于冬季在关外作战,一旦进入冬季,大军行动必然困乱,若个时候,科尔沁骑兵杀到,那联军恐怕会大溃败。

    赵铭捋了捋鄂下短须,眼睛眯起,“既然如此,本帅便不能在等,当立刻逼迫洪贼出城决战!”

    说完,赵铭一挥手,招呼众多将士,围拢到沙盘前。

    赵铭打量一阵,便拿起木条指着沙盘,“之前观看清军防守,沈阳城坚,短时间内肯定打不来,唯有逼迫洪承畴出城决战。满清东陵和昭陵,一在城池之东,一在城池之北,乃是洪承畴必守之地,那本帅就猛攻这两地,逼迫清军出城决战。”

    谢迁等人纷纷点头,“大帅准备怎么安排?”

    赵铭打量沙盘道:“大军先移营于浑河上游,准备攻击东陵和北营,吸引洪贼出城,然后佯攻东陵,吸引清军,最后主力侧击北陵,包抄洪贼,一战击败沈阳清军!”

    谢迁闻语问道:“大帅,洪贼会不会看出我们的意图!”

    顾炎武道:“谢指挥,大帅这是阳谋,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陵墓,洪贼哪一座都不能丢,他只能被我们牵着鼻子走!”

    沈阳城中,洪承畴与满清众多将领,个个神情凝重。

    韩岱恨声说道:“中堂大人,不管如何,东陵和昭陵绝对不能丢。若是太祖和太宗的陵墓都保不住,大清国将颜面扫地,我等有何面目苟活,只有自裁以谢太祖之灵。”

    洪承畴原本想要固守沈阳,等外藩蒙古兵来援。

    沈阳城的清军,只要扼守一个月,将战争拖入寒冷的冬季,再等科尔沁骑兵赶来,他便能够反败为胜,杀赵杂毛个片甲不留。

    可是他没有想到,赵杂毛居然会拿两座陵墓来威胁他,让他不得不出城迎战。

    这时,一员清将仓皇进入节堂,单膝跪地,禀报道:“中堂大人,敌军移营向东,往东陵方向而去了!”

    赵杂毛说到做到,大军移营,显然是按着他说的话,放弃攻击沈阳,先去夺东陵和北陵了。

    韩岱等人顿时急道:“中堂,东陵只有三千旗丁守卫,咱们必须立刻增援!”

    洪承畴脸色阴沉,他知道赵杂毛这是逼他出战,可是他却不得不随了赵杂毛的意,出城野战。

    毕竟,洪承畴不可能躲在城中,坐视赵杂毛真的掘了努尔哈赤的陵墓,他根本承担不起这样的后果。

    一众满洲贵族,纷纷义愤填膺,洪承畴阴沉着脸,半响咬牙道:“传令全军,出城迎战。再派遣快马,务必请科尔沁亲王,速度发兵来援。”

    沈阳东城大开,洪承畴骑在马上,驻立在城门旁的道路边。

    清军骑兵马蹄哒哒的从城中奔出,而后是肩抗火枪的清军士卒,鱼贯出城,最后则是穿着各种袄子和盔甲,手拿战刀或者弓箭,腰间悬着箭袋的满洲眷属和包衣奴才。

    大军排成一条长龙,鱼贯出城,数万人马低头行军,鸦雀无声,气氛沉重。
1...141142143144145...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