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洪承畴立于大纛之下,夕阳的余晖撒向大地,他看着向东蜿蜒挺进的人马,心中不禁生出一股悲凉之感。
在联军移营之后,清军也开出沈阳城,在东陵附近和北陵附近,扎下营盘,提前做好防御,准备抵御明军的攻击。
第500章临战前夜
东陵在沈阳城东北方向的丘陵地带,距离城池十余里远。
黄昏时分,联军和清军在东陵附近,相隔着六七里扎下营盘。
联军分为两营,分别驻扎于东陵的东面和北面,而清军则驻扎在新开河北岸,位置正好在北陵、东陵和沈阳城三点的中间附近。
这样,洪承畴就同时兼顾,东陵、北陵和沈阳三处的防御。
两军扎下营盘,联军斥候立时向东陵和北陵之间,进行穿插,双方在旷野上,爆发密集的骑哨战。
清军骑兵四出,密切监视明军的动向,阻止明军哨骑,窥视清军的营盘,防备联军绕道突袭沈阳城。
双方在宽大余二三十里的战场上,进行穿插,谁也无法完全阻拦对方的哨骑,两军都在对方眼皮底下,一举一动,没有秘密可言。
清军出城扎下营盘之后,对面的联军,并未发起攻势。
赵铭远从旅顺而来,行军数百里,大军需要休整,而且攻击清军,需要绕过清军驻守的东陵,加上天色已近黄昏,所以大军并未立刻攻击。
清军大帐内,众多清军将领云集,洪承畴也批上铠甲,手按着宝剑,站在大帐中挂着的地图前,显示对此战的重视。
帐中,清将韩代、兰布、巴颜、金玉和、任珍、孔希贵等将肃立,神情凝重的听后差遣。
洪承畴嘲讽的说道:“敌军虽有十万,但其精锐之兵,不过四万左右,其余兵马,皆是不堪重用的朝鲜兵。赵杂毛带来这些兵马,徒耗粮草而已,实乃不智之举。”
曾几何时,野战是清军梦寐以求之事,可此时清军为了守护两座陵寝,被迫出城与明军决战。
清军将士离开了沈阳坚城,扎营于没有城墙庇护的旷野,心中都有些惶恐不安。
洪承畴感受到军中不安的气氛,先安抚众将一句,然后继续说道:“我军有精兵两万余众,另有满洲眷属和包衣共计四万余众,兵力上与敌军相差并不大,而且满洲眷属俱能开弓,实力不弱于朝鲜军,此战我看大有可为!”
众多清军将领听了洪承畴鼓舞士气的话,韩岱沉声说道:“中堂大人以为此战该如何应对,我等都听中堂大人安排!”
洪承畴见此故作轻松的挥手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此战的关键,就是坚守东陵和昭陵,直到科尔沁骑兵赶来。敌军若是久攻不下,必然疲惫,届时援军一到,击败赵杂毛不难!”
韩岱微微颔首,巴颜道:“若是科尔沁外藩兵来的及时,我们或许真能反败为胜。”
洪承畴当即振臂而呼道:“现在的局面,唯有拼死守卫两陵。韩岱,东陵建于天柱山上,易守难攻,本堂就令你率领一万包衣,五千满洲眷属驻守东陵。辅国将军兰布,昭陵位于盛京之北,地势平坦,就由你率领二万五千满洲眷属和包衣镇守。本堂则率领两万精兵居中,随时增援你们!”
“喳!”众多清军齐齐打千行礼,帐中一片肃杀。
清军连忙调动,韩岱与兰布忙率领人马,前往布防。
此前,两座陵寝的守陵人马,已经布置了简单的防御,挖了壕沟,布置了拒马和鹿角,满洲眷属进入两陵,发挥起山林猎人的本事,又布置了不少陷阱。
这时随着天色渐黑,两军游骑在旷野上厮杀追逐一阵后,开始回撤入营,旷野上四处散落着双方哨骑的尸体,还有无主的战马,显得格外刺目。
东陵石嘴山,满清称之为天柱山脚下,两支近千人的骑兵一左一右的驱赶靠近的清军骑兵,在两支骑兵的中间,赵铭则领着一众将领,亲自奔驰到努尔哈赤的陵墓下方,观察着地形。
赵铭打量着山头,见上面旌旗飘扬,又看向万余清军,自石嘴山西南方向登上东陵布防,目光不停的闪动着。
大明丢失关外已经有几十年,赵铭对这里的地形并不熟悉,好在唐通作为九边的将领,对关外地形有所研究,正用马鞭指着石嘴山的位置道:“大帅,这座山叫做石嘴山,清军大营就扎在石嘴山的后方。”
赵铭点了点头,摸了摸鄂下短须,整个战场就是北陵到东陵一线,而东陵石嘴山地势较高,联军必须仰攻,清军大营又在石嘴山后方,可以源源不断派兵上山。
这样一来,攻击石嘴山东陵,就极易打成添油战,对联军极为不利。
赵铭扬起马鞭,沉声说道:“石嘴山将是洪贼东线的稳固支撑点,我们去西线看一看!”
当下赵铭一夹马腹,便领着众人向西奔去,护卫的两千骑兵,逼退清军哨骑,便纷纷拔马跟去。
不多时,赵铭一行人来到东陵石嘴山西面的北陵,这里却是一马平川,四面皆是平野。
赵铭勒马驻立,用千里镜观察北陵,见清军士卒正挥汗如雨的挖掘深壕,布置鹿角和拒马进行防御。
“整条战线,地势东高西平。东面石嘴山高地,已经在清军手中,占据了地利,而西面地势平坦,适合大军精锐展开,本帅决议按着先前之议,主攻西线,你等可有异议?”赵铭扬鞭问道。
西线地势平坦,本来是清军骑兵用武之地,然而清军八旗主力,大都调入关内,关外老巢反而没什么骑兵。
联军有三千铁骑,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清军骑兵的优势,所以赵铭敢于将主攻放在西面的平原之上。
“我等谨遵大帅之令!”谢迁等将纷纷于马上抱拳,肃然应命。
赵铭见此遂即一挥手,“好,回营详议,明日一战破敌!”
当下,赵铭一行人奔回营寨,与众人又商议了明日攻击清军的一些细节和战术,临近三更天,各将从帐中散去。
这时,赵铭挑帐出来,天色全黑,远处石嘴山方向不时传来炮声,还有火箭划破夜空落向山顶,点燃山林,引起守军一阵慌乱。
那是明军斥候,对金军进行骚扰,疲惫守军,以便明日破敌。
第501章决战到来
夜幕下,整个战场一片漆黑,夜空中偶尔有一道火光亮起,发出尖啸,乱窜着划破夜空,打破临战前夜的宁静。
明军斥候用火箭骚扰,持续骚扰着东陵和北陵的守军,更有斥候从两陵之间的空隙地带,穿插至清军大营旁,向一片灯火通明的清军营地射出火箭。
这种火箭是明军普通火箭的增强版,与近代英军用的火箭相似,射程可达两里左右,让斥候可以在不靠近清军营盘的情况下,便对清军发起骚扰和袭击。
虽说火箭毫无准头,发射后一切随缘,但是面对清军营盘,还有两座陵寝这样大的目标,效果还是不错。
不时射出的火箭,落在营地内,火星四溅,引燃帐篷和建筑,令清军防不胜防,引起阵阵骚乱。
而在明军营地旁,同样有清军斥候出现,不过他们没有联军使用的火箭,必须要靠近营寨进行骚扰。
明军营寨周围,不时“轰”的一声响,暴起一团白光,几个人影被抛飞,那是清军斥候踩中了炸包,被炸包掀翻。
这时,赵铭穿戴整齐,领着护兵,在营地内巡视一遍。
营地中,手持长矛,打着火炬的士卒,沿着营寨巡逻,宛如一条条火蛇在营寨内游走,防守十分严密。
赵铭巡视一圈后,并未发现不妥,于是走到了营门前,登上了望楼,远眺石嘴山上的灯火,还有东陵和昭陵之间的清军营盘。
满清能够夺取天下,洪承畴出力极大。
入关之初,是洪承畴等人为其招抚北方士绅,使得满清能够在关内建立政权,进行统治,并成功站稳脚跟。
多尔滚在江南推行剃发令,致使天下鼎沸,是洪承畴出任江南总督,为满清稳定了局面。
此后,李定国两阙名王,吓得满清几乎要放弃长江之南,又是洪承畴出来救场,出任五省总督,最终灭掉了永历朝廷。
现在,数里之外,就是洪贼。
联军只要灭了他,赵铭便能在辽东建立稳固的据点,并获得巨大的战略优势,剿灭满清的目标便可能实现。
赵铭站在望楼上,抬头仰望天空,然后注视远处灯火灿烂的清军大营,不禁感叹道:“顾先生,你说,这天下要是没有本帅,数次挫败建奴锋锐,满清会不会夺取天下?”
当初清军入关,一年之内,扫灭李自成,灭亡弘光朝廷,锋锐不可抵挡,天下望风而降。
那时,满清八旗是多么的不可一世,多尔滚等人是何等傲慢狂妄,就连汉人自己看见北方和江南迅速沦陷,也失去了信心。
一时间,天下可谓叛降如云,没有人能抗住满清,所有人都是一片绝望。
而就在这时,赵铭横空出世,守江阴,战浙东,两入长江,两次北上,终于一点点扭转局势,改变大势。
此时,赵铭的感叹,颇为有曹孟德“若使天下无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之感慨。
顾炎武看着赵铭,想着赵大帅的事迹,内心觉得赵大帅确实有资格发出这样的感叹,只是赵铭突然这么问,却让他有些突兀,不晓得赵大帅是纯粹的有感而发,还是有什么深意。
顾炎武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作答,他正沉吟之时,赵铭扭头瞥了他一眼,忽然笑道:“哈哈哈~本帅只是随口一说,顾先生不要放在心上!”
随口一说?不放在心上!赵铭这么一说,顾炎武哪能不放在心上。
这时赵铭却目光逃望清军阵线,沉声说道:“传令各营,明日四更造饭,五更出营,斥候密切注意清军的动静。”
顾炎武忙收回思绪,行礼领命:“喏!”
赵铭又看了清军营地一眼,便转身说道:“洪贼,明日一决雌雄!”
说罢,赵铭便大步回到了帐中。
远处,清军营地内,洪承畴同样没有入睡。
这时他与赵铭一样,巡视了一遍营盘,并派出清军骑兵,去驱赶明军斥候,防止他们继续用火箭袭扰清军营地。
清军骑兵出营后,明军斥候只能暂时退却,清军大营内士卒扑灭火焰,营地重新归于平静。
此时,洪承畴同样登上望楼,不过有石嘴山遮挡,他并不能够看清明军营地的全貌,只能看见没被遮住的边缘。
“天亮之后,敌军就会进攻,届时,就要与赵杂毛见高下了!”洪承畴手扶望楼,不禁感叹道。
在他身边,是清将金玉和和巴颜两人,“中堂大人定能抵住敌军攻击,斩杀赵杂毛,为我大清除去一大害!”
“除去赵杂毛!”洪承畴不置可否,他心中却十分清楚,这谈何容易。
如今这个赵杂毛势力已成,想要挡住他都不易,便别说击败他了。
早前,洪承畴还想着一展胸中方略,为大清国殚精竭虑,完成统一大业,可看如今局面,统一怕难以实现,就算是实现南北分治,都不容易了。
洪承畴心里虽这么想,但嘴上却振奋精神道:“这些年若非赵杂毛,大清国早就一统天下。好在此时转机终于出现,赵杂毛跋涉千里,孤军深入辽中之地。本堂只要挡他几日,等蒙古骑兵赶来,夹击之下,定然大破之,届时追杀千里,斩了赵杂毛,局势必然逆转!”
巴颜和金玉和等人都道:“近些年,我大清国吃的亏,都与这个赵杂毛有关。若是真能杀了此贼,不仅关外危机解除,关内局面也会好转。”
洪承畴深邃的目光,注视联军营盘一阵,遂即下了望楼。
夜晚,火箭的尖啸声,断断续续的爆炸声,持续到了四更天,才慢慢停歇。
临近天亮之时,联军和清军的伙头军,几乎同时开始埋锅造饭,各营中的士卒,陆续从睡梦中醒来。
联军先头各营,草草吃了早饭,天还没有亮,便先于主力各营,率先离开营盘,向战场进发,为主力占据战场,清理障碍。
不多时,天明之时,明军营地号鼓响起,各营士卒在军号声中,纷纷清醒,安静的大营立时人声鼎沸,决战的时刻终于到来。
第502章开局
天明时分,清军和联军的营地,逐渐喧哗起来。
两军士卒都抓紧吃着早饭,联军士卒从伙头军手中,接过一张饼子和馒头,边吃边往营地外集结。
十余万大军,默默出营,在集结的号角声中,按着营号,坐在一起,听着指挥和训导官,进行战前的动员。
这时,赵铭穿着一身银甲,头顶凤翅盔,上插三尺长的红翎,披着大红披风,威风凛凛的开始骑马游走各阵,所过之处,联军将士纷纷起身,注目行礼,高呼:“大帅!”“领执政!”“藩主!”
十二万联军,自东向西分布,遍布整个旷野。
联军自东向西,分别是近八万朝鲜仆从军,一万倭国轻足武士,两万绿营降军,一万明军精锐。
从军队分布来看,明军的精锐,主要集中于西面的平原地带。
赵铭自东向西巡视,一路抬起马鞭,向朝鲜仆从军,倭国轻足武士,绿营降军挥鞭致意,最后勒马于一万明军精锐之前。
按着惯例,东海镇将士作战之前,都有教导官来做战前动员,今天则是赵铭亲自进行训话。
这时赵铭勒马驻立于大军之前,忽然一抬马鞭,身前棋盘般列阵的士卒,立时安静下来。
“自辽事起,建奴逞凶已三十六载矣!”赵铭忽然朗声大喝道。
明军将士闻语,纷纷握紧兵器,神情严肃,一片肃杀。
赵铭扫视众多将士,怒声吼道:“几十年间,建奴先屠我辽地同袍三百万,而后六寇关内,掳我父老百万为奴。甲申之变,奴趁我隙,又侵入中原,屠我父母、淫我等妻女姐妹、中原遍地腥膻,汉家衣冠不存。这一切,都是我等亲身经历,本帅每每思之,愤恨不矣,夜不能寐。”
数万明军将士,静悄悄的,鸦雀无声,赵铭的话,勾起了不少人的回忆,想起了几十年间,遭受的苦难。
东海镇的将士,大多都是满清入侵造成的难民,赵铭的话,勾起了他们内心的仇恨。
这时赵铭看见不少士卒两眼发红,微微握紧了兵器,于是继续说道:“建奴为祸天下三十余载,人神共愤。三十六年间,建奴自关外杀入辽西,又自辽西入山海关,杀入关内,再从北京横扫整个北方,并且饮马长江。这些年来,建奴不停的进攻我们,而我们只能一退再退,本帅深感耻辱。今日,本帅与你等聚集于此,便是要告诉建奴,还有天下百姓,东海镇不退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