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堵胤锡微微皱眉,行礼道:“陛下,臣愿意领兵,立时北上增援东海镇,为赵国公解围,歼灭阿济格!”
朱聿键看了他一眼,目光却落在何腾蛟身上,沉声说道:“何卿,朕决议让你来领兵!”
(今天只有这一章)
第553章君心难测
堵胤锡听朱聿键之言,神色立变,明军要渡江北击阿济格,堵胤锡自认为他是最佳人选。
“陛下!”堵胤锡当即急声道:“之前三面合围之议,乃是臣与东海镇赵国公沟通,计划臣有参与,臣以为臣比何阁部,更加适合领军!”
何腾蛟反应过来,闻其言,不禁大怒,老堵这是什么意思,瞧不起人啊!
“陛下,臣愿意领军!”何腾蛟怒视堵胤锡,向朱聿键抱拳。
赵铭觉得堵胤锡这个人不错,是值得托付之人,所以派人联络了堵胤锡,而堵胤锡对赵铭的计划,也大家赞赏,同意了赵铭的提议,并派人告知了赵铭,他会按着计划行事。
可是,他终究是臣,并且还是个忠臣,无法左右朱聿键的决定。
现在,堵胤锡得知因为他没有按着约定出兵,造成赵铭孤军深入,身陷重围,心中自然是十分愧疚,所以想领兵去救赵铭。
朱聿键却将脸一板,冷声怒道,“堵阁老,你要抗旨?”
堵胤锡整个人微微一愣,不明白一直以仁慈宽厚示人的皇帝,今天为何如此,他心中认为自己没有错,何腾蛟的军事才能,早就得到了证实,让何腾蛟领军,还不如随便点一员大将去统领。
虽然如此,但朱聿键是君,他说的话就是圣旨,做臣的无法违背。
堵胤锡只能跪在地上,缓慢的磕头行礼,心中有些悲凉道:“臣不敢!”
朱聿键见此,冷声道:“如此就好。此事朕心意已决!增援江北之事,就由何阁老去主持,卿家就随朕进入南京,主持祭祀孝陵之事吧!”
自从当年湘北会战,何腾蛟险些大败,让清军直接杀到长沙,再加上何腾蛟为首的主和派,对内推行的削藩政策失败,引起地方反弹,朱聿键便开始冷落主和派,重用起了堵胤锡等人。
如今算起来,何腾蛟在政事和军事上靠边站,已经有了好几年时间。
这时何腾蛟心头不禁狂喜,身边的心腹傅上瑞等人也都兴奋起来,皇帝一念之间,他们的机会便来了。
皇权社会,大臣手中的权利,往往就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国家的兴衰,也极为依靠能出现几个明君。
当年权倾朝野的几个大太监,一旦失去皇帝的宠幸,便立时只能任人宰割。
这几年来,堵胤锡权力极大,可是他的权力,都是来自皇帝的信任和支持,现在皇帝心思一变,失势也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两人敏锐的感觉到,随着明军收复南京,加上浙系对朝廷的威胁,朝廷斗争的主线,还有矛盾,可能已经转变,皇帝不再那么需要主战派,他们主和派又要翻身了。
如今朱聿键已经年过五十,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了。
眼下大明朝,基本收复了南方半壁河山,已经没有了亡国的危险,但是想要收复北方,在朱聿键看来,估计也难以实现。
因此,朱聿键随着年龄的增长,雄心已经逐渐消退,性格也趋于保守,不再执着于收复北京,能够收复南京,做明之高宗皇帝,也算对得起祖宗,算是中兴之主了。
时下,犹豫清军的威胁减少,加上朱聿键有感自己年龄曾大,时间不多,相比于冒险继续与清军作战,朱聿键更想为子孙守住眼下已经得到的基业,为他们留下一个安稳的江山。
现在大明朝内部藩镇割据,朱聿键不认为他解决不了的事情,他那不到十岁的皇长子能够解决,他不能给子孙留下一群如狼似虎的强藩。
此时,随着南京收复,朱聿键的心中,废掉朱以海的储君之位,扶立自己的儿子朱琳源为储君,以及消除藩镇对朝廷的威胁,已经逐渐压过了继续与清军作战。
这样一来,朱聿键的心境已经变化,便有意打压堵胤锡,扶持何腾蛟等主和派上台,以便大明国策进行转变。
这就像宋高宗一样,当主战派,已经击败金军,南宋已经没有亡国的危险之后,态度便逐渐转变,不再需要主战派,开始重用秦桧等人,稳固起自己的统治起来。
今日朱以海的表演,博取了朝中不少大臣的认可,让朱聿键感到了威胁,也增加了他废掉朱以海的难度。
刚才朱以海的说辞,使得朱聿键不得不答应发兵,去救援赵铭,可此时朱聿键其实并不想去救援赵铭,增强朱以海的实力。
东海镇是明朝数一数二的强藩,并且功劳极大,可以说是功高震主。
若是赵铭活着,朱聿键很难找到理由去削藩,也不敢去削赵铭的藩。
若是赵铭死在江北,虽说折损一员大将,比较可惜,但是却能削弱朱以海的势力,并乘机收取苏松常等地,收编东海镇,可以说利大于弊。
宋高宗能舍得对宋朝忠心耿耿的岳飞,朱聿键自然舍得一个赵铭,何况这个赵铭还不是他的人,是他政治上的敌手,朱以海的人。
为了大明的江山,朱聿键便下定了决心,不救赵铭,不过不出兵必然惹人非议,所以兵要派,但是又不能把赵铭救了,便只能选择何腾蛟去。
堵胤锡并不傻,能够感受到朱聿键内心的变化,不过作为传统的士大夫,堵胤锡的思想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思想束缚,使得他无法反抗朱聿键。
何腾蛟拜服于地,作为皇帝心腹,他自是明白皇帝的意思,不需要朱聿键明说,便表态道:“陛下放心,臣一定不负陛下期望。”
何腾蛟没说一定救出赵铭,而是说不负皇帝期望,便是回应朱聿键,他什么都明白。
朱聿键一挥手,“都退下吧!”
何腾蛟与傅上瑞等人行礼,兴奋的离开大帐,而堵胤锡亦有些失魂落魄的走出来,临近帐门处,一不小心险些跌倒,幸而被李来亨一把扶住,“阁部怎么呢?”
堵胤锡有些失神,推开他的手臂,摇了摇头神情寂落的,深一脚浅一脚的离开。
第554章援军出现
时堡外,清军大营内,正商议着等待赵铭粮尽,便杀入堡中的阿济格,忽然得到属下的禀报,神情立时一变。
范文程见此,放下手中酒杯,看向阿济格,疑惑问道:“王爷,有什么事情?”
阿济格神色阴沉片刻,又恢复镇定,冷笑着对众人道:“没什么,不过是江南的明军,开始过江了!”
范文程闻语一惊,“朱聿键和朱以海发兵过江,这是要救赵杂毛啊!”
阿济格点了点头,“赵杂毛是朱以海的大将,他不可能不救。不过,朱以海和朱聿键没有因为南京牵制住彼此,反而派兵渡江,来救赵杂毛,还是让本王有些意外。”
范文程见阿济格这么轻松,不禁有些急道:“王爷,这次我们好不容易困住赵杂毛,无论如何不能让他跑了啊!”
阿济格站起身来,却并不担心,“这次本王进行了周密的策划,朱以海起兵后,江南大营就陆续有序的撤退到江北,接手了江北防线,在扬州周围布防,等江南明军突破防线,赶来时堡,赵杂毛的尸体已经凉了!”
范文程闻语,还是道:“虽然如此,但是王爷还是需要,加紧进攻!”
阿济格微微颔首,遂即吩咐道:“石廷柱,你率领人马,立刻南下,协助博勒赫拦住江南明军!”
石廷柱立刻起身行礼,“喳,卑职领命!”
等石廷柱离开大帐,阿济格遂即端起酒杯,谓帐中剩下的将领道:“诸位满饮此杯,预祝攻下时堡,斩杀赵杂毛!”
帐中清军纷纷高举酒杯,高声附和,仰头喝完。
阿济格见此大笑不止,猛地将手中酒杯掷于地,帐中将领也纷纷效仿,齐齐大笑,“破时堡,杀杂毛!”
朱以海前往大胜关,迎接朱聿键入南京,并劝说朱聿键出兵增援江北。
当得知,朱聿键任命何腾蛟为督师后,朱以海和浙系心就凉了半截,就知道朝廷可能指望不上了。
这让朱以海一时间陷入犹豫之中,朝廷虽答应出兵,但是朱聿键摆明了不想救赵铭,那要救赵铭,就只得依靠浙系自己的人马。
如此一来,浙系必然会损耗巨大,朱以海便担心,没有救出赵铭,反而又搭进去数万兵马,那他就没有本钱与朱聿键斗了。
关键时刻,还是夏完淳出来,质问朱以海,“若无东海镇和赵国公,殿下能与朝廷抗衡么?”
朱以海听后,才下定决心,派出李成栋、张名振、吴兆胜三镇兵,九万余人渡过长江,与东海镇大将王朝先、王翊的两万人汇合,向高邮方向推进。
与此同时,何腾蛟也奉命,率领刚到芜湖的大军渡江,占据和州、江浦、**等地。
虽说何腾蛟没有全力扑向扬州,但是十多万兵马渡江,还是牵制住了扬州清军的兵力,给浙军和东海镇向前突进,分担了一定的压力。
为了救援赵铭,得到浙军增援后的王朝先和王翊等将,当仁不让的充当急先锋,李成栋、张名振也颇为卖力,大军不断向前推进,推进至了时堡镇之南三十里外的兴化县附近。
在江南明军渡江之际,在江北的王翊和王朝先,已经探明了东海镇残兵,被困在时堡的消息,赵铭派出求援的死士,也突出重围来到泰州,使得明军确认了赵铭被困在时堡的消息。
不说,浙系援军奋勇向前突进,却说在时堡城中,近万明军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明军刚打退清军的攻击,将士们横七竖八的躺在堡墙上,许多伤员因为分不到食物,已经饿死了七七八八,便是没有受伤的士卒,意志也被饥饿吞噬。
近些日子以来,赵铭已经找到一条穿过沼泽的道路,但是清军重兵围困,把守重要的隘口,赵铭几次组织突围,都没有成功。
这让城中残存的数千兵马,还有赵铭,都感到有些绝望。
黑夜中,被困的明军士卒挤满了城头,饥饿使得他们难以入睡,赵铭背靠在堡墙,招呼几名属下商议。
“这样下去不行,想要活命,还是得冲出去!”赵铭沉声说道。
李本深、唐通等人默然,连王德顺也失去了信心,“大帅,冲了不下七次,每次都被清军挡回来,不仅没冲出去,还折损了许多弟兄。”
赵铭看见众人目光中都是绝望之色,有些悲愤道:“再冲最后一次,冲不出去,大家一起死在这里!”
正说着话,城头忽然一个声音响起,“看,大火!”
赵铭闻语噌得一下站起身来,急声问道:“什么大火?”
堡墙上的明军士卒一阵骚动,有人再次回道:“大帅,是南面有大火!”
“南面?”赵铭顿时大步朝堡墙上走去,一众明军将领见此,立时也纷纷起身,急忙追了上去。
不多时,赵铭便爬上堡墙,站在城头时,由于饥饿,险些两眼一黑,晕倒在城头,不过带领弟兄们杀出重围的信念,让赵铭稳住身子,走到了堡垒望楼上。
这望楼是用来观察堡外清军营地动静,上面已经站了一人,却是高元照,他看见赵铭顿时兴奋的冲他喊道:“大帅火光在兴化方向。”
赵铭忙爬上望楼,向南方眺望,果然见南方极远处,有火光闪现,而有这样的动静,显然是发生了大事。
“一定是援兵!”唐通等人脸上难掩兴奋之色,身体激动的微微颤抖。
王德顺激动的声调都走样了,“大帅,这肯定是冲着咱们来的,一定是救援我们的援兵到了。”
诸多将领和士卒,都激动难当,相互握手拥抱,想要发泄心中的喜悦。
赵铭脸上也漏出喜色,没想到会有人来救他,不过却比较冷静,他注视着火光方向,眼睛眯起,估计大火至少在二三十里外,距离时堡还很远。
时堡周围有十余万清军,而赵铭的军队,已经大部丧失战力,无法接应援军,恐怕援军也很来突破这最后几十里的阻拦,将他救出去。
第555章出卖赵铭
时堡镇之南,浙系明军冲击着清军的防线,可是一路冲来,明军杀到时堡外围时,已经是强弩之末。
这时李成栋领着一众属下进入大营,满脸愤慨的将头盔摔在桌案上。
“娘个劈的,冲了几次,都冲不过去。”时堡近在咫尺,可是就只有浙军一路击溃多股清军阻拦,进抵兴化县后,已经后续乏力了。
王翊恼怒道:“方才本来要将正面清军杀穿,可扬州方向却又奔来一支清军,瞬间稳定了防线。朝廷之军,不是已经自和州、江浦、六和渡江了吗?怎么扬州还有清军过来!”
李成栋冷笑道:“皇帝有堵阁部不用,却用何腾蛟一头猪,我看~”
张名振挥手打断李成栋之言,沉声说道:“殿下已经派人去敦促何腾蛟,咱们这边整顿人马,再冲一次,无论如何也要将博安救出来。”
何腾蛟登陆北岸之后,大军便止步于扬州西郊,以探查扬州周围清军,以免中了清军埋伏为借口,大军止步于旧江口、上官桥一线。
这时,在何腾蛟的帐篷里,从泰州赶来的马士鳌,正苦苦劝说着这何腾蛟,希望朝廷兵马能够拼尽全力,却救援赵铭。
“何阁老,还请赶快出兵,与赵国公理应外合,歼灭江北清军啊!”马士鳌急切道。
江北清军现在有三十万,浙军加上东海镇的人马,不到十五万人,还没有清军的一半,要想救出赵铭,必须要朝廷大军出力才行。
马士鳌本来在苏州,赵铭出事之后,他心中焦急,立时感到江北,而他见朝廷人马不出力,又从泰州跑到了何腾蛟军中。
何腾蛟领着十多万大军,本该猛攻扬州,将清军牵制住,可是他顿兵不进,便使得扬州清军,威胁浙军侧翼,使得浙军无法全力向北突进,为赵铭解围。
何腾蛟坐在帅案后,却打着官腔道:“阿济格狡诈,本阁要对全军将士的性命负责,所以行事必须小心,不能重蹈赵博安的覆辙嘛!”
清军忙着围困赵铭,阻击浙军,哪里还有兵力设伏,埋伏他何腾蛟?
马士鳌心中悲愤,可是毕竟有求于人,不禁跪在何腾蛟面前,痛哭失声:“何阁老,请你看着东海镇将士,为大明立过功的份上,救一救东海镇啊!”
马士鳌如此,令何腾蛟一时间有些难堪,这样闹下去,影响不好,于是敷衍道:“本阁会考虑的,你先起来,下去休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