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马士鳌却不为所动,“何阁老,您是大明的首辅,不能看着大明的将士见死不救啊!”

    声音传到帐外,护卫的甲士一阵窃窃私语,议论纷纷,不少人都是眉头紧皱,面露羞愧。

    何腾蛟见马士鳌继续无理取闹,脸沉了下来,愠声道:“来人,送马同知下去休息,本阁还有军务要处理。”

    马时鳌被甲士架走,何腾蛟遂即叫来自己的心腹傅上瑞,问道:“联系上了吗?”

    几年前,隆武从福建进入长沙,何腾蛟作为湖广总督,得以入阁拜相,成为明朝首辅。

    当了首辅,何腾蛟自然想要做出一番事业,也好青史留名,而当时隆武朝廷权威旁落,地方藩镇割据,不听朝廷之命。

    何腾蛟说是大明首辅,可政令出了湖广,谁也不鸟他,让何腾蛟很是愤慨。

    为了重塑中央权威,也为了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明首辅,何腾蛟入阁后推行的第一个国策,就是削弱藩镇,将权力收归中央。

    当时,作为何腾蛟的心腹,傅上瑞便被派到了地方,正好是放到了赵铭的地盘上来当一把手。

    何腾蛟想让傅上瑞在地方上做出一番事业,为他增加政绩,结果傅上瑞在江东却玩砸了,被赵铭灰溜溜的赶出了苏州。

    此后,何腾蛟一派政策失败,主和派失势,傅上瑞便蛰伏了几年,但傅上瑞并没有气馁,一直在等待复起的机会。

    前不久,满清派使者前来义和,朝中都是主战派大臣,朱聿键不想声张,何腾蛟便推荐了闲赋多时的傅上瑞,而他也抓住机会,重新走上了大明朝的政治舞台。

    “阁老,已经联系上了。卑职与对面约好了时间,他们今夜就过来。”傅上瑞献媚似的笑道。

    何腾蛟闻语点了点头,“那好,你安排好!”

    当晚,扬州城西郊,旧江口附近,范文程领着十多个护兵来到一座宅子外,离得老远就看见站在门外的一员绯袍大员,顿时老远便笑道:“这位就是何阁老吧,余久闻何阁威名啊!”

    何腾蛟听了傅上瑞的耳语,知道来人乃是大名鼎鼎的范文程,亦大笑起来,拱手道:“范先生之名,何某人亦是久仰啊!”

    “好说,好说!”范文程大笑着拱手。

    这时傅上瑞一侧身,“阁老,范总督,咱们里面谈。”

    当下,一行人进了宅子,里面早已备好了酒菜,两伙人入座后,立时一边推杯换盏,一边奉承起对方,待酒过三巡,范文程发话道:“之前冯铨冯学士来信,说已经与何阁老达成条约,我大清与大明朝划江而治,从此两家休兵罢战,南北并立。”

    何腾蛟点了点头,“条约是本阁签的。即是两家罢战,贵军为何将东海镇给围了。”

    范文程无奈道:“何阁老,这件事可不能怪我大清,本督收到冯学士书信后,立刻便与英亲王商议,并率领大军撤出了南京,是贵军不放我们走,那东海镇还想断我们退路,英亲王才被迫发起反击。”

    说到这里,范文程放下酒杯,看向何腾蛟,“何阁老,我今日前来,就是要问一问,冯学士与贵国签订的条约,还做不做数?”

    何腾蛟立时道:“当然做数!”

    范文程听何腾蛟之言,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但随即立时皱眉为难道:“可是,贵国朝廷好像不能控制自己的人马啊!”

    何腾蛟明白范文程的意思,也知道清军打的什么如意算盘。

    有东海镇和浙系存在,大明和满清的议和,就无法真正实现。

    这就像宋高宗与金国议和,要杀掉岳飞一样,不解决赵铭,处理掉南明内部的主战派,满清不心安。

    这一点上,何腾蛟与满清其实是一至的,就算满清不解决赵铭,隆武皇帝也要解决赵铭还有朱以海和浙系。

    现在的关键是,解决了赵铭,满清会不会真的愿意议和。

    何腾蛟沉默片刻,“范先生的意思,本阁知晓,本阁大军未动,想必范先生也明白本阁和朝廷的意思。”

    聪明人之间,不用明说,范文程得知是何腾蛟领兵,且大军止步于扬州之西,便知道了隆武朝廷,要借助大清之手,解决赵杂毛。

    不得不承认,赵杂毛是个硬点子,阿济格将其团团围困,以为吃下赵杂毛乃是铁板钉钉的事情,可是十多万清军,就是打不下一个小小的时堡镇。

    现在,赵杂毛没吃掉,南岸的十多万明军,却又渡过江来,浙系明军还有东海镇余部,更是向发疯了一样,突进至时堡镇之南几十里的距离。

    如果,何腾蛟这一路人马,也如浙军一般,向前猛突,清军未必能吃下赵杂毛。

    因此,范文程才奉阿济格之命,赶来扬州与何腾蛟密谈,希望能够稳住何腾蛟,而只要何腾蛟不出兵,那单凭借浙系明军,肯定是无法突进到时堡镇。

    范文程明白何腾蛟的担心,他见何腾蛟表示不会去救援赵铭,遂即道:“何阁老,大清与大明争斗数十年,到如今,双方都已经筋疲力歇。此前,乃是摄政王主政,坚持大军南下,如今摄政王坠亡,由皇上亲政,我大清国策已经改变。皇帝年少,亲政后内部不稳,要稳定朝局,自然是不想与明军再战。再者,近些年来,大清在战争中损失很大,也已经无力继续南下。所以,议和乃是大清时下的诉求,绝对不会有假!”

    范文程说的话,可以说是七分真,三分假,眼下顺治刚亲政,多尔滚一派还没来得及清理,加上战场上连连失败,国库空虚,确实不能再打。

    顺治、阿济格等人,都希望能够与明朝达成一个协议,暂时休战,喘一口气。

    这次即便是杀了赵杂毛这个心腹之患,满清也要休整一段时间,顺治需要巩固自己的地位,清军也需要重新部署。

    当然,等满清这一口气缓过来,明朝又没了赵杂毛,那这个和平协议还要不要,那就另说了。

    何腾蛟听了范文程的话,与傅上瑞对视一眼,隆武皇帝要整肃大明内部,削弱藩镇,实现中央集权,而要削藩,便需要外部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另外,以大明如今的实力,隆武朝廷并不惧怕满清毁约,何腾蛟有信心,大明朝没有赵铭,也能与满清抗衡,而这便是隆武朝廷敢于和谈,敢于卖掉赵铭的基础。

    隆武朝廷早已经过了危如累卵的时刻,如果隆武朝廷,在自身不能与满清抗衡的情况下,出卖赵铭和主战派,那无疑是脑壳有坑。

    现在即便没有赵铭,隆武朝廷也能一战,何腾蛟才敢卖了赵铭。

    眼下,隆武与满清都想要议和,何腾蛟沉声道:“好,既然如此,本阁希望贵军打完这一仗后,能够按着约定,让出淮南!”

    范文程当即笑道:“当然。”

    一旁傅上瑞站起身来,端起了酒杯,“诸位,为了两家和平相处,为了扫清议和障碍,给百姓一个太平,为天下百姓的福祉着想,干了这杯!”

    何腾蛟与范文程举起酒杯,很庄严的碰在一起,然后一饮而尽。

    “为了扫清议和障碍,干了!”众人喝完,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在与范文程会面之后,何腾蛟回到大营之中,正要召集属下议事,忽然马士鳌却硬闯了进来,厉声喝问道:“何阁老,我听说你私下与清使见面呢?”

    何腾蛟见此顿时大怒:“一派胡言,这是有人挑拨离间,扰乱军心,这话你也信?”

    马士鳌双目赤红,“这事我本来不信,堂堂朝廷首辅,居然会与鞑虏勾结,陷害忠良,可这是我清眼所见,不得不信!”

    何腾蛟皱起眉头,冷着脸,“马士鳌,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你没听过吗?天下苦战久矣,议和是陛下之意,也是天下百姓之意,你休要胡搅蛮缠!”

    马士鳌心如死灰,东海镇为了大明江山抗击清军,抛头颅洒热血,到头来却要被效命的朝廷出卖。

    风波亭的故事,几百年后,居然再次上演,马士鳌额头上血管一跳一跳的,怒声大吼,“何腾蛟,你这个奸臣,我要为东海镇将士报仇!”

    说着,马士鳌就要拔刀,却被何腾蛟的亲军死死按住。

    何腾蛟叹息道:“马士鳌,你这是何苦呢?本阁这也是为了大明江山能够延续,为了百姓少受战乱之苦,不忍将士们继续送命。历代以来,北兵南侵,咱们汉人能守住半壁江山就不错了,哪有将北兵彻底击败的例子。做人要识时务,以和为贵嘛!”

    马士鳌狰狞着脸怒骂道:“放屁,你这个秦桧,东海镇就是死绝,也不会放过你!”

    何腾蛟见此不再多言,冷哼一声,将衣袖一甩,甲兵立时将马士鳌拖了出去,咔嚓一声响,鲜血溅在帐上,何腾蛟冷笑一声,“马士鳌、赵铭,本阁明年给你们烧纸!”

    夜色之中,时堡镇城墙上,赵铭与一众将领站立着,目光盯着南方。

    南面的战斗异常激烈,但是如同赵铭预料的一样,援军后续乏力,被清军挡在了二十里外,始终无法突破清军防线,进至时堡镇。

    这让城中残兵,激动的心,又吊了起来。

    “大帅你看!”高元照忽然指着清军营地方向。

    赵铭循声望去,便见一条火龙,离开清军营地,向南而去。

    李本深脸色立时沉了下来,“阿济格调兵去阻击援军了。”

    赵铭一阵沉默,半响抬起头来,对众人道:“弟兄们,只能靠我们自己了!”




第556章突出重围上
    清军营地里,阿济格听了范文程的叙述,心中有底了。

    “何腾蛟真乃我大清的福将啊!”阿济格满脸戏谑的笑道。

    众多清军将领们,也纷纷大笑起来,气氛轻松不少。

    南面浙军攻击凶猛,特别是两万东海镇明军,为了救出赵铭,更是悍不畏死的向前推进,杀得清军节节败退,让阿济格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本来清军上下十分担心,若是西面的明军,也这般发疯,那清军可能吃不下赵铭,还让明军理应外合,杀得大败。

    现在有范文程带回来的消息,便让阿济格和众多清将心中有底,没有顾虑了。

    范文程笑道:“王爷,何腾蛟按兵不动,咱们只要挡住南面的浙军,赵杂毛必死无疑啊!”

    阿济格颔首道:“不错,这次真是要感谢何腾蛟了!”

    众人再次哄堂大笑,就在这时,一员浑身是血的将领,却挑帘进来,急声道:“王爷,大事不妙,东海镇近万人,连夜突进,在防线上撕开一道口子了!”

    阿济格闻语心头一惊,这东海镇还真是大清的心腹之患,为了救赵杂毛,真是把家底都拼上了。

    阿济格当即拿起头盔,做出决定,“从时堡西面、北面、东面,抽调两万人马,随本王去拦住这支明军。”

    范文程道:“王爷,万一赵杂毛趁势突围,怎么办?”

    阿济格皱起眉头,遂即摆了摆手,“现在赵杂毛即便没有饿死,能动弹的兵马,估计也就三四千人。本王南面之军未撤,他还想突围,只要挡住外围的浙军,赵杂毛不过等死而已。”

    范文程闻语,便也不再多言,毕竟一支近万人的明军,趁着夜色穿插进来,若是不进行阻止,让他们突入城中,与赵杂毛汇合,那清军想灭赵杂毛,就不晓得何年何月了。

    当下阿济格带起头盔,拿起腰刀,便领着众人出帐。

    时堡镇内,近万明军将士,死伤一半,剩下的大多饿得前胸贴后背,没了战力可言。

    现在,明军将士依靠堡墙,放枪投掷手雷还可以,要突围,估计是走不远,就没啥力气了。

    这时,赵铭看着属下众多将领,问道:“咱们还有多少弟兄?”

    王德顺道:“大帅,还有六千人,不过弟兄们断粮已经两天,打枪还行,要拿刀拼杀,估计不是清军对手。”

    赵铭点了点头,“想要突围,必须让一队人马恢复战力!”

    火光下,众人将目光投向他,知道他的意思,要从剩下的六千弟兄之中,挑出一些人来充当死士。

    只是,东海镇将士向来都是一视同仁,全军断粮,便是一起挨饿,没有特殊和例外,包括赵铭在内,都是两天没吃饭了,哪里还有精锐士卒。

    赵铭沉声道:“把锅架起来!”

    李本深等人见此,只能照做,不多时,士卒便架起了数十口大锅,将水烧沸。

    这时,赵铭忽然解下腰间的革带,丢入大锅之中,一众将领和士卒们反映过来,顿时也纷纷将身上带皮的东西,都丢入锅里。

    看着锅里翻滚的皮革,将士们的眼睛都红了。

    可是这些东西,只能填肚子,却不能提供营养,吃了也恢复不了多少力气。

    就在饥饿的士卒们,目不转睛的看着锅里翻滚的皮子时,赵铭忽然让人牵来了自己的战马。

    军中的战马,近些日子,已经被吃得差不多,只剩下赵铭这匹杂毛马,还有李本深、唐通等将领的马匹没被杀掉。

    这时,赵铭抚摸着杂毛马,它跟了自己将近十年,早已经心意相通,乌黑明亮的马眼之中透着悲意,嘴里发出一声悲鸣。

    马嘶引起了众将的注意,王德顺见此大惊,“大帅,不能啊!”

    赵铭却抚摸着马头,忽然一刀,捅入杂毛马的心脏,虎目含泪,“老伙计,我对不住你了!”

    “大帅!大帅!”王德顺一下跪在地上,放声大哭。

    杂毛马的血被放干,倒在地上,赵铭沉声道:“挑选一千弟兄,分食之!”

    李本深、唐通等人见此,也不好留着自己的战马,他们不忍心自己下手,便叫亲兵将战马杀掉,然后肢解了丢入大锅。

    肉在锅里翻滚,赵铭坐在一个石凳上,与部将商议,“清军重兵围困,想要突围,必须用精悍敢死之士!”

    王德顺道:“卑职的太平营,从江阴出来,就跟着大帅,可抽调五六百精悍老卒!”

    李本深道:“要杀开一条血路,咱们的亲丁,必不可少!”

    当下,众人一合计,能从六千残兵之中,挑选一千余名精锐,十多口大锅,大概也就只能吃这么多人,再多就不够分了。

    这时,王德顺问道:“大帅,咱们从哪个方向突围?”

    赵铭沉声道:“南面清军有重兵把守,阿济格的注意力全在南面,方才西面、北面、东面的清军,都有调动,便是一个机会。我们从东面突围!”
1...166167168169170...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