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荷兰人和土著惊恐万状,竭嘶底里的大喊大叫,四散逃命,不计其数的人被杀死,营地被血腥和恐惧笼罩。
一时间,张益达如猛虎下山,一边往下冲,一边投掷手雷,点燃茅屋,火势迅速蔓延,明军士卒挺起刺刀突刺,毫不留情的血洗了土著的营地,到处都是被杀的土著,营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成为东海镇殖民史上,血腥残酷的一页。
营地的大火烧了半夜,才逐渐熄灭,土著营地被完全摧毁,土著和荷兰人不是被歼灭,就是被俘虏,只有极少数人,逃进了树林,不见了踪迹。
这时,顾有常站在山脚下,看着属下士卒,押着上千土著俘虏,还有十多名荷兰人,脸上露出得色。
早知道土著不禁打,却没想到,战力低到这个地步,明军士卒几乎没有伤亡,就摧毁了一个两千多人营地。
一名总旗官却疾步跑过来,低声道:“将军,港湾内停泊的荷兰商船跑了。”
总旗带领五十名士卒,前去偷袭荷兰商船,不过在接近商船的过程之中,惊动了船上的荷兰人,而荷兰商船高大如城,明军损失了七八个兄弟,没能攀爬上去,让荷兰人升起船锚,逃离了港湾。
顾有常闻语,皱起眉头,不过跑都跑了,那也没有办法。
这时,张益达颇为兴奋的走过来,“顾将军,找到了这个!”
顾有常接过来,是布包裹的羊皮卷,于是打开看了看,里面是几副新绘制的地图,还有一些荷兰文的资料。
顾有常并不认识,不过柳宿营地内,有懂得荷兰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的通译,于是挥手道:“走,把俘虏押回去。”
傍晚时分,顾有常和张益达,带着明军士卒,将一群群的俘虏,还有缴获的一些食物,押回了营地,立时就引起了营地内留守众人的欢呼。
新明州上的荷兰人,被明军歼灭,土著部落在明军面前不堪一击,明军人数不到千人,却可以称霸新明洲。
荷兰人几百人就可以占据一大片岛屿,西班牙人不到千人,就可以殖民中美洲,打败阿兹台克这样已经进化出国家和城邦的文明,明军对付岛上分散的土著部落,自然没有问题。
顾有常将缴获的资料,交给了季梦晨,便对程璧道:“这次突袭土著营地,抓了上千俘虏,先生准备怎么处理。”
船队登陆柳宿后,近千人过着近乎原始的狩猎、采集、捕鱼的生活,勉强维持温饱,多了近千俘虏,就多了近千张嘴,等于多了个难题。
不过,长期以来,东海镇拓殖台湾,急需要人口,加上赵铭一直以来,都告诉属下,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所以属下之人,也受到了影响。
因此程璧并不打算,杀了了事,稍微沉吟,便开口道:“先关起来,然后组织俘虏,开坑荒地,铸造城堡,为返航积蓄物资。”
新明洲极为广阔,比台湾要大得多,想要开发和建设,便需要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况且,船只航行到柳宿,食物消化一空,想要重新起航,必须要储备足够的食物,程璧需要这些人,来参与劳动。
这时,季梦辰打开图纸,匆匆扫视一便,却忽然惊讶道:“先生、顾将军,这是红毛夷绘制的新明洲地图,还有探测矿产的资料,上面说,这里好像有金矿!”
季梦辰是读书人,学习的能力比较强,在航海的过程之中,不仅充当引航的重任,还在这两年多的时间内,学会了多门语言。
“金矿?”张益达眼睛瞪圆,首先发出一声惊呼。
季梦辰点了点头,拿起一封信件,展示给众人,“这是红毛夷写给爪哇红毛夷总督的书信,上面写着,他们发现了金矿。”
程璧、顾有常等人,脸上都露出了喜色,程璧急问道:“知道金矿位置吗?”
季梦辰忙收起信件,在剩下的资料中翻了翻,找出一张图纸,仔细观察一阵,指给众人看道:“好像就在我们营地附近。”
程璧顿时挥手,朗声喝令,“立刻派人寻找,一定要把金矿找出来。”
第577章收割肥羊
爪哇岛,巴达维亚港。
这里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南洋的大本营。
自从荷兰人于1619年,占据此地之后,经营已有三十余年。
这些年中,巴达维亚从一个荒芜的海港,逐步得到开发,一点点的积累,成为南洋为数不多的大城镇之一。
如今,巴达维亚已经发展成为一座拥有四五万人口城市,港湾内停泊着上百艘海船。
这时,在巴达维亚东印度公司的所在棱堡内,总督费尔堡,站在堡垒顶层的办公厅的窗前,俯瞰整个港口。
从这里远眺,是一片壮阔的景象,能够看见城堡外的集市,还有海港内的帆船。
费尔堡很喜欢站在整座城堡的最高处,俯视城镇,看着这块在遥远的东方,被建立起来,充满欧洲色彩的城市,看着被荷兰人一手建造出的城镇,他有一种欧洲人的优越感。
这时,在他身后,几名荷兰人,正向他禀报,其中一个人道:“总督阁下,登陆新荷兰的中国人,有一千多人,应该就是赵派往印度的那只船队。”
费尔堡脸上露出惊讶之色,“这群中国人,居然逃到了新荷兰?”
在茫茫大海上,发声什么事情,别人很难知道,费尔堡派遣船队,前去马六甲,阻击返航的中国商船,准备在招商船运公司的船队返航途中,消灭这只船队,给赵铭一教训,让东海镇吃一个哑巴亏。
可是不想,中国人的警惕性很高,看见荷兰船队,调头就跑,而荷兰船队追击数日,最后居然追丢了中国人。
“阁下,卑鄙的中国人,袭击了我们,还占据了我们发现的金矿,公司必须还以颜色。”荷兰军官愤怒道。
费尔堡沉吟片刻,冷声说道:“看来公司与赵的战争,将不可避免!”
费尔堡目光看向城堡之外,他得到消息,赵铭在与鞑靼的战争之中,惨遭失败,似乎已经没有心思与鞑靼交战,而是有意向南扩张。
此前,荷兰就与赵铭存在严重的冲突和矛盾,只是赵铭有更加要紧的事情要做,所以才将荷兰丢在一边,现在明清议和,赵铭刚遭受大败,没有实力独自挑战满清,便将注意力,放在了荷兰人身上。
从台湾大员传来的消息显示,近期东海镇陆续送了一些军队上了台湾岛,并且赵铭又重新组建了一支商队,想要再次进行远洋贸易。
这一切,都威胁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利益,而从赵铭的动作来看,费尔堡和东印度公司的高层,都认为东海镇可能将要对荷兰下手了。
荷兰舰队司令雅布科沉声道:“中国人步步紧逼,从他们向台湾增加兵力,不断派遣船队远洋来看,或许他们已经开始策划对我们的战争。而阁下请恕我直言,赵的实力有目共睹,不比当年的郑一官差,要是让他准备好了,公司恐怕难以战胜赵。”
此前,赵铭和东海镇的精力,主要放在对付满清身上,现在将目光转向海外,荷兰人立时就感到了巨大的威胁。
费尔堡沉声道:“阁下有什么主意?”
雅布科冷声道:“总督阁下应该知道,前不久,赵的军队被鞑靼击败,损失惨重。现在赵虽想要对公司出手,但是尚需要时间准备。我认为公司高层,应该抛弃侥幸的心理,立刻备战,否则将难以抵抗赵的军队。”
费尔堡问道:“阁下以为公司该如何备战?”
雅布科道:“首先,趁着新荷兰登陆的中国人,与赵失去联系,将他们全部歼灭,夺回金矿,增强公司的财力,同时解除新荷兰的中国人,从南面对巴达维亚的威胁。其次,巴达维亚还有南洋各个据点的中国人,都该被清理,以免他们与赵勾结。”
费尔堡脸沉了下来,沉声道:“阁下的意思,是屠杀巴达维亚和大员的中国人?”
荷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等西夷,在南洋的殖民地,能够开发和繁荣,有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中国的商人,还有来南洋讨生活的中国移民。
西夷人少,南洋土著又十分懒惰,荷兰人城堡之外的街区,几乎都是来此贸易和讨生活的中国人来建造。
因为中国人够勤劳,又聪明,所以很快就在殖民地内,积蓄了一定财力和势力,对殖民政府的统治构成了威胁。
若是平时,荷兰人完全能够压制住,殖民地境内的中国人,但是若是有外部势力支持,那情况就不一定了。
一旦殖民地的中国人,与赵铭勾结在一起,将对殖民地,构成极大的威胁。
费尔堡明白这种威胁,不过殖民地的繁荣,离不开殖民的中国人,却让他一时间,无法下定决心。
当年,马尼拉才是南洋贸易的中心,可是西班牙人因为担心,明朝会出兵收取马尼拉,先后两次屠杀马尼拉的中国人,前后杀死两万余人,解除了内部的隐患,但同时也造成了马尼拉港的衰落,如今地位远远落后于大员和巴达维亚。
雅布科见费尔堡犹豫,却继续道:“总督阁下,最近半年来,华兴公司已经很少给公司出售货物,他们一心想要自己开辟航路,就算总督阁下对赵示好,公司也难以从华兴公司获得货源。在巴达维亚和大员的中国猪,已经没有用处,应该乘着他们转移财物之前,将他们清洗,弥补公司的损失,同时也解决隐患!”
海上贸易利益丰厚,虽说荷兰人拿走大头,但是中国商人依旧凭借勤劳,积累大量的财富。
现在看来,东印度公司与赵铭的战争,只是迟早的问题,而商人嗅觉通常敏锐,一有风吹草动,肯定将财物转移,那养肥的羊,就便宜别人了。
费尔堡在办公厅内,来回踱步,考虑一阵后,终于下定了决心,“我接受阁下的建议。趁着赵还没有做好准备,公司将先派遣舰队,解决在新荷兰登陆的中国人,收复公司的殖民地,并对殖民地内的中国猪进行清洗,解决内部的隐患。这些中国人,像猪一样,又肥又多,确实威胁到了公司的统治。”
第578章南进北进战略
荷兰人在巴达维亚,经营了三十多年,港口已经发展成为了一座十分繁华的城市。
西方的城市,与日本的城市差不多,藩主或者国王驻在城堡内,百姓则聚集在城堡外,不像中国一样,将百姓也包裹在城墙之中。
巴达维亚堡被建在一座山上,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在山脚下的港口边上,则形成了数条街市。
这些街市中,大部分的建筑,都具有大明的特色,是由来此贸易的明朝商人,还有下南洋讨生活的明人建立起来。
中国地形相对封闭,西南是高原,西面是荒漠和隔壁,北面是寒冷的草原,关内的百姓,只有往东北方,还有出海下南洋,两个方向发展。
此前,明清战线推进至福建一线,使得不少福建百姓,为了躲避战争,入海躲避战乱,不少人来到南洋发展。
到如今,散布于南洋各地的汉人,估计接近七八十万,而位于爪哇的汉人,则达到四五万人,其中巴达维亚的便有近万人。
这一万人,大概占巴达维亚人口的两成,不过却垄断了城市中吃穿住行等各个行业,大到海运运输,小到剃头刮面,都有明人的身影。
这时,在城市之中,一条汉人聚集的街道内,有一座汉人的酒肆,在巴达维亚颇为有名。
酒肆名为四海,在距离程堡不远处,汉人聚集的一条街道,有从明朝运来的酒水,还有一些明朝的菜肴,深受身在异乡的汉人们的喜爱,每天都客满盈门,生意十分火爆。
这间酒肆,原本是一为泉州人的产业,不过在两个月前,却被一群新来的汉人重金盘下。
酒肆换了主人后,原来的掌柜和伙计全都换掉,新来的掌柜自称是原来东主的远方亲戚,极为精明能干,而且能说会到。
酒肆有从明朝的来的厨子,烧的菜肴比以前更好,所以很快就赢得了老顾客的认可,就连堡垒内的荷兰人,有时候也会来酒肆吃喝,生意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更加火爆。
由于生意太好,酒肆便又招来些人手,除了少数巴达维亚的汉人外,许多都是从明朝来的新面孔。
这间酒肆,自然不只是一间酒肆,而是天地会在巴达维亚的一个据点。
大半年前,赵铭制定了南进战略,东海镇决议大举下南洋,与荷兰、西班牙争夺南洋殖民地,已壮大自身实力。
在明清议和的大背景下,东海镇在江北战役中,丧失近三万精锐,精锐陆师损失大半,无力独自挑战满清,所以难以向北扩张。
南明朝廷内部,朱聿键占据南京,朱以海占据浙江,堵住了赵铭向西发展之路。
东海镇无力挑战南明朝廷的权威,也无力对抗满清,赵铭深思熟虑之后,东海镇只剩下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向东北,借助朝鲜为跳板,殖民日本,二是向南,经略南洋。
东海镇内部,为此分为南进和北进两派,北进派认为日本距离朝鲜近,且人口众多,德川幕府没有真正统一日本,国内藩镇割据,可以挑起纷争,各个击破,而南进派则认为,南洋物产丰富,土地肥沃,且土著生番战力低下,容易控制。
赵铭思虑再三,认为日本国穷,刁民较多,且日本战国时代过去不算久,国内尚有精兵,东海镇水军虽然强大,胜过日本,但陆师损失惨重,难以击败德川幕府,北进吃力不讨好,且没有二十万大军,无法控制日本,所以放弃北进战略,决定全力南下,控制南洋。
南进战略,虽然要面对,荷兰、西班牙这样的海上强国,但是南洋远离西欧,两夷的实力其实并不强大,加起来没有一万人,东海镇还是有实力将其击败。
另外,控制南洋,相对而言也比较轻松,只需建立一些据点,驻扎千余士卒,就能控制十分广阔的土地。
因此,赵铭思虑后,与东海镇高层商议,最终决定执行南进战略。
若是东海镇能将整个南洋,纳入版图,经营数载,足以独立对抗满清,并夺取天下权柄,即便事败,也可以台岛为根基,雄据南洋。
为了配合南进战略,进段时间内,东海镇动作频繁,天地会也抽调骨干,前往大员、马尼拉甚至巴达维亚和马六甲,对荷兰和西班牙进行刺探,并联络当地汉人豪强,海上活动的海盗。
巴达维亚是荷兰在南洋的大本营,距离东海镇又十分遥远,且天地会从未在如此遥远之地,设立情报据点,所以胡伟宗直接派了手下最得力的一个香主胡德帝过来,主持大局。
傍晚十分,正是酒肆最忙碌的时候,大堂内坐满了吃饭的食客。
这时,一名老者在几名汉子的簇拥下,来到酒肆外,“陈老,这里就是四海酒肆!”
“五湖四海,同是异乡流落人啊!”穿着一身粗布短打的老者,抬头打量了酒楼旗幡,点了点头,然后大部进入酒肆。
老者五十多岁,名叫陈天正,是巴达维亚港汉人苦力的首领,也是潮汕的福建人,在巴达维亚的族老之一。
这时,小斯见同伴领着一群人进来,立时上前招待,“陈老,已经给您备好雅间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