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因为不熟悉水纹,船只担心触礁,再加上荷兰人在后追击,船队只能远离大陆航行。

    在失去判断自己位置的手段后,提前向北转向,可能会撞上苏门答腊岛,而太晚转向,则可能会开到爪哇,而且因为不能判断位置,肉眼能看见的海岸线样子都差不多,船队也不知道自己到了苏门答腊,还是爪哇。

    失去了航向之后,船队害怕转向会遇见荷兰人,于是继续向东南漂泊了几日。

    船队自斯里兰卡的据点狮子城出发,穿过印度洋,然后在苏门答腊岛之东,遇见了荷兰人,被逼着向东南航行。

    本来,船队预计最多一个半月,就能抵达巨港进行补给,可是如今却在海上漂泊了将近两个月。

    很快,船队所携带的淡水和食物告急,而周围却是一片茫茫大海,令船队感到一阵绝望。

    自从发现北辰消失后,季梦辰的精神,在外人看来,就显得有些不正常。

    他整日几乎不与人说话,几乎时时刻刻摆弄着牵星板,书写着他观察的资料。

    这日中午,船队继续航行,甲板上船帆下的阴影处,水手和船员或坐或卧的躺着,一个个嘴唇干裂,无精打采,面带绝望,船上一片寂静。

    这时,在船队南方,忽然出现了一片陆地。

    “快看,有大陆!”望斗上,眺望的水手大喊。

    甲板上,躺在船帆下阴凉处的船员们,闻语不禁纷纷涌站起身来,走到船舷边,顺着水手指的方向眺望,果然看见南方出现一条海岸线。

    一时间,船上的水手,顿时欢呼起来。

    航行近两个月,有陆地,就有水和食物,众人都激动起来。

    欢呼声惊动了程璧和季梦辰等人,众人跑上船头查看,看见远处的大陆,却都是一脸的惊讶。

    季梦辰忙拿起一副海图查看,然后又抬头看向前方陆地,惊愕道:“这里怎会有如此巨大的一块陆地?”

    程璧也是满脸惊讶,因为在航海图上,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南,是一片空白的大海,根本没有陆地存在。

    季梦辰满脸不可置信,“这怎么可能?”

    自从船队跨过赤道之后,季梦辰熟知的世界,就逐渐崩塌了。

    这时,一旁的程璧在惊讶过后,却忽然惊呼一句,“是新明州!”

    “新明州?”季梦辰满脸不解。

    程璧忽然想起了两年前,他离开上海前的那个夜晚,赵铭曾经与他畅谈,说了一些事情。

    当时他自觉自己航海经验丰富,而赵铭不过是个外行,所以并没有将赵大帅的话,太放在心上。

    现在他忽然回想起那个夜晚,赵铭对他说的话语,顿时便有些惊的合不拢嘴巴。

    “大帅真神人也!”程璧惊叹一声,不得不服,而后看向季梦辰,解释道:“我从上海出发前,大帅曾告诉过我,在爪哇岛之南,有一块广阔的无主之地,叫新明洲!是一块新大陆!”

    赵铭说的新明州,就是澳大利亚,而此时的澳大利亚,在1642年至1644年之间,才被荷兰人塔斯曼率领船队,进行初步探索,并命名为新荷兰。

    对于这块土地,许多荷兰人都不清楚,更别说其他人,而因为这片土地刚被发现,所以以前的航海图都没有标注,爪哇岛之南,大多是一片汪洋大海。

    程璧没有想到,赵铭一个从没进行过远洋航行的人,居然会知道,远在几万里之外,有这么一片土地。

    季梦辰嘴上呢喃,“新明洲,新大陆!”

    赵铭的预言出现,这让程璧忽然精神大振,一扫迷航后的惊惶,还有进入新环境的陌生感,觉得一切其实都还在赵大帅的掌控之中。

    程璧兴奋挥手,“传令船队!满帆向前,寻找合适港口靠岸补给!”

    十八条海船,顿时迎着太阳,船帆鼓荡,船尾泛起白色尾迹,浩浩荡荡向南航行而去。




第572章第一块殖民地
    十八艘海船,驶向海岸边,沿着海岸线航行一段距离后,终于找到一处深水港泊船,成功抵达岸边。

    程璧等人乘坐小船上岸,却发现土地十分贫瘠,距离海岸十多里的内陆,便是成片的沙漠,并不适合生存。

    这时,程璧又想起赵铭曾说过,新明洲西部地区相对贫瘠,中部盆地和东南部则水草肥美,土地肥沃,适合放牧,可以成为华兴公司的原料产地,要在新明州建立牧场,养殖特殊的羊群,并发展羊毛纺织业,垄断天下的布匹生产,让西夷无路可走。

    程璧与众人商议一阵,既然已经迷失航向,又到了大帅所说的新明洲,那么大家也就不急着冒然向北航行,不如先探索新明州,寻找一块适合生存之地,进行休整,并探查好周围海域,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后,再尝试寻找回去的航线。

    当下,水手们上岸寻找许久,找到一些淡水,又猎杀了一些奇怪的动物,便继续沿着海岸线往东航行。

    几日后,船队抵达后世约克角半岛之西的阿纳姆地附近,并在达尔文港登陆。

    相比于西部干旱的沙漠,这里属于热带草原气候,船队抵达时正好是六月,乃是这一带最凉爽的时候。

    此时,澳大利亚还没有名字,船队登陆的达尔文港,也是后来的名称。

    程璧等为了方便称呼,沿用赵铭给的称呼,称新发现的大陆为新明洲,并将登陆之地,命名为柳宿港。

    这到不是因为,这里有柳树,而是二十八宿之中,柳土獐,即柳宿,为南方七宿第三宿,而新明洲在大明之南,所以季梦辰便建议取名为柳宿。

    柳宿乃是新明洲北部比较大的一个港湾,适合海船停泊,以后这里将是东海镇在新明洲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据点。

    在这次远洋航行之中,程璧等人都增长了见闻,他们看见荷兰人、葡萄牙人、还有新遇见的英格兰人,凭借极少的人手,就能在四处占据广阔的土地,心中自然也会有些想法。

    如今短时间,船队无法返航,程璧等人便决定,先在柳宿建立据点,进行休整。

    十八艘船只停泊在海边,一千余名水手和船员登上陆地,搭建帐篷、木屋,开垦荒地,甚至建造窑烧制砖瓦,准备建立简易的堡垒。

    新明州孤悬于大洋之上,四周都是大海,此时还没有被开发,依然处于原始的状态。

    因为与外界隔绝,新明洲上的植物和动物,与其它地区有很大的区别,而这些闻所未闻的动物,还有陌生的环境,难免让人感到一丝恐惧。

    因此一千多人,只在港口附近活动,并不敢贸然深入内陆,进行探索,担心有什么风险,或者有砍人脑壳的生幡存在。

    在完全荒芜之地,要建立起一座村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好在,汉人是善于建设和勤劳的民族,加上船队之中,又有不少参与过台湾拓殖的人,所以短短几日间,树木被砍倒,草地被烧慌,到处都是帐篷和炊烟,如同帝国游戏一般,形成了一个建议的村落。

    柳宿位于新明洲北部,距离赤道不远,属于热带气候,六月间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地处南半球的柳宿并不算太热,但是气候也并不凉爽。

    好在,赵铭有先见之明,知道航海主要的航线,都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因此组建船队时,招募了大量台湾和福建的人士,所以对于柳宿的水土没有太多的不适应。

    在台湾有过拓殖经验的张益达,带领着船员们,日夜赶工,很快就建造起了一个大营地。

    张益达本来在台湾,做樟脑生意,已经建立了商号,站稳了脚跟,不过在樟脑贸易的过程之中,张益达很快发现,他辛辛苦苦翻山越岭,冒着生命危险,从生番那里收购来的樟脑,大部分利润,都进入了荷兰人和其它海商的口袋。

    商号生产出的樟脑,必须要经过海商,才能运出台湾,而海商低价收购,使得辛苦出力的张益达等樟脑商人,只能获得一小份辛苦钱,荷兰人转手卖到南洋各地,利润却翻了几翻。

    这让张益达十分气愤,当赵铭组建招商船运公司,向外界招股时,张益达便拿出樟脑贸易赚来的钱,入股了招商船运公司,希望能够借助招商船运公司,摆脱对荷兰人的依赖,自己生产,自己运输和贩卖。

    在入股招商船运公司后,张益达很快就发现,海上运输,低买高***老实巴交的入山采集樟脑,要更加赚钱,于是他便将樟脑生意交给属下打理,将精力放在了海上贸易上。

    当初招商船运公司组成船队远航,赵铭知道此时航海最大的障碍,不是风浪,而是疾病和气候,于是特意召集了一些能适应热带气候的人员。

    张益达想要了解海上贸易,便加入了船队,随船队一起出海。

    因为在台湾有拓殖经验,所以柳宿的营地,便由他来主持建造。

    这时,张益达正指挥着船员们,砍伐树木,建立栅栏,程璧领着几人过来,沉声说道:“益达。我有事情找你!”

    张益达吩咐属下继续伐木,转过身来,挑眉问道:“先生,有什么事情?”

    程璧阴沉着脸道:“刚才出去探查的人回来,说在柳宿之东,有炊烟,好像有人活动。我担心荷兰人也发现了这块土地,想让你带人去探查一番。”

    “这里也有荷兰人?”张益达闻语皱起眉头,沉默片刻后道:“某这就带人去看看周围情况!”

    说完,张益达便一抱拳,然后叫了几人,转身离开。

    等张益达走远,季梦辰又对程璧道:“先生,现在船队暂时安定下来,可是这里毕竟不是久留之地,我们还是需要尽快返回大明,与大帅取得联系。”

    程璧点了点头,“你有什么想法?”

    季梦辰道:“还请先生拨给余一艘船,余想探查周围海域,摸清周围情况,并探究一下,为何北辰会消失,太阴和太阳位置会变化的原因。”

    (今天只有一章,明天起,尽力恢复三更!)



第573章寻找航路
    船队暂时在柳宿港安顿下来。

    程璧沉思道:“眼下,最要紧有三件事,一是关乎生存,我们必须要将营地建设好,并寻找食物,进行储备。第二件事,便是探查柳宿周围的陆地,看是否有潜在的敌人,做好防备。第三件事,便是要寻找返回大明的航线,取得与大帅的联系。”

    程璧看着已经初具轮廓的营地,“现在营地已经建成,我们暂时有了个安身之地,我会让人尝试播种一些种子,然后组织人手打猎捕鱼。若是发现生番部落,还可与之交易,获取一些物资,生存问题应该能够解决。”

    季梦辰听着他的话语,程璧继续道:“近两年来,我们在海上漂泊,见惯了许多杀戮。西夷在航线上建立据点,屠杀周围的生番部落,生番部落攻击上岸的西夷,甚至西夷之间,为了利益,也相互攻击对方的据点。这种杀戮之中,建造起的据点又被摧毁,是常有之事。因此我们万不可大意,航海有巨大的利益,同样伴随巨大的风险,可以说四周都是敌人,稍不留神我们就可能被敌人杀死。我让张益达带人,去探查周围环境,看是否有荷兰人和生番部落在我们周围,就是确保营地安全,做好防备!”

    “先生想得周到!”季梦辰低头颔首,赞成道。

    程璧遂即看着他,郑重道:“做好前面两件事,只能让我们在这里暂时生存下来,不过大事是干不成的。因此,即便你不说,我也希望你能尽快绘制海图,找到新的引航之法,使得船队能够北返,带着大伙儿回家。”

    季梦辰肃然作揖道:“先生放心,余一定竭尽全力。”

    当下,季梦辰便也转身离去,然后带上一艘海船,出了柳宿港,向北航行,绘制海图和柳宿港周围的海域和海岸的地形。

    船只出港后,季梦辰先向北方航行。

    这时,跨过赤道后,船队在南半球看见的种种,让季梦辰潜意识里,对“天圆地方,中国居中”的认知,产生了怀疑。

    他逐渐有些相信,曾经看过的《西国地圆说》,不过要打破几千年来,固有的世界观,是一件不容易,也令人一时间难以接受的事情,他还有太多的东西想不通,所以需要他去进行验证。

    船队是在向南航行的过程之中,北辰星忽然消失,那么只要向北方航行,北辰星就会从新出现,如此海面就不可能是一个平面。

    若是证明了这一点,那么他的成就,或许比他老舅徐霞客更大,成为惊动天下的人物。

    海船在季梦辰的要求下,向北航行,季梦辰找了几个星辰作为参照,果然发现越往北航行,星辰与海面的角度就越小。

    他估算出一天航行的路程,在根据星辰与海面角度的变化,便能大概算出后面航行的路程,并绘制出海图。

    几日后,就当季梦成观察的星辰,位置在次降低,判断北辰星将要从新出现在天空之时,前方一条巨大的海岸线,却挡在了船队面前。

    季梦晨判断,海船的位置应该在爪哇之东某处,西面应该就是荷兰人在南洋的巢穴巴达维亚,所以只能让海船沿着海岸向东南航行,想要绕过海岸向北,不过船只走了几日,依然还是海岸,考虑到淡水和食物不足,海船只能向南返航。

    季梦晨发现的这块陆地,便是新几内亚,海图上同样没有绘制,于是他标明了位置,并将新几内亚岛称为新琉球,寓意就是比琉球还要大的一个海岛。

    海船向南航行,因为所选择的引航星辰,不像北极星一样,位置几乎不变,所以返航时,位置出现偏差,海船抵达柳宿之东的约克角半岛,然后向西沿海岸航行,才顺利返回柳宿。

    这次航行,并没有达到寻找北返航线的目的,不过却探索到了新琉球,以及新明洲北海岸的一些水纹和地理。

    这时,季梦辰航行一个半月之后,从新回到营地,从简易的码头登上陆地。

    一个多月前,简易的营地,已经竖起了栅栏,建起了木屋,形成一座村镇。

    张益达领着季梦辰往营地内走,边走边问道:“会明,找到回去的航线没有?”

    季梦辰摇了摇头,“余向北航行,被一座巨大的岛屿,拦住了去路,本想绕过去,可食物和淡水消耗太快,便只能先返回柳宿。”

    张益达闻语,脚步停了一下,神情有些失望,便继续往前走,“唉,先去见程先生吧!”

    季梦辰见此不禁问道:“怎么,有什么事情发生呢?”

    张益达边走边颔首道:“某按着程先生的意思,在营地四周探查,看是否有红毛夷和生番在营地周围。”

    红毛夷和生番对于船队来说,都是十分危险的存在,红毛夷不用说,一旦被他们发现,肯定会来剿灭船队,而生番因为言语不通,你都不知道什么地方得罪他们,可能就会引来生番的攻击。

    船队在海上航行两年,见闻极多,也遇见过各种生番,甚至有吃人的生番部落,在明人看来,这些生番实在没有开化,行为相当野蛮。
1...173174175176177...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