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赵铭眉头皱成川字,程璧率领招商船运公司的船队,共计四十条武装商船,于两年前,赵铭北上攻击满清之际,自上海出发,再下西洋,准备重新走一遭郑和下西洋的路线,为东海镇打通商路。

    若是程璧下西洋成功,证明了招商船运公司的船队,能够进行远洋贸易,能够航行到南洋、印度,甚至更远的东非,能够像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一样在大海上乘风破浪,那赵铭便也不怕与荷兰人开战,不再需要利用荷兰人的渠道和航线,将货物卖到远方。

    这一走,就是两年,按理说都够绕地球一圈,早该回来,可是至今却没有丁点消息。

    当初赵铭选择,让程璧再下西洋,而不是横渡太平洋,前往美洲,是因为东海镇的经济,是生产货物,换取海外白银和廉价生产原料为主,是为了寻找市场,将生产的货物卖出去,是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

    既然是要贸易,自然是相当富裕和文明的区域,市场更大,所以赵铭选择了让程璧,向西航行,打通商路,而不是登陆美洲。

    此时南洋、南亚、东非比美洲要富裕,文明程度要高得多,东海镇没必要,舍弃眼前富庶区域,跑去开发美洲,不现实,也没有基础。

    因此,赵铭事先定下的策略,就是要下南洋。

    “这么久了还没消息吗?”赵铭脸上有些担心起来。

    陈明遇想了想,“回禀大帅,也不是完全没有消息,大约半年前,卑职从葡萄牙商人口中得知了,他们在东非,遇见过程璧的船队。”

    招商船运公司有一副万国图,乃是赵铭凭借映象绘画出来,地图并不准确,只是一个大概,不过却将五大洲都轮廓的画了出来,并用了比较现代的名称来命名。

    因此,陈明遇等人,也都大概知道,东非、南亚大概是哪里,又对应着中国史书中,记载的哪些国家。

    “居然到了东非!”赵铭闻语一阵兴奋,“那可是三宝太监,抵达最远之地!”

    若是程璧抵达了东非,只要他能顺利返回,就等于重现了再下西洋的壮举,同时也能证明,不依靠荷兰人,东海镇也能将货物运出去,不再需要荷兰人这个中间商赚取差价。

    说着,赵铭不禁站起身来,来回走了几步,而后沉声吩咐道:“陈先生,还请继续打探一下程璧的消息,另外,本帅想再组织一支船队,不用等程璧回来,便向西航行,一来打通商路,二来接应程璧!”

    陈明遇闻语,忙抱拳道:“卑职会着手筹备!只是如今财政~”

    赵铭明白他的意思,现在本就超支,若是再组建船队下西洋,又是一笔大花销。

    “这件事,必须要做,打通商路,不仅能增加收入,也是本帅与荷兰人开战,收复台南的底气所在。”赵铭沉声说道。

    现在赵铭若直接发起收复台南的战役,固然能够获得台南的土地,但是一旦与荷兰撕破脸,东海镇就将失去荷兰人这个最大的中间商,失去他们控制的航线和渠道。

    如此一来,得了土地,贸易却受到影响,东海镇的财政窘境,便没有得到解决。

    因此赵铭要与荷兰人开战,一是东海镇需要有远洋护航商船的能力,二是,商船具有一定战力,能够对抗荷兰人的袭击,第三,便是东海镇打通自己的航线,在航线上建立节点,并与当地商人和国家,建立关系,被允许进入当地市场。




第567章开花弹
    赵铭与陈明遇等人商议一阵,并没有立时就能解决眼下困境的办法。

    赵铭想要用土地,来缓解财政压力,同时期望能够制造出一批地主军事贵族,来提高民间从军的热情。

    若是当几年兵,就能成为一个小地主,实现大多数人的梦想,通过一批人的示范效应,赵铭相信能够从新调动起,东海镇军民,扩张和从军的热情。

    在明清议和的大环境之下,要保持东海镇的军民的精神,不被江南繁华消磨志气和野心,便只能用利益来驱使百姓和军队。

    思来想去,赵铭便决定,通过分配土地,制造军事贵族阶层。

    不过眼下,东海镇刚经历大败,尚未准备好,赵铭心中虽有了策略,准备与荷兰、西班牙抢夺南洋殖民地,但是却不能贸然执行。

    首先,赵铭要等待程璧返回,让他确定,东海镇不再需要荷兰人,有远洋贸易的能力。

    接下来的日子,赵铭一边令人继续从前来上海的西夷商人口中,探听程璧的消息,一边令招商船运公司,组成第二支船队,向西开拓航路和市场。

    正在赵铭忙碌之时,十一月间,赵铭忽然接到了陈于阶的报告,华兴铸炮公司,研究的新式炮弹,已经造出了比较成熟的样品,请他前往视察。

    自江北之败后,赵铭感受到巨大的威胁,一是隆武朝廷削藩之意,昭然若揭,二是,从传出来的议和条款来看,隆武朝廷并未提及辽东和朝鲜,满清或许得到了隆武朝廷的默许,随时可能趁着东海镇元气大伤之际,攻击辽东和朝鲜。

    因此,东海镇必须尽快恢复实力,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变化。

    赵铭回到苏州后,就一心恢复东海镇的实力,而要恢复实力,一是要招募士卒训练,二是要制造精良的装备和器械。

    在上次与清军的战斗中,赵铭察觉到了东海镇存在的几个问题,其中主要的一点,便是东海镇大量装备燧发火枪之后,军队从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型。

    在这个过程中,大量装备火枪的东海镇士卒,便失去了原来冷兵器的一些优势,而燧发枪虽然犀利,但是火力却并不强大,不能阻止骑兵冲击,甚至连步军的冲击也无法阻止。

    这就让东海镇,陷入了没有冷兵器的优势,火器又火力不足的尴尬境地。

    在被清军包围后,赵铭甚至只能用士卒手持手雷,冲入清军阵中的方式,来打开一个缺口。

    若是东海镇火炮足够强大,拥有开花弹,几炮打过去,就能将清军的重围炸开,甚至将清军击退,都不是问题。

    江北一战,东海镇军械辎重损失极大,虽然东海镇自己毁坏了许多兵器和辎重,但是赵铭保守估计,阿济格缴获东海镇的器械,至少能够装备一万多人,将毁坏的兵器修理后,甚至能够装备两万大军。

    如果再加上,满清自己生产的火器,东海镇在器械上,将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因此,赵铭回到苏州后,便要求华兴公司,加快对开花弹等新式火器的研究,以便东海镇的军备,始终领先与满清,甚至领先于世界。

    开花弹,明朝早已存在,不过存在许多缺点,一是威力小,爆炸杀伤力不大,二是,受到引信和弹壁的限制,打出去后,会出现过早爆炸,或者过晚爆炸,甚至直接炸膛的问题。

    在江北之战之前,华兴公司就已经开始研制开花弹,不过当时还不成熟,没有达到赵铭想要的效果,所以赵铭出征时,便没有携带。

    这次赵铭回苏州后,重点关注此事,希望开花弹能再下次战争中大放异彩,同时,因为东海镇实力大损,赵铭内心感到不安,为了应对可能的威胁,他便迫切需要掌握一件大杀器,来震慑敌军,避免有人窥视东海镇。

    在赵铭的要求之下,陈于阶加大了对开花弹的投入,为此已经炸死了几名工匠,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造出了比较成熟的开花弹。

    这时,赵铭在陈于阶的陪同下,来到了吴江县之西,太湖上的东山岛。

    开花弹乃机密,为了防止被人探听去,华兴公司将火器都作司,设在太湖的岛屿上,以保证机密不被外泄。

    “大帅,匠师们根据大帅的要求,改进了引信和弹体,已经能够控制爆炸的时间。”陈于阶陪着赵铭身边,指着前面一处靶场,一边引路,一边说道。

    开花弹爆炸起来,声音巨大,若是在苏州试射,那惊天动地的动静,恐怕不只会惊得满城的军民,隔天满清和隆武朝廷也都会知晓。

    这次赵铭虽然损失惨重,神话破灭,但是只要他活着,便没有人能真正忽视他,朝廷的锦衣卫,满清的密探,都在苏州城中设有据点,负责监视和探查赵铭的一举一动。

    赵铭顺着陈于阶指的方向看去,便见远处山脚下,一块平地上,几门火炮一字排开,一队士卒已经列队等候多时了。

    不多时,赵铭一行人来到了靶场,列队士卒见赵铭到来,顿时双腿一并,昂首挺胸,齐齐行礼,而为首一员百户,则大声报告,“卑职奉命试射,请大帅下令!”

    赵铭微微颔首,先注视着几门火炮,有三门十八磅的红夷大炮,还有两门短粗黝黑的大将军臼炮。

    在大炮旁边,则是几个木箱,装着一个个黝黑的铁弹,不过与实心弹不同,铁弹上有个孔,上面是一个木塞,木塞上露出一根引线,有点近代开花弹的样子。

    赵铭注视着这些黑东西,心中不禁有些兴奋,若是将这些开花弹装备在战舰上,东海镇水师,打荷兰人还不跟玩一样。

    “大帅,此前开花弹不太安全,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炮弹弹壳厚度不均,很难保正既要能让火药炸开,又不能在发射时就被引爆。二是,引信难以准确控制距离,确保炮弹接近目标后再爆炸。”陈于阶解释道:“现在卑职与工匠,经过数年的研究,终于制造出了满足这两点,又能大量生产的炮弹。”

    赵铭闻语来了兴趣,微笑道:“既然如此,那就打上几炮,看效果如何?”



第568章新的杀手锏
    赵铭对于开花弹,十分期待。

    若是能够大量生产,装备大军,必定能够提升东海镇的战力。

    这个东西,西方现在都还没有,东海镇炮队大量使用,便能给步军强大的火力之援,改变战争的方式。

    若是水军能够使用开花弹,那东海镇将纵横大海,不怵西方诸夷。

    此时,海战之中,使用的主要是实心弹、链弹等炮弹,砸中战船,只能给战船造成一个窟窿,溅射木屑,对于船员的杀伤力有限,而炮弹很难破坏海平面下的船体结构,便常常有战船上层被砸的稀烂,依旧没有沉没,最后只能近战接舷一决雌雄。

    若是使用开花弹,一炮击中,爆炸能轻易撕碎木制战船,便能横扫一段甲板,大量杀伤船上水手和船员,引起大火,东海镇便能在接舷战之前,将敌军战船上的水手和船员,屠戮一空,轻松获得海战胜利。

    开花弹用于海战,还需要往后推一百多年,而开花弹的出现,使得木质战舰已经无法满足海战的需求,英法海军,遂即才发展铁甲舰,造出“光荣”、“勇士”以应对这种升级后的炮弹。

    赵铭一声令下,陈于阶立时吩咐,炮手和工匠进行装填,又令士卒布置靶场。

    开花弹靠着爆炸,飞射出的弹片和内部铁珠,杀伤敌军,所以靶子是一片竖立起来的人形靶子。

    士卒们在山坡上,插上了近百个靶子,而这时,工匠和炮手,已经完成了装填。

    “大帅,还请后退一些,马上就要试射了!”见装填完毕,陈于阶提醒一句。

    火炮本身就存在炸膛的风险,再加上要发射内部装着火药的开花弹,风险便成倍增长。

    陈于阶先前经过多次试射,有了很大把握,才邀请赵铭前来视察,可是凡事就怕万一,要是赵铭试炮时火炮炸膛,那玩笑就开大了。

    为了造开花弹,都作院可是炸死了好几名工匠,赵铭不敢拿自己姓名开玩笑,忙于陈于阶等人退到一旁。

    这时,在拉开了与火炮的距离后,赵铭遂即道:“开始吧!”

    陈于阶闻语吩咐一声,炮队的百户官,令旗一挥,得了命令的炮手,立时点燃引线,然后背过身去,捂住耳朵蹲在地上。

    便听见“轰”的一声震耳欲聋的声音响起,火炮猛地一退,一团白烟瞬间从炮口腾起。

    赵铭目光注视着火炮,感受到大地的颤抖,便见一枚黑色的炮弹,便从火焰和烟雾中冲出,落在远处山坡上。

    火炮发射时,炮膛内会产生极高的温度和压力,很容易融化和破坏开花弹的外壁,引燃内部火药,造成炸膛。

    这是开花弹制造时,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难题,而看见炮弹成功从炮口飞出,赵铭不禁松了口气。

    炮弹从炮口射出,便说明,都作院已经攻克了第一个难题,那么就只剩下令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控制开花弹爆炸。

    若是爆炸太早,炮弹出膛后没多久,就直接在空中爆炸,便成了个大烟花,没有实战的意义,而爆炸太完,落地后半响才炸,便又给了敌军逃跑隐蔽的时间,同样意义不大。

    因此,具有实战意义的开花弹,必须能根据距离的远近,控制爆炸的时间,确保落地即炸。

    “轰!”又是一声巨响,山坡上白光暴起,浓烟滚滚,遮蔽了大半个天空。

    赵铭只觉得一阵劲风挂过,爆炸产生的气浪,向后吹动他的鬓角,令他立时精神一振。

    赵铭刚才注视着炮弹,可以确定,炮弹是在落地的瞬间,便直接爆炸,不禁惊讶道:“你们怎么做到的?”

    开花弹这个项目,都作院已经研究了几年,赵铭也时常关注,知道制造开花弹,最困难的就是如何控制爆炸的时间。

    其实,保证开花弹发射时不炸膛,能被射出去,都作院早就攻克,只所以研究了几年时间,主要还是因为卡在了引信上。

    陈于阶笑道:“回禀大帅,这还得感谢大帅的英明决策!”

    赵铭微微皱起眉头,他并非军迷,对于器械只是知道名字,还有发展的大方向,对于具体怎么造,还有内部结构和原理,他并不清楚。

    赵铭有些疑惑道:“怎么说?”

    陈于阶道:“大帅,其实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弄清楚,炮击距离、火药推力、发射速度,以及引线燃烧的速度,这些关键的因素,就能得到一套计算的方法。”

    赵铭明白他的意思,这等于根据已知的条件,去做一道数学题,“这与我有什么关系。”

    陈于阶笑道:“卑职能够找到这个计算方法,乃是因为大帅办的商务书局,翻译了一些西夷书籍,如那《代数精华录》《几何》,卑职拜读之后,经过计算,在火炮和发射药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以引线缠绕木塞为引信,计算出引线绕木塞一圈或者半圈,爆炸的距离,再根据实际距离,只需距离除掉一圈引线爆炸的距离,就知道用多少圈引线,能够准确爆炸了。”

    这个方法让赵铭眼前一亮,普通的炮手,不需要去进行复杂的预算,只需要记住半圈或者一圈引线爆炸的距离,再根据目标的距离,缠绕引线即可。

    几年前,赵铭让陈友龙,主持商务书局,翻译了大量西方书籍,除了数学方面,还有冶炼方面的《西国炼铜说》,地里方面的《地学指引》等等书籍,同时也将《上书》《论语》等书籍翻译成西夷文字,便于文化交流。

    这个方法并不难,不过要让工匠和陈于阶想出来,确实不容易,因为此前读书人,还有工匠,都很少用这种计算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赵铭点了点头,微笑道:“原来如此!”

    说话之间,另外两门红衣大炮,也依次开火,两枚炮弹,一枚准确爆炸,一枚则早了一些,在目标上空,便爆炸了,便说明,虽然计算准确,但是具体操作时,开花弹,还是存在一定的误差。
1...171172173174175...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