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这样一来,荷兰有的器械,东海镇有,荷兰没有的器械,东海镇也有。
这就让极度依靠兵器优势的荷兰人,一下不知道该怎么打了。
而就在,苗栗的战局陷入僵局之是,一个令罗斯砍尔目瞪口呆的消息,送到了联军营地,直扑大员湾的东海镇水军,居然全歼了荷兰台湾海军,困住了热遮兰,包围了赤坎堡。
联军的补给,全靠台南的殖民地,这个消息令罗斯砍尔大吃一惊,只能停止对苗栗的进攻。
夜晚,罗斯坎尔在军帐之中,来回踱步,显得十分心事重重。
现在,联军是进退两难,继续前进未必能够拿下台北七卫,而撤退又会遭受东海镇的追击。
东海镇歼灭荷兰引以为傲的海军,令罗斯坎尔心中生出恐惧,已经没有西方人的傲慢和优越感。
这时,一名荷兰士兵进来禀报,“阁下,赤坎堡派人送来消息,让我们立刻回援。”
罗斯坎尔问道:“知道赵的军队有多少人吗?”
“阁下,有三千人登陆围困赤坎堡,剩下的都是水军,停泊在内港之中!”
“只有三千人登陆?”
这个数字让罗斯坎尔松了一口气,急忙吩咐道:“让大肚王来见我!”
只是片刻,大肚王就匆匆赶来,躬身行礼,“阁下,明天我就组织部众,再次进攻,一定拿下苗栗!”
罗斯坎尔摆摆手,“攻打苗栗先不及,我们先集中兵力对付赵再说。”
大肚王不傻,顿时大吃一惊,“大员湾出事呢?”
罗斯坎尔点了点头,“出了一点小意外,不过一切尚在公司的掌控之中。赵的军队在大员湾登陆,我们必须赶回去,将赵赶下大海,保护台南殖民地。”
联军的补给,来自台南,若是东海镇登陆大员,联军将不战而败,大肚王立刻就严肃起来,行礼道:“我愿意率领部众,立刻增援大员。”
“不!你率领一万军队在后面,务必给我拖住苗栗的中国人,我率领两万人,增援大员!”罗斯坎尔摇头道。
半个时辰后,天色麻麻亮,罗斯坎尔便率领两万人,向南撤退,大肚王则留在营地,虚张声势。
数日后,两万联军,一路狂奔,浩浩荡荡穿过山林,来到大员湾之北的新港社附近。
这里距离赤坎堡,只剩下一百多里,已经属于被开发的区域,有了平坦的道路,还有大片的稻田和百姓聚集区域。
罗斯坎尔骑在一匹马上,不断高声喝令,“加快速度!”
荷兰人心急救援赤坎报,罗斯坎尔令联军一路,向南急行军,联军素质参差不齐,多日行军后,队伍越拉越长,两万人马竟然拉了五六里,甚至还有人掉队。
罗斯坎尔本来准备,抵达赤坎堡四五十里后,再停下来,收拢整顿军队,但就在这时,荷兰人意想不到的威胁突然出现!
在行军道路一侧的山林之中,一支两千人的军队,埋伏其中。
唐通目光凌厉地注视着前方混乱行军的联军队伍,忽然大喝道:“杀!”
“杀啊——”
第596章难以攻克
两千明军突然开火,树林中硝烟弥漫,行进中的队伍,顿时被打的纷纷倒地,惊惶四散。
联军队伍拉得老长,行军队伍十分单薄,一轮枪打完,道路上的联军就死了大半,剩下的人被袭击吓得魂飞魄散,队伍一片混乱,不少人调头便窜。
唐通厉声大喝:“全军出击!”
语毕,拔马冲出,身后近百骑兵,趋之若鹜。
两千明军插上刺刀,挺起火枪,从林中一跃而出,如猛虎下山般,杀入混乱的联军之中。
赵铭率领大军登陆大员之后,发现赤坎堡和热遮兰堡,都不易攻打。
这两座堡垒,都是棱堡,赤坎堡临海,而且建在一座山头,大军需要仰攻不少,还有三层堡墙,每一层堡墙都比外面一层高,找不到进攻的正确方法,肯定死伤惨重。
而建在一鲲身上的热遮兰堡,就更绝了,四面都是海,大军连个展开和遮蔽的地方都没有。
因此赵铭权衡再三,只能先困住两堡,先解决进攻苗栗的荷兰人和大肚土著,然后集中力量,来解决两堡的荷兰人。
明军突然袭击,组织形态还处于原始社会的大肚土著,顿时大乱,四散奔逃,罗斯坎尔见势不妙,领着荷兰人想要冲过伏击区,逃向赤坎堡,却被混乱的土著拦住了去路,冲乱了阵形。
这时,唐通骑马杀至,仓惶之间,荷兰人来不及举枪结阵,近百骑兵已经冲到跟前。
唐通看准一名穿着怪异服饰,带着大帽子的荷兰人,便一槊刺出,带起一阵凌厉的劲风。
三十年战争后,西方就已经不流行重骑兵冲锋,罗斯坎尔没想到自己能够遇上,他未来得及格挡和闪避,锋利的马槊已经捅穿他的胸膛,挑着他的尸体,撞向后面的荷兰士兵。
赤坎城下,东海镇士卒扎下了一座营盘,一千多陆师士卒,还有不少水军将士,都驻扎在营地中。
这时,大营内,赵铭负手而立,看着沙盘上的棱堡出神,不得不承认,棱堡确实是西方军事技术上的结晶。
这样的堡垒,在新式兵器出现之前,防御能力已经被发挥到极致,不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都是难以攻克的。
打这样的堡垒,最为正确的方法,其实就是困死,等你面的敌人弹尽粮绝,主动投降,否则无论怎么进攻,都将损失惨重。
赵铭看着两座堡垒,眉头紧皱,这时帐帘被挑起,唐通提着一枚人头,大笑着进来,“总理,两万多敌军,被卑职两千人,杀散了。”
伏击胜利,这在赵铭的意料之中,荷兰人也就仗着器械犀利,欺负一下土著,一旦面对东海镇的正规战兵,没有器械优势,兵力又处于弱势,便不是对手。
赵铭问道:“斩获如何?”
唐通说道:“回禀总理,斩杀千余人,俘敌三百余人,剩下的都跑了。那些生番见中了埋伏,撒开丫子就逃,弟兄们根本都来不及抓他们。”
赵铭微微颔首,遂即沉吟道:“俘虏之中的荷兰人,拉到赤坎堡下,全部斩首,并派人告诫城中守军,本镇给他们三天时间考虑,投降免死,本镇保证他们的安全,若是不降,城破后一个不留。”
唐通肃然应命,“末将遵令!”
当下,唐通退出大帐,然后将荷兰俘虏挑出来。
这些荷兰俘虏本来已经准备投降,毕竟万里而来,不是为了送死,而是为了金钱和更好的生活,可是出于需要,一向对荷兰俘虏还算优待的赵铭,决定必须杀鸡儆猴,所以这批俘虏没有得到前辈们的待遇,直接压到城下,并且以砍头的方式,结束了他们的性命。
几日前,荷兰海军全军覆灭,就震撼了赤坎堡内的荷兰人。
现在,看见荷兰俘虏被斩首,堡内荷兰人心中恐惧无比,不过他们得到赵铭的警告后,内部议员的想法并未统一,炒作一团,并未作出回应。
在唐通回营后的第二天,东海镇营地之外,大片人潮涌来,却是苗栗的东海镇战兵,还有屯户,得知荷兰人撤退后,主动出击,击败了大肚王,然后一路向南推进到了大员。
赵铭遂即又令李本深,将大肚王的首级,挂在城下,顺便又宰了几个挑事的部落首领助兴,便令赶来的一万多人,将赤坎堡团团包围。
这一下,赤坎堡内荷兰人,意见忽然一至了。
第三日,还没到赵铭规定的时间,赤坎堡内的荷兰人,便在军官苗兰时汀的带领下,向赵铭投降。
夜里,东海镇大营,赵铭的帅帐内灯火通明,众多将校齐聚一堂,对大员之战进行总结,并商议解决热遮兰堡的办法。
在招降赤坎堡的同时,赵铭也派遣荷兰人揆一,招降热遮兰堡,希望荷兰总督费尔斯能够向东海镇投降。
赤坎堡在东海镇的恐吓下投降之后,费尔斯所在的热遮兰堡,却拒绝了赵铭的善意,决议负隅顽抗。
这时,赵铭站在沙盘前沉声说道,“战争进行到现在,藩府损失战船八艘,战兵伤亡不到三百,以极小的损失,歼灭了红毛夷台湾舰队,迫降了赤坎堡,可以说非常顺利。”
赵铭没有将此前屯军的损失统计在内,当然也没有将俘虏和斩杀大肚生番计入斩获,眼下只是对战兵进行统计。
赵铭话锋一转,“不过这个热遮兰堡内的红毛夷,不愿意投降,却是个麻烦。你们看着个热遮兰堡,以为本镇该如何攻打?”
对于热遮兰堡,确实令人头疼,郭忠看着沙盘,牙疼道:“这红毛夷将堡垒建在沙洲上,周围水浅,大船根本靠不上去,而远处轰击,实心弹容易形成跳弹,而开花弹又伤不到石墙后的敌军。”
唐通皱眉道:“这堡垒四面环海,将士乘坐小船,恐怕还没登上沙洲,船只就被炮弹击沉,而就算登上沙洲,人马也施展不开,且直接暴露于敌军火枪之下,没有遮蔽,也难以携带器械攻击堡垒。”
第597章辽东风起
沈阳城。
关外之战后,赵铭撤离沈阳时,将这座城池和宫殿焚毁。
如今沈阳城中,到处还是一片废墟,不过东海镇占据辽东,控制朝鲜,使得满清不得不重视关外。
清廷近两年来,迁徒了不少旗人,还有旗奴返回辽中地区,修筑堡垒,开垦荒地,以便与东海镇相抗,并加强关外的防御。
明清议和后,顺治下旨迁徒五十余万包衣旗奴,在辽河平原建立旗庄,如今已经初见成效。
这种带有农奴性质的庄园,在辽中发展很快,已经能够为关外清军提供一些补给,减轻清军的后勤压力。
现在随着大批人口抵达辽中,清军重修了两座皇陵,并在沈阳驻扎重兵,城池废墟被清理大半,返回的旗人建了屋宅,被东海镇毁坏的沈阳城也得到了一定恢复。
沈阳城,安亲王府。
一队骑兵簇拥着,一名身穿盔甲,披着白色大氅,身材健硕,一双细长的眼睛里闪烁着慑人的冷光的将领,来到府门前。
王府的侍卫见了,立刻上前,拉住马缰,喜道:“主子回来了。”
将领不是别人,正是清廷的安亲王岳乐,满清五大理政王之一。
多尔衮死后,清廷内部经历了短暂的动荡后,权力重新分配,顺治亲政,而济尔哈朗、阿济格、满达海、勒克德浑、岳乐被封为五大理政王。
如今济尔哈朗坐镇北京,协助顺治处理政事,勒克德浑坐镇西安,监视吴三桂,并抵御孙可望出川,阿济格坐镇徐州,防守淮北一线,满达海镇守洛阳,居中支援,而岳乐则镇守盛京,守卫满清老巢。
清廷在明清议和后,逐渐完成了全国的部署,重新稳定了阵脚,并开始减除外部威胁。
岳乐翻身下马,将马鞭递给侍卫,便大步往王府内走去,迎上来的侍卫一边引路,一边说道:“主子爷,皇上的使者和各位将军已经等候多时了。”
岳乐刚巡视沈阳周边的旗庄回来,径直走到王府大殿,里面坐着几人,正窃窃私语,商议这什么事情。
“王爷驾到!”门口当值的侍卫,大声高喝。
这时岳乐大步走进来,里面几人立刻站起身来,跪地行礼,“奴才恭迎王爷!”
岳乐摆了摆手,走到王位端坐,目光扫视众人一眼,落在一员身穿黑色官袍,头戴碗帽的汉官身上,“范侍郎来此,带来了什么消息?”
来的是满清内院学士范文程的长子礼部侍郎范承荫,名字取得不错,生下来就准备吃大清国的皇粮,享受荣华富贵的。
范承荫忙磕头道:“回禀王爷,奴才确系带来了一个重要消息,还有朝廷的指令!”
“哦?”岳乐闻语,不禁问道:“什么消息?”
范承荫脸上微笑道:“据朝廷密探传来消息,赵杂毛在江北大败之后,似乎心灰意冷,不再热衷于与我大清作对。如今赵杂毛不增兵辽东,反而率领船队南征,去打海上红毛夷了。”
岳乐来了兴趣,“赵杂毛南征呢?”
范承荫抬起头来,“是的王爷。此前朝廷安插在江东的细作,便传回了消息,最近红毛夷的使者,又来到京师,请求大清增援。因此赵杂毛确系南征,此事千真万确!”
“王爷,赵杂毛南征,对我们而言,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一旁重建后的汉军正红旗固山刚阿泰不禁兴奋道。
岳乐目光迅速转动,而后盯着范承荫道:“朝廷的意思是让本王加紧攻击辽东?”
明清议和后,满清南线压力大减,可以有力量调到关外,对东海镇作战。
不过停战毕竟才一年多,此前满清损失太大,又将淮南割让给了南朝,一时间也为做好,夺回辽东的准备。
因此,岳乐到盛京后,虽然随着关内增加支持,而逐渐增加前线兵力,与东海镇在辽东拉锯,但是却也没有想过,短时间内将东海镇赶出辽东。
现在,赵铭南征,就意味着辽东的东海镇,得不到多少江东来的增援,对于岳乐而言,夺取辽东的机会就出现了。
范承荫谄媚的笑道:“王爷英明,朝廷的意思是,趁着南朝那边没有改变主意,趁此机会夺取辽东,然后兼并朝鲜。”
明清议和时,双方除了书面的条约外,还在暗地里达成一个共识,就是清军若是攻击辽东,隆武朝廷将会不管。
现在隆武朝廷急于削弱藩镇,加强中央集权,所以才达成这个秘密协定,而一旦隆武朝廷,中央权威得到巩固,或许又会改变主意。
毕竟辽东一地,战略位置极为重要,隆武朝廷肯定会吸取当年毛文龙被杀,明朝自废武功的教训。
因此一旦矛盾转换,内部矛盾不在尖锐之后,南北对持的矛盾重新成为主要矛盾,隆武朝廷极有可能反悔,毕竟只要明朝控制辽东,清廷就处于两线夹击之中,不可能再次南下入侵明朝。
岳乐沉吟片刻,忽然站起身来,在大殿内走了两步,然后沉声说道:“若是赵杂毛南征,东海镇的兵源和物资,必然会倾向于向南调度,辽东便得不到什么增援,确系是本王攻击辽东的绝佳时机。”
范承荫道:“王爷英明。此外朝廷以为红毛夷在南,威胁赵杂毛,对我朝有利。若是赵杂毛击败红毛夷,便无后顾之忧,届时他的目光可能又会投向北方。因此朝廷以为王爷该尽快发起总攻,一是趁着赵杂毛南征的机会,收复辽东,解决朝鲜,二是牵制东海镇,助红毛夷一臂之力,使得赵杂毛难以击败红毛夷,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
猜你喜欢